“小生哪里呆了?!”

“从头到脚,都呆!”

“白姬,小生的厌胜钱……”

“哎呀呀,大过年的,不要提钱啦……”

于是,元曜并没有拿到厌胜钱。

后院里,胡十三郎看见离奴做的莲花灯,顿时笑了。

“黑猫,你这莲花灯做得太粗糙了,一点儿也不精致。”

离奴掐腰,道:“哪里不精致了?!臭狐狸,有本事你做一盏花灯来给爷瞧瞧!”

胡十三郎想了想,道:“离元宵灯会还有五天,某就做一盏花灯,给你这笨手笨脚的黑猫开开眼界。”

离奴瞪眼道:“切!爷的手艺活儿可是跟鲁班学过的!元宵节灯会,我们斗灯去,你输了就把厌胜钱拿出来买香鱼干!”

胡十三郎道:“为什么是某输?臭黑猫,你输了就把厌胜钱拿出来买胡芦鸡!”

离奴道:“好!一言为定!”

胡十三郎告辞回翠华山做花灯了。

离奴开始苦思冥想,挖空心思,打算做一盏华美绝伦的花灯。

一晃眼,便到了正月十四。长安城中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今晚就已经解除宵禁,可以开始夜游观灯了。

元宵灯会时节,无论是王侯贵族,还是氏庶之家,全都会在大门口挂上灯笼。每个坊间还会搭建了火树、灯轮、灯伞之类的东西,仿照蓬莱、瀛洲、方丈之类的仙山模样,供观灯时使用。

离奴不眠不休,赶制了一盏凤尾莲花灯。

凤尾莲花灯做得相当精致,一盏千瓣莲花被一簇弯月形的凤凰尾羽簇拥着。凤凰的彩羽惟妙惟肖,从中透出的光芒也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可惜,凤羽莲花灯还没有完工。

离奴今晚便不打算去游灯会了,它打算彻夜赶工,争取明晚元宵节时能跟胡十三郎去灯会上斗灯。

元曜去邀请白姬,白姬一开始答应了,但是下午收到一个帖子,也改变了主意。

“轩之,今晚有一位从章尾山而来的老友到访,我恐怕不能陪你去游灯会了。”

“来访的是谁?”

“一位故人。说出来,轩之也不认识。”

“好吧,那小生今晚自己去游灯会了。”

傍晚时节,太阳刚落山,长安城中已是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了。

吃过了晚饭,白姬在里间等待到访的客人,离奴忙忙碌碌地赶制花灯,元曜独自一人出门去观灯了。

白姬叮嘱道:“轩之,元宵时节,昼夜颠倒,阴阳交错,街上不止有人,你要小心一些。”

“好的。”

元曜出了缥缈阁,在人群之中闲逛。听说朱雀大街上最为热闹,还有灯会游行,他便往东而去。

朱雀大街上灯明若昼,车马往来,许多玩杂技的艺人在街上喷火作戏,引得众人围观。

元曜穿行在人潮之中,只觉得灯火缭乱,目不暇接,众人皆喜乐喧哗,笑语盈盈。

虽然周围十分热闹,但是白姬、离奴没一起来,元曜一个人闲逛也觉得颇为沉闷。

元曜又听说官府在春明门外搭建了一座二十余丈的灯轮,以锦缎、金玉为装饰,明日元宵之夜会燃五万盏灯火于其上,十分绚烂美丽。

元曜一看时间还早,就打算去春明门外看看,如果灯轮真如传言一般美丽,明日可以和白姬、离奴一起观赏。

元曜走向了春明门。

路过崇仁坊时,元曜正好遇上了出来观灯的韦彦。

韦彦独自一人,没带随从,两人不期而遇,互相拜贺新年之后,便结伴观灯。

“轩之,白姬怎么没跟你一起出来观灯?”

“她的一位故人来访,她留下招待客人。丹阳,你怎么也一个人出来看灯?”

“一个人才有趣啊!这几晚许多美人儿也会出游,搞不好会有浪漫的艳遇,带着人多不方便。”

“啊?!”

“走吧,轩之,我带你找艳遇去。”

“?!!”

“哎呀,到底哪儿艳遇多呢,是去青龙寺外的夜市,还是去芙蓉园的彩灯会看一看,还是去朱雀大街上碰碰运气?”

“丹阳,小生得去春明门外看灯轮,看完灯轮得回缥缈阁了,就不陪你去艳遇了。”

“啊!灯轮!早就听说春明门外搭了一座二十余丈的大灯轮,十分美丽壮观。美女们肯定会去看灯轮,春明门外必定艳遇多……轩之,我陪你一起去!”

“呃!好吧……”

元曜和韦彦结伴往春明门而去。

注释:(1)传座:古人在年后相邀邻里饮宴。出自《冥报记》卷下:“长安市里风俗,每岁元旦以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

(2)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之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3)压胜钱:也叫押胜钱、压胜钱,并非流通币,而是民间一种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钱币。它起源于西汉,一说起源于战国。唐朝时期,把流通的铜钱用红绳串作龙形,亦可做压胜钱。

 

 

第二章 (中)红衣

立春已过半月,春气萌动,白梅花开。

春明门外,人来人往,灯火如海。

一座二十余丈的灯轮拔地而起,仿若一座巍峨的仙山,高耸天际。灯轮如树枝一般四面展开,可以旋转,树枝一样展开的地方悬挂着五万余盏形色各异的灯火。此时此刻,灯轮还没有彻底完工,一些工匠还在往上面挂灯笼。

元曜不由得惊呆了。

如果五万盏灯火一起点燃,这巨大的灯轮旋转起来,一定非常美丽壮观。明天,一定要把白姬带来,一起观看这壮观的盛景。

韦彦在人群之中左看右看,也没看见艳遇在哪里,不由得意兴阑珊。

春明门外不远处有一片白梅花林。

远远的,韦彦看见白梅花林那边闪烁着妖异的红光。那片红光隐隐约约,闪闪烁烁,散发出一种吸引人的魔力。

不知道为什么,韦彦不由自主地朝白梅花林走去。

人群熙攘,灯火闪烁,元曜只顾着抬头看灯轮,没有察觉韦彦已经离开了。

明月照花树,夜风送来一阵阵梅香。

韦彦在梅花林里行走,点点飞花环绕身侧,月光幻化出一丝柔雾,如水般包裹了他。

空气之中响起了潺潺流水声,似乎有一条河流。

白梅林这边明明没有河,怎么会有流水声?

韦彦正在疑惑,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溪流,明亮如玉带。

溪水上游,梅花林边,有一处竹坞。

白梅如雪,竹坞幽碧,一名红衣女子依靠在栏杆边,对着明月,似在沉思。

红衣女子青丝如墨,皮肤胜雪,身段也婀娜多姿。她束着碧玉腰带,玉带上还挂着一个垂坠着流苏的红色香囊。她的红衣映衬着月光与白梅,恍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啊!艳遇……”

韦彦忍不住朝那竹坞走去。

红衣女子察觉有人靠近,回过了头。

月光下,红衣女子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竟是一位绝色佳人。她梳着灵蛇髻,画着梅花妆,双目漆黑如夜,一点红唇似血般潋滟。

红衣女子望向韦彦,露出了微笑。

韦彦行了一礼。

“姑娘为何独自一人在此赏月?”

红衣女子张了张嘴,又摇摇手,似乎不会说话。

原来,是一个哑女。

韦彦眼珠一转,道:“如此良宵,姑娘只身一人,我也孤身一人,不如一同赏花赏月,观灯游夜?”

红衣女子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她站起身来,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径自走进了竹坞里,还把门关上了。

看来,是被拒绝了!

韦彦有些不甘心,自己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怎么会被美人儿拒绝呢?

韦彦追过去,想要找红衣女子理论。

韦彦正要敲门,不经意朝地下一瞥,却见地上掉了一个红色的流苏香囊。

似乎是女子刚才进入竹坞时不小心掉下的。

不,也许是她故意丢下的,是给我的定情信物。韦彦心中暗道。

韦彦拾起香囊,放入了衣袖之中。

月光昏蒙,树林暗淡,周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蠕动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爬行。

韦彦转头四望,不远的暗处有一道巨大的黑影穿梭而过。那是一条粗树般的巨蟒,却又生长着双翼,浑身发出血红色的妖异光芒。

韦彦有些恐惧,不敢动弹。

幸好,那蛇形怪物只是经过,不一会儿,便渐行渐远,没了踪迹。

韦彦松了一口气,他还惦记着红衣女子,回过头想去敲竹坞的门。

月光下,白梅胜雪,几棵梅树静静地伫立在夜风中。

哪里有什么竹坞?哪里有什么红衣女子?就连那条潺潺流动的溪流,也都消失无踪了。

见了鬼了!韦彦暗道。

另一边,元曜察觉韦彦不见了,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十分担心,便在人群之中寻找。

找了半天,正当元曜想要放弃时,却见韦彦神情恍惚地走在人群里。

元曜急忙走过去,道:“丹阳,你去哪儿了?”

韦彦回过神来,道:“轩之,我刚才遇见一个红衣美人儿,本想邀她一起游夜,却被她拒绝了。”

元曜安慰道:“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事也是常有的,丹阳你不要伤心。”

韦彦眼中闪烁着奇异的狂热光芒。

“我没有伤心,我觉得好兴奋!轩之,她可能是妖怪!我居然遇见了一个女妖,这可是难得的奇遇,比艳遇更有趣啊!”

“……”

“轩之,她还送了我一个香囊!妖怪送的香囊耶,我一定要把它珍藏起来!”

“……”

“轩之,我是不是该给她送一件回礼呀!你说送什么好?玉簪?金步摇?还是胭脂水粉?”

“……”

“轩之,你说明天我还能遇见她吗?”

“……也许,能遇见吧。”

韦彦十分兴奋,还把香囊拿出来递给元曜看。

元曜的手触碰到香囊的一瞬间,眼前顿时一黑。

一道巨浪从地平线汹涌而至,洪水滔天,朝长安城滚滚而来,眼看就要淹没一百一十坊。

“啊——”元曜一惊,回过神来。他的手一抖,香囊掉在了地上。

火树银花,彩灯耀夜,元曜的眼前还是元宵灯会的情形。

刚才看见的洪水是幻觉。

奇怪,好端端的,为什么会产生洪水淹没长安城的幻觉?难道是香囊的缘故?

元曜心中感到不安。

韦彦弯腰拾起了香囊,道:“轩之,你做什么大惊小怪的,还把美人儿给我的香囊扔在地上?”

元曜被洪水的幻觉所惊,来不及理会韦彦,又伸手去触碰香囊,却没有了刚才的幻象。

这是怎么一回事?元曜挠挠头,心中迷惑。

韦彦把玩着香囊,他将香囊打开,里面有一颗红色的珠子。

红色的珠子似琉璃,又似珍珠,光华流转,十分美丽。

韦彦捻起红珠,道:“这是红色的珍珠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元曜打量了一会儿,也不知道红珠是什么东西。

元曜、韦彦赏完灯,便结伴回城了。

韦彦回韦府,元曜回到了缥缈阁。

缥缈阁里,灯火通明。

客人已经走了,白姬独自坐在里间,一边喝茶,一边看书。

奴还在后院忙碌,为凤尾莲花灯裱糊最后一层彩色棉纱。

元曜走进里间。

白姬抬头,笑道:“轩之,这么早就回来了?外面热闹吗?”

元曜在白姬对面坐下,道:“挺热闹的,春明门外搭了一座大型灯轮,明天你和离奴老弟一定要去看看,可以燃五万盏灯,太壮观了。”

白姬笑而不语。

元曜道:“白姬,你好像对元宵灯会不感兴趣?”

白姬笑道:“我看了无数次元宵灯会,左不过人潮汹涌,灯火如昼,早就看腻了。不过,今年有轩之,还有大灯轮,想必颇有趣,明天夜里一起去逛逛吧。”

元曜笑道:“嗯嗯,明天一起去看大灯轮。对了,你的故人走了吗?”

白姬笑道:“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你的故人也是龙吗?还是什么别的非人?”

白姬想了想,道:“烛龙,应该也算是龙吧?”

“啊,烛龙?!是那个传说中人面蛇神,身长千里,睁眼为白昼,闭眼为夜晚的烛龙吗?”

元曜一惊,不由得懊悔。早知道来的是烛龙这种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就不去逛灯会,留下来开开眼界了。

白姬笑道:“是的。人面蛇身,身长千里倒是实话,但’睁眼为白昼,闭眼为夜晚‘有些夸张了,阿九的晦朔之术学得不好,只能在章尾山之内施展。不过,他一般也不会走出章尾山啦。”

“不会走出章尾山?那烛龙怎么会来缥缈阁?”

“他有事路过长安,想着多年未见,顺路来缥缈阁坐一会儿,跟我闲聊几句。”

“白姬,你跟烛龙认识很久了吗?”

白姬睨目回忆,道:“我跟阿九认识很久了,久到我都忘记究竟多少年了……沧海之中,有一座囚龙岛,岛上有许多龙之卵,龙从龙卵之中诞生。一只金翅大鹏鸟,每隔一段时间会飞到囚龙岛,吃掉一百条天龙。囚龙岛上诞生的天龙都是金翅大鹏鸟的食物。我生在囚龙岛上,也是金翅鸟的食物,从我记事开始,为了活下去,不被金翅鸟吃掉,十分辛苦。后来,阿九出现了,他把我带出了囚龙岛。”

元曜心中一痛,他曾在浮生梦里见过囚龙岛,见过金翅大鹏鸟,也见过小时候的白姬,不由得心疼白姬龙生艰辛。

“这么来说,烛龙是白姬你的恩人?”

白姬沉思了一下,道:“世事复杂,人心诡谲,并非一句’恩人‘或’仇人‘所能概述。那时候天地初开,神祇混战,世间处于没有秩序的状态,到处是为了争夺力量而进行的残酷杀戮。我与阿九、冰夷一起在洪荒之中挣扎生存时,是朋友。后来,我们三人去往龙渊寻求盘古的力量时,冰夷死在了昆仑,我与阿九反目成仇,我离开了陆地,回到了海中,成为了龙族之王。很多年后,因为龙隐的缘故,我与阿九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这些年来,倒也放下心结,像故友一样,正常走动了。”

元曜很少听白姬说起她的过去,心中十分好奇,忍不住问道:“冰夷是谁?他为什么死了?你与烛龙为什么要反目成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