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吃醋,因为到过年的时候,我可能就要和清河定亲了。”

原来清河县主会是临川王的未婚妻啊!

枇杷突然觉得不对,“清河县主是你的外甥女,你们怎么能定亲呢!”

“那有什么,”临川王不以为然,“淑太妃和永平公主已经说定了。”

枇杷虽然对于眼下本朝皇室中乱七八糟的事情很陌生,但是多少也曾听过天宝之前宫中的一些传言,再想想汉朝时皇帝也曾娶过自己的外甥女,便也就理解了,但又问:“那你为什么告诉清河县主王大哥来了?”

“反正她也嫁不了王大哥。”临川王道:“太夫人不会让王大哥与皇室联姻的。”

枇杷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安慰临川王,抑或帮他出出主意。

但是临川王倒很快又重新快活起来了,“枇杷姐姐,你是不是不知道乐安和清河姐妹的事?我告诉你吧,免得你将来去公主府上说错了话。”

枇杷早发现清河县主与乐安公主不仅脾气完全不同,就是长相也没有一丝相似,便猜测道:“乐安公主与清河县主不是一母同胞?”

“这是当然了,你猜猜她们谁是嫡出?”临川王问。

“乐安?不对,清河?也不对。”枇杷果然被问住了,和亲的公主如果是皇女倒无所谓嫡出庶出,但是若是皇戚,则一定是嫡出的,因为先前曾有以庶出冒充嫡出被告发的事件,所以乐安不可能是庶出。

但是清河县主要嫁给临川王,身为皇妃也不可能是庶出啊!

第67章 相对无言

临川王看枇杷猜不到,很是得意,一只手在胖胖的下巴上轻轻摸着,煞有架式,“我告诉你吧,她们都是永平公主名下的嫡出女儿。”

可是这两姐妹真不像啊!枇杷看出临川不过是想卖关子,便顺着他的意思问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临川王便讲了起来,“永平皇姐嫁给承恩侯时,皇上还没有登基,皇姐自然也是默默无闻,承恩侯府便对皇姐很轻慢。承恩侯,那时候他还不是侯爷,而是世子呢,就偷偷养了个外室,还生下了乐安。”

“当时承恩侯府气势正强,就将这个孩子抱了回来,皇姐也二话没说同意记在她的名下。后来皇姐又生下清河,外面的人都以为她们是亲姐妹。”

“这一次皇上想与突厥和亲,本来没想选承恩侯府的人,可是皇姐主动上殿陈情要送女儿和亲,让皇兄和大臣们都非常感动。就这样,承恩侯的大女儿就被封为乐安公主和亲突厥,二女儿也被封为清河县主。”

枇杷不由得惊叹,“永平公主真是太厉害了!”能够隐忍这么多年,一着出手,就将碍眼的庶女送走,而且还让所有人都认为她深明大义,就是承恩侯也不敢出面澄清当年的往事。

临川王先四处看了看,才又摇头笑道,“这不算厉害,你以为永平皇姐就这么饶了许家?皇姐没有儿子,也不许承恩侯过继,将来要把承恩侯的爵位传给清河的儿子呢。”

枇杷进京后已经听到很多奇闻逸事,现在她早已经总结出,越是皇家和贵族中人做事越是特别不讲规矩,也没有底线,还不比寻常百姓之家呢。

可是枇杷还是低估了这些贵人们,因为临川王将原本不大的声音又降了几分,凑到她耳边说:“我怀疑清河也不是许家的女儿,因为我皇姐养了好几个面首。”

面对着已经呆住了的枇杷姐姐,临川王站直了,一张还带了些稚气的小脸用阅尽人间沧桑的语气风清云淡地说:“其实也与我没关系的。淑太妃说了,皇上最信任的人除了田令攸,就是永平皇姐了,与清河结亲好处多着呢,而且将来子孙还能多得一个爵位。”

虽然按临川王的逻辑往下推论,他与清河县主的亲事还相当不错,枇杷只得干巴巴地说:“是很好。”

恰好这时远远地听到观菡榭那边笑语之声一阵阵传来,临川王遥遥望了一下,便赶紧道:“可能诗文已经评出了魁首,王大哥要走了,我也得跟着他回外书房。”说着带头走了过去。

这时诗文已经点评完毕,已经有人按魏国公点评的顺序将诗文重新抄了粘在观菡榭里的柱子上,枇杷便从一旁慢慢看了过去,远远地看到王泽站在人群中间慢慢向外走着,临川王也跑到了他的身边。

枇杷觉得王泽也看到了自己,几不可见地向自己略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与身旁的静娴公主说着什么。她突然明白这种场合下王泽是不可能过来与自己说话的,而且这样也对自己好,便轻轻地回点了一下,扭过头继续看诗文了。

接下来就是以菊花为馔的宴席,下午又有众女抚琴,是请了梨园最知名的琴师来点评的,但却只有廖瘳数人参加了,远不如魏国公那样受人追捧。

枇杷从赏花会上回来,杨夫人自然会问她赏花会如何,她想了想说:“菊花很美,菊花宴也很好吃。大家作了很多诗文,又有人抚琴,我也弹了一首。”至于清河县主因乐安公主事件对自己的友好,王泽在花会上受到的追捧,还有临川王透露的隐秘,枇杷都没有说出来。

杨夫人仔细地看着女儿,觉得枇杷已经不是以前吃到美食就喜笑颜开的小女孩了,离开营州几个月的时间,却促使她飞快地成长起来了。

这也是人生路上应有的阶段,杨夫人便笑道:“其实参加这样的花会是最累的,你回去歇着吧。”

要是以前有人说参加赏花会很累,枇杷一定会反对,看看花,再吃些美食,又没有做什么正事,怎么会累呢,但现在她确实觉得有些疲乏,便依言回房换了衣服,晚上又练了一回武方才觉得好些。

接下来的几天,闺学里缺席的人一直比较多,王家的小姐们在赏花会后也都要休息休息了。枇杷就借着这个机会与阿鲁那又悄悄出了王家。

路上,阿鲁那问:“我听着前天王家开了赏花会,你可参加了?”

枇杷笑道:“原来你也知道赏花会了?”

“怎么不知道,那天一早上起府门前的车子就络绎不绝的,有一阵门前的路都堵住了。”

“嗯,是来了很多人,”枇杷点头道:“有公主、郡主、县主,还有五姓女,对了,临川王也来了。”

看阿鲁那好奇地看着自己,枇杷就把自己的见闻讲给他听,“王家的菊花有很多种,各样颜色、花瓣也都不一样,确实好看极了。而且我第一次知道菊花还能吃,王家那天用菊花做了二十几样的菜肴!”

“当然最热闹的不是赏花和吃饭,魏国公点评诗文时才最热闹,观菡榭里人多得都挤不进去,京城贵女们对魏国公特别追捧。”枇杷撇了撇嘴又道:“其实下午请来点评琴艺的琴师也非常棒,只是大家对他都淡淡的。”

没想到阿鲁那却说:“那是当然的了,魏国公简直就像神仙一样的人,大家肯定会追捧他,那琴师肯定比起魏国公差远了吧。”

枇杷只得承认,“琴师是个盲人,又长了一脸的大麻子。不过他给大弹了一段《刺秦》,我都听呆了。”

“枇杷,你作诗弹琴了吗?”

“我不会写诗,看了看大家写的,但也只觉得一般,”枇杷笑道:“不过听了琴师的曲子后,我也上去弹了一曲请他指教。”

阿鲁那无限的好奇,“琴师怎么说?”

“他真的很厉害!听完后就问我是不是从营州来的,说我的曲子里有乐府营州从军行的音调,又说我的曲子浩浩荡荡,气度恢宏,有大将之风。”

阿鲁那听了马上咧开嘴笑了,“我早知道枇杷一定能成为大将军!”

“我听了他的点评也挺开心的。”枇杷忽然又道:“你还记得乐安公主吧?我这次还见到她的妹妹青河县主了呢。”

阿鲁那紧张地问:“她会不会知道乐安公主想带你去突厥的事?”

“她听说过一些,不过并不怪我,”枇杷小心地凑进阿鲁那的耳朵,“她们不是一母同胞,甚至还有可能也不是亲姐妹,我看她与乐安公主更像仇人。”

阿鲁那露出放心的神色,“原来如此啊。”

“这些事不要说出去。”枇杷叮嘱道。

“嗯,不会说的。”

枇杷相信阿鲁那,只要自己告诉他不说,他就死也不会说出来的。又想与青河县主闹的误会,便笑着讲给阿鲁那听,“她穿了一身男装,上来就拉我的手,倒我把吓了一跳。”

阿鲁那也跟着笑了起来,突然指着前面一个人道:“枇杷,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女子穿着男装?”

枇杷细看,果然如此,女子穿着男装还是与男子不同,只要认真分辩总能看得出来,然后两人细心观察,果然出入西市首饰店的颇有几个男装少女,都由男子陪着,原来京城的女子也是喜欢到外面玩的,两人不禁笑了一回。

又想到自己,枇杷便叫住阿鲁那问“是不是也能看出我是女子?”

阿鲁那皱了眉头看了半晌,最后说:“我觉得你和她们不同,穿男装还是非常像男子,应该看不出吧。”

枇杷也是这样想,便放下了担心又向前走去,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西市。

这一次,他们有了经验,不再像上次没见过世面只知道吃的样子,步履从容多了,而且他们也都有了底气。

前两天,杨夫人又给了枇杷一缗钱零用钱,枇杷便都拿了出来,而阿鲁那自上次出门后就将自己带来的皮毛大衣卖掉也得了几缗钱,他们将这些钱放在一起,由阿鲁那背着,只看着那沉甸甸的搭裢,听着隐隐发出的叮当声,两个人觉得可以进到任何店里看任何东西了。

两人又吃又玩,还将西市逛了个遍。西市中的店要比东市更为高档,不过在许多金银器店间又有卖各种稀奇古怪东西的,而且还有卖兵器的,正是各种兵器让枇杷和阿鲁那垂涎三尺。

枇杷中意的是一根牛皮鞭,用上好的牛皮夹了金属细丝编成的鞭子发着乌黑的光泽,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握住象牙手柄挥出去,在轻微的破空声中就如一条灵蛇般地命中五尺开外的目标。

“我还从没见过将这鞭子用得如此之好的少年郎,”那店家看着眼前少年的锦衣击掌赞道:“这本是千金不易之物,寻常人来问我都要两千缗。不过货卖识家,郎君若要,只给我八百缗就行了!”

“八百缗!”枇杷吓了一跳,寻常鞭子不过几十个钱,这一条虽然非常好,但她以为不过一两缗,现在竟然要八百缗钱,实在太贵了!

转头见阿鲁正在看一把弯刀,那刀身弯曲的角度特别合用,刀背厚而刀刃犀利,伙计将一根头发放在上面,然后轻轻吹了一口气,头发立即就断成了两段,“怎么样?这是传世的宝刀,才五百缗!”

东西确实是好,只是都太昂贵了,枇杷和阿鲁那只得黯然走出来。本以为足够他们颇有底气地进店看东西,可是现在又发现还是太穷什么也买不起。

“我们要想办法赚钱,”枇杷在回来的路上还说着,“给大家买东西,再有就是把那条鞭子和弯刀买下来。”

“是啊!”阿鲁那晃了晃肩头的搭裢,“我以为我们的钱够多了呢!”

“结果买东西连个零头都不够!”

这两个人根本没注意,从进西市没多久,就有一个人一直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后面,看着他们进店看东西,又尾随着他们出来。

这时那人便走上前笑道:“两位小郎君想是从营州来的?”

第68章 梅家亲眷

枇杷打量一眼搭讪的人,见他三十岁上下,相貌寻常,一脸老实憨厚相,穿着普通的青绸圆领衫,非常亲切,此时又补充道:“我姓白,家父先前常往营州做皮毛生意,我小时也跟着去过几次,便能听出你们的口音。”

原来如此,枇杷与阿鲁那便点头道:“正是。”

“营州那里的人都是极直爽大方的,家父现在还时常念叨,只是身子不好不能再去做生意了,我也有十多年没再去营州,只记得那里的羊肉特别鲜美,毛皮特别厚实光亮。是以听到营州口音分外亲切。”

枇杷和阿鲁那便明白这位姓白的大哥为什么要拦住他们了,枇杷便笑道:“白大哥可以再去营州做皮毛生意呀,自从和亲后那边已经不打仗了,做生意的人也多了起来。”

阿鲁那也笑道:“我们营州的羊都是喝着清水,吃着青草长大的,要比京城里的鲜美多了,至于皮毛就更是首屈一指,去贩卖牛羊和皮毛的商人多得很呢。”阿鲁那还道:“我有一件从营州带来的皮毛大衣,拿到东市的店里卖了,那店家也说好得很,给了我好几缗钱呢。”

白大哥一脸的笑容,“我亦想去,只是家父身子不好,所以一直不能成行,刚刚无意间听到你们的口音,就忍不住上来搭话了。”又笑问阿鲁那,“我家就是做皮毛生意的,你卖的皮毛大衣什么样?我替你看看。”

“是狐狸皮的,黑色,有这么长,还是新的。”阿鲁那比划着。

“唉哎!”那人拍手接连叹气,“小郎君,你是被人骗了呢,那样好的狐狸皮大衣,怎么也能值个十缗钱,怎么竟然少了一半多?”

看阿鲁那和枇杷都半信不信的,就道:“正好前面有一家店是皮毛的,我带你们去瞧。”

阿鲁那和枇杷便随他去了,就见那皮毛店里最差的皮衣也要七八缗钱,就知道先前阿鲁那的皮衣卖得便宜了。

枇杷先前已经因为阿鲁那瞒着自己卖了皮衣,已经说了他一回了,现在看他涨红了脸,知他心里不舒服,便道:“我们回去找他们,把皮衣重新赎回来。”

那人却拦住他们道:“你们就是不懂事的少年郎,当时你情我愿卖掉的东西再想买回来,店家不肯你们不是也没有办法?”

“那就算了,”枇杷安慰阿鲁那,“吃一堑,长一智,再说也没亏太多。”

“就是,几缗钱亏就亏掉了,只要不上大当就算好的了。”那人笑道:“刚刚我在兵器店里看东西,似乎你们要买兵器,这里面的花头就更多了,你们若是真想买,我带你们去一处,价格非常合适。”

枇杷和阿鲁那都动心了,但是又觉得就是便宜一半他们也买不起,就问:“像那样的长鞭和弯刀能要多少钱?”

那人早就估计了阿鲁那身上的搭裢,就笑道:“西市兵器店里黑得狠,几缗钱的东西他们就敢要几百缗,我带你们去的店是自己锻打铁器的,到那里你们自己再看,看中了我还能帮你们与店主说一说,再便宜你们些。”

又说:“我见你们两个是营州来的,也算是有半个乡亲的情谊,就耽误点自己的时间特别绕路带你们去看看,你们要是有意就赶紧跟我去吧。”

枇杷和阿鲁那都觉得去看看亦好,又见此人非常热情,便跟着他走了。

一路上白大哥与他们搭着话,说了些营州的风土人情,又道:“你们别急,我说的这处店不在西市上,所以价格才便宜,京城里的老住户都在那里买兵器。”

就这样七拐八拐地走了半晌,前面的路越来越狭窄,枇杷辩明隐约觉得不对了,便悄悄地拉了一下阿鲁那,慢下脚步问:“白大哥,店铺怎么能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呢?”

白大哥在前面笑道:“这就到了,拐过前面的弯就是。”说着三步两步地抢到前面拐过去。

枇杷赶紧上前一步,发现白大哥已经不见人影了,便大叫一声“不好!”几乎同时,从天而降一张罗网,将枇杷和阿鲁那蒙在里面,接着一旁屋顶落下了几个人,熟练地收紧网,准备将他们束到网中。

白大哥不知从哪里转了出来,向那些人吩咐道:“这两个来自营州,恐怕会些功夫,小心些,手脚也快点,拿了搭连里的钱就走!”

枇杷和阿鲁那霎间被网困住,两人被挤到了一处,并没有惊慌,虽然是落入了这些人的圈套,但是他们并不惧,而是相互看了一眼,明白对方的意思,猛然同时发力,又拨出系在腿上的匕首,割开罗网,三下五除二冲了出去,挥拳向设网的人打去。

又三拳两脚将人打倒,枇杷一直盯着那位白大哥,见他转身要跑,向阿鲁那道:“你看住这些人,我把姓白的抓回来!”说完飞奔而去,追上姓白的将他抓了回来。

五六个人被堆在一起,又是求饶又是磕头行礼,还将他们得到的财物拿出来奉上,枇杷与阿鲁那也不肯听,只是商议,“怎么办?”

应该是报官的,可是他们本就是偷跑出来的,又哪里敢将事情闹大了呢。但是就些饶过了他们,又觉得不甘心。

最后还是枇杷想出办法,“我们就用他们的鱼网将他们捆起来,将他们抢来的财物放在一旁,一同送到西市,官府的人自然来管了。”

说干就干,两人押着这一干坏蛋重新回到西市,然后将他们抢的东西扔在他们脚边,再飞快地躲起来,在暗处看着官府的人过来将这群坏蛋带走。

也算是为民除害了吧,两个心情都很愉悦,一路说笑着走回来,枇杷突然道:“我想到了赚钱的办法!”

“是什么?”

“阿鲁那,你想想,你的皮毛大衣在营州不过是用几百个钱就能买得到,到了京城收你大衣的店给了你好几缗钱,而东市的店里要卖十几缗,我们可以去营州买些皮毛,再卖到京城,钱不就有了吗?”

“枇杷,你说的太对了!”阿鲁那高兴地赞同,“那我回营州买些皮毛再带到京城来吧。”

“也只有你去了,可你一个人还是不行,”枇杷晓得娘是不可能让自己跟着阿鲁那回营州买皮毛,但又不放心阿鲁那,而且她又想到,“如果回去的时候再带些京城的东西,就比如擦脸的香膏、梳子、镜子、头花等,到了营州那边也能翻出几倍的价格来。”

阿鲁那问:“那样怎么办?”

“让我再想一想,”枇杷安慰他,“别急,听说王大人就回来,而新家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没几天我们就搬出来,我们见面就方便多了。”

“那好,我们过些时日再商量,”阿鲁那先帮枇杷在墙头上向里看了看,“没有人,你赶紧翻回去吧,要小心些。”

“放心。”枇杷纵身跃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向她藏衣服的大树走去,准备拿出女装换上,再将男装包好放在书本中带着回求仁堂,事情就完全过去了。

可是就在枇杷爬到树上,正要从树洞中拿出女装时,几个人慢慢走到不远处站下说起话来,“小姐,你不知道杨夫人有多恶毒,表面上看着笑眯眯的,可是背地里想办法折磨我和孩子,我想看孩子也不许,每日只逼着我做针线,就是你们来了我也只能悄悄出来见个面。”

枇杷在树上居高临下,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说话的正是梅姨娘,她面向着枇杷的方向站着,正指手划脚地讲述着,又时不时地擦擦眼泪,义愤填膺中夹着无限委屈,若不是知道她的底细,连枇杷都要信上三分了。

而她讲述的对象,也就是被称为小姐的女子正好背对着枇杷,但观其背影,似乎并不是王家的小姐,旁边还有两个人被树枝遮住了看不大清。

那位小姐开口后,枇杷更确实她不是王家的小姐,因为声音也很陌生,“梅姨,你不必担心,我娘一直知道你的委屈,早就说要帮你。”

又有一个更稚气的声音说:“姑姑,你放心,姨母会帮你的,我们也都会帮你的,总不能让玉家人太过猖狂。”

梅姨娘马上感激地回答:“我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夫人来呢,总要让杨夫人知道我也是有娘家的人,不能由着她欺负。”

枇杷本打算老老实实地在树上潜伏着,等这几个走开再换了衣服下来。现在却气得真恨不得立即跳下去将这个胡言乱语的梅氏揍上一顿。

可是她也知道自己总要换了衣服才能下去阻止梅姨娘,便悄悄地将衣服从树洞中拿出来,打算直接穿在外面,但抖开衣服时不小心惊动了鸟雀,几只鸟儿便扑楞楞地飞起来,又叽叽喳喳地大叫个不停,枇杷再想躲藏已经来不及了,就听下面有人喝道:“你是谁,怎么进来的!”

“啊!”几个人中最小的女孩尖叫道:“一定是偷衣服的!”

枇杷暗叫倒霉,这里原本是花园最偏僻的一处,只通向求仁堂,平时向来鲜有人来往,今天竟然遇到这么多人!又有这些鸟雀来捣乱!可现在再说什么也来不及了,她赶紧将衣服重新一团拿在手中跳下树,“别嚷!我是府里的人。”

眼前的四个人马上站到了一边看着枇杷,梅姨娘口中的小姐十四五岁,身上穿着很寻常的缎裙,身上的饰品也只一般,比王家的女孩们差得多了,枇杷可以肯定她一定不是王家的小姐。而刚刚叫出声的是站在一旁的两个少女,一个十二三岁,与自己年纪相仿,穿着一身男装,质地样式也都普通,另一个只有八九岁的样子,吓傻了似的,现在还在不停地尖叫。

要不是这里实在够偏僻,枇杷觉得满府的人都会被她叫来的。

这四个人站到了一处,更分明看出她们间一定有着血缘关系,脸庞眉眼都有相似之处,枇杷便知定是梅姨娘的亲人,只是不知她们怎么会到了王家。

“你是谁?府里哪一房的?”与枇杷年纪相仿的少女挥手打断了几个人的尖叫,上前问道,刚刚枇杷突然跳下来,其余三个人神色间都有惧意,只有这位少女一直非常坦然平静,“我怎么从没有见过你?”

第69章 以眼还眼

枇杷刚从树上跳下来时就注意到这位少女,一则是因为她的冷静,二则是因为她实在美丽非凡,无法让人忽视。以前枇杷曾听说过宋玉形容美人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总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高明之处,但是见到眼前的少女却理解了。

人的相貌完美到无可挑剔的程度,也只有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原来枇杷是不信的,再美的人都会有不足之处,就比如枇杷自己,在镜中细细端详总会有这样那样不如意。而她见过的美人也都一样,母亲很美丽,但有失苍白病弱,静娴公主很美丽,但有失骄横高傲,至于王十五娘、梅姨娘,还有眼前另外两位小姐在相貌上或气度上都有一些缺欠。

而眼前的少女却不是,她身材欣长,皮肤白皙,五官完美至极,但又不乏英气,尽管只穿着极为简单的浅灰色男装,头发只用一根木簪挽住,却越发显出她的出众,但她的美丽又不会给人以压

迫之感,就如一泓秋水般沉静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明明很讨厌梅姨娘和她的亲戚,可是枇杷还是没法对眼前这位少女心生恶感,尤其是注意到她一直站得稍远一些,并没有附和着梅姨娘说自家坏话,所以枇杷还是打算和平地将事情解决掉,便走上前指着不远处的求仁堂低声道:“我就是求仁堂的人,请姐姐不要嚷出去,帮忙遮掩一二,多谢了。”

枇杷早就看出这少女虽然不是几个人中年经最大的,但地位却最高,只看出事后大家站的位置能明白另外三个人都唯她马首是瞻,所以便打定主意要对这位美人好好说情,将事情蒙混过关。而且如此美丽的小姐,一定会很善良很好说话的。

庆幸的是,梅姨娘并没有认出自己,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

因为不想自己的脸被梅姨娘看到,声音被梅姨娘听到,枇杷便靠得更近,借着这位小姐挡住自己的脸孔,声音也放得极低,又伸出手去拉她并示意她到一旁说话。

“呯!”地一声,枇杷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美丽至极的小姐竟然不答话,猛地一拳向自己打过来,因为事出突然,她们间离得又太近,身手一向敏捷的枇杷并没有躲过去,拳头落到了她的左眼处。

尽管枇杷见到对方肩膀动了就已经急忙向后闪开,但已经来不及了,那一拳又急又快,力量也非常之强,她的左脸马上酸痛难忍流出了眼泪,枇杷心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完了,眼眶一定青了,娘也会知道了!”

接下来的一霎间枇杷心中升起的就是无限的愤怒,她明明一直笑着,很和善地与对方打招呼,请求对方高抬贵手,但是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就动手了!更关键的是她还没有躲开,被打到脸上了!

从小到现在,枇杷就没有吃过这样的亏!

她之所以能成为少年营的头领,武功自然是极好的,更有一种多不服输的劲儿,现在哪里还能忍,扔下手中的衣服,也挥起拳打了回去。

“呯!呯!呯!”几声,二人拳脚相向几个回合,枇杷向后退了一步,稳住了身形。对面的美女不但突然袭击,出手狠辣,而且力气非常之大,自己的拳头被震得阵阵发痛,简直与阿鲁那对打时感觉差不多,她就从没见过能有如此力量的少女!

枇杷忍痛用没有受伤的右眼细看,发现对面的人喉头突起,再想到二人交手时对方的手脚粗大,突然间醒悟过来,原来对方真是男子!

其实眼前的这位美人确实穿着男装,只是他容貌昳丽,胜过枇杷曾见的任何一位美女,让被青河县主男装震惊过,今天又在西市上见到了不少男装女子,枇杷就先入为地误解他是个女子了。

但是管他是男是女,枇杷被人打了从来都要打回去的,她已经想好了,一定也要打在对方的脸上!因为这个人实在太可恨了。

在营州,少年们少不了要打架的,但其实是个有通用的规矩——“打人不打脸”。打脸一则让人面子上下来,再则脸上明晃晃地带了伤,家里的长辈也就都知道了,总没有好结果,可眼下这人如此地不讲规矩,必须教训他。

就在枇杷沉吟间,对面的人向身后又开始尖叫了起来的梅姨娘几个人低喝道:“住口,赶紧回去,不许乱说!”

梅姨娘几人被喝醒了,马上转身跑向求仁堂。枇杷心里倒松了一口气,她一直顾及着梅姨娘而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展拳脚。现在她放下心来,将袖子向上卷了卷,向对方招招手,“来,我们再分个输赢!”

王淳站在那里,面沉如水,却慢慢冷静下来。今天回到家中,拜见太夫人时各房夫人夹枪带棒的话听多了不免心里有气,又被梅氏缠住了讲她的事,心情早就坏透了,这里突然又从树上跳下来一个少年冒称自己一房的人,凑上来叫自己姐姐,又要与自己说悄悄话,还动手动脚,让他终于忍不住了。

只因他生来容貌出众,小时还罢了,现在渐渐长大,越发为自己的一张脸不自在,少女们痴傻的目光本已经让他非常不快,而令他最讨厌就是男子的调戏。但几招过后见对面的少年只是打架,手脚也干净,也不免觉得刚刚有些急躁。

他再看眼前的少年,身着锦衣华服,虽然被打成了乌眼青,但还能看出容貌端正英俊,且一身好功夫,便再次问道:“你说实话,你是哪一房的?”

现在想好好说话,已经是不能了!借着梅姨娘已经走了,还没有别人过来的时机,枇杷要做的就是报仇,然后逃回求仁堂!

于是枇杷道一声“我们再来”,就纵身上前,又与此方缠斗到一起。经过刚刚的交手,枇杷已经判断出对方的力量比自己强,但经验似乎不足,所以并不再与他硬碰硬,而是施展格斗技巧化解他的力量,并伺机出手。

又几个回合后,时机来了,枇杷的左手先被对方拦住,然后右手也被对方架起,但这正是她的计策,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枇杷其实是个左撇子,她左手的力量要比右手大,平时轻易不用,但只要出手就势在必得。

“呯!”枇杷将看似力尽的左拳挥出,正中对方的右眼,对,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且力道绝对要比对方打中自己时要重!

但这并不算完,就在对方被打得脚步不稳向后退时,枇杷有如灵猿般地猱身而上,就势将人踢到在地。刚刚如果那位少年在打了自己之后也趁势而上,自己就彻底败了,但是他没有,所以现在的胜利者就是枇杷。

被打倒的人自然不会心甘情愿,枇杷也知道对方力大,果断地骑了上去压住正在扑腾的人,刚好卡住他的腰让他翻不了身,又大声喝道:“姓梅的,我告诉你,想给梅姨娘作伥,我第一个不答应!赶紧滚出王家,否则我见你一回揍你一回!”

说完迅速跳下来,捡起地上的衣服飞快地跑回求仁堂,怕遇到梅姨娘等带人出来,也不走正路,只从求仁堂院墙跳进,又沿着墙在墙头上跑了一小段,再跳上自己居住的厢房,轻巧地从屋瓦上踩过,直到天井里,跳下就是自已屋子的门,一开门扎了进去。

枇杷在几霎之间就从花园跑了出来,就是那个美少年立刻爬起来也不可能再追上了。

进了门还没来得及松了一口气,却见刘嬷嬷正在自己的屋里,见她进来便急道:“小姐,你去了哪里?王大人回来,夫人要带你去见王老夫人和王夫人,却怎么也找不到你,也不好在王家大张旗鼓地寻人,只得自己先去了,让我帮你准备好衣饰,只等你回来就命你赶紧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