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哟,奶奶就是有见地,您说的没错,这‘黄金米’确不是咱们大周的物产,这个东西呀,是我一个好兄弟从很远很远的岛上发现的,听当地的船员说,这可是好东西,既能当粮食,还能做菜。最是经济不过的作物了”

商贩见王绮芳似乎被他说动了,颇有兴致的摸着几粒‘黄金米’把玩着,便更加卖力的解说着。

“哦?很远很远的岛上?那是多远?”

厄,难道大周的航海水平已经达到了这种境地,竟然能直接开到南美洲?

不大可能吧?

王绮芳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也太YY了。

“厄,这位奶奶,您看我这‘黄金米’,您要不要呀?”

商贩见王绮芳一劲儿的打听,却不提买东西的事儿,脸色便有些不虞,他有些怏怏的把米丢回摊位上,对于她的问题,并不怎么热衷回答。

“呵呵,你只要告诉我这个东西到底从哪里弄来的,这些‘黄金米’我都要了”

前世见多了这种眼皮子比较浅的商贩,王绮芳一看他忽然变脸的样子,便知道对方的意思。

“哎哎,我就知道奶奶是个爽利的人。”商贩一听这话,脸上又出现了笑容,他斟酌一下,然后先给了价格,“我这米一共二十斗,每斗二十文。您看——”

言下之意很明白,只有王绮芳认同了价格,掏了银子买东西,他才会继续刚才的问答。

否则,爷是卖东西的,又不是讲故事的,没有义务白回答问题。

“现在上好的稻米才每斗十五文,你这米我从来没有吃过,也不知道好不好,每斗却要二十文,价格有些高。”

王绮芳摇摇头,利索的将手里的几粒玉米丢回摊位上,兴趣缺缺的说道。

“嗳,这位奶奶,价格咱们好商量嘛,”商贩对王绮芳的反应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做生意嘛,本身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若他出了价格,对方连想都不想就应下来,他反而觉得对方是不是有其他的问题呢。

装模作样的想了想,他一咬牙,道,“这样吧,小的看奶奶也是真心想买,咱就给您一个实在价,每斗十六文,如何?”

“十文,不行就算了”

王绮芳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和商贩讲起了价格。

“十文?这、这,哎呀,您这不让小的赔钱嘛,不行不行,”商贩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最后见王绮芳作势要离开,忙伸手相拦,道,“好好好,就每斗十文。哎呀,这位奶奶可真厉害,小的这笔买卖可算是赔了”

随说着,商贩手里紧忙活着,把摊位上的玉米粒都装起来,又从青石台面下拖出一个粗布麻袋,“好嘞,一共二十五斗,每斗十文,您给我二百五十文。”

王绮芳冲一旁的紫苑点点头,示意她按数付账。

紫苑从袖袋里摸出灰布钱袋,从里面数出二百五十个铜板,排在青石台面上。

商贩见了这堆铜钱,脸上的笑意更浓,几乎是扑身冲上去,伸手要把铜钱揽进怀里。

王绮芳一把按住铜钱,问道,“你还没告诉我呢,这些黄金米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恩?”

“这、这都是石三奶奶卖的。他们家今天也来参加展销会了,就在乙号区。”

“石三奶奶?她是做什么的?她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王绮芳还是没有松开手,她继续问道。

“哎呀,奶奶您有所不知呀,石三少爷是石家的嫡子,最是个喜欢探险的人,早在船舶司没有建立的时候,他就花了大笔的银子组建了船队,出海做生意。听说,他还在东海弄了个小岛,这个东西就是石三少爷从海外弄回来的,然后在自己的岛上试种成功的呢。”

商贩看着大把的铜钱,却摸不到手里,急得不行,干脆把自己知道的、不知道听来的故事说了个遍,“…可惜呀,这次石三少爷说是要去征服什么澳洲,结果一去三四年,也没有回来,听来往的船队说,恐怕是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早就喂了鱼咯。”

“澳洲?”

王绮芳眼角抽了抽,心说话,厄,还真有穿越同仁?

只不过,这位同志貌似志向比较远大,来到大周还想着开疆扩土,还征服澳洲,厉害呀。唉,只可惜很有可能命丧黄泉了。

“唉,石老爷就这么一个嫡子,头前两个儿子都是庶子,如今噩耗传来,两个庶子便吵着要分家…石三少奶奶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一听说相公可能没了,大哭了一场后,就开始悄悄的变卖家产,”起初商贩是为了顺利拿回铜钱,这才将石家轶事告诉王绮芳,可讲着讲着,他还真来了兴致,干脆站直身子,继续讲道,“想那石三少爷出海多年,弄回来不少稀罕玩意,像什么宝石、翡翠、珊瑚树、珍珠等等珠宝要多少有多少,当然,也有咱卖的这个‘黄金米’”,虽然这个米是人家丢掉不要的,被他捡了来当粮食卖了出去。

不过,这个话商贩自然不能跟王绮芳说,他心虚的瞥了眼扛着麻袋的玄衣男子,继续白话:“还有那个什么东海的小岛,虽然离陆地远了些,但好歹也是自家的土地,面积也大,听说三少爷还在岛上建了房子,开了荒地咧…”

“等等,你说那个石三奶奶也想把东海的小岛卖了?”

王绮芳心里一动,打断了商贩的话。

“没错,不止那个岛,还有许多家里的下人也一并打发了呢,听说那些下人里有不少是三少爷从番邦带来的昆仑奴…哎哎,这位奶奶,小的还没有说完呢。”

商贩正说得起劲儿,却发现那位奶奶仿佛见到了什么宝贝,转身急匆匆的朝乙号区赶去,他喃喃的说,“还有三少爷出事前打造的一条船,石三奶奶也要卖了呢…”

第097章 东海有岛“什么?每石要七百文?这、这太贵了吧?”

乌继良听到周管事的话,一个没有忍住,跳将起来,他肥短的手指颤抖的指着对方,瞪大眼睛高声问道,“周管事,你们也太黑了吧。这齐地的粮食才不过二百四十文一石,你们的粮食就算是新粮,也、也不可能卖这个价吧?”

“呵呵,乌老板,您说的每石二百四十文那都是老黄历啦,”周管事坐在下首,右腿搭在左腿上,乌色的短靴随着他说话的频率一点一点翘着,那神情要多悠闲有多悠闲。

伸手抿了抿唇上的短须,周管事见对方一副被吓到的样子,淡然道,“哎呀,我们东家也是没有办法呀。自打前几天开始,齐地的粮食价格就一路飙升,我们周记收来的粮食也每天一个价,等运到您这里来,加上运费,每石的价格也接近六百文…嘿嘿,您老是做大生意的,自然也懂得做生意的道理,您说说,我们大老远的把粮食运了来,总不能赔钱吧。”

“你们不想赔钱,难道就想把算盘打到本老爷的身上?”

乌继良听了这话,暗地里只骂娘,可粮食现在还在人家手里,暂时他还不能得罪周记。

咬着牙深吸了几口气,乌继良极力将胸中的怒火压制下去,只可惜这次牵扯的金额太多了,他努力的老半天也没有把那口气喘匀和了,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他囔囔的说,“周管事,你看咱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怎么说大家也都是朋友了,这价格是不是可以再商量商量?”

要知道,这次周记一共调集来近万石的粮食,每石若按照七百文,那就需要将近七千两银子的货款。

七千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乌继良不是那个败家的王绮芳,家大业大手里的现银也多,他兢兢业业的经营了这么久,自己名下的几个商铺,加吧起来的流动资金也不过一万多两,若都调集来买了粮食,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辛苦这么多年的家业可就全都完咯。

一听这话,周管事放下右腿,坐直身子,正色道,“乌老爷,您还不知道现在的形势吗?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您还跟小的讲价?哎呀,如果不是看在您对小的不薄的份上,小的今天都不会带着粮食回来。”

说到这里,周管事见乌继良还是瞪大眼睛,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便探过身子,悄声道,“乌老爷,您可能不知道,现在的粮食市场,根本就是有粮无价。我们这一路上不知道碰到多少想拦住粮车当场卖粮的商人,有的老爷甚至给出了一石八百文的价格,若不是小的想着乌老爷,我那些粮食根本不用运到这里,半路上就能卖个好价钱呢。”

“八、八百文?”

乌继良听了这话,腮帮子上的肥肉直哆嗦。

其实,周管事说的这种情况,他是知道的。

因为,这个天价的粮食,本来就是他姐夫郑三阳炒出来的,听青州的人说,那边和海城两地的粮食,已经被人为的炒到每石一千文。

而且,这个价格不是最终的价格,据说,两地的粮价还要涨。

“唉,可不是,一想到乌老爷对小的很照顾,小的也只好忍痛拒绝了李三老爷,将粮食全都给您运了来…乌老板,您可不能再给小的压价了呀,否则,东家知道了,小的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呢。”

周管事咧着嘴,颇为可惜的拍了拍大腿,无奈的说道。

“什么?你说李三老爷也找过你?”

乌继良闻言,眉间跳了跳,他有些嘶哑的问道。

“是呀,俺们商县大丰收的消息早就传了出去,说起来,还是您乌老板下手早,将咱们的粮食都预定了,若再晚上三五天,齐地的粮商齐聚商县,恐怕就是拿着大笔的银子也收不到一粒麦粒,”周管事说起这话,脸上禁不住露出钦佩的神色,他举起双手冲着乌继良揖了揖,以表示佩服。

随后,放下手,接着说,“就是现在还有不少粮商在商县的各大粮栈里守着,说是要收购粮食。其中,就有海城李家三老爷钦派的李大管家呢。”

“哦,还有这事?”

乌继良揉了揉肉嘟嘟的下巴,他瞥了眼兀自懊恼的周管事,对于他说出这番话的原因,乌继良心知肚明。

威胁,这是赤luo裸的威胁呀。

乌继良明白,只要他再对粮食的价格表示迟疑,这个姓周的很有可能立马屁股走人,转手将这些粮食卖给李家的人。

不行,现在姐夫跟李家的争斗正是最关键的时刻,若他眼睁睁看着这一万石粮食从手边溜走,转而流入对手的库房里,别说事后姐夫知道了,肯定会责罚怪罪他。单凭李家会借这一万石粮食翻了身,对他也没有半分的好处。

买?还是不买?

乌继良在生意场上纵横了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次有如此犹豫不决的时刻。

周管事等不及了,他站起身,拱手对乌继良说道,“乌老板,这粮食您收还是不收?如果您觉得价格高,这也没有什么,小的那里还有其他的客商等着呢。”

“收,就按你说的价格,这些粮食我、我全要了”

奶奶的,拼了。今年齐地受灾已经成了定局,这时囤积了粮食,来日也能高价卖出去,不能说一本万利,但铁定不赔。这样的买卖,他做了

海州,船舶司后街的某个院落里。

“什么?表姐,您把石三少爷的那个岛子买了下来?”

李静娘来到新家,刚见了相公,两口子亲热的说了会儿话,连衣服还没有来得及换呢,王绮芳就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

“不光是那个小岛,还有四个昆仑奴和两个水手,哦,对了,石三少爷最新打造的那条船我也一并买了下来。”

一甩手花出去近两万两银子,王绮芳一点都没有心疼,而是满脸喜色的掰着手指说道。

“哎呀,表姐,我、你…”李静娘见王绮芳仿佛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她心里一急,反倒说不出话来,连忙推了推一旁坐着的自家男人,道,“二郎,你、你对石三少爷的事知道得比较详细,还是你告诉表姐吧。哎呀,表姐,您、您这次可是花钱买了个不吉利的东西呀。”

“不吉利?”

王绮芳楞了下,她抬眼看了看面容白皙、神态儒雅的男子,不解的问道,“怎么,卢少爷,这小岛可有什么不妥?”

“唔,其实这小岛本身倒也没有什么不妥,”卢砚沉吟片刻,他认真的说道:“王夫人,说实话,石三少爷的这个小岛距离陆地并不远,只是那里土地荒芜,而且石三少爷也正是开发了那个小岛后,才决定再次扬帆出海,最后客死他乡。所以,静娘才会说那个地方不吉利。”

“这不是我说的,整个海州的人都知道,石三奶奶她、她这是欺你是个外乡人,这才将这个不吉利的地方卖给你…对了,表姐,她要价多少?你可曾付了定金?”

看看她,听了这个消息,光顾着着急了,却忘了问正经事。

李静娘决定了,若王绮芳只付了定金,她一定劝表姐将这个岛子退了。

“石三少奶奶说这个小岛距离青州的海岸不远,整个小岛东西宽一百八十余丈,南北长二百二十余丈,总面积约合六百五十余亩,另外岛上还建了一套三进三出的宅院,开垦了二百余亩的田地,地里尚有庄稼未收割,共折价一万六千两。”

王绮芳边说着,边从袖袋里掏出一张契约,展开来交给卢砚,“喏,卢少爷帮我瞧瞧,这契约是否妥当。”

卢砚接过契约,细细的看了看。

李静娘一听王绮芳花了一万六千两买了个不吉利的破岛,正要开口说什么,没想到一旁的相公却抢先开了口,“恩,契约没有问题,只等官府记档了。”

“哎呀,表姐,契约没问题,可这岛子——”

“呵呵,静娘,你别急,那个岛屿我打听过了,虽然荒芜了些,可岛上有淡水,也能种地,倒也是个好地方。”

王绮芳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那个岛屿远离大陆,是她预备的逃难之所。

见李静娘还要劝她,王绮芳忙笑着说,“再说了,银子我都给了,再反悔恐怕不行了。”

“付、付了全款?”

“是呀,这么好的地方,我怕耽搁久了,就没了,”王绮芳还是一副占了天大便宜的模样,她笑着对卢砚说,“对了,卢少爷,这契约我该去哪个衙门记档?是船舶司?还是青州府?”

“恩,这个嘛,两边都存个档吧。因为牵扯海岛,以前也没有旧例,”卢砚毕竟跟王绮芳不熟,他也不会像娘子那般替王绮芳着急,而是就事论事的说道:“我这里倒好说,青州府那边,夫人可以派个亲近的人去办理一下。”

“这就好,”王绮芳见契约的事情说定了,心情也大好,她看李静娘还是满脸担忧的样子,忙笑着安慰道,“静娘,你就别为我担心啦,我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若你不相信,可以写信问问李靖天,把我买岛子的事情告诉他,他、他一定会夸我会办事的”

李靖天最是狡猾不过,想必他也在海外建有巢穴吧?。.。

第098章 反击开始一听王绮芳提到了自己的大哥,李静娘默然了。

说实话,她从小到大只佩服一个人,那便是自己的兄长李靖天。

在李静娘心目中,大哥是无敌的。

想当初,大哥接手侠客盟的时候,正值侠客盟的多事之秋,朝廷及某些别有用心的家族垂涎侠客盟的巨大人脉和数不清的尚武人才,曾数次派人渗透、腐蚀侠客盟的侠客和各个分舵的主事人。

经过这些人的轮番轰炸,他们的糖衣炮弹也着实收罗了侠客盟的一小部分败类,靠着这些败类,他们暗杀、勒索高官富户,甚至欺凌无辜平民,使得侠客盟百年的清誉险些被毁于一旦。

正是在侠客盟最危难的时刻,大哥掌管了侠客盟,使出雷霆手段,迅猛出击,用铁拳将那些披着侠客盟侠客外衣的败类,一一诛杀殆尽。

短短三年的时间,便把风雨飘摇中的侠客盟重新振作起来,并牢牢的掌控在李家的手里,令朝廷又恨又怕,却也不敢明面上挑衅、招惹,侠客盟终于重现了李爵爷在世时的辉煌与荣光。

可以说,在李静娘眼中,哥哥简直就跟先祖李爵爷一般能干,哥哥觉得对的事情,那一定就是对的。

瞧王绮芳笃定的神态,仿佛她这般做,哥哥知道了一定非常支持一般。

厄,等等,对了,哥哥不是数次在信里提及,王夫人是个能干的人,亦是侠客盟跟李家的盟友。

难道,她如此果敢的收购石家的小岛,是受了哥哥的委托?

要知道,哥哥前些日子去辽东的真正原因,李静娘早就在哥哥的飞鸽传书中得知了。

唔,小岛?悬孤海外的小岛?面积达六百多亩,可以种地的小岛?

哎呀,她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种地方,简直就是绝佳的蓄积力量的根据地呀。

几乎是电石雷火间,李静娘的脑海里已经闪现出好几个画面。

最后,她似乎突然间顿悟了什么,脸上禁不住露出狂喜的表情,“表姐,你说我大哥知道你要买岛?”

“厄,不知道呀,”王绮芳楞了下,她跟李静娘说的是一个问题吗,怎么她觉得李静娘说话的时候,眼神如此的奇怪?

她窒了窒,然后说道:“我只是觉得买这个岛,利大于弊,没准儿李靖天知道了,也会赞同呢。对了,我明天还要去验收船只,顺便去小岛上看看,静娘你若是有兴趣,可以一起去看看呀。”

“验收船只?”

想起来了,方才光记着大头了,却忽略了王绮芳还用进四千两银子买了只船。

四千两?

一想到这个数字,李静娘忍不住扶额,她有些不解的问,“表姐,您见过那只船吗?什么船居然敢要四千两银子?难不成是金子打造的船?”

开玩笑,她之前打造的一个船队也不过花了六千两银子,可她的船队一共有四条船呢,最大的那只长约十丈,宽约四丈,足足能扬起八帆呢。

“自然看到了,那条船是石三少爷设计并亲自选工匠造成的,啧啧,好大的一条船呢,”其实,王绮芳当时跟着石三奶奶来到海边看那只船的时候,也被吓了一条,她没想到那位疑似穿越同仁这么厉害,竟然能按照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缩小了尺寸造成大船。

那只船,若是以前世的标准来衡量,那当不得什么。但是放在航海水平出于蒙昧状态的现如今,那绝对是称得上最先进、最庞大、最齐全的船只。

“…果然是条大船”

次日清晨,李静娘跟着王绮芳来到海边,远远看到停泊在海上的那只大船,便禁不住赞叹道,“厄,表姐,这船有多大呀?”

“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六桅八帆,可容纳八百人”

王绮芳微微转头看向一旁,只听得她身边一个高八尺的壮硕汉子说道。

“表姐,他、他是谁?是你新买的昆仑奴?”

个头比普通的大周男人高出足足一头,脸膛微黑,四肢健壮,跟传说当中的黑奴一般模样。

“恩,是石三奶奶随着宝船一起转给我的昆仑奴,一共有四个,他叫阿大,曾经跟着石三少爷出过海。”

提起这几个昆仑奴,王绮芳满脸的得意。

嘿,真是想啥来啥,本来她去码头贸易区,就是想买几个得力的助手,因为考虑到要出海寻岛,她还想着最好能买到懂航海、熟知水性的人。

没想到呀没想到,石三奶奶就像及时雨,一次性把她的难题全都解决了,不过是掏了两万两银子,海岛、宝船以及航海人才全都到位了。

啧啧,简直太走运了。

所以,当李静娘埋怨她不该给石三奶奶这么银子的时候,她很不以为然。

这些东西和人才哪里不值两万两?分明就是超值呀。

“哦,跟石三少爷出过海?那他们这次怎么没有跟去?”

李静娘想到传闻中丧身鱼腹的石三少爷,目光禁不住的在身后那三个壮汉只见扫来扫去。

“他们是石三少爷特意留下来维护海岛、监督造船的人,另外还有两个专业的舵手,也是石三少爷专门为这条新船准备的人才。”

对于这些问题,王绮芳早就问过了。

哎呀,说来也惭愧,宝船、人才都是那位穿越同仁费尽心思准备的,人家还没有来得及享用,却被她得了便宜。

李静娘闻言,点点头,如果这些人果如表姐说的那般能干,花四千两买这条船和这几个人,倒也划算。

“走吧,表妹,咱们从海上去青州”

说话的当儿,阿大已经将船停靠到了码头上,王绮芳拉着李静娘,两个人在阿二和阿三的搀扶下,小心的上了船。

站在宽敞的甲板上,望着远处宽广的海面,王绮芳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这海景真是壮阔,”李静娘小心的扶在围栏上,远眺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忍不住喟叹道,“表姐,等办完手续,我也去你的海岛看看。”

“没问题,欢迎之至呀”

对于这个请求,王绮芳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

一方面是基于李静娘对她的情谊,两个人虽然相识不久,但通过这二十多天的相处,她们早就亲如姐妹;

另一方面,则是想请李静娘做个见证,毕竟她好容易想到了将空间里的粮食漂白的法子,自然需要有人做证人。

而且,算算时间,乌继良那边已经上了钩,青州和海城那里也等着她运来大批大批的粮食做反攻呢。

王绮芳所料一点都不差,她这边刚刚扬帆远航,县城那边也开始行动起来。

县城外的库房里,堆放着如山的麻袋,乌继良亲自带了几个管事跑来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