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知道再怎么样都不如他们的生母,也没想代替了,但是既然嫁给了相公,我就要帮相公照顾好这两个孩子,前些日子月子中累着娘帮忙照顾已经是过意不去,如今怎么说都应该把他们接回去,住在一块儿,和霖哥儿和相公也能更亲近一些,再怎么说,我也是他们的母亲。”

许氏说着眼眶微湿,“如今两个孩子还小,想着也能和我亲近一些。”

说到了这儿许氏停住了,眼泪也没有掉下来,只是莹莹含在那儿,添着几分不忍心。

“若是和霖哥儿养在一起,罄竹院里恐怕是住不过了。”

“再过两年青芜也该单住了,让霖哥儿和煜哥儿住一块儿,这兄弟手足,感情才好呢。”许氏来之前都已经想好了,玉清院那里早晚也要住回去的,罄竹院不小,住两个孩子又何难。

“你这么打算倒也没错,不过要是再有了孩子,你要如何照应,怀霖哥儿的时候如此,怕是到时候三个孩子你都顾不过来。”柳老夫人怎么会看不明白她的心思。

许氏说的诚挚,“怎么会,娘,到时候青芜单住一院,霖哥儿他们也大了,有奶娘她们呢。”

“已经落水一回了,你倒是放心把孩子都交给这些人照料。”柳老夫人看着她淡淡道,“既然孩子已经养在这里了就不必再搬回去,孩子不是养的过来养不过来的说法,小门小户只要吃饱穿暖的,五六个孩子闹腾养也是没法子,大户人家,除了吃饱穿暖,还得教好孩子,得花下去不少心思,这些事难不成也能假手给下人来做。”

“娘,我当然不是那个意思。”柳老夫人这么说,话语中已经有了责备的意思,许氏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人都说后娘难做,抵不住那些闲言碎语,媳妇才进门一年多,生下了霖哥儿,姐姐的两个孩子就养到了您这里,传出去都得说着我容不下他们,不肯养。”

柳老夫人看着她,看了一会儿,视线转过望着屏风处,“你们夫妻俩真有这心意,两个孩子自然是养在你们那儿的亲近。”

许氏心中一喜,面上是更加的诚挚,“娘说的是,相公与我也是会亲自教导,不会抹了咱们国公府的名声。”

柳老夫人点点头,“不过,如此的话,等你再有了孩子,霖哥儿怕是要养在我这儿了。”

许氏一怔,柳老夫人继而道,“老大媳妇怀衡哥儿的时候,祺哥儿才四岁,怕照顾不好,特地送过来我这儿养了两年,这岁数正是教学问立规矩的时候,你与尚义感情好,不时有了第二个孩子,届时就把霖哥儿养到我这儿来吧。”

已经开口要两个孩子养回去,怎么还能说等她有身孕了再让老夫人养,这不是当沉香院是临时寄所。

所以许氏说不出口那样的话,但是她没想到柳老夫人话锋一转,是要把自己儿子养过来,还拿了长房的做例子。

她当然不舍得,于是她直接开口拒绝了,“娘,霖哥儿自小长在媳妇身边,若是送到您这儿来,怕是会不习惯。”

“祺哥儿当时也不习惯,哭几顿,瘦了两斤,刚过来就是这样,住些日子就习惯了。”柳老夫人口气极淡,像是说着没什么要紧的事,可听在许氏耳中,哭几顿,瘦几斤那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了,当娘的疼儿子,一点点磕着碰着都受不了了,多哭几顿哪里能接受。

“你若是这些都做不到的,青芜他们还是养在沉香院里吧,到时候等你有身孕了照应不过来再搬,这来来去去的成什么样子,孩子年纪小,可经不起折腾,你有这份心,常来看他们,孩子自然不会和你生分。”柳老夫人把她的反应都看在眼底,微不可见的叹了一声,心眼太浅。

若是个肯下决心,要当好后娘这个角色让人没话说的,把霖哥儿交到她这里来养,自己照顾两个前妻生的,难道她还会亏待了她儿子不成,到时候好名声有了,她这做祖母的,没什么理由拒绝。

说句不好听的,最后孩子怎么养,自己院子里还不是她说了算的。

可惜许氏心眼虽多,却太小,宽不了,所以也想不开去,到最后柳老夫人拿出她的儿子一说,她就舍不得了。

许氏离开后,柳老夫人坐在那儿良久,一旁的冯妈妈给她捏着肩,轻声安慰,“二夫人是舍不得五少爷,老夫人这么说,想来往后是不会再提了。”

“她要是真肯把霖哥儿交给我来养,两个孩子也就跟着她去了。”柳老夫人说罢有了些乏意,冯妈妈扶着她进了内屋...

这边花园里,柳青芜剪着木芙蓉,心里头想的都是祖母会不会答应母亲,一个不留心,枝条上的倒刺就扎在了手上,低呼了声,一旁的翠玲赶紧替她把刺拔去,血珠子渗了出来。

“姐姐,呼呼。”拿手抓着花瓣玩耍的柳思煜看到了,凑过来拉起她的手到自己嘴边呼了呼,“不痛了。”

“嗯,思煜真厉害,一下就不痛了。”翠玲拿起帕子擦去了血珠子,柳青芜摸了摸他的头,柳思煜得意的很,摇头晃脑的又过去篮子里捏剪下来的花。

严妈妈剪下枝头上几朵大的,瞧大小姐心思沉重,笑道,“新鲜的让厨房里做芙蓉羹,其余的晒干了,可以给姑娘泡茶喝。”

提起吃的柳思煜总是比较来劲,脑袋一抬增加自己的存在感,有吃的都不能忘了他的份,柳青芜听的明白严妈妈的意思,拨了拨篮子里的被他蹂躏过的花瓣,伸手捏捏他的肉脸,绽开一抹笑,“这些磨碎了还能做蔻丹,给翠玲你们用。”

气氛一下轻松了许多,严妈妈看时辰差不多了,带着柳青芜和柳思煜回了沉香院,此时许氏离开已经有一会儿了。

柳老夫人还在休息,严妈妈拿着木芙蓉去了厨房,屋子内,柳青芜坐在那儿想了一会儿,让张妈妈拿了棉布过来,决定让她教自己做护膝...

这边罄竹院内,许氏回来之后就让奶娘把霖哥儿抱过来,孩子还睡着,她就把孩子抱在怀里好一会儿,直到霖哥儿睡醒了,许氏低头看着他,心里头滋味千百转。

初识柳尚义的时候她才十二岁,正值绽放,那年柳尚义十五岁,他们是在元宵灯会上认识的。

她和姐姐出来看灯,钱袋被抢,他帮她追回了钱袋,少女芳心就是那个时候许下的,柳家在仪都算是名望大族,以她许家小姐的身份其实般配不上,但她生的心高,和柳尚义情投意合,一心想要给嫁给他,也相信他们是能冲破阻碍,最终走到一起。

当时的柳尚义年轻,说好听点是随性,说得不好听了,不顾及女子家的名声,走得近的不少朋友都知道他和许家小姐互衷情。

等到两年后到了说亲的年纪,柳尚义为情争取的所作所为在门当户对四个字下变的薄纸一般无用。

和慕家结亲,许氏心灰意冷,当时许家再想给她议亲,和柳尚义相熟的那些男子都不肯娶她了,许家给她定了一门外嫁的亲事,之后柳尚义成亲,慕氏有身孕,许氏就彻底断了那个念头。

可天不遂人愿,定亲两年后,出嫁前未婚夫出意外去世,她生了出家的念头,不想再嫁人,于是说要替未婚夫守孝三年。

因为这个,还传了她的好名声。

之后再与柳尚义联系上,得知他和慕氏之间经常吵架,感情也不好,渐渐的,几年前的情义又浮上来了。

最终她还是成了柳尚义的妻子,兜兜转转,然而这心境,比起当初早就有了千转百环的改变。

许氏一下一下轻轻的拍着怀着的孩子,神情温柔,伸手抚摸了一下儿子浓浓的眉宇,念叨着,“放心吧,娘会把最好的都给你,谁也不能把你从娘身边带走,谁也委屈不了咱们霖儿。”

霖哥儿呜了一声,许氏抱着他起身在屋子里踱步,到了窗边看着院子,语气冷了许多,“这世上除了靠争,还有天注定,娘和你爹,就是天注定的,所以最终娘还是要做他的妻子。”

屋外有了些动静,门口那守着的丫鬟喊了一声老爷,许氏转过身,脸上依旧是柔柔的笑靥,迎着柳尚义进门的身影,低头对醒着的儿子笑道,“看,你爹来了。”

柳尚义趁着出去办公的空挡回府,抱过儿子,掂着这沉甸甸的分量,喜欢的很。

许氏替儿子整了整衣服,说的无意,“今天去娘那里请安,提起了大嫂怀衡哥儿时候的事,说是把祺哥儿送到娘那儿养了两年,换做是我可舍不得。”

“那时候大嫂身子不大好,娘担心她太累才主动说要把祺哥儿养过去,你身子好,青芜他们又在那边,等你有了身孕,霖哥儿还是咱们自己养。”柳尚义横抱着儿子高举,许氏拦了下来,“小心点,那若是那两个孩子都养过来呢。”

柳尚义转头疑惑的看她,“不是已经养在娘那里了,怎么又要养过来,要是都你养,到时候娘肯定要抱霖哥儿过去的,你又不能再把两个孩子养过去。”

柳尚义对于自己娘替自己养孩子这件事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大嫂当时都这么做了,自然是理所应当的认为应该这样。

“我就是一说,看你急的。”许氏嗔笑着掐了他一把,轻巧的把话题带了过去,没再提这件事...

007.柳家祖宅宗祠祭祀

十一月迈出没有多少日子,国公府里又忙碌了起来,一年一度宗族祭祀的日子,大房一家子还在外任,祭祀的是就由二房来打理。

祭祀前五天柳尚义就去了祖宅宗祠,那是在仪都城外的乡下,村子里还住着不少柳家的族人,柳尚义去的时候祖宅宗祠那儿早几天已经打扫干净。

柳老夫人是在祭祀前三天带着一家子前往乡下祖宅,这一回祭祀也是要把霖哥儿的名字记到族谱上去,所以许氏带着儿子也一同前往,加上三房这些人,装的东西,浩浩荡荡也有七八车。

去年慕氏去世还不到一年,柳青芜姐弟俩守孝没有前去,这也是他们第一回出仪都,出了城门口,煜哥儿趴在小窗子边看着外头,好奇的很。

柳老夫人一路闭目养神,姐弟俩也乖,没出声,直到到了镇上,还有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就能到乡下,柳老夫人醒了,开始和他们讲柳家的祖宅。

柳青芜还能听一些去,两岁大的煜哥儿可坚持不了多久,墩坐在那儿听了半响,脑袋一垂一垂像是要睡着了,柳老夫人拿手扶了他一下,他还顺势的就倒在了她怀里,扭动着舒服的姿势,呼呼的睡了。

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他们到了乡下,透过窗子,柳青芜看到了直建上半山腰的柳家祖宅,加上山腰上那一片儿,看起来比柳国公府还要大。

门口迎接的人很多,冯妈妈扶着柳老夫人下了马车,后面许氏她们也都纷纷下来了,等着柳老夫人先进去。

“来。”柳老夫人笑着牵起柳青芜往台阶上走去,翠屏抱着煜哥儿跟在后面,许氏本以为柳尚义会在,一抬头这么多人,根本瞧不清,前面柳老夫人已经走进去了,她这才快步跟了上去。

祖宅很大,里面比柳青芜在外看到的还要大很多,光是前院走进去都走了许久,前院还住着不少柳家族人,此时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见到她们都会停步行礼。

到了内院人才渐渐少了,到了岔路口要分开,柳老夫人吩咐众人,“各自先去休息一会儿,一个时辰后在前厅用饭。”

到了休息的院子,煜哥儿闲不住,翠屏抱着他出去逛院子,这边柳青芜陪着柳老夫人,在走廊里把这几间屋子走了个遍。

“你祖父还在的时候每年都会过来,住在这儿,可比仪都舒坦不少。”冯妈妈替柳老夫人推开书房的门,前几天已经有人打扫过,但屋子里还是有一股久无人居的清冷。

书房里的架子上还放着不少书,柳老夫人取了一本下来翻开在柳青芜面前,柳青芜只认得几个字,伸手指着把认得的念了出来,柳老夫人出神了片刻,摸了摸她的头,“回去得开始教你认字了。”

柳青芜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认字了,但慕氏没教她多少日子身子骨就垮了下来,柳尚义觉得没必要这么早教,也就暂时搁下了。

一听柳老夫人要教自己认字,柳青芜高兴的点点头,“娘给我留了好些书,我认全了字就能看了。”

在书院里留了一会儿,柳老夫人带她回屋,严妈妈已经带人把带来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乡下睡炕,偌大的炕床上叠着几床被子,煜哥儿一上去就站在那儿踩来踩去,甚至还想拉开垫底的褥子看看下边儿为什么会热,抬头扑闪着大眼睛看着柳老夫人,“祖母,热呼呼,快上来。”

老人家就是容易被哄高兴,煜哥儿这么奶声奶气的叫喊,柳老夫人笑着坐了上去,他还一面喊着,“这边儿热,这边儿热。”屋子里都是他的声音。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在院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前往前厅,算上族内的这些人,足足摆了六七桌,这还只是部分的族人。

男眷女眷隔了一道大隔屏,孩子们坐了一桌,煜哥儿挨着姐姐坐着,见大家都是自己吃的,也不肯让翠屏喂,自己拿着勺子吃,一旁一岁多的旭哥儿有样学样,也不肯让奶娘喂了,夺过勺子,伸着往碗里舀,斜着舀出来一半,往嘴里送的时候又漏了一半,余下几滴还努力用舌尖舔着,糊的嘴上衣服上都是,还吃的一脸高兴。

对侧坐着几个族中算是贵气些的孩子,看见旭哥儿这么吃,都是低着头闷闷的笑,出门前家里长辈就嘱咐过了,国公府里的小姐少爷他们可不能得罪,所以就算是旭哥儿这样再逗趣,也不敢表现的太明显。

小孩子吃东西专注的很,旭哥儿是浑然不觉,一旁的柳青芜拿出帕子给他擦嘴,刚刚才会说几个字的旭哥儿只咧着嘴冲着柳青芜笑,拿着勺子拍着碗,吭吭的响。

“脏死了,别闹。”坐在旭哥儿旁边的柳青妍一看他乐的脚都开始蹬了,不耐烦的抢过他手上的勺子斥责身后的奶娘,“万一磕着了看你们怎么和娘交代,好好喂就行了。”

拿的好好的勺子忽然不见了,旭哥儿愣了愣,哇一声大哭了起来,他才刚刚会说话,指着柳青妍哭着说坏,抬手就要打她,柳青妍不能还手打弟弟,虎着神情瞪他,“你还哭。”

话音刚落,旭哥儿挥手过来一巴掌,哭的更大声了。

这一巴掌说疼不疼,可就是打的柳青妍也觉得委屈了,她再年长也不过才四岁,弟弟这么小一个人吃东西本来就不对,她阻止又没有错,于是这一伤心,也跟着哭起来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一桌子的孩子都愣愣的看着,煜哥儿不忘往嘴里塞了一颗翠屏夹的丸子,轻轻拉了拉姐姐的手,含含糊糊道,“姐姐,二姐姐怎么也哭了。”

柳青芜也不太明白啊,有些不确定的回答他,“大概,是疼的吧。”

这儿的哭声很快引起了那边的注意,何氏赶过来,看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哭成这样,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欺负了他们,可听旁边奶娘一讲事情的原委,脸都绿了。

叫伺候的人抱起两个孩子送回院子,何氏过去那桌又和柳老夫人赔了个不是,“吵着大家了。”

“怕是一路过来受了惊吓,你赶紧过去吧,让厨房送些安神汤过去。”柳老夫人自然也不会戳破,顺着她的话。

“是啊弟妹,毕竟旭哥儿年纪小,妍姐儿也还是个孩子。”许氏在一旁关切,何氏脸上有些尴尬之色,又和柳老夫人说了句,转身离开了前厅。

这边孩子一桌安静了许久,煜哥儿看着空出来的两个位置,仰头还想问柳青芜,柳青芜从面前的盘子里夹起一块虾仁放到了他的勺子中,早他一步道,“吃。”

等他低下头去吃完这虾仁,又上了新菜,转个背就把要问的事儿给忘了...

这一夜三房那边院子里怎么个情景只有在外值夜的婆子有听到些动静,不知是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一齐哭的,闹了半宿,第二天族中清洗祭器时,何氏那眼眶,遮掩了还是透着些没睡好的青肿,也没见到旭哥儿和妍姐儿。

族中有经验老道的老妇人带着众女眷洗祭器,许氏和何氏也要洗,这些都是得学的,稻草沾着草木灰擦洗祭器,洗完的晾在干净的篓子里,擦干之后放起来,亮闪闪的堆在桌子上。

宗祠那儿由族中的子弟由清扫过一回,距离祭祀还有两天,下午的时候这些祭器都送去了宗祠,那边还有一些尊炉需要擦洗,分派过去几个妇人,到了傍晚的时候都已经清理妥当。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外院这里就已经开始煮水杀猪羊鸡,鱼是前几天早市里买来活养的,天亮的时候整头的猪羊就开始上大灶蒸了。

等柳青芜他们起来看,就只剩下木桶里还没杀的鱼。

冯妈妈让他们看了一下就带回去了,前院准备事情忙乱的很,回到院子里,这边早早的有了拜访柳老夫人的客人。

柳青芜走进时,一个穿着棉服的妇人牵着两个和她一般大的女孩子在给柳老夫人行礼,细看之下,那棉布上还打了补丁。

柳老夫人和颜看着她们,“都这么大了。”

“没有老夫人的帮忙,这孩子也生不下来。”那妇人是一脸的感激,柳老夫人摆摆手,“说的什么话,遇上那种事能帮忙的都会伸手一把。”

妇人擦着手,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开了口,“老夫人,我有个不情之请,这不知道府上还缺不缺人,这两个丫头从小是在村子里苦大的,什么都能干,能不能进府让她们讨口饭吃。”

两个丫头怯生生躲在妇人身后,柳老夫人看了她们一眼,和这妇人说道,“这你可得想清楚了,不论签的是活契死契,可都是做伺候人的活儿,苦不说,还得受得住委屈。”

“老夫人,但凡是有点办法,我也不舍得把这两个孩子送进府里去,可这实在是没法子了啊。”妇人红着眼眶,忍着那酸楚,搂紧了两个孩子,“孩子的爹走的早,娘生下了二丫后没两年也走了,我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老大家,日子也过的苦,养了我这个老婆子,老大家的还有孩子,实在是养不过了,就怕哪天我眼一闭走了,两个孩子就彻底没了依靠。”

贫苦人家,多养一个孩子就多一份负担,女孩子在他们眼中更是成了无用的赔钱货,更何况是弟弟一家留下的,不是亲生的。

两个孩子一见奶奶哭了,拉着她也跟着低低啜泣了起来,柳青芜坐在柳老夫人身旁,揪着衣服,鼻息一酸,眼眶湿润。

妇人是下了大决心过来的,拉扯着两个孩子又给柳老夫人跪了下来,“老夫人,签了活契两个孩子出来怕是也没人替她们做这个婚嫁的主,您要是不嫌弃,就签了这两个丫头做国公府的人,做什么都成,粗活累活都不打紧,将来老了,还能有口饭吃,有个仰仗。”

说罢,妇人是压着两个孩子给柳老夫人磕头,磕的这青石板的地吭吭的响。

柳老夫人这把年纪,哪里见得这样伤心的事,心里头一难过,人就闷的慌,冬雪几个忙把妇人和两个孩子都扶了起来。

冯妈妈给柳老夫人顺着气儿,“老夫人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些,你们也别太难过,这家家都有难事,你们今天过来老夫人是高兴的,想见见当年救的孩子,你这样,不是让老夫人为难么。”

妇人抱着两个孩子,又摇头又道歉,还想跪呢,让冬雪几个扶着拦住了,柳老夫人摆了摆手,“把她们带下去收拾收拾。”

严妈妈上来请她们出去,妇人跟着到了门外,拿着袖子胡乱的抹了一下脸,小心翼翼的问,“妈妈,老夫人是不是气着了,我真是该死,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严妈妈赶紧拉住了她,拉到了一旁扯着她袖子低声道,“走什么,带你们下去收拾收拾,老夫人这是答应了。”

妇人脸上一喜,“啊?答应了,老夫人答应了。”

严妈妈拉着她往耳房走去,“是啊,老夫人心善,你就跟着我过来先吧。”...

008.祭祀毕族宴闹

这边屋子内,柳老夫人缓过来这劲儿,招手让柳青芜到她面前问她,“你说祖母该不该把这两个人留下来。”

“她们惹祖母伤心了是不应该。”柳青芜鼻头还红红的,攀着她的膝盖轻声道,“但是祖母,她们没了爹娘,如今在大伯家又生活不下去,很可怜。”

柳青芜语气里有央求的意思,柳老夫人摸着她的头,叹息,“我们青芜是个善良好孩子。”说罢,顿了一顿,像是在想事情,“那时你还没出生,你爹和娘才刚刚成亲,那年回祖宅,路上遇到了这两个孩子的娘,挺着大肚子靠在路边,已经走不动,要生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来往人又少,一路颠簸送去镇上怕是要没命,你冯妈妈懂些接生,车上刚好又带着些参,就把这人抬上车,帮她把孩子生下来,就是你瞧见的那个小的。”

若不是有这缘分,那妇人带着两个孙女上门来,柳老夫人也不会见。

柳老夫人低头看听的认真的柳青芜,若有所思,半响,让冯妈妈把柳青芜和煜哥儿带下去,没过多久严妈妈就把人带上来了,收拾过后两个小姑娘干净了不少,大的那个拉紧妹妹的手,小的那个有些好奇的张望了一下四周,跟在了妇人身侧。

“冬雪,把银子给她。”柳老夫人让冬雪给了妇人六十两银子,“国公府在外寻牙婆子买人进来是二十五两一个,我再给你添五两,两个孩子六十两银子,你说要签死契,从今天起她们就是柳府的人,生死都由柳府,自己做不得主,你可好好想清楚。”

妇人是哆嗦着手接下那钱银的袋子,两个孩子似乎是早前就教好的,尽管红着眼眶,但都没有出声说什么。

妇人张了张嘴看着柳老夫人,泛干的嘴唇苍白的没有一点血色,那钱袋子的分量似乎是要将她压垮,就像生活的艰苦压在她身上的担子。

“老夫人,这银子我不能要,是我求着您收留了她们,不管签的是什么,我不是卖孩子。”妇人把银子塞了回来,冬雪又把这银子塞给了她,“杨婶,不去论这情面不情面的事,既然人带到府上,要签这契,按着规矩,就得给您银子。”

柳府也不能平白无故的收了人,签了契还不给银两,到时候还会生事端出来。

妇人捏着那袋子,签了契,那就是卖孩子。送进府做白工,光是给口饭吃,没有凭据,柳府肯定是不会收的,过了一会儿,妇人颤抖着跪了下来,朝着柳老夫人重重的磕了几个头,哭腔着悲戚,“谢老夫人,谢老夫人。”

她这两个孙女,被大儿媳妇卖给了牙婆,将来都不知道会走什么样的路,说不准还会入了窑子,在柳府中,就算是卖了,就算是只做个烧火丫头,老夫人心善,她们好歹是能吃饱穿暖安稳的活下去。

严妈妈把妇人扶了起来,“你们跟我来罢。”带着她们三个下去写了身契后继而把她们带到了祖宅的后门口,看着这祖孙三人,“在这儿道个别吧。”

后退了几步把时间留给三个人,妇人拉紧着两个孩子的手,泪水此刻才不能遏制的往下落,妇人一次一次的抹着泪,又伸手去摸两个孩子的脸,颤声嘱咐,“在这里要听妈妈的话,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多做事,不要惹是非。”

两个孩子扑倒她怀里大哭了起来,妇人拍着她们,“没有什么日子是比在家里苦的,柳府家大业大,会有你们一口饭吃,要敬重老夫人,拿她们当主子一样的忠心。”妇人从那钱袋子里拿出两锭小银子塞到她们各自的怀里,“拿着。”

大孙女已经有八岁了,看她塞银子给自己,担心回去之后大伯娘拿这件事欺负奶奶,哭着又塞回去,“柳府里能吃饱,我会照顾好妹妹,银子您自己留着,别让大娘看到。”

严妈妈见惯了这些事都觉得不忍,背过身去。

妇人抱着她们痛哭了一顿,又嘱咐了好些话,看着自己养大的两个孙女,咬牙狠下心来,撇开了两个孩子抓着自己的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的一个想要追上去,被大的拦腰抱住,门口的婆子关上门,严妈妈看着这哭成一团的姐妹俩,吩咐一旁的婆子,“等她们哭够了再带她们来找我。”

小的还沉浸在奶奶走了的悲伤中,大的多少懂事,见严妈妈要走了,拉起妹妹快步跟了上去。

背后有啜泣声,严妈妈知道她们跟上来了,放慢了一些脚步,没有回头,就让她们这么跟着,带着她们回了院子...

柳老夫人把这两个丫头交给了严妈妈教导,距离祭祀还有一天,到了下午的时候宗祠那儿一切东西都已经准备就绪。

夜里柳尚义来柳老夫人院子里说起明天祭祀的事,“等祭祀过了,就把霖哥儿抱进去把这名字记上去。”

柳老夫人点点头,“明日祭祀,女眷不予进,霖哥儿让谁带着。”

“我抱着他参拜就行了。”次子还在襁褓中,两个多月的孩子肯定是要人抱着行礼。

“不行。”柳老夫人摇头,“长幼有序,你得抱着煜哥儿,让荣管事跟在你后头,抱着霖哥儿。”

柳尚义眉头一皱,却也知道柳老夫人这番话是什么意思,煜哥儿才是嫡长子,就应该站在前面,否则,祖宗看到了怎么想。

“是儿子没考虑周全。”柳尚义点点头。

“你大哥不在,好几年都是你在做,这些事孰轻孰重的,族人们也都是看在眼里,夜里还要去宗祠,你早些过去,也别去你那院子里,免得沾了荤腥,对祖宗不敬。”

柳老夫人淡淡的告诫,柳尚义眼神一闪,悻悻地应下,“哎,我这就去。”

这天夜里柳尚义和柳尚白都没有回院子,而是留在宗祠中值守,第二天时辰一到,天还没亮齐全,宗祠那一声锣响,这边院子内,翠屏抱着迷迷糊糊还在睡梦中的煜哥儿起来,洗漱换好了衣服,煜哥儿还想往姐姐那儿靠,不肯起床。

那边锣响一炷香时间敲一下,三记之后人都得到齐了,翠屏给他喂了一些煮稠的清羹,抱着他出发去宗祠。

到的时候天蒙蒙亮,翠屏把他交给了柳尚义身边近身的管事后回院子,此时的宗祠内人已经很多,半柱香时辰后有长辈过来看众人的排列。

柳家长子不在,柳尚义代替哥哥执掌着香,身后的煜哥儿自己站着,从左向右才是管事抱着的霖哥儿,还有三房的旭哥儿。

半响,前面两个主持的长者一齐高喊:“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东西有序。”祠堂内外肃静一片。

参拜,上香,颂词,一系列的祭礼完成后,由柳尚义执掌刀,到前面分胙肉,杀好蒸熟的整猪整羊都要非给族人,按着长幼身份高低各不相同。

所有的祭祀程序完毕,已经接近晌午,中午要在柳家祖宅内用饭,这比起三天前的人又多了一倍不止,一家子中少则三五口,多则有十来口,前厅左右两侧的厢阁中也摆了桌,男女眷分开,十分的热闹。

分胙肉余下的中午吃宴的时候会做了菜端上来,猪羊肉烹调的十分简单,放了香调料清蒸去腥后按着骨骼切条盛在大盘子里,一旁配上蘸酱的碟子,另有擀薄的饼子和葱卷蒜子。

有些人家一年到头都吃不了这么好的一顿,这边孩子桌,几个胆大的都光着手抓着骨头啃了。

煜哥儿和旭哥儿羡慕,也想这么吃,可他们还小,尤其是旭哥儿,吃不了肉,奶娘夹着炖烂的鸡肉喂他,这次也不闹着要自己吃了,乖乖的坐在那儿,只是还止不住性子,一会拉拉自己姐姐,一会儿咿咿呀呀和煜哥儿说两句,谁也听不明白他说什么,兄弟俩嘿嘿的笑着,自顾自的乐。

这一顿饭吃了不少时间,孩子们散的早,大人们都还在吃,翠玲跟在自家姑娘身后陪着她散步消食,秋天里冷,翠玲给她套了斗篷,手上还拿着一件备用。

午后的阳光,莹莹的照亮青石板的小径,两旁的花坛中长着长青的树木,远处山坡上是宗祠,在这秋色之下,远远的凸显出一些寂寥和森冷。

绕过了花坛向着住的院子走去,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影飞快的冲了过来,也没顾着前面有什么人,撞到了柳青芜的肩膀,两个人都摔在了地上。

翠玲赶紧扶她起来检查有没有哪里磕伤了,就在柳青芜对面的小姑娘也爬起来了,抓起掉在一旁的包袱,红着眼眶看了柳青芜一眼,朝着门口的方向跑去。

不一会儿,两个人朝着这边追过来,年长的丫鬟看到柳青芜和翠玲,气喘吁吁的停下来行礼,“大小姐。”继而问翠玲,“翠玲姐,你可有看到一个小丫鬟跑过去。”

柳青芜认得刚刚跑过的和如今跟在丫鬟身边的这个小丫鬟,不就是昨天那个妇人带来的两个孙女。

“出了什么事了,慌慌张张的,就算是跑到了门口还有人看着。”翠玲抱起柳青芜看了一眼那个小丫鬟,“外头都是客人,别闹出什么动静来。”

“那个小丫头吵着要回家去,拦都拦不住,趁着不注意自己收拾东西就跑出来了,这要是让严妈妈知道,肯定得挨一顿好打。”喜儿是严妈妈手底下的丫鬟,别看严妈妈平日里好说话,论说起规矩来那是半点情面都没有,这样跑出去万一惊着谁,到时候罚起来谁都求不了情面。

“这里有婆子守着,前厅那儿也有人,不会跑太远,你们赶紧过去,把人先带回去。”翠玲侧身让她们过去,柳青芜的视线在那个小丫头身上,她那神情和喜儿不同,喜儿是担心严妈妈会说她的不是,而她听到要重罚的时候满满都是对妹妹的担心,都快急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