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旨意也来的太快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不是陛下下的,是太皇太妃下的懿旨!

当年瑄王为何会留在京中,还不是因为他去太皇太妃跟前哭了的,太皇太妃才心软把自己唯一的儿子留在了京中。

如今太皇太妃病重,就要将人送去封地,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这是担心瑄王谋逆啊!

瞧瞧如今的南平郡王,就是下一个瑄王世子啊,什么怕舟车劳顿,还不是要留下世子在京中做人质吗,可谁也不能挑出个错处来。

当年留下瑄王的人是太皇太妃,如今要让瑄王走的人也是她老人家,儿子和孙子总是得有个选择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谢易邡,果断的弯下了自己的老腰,他也老了,陛下终于长大了。

稳如洪钟的声音,闷声敲打在每个人的耳边,“陛下与太皇太妃所言极是。”

连谢易邡都表了态,还有谁敢说个不的吗,况且成年的皇叔留在京中这么多年,本就是个错,如今不过是让这个错提早修整了过来。

而那些做着拥立瑄王为帝的梦,暗地里与瑄王来往密切的官员,都纷纷的收起了心中所想。

这京师果真是要变天了。

*

太皇太妃的懿旨从大殿之上一路传到了瑄王府,瑄王还沉浸在葛太傅的死中。

他总觉得葛太傅的死他也得负一定的责,毕竟是他的舅父,他只是想去问问清楚,他到底哪里不如先帝,为何他最终选择了先帝而不是他。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爱慕姜皇后,所以姜皇后封的太子,即便从未在母妃的身边长大,他也要拥护在他身边?即便是他昏庸无能,做了个短命皇帝,也要拥戴八岁的周以世上位?

可他真的没有想过要让舅父死啊,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就没有父皇,他只知道他的父皇一直生病。

谁也不愿意见,只要姜皇后一个人,养在姜皇后身边的先帝就能一块见父皇,等到他再大一些的时候父皇就驾崩了。

他儿时对父亲的记忆几乎都是从舅父和母妃那听来的,在他的心目中,甚至舅父更像是他的父亲。

他又怎么会伤害舅父呢,可当时他是真的恨极了,凭什么皇兄什么都有,他能见父皇甚至还能做皇帝,那么他呢?

不过没关系,至少母妃是爱他的,他从小都在母妃身边长大,皇兄除了登基之后杀了姜氏满门,还做了什么为母妃出气的事情吗。

甚至连这一件,也是他自己受尽了姜皇后的控制想要发泄的!母妃心中最疼爱的人肯定还是他啊!

可这一道懿旨传到他手中的时候,瑄王慌了,他想立刻就进宫,他要当面问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

好在是王妃劝住了他,自那日起瑄王领了旨就称病了,对外就称病好了进宫谢恩之后,马上就去封地。

可瑄王这一病就过去了许久,倒是有听闻瑄王已经在收拾前往封地的行李了,可是这整个瑄王府都还是静悄悄的。

*

圣旨下了的第二日,姜家二兄弟就走马上任了。

一时之间姜家也越来越多的人上门做客,姜裕恒一直都称病没有见过任何人,全都由姜伯源和姜伯昌的妻子在招待客人。

这么一来,姜家倒也慢慢的在京中站住了脚跟,至少现在提起姜家,大家都会说,是那个出了个神仙一般娘子的姜家!

即便是现在乙儿已经不再开卦算卜了,可若是遇上有缘人,还是会偶尔算上一卦,倒是越发的有人喜欢到姜家门口来碰运气,姜家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甚至是从未露过面的姜家两兄弟,也被传的神乎其神,光是一个女娃娃都这么厉害了,司天监她的两个哥哥,可不得上天下地无所不能了?

原本不怎么被人提起的司天监,如今也成了人人口中仰望的地方,还有许多慕名前去拜师的小童,甚至还有上门为姜伯顺说亲事的人。

倒是把姜伯顺逼得,好几日不敢出司天监,逗得全家直乐,两位嫂子担心的不得了他的终身大事,可偏生阳光朝气的姜伯顺对这事害羞的很。

被两位嫂嫂说烦了,就指着乙儿说,“我姜家百废待兴,处处都还需要人,我怎么能在此时娶妻呢,还是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再说。”

马上两位嫂嫂就红了眼,就连大堂兄也有些哽咽了,他们东躲西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十五载。

如今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可连弟弟的婚事也不能安顿下来,都是他们做兄长的无能啊。

乙儿却觉得这样才像是一家人,每个人都关心着彼此,这才是姜家该有的样子,于是也兴冲冲的说,三堂兄一日不娶妻,她也不急着嫁人!

这会顾洵却又不高兴了,姜伯顺不肯成亲,姜裕恒更不会把宝贝女儿嫁给他了啊,他这一日日的往姜家跑又算是哪门子事啊!

他一定得想办法,不过这一切都得等眼前的事情解决完了之后。

他派人一直盯着瑄王府,可瑄王一直没有动静,今日雷颉就回来传了消息,说是瑄王府有动静了!

他以为最先有动静的人会是沈绍,毕竟沈绍与瑄王有过来往,他已经知道了,可没想到先入瑄王府的人竟然会是谢易邡。

谢易邡进瑄王府的当晚,瑄王府的后门被小心的打开,称病许久没出过府门的沈阁老,在夜色下悄悄的进了瑄王府。

连夜顾洵也悄悄的进了宫,把还在睡觉的小皇帝给拎了起来,不知说了什么讨论了一夜。

萧清荷如今几乎日日与小皇帝住一块,两人就是睡在一个宫殿的两张床上,这是上回乙儿入宫的时候特意吩咐的。

她说宫里不安全,荷娘一个人在宫里太危险了,小皇帝又非常的听她的话,一来二去就成了这样。

倒也是托了这句话的福,宫里人人都在传荣妃深得陛下的宠爱,看来等到能侍寝的时候,也一定是她第一个侍寝,最先得圣宠。

在礼部的萧梁忠可就成了大红人啊,原本的礼部冯侍郎也很有眼色,知道自己以前得罪过萧梁忠,他又年事已高,还不如自己主动退位让贤,免得遭人记恨,没准还能结个善缘。

就跑去向陛下辞官,举荐了萧梁忠接替他的位置,萧梁忠本就做事稳健,十几年如一日,没人能挑出他的毛病。

再加人人家的女儿可是陛下的宠妃呢,谁还敢说不,没几日升官的诏书就下来了,萧梁忠就成了礼部侍郎。

这一下,京中的风向也就变了,朝中的两派倒显得不那么坚定了起来。

“原来陛下的荣妃就是姜家小神仙的表妹啊,难怪陛下会喜欢,听说其他妃子陛下一个都不见呢,就连沈阁老的女儿也一样!”

“可不是嘛,要不怎么说神仙家就是人杰地灵呢,姜家人各个都长得好看,想来这荣妃也是个绝色美人啊。”

就在京中大家伙讨论小皇帝和荣妃的时候,又炸出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沈阁老的小儿子和瑄王家的安宁郡主定亲了!

说是为了在辞别之前,能让太皇太妃亲眼见到两个孩子成亲,可真是太孝顺了。

一时之间瑄王孝顺的名声又传的满城都是,自然的太皇太妃就想念起安宁郡主了,不舍得安宁郡主出嫁,要让她进宫赏赐她嫁妆,那么这个契机就来了。

当日进宫谢恩的人里面,不止有安宁郡主,还有正在对外称病的瑄王。

“母妃!您真的想要看着儿子去封地吗?您就真的这么狠心,连您重病缠身也不让儿子侍奉左右吗?这一去,您可知道,就将是我们母子永别了啊!”

太皇太妃正面朝上躺着,听着瑄王的哭声在耳边不停的回荡着,眼泪顺着眼角浸湿了整片肩膀,哪里能舍得呢,可不舍得也比骨肉相残的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大概十几章之内会完结吧,还剩下一个大的高潮,有点卡文,而且开学事情太多了。

要备课新生报到,连着上十天班,心情很复杂啊。我会尽量保证更新的!

☆、芒种(六)

那日午后也不知道瑄王与太皇太妃说了些什么, 让她又改变了主意, 最终说要等安宁郡主出嫁之后,再让瑄王启程去封地。

并且还赏赐了许多的东西给安宁郡主, 甚是赐了一座郡主府,就盖在顾府附近, 原先说瑄王是被太皇太妃给赶出京师的谣言也马上就平息了。

从太皇太妃的宫里出来, 好似的为了增加可信度, 瑄王还特意的去找小皇帝求了一道旨意, 是给安宁郡主和沈阁老的儿子赐婚的圣旨,求到之后就千恩万谢的出了宫。

瑄王还很为周以世着想的,为了能早些启程去封地,主动提出要让婚期提早,就定在了下个月初七,清明之后的第二日,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倒是显得格外的赶。

而瑄王也自那日起就闭门不出, 谢绝一切访客,只专门的在布置安宁郡主的婚事, 人人都道瑄王不仅忠心可鉴日月, 还是个慈爱的父亲。

同时, 沈阁老的病也突然之间“好了”, 开始和之前一样日日上早朝。

还是日日与谢阁老争执的脸红气粗,为了一件小事就能在大殿之上吵闹不休,一切都好似与之前无异。

可顾洵知道沈阁老一定是和瑄王达成了什么共识,不然他是绝对不会让最优秀的小儿子, 娶一个看似落魄王爷家的郡主。

尤其是在沈阁老‘生病’的这段时间,他与葛侍郎领着朝中新起之秀们,占据了小半个朝堂,颇有与两位阁老分庭抗衡的味道。

他不信沈阁老一点都不知道,也不放在眼里,还在一门心思的对付谢易邡,反常必有妖,他越是想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就越是说明有问题。

可沈绍与瑄王结成了亲家,是摆在明面上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该堤防该监视都是自然的,而谢易邡到底和瑄王又有什么联系呢?

“老爷,您可一定要为娴娘做主啊。”沈绍的妻子安氏出自京中世家,如今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倒是一丝不苟的很是庄重。

“出了什么事,这么哭哭啼啼的,若是让孩子们看到成何体统。”

“刚刚宫里娴娘的丫鬟让人传了消息出来,说是娴娘摔了一跤,腿都摔断了,身上也都是伤,陛下就去看了一会就不管不顾的,娴娘可是咱们最疼爱的孙女,老爷您可一定要为娴娘做主啊。”

沈绍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沈慧娴这个娴妃根本就不是因为陛下喜欢,而是因为有他这个沈阁老在这里,即便是皇帝不想封也得封!

他原本以为沈慧娴聪明伶俐大方得体,小皇帝早晚会喜欢她的,即便是不喜欢那也没关系,没有人比沈慧娴更适合做大周的皇后了。

可自从选秀上小皇帝的捉弄开始,他就觉得这件事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那个荣妃。

在知道萧清荷是姜乙儿的表妹之后,这种不安,更是达到了顶峰,如今小皇帝已经开始真正的亲政了,这个朝堂再也不是他和谢易邡争夺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而已经尝到过权利滋味的他,又怎么能接受有一天从顶峰跌落的日子呢。

所以即便知道安宁骄纵,知道安宁还喜欢着顾洵,他也无可奈何的必须接受这门亲事。

这样他才能处在不败的境地,后宫有沈慧娴,他的儿子又娶了安宁,等到最后不管谁输谁赢,他都不会输。

可沈慧娴出事,这让沈绍更加的沉不住气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仔细的说清楚,娴娘好好的待在宫里,她是娴妃怎么可能会受伤,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现在才告诉我!”

“是一个宫女,趁着娴娘赏花的时候推了她,前几日您为了浩儿的婚事忧心忡忡,娴娘又是个不服输的性子怕我们担心拦着不给家里报信,要不是丫鬟这次跑出来怕是还一直蒙在鼓里!”

沈绍很想冲进宫去,好好的问一问周以世,他把自己最宝贝的孙女嫁给他,他到底还有哪里不满足的。

可最终又无力的坐了回去,“你陪娴娘母亲进趟宫吧,陪陪她,让她别想太多,陛下要担忧国事难免顾及不到后宫,她作为妃子更应该为陛下排忧艰难,而不是一味的困恼陛下。”

安氏还有很多话想和沈绍说,她想告诉沈绍,沈慧娴出事是荣妃下的毒手,也很想告诉沈绍,陛下日日传召荣妃,却没有时间去见一面他们的孙女。

可沈绍又匆匆的出了府,她根本就没机会说这些,只能擦干眼泪进了宫。

沈慧娴的事情无疑是压垮沈绍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管不了此刻是不是白天,他直奔瑄王府。

陛下尚年幼,就能无视他沈绍,任由人欺负他的孙女,这等真的长大了,他也没了如今的地位,那么沈家就会成为下一个姜家了!

乙儿这几日正在司天监陪两位堂兄熟悉环境,进去了她就一点都不想出去了!

里面有看不完的书,还有很多的典例可以翻看,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啊,最重要的是还有她祖父和父亲一同编著的《天道》,她早就垂涎很久了,终于有机会能看,简直不要太幸福。

顾洵很忙,等姜家一切安顿好了之后,他又开始日日书房宫中姜家三地跑,好几次为了见乙儿一面,都是踏着饭点来。

死皮赖脸的蹭一顿饭后,又眼巴巴的回去,府上还有很多人等着他议事。

一开始姜裕恒还会有意见,可顾洵每次就是吃了饭就走,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后来顾洵就越发的不靠谱了,总是美男计加苦肉计一块用。

乙儿又单纯的很,每次去送顾洵回来,姜裕恒就会发现她的小脸特别的红!嘴巴也是红艳的古怪!哪里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啊。

想要发火,偏生的面对面团儿一般的小人,他是一句重话都说不出口,只能每次吃完饭就下逐客令。

可顾洵倒好,你有张良计他又过墙梯,直接以有要事相商,就直接把人给拐走了,隔个几日,乙儿就会被顾洵带去顾府或者是宫中住上一晚。

气得姜裕恒这样情绪不外显的人,都失了分寸,还是几位侄儿轮番上阵转移注意力,好说歹说,姜裕恒才没冲去把人给抓回来。

在前日她进宫为陛下算过一卦,这一次用的就是命盘,以甲入命盘,丁辛乙癸酉亥丑未为八大盘眼,推算出了九星格。

主算国运,推测出的是大凶!

奸佞横生妖邪助力,国之易主矣,这也就难怪紫微星会连续一个多月都黯淡无光了,只怕再这么下去,就该彻底的陨落了。

她从来不说假话,当场推算出结果之后,就当着顾洵和周以世的面把结果说了,顾洵陷入了沉思,难道还有什么是他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吗?

而周以世也不知是因为年纪还小,听不懂呢,还是特别的镇定,竟然还傻兮兮的问乙儿,“皇奶奶,那是不是朕就会死?”

乙儿的内心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轻轻地摸了摸周以世的小脑袋,“不会,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你死的。不过……”

一大一小两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这一格丙辛显示,白虎显会有国丧,而且就在近期,还有这个盘想要改运,只有一个活眼,在西北。”

不管周以世失魂落魄的样子,顾洵喃喃了几遍西北,好似有了些许的答案。

自那日后,周以世就日日守在太皇太妃的身边,顾洵也比之前更忙了。

天气慢慢开始回温了,一场春雨一场暖,很快就到了四月间,再过几日就是清明了。

乙儿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拦腰从房里出来,院子里的花都开了,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昨晚顾洵又把她带回了顾府,早上天才蒙蒙亮,顾洵起了个大早先来她屋里,在她额头轻轻落了一吻,就匆匆的进宫了。

乙儿当时睡的正香,但在他温热的唇落在肌肤上的时候就醒了,只是困的很尝试着睁了睁眼没有成功,就听到耳边一声低沉的笑声。

然后顾洵就小心的给她盖好被子,悄悄的出去了,乙儿的心里甜甜的,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过去。

“姑娘,今日如欣姑娘说一同去看小郎君,您可别忘了。”

杏儿口中的小郎君自然是如欣的外甥孙鑫望,再过几日就是清明了,听顾洵说最近太皇太妃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萧清荷日日都在她老人家跟前服侍着,太皇太妃醒的日子是越来越短了,瑄王这是在等,用安宁郡主的亲事在等一个机会。

正好趁着去见如欣,她有事情要交代一下如欣才行,她再呆在瑄王府会更加的危险。

她也没有问过顾洵和小皇帝到底在讨论些什么,倒是有什么疑问顾洵会再喊她进宫去,平日里顾洵都会尽量少的让她接触这些,他不过是找了借口想要和她待在一块罢了。

好像能看到彼此就会安心。

“姑娘,到时辰了,咱们该出发了。”乙儿哦了一声,点了点头,木先生已经在外头等着她了。

陶方谦是桃花在翰林院任职,自然这个时候不在顾府,等到他们都不在,顾洵就把木先生指给了乙儿,不管乙儿去哪里,都要跟在身边。

木先生倒不觉得是低了他的身份,反倒是因为跟的是姜乙儿,有一种与与有荣焉的感觉。

看到乙儿出来就赶紧跟了上去,一直到了祝庆钱庄,乙儿才觉得有些奇怪。

好似有人一直在跟着他们,他们的马车行的快,外头的声音也快,真是嚣张的很,好似就要让他们知道他的存在一样。

下了马车,就有了答案,已经有人在外头等着她了。

正对着初春的初阳下,他的凤眼微微上扬,无比的妩媚妖冶,是周乾礼,而且他坐的是如欣的马车。

“姜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我尽力了,下班要同事聚会,晚上还要应付新生的家长,今天少了一点,明天再多写点吧!

=3=爱你们

☆、芒种(七)

乙儿没有在马车上看到如欣, 但周乾礼在这里也就说明如欣不在他手上,那也是和他有关。

面对木先生担忧的眼神,乙儿只是点了点头, 让杏儿陪着木先生先进祝家, 她单独去见周乾礼,因为她并不认为周乾礼会伤害她。

他如果一开始就想对她下手,他的机会太多了, 根本就不必等到现在, 甚至是在这里,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蠢了, 这也不是周乾礼的风格。

木先生远远地看了一眼,还是有些不放心, 现在不止是他就连陶方谦也渐渐的习惯了乙儿的存在。

顾洵看着温谦有礼的样子,实际上对着他们的时候, 时常是寒着脸, 尤其是最近时局一触即发,顾洵就更是一日比一日的脸色凝重。

尤其是现顾洵手边是人手多了,书房里也不止他和陶方谦两人, 不熟悉顾洵的人,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他的这个态度。

很多人都是战战兢兢的, 就怕什么时候触了他的眉头。

直到有一回乙儿被接回来,一块待在书房里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到顾大人好像变得柔和了。

等到顾洵出去有事, 只有他们待在屋子里时候,还忍不住打量着乙儿,这位就是京中盛传的那位小仙人,这么看起来还确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呢。

其中有位新来处理文书的书生,不小心弄坏了纸张,正在害怕会被顾洵责罚,乙儿才知道,原来不在她面前的顾洵是这样的?

这种感觉还真是又新鲜又有趣啊,“不必担心,阿洵不会生气的。”

再等到顾洵回来的时候,乙儿就把顾洵喊到了一边,他们听不清两人说了什么,只能看到小姑娘嘟囔着小嘴,好似是在……撒娇?

而他们的顾大人竟然真的一句都没责骂,还轻声细语的安抚她,甚至还在讨好着小姑娘,哄着她等她露出了笑脸他才跟着笑了起来。

原来平时寒着脸的顾大人也会笑啊!还笑的这般的好看!

乙儿还冲着他们直乐,看,她就说了阿洵不会生气的。

从那次之后,乙儿就成了他们的护身符,每日最期盼的事情就是,顾大人去用了晚膳能把姜姑娘给带回来!

“去把南平郡王的事告诉大人。”木先生看着乙儿坐上了周乾礼的马车,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就让人赶紧去寻顾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