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妙笑笑。若是被她宜表姐知道她差点被乔循给卖了,兴许她正会帮着她一道揍乔循。俩表姐妹说着话,就瞧不远处一个绿油油的小胖子跑过来了。江妙一看,正是乔元宝。

过了年,她胖表弟都九岁了呢。

看到乔元宝,乔慕宜就笑吟吟的对江妙说道:“这些日子,元宝天天哭闹,可丢人了。”乔慕宜最喜欢和别人说弟弟的糗事儿,每回瞧着弟弟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她就乐呵。

这会儿江妙倒是没笑,见乔元宝耷拉着脑袋,肉肉的双下巴都出来了,才问乔慕宜:“元宝怎么了?谁欺负他了吗?”

乔慕宜道:“欺负倒谈不上,只是先前宫里来了旨意,等过了年,元宝就得进宫当瑞王伴读。”

瑞王。

江妙倒是知道一些。瑞王是先帝的第十三个皇子,也是最后一个皇子。瑞王的母妃祺嫔在生下瑞王后就血崩去世,这瑞王自幼养在皇后身边。瑞王比她胖表弟还小一岁呢,却是个专横霸道的主。奈何景惠帝现下还年轻,没有子嗣,这宫里就属他最威风了。这么一个小霸王,她胖表弟能应付的来吗?

再看她的胖表弟,如今撅着嘴,一双大眼睛湿漉漉的,怎么瞧都是一副被欺负的样子。

江妙也是担忧,道:“能不让元宝去吗?听说那瑞王脾气不大好。”

何止是不大好啊。乔元宝忍不住道:“他一直都和我做对,可是每回娘都帮他,只教训元宝,元宝不喜欢他。”

人家是王爷,身份摆在那儿,谁敢教训他呀?就算真的是他不对在先,她舅母也只能数落自己儿子。可乔元宝是娇生惯养,被一大家子宠着,哪能忍受得了瑞王?

乔元宝伸手拉着江妙的衣袖,一脸窝囊的小媳妇儿样,喃喃道:“小表姐,元宝不想进宫。”

乔慕宜笑了,双手环臂道:“你不想进宫,和妙妙说有什么用?皇宫又不是镇国公府。”

乔元宝不满的哼了一声,怒气冲冲道:“坏姐姐,不和你说。”他抱着江妙的手臂,道,“还是小表姐最好了。”

乔慕宜念叨道:“没良心的东西,就该进宫让瑞王欺负,到时候被欺负了,你可别找我哭诉。”乔慕宜占有欲强,这亲哥哥亲弟弟,一个个都对表妹表姐比对她这个亲的要好,她心里一时有些不舒服。可偏生,她自个儿也喜欢江妙。

这俩姐弟素来不对头,江妙也是见怪不怪了,可她的确有些不放心胖表弟进宫。那瑞王,岂是好惹的?可她再担心,也没什么办法。

除非…

除非他能帮忙。

·

傍晚的时候,镇国公府一家六口从乔府回来。

这头二房冯氏也刚刚从娘家回来。

江二爷同仨儿子走在前头,冯氏走在后头,同亲自送他们回府的侄儿冯玉泉说着话。

冯玉泉今年二十,模样不算太出挑,却也算得上周正斯文。目下着一袭竹青色棉袍,腰际佩戴玉佩香囊等小玩意儿,又生得比一般男子白皙些,瞧着也耐看了些。冯玉泉嘴甜会说话,冯氏素来喜欢这侄儿。这会儿,他正略略低头听着冯氏的叮嘱,之后目光一瞟,瞧见长廊处经过的小姑娘。

小姑娘套着毛绒绒的雪色披肩,身姿娉娉袅袅,模样生得清丽绝伦,正同一旁丫鬟打扮的姑娘笑盈盈说着话,一双眼睛比天上的星星还要漂亮。

看得冯玉泉眼睛都直了。

冯玉泉面上斯文,实际上却是个色胚子,这一点,冯氏这个姑母也是清楚的。这会儿冯氏听侄儿没声了,顺着他的目光一瞧,落在不远处的小姑娘身上,忙伸手在侄儿的脑门上拍了一下,道:“别瞧了,这位小祖宗可不是你能惦记的。”

冯玉泉当即回了神,笑呵呵的应了声,见那小姑娘的背影消失了,才露出几分遗憾之色,看向冯氏:“方才那小姑娘,是——”

冯氏道:“咱们府上,还有第二位小祖宗吗?”

冯玉泉自是明白,这位便是镇国公府唯一的嫡女江妙了。这江妙,他曾经也是见过几回的,想当初他爹爹升官,阖府上下都搬来望城,那时候他还驾着马车不小心冲撞了她呢。后来他被爹爹拎着前来负荆请罪,他就看见那胖嘟嘟的小女娃乖乖巧巧的偎在她娘亲的怀里,听了他的道歉,她小小年纪,倒也大度的原谅了。可小姑娘脾气好,那三兄弟却是个难缠的主儿,被三兄弟揍了一顿之后,冯玉泉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但凡听到三兄弟的名字,就绕道走得远远的,可不敢再招惹了。

如今,昔日白白胖胖还缺俩门牙的小女娃竟出落得这般美。

冯玉泉斟酌片刻,才道:“姑母,若是侄儿能娶到江妙,那对您在镇国公府的地位也有帮助呀。”

冯氏倒是知道乔氏这些日子已经在考虑江妙的亲事了,可是国公爷和乔氏都是眼高于顶的,上头的老太太,可是把江妙放在心尖尖儿上疼爱。她这侄儿,没什么本事,哪能如得入他们的眼?

冯氏立马摇头道:“咱们冯家庙小,可是容不下这尊大佛的。你还是听你爹爹安排,早些成家,别再胡闹呢。”

冯玉泉心痒痒,晓得姑母最疼他了,忙伸手拉着冯氏的衣袖,道:“姑母,侄儿是真喜欢这位江妹妹的,您瞧,肥水不流外人田,您不说说江妹妹平日里同你最亲近吗?您就…您就不能帮帮侄儿吗?”

冯氏能骗的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这几年江妙这小侄女同她越发生疏,倒是同戚氏那悍妇极为亲近。她原本盼着能生个闺女,讨老太太欢心,可这几年肚子不争气,没半点动静。冯氏侧眸瞧了一眼自家侄儿,这容貌,的确也算是清秀俊雅,可比起府中的几位公子,却逊色许多,若是同长房的三位一比,那便是差了一大截儿了。

再怎么着,她这小侄女,也不可能看上他的。

只是,冯氏想着方才侄儿说的那句话,倒是有些心动了。目下见侄儿不依不饶的缠着,冯氏遂蹙眉将自个儿衣袖扯了出来,烦恼道:“成,容我想想。”

一听这话,冯玉泉便知有戏,忙眼睛一亮,乐呵呵道:“就知道姑母最疼侄儿了。”

第 70 章

·

春雪融融,一辆朱轮华盖车快速的行驶在道路上。

雪天路滑,刚一拐弯,车夫瞧见道路中央有人,马车速度太快,惊得那小姑娘花容失色,这么一惊,堪堪倒在地上。车夫赶忙停下马车,马儿前蹄高高抬起,重重落下,踏下时地上的雪花溅得到处都是,也落在路中央的穿藏青色斗篷的小姑娘身上。

车夫瞧着前头摔倒的姑娘及她身边的丫鬟,脸色登时煞白,慌慌张张冲着里头的人道:“大公子,大姑娘,咱撞上人了。”

这高调的朱轮华盖车,上头挂着宣王府的牌子。马车行驶在望城道路上,谁人敢不让路。

而里头坐着的,正是宣王府的陆玲珑。今儿陆玲珑正赶着去姨夫姨母家,这会儿一听撞到了人,便拧了眉,脱口而出道:“哪个不长眼的?”

与陆玲珑一道去的,正是陆玲珑的哥哥陆行舟。陆行舟虽是宣王府庶长子所出,可他学富五车、温润如玉,这般的谦谦君子,在望城可是出了名儿的。陆行舟知妹妹脾气骄纵,可若不是方才妹妹让车夫快些,也不会出这档子事儿。

陆行舟是个好脾气的,安抚了陆玲珑,再道:“我下去瞧瞧。”

陆玲珑撅着嘴“嗯”了一声,叮嘱道:“定然是讹银子的,姨夫姨母还在等着咱们呢,哥哥你就随便给些银子打发得了。”

陆行舟想说并非所有人都是贪图钱财的,可她这个妹妹素来不讲道理,也就没说,只点了头,而后下马车瞧瞧。

他见雪地里,一个穿着半旧浅绿袄子、丫鬟模样的小姑娘正扶着受伤之人。受伤的是个极年轻的小姑娘,生得高挑娇弱,瞧着穿着打扮,甚是体面,想来出身也不会太差。陆行舟见小姑娘的腿受伤了,行动不便,忙过去,拱手作了一个揖,态度谦和道:“冲撞了姑娘,是在下的不是。在下瞧着姑娘的腿仿佛受伤了,不如让我送姑娘到就近的医馆医治?”

这小姑娘并不是别人,正是今儿难得出门的谢茵。适才谢茵被马车吓得花容失色,目下一听这清润悦耳的声音,忍不住抬头瞧了瞧。

见眼前的男子清俊儒雅,端得一副书卷气息,生得一副难得的好样貌。

谢茵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俊俏的男子她不是没见过,比眼前这位生得风流多情的,她也遇到过几个,可他温润如玉,瞧着就是那种不会发脾气的,看上一眼,就叫人心生好感,再也发不出脾气来。

谢茵记性好,虽然已经六年了,陆行舟的样貌改变了许多,可她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再加上这马车上宣王府的牌子,她自然是笃定。

谢茵摇头说没事,音色婉转悦耳,道:“小伤而已,公子不必挂怀。”她见陆行舟要说什么,忙对着身旁的丫鬟道,“紫扇,咱们走吧。”

叫紫扇的丫鬟称是,扶着谢茵就走了。

陆行舟看了一会儿,之后上了马车,里头的陆玲珑忙抬头,道:“我就说吧,这种事情,给银子就方便多了。”

陆行舟思忖片刻,待见车夫要重新驾马了,才忙道:“等等。”说完这话,陆行舟就拿起小几旁的桐油伞下了马车,跑到走了一段路的主仆二人前。

谢茵看着跟上来的陆行舟,蹙眉道:“公子?”

陆行舟将伞递给了她,道:“姑娘不愿同在下共车,在下自然不勉强,只是这雪大了起来,姑娘还是把伞拿着吧。”到底是他们冲撞在先。陆行舟是个善良敦厚的,自然不好一点事情都不做,就让她们这样走了。

谢茵犹豫了半晌,见陆行舟目光真诚,才伸手接过,含笑道:“谢谢公子。”她接了伞,瞧着陆行舟回到了马车上,便觉着这少年果真如那会儿一样,是个善良的。想起陆行舟,谢茵就不得不想起陆玲珑了,她低头看着手中的伞,嘴角稍稍翘了翘。

谢茵身旁的丫鬟紫扇提醒道:“姑娘,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不然三爷和姨娘都要担心了。”

这大过年的,江三爷除却初二的时候陪着嫡妻戚氏回了娘家,其余时间都陪着谢姨娘。先前几年,谢茵一直待在平州,谢姨娘过年的时候挂念妹妹,可除了看妹妹寄来的信,旁的也不能做什么了。江三爷疼爱谢姨娘,今年谢茵来了望城,江三爷便领着谢姨娘和谢姨娘所出的庶子江承寒一道到谢茵住的宅子里过年。宅子里热热闹闹的,他们四个,仿佛才像是一家人。

谢茵点头,将伞给了身旁的紫扇,点头道:“嗯,回去吧。”

·

初三过后,江三爷就整日不在府中,竟陪一个姨娘在外头过年,可是将老太太气得不轻。谢姨娘刚进镇国公府的时候,也算是老实守本分,奈何六年前不慎小产后,就有些恃宠生娇起来。老太太也不是没想过法子,可每回她对谢姨娘做些什么,江三爷就急着求老太太,怎么着都不能伤害他的心肝宝贝。

老太太是过来人,晓得男人不可能不沾花惹草,当嫡妻固然风光,可有些委屈,只有自个儿心里明白。这么一来,老太太一面命儿子不许再得寸进尺,一面安抚戚氏。

可如今,这江三爷竟做出这等过分的举止来。

戚氏倒是没多少在意,唯有在老太太面前,才低眉顺眼一副乖巧状:“老祖宗当心,别气坏了身子,待三爷回来,妾身一定好好同他说说。”戚氏脾气火爆,她晓得江三爷不是个东西,但是老太太这几年,对她好得简直没话说。这个婆婆,不嫌弃她骄纵的脾气,把她当亲女儿看待,她哪能不知恩图报?反正她有儿子,这夫君去别人那儿也成,同他一道行房事,她都觉得恶心。

乔氏也是站在戚氏这边的。

江三爷被谢姨娘迷了心窍,同江正懋这个大哥也生出了罅隙,多年的兄弟情,还比不过一个女人。可乔氏还是明事理的,江三爷是江三爷,戚氏是戚氏,并没有因为江三爷的缘故,而疏远了三房。

而江妙,也时常去戚氏那儿,比起冯氏这个凡事隔着一层的二婶婶,江妙还是更喜欢戚氏这个直来直去的三婶婶。

这厢江妙刚从戚氏的菡萏阁出来,就碰着了冯氏。

因正值新年,冯氏穿得很是明媚喜庆,只是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再如何的打扮,也不如年轻时候那般娇美。冯氏见着江妙,面上也挂着热情的笑意,问道:“刚从你三婶婶那儿过来吧?”

江妙乖乖点了头,冯氏又道:“妙妙,我同你也好久没说说话了,要不去我的梧桐苑坐坐,陪二婶婶说说话。”

江妙平日里去冯氏的梧桐苑去的少,可这会儿她刚从戚氏那儿出来,陪了三婶婶说了话,却不陪这个二婶婶说话,难免有些厚此薄彼。

江妙应下,随冯氏一道过去了。

一路上,冯氏问着关切的话,江妙一一作答,态度并不冷淡,也没多少热情。

行至梧桐苑外头,江妙才见院子前有两个锦袍男子,正说着话。

穿着宝蓝色锦袍,个头高高,生得略壮实的,正是冯氏的长子江承钦,镇国公府的四公子。至于旁边那个穿绿色袍子的清瘦男人,江妙就不认识了,不过看着架势,大抵是冯氏的侄儿外甥之类的。

到底是外男,江妙当下就蹙了眉,却见二人转身过来,朝着冯氏行了礼。

江承钦看了一眼冯氏身旁的江妙,笑容一扬,道:“妙妙。”

江妙开口叫了一声“四哥”,却见江承钦边上的男子有意无意的看了她一眼,眼神正巧被她逮着了。

冯氏作恍然状,道:“瞧我这记性,都忘了你俩也在。”她看向江妙,道,“妙妙,这位是你玉泉表哥,小时候你俩见过的,可还记得?”

冯氏这么一说,江妙倒是想起来了。这冯玉泉,小时候差点要了她的命,若非陆琉…若非陆琉相救,她估计就命丧马蹄之下了。后来她三个哥哥把这个不可一世的五十两少年揍得连亲娘都不认识,第二天冯鹤就领着冯玉泉这儿子上门赔礼来了。当时若非她爹娘在场,她三个哥哥,估计又将他狠狠揍上一顿。

这几年冯玉泉同冯氏这个姑母甚是亲近,可每回来镇国公府,都是挑三兄弟不在的日子,生怕撞上,又是一通挨揍。

冯玉泉是典型的纨绔子嗣,江妙对他没有半分好感,如今长大了些,倒是生得人模人样,可一眼看上去,还是一副纨绔样。江妙不喜欢和这种人待在一块儿,而她也知,冯氏不是那种健忘之人,今儿故意让她和冯玉泉见面,这冯玉泉又笑吟吟冲着她瞄来瞄去,江妙自然明白冯氏是个什么意思。

一时江妙连客气都不愿客气了,一张小脸旋即敛了笑,冲着冯氏道:“二婶婶,我刚想起来方才祖母让我陪她去下棋,那我就先过去了,改日再过来同二婶婶说话。”扔下这句话,连冯玉泉一眼都没看,转身就走了。

好不容易近距离看到心心念念的小姑娘,见她一张宜嗔宜喜的小脸比远远瞧着还要美,冯玉泉的魂都被勾走了,忙冲着冯氏道:“姑母,您瞧,好端端的,怎么走了?”说着,一副要追上去的架势。

冯氏赶忙将他拦住,狠狠剜了他一眼,道:“不争气的东西!急什么?今儿就是让你在她面前露露脸,你以为这位小祖宗脾气有那般好?一大家子宠着她,你若是真想娶到她,就听姑母的,慢慢来,总归有法子的。”

冯玉泉心里急得很。可这件事,他只能靠冯氏这个姑母,目下也只能听她的话,乖乖的站在原地,一双眼睛却依依不舍的看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越看越喜欢,心道: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若真嫁给他当他的媳妇儿,他哪里还会出去沾花惹草啊?他身边的那些,连她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江妙憋着气回了锦绣坞,宝巾和宝绿也是个有眼力劲儿的,一进屋,宝巾就小声道:“姑娘,这事儿要不要告诉夫人?”

江妙摇摇头,说:“不用了。”说到底,今儿她二婶婶也没做出格的事儿,只是让她“不小心”遇到了冯玉泉,她若是要告状,她娘亲是信她的,可单单这点事儿,她娘亲也没法为她出头。只是,一想着方才人模狗样的冯玉泉,江妙心下就明白,这段日子,她得好生提防她这个二婶婶才是。

防人之心不可无,经历了乔循的事情之后,江妙越发明白了这个道理。

待到用晚膳的时候,乔氏才亲自过来,笑吟吟的同江妙道:“方才长公主派人传话过来,说上元节约你一道出去玩儿。妙妙,长公主待你不薄,下回出去,你得好生感谢人家,多陪人家说说话。”

江妙正在喝茶暖肚子呢,一听自家娘亲的话,忍不住抬眸看着她,见她家娘亲娇容染笑,模样开心的很呢。

只是——

江妙捧着手里的青花缠枝纹茶盅,心道:约她出去的,才不是什么长公主呢。不过,若是她娘亲知道了是何人,还能这么开心的让她感谢对方,陪对方说说话吗?

第 71 章

·

很快就到了上元节。

这一日江妙出门前,乔氏特意来锦绣坞看了看。穿得光鲜亮丽的乔氏一双眸子在闺女的身上逡视了一番,才蹙起眉头道:“怎么穿这身?”

江妙低头看了看。

她身上穿的是一身浅粉色素面杭绸小袄,外边披着一件莲青色翠纹斗篷,她的衣裳料子素来好,是世家贵女该有的打扮,且这身打扮也是端庄大方,并无什么不妥之处。只是这衣裳比之先前几日穿的,颜色没那么鲜艳罢了。江妙知道她娘亲自己爱美,从小到大,也喜欢把她这个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今儿她并不是去见长公主,她并不想打扮的过于庄重,显得她很想见他似的。

江妙敞开手,道:“娘,这不是挺好的吗?”

乔氏却说不成,忙走到朱漆雕填描金花卉纹立柜前,打开来瞧了瞧,选了一件石榴红云锦累珠斗篷,亲自给闺女换上,说道:“小姑娘家,又是大过年的,是该穿颜色鲜艳些的衣裳。你模样随了我,怎么就不学你娘亲我爱打扮的好习惯…”系好了斗篷带子,乔氏又捏了一把闺女嫩嫩的小脸,嫌弃道,“白白糟蹋了这张好脸蛋。”在乔氏看来,姑娘家打扮得好看是一桩悦己之事,就算不是为何什么人,也绝对不能亏待自己。

穿得低调,怎么就成了糟蹋她这张脸了?江妙有些哭笑不得,却也不敢再同娘亲讲道理。江妙道:“娘,我得走了,去晚了可不好。”

乔氏道:“成,娘不念叨了,你过去吧。”

江妙登时如蒙大赦,接过宝巾手里的饕餮纹玉手炉就出门了。

长公主约定的地点是太和楼三楼雅间,今儿送江妙过去的,是老二江承许。过了年已经十八岁的江承许,已然俊俏得不成样子,而今儿他仿佛是刻意拾掇过得一般,穿着一身宝蓝色云纹锦袍,乌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尽数被墨玉发冠固定,一张脸庞五官精致,棱角分明,素来没有表情的眉宇间,也稍稍染着喜色…

到了太和楼下边,江妙便冲着江承许道:“二哥你不用送我上去了。”

上元节本就是最适合年轻男女相约见面的节日,她二哥这般喜欢今月,二人又定了亲,今儿她二哥精心拾掇,肯定是约了见面的。而且,若是被她二哥瞧见,约她的人并不是长公主,而是陆琉,也可就完了。

今日江承许的确约了心上人,不过离约定的时间还早。只是他想提前给小姑娘买些爱吃的零嘴,又知今儿长公主约的都是些姑娘家,他不适合上去。江承许眉目温暖,伸手替妹妹整理了一下脑袋上的兔儿卧,道:“那我待会儿来接你。”

江妙点点头,上了太和楼。

走到二楼楼梯口时,江妙一抬头,倒是碰见了熟人。

风度翩翩的江三爷含笑走了下来,身边是弱柳扶风的谢姨娘,还有年轻美貌的谢茵。

江妙面不改色,唤道:“三叔。”

江三爷对江妙这个小侄女,素来是疼爱的,虽说这几年他和江正懋的关系有些不好,可这丝毫不影响他对小辈的疼爱。只是这会儿他碰着小侄女,倒是有些心虚,笑容僵了僵,道:“妙妙…”

江妙笑笑,说道:“三叔,这几日祖母一直念叨着你,三叔若是忙完了,就回去看看祖母,祖母一定会很高兴的。”江妙固然觉着她这三叔做事糊涂,可她再气恼,也始终是个小辈,有些话不好说。

江三爷也知,侄女这话算是客气了。他这几日没回去,老太太岂止是念叨,估计要骂人了。可江三爷怕身边这位小心肝儿心思敏感,听了之后会自责难过,忙敷衍道:“成,我知道了。妙妙,三叔还有些事儿,就不多说了。今儿外头人多,妙妙你也记得早些回去。”说着,便领着谢姨娘和谢茵下了楼。

江妙站在一边,看着自家三叔这副模样,不满的蹙了蹙眉。也难为她三婶婶受得住了,她三叔当真把家安在外头了。

宝巾和宝绿也替戚氏抱不平,可到底是下人,不好背后嚼舌根。宝巾小声提醒道:“姑娘,咱们上去吧。”

江妙点了头,同俩丫鬟一道上了去,到了雅间外头,才见有个侍卫模样的人正候着。

这侍卫生得甚是高大英俊,行礼后替她开了门,将她迎了进去。

江妙缓步进去,抬头看了看,里头立着一个沉香木雕四季如意屏风,透过屏风,能看到坐在里头那人的身影。头发高高竖起,戴着发冠。虽然江妙先前就知道,这回定是陆琉借着长公主的名义约她,可如今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她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正想着该说些什么,待抬头看见坐在玫瑰椅上喝茶之人,才愣了愣,忙行礼:“见过长公主。”

长公主执着杯盏,穿着碧绿锦袍,正是一身男装打扮,且她打小喜欢穿男装,这会儿并无半点违和。她笑盈盈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道:“妙妙来了。不用客气,坐吧。”

江妙愣愣的坐下,表情有些拘束。

长公主聪慧,瞧着小姑娘这番模样,便打趣儿道:“见着我很惊讶?”

江妙正为自己的自作多情感到尴尬呢,听了长公主的话,忙摇了摇头:“能陪长公主过上元,是臣女的荣幸。”到底是脸皮薄的小姑娘,说着,耳根子却有些烫。

长公主莞尔一笑,道:“小嘴真甜。”她亲自给江妙倒了一杯热茶,撅了撅嘴说道,“今儿是个热闹的日子,可我发现,我压根儿就找不到一道过上元的人。不过我挺喜欢你的,就想到同你一道过了。妙妙,你在我面前不用拘谨,就把我当普通朋友,成吗?”

这番话,倒是令江妙有些心疼了。她点点头,抬眸悄悄的打脸她。换做往常,她身边至少还有一个亲弟弟,可今儿这种日子…景惠帝怕是陪青梅竹马的小表妹去了吧。江妙也喜欢长公主的性子,今儿约她的是长公主,倒是令江妙松了一口气。

她道:“只要长公主喜欢,日后可以经常找我,我家中只有哥哥,没有其他姐妹,能同长公主交朋友,我也很开心。”

长公主见她目光真诚,遂道:“那好,我就不客气了。”她单手撑着下巴问她,“小鹿可还听话?那小家伙素来顽皮,只听堂兄的。”

江妙回道:“挺乖的,好吃好喝的,还胖了一大圈。”

长公主同面前这小姑娘说话的时候,也抬眸再静静打量她,见她一双眼睛笑吟吟亮晶晶的,像是会说话似的,看着就让人喜欢。至于江妙,面对这位友善直率的长公主,虽然没有太过拘束,可人家这身份摆在那儿,她也不敢太随意。两人聊着天儿,渐渐就熟络了起来,“…瞧你这小身板,还会骑马?”

江妙挺了挺腰板,自豪道:“长公主别瞧不起人,我爹爹还夸我有天分呢。”

镇国公年轻时文武双全,起初是武将,后来成了家,才当了文官,小姑娘是镇国公嫡女,上头那三个哥哥也是望城数一数二的贵公子,一个个都是打小就习武的,这般看来,她骑术精湛也没什么奇怪的了。长公主露出几分欣赏之色,忽然想起她那娇滴滴的小表妹,笑意稍稍敛了敛…有些事情她看得很明白,可她弟弟偏生是个当局者迷。

江妙的声音明显轻松了些。她瞧着长公主,心里头念叨着她胖表弟进宫当瑞王伴读之事。若是她将此事告诉长公主,以长公主的性子,兴许会帮她。只是,她和长公主的交情不深,加之瑞王是太后那边的人,同长公主之间隔着一层,叫她压根儿就开不了口。

江妙沉思一番,还是决定自己再想想法子。

长公主见她忽然安静了,便道:“怎么了?你有话同我说?”

江妙摇摇头,说没有。

这时,跟在长公主身边的那位年轻英俊的侍卫走了进来,在长公主的耳畔说了几句话。长公主听了,才敛了笑,起身朝着江妙道:“妙妙,我有些事,先出去一下,你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就回来。”

江妙跟着起身,点头送长公主出去。

长公主走后,江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沂水两岸的花灯。太和楼下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男男女女手上提着各色花灯,脸上带着面具,还有一个个热闹的小摊,有卖糖炒栗子的,还有卖烤地瓜和卖云吞的。

耳畔是“砰砰砰”的烟花声,烟花在夜空绽放,照的整个沂水两岸如白天一般。

江妙略微仰着头,看烟花正看得入神,没听到开门声和脚步声,待有些近了,江妙才忽然回过了神,转身就对上了身后男人漆黑的眼睛。她惊讶道:“王爷?”

陆琉披着厚厚的玄色大氅,白皙俊脸陷在大氅领子边毛绒绒的皮毛间。衬得他的唇色有些苍白。许是来得急,他显得有些风尘仆仆,听了江妙的话,便淡淡的“嗯”了一声,并没有像往常那般靠近,而是右手握拳置于嘴边,略微低头咳了几声。

江妙这才看明白,声音也温和了些:“王爷病了?”

陆琉抬眸看了她一眼,说道:“风寒而已,不严重,过几日便好了。”

江妙不笨,陆琉忽然会来这里,肯定和长公主有关。她并不认为,自己真能这般出色,得长公主的青睐,这其中定然有陆琉的缘故。想着长公主兴许知道她和陆琉私下有往来,又联系她刚进来时长公主问她的话,江妙觉着,以长公主和陆琉的关系,这些事情,肯定是陆琉同她说的。也不知,长公主她会怎么想她。毕竟她和陆琉此刻的关系,说的难听点,就是私相授受。

江妙咬了咬唇,见宝巾和宝绿不知何时出去了,屋子里就只剩下她和陆琉二人。这般轻轻松松支开她身边的丫鬟,于他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事儿。

她没说话,走到红木雕平头桌前,替他倒了一杯热茶。

待江妙要转身给他送过去时,陆琉竟不知不觉走到了她的身后。他伸手环着她的腰肢,两人的身体紧紧挨在一起,声音因为风寒显得比平时暗哑些,问道:“上回本王同你说的事,你考虑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