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上一章:第 1 章
  •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下一章:第 3 章

端木纭沉吟一下后,解下了腰侧一块雕着云雀的白玉佩,眸中闪过一丝不舍,还是把玉佩交给了妇人,道:“张嬷嬷,你把这个拿去遥平镇当了。”

接过玉佩的张嬷嬷犹豫了一瞬,屈膝领命,说道:“奴婢一早去遥平镇抓药的时候,听说明日简王世子会到遥平镇,怕是镇子上要戒严免得惊扰了贵人,奴婢明日早点出发,也好早去早回。”

闻言,端木绯顿时眸中一亮,机会终于来了。

“端木绯”最在意的就是端木纭了,而既然上天赐给她重生的机会,让她成为了端木绯,她也会把端木纭当作自己的亲姐姐看待。

素来,被遣到庄子上的女子都是些被家中厌弃之人,留在庄子里久了,对姊妹俩的名声都有碍。自己还好,才九岁,再过个几年,大家都会忘了这件事,但姐姐端木纭已经十三岁了,也到了快要说亲的年纪了,她们必须得尽快回京。

想着,端木绯嘴角微抿。

那日,她对端木太夫人放下的豪言,并非是意气用事。

在她还是楚青辞的时候,经常会去祖父楚老太爷的书房为他铺纸研墨,数日前她就曾听祖父说起大盛与北燕僵持十年,月前才终于停战,近日简王世子奉父命回京向圣上复命,而端木朗在阵亡前曾在简王麾下多年……

“姐姐,”端木绯轻轻地拉了拉端木纭的袖口,一脸期待地说道,“明日遥平镇肯定会很热闹吧!我也想去看看!”

想着妹妹这几日为了调养身子一直闷在屋子里,端木纭揉了揉妹妹的发顶,爽快地答应了:“好,蓁蓁,明日姐姐带你去镇上散散心。”

“谢谢姐姐。”端木绯甜甜地笑了,嘴角露出一对可爱的梨涡,看得端木纭不由也笑了,眼神更为柔和。

遥平镇距离这杨合庄约一个时辰的路程,次日一早,她们和张嬷嬷就从庄子动身,坐着一辆普通的青篷马车去了遥平镇。

当抵达镇上时,还不到巳时,金灿灿的旭日高悬蓝天,和煦的阳光温暖惬意。

一进城门,就可以看到镇子里收拾得异常整洁,平日里那些街道上吆喝的小摊小贩都收了起来,路边甚至看不到任何衣衫褴褛的乞丐,镇子里焕然一新。

张嬷嬷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遥平镇的变化,马车在城门附近的一家茶楼门口停下,姊妹俩上了茶楼的二楼,临街而坐。

点了茶水和点心后,小二就退下了,端木纭低声吩咐张嬷嬷道:“张嬷嬷,你就近找家当铺先去把玉佩当了……”

张嬷嬷正要领命,就听端木绯歪着螓首,天真地出声道:“姐姐,戏本子里都说当铺里有很多乘人之危的坏人,我们还是把玉佩卖给贵人吧!”

卖给贵人?!端木纭心念一动,心口砰砰跳了两下。

对了!

父亲是正三品的城守尉,在简王麾下效力多年,又是在守城时以身殉国的,简王世子一定也认识父亲,倘若他知道她和妹妹一双孤女要靠卖玉佩过活,会怎么样?!

------题外话------

这么快就找过来的,绝对是真爱!

003世子

大盛王朝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了!

当年高祖皇帝参加起义军反抗前朝时,第一代的简王君逸就是高祖麾下的得力爱将,跟着高祖出生入死,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高祖登基后,特旨策封君逸为世袭罔替的异姓王,并赐下了丹书铁劵。

简王府承袭至今,一直荣宠不衰,颇得军心,倘若简王世子也似其祖般,应该不会对她们姊妹坐视不理?!除非,他完全不计较军中的名声!

端木纭自然知道被留在庄子上对她们姊妹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她绝对不会因此而低头。

可若简王世子肯出面,端木家哪怕再不愿,也只得恭迎她们姊妹回府。

端木纭双眸微亮,但随即疑惑在心头浮了上来:

妹妹怎么会想到这一点?!

端木绯当然看出端木纭眸中的疑惑,两眼弯如新月,理所当然地说道:“比起当铺,贵人一定会出更多更多的银子!”

端木纭释然了,心道:妹妹才九岁,知道什么,又怎么会想那么多!……不过,妹妹提醒了她,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只是,还有一个难题,“求”也是讲究方法的。

端木纭半垂眼帘,凝眉思索着,忽然,她灵光一闪,目光落在了端木绯脖颈上的金项圈上,道:“蓁蓁,我们不卖玉佩了,卖你的金项圈可好?”

“好!”端木绯爽快地点了点头,摸着自己脖颈上的金项圈大方地说道,“我已经长大了,快戴不下这个金项圈了。”

端木纭仔细审视着这个金项圈,她还记得这个金项圈是妹妹五岁那年,简王妃来边关时,作为见面礼送给妹妹的,妹妹从小到大就一直戴着。

据说这金项圈是简王世子亲手画的样子,也就仅仅打了这么一件。

也许可以一试……端木纭若有所思。

思绪间,一股混着香甜味的茶香飘来,小二笑嘻嘻地捧着热茶和点心上来了,炸得金黄色的奶油松酿卷酥一下子就吸引了端木绯的目光。

看着妹妹发亮的乌眸,端木纭不由失笑,眼中带着宠溺与疼爱。

姊妹俩悠然地用着茶点,片刻后,外面的街道上传来一片喧哗声,街上的路人都朝同一个方向看去,当然也包括一直在关注外面的端木家姊妹俩。

不远处,一个身穿七品文官袍的中年人并一众护卫如众星拱月般伴着一个着蓝色锦袍的少年公子进了镇。那少年公子身形挺拔,手里把玩着一把折扇,信步闲庭间就散发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气质。

就算端木绯和端木纭不认识这位公子,从中年人也就是县令的态度,也可以是十拿九稳地判断出这位少年公子应该就是她们正在等的贵人——简王世子。

端木纭收回了目光,正欲起身,就见端木绯一边解下脖子上的金项圈,一边站了起来,兴致勃勃地道:“姐姐,这就是贵人吧?我去卖金项圈!”

话音未落,小姑娘已经快步朝楼梯的方向走去,“蹬蹬蹬”下了楼,端木纭一个闪神就比妹妹晚了一步,只得追了上去。

端木绯一鼓作气地冲下了楼梯,一直小跑到了简王世子一行人前。

简王世子身后的护卫见有人朝他们跑来,本来眉头一皱,想要上前阻拦,可是看到不过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又迟疑了。

“这位公子,你可要买金项圈?”端木绯一双小手捧着一个赤金莲花纹镶猫眼石的项圈,认真地说道,“我的金项圈很好看的!”

简王世子漫不经心地摇着折扇,上下打量着端木绯。

端木绯才九岁,脸还没长开,白皙的脸颊圆鼓鼓的,五官清秀可爱,一笑起来,嘴角就露出一对可爱的梨涡,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小妹妹长得好生玉雪可爱啊!”简王世子乌眸发亮,笑吟吟地说道。

“谢谢公子夸奖。”端木绯一本正经地谢过了对方。

闻言,简王世子更来劲了,嘴角微勾,逸出一个轻佻的笑意,浪荡不羁,感慨地又道:“许久没见到这么乖巧懂规矩的小妹妹了,这还真是缘分啊!不如本世子请你喝喝茶,听听小曲如何?”

他身后的护卫们早已经见怪不怪,无语地移开了目光,全是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

自家世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连个小姑娘家家的都不放过……这是在边关待久了,憋出来的?

“蓁蓁!”端木纭追了上来,自然也听到了简王世子说的话,眉头微蹙,开始怀疑这也许不是一个好主意。

“姐姐,等我卖了金项圈我们就有银子了。”端木绯笑眯眯地安抚了端木纭一句,然后把金项圈往简王世子的方向送了送,认真地推销道,“这位公子,你看这金项圈上镶嵌的猫眼石像猫儿的眼睛一样,灵活又明亮,你就买了吧。”

“好啊!本世子买下了。”简王世子笑嘻嘻地把折扇一收,用折扇挑起了端木绯手中的那个金项圈,随意瞟了一眼,却是怔了怔,眼神一瞬间变得有些复杂。

这个金项圈是姑娘家的东西,他本来也没在意,可等他细看这金项圈时,却莫名觉得有些眼熟,再看到金项圈上刻着锦品坊的标记时,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五年前,他特意画了一个金项圈的样式,又找了锦品坊定制,本来趁着母妃来北境的时候,想托母妃带回京城送给妹妹作为生辰礼物,谁知母妃见一户人家的小姑娘玉雪可爱,就随手把那个金项圈作为赏赐送给了人家。

他还依稀记得那户人家似乎姓……

简王世子在姊妹俩之间扫视了一下,然后问道:“你们是不是姓端木?”

“你怎么知道?”端木纭故作惊讶地脱口而出,脸上恰当地露出一丝忐忑。

过了一瞬,她一把夺回了挂在折扇上的金项圈,说道:“我们不卖了。”然后,拉起端木绯的手,匆匆地跑了。

端木绯却是在姐姐没看到的角度回头对着简王世子眨了眨眼睛,小姑娘的脸上顿时多了一抹机灵狡黠,表情看来更为生动。

“噗嗤……”

看着姊妹俩离去的背影,简王世子轻快地笑出声来。

他打开了折扇,随口吩咐道:“刘二,你去查查这对姊妹。”有趣,既然她们煞费心思拿着母妃赏赐的东西求到自己跟前,想必是遇到了什么困境。

当天下午,那名叫刘二的护卫就回来了,在一间酒楼的雅座中找到了简王世子。

“世子爷,那两姊妹确实是端木家的人……”刘二把那日发生在杨合庄的落水事件简单交代了一遍,“两位姑娘现在被端木太夫人一气之下留在了庄子里,怕是没了银钱才出来卖东西。”

简王世子饶有兴致地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端木朗好歹也是跟了父王五年的人,无论是为名还是为义又或是为利,帮上一把又如何?!

004来请

听说,简王世子率领五千精兵来了遥平镇,那五千精兵进城时威风凛凛,气势磅礴。

听说,县太爷亲自去迎了简王世子,前倨后恭。

听说,那五千精兵暂时驻扎在了遥平镇,简王世子次日一早就带着几百亲兵离开了遥平镇,赶往京城。

后面的事端木绯和端木纭都是听杨合庄的下人说起的,姊妹俩自从那日遥平镇回了杨合庄后,就是足不出户。

端木纭每日都陪着端木绯,教她念书,教她写字,教她玩九连环……

“蓁蓁,像这样就可以解下第五个环了……”

端木纭把端木绯揽在怀中,仔细地手把手教她解九连环。

楚青辞都快十五岁了,年纪比端木纭还大,当然是会解九连环的,可是顾忌原本的端木绯并不聪慧,也不敢表现出太大的不同,乖乖地跟着学,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地慢慢来。

屋外,春风徐徐,恬淡闲适,偶尔回响着姊妹俩的轻笑声,和乐融融……直到端木纭的贴身丫鬟紫藤疾步匆匆地来了,脸上透着喜意。

“大姑娘,四姑娘,”紫藤屈膝禀道,“府里来人了!是太夫人身边的游嬷嬷。”

成功了!

端木纭眸光一亮,吩咐紫藤把人请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栗色暗纹褙子的老嬷嬷就不紧不慢地来了,走到近前,给姊妹俩福了福后,就直接道:“奴婢奉太夫人的命接两位姑娘回府。”她神情倨傲地看着端木纭和端木绯。

“我不回去。”端木绯低头解着九连环,抢在端木纭之前一本正经地说道,“是祖母让我和姐姐留在这里的,总要祖母过来接,不然我们回去,祖母会生气的!”

游嬷嬷完全没想到端木绯会这么说,无语地眼角抽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轻蔑:这个四姑娘果然呆傻!说的是什么话,凭她们还想让太夫人来接!

游嬷嬷淡淡地又道:“四姑娘,太夫人说了,两位姑娘也反省了几日,想必知错了。太夫人一片慈爱之心,让奴婢接两位姑娘回京,四姑娘莫要任性,让奴婢难做!”

端木绯这才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起头来,一脸迷糊地看着游嬷嬷问道:“游嬷嬷,你在说什么啊?我和姐姐犯了什么错?”

闻言,端木纭眉头微蹙。

本来,祖母派人来接她们姊妹,她是打算顺水推舟地回京去,可是妹妹的话提醒了她,如果就这么回去的话,就代表妹妹被端木绮推下水的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揭过去了,错的人成了自己。

虽然她已经为妹妹报了仇,但不代表祖母就可以颠倒黑白,自己若是退了这一次,下一次端木绮的气焰岂不是更嚣张了?!

她的妹妹可不能任人欺负!

还有这刁奴,竟胆敢斥责蓁蓁任性,这若是不知情的人,恐怕还以为她们是仆,她是主呢!

端木纭冷冷地扫了游嬷嬷一眼,不客气地说道:“游嬷嬷,我和妹妹虽是孤女,但也是正三品守城尉的遗孤,容不得一个刁奴欺辱,若这是祖母的意思,那就算是拼着不孝的名声,我也要进宫去求见圣上为我姊妹辩上几分!”

游嬷嬷瞳孔猛缩,沟壑纵横的老脸上露出了惊慌之色。

她是太夫人身边的人,自然知道前两日简王世子回京,在复命的同时,向皇帝提起与北燕大战中,牺牲过的几个将领,有些唏嘘。皇帝为了收拢安抚军心,特让皇后宣那些武将的妻女,尤其是几家遗孤进宫,以示恩典,所以,太夫人才会匆匆派她来把人接回去。

游嬷嬷知道这对姊妹不受宠,也就没把她们放在眼里,却没想到这两个丫头片子如此不好对付!

现在看端木纭的口气,指不定过两天进宫时会在皇后面前胡说什么,皇后如今可正一心要抓贵妃娘娘的把柄呢!

事关重大,游嬷嬷可不敢做主,只能赔笑道:“大姑娘误会奴婢了,奴婢有口无心……奴婢这就回去请示太夫人!”

游嬷嬷不敢久留,匆匆地离去了。

紫藤皱了皱眉,欲言又止地看着两位主子,这时,只听“咯噔”一声,端木绯手上的九连环解开了。

“蓁蓁,你解开了!”端木纭欢喜地笑了,摸着端木绯柔软的发顶道,“我们蓁蓁真聪明!”

端木绯眨了眨眼,也笑了,两眼弯弯,看得端木纭心都要化了:她的妹妹是最乖巧的!

“蓁蓁,姐姐再教你怎么把九连环套回去……”

端木纭又坐到妹妹身旁,手把手地继续教着妹妹,姊妹俩言笑晏晏。

紫藤虽然心里担忧,但见姑娘们满不在意,也只能幽幽地长叹一口气,心事重重,然而她却没想到当日下午未时过半,二夫人竟然亲自来了!

二夫人小贺氏是端木太夫人贺氏的嫡亲侄女,在府中一向深受端木太夫人的信任,如今管着府里的中馈,这一次,端木太夫人令小贺氏来亲迎两姊妹回京,已经是极为给脸面了。

“见过二婶母。”端木纭和端木绯上前齐齐地给小贺氏屈膝行礼。

小贺氏穿了一件姜黄色盘金彩绣绵褙子,身形略显丰腴,白皙的圆脸上眉飞目细,笑起来看着很是和气。

小贺氏温和慈爱地说道:“纭姐儿,绯姐儿,前几天回府后,你们祖母已经仔细审问过了,知道都是绮姐儿的不是,你们祖母已经罚了她跪小佛堂,还特意让我来接你们回府。”

“祖母真是公允。”端木绯拍着胸口欣慰地点了点头,

小贺氏嘴角还在笑着,额头上已经是青筋凸起,气得不轻。

二姑娘端木绮是小贺氏的亲女,这次落水遭了大罪,却还要她亲自来接这两个丫头回京,小贺氏心中自是不甘,却只能含笑道:“你们几个都是姊妹,平日里打打闹闹也是难免,但总归要记得大家都是一家人。快随婶母一起回府吧。”

说着,小贺氏狠狠地在袖中攥紧了拳头。

也就是这两个丫头片子真是运气好,偏偏赶上了圣上要召见这些遗孤,否则……

端木绯见好就收,笑眯眯地说道:“祖母知道我们没错就好。”

“你们祖母也是一片慈爱之心,自然不会委屈了你们。”小贺氏趁热打铁地说道,“纭姐儿,绯姐儿,我们赶紧启程吧,还能赶在天黑前回京。”

005归府

杨合庄距离京城不过一个半时辰的距离,现在约莫是未时三刻,就如同小贺氏所言,两辆马车在夕阳落下前就顺利地驶进京城的北城门。

进城后,马车的车速放缓,车厢里的端木绯忍不住掀起窗帘的一角往外看着,看着那熟悉的酒楼、店铺、牌坊在眼前飞掠而过。

一直到马车驶过北门大街,看着那写着“宣国公府”四个金漆大字的匾额在马车边擦过,然后渐渐远去……端木绯半垂眼帘,藏住眼底的复杂。

宣国公府便是楚家。

从前朝起,楚家就当得起一声“簪缨世族”,经历了改朝换代非但没有没落,而且越发昌盛,百年前,楚家先祖更是因辅佐幼主有功得封国公,世袭罔替,如今已是这大盛朝数一数二的世家,非端木家这样的新贵所能比拟的。

而她,曾是楚家这一辈的嫡长女。

重生至今,端木绯一直在想,楚青语当日为何要害她。

她自幼体弱多病,又有心疾缠身,加之父母双亡,打小就是由祖母抚养长大的,就连最疼爱她的祖母对她最大的期盼也仅仅是希望她能活过及笄之年。

她一个将死之人,与府里的堂兄弟姊妹不可能存在任何利益的冲突。

楚青语用那等手段害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还有……

成聿楠。

当日的情形,楚青语十有八九是打算陷害她与成聿楠有染。而成聿楠却是楚青语快要定亲的未婚夫。

难道……楚青语是不想嫁给成聿楠,才会刻意来设计此事?

又或者是有别的什么她还没有发现的原因?

端木绯眸光微暗,她告诉自己不用急,她既然已经“回来”了,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弄清真相!

端木绯放下了窗帘,等再睁眼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澈明净。

随着马蹄声与车轱辘声,她们的马车驶出了北门大街,把宣国公府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蓁蓁,”端木纭看着妹妹的神色有些异样,以为她在担心回府后的事,俯身拉住妹妹的手安抚道,“你别怕,姐姐和你在一起。”

她乌黑的眼眸一眨不眨地看着端木绯,指间的温度仿佛熨帖在端木绯的心口。

端木绯笑了,用力点头应了一声:“嗯。”

马车继续向前奔驰着,直到速度渐渐放缓,最终停在一道红漆大门前。

紧跟着就有敲门声传来,一个粗使婆子喊着“二夫人、大姑娘和四姑娘回来了”,不一会儿,随着“吱呀”一声,角门完全打开了,又有门房的婆子出来迎她们的马车入府,先是小贺氏的马车,跟着就轮到了姊妹俩。

马夫正要挥动马鞭,却听车厢里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姐姐,正门还没开呢。”

说话的同时,窗帘被挑起了一角,露出端木绯白皙如玉的小脸,瞳孔清澈明净。

四周鸦雀无声。

来迎的婆子傻眼了,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四姑娘想要开正门?!这她哪里敢做主啊!

像端木府这样的门第可不是那等普通人家天天开正门,正门是府内举办宴会待客以及贵客莅临才开的,比如皇子、贵妃驾临,或者天使携圣旨来了等等。平时府中家眷出入都是走角门的,就算太夫人礼佛回来,也是开的角门,更何况是两个小姑娘。

“四姑娘……”

婆子正想好声劝几句,就见端木绯已经放下了窗帘,一副不想多言的样子。

端木纭素来宠她,妹妹这次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想要开正门,端木纭自然不会反对。

端木绯并非是在赌气,她有自己的考量。

她们姐妹俩被留在庄子里整整六天了,哪怕如今回了京,在他人的眼里,她们都是犯了错才被会留在庄子里的。

所以,无论是要等小贺氏亲自来接,还是要求府里大开正门相迎,都是为了让杨合庄的事盖棺定论,以后任谁也不能把错处记到端木纭的头上!

婆子束手无策,只得匆匆进门,一直跑到二门处,正好看到小贺氏从马车上下来了。

婆子急忙把四姑娘要求开正门的事给禀了,小贺氏脸色一沉,心里有些拿不住端木绯这小丫头到底是什么意图,只是小姑娘家家在置气吗?又或是……

小贺氏沉吟一下,淡淡道:“此事我还需去请示太夫人。”反正开不开正门也由不得自己做主。

小贺氏抚了抚衣袖,就带着丫鬟婆子往内院去了,穿过一个回形的院子,三四条青石板小路,四五条游廊后,前面就是永禧堂了。

小贺氏很快就被引进了东次间中,屋子里燃着淡淡的熏香,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纱窗照了进来,宁静敞亮。

端木太夫人贺氏正悠闲地坐在紫檀直棂三围屏罗汉床上把玩着手中的一串紫檀佛珠。

“母亲。”

小贺氏急忙屈膝行礼,跟着把端木纭姊妹俩在大门口不肯进府的事禀了一遍,叹道:“母亲,绯姐儿毕竟是年纪小,竟与您赌起气来,这都是自家人回府,又不是什么大日子,哪有开正门的理。母亲您的意思是……”

贺氏薄唇轻抿,脸色不太好看。

贺氏眸光闪烁,保养得如羊脂白玉的手紧紧地捏着手中的紫檀佛珠,这么多年了,宁氏怎么就是阴魂不散。

三十多年前,头甲三名簪花游街,她与几个姊妹一起去看游街,一眼就相中了那个丰神俊朗的探花郎,不由芳心暗许。可是打听了一番后,方才知道探花郎端木宪是娶了妻的……好在,那宁氏是命薄的,在大姐的撮合下,她如愿下嫁做了端木宪的继室,这眨眼就三十几年过去了。

她一生顺遂,与端木宪也算是恩恩爱爱,唯独那宁氏留下的长子端木朗最为碍眼,好不容易他离了京城,后面又死得早,她也就放下了,偏偏端木朗还留了两个女儿!

贺氏眸光闪烁,捏着紫檀佛珠的手发紧。

如今皇帝有意立储君,中宫只有一个抱养在膝下的四皇子,朝堂正在为立长、立贤一事争论不休。

女儿端木贵妃曾特意提醒过自己,现正是大皇子争储的关键时刻,让他们行事小心谨慎些,不要被人抓了把柄,牵连了大皇子。

为了大局,且忍她们这一时!

贺氏皱眉凝思,权衡利弊后,下令道:“让人开正门!”

闻言,小贺氏半垂眼帘,眸光晦暗。

------题外话------

唔,是不是都在养文呢?

006谁傻

“吱呀——”

端木府的朱漆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端木纭、端木绯姊妹所乘坐的青篷马车在一阵规律的车轱辘声中驶入府中,不少下人都朝马车的方向看着,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

大门后是一片铺着青石板的庭院,干净整洁,两边是外书房,马车径直往前,一道垂花门就出现在前方,马车停在了垂花门外。

端木纭和端木绯依次下了马车后,就见游嬷嬷已经候在了那里,对着二人福了福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大姑娘,四姑娘,太夫人说两位姑娘舟车劳顿,想必是疲累了,免了二位姑娘的问安。”

“多谢祖母一片慈爱之心。”

两姊妹如何不知贺氏现在压根儿不想见到她们,却也不在意,谢过后,就直接回了位于西北角的湛清院。

湛清院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是当年端木朗在京城成婚后的住处,自从姊妹俩三年前来投靠祖父后,就住在这里的厢房,而正房一直空着。

一般来说,就像男孩到了八岁会去外院居住一样,女孩到了八岁也会有自己独立的院子,然而在这端木府,也不知是因为两姊妹之前在守孝,还是府中人对她们都漠不关心,端木纭都十三岁了,还没有自己院子。

她们几日未归,屋子里有些阴冷潮湿,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张嬷嬷赶忙吩咐丫鬟们开窗透气、整理屋子……

才刚在东次间坐下,还没喝上一口热茶,就有丫鬟来禀说,二夫人来了。

小贺氏不止是亲自来了,还带来了端木绮和一众丫鬟婆子,下人们手里一个个都捧着托盘以及长盒,装满了色彩鲜艳的新衣裳和琳琅满目的首饰。

众人见礼后,小贺氏就给端木绮使了一个眼色,然而傲娇的小姑娘却捏着帕子避开了小贺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