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一拍棋笼说道:“正是此意,楚小姐去找徐达将此事说了出来,徐达将军定然知道自己是去滁州行此事的最佳人选之一,原本吴国公可以不派徐达去滁州的,可是楚流烟小姐将吴国公的意思透露了给徐达,徐达就以为此事若是自己请去是最有把握成功的,所以徐达将军就将此事应承了下来。”

楚流烟偏头想了许久,不由黯然说道:“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说起来徐达如今并吴国公羁押起来,还要三日之后行刑以明正典刑,其实都是我的不是。”

刘伯温看着一脸灰败的楚流烟,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其实这不过是楚小姐的无心之失,如今楚流烟小姐能够将此事搁置下来那是最好不过的,倘若楚小姐对于此事耿耿于怀,反而不利于营救徐达将军。”

楚流烟闻言一振道:“莫非刘公子已然想出了营救徐达将军的方法。”

刘伯温叹了一口气道:“吴国公欲要杀了徐达将军,一则是在滁州的兵勇将士面前洗刷自己跟小明王韩林儿罹难的事情毫无关系,二者杀人也是收买和拉拢滁州兵马归心的好法子。”

楚流烟大惊,连忙追问道:“你是说吴国公刻意要杀了徐达将军,是要将滁州的人马收并到自己的麾下。”

刘伯温断然点头说道:“依照如今的情势看来,此事是吴国公能够抗衡汉王陈友谅唯一的法子,若是吴国公不能将滁州兵马收归为己用,也就没有办法将统领庞大的军队的汉王陈友谅抵御在应天城外的江面上。”

楚流烟深深的垂头考虑了一番方才抬头说道:“此言甚是有理,如今陈友谅就要摆开架势来攻击应天城了,若是不能将小明王韩林儿手下的兵马也收归到自己手下,真的没哟法子能够抵御汉王陈友谅倾国来攻的凌厉攻势。”

“此言不差,吴国公能够如此做也是为了这件事情能够成功,若是小明王韩林儿麾下的滁州的人马全都投靠小明王帐下,吴国公对付起汉王陈友谅来就更加有把握了。”刘伯温笑着说道。

“就算如此,也不能将徐达将军的性命当做筹码,吴国公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分了。”楚流烟依旧是愤愤不平的样子。

刘伯温对于楚流烟的不予置评,只是转而说出了另外的一番话来:“据我的猜测,吴国公很有可能为小明王举行哀悼大典,接着这个机会来拉拢原本依附在小明王韩林儿帐下的那些滁州的十多万的兵马。”

楚流烟闻言急切的追问道:“那么吴国公会不会在追悼大典上拿徐达开刀。”

刘伯温沉吟了一番说道:“此事并非没有可能,吴国公为了对滁州的兵马示之以诚,极有可能将徐达作为小明王韩林儿失事落水之事的替罪羊,为了平息滁州来的兵勇将领的怒气,也作为一种安抚滁州兵将的一种手段,极有可能对杀了徐达将军。”

楚流烟闻言大惊失色说道:“这改如何是好,若是徐达将军被吴国公斩首示众,岂不是将解决了小明王韩林儿的功臣给除掉了么,吴国公真的忍心如此做么。”

刘伯温沉思了片刻说道:“形势禁格之下,吴国公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的。”

楚流烟又开口问道:“那么,刘公子,我等有无办法阻止此事。”

刘伯温放下棋子说道:“吴国公心念如此,我等若是阻止此事,岂不是违背了吴国公的心意。”

楚流烟却开口说道:“难道可以坐视不管徐达被吴国公斩首示众?这等悲惨的事情,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话,平白就损失了至交好友,有于心何忍。”

刘伯温拂了拂袖子说道:“楚小姐,你认了徐达做大哥,自然是对徐达极为关切,可是我和徐达将军却是非亲非故的,没有理由无缘无故的违抗了吴国公的心意,去帮徐达这个外人。”

“这么说,刘公子是想要坐视不管了。”楚流烟呵斥道。

刘伯温一见楚流烟生气,便笑了笑说道:“楚小姐不必动怒,刘某虽然不是徐达将军的至交好友,可是对于徐达将军的事情也不回弃之不顾的。”

楚流烟转怒为笑说道:“我就知道你不会如此绝情,快告诉我如今的局势之下,我等应该如何应对此事。若是徐达将军这一次真的被吴国公给杀掉了,我这辈子都会于心不安的,毕竟是我替吴国公去征求徐达的意见是否肯去滁州奉迎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随后解决这个隐患的。”

看着一脸沮丧的楚流烟,刘伯温也有些难过,说起来这件事情最初是自己的主意,如今连累到了徐达将军被吴国公羁押了起来,而且很有可能性命不保,数日后就要被吴国公加之一刑罚,以明正典刑。想到此处,刘伯温也是难过万分。

刘伯温开口说道:“楚小姐,唯今之计就是好好的拜托平素和徐达将军交好的将领,让他们都到吴国公哪里帮着徐达将军进言,希望能够说动吴国公,免去徐达将军的死罪。”

楚流烟显然已然细细斟酌过了这个法子,开口说道:“这个法子我也想过了,不过我害怕吴国公执意要杀了徐达将军,无论谁请去求情都不肯听从,那么就算我发动军中的将领请去吴国公处为徐达将军求情,都是于事无补的。”

刘伯温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楚小姐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吴国公确实比不得从前了,原先的朱元璋是从善如流的,可是自从当上了吴国公,心性和性情都改变了很多,有时候我对着吴国公也觉得有些捉摸不透了。”

“男人心如古井重波一般,原本就是看不透的,今日我来向你求教此事,你也不是说不愿意蹚这一趟的浑水,不愿意帮着徐达将军脱离灾难而开罪于吴国公朱元璋么?”楚流烟言辞中微微带着讥讽的对着刘伯温说道。

刘伯温自然是听出了楚流烟这句话里头的微微含着的嘲讽的意思,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楚流烟从刘伯温的笑容里头自然也明白了刘伯温肯定是听出了自己话里头的机锋,只是不知道刘伯温为何要发笑,只好对着刘伯温追问道:“我刚才说的话很好笑么?”

刘伯温连忙说道:“不是这样子的,楚小姐。这些事情我们眼下就算是再争辩,一时之间也是没有法子争明白的。”

楚流烟笑道:“既然如此,就不要在这些事情对于过于纠缠了,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营救徐达将军。”

刘伯温说道:“这是自然,徐达将军是不能不救的,除了联系军中的将领去吴国公哪里替徐达求情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法子,只是这个法子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会惹火烧身。不知道楚小姐对于这样的法子是否有兴趣。”

“只要能够救出徐大哥,我什么样的法子都愿意试上一试。”楚流烟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刘伯温盯着楚流烟看了一眼一字一顿的说道:“这个法子就是劫牢救人。”

争霸天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之心

“劫牢救人。”楚流烟口中念诵了一遍,就低头盘算了一下说道:“这样也好,如果要如此行事的话,我便豁出去,闯入监牢里头将徐达将军给救出来。”

刘伯温有些不解的说道:“楚小姐,劫狱这种事情可不是什么小事,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一步走错,就不能回头了。”

“多谢刘公子的提醒,这些事情楚流烟都能想得明白,如果不能救出徐大哥,今后楚流烟就算留在世上也觉得了无生趣,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救出徐达将军。”楚流烟笑道。

“既然楚小姐已然打定了主意,我也愿意助楚流小姐一臂之力,只是不是道楚小姐打算如何去牢狱中救出徐达将军。”刘伯温对着楚流烟笑着说道。

“不,我已然打算孤身一人进入牢狱中,找到徐达以后,就破狱而出。”楚流烟说道。

刘伯温大惊失色的摇着手说道:“楚小姐请听我一言,你这样做实为不智,若是你孤身一人进入牢狱中去就徐达将军,这可是一点也不妥当,且不说你一个人能否救得徐达将军出去,牢狱之中的卫士众多,恐怕你还没能救得徐达将军出来,已然让牢狱中的看守给逮住了。”

楚流烟听完了刘伯温的问话,也是愣了一愣,随后便开口说道:“不管能不能救得徐大哥出来,我都要试一试。”

“楚小姐,如果你要这么做,我也没有法子拦着你。不过我建议最好你和徐达的几个心腹部将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多找几个人,行动起来也方便一些。”刘伯温殷殷相劝说道。

刘伯温的话音刚落,楚流烟就对着刘伯温兜头一拜说道:“军师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倘若能在徐达将军的帐下找到几个得力的帮手一起前去营救徐达将军,确实更有把握一些。”

刘伯温眼睛一亮,站起身来说道:“哈哈,楚小姐不过是心中忧虑,故而没有想到这一点。既然楚流烟已然意会到了这一点,不如分头行事,由我去说服一些平日和徐达将军交好将领去吴国公那边替徐达求情,而楚小姐就尽快和徐达将军手下的心腹将领会合,一同商讨一个救出徐达将军的办法来。”

“也好,这样分头行事,有所专任,不会顾此失彼。”楚流烟迅速说了一声,表示同意刘伯温的这个安排。

“既然楚小姐没有其他意见,就各行其是,三日之后,再看结果如何。”刘伯温笑着说道。

楚流烟对着刘伯温一抱拳说道:“军师,那我就先告辞了。”

徐达被吴国公朱元璋扣留起来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应天城的内内外外,很多平素很是敬重徐达将军的将领纷纷来说情,而和徐达情同手足的常遇春等人更是耐不住,听到消息之后,就从应天城外乘着马直趋应天的吴国公朱元璋的府邸。

常遇春乘马到了吴国公朱元璋的府邸之外,只见门口已然聚集了一些武将,而吴国公的府邸外头的护卫已然围成了一圈,看情形是不放这些将领入内。

常遇春跳下马儿,马上就拨开人群,就要往里头冲,这个时候,几个卫士却从斜刺里奔了过来,拦住了常遇春的去路。

“常将军,请留步。”几个侍卫一面拦着,一面慌忙的招唿道。

常遇春移动了几个方位,都被侍卫挡了下来,常遇春不由大为光火的说道:“你等为何要拦住了我的去路,难道活得不耐烦了么。”

一听常遇春发起了脾气,几个侍卫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的说道:“常将军,不是我等要拦着你的去路,你老瞧瞧,门后还候着这么多人,哪一个被我等放了进去。”

常遇春回头看了看,果然看到一大帮人都围了过来。"

“汤和,这几个侍卫说道是不是真的。”常遇春一眼就看出了人群里头长着一张紫棠色脸皮的汤和,就一把将他拎出来问道。

汤和一见常遇春见问就赶忙回答道:“常将军,这几个人说的一点也没错,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吴国公今日就是将来求见的人一概挡在了外头。”

常遇春有些纳闷的问道:“吴国公如此做有事为何。”

这下子汤和倒是一脸的迷惑的问道:“常将军,难道你不知道军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了么。”

“大事,有何大事,军中之事有哪件比徐达将军别羁押起来来的重要。”常遇春说道。

“常将军,你只听说徐达将军被吴国公被羁押一事么,你有没有听说吴国公两日之后就要将徐达将军绑赴刑场,明正典刑。”汤和说道。

常遇春不屑的说道:“鸟,老汤,你别给我拽文了,你肚子里头的货色别人不知道,难道我常遇春还不知道么,快说,这明正什么刑来着说的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汤和伸出右手,并拢四只手指,朝自己的脖子上做了一个咔嚓的动作说道:“就是要杀了徐达将军。”

常遇春闻言大惊失色道:“这么严重,居然要杀了徐达将军,这个吴国公到底是怎么想到,徐达将军并没有做出什么对不起军队的事情来。”

“徐达将军是没有做出什么对不起军队的事情来,不过听人说徐达将军奉命去滁州奉迎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不知道在途中出了什么差子,小明王给淹死在江中了。”汤和回答道。

常遇春一把截住了汤和的话头说道:“你说的这些话我都是听说过的,不过我听人说这个小明王韩林儿是因为风浪太大,连着一条船的人都给风浪给掀翻到了江里头,只逃出了徐达将军一人,这般说来,就算徐达将军真有过错,吴国公也不至于要了徐达将军的脑袋。”

“这,我老汤就不知道了,不过吴国公真的下了这道命令我是知道的,所以今早上我接到了消息就随着众将一同赶来了,可是不知道吴国公心里头打着什么主意硬是不接见任何将领,连刘伯温军师来了也吃了闭门羹。”汤和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你为何还要在此等候,难道不怕吴国公硬是不出来见你么。”常遇春问道。

汤和依旧是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也无法,我可不想眼睁睁的见着徐达将军被吴国公处死,就算等上一天好歹也要见上吴国公一面,好好的建言几句,好让吴国公打消了这个主意。”

常遇春听得汤和这般说,就拉着汤和来到了人群中,悄悄的说道:“兄弟,今日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见上吴国公一面,你说是也不是。”

汤和说道:“不错,一定要见到吴国公一面,否则我等怎么能够忍心看着手足兄弟般的徐达将军白白的丧了命,这又不是战死沙场,死的也太窝囊太不值了。”

争霸天下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替死鬼

常遇春低声说道:“我也知道你心里定然是这么想得,可是我何尝不是如此想法。如今看来这些侍卫们拦着很紧,我一个人没有法子冲进去,你好好配合我一把,让我冲到里头和吴国公说上几句话。”

汤和眼睛眨了眨说道:“莫非你有什么好主意。”

常遇春对着汤和附耳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汤和眼睛一亮说道:“好一个声东击西的法子,常将军,我听你的,马上就依照你的意思行事。”

“好,”常遇春拍了拍汤和的肩膀说道:“兄弟事情成与不成就靠我们的这一次了,你要好好的配合我。”

汤和郑重的点了点说道:“常遇春将军,我知道了,这些事情我我都晓得了,我们分头行事,一定可以办的成的。”

说着汤和就离开了常遇春,穿过人群,往门口的一角走去,常遇春则是跑到了和汤和相对的另一角的方位上,汤和对着另一头的常遇春眨了眨眼睛,随即就快步往里头冲,很快就将几个没有反应过来的卫士抛在了身后,其他卫士见状,赶忙跑过来想要拦住汤和,常遇春面前的侍卫一离开,常遇春马上拔腿就跑到了府内,回头一看只见汤和已然被几个侍卫制服在地上了,常遇春在心里默默的说了一声道:“汤和,多亏了你了,你的心愿我一定给你带到吴国公的面前。”

汤和挣扎的望了常遇春一眼,只见常遇春的身影消失在了吴国公偌大的府邸里头,便松了一口气,放弃了抵抗,由着几个卫士将自己拉回了门口,吴国公府邸外头的将领都知道汤和定然是为了掩护常遇春进入吴国公的府邸才闹出的这么一出,所以都对汤和投来了佩服的眼神,汤和不由得很是兴奋,毕竟是自己伴着大伙达成了一个心愿,能够让常遇春入得府内去寻找吴国公给徐达将军说情。

话说常遇春摸到了吴国公的府邸之内,躲过了卫士的巡逻,轻车熟路的找到了吴国公朱元璋平素办公和接待将士和客人用的签押房。

“吴国公,众将在外头情势汹汹的,会不会闹出什么事端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窗子里头传了出来,常遇春在心里头马上反应了过来,这个人应该是吴国公帐下的三大谋士之一,军师李善长。

“李军师,这你就放心了,军中的将领都是我等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就算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些人也都会誓死追随的,他们在我府邸之外聚集起来,也不过是想要替徐达将军求情而已,不过闹出什么祸端来的,放心好了。”徐达一听,显然是吴国公朱元璋的声音。

“可是主公到底要如何处置徐达将军呢,莫非真的要将徐达杀死了么,这样子可会寒了我军军士的心的,怎么说徐达将军在军中是极负人望的一员儒将,也算是难能可贵的将才,随时好端端的杀了一员勇将,岂不是自剪羽翼。”只听到李善长如是问道。

“我也正为此事踌躇不已,怎么说徐达也跟了我这么多年,这些年来南征北战的,他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照理我不应该怪罪与他的,可是眼下情势逼人,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应天城外聚集了这么多的人马,足足有十几万之巨,无论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小小的应天怎么可能经得起折腾,所以为了避免小明王韩林儿麾下的滁州兵勇作乱哗变,我不得不如此行事。将徐达将军擒拿下来给小明王韩林儿抵命,这也是情非得已。若不是情势禁格,我也不回这么做。”吴国公朱元璋无奈的说道。

“主公,你的顾虑我当然是明白的,可是安抚了滁州人马,若是应天的兵将不服又要如何处置呢。”李善长追问道。

听到了这里,常遇春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火气,跳起来,推开窗子,就跳了进去。

他的这一闹腾倒是将屋子里头的李善长和朱元璋搞的惊诧不已,还以为是来了什么歹人或者奸细什么的,吴国公朱元璋急急忙忙的冲到墙边,操起一把宝剑就要逼了上来,“李军师,你说的对,俺老常就是不服,人家小明王韩林儿死在江上的风浪之中,虽然说有些可惜,可是我们去的兵士也死了不少,不同样是葬身鱼腹里头的么,为何要拿我们徐达将军的性命去抵债。”常遇春跳到吴国公跟前就是开始一通申辩道。

“常遇春,对吴国公不得无理。”旁边的李善长已然发现了破窗而入之人正是军中出了名的莽撞的常遇春,连忙喝止道。

听得李善长的呵斥声,吴国公朱元璋也发现了原来自己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大老粗常遇春,随即笑了一声,就抽离出剑鞘寸许的宝剑又按了回去。

“常遇春,本国公不是吩咐不许任何人进来的么,你是如何进来的。”朱元璋心知来人既然不是歹人或者奸细,而是自己的部将常遇春,也然窥知了常遇春次来的目的必然是为了徐达求情来的,随意一开口并不提起这件事情,而是想要让常遇春知难而退,自己主动退出屋子去。

可是没有想到常遇春的倔骡子脾气又发作了,非但对于吴国公朱元璋的问话不理不睬的,而且还大大咧咧的拽过一把椅子坐下来说道:“朱元璋,我和徐达都是你从小的兄弟,可是你居然要杀了兄弟,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今日你无论如何都要给我一个说法来,否则,我就不离开这里了。”

李善长见状,连忙上前劝着常遇春说道:“常将军,如今吴国公尚未决定如何处置此事,你怎么可以胡乱开口说吴国公要杀了徐达将军。”

常遇春对着李善长瞥了一眼说道:“李善长,饶你还是我打小的兄弟,怎么可以这么说话,对于这些对于这些事情,我也是看不过去的,方才我在屋子外头听见吴国公要杀了徐达将军,为何你不拼命阻止,却在一旁洞若观火一般的只是当心军队里头会不会哗变,难道徐达和你李善长不是兄弟么?”

常遇春这一番义正辞严的问话将在一旁劝着常遇春不要胡闹的李善长闹了一个大红脸,脸色已然有些挂不住了。

原本李善长和徐达的将军就不是很亲密,何况徐达能文能武,是这只起义军中难得的将才,出谋划策的水准并不在李善长之下,更何况又立过许多战功,所以令李善长对于徐达也有些嫉恨。所以此次听闻吴国公朱元璋要杀了徐达将军,李善长在心里头也是暗暗庆幸自己日后可以少了一个劲敌分功劳,所以对于劝谏朱元璋不要杀徐达将军之事并不如何起劲,只是有些担心若是杀了徐达,应天的兵勇哗变该如何处置这种问题。

吴国公朱元璋见到李善长被常遇春的问话闹了一个大红脸,心里头也知道李善长必然是不会反对自己杀掉徐达的,日后可以引他做个奥援,就算是麾下的将士反对,也有个人可以居中替着自己分说,所以吴国公朱元璋也就开口替着李善长申辩道:“常将军,此事并不能怪罪李军师,此事是我的主意,李军师从未过问过分毫,对于此事也是毫不知情的,若是常将军要怪就怪我朱元璋好了,不必责怪他人。”

常遇春一听,有些怒不可遏指着吴国公朱元璋说道:“好,我正要问你的,徐达到底犯了什么过错,你要如此要杀要剐,不肯留他一条性命。”

吴国公朱元璋倒是不以为意的说道:“既然常将军想要知道,我不妨告诉你,昨日应天城外的滁州兵马的统领给我来了一封信件,说是对岸有了动静,想来是汉王陈友谅的大军已然开拔到了跟前,这些滁州兵将还在信上说若是不处置了此次到滁州去奉迎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的徐达将军,则应天城外的一切滁州兵马一俱反归了汉王陈友谅,然后踏平了应天城后替他们的故主小明王韩林儿报仇雪恨。”

听得吴国公朱元璋如此说来,原本嗓门高亢的常遇春也不由的退缩了回去,常遇春虽然莽撞,可是并不愚蠢,对于双方的大势还是能够了解的。

常遇春知道,无论是应天的人马还是滁州的人马,分而于汉王陈友谅的汉军作战都没有丝毫的胜算,如今唯一的机会就是应天和滁州的兵马能够同心戮力,这样方可以和意欲倾国来犯的汉王陈友谅率领的大军抗衡,如今的情势,若是滁州兵马向汉王投诚归顺,则应天必然是挡不住势力大增的汉王陈友谅率领的军队的强行攻打。城破之日,应天上下兵将就算持着玉石俱焚的心也无法挽回败局。

争霸天下 第一百二十九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所以一听朱元璋如此说,常遇春的口气就恭顺了一些:“吴国公,我也知道如今情势危急,可是就算如何危急也不能牺牲了徐达将军,若是如此,则我军军心必乱,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好收拾了。”

吴国公朱元璋见到自己的一席话使得常遇春服了软,心中不由大为欣喜,只要常遇春不搞出什么乱子来,其他的将领就好对付了。其实朱元璋昨日是收到了滁州兵将的来信,只是信上说的是若是朱元璋处置了徐达之后,滁州的兵马都愿意投诚过来,作为朱元璋的麾下将领,愿意为了朱元璋和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对抗。吴国公朱元璋只是稍微的改变了一些信中的措辞,已然将这个大老粗常遇春收服了。

朱元璋知道,这些事情能不能成功,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对于徐达的处置态度和对于滁州军马的态度。

而滁州兵马如此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其最大的可能就是先要看看吴国公朱元璋到底是如何对待小明王韩林儿这件事情的,倘若对于徐达处置不当,很有可能会引起滁州兵将的不满,从而引发哗变,这等事情就算平日在军中也是大忌,更何况是在汉王陈友谅正在一旁作势欲扑。

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先将徐达给羁押了起来,继而宣布要杀了徐达给小明王韩林儿抵命,不过是想要借着这样的事情来拉拢滁州的兵将为自己所用罢了,所以朱元璋的这一套组合拳的目的就是要先缓和滁州兵将对于自己的疑虑的心理,在想法子进一步的坚定滁州兵马投诚之心。

朱元璋心知有些话是不能对着常遇春和李善长的面说道,故而对于徐达抛出的这个疑问,吴国公朱元璋只是微微一笑道:“常将军,你不必担心,如今军队大都掌握在你等手中,只要您等心里头向着我,应天的兵马是一定不会乱的。”

朱元璋这副胸有成竹,气定神闲样子也感染坐在对面的常遇春,常遇春一听,就跳起来说道:“只要吴国公不杀了徐达将军,我可是保证我的手下不会起来闹事,倘若吴国公不听我等的劝说,非要杀了徐达将军,只怕到时候我也没有法子约束的住我的部下。”

对于常遇春这句绵里藏针的话语,朱元璋只是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件事情我也是要好好考虑周详,不过常将军只管放心,我和徐达将军的兄弟之前不比军中的任何人来的浅。只要我朱元璋还是吴国公,定然要想法子保住徐达将军。”

常遇春大喜过望的说道:“既然吴国公是这般心思,那我就放心了,也请吴国公放心,不管其他的军队如何,我常遇春的部下定然是不会参加闹事的,我这就回去把我麾下的将领都领回去。”

朱元璋笑道:“好,那就有劳常大将军了,如今大战在即,整军备武可是第一要务,可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

“得令。”常遇春大声的应了一声,马上回转过身子,走到门口,推开门,跑了出去。

李善长看着常遇春的背影消失之后,回过头来对着朱元璋问道:“吴国公,对于徐达将军你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说道:“徐达是个好将才,可惜生不逢时,我恐其不得永年。”

李善长连忙顺着朱元璋的势头说下去:“是呀,可惜了一个好将领,毕竟是军中的一把好手,样样都是拿得起放的下的,可是就是天命不佑,派他去滁州奉迎小明王韩林儿来到应天继承大位,可惜居然捅出了天大的篓子,就算吴国公要保他也是没有法子,还请吴国公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朱元璋装过眼来定定的盯着李善长看了好一会,看的李善长心里头都有些发毛了,还以为自己说了错话。

李善长正在惴惴不安的时候,吴国公朱元璋开口说道:“其实这也不怪徐达,真的是天命不佑人。”

说完吴国公朱元璋就对着窗外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天不佑人,我等又能耐得天何。”

李善长闻言,心下就已然知道了朱元璋的心意。便开口对着朱元璋说道:“吴国公,此事就交给我去办好了,眼下最为要紧的还是要好好设法安抚那些已然应天城外扎下了营帐的滁州兵马。”

朱元璋猛然一惊说道:“这件事情李军师若是不提,我倒是忘记了。对了,明日安排人手随我到江滨祭奠小明王韩林儿的英灵。”

李善长回答:“吴国公若是亲自出面祭奠小明王韩林儿,这对滁州的将士必然是一件大好事,不过吴国公,小明王翰林儿已然死在江中,到如今尸骨都没能找回来,明日吴国公如何祭奠。”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这个无妨,古人有衣冠冢的说法,徐达将军回来的时候,也带回了几箱子小明王韩林儿的衣物,明日我等就依照成例到江滨将扶着装作小明王韩林儿的衣物的棺材哭祭好了。”

李善长不由拍手称赞道:“妙,吴国公的这一招真是高妙,既能够安抚原先小明王韩林儿麾下的将领,又可以使得滁州的兵马归心,确实是大秒之计。”

没想到吴国公朱元璋非但没有笑容,反而阴沉下脸来说道:“军师,这不是计,是我实心实意要为小明王韩林儿做一点事情,算是对故主尽的最后一点心意。”

李善长不由的一愣,继而马上就明白过来朱元璋的意思是就算是做戏也要做足了,不能露出丝毫的马脚来。

所以李善长一敛笑容,面色一正就开口说道:“吴国公的这片赤子之诚,犬马眷眷的恋主之心定然会被天下人所共知,还请吴国公宽心为上。”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朱元璋忽然露出笑脸对着李善长说道:“诸事就要偏劳李军师了,明日午后一时三刻,我就带着满城文武为小明王韩林儿设置灵位,请李军师预作安排,务必周全。”

李善长笑了笑说道:“既然吴国公有吩咐,我焉敢不从命,我马上就亲自去一趟棺材铺,命人打造一副上好的楠木棺材,规格就依照亲王的规制来做。”

“不,不要依照亲王的规制,直接依照帝王的规制来办此事。”吴国公朱元璋插口说道。

李善长想了想,倒也从善如流般的说道:“好,就照地位的规制来定做棺材,随后我便派人通知应天城外的滁州兵马的将领,让他们明日一同前往江边观礼。”

吴国公朱元璋心知李善长已然了解了他的意思,就开口对着李善长说道:“要的,就是如此办,明日滁州那边的人马来的越多越好。”

李善长便想要退了出去,可是忽然有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回头对着朱元璋问道:“若是滁州那边的人提起徐达如何处置,我应当如何回答。”

吴国公朱元璋想了一想说道:“就说此事关系重大,虽然小明王韩林儿是死于来应天的途中,可是详细的情势还不能确认,所以本国公已然将徐达将军给羁押了起来,容后在行处置。”

李善长不由愣了一愣,突然心里头对着吴国公朱元璋产生了一种恐惧的感觉,朱元璋原本是要杀了徐达来平息滁州兵马的怒气的,可是这样子回话似乎又不把滁州的人马的条件放在心上,这到底是何等意思,还要颇费猜疑。

不过想到这里,李善长忽然体悟到了一件事情,朱元璋已然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无赖流氓了,而是危福难测的吴国公了,今日自己知道了这么多的事情,难保日后吴国公朱元璋不对自己生出疑忌之心,想到此处,李善长觉得自己的后心背上隐隐约约流出了些许冷汗。

李善长赶忙将目光投向朱元璋,只见到朱元璋一脸的阴森的看着自己,吓的忽然后退了一步。

朱元璋笑着伸出手去拉了李善长一下说道:“军师,事情很是繁杂,也不容易办的妥当,而且也要办的机密,所以本国公不得不借重军师的力量。不过本国公相信只要军师尽心尽力,事情定然能够妥妥当当的,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李善长心下明白了,朱元璋这是告诫他要他好好的做事情,不要将这件事请泄露给外人知道。

所以李善长马上就对着朱元璋说道:“吴国公尽可放心,我一定会将这些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让天下人都知道吴国公的圣明和仁厚。”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既然军师已然明白了本国公的用意,就请军师尽快去办这些事情,务必在明日午时之前都要准备齐当。”

“是,吴国公,属下就先去办事去了。”李善长说着就退出了屋子外头,快步的离开了。

朱元璋走到刚才被徐达推开的窗户,静静的看着院子中间的一株大树发呆,闷闷的想过了一阵子,朱元璋忽然朗声诵道:“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争霸天下 第一百三十章 纳谏

这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张娇笑声:“吴国公,你这是吟着何人的诗歌。”

吴国公朱元璋闻言,连忙回头一看,只见马秀英施施然的从门外端着一个杯盘迈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朱元璋开口问道。

马秀英说道:“难道这地方我就不能来么。”

“能来能力,府中没有那个地方不是夫人不能来的。”朱元璋笑了笑说道。

马秀英“扑哧”一笑,对于朱元璋的贫嘴置之不理,便将东西放到了桌子上,继而过来拉过朱元璋做大了桌子旁边。

“什么东西,为何如此之香。”朱元璋一贴近了桌子,鼻端就隐隐约约的闻到了一股奇香气。

马秀英马上就揭开了杯盘上的药盅模样的东西说道:“这是我依着娘传下来的法子给你炖了一锅鸡,你看来尝尝,这几天你都没有休息好,多吃点养养精神。”

药盅上的盖子一被揭开,朱元璋马上就闻到了极为浓郁的药香的味道。

“为何有这个一股浓重的药味?”朱元璋看了一眼汤色清洌的鸡汤对着马秀英开口相询道。

马秀英将筷子递到了朱元璋的面前不容推却的说道:“你先吃一口,我就告诉你到底是为什么。”

“好,我来品上一品,看看手艺如何。”朱元璋一来觉得肚子饥饿,二来马秀英端来的东西看起来极为勾人的食物,所以不由得食指大动。

等到吃了一口之后,方才发觉鸡肉已经炖的酥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很是好吃。

所以吴国公朱元璋就多吃了几口,可是吃了半盅之后,觉得药味极为浓厚,便停口不吃了。

吴国公朱元璋蹙着眉头对着马秀英问道:“为何药味如此之厚重。”

马秀英一听,马上抢过勺子吃了一口,细细品了一下说道:“奇怪,我好像放的药材也不是很多。”

想了一阵子,马秀英就想到了原因,就对着朱元璋开口说道:“我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这盅东西我从清晨起来的时候就开始炖上了,原本是打算今日早上就给你吃的,可是你和李善长在屋子里头谈了一早上,我又不好进来把东西端给你,只好继续放在火上慢慢的熬了,熬到现在都有八九个时辰左右了,可能药味都被我熬了出来,所以盅里头的药味就浓了一些,不如我另外给你做一份来。”

说着,马秀英就要将桌子上的杯盘给端走,朱元璋连忙上去拦住说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药味重一点对倒是很能补气养育身。”

朱元璋一面说,一面就将桌上的那盅炖品吃了个精光。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一副饕餮而食的吃相,不由得“扑哧”一笑说道:“慢着点吃,又没有人和你抢食。”

等到朱元璋吃完之后,马秀英一面收拾杯盘一面对着朱元璋说道:“刚才你吟的那几句诗是什么意思来着。”

朱元璋一怔问道:“什么诗。”

“就是什么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什么来着,好像是吟鸟儿来着,后面一句我就不大懂了,好像是周公什么来着,天下什么来着。”马秀英蹙着眉头一面说一面回忆道。

“哦,我知道了,我方才吟诵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是里头的几句而已,算不上是整首诗。”吴国公朱元璋笑着说道。

“那你也说说,这几句到底是什么意思。”马秀英不依不饶的问道。

“这首诗歌是我很喜欢的一首,以前好像跟你解释过的,难道你忘记了么。”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记得住那么多,已然忘记的差不多了,你再和我讲讲好了。”马秀英乖巧的对着朱元璋请求道。

她边说着,边拿眼睛瞧着朱元璋。目光泰然自若。

马秀英自从嫁给朱元璋后,就一心一意为朱元璋打算,所做的事情,件件都为朱元璋着想。朱元璋心中对她,虽然没有很多爱情,却也是极为尊重。正所谓患难夫妻,多半就是如此吧。因此,有时候别人说的话,未必管用,而马秀英说的话,朱元璋多半都是能听得进去的。

他见马秀英神色坦然,似乎当真是问诗而已,并没有别的意思,也就没有再往别处去想。

他心知马秀英可能是真的忘记了,随意就对着马秀英解释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很难解释的,曹操做这首诗歌的时候,正要野心勃勃的统一天下,觉得自己生年的短暂却要做一件极为漫长的大事,所以就感到人才的缺乏,亟需英才辅助。随意诗中的以鸟喻人,借以指代英才归于英明睿智的雄主,而周公吐哺则是说圣人周公旦辅佐英主的时候,就算在吃饭之时听闻有贤士来访,也会马上吐出吃下去的东西,去迎接来客,正因为如此才辅佐英主成就了王道霸业。”

马秀英点了点头说道:“就是说遇到英才都要好好尊重的意思,这样子说来对不对。”

朱元璋颔首说道:“可以如此认为。”

马秀英沉吟了一下,突然开口说道:“若是如此,臣妾以为吴国公有件事情做的极为不当。”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我有何事处置不当,但言无妨。”

马秀英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我听说吴国公将徐达将军给关了起来,还要杀了徐达将军,这样子做实在不是英主的所为。”

朱元璋闻言勃然大怒道:“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快把东西收拾好了给我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