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颜神佑在吴郡住得便十分轻松,哪怕寒冬腊月,也不能阻挡她春天般明媚的心情。不止过问民政,还看了韩斗军操练。她这一来,极大地威慑了原本支援的人,一想蒋刺史一去无音信,其余两郡瞬间识时务了起来。颜神佑只作不知他们心中所想,派人行文与他们,道是新刺史将至。

直住到年前颜渊之与姜云过来上任,本地士绅方知她所言不虚。名门姜氏之子,比韩斗真是靠谱得多啦。姜云再说要选拔胥吏、僚属之时,响应号召的人便多了起来。

颜神佑与他办了交割,奇异地发现:“怎地经这般大乱,本地人口竟不见少?”

姜云闷闷地道:“隐户。”

颜神佑秒懂。

姜云道:“你要去扬州,万事小心。”

颜神佑道:“放心。”

颜渊之默默地等她们表兄妹说完话,才说:“还有我呢。”说完,觉得自己真是没有存在感。

反是他的儿子颜希礼,开心地蹦跶着过来了:“阿姊,阿婆许我过来啦!以后我就跟着你啦!”

颜神佑:“…”

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

颜神佑听到她堂弟这一声,整个人都不好了!打仗不是儿戏好吗?她都怕得要死好吗?以为她搞那么多诡异的火力打击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战争是死人的买卖好吗?

现在堂弟上赶着送死,颜神佑特别想知道,楚氏心里到底在想些神马?!

心里特别不解,颜神佑不动声色地望了颜渊之一眼,那意思很明白了:您也是这么想的吗?

颜渊之憋屈得要命!他一点也不想让儿子上前阵啊!上前阵也别跟阮梅硬扛好吗?他侄女儿上前线,他都跟着提心吊胆的。可那个好歹不是个正常人,跟阮梅这种神经病有得一拼,还能让人觉得有希望一点。他那个傻儿子,就是个少年,就这么蹦跶着过来了,还能不能好了?

岂料楚氏最后拍板,居然让颜希礼跟着他过来了。颜渊之也想问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可是这话他又不能明着说出来,颜神佑一个女人家都出来拼杀了,他儿子好歹是个男孩子啊!哪有眼看侄女儿打流氓,让儿子在一旁围观打酱油的?颜孝之的儿子们也长大了,但是长子次子都已经被抓了壮丁当地方官去了,这个不好比啊!

颜渊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颜神佑看她四叔那副蔫蔫的样子,就知道这事儿不是他的主意。便不再逼问,只说:“我与你们一道去扬州城,有话路上再说。”

颜渊之无可不可,让他治民管庶务,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虽然对扬州还是略有些怵地方变大了,扬州的底蕴也比昂州深。但是想到背后有兵、有靠山,扬州历经兵祸,门阀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就觉得,扬州也不算个事儿了。

姜云有些舍不得,哪怕你知道她是个小变态,但是对着自己表妹要去拼命这件事情,做人家表哥的也不能不担心。语气殷殷,嘱咐了很多:“知道有做事心里有数,我就不多说了。只要记得,家里有人等你回去,姑母很想念你。阿婆每提起来你来,都是悬心。此间事情办妥,还是与山郎一处,对你们都好…”

颜神佑耐着性子,听他絮絮叨叨说了许久,方才笑道:“几日不见,我都不知道你能说这么多的话了。”

姜云斥道:“你还笑!有空多写几封信回去,那些人,恨不能将信裱起来挂在床头,日也看夜也看!”

颜神佑垂下头,低声应道:“知道了。”

姜云叹道:“也是我们没用…罢了,你万事小心,你是做将帅的,不是去做马前卒的。万事先保自己。”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已经几乎要趴到颜神佑耳朵上了。

颜神佑耳朵一痒,闪了一下,轻笑道:“知道啦,你什么时候见我吃过亏来?”

姜云无奈地道:“是啊,你不吃亏,你快要将人坑死了。”

颜神佑道:“那个可不怪我,我可从不污蔑人,我都拣实话说来。”

姜云道:“罢罢罢,你总有理。你可想过没有?这般坑走了他,你还要去扬州…仔细有人心内不服,又生事端。”

颜神佑一扬下巴:“放心,这不有你提醒么?我这一路上再想,也不迟哒。”

她居然在卖萌!姜云看了不由心塞,扶额摆手:“你快点走吧!”又小声说,“你这兄弟,自己想想怎么处置吧,还是与他些兵马,慢慢带。他外祖父也不是一般人,听说,你这些玄衣原也有他的份。这路上你好好想吧。”

说完,便不再理颜神佑,只与颜渊之等人道别,表示自己一定会配合颜渊之的工作的。又鼓励颜希礼,祝他大展宏图,也劝他戒骄戒躁,虚心听颜神佑的指挥。大家在昂州时就已经是熟人,还有亲戚,这告别倒是客气又和谐了。

颜神佑心里却在盘算着,要怎么安排颜希礼。结合着之前的消息,说是想让郁陶过来换防。两者未必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颜神佑却不能不考虑。再者,这个堂弟,既然来了,也是得安排个事儿做。

玄衣虽然是出自颜启部曲,然而分家之后,账就不是这么算的了。颜渊之跟着他二哥一条道走道黑,把手里的武装力量相让。颜神佑领的玄衣内,实有不少,原是记在颜渊之名下之人。

颜神佑一路思索,颜渊之以为她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么说也没错),也没有打搅她。一路行来,直到晚间在驿站歇息,颜渊之才问颜神佑,有什么计划没有。

颜神佑道:“先安民,再剿匪。伺机看看岸北有什么可乘之机。”

颜渊之于军事上并不拿手,便也不插言,只说:“不要轻举妄动。天寒地冻的,出兵不易啊。”

颜神佑道:“四叔放心,我省得。”

颜渊之想了一下,还有些尴尬地道:“三郎这个样子,少年心性,你也别太由着他了。”到底还是有些心疼儿子的,并且颜希礼读书不成,在颜渊之这个受正统教育长大的人眼里,这儿子无疑是不合格且脑子笨的。笨蛋上战场,这不是找死么?这就是颜渊之的逻辑。

颜神佑道:“我要仔细想想,他还年轻,乍一见这么大阵仗,我不大敢让他上前线。不如剿匪的时候让他先见见血。”

颜渊之长这么大,还没经历过这种见血法呢,当场打了一个哆嗦,将侄女划进了不好惹的行列。又问:“那希真那里?安全么?”

颜神佑道:“给她留了一万人,守城是足够了的。一旦有事,驰援也是来得及的。那里…唉,阿翁选址,实在是巧妙。幼年时去住,只觉得风光好,如今才明白,这里面的眼光。”

颜渊之赞同道:“你阿翁行军布阵,那是一等一的。”

颜神佑唇角一翘:“是。”

第二天赶路,颜希礼就蹦跶到颜神佑跟前,涎皮赖脸,就想讨颜神佑一句话,必要跟着颜神佑去“擒杀阮贼”。颜神佑白了他一眼道:“你又来讨打了!”

颜希礼也觉得自己打败阮梅,好像是有些难度的,嘿嘿一笑,道:“那阿姐一定能行的,阿姐擒杀阮贼时,带上小弟我呗~”

颜神佑好气又好笑:“四叔新到扬州,扬州本不是咱们家的地方,难免有种种不顺。你读的书都白读了呢,打仗只是拼武艺么?后方不稳,给我十个胆子我也是不敢兵行险着的。”

颜希礼抓抓后脑勺,碰一头盔,硌得手疼,呲牙收回了手,道:“我明白的,剿匪啊、抓人啊,都行的,就是别让我闲着。阿姐,我长大了,管旁的事儿又不成…”也想为大家分忧啊!

颜神佑道:“这个成,慢慢儿来。你的长处不在读书,兴许就在打仗呢。”

颜希礼被忽悠得开开心心地走了。

当天,颜神佑就收到了楚氏的书信,她因往东去,故而楚氏寄往坞堡的书信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送到她手里。

拆了一看,楚氏很明白地写了几条:一、昂州系人少,能用一个是一个。二、小孩子也不能总是护着,眼前这个情况,哪里还有什么天真的小孩子了?三、扬州情况复杂,用自己人总比用来路不明的人让人放心。四、同时,楚氏也坦言,这也是想让四房别落得太靠后了。赞扬了颜神佑推荐颜渊之主管扬州,认为有利于家族和睦。五、玄衣的事情她知道了,建议颜神佑不需要分给颜希礼,治国最忌讳政出多门,何况军事?跟颜渊之聊一聊,把话说开了,给颜希礼一些昂州兵就可以了。说白了,颜渊之拿部曲当投名状,颜肃之还他扬州刺史之位,日后必还有重报,也不是亏待兄弟。

颜神佑大概齐明白了这种家族式经营模式,想来也是,起步阶段,真是家族式经营比较快捷。

于是便放下了这一条。

反是叶琛对她的提醒,让她觉得有些棘手。

颜神佑原以为,叶琛来寻她,是要说反击的事情。没想到叶琛开口就是:“小娘子可知,现在不是反击的好时候?”

颜神佑惊讶道:“这话怎么说?”

叶琛道:“玄衣虽见血,却不曾与顽敌厮杀过。心不宁。只是剿匪、设伏,又有诸多军械,自然是稳赢的。日后对阵,怕要吃这个亏。”

颜神佑道:“那样伤亡太多,我供得起他们上等的军械,何必要让他们肉搏?”

叶琛道:“不然。玄衣可曾主动出击过?未曾。为保家业,防守时自然是肯拼搏的。可也不能总是被动挨打不是?等要出击的时候,玄衣未必有老兵心稳!”

颜神佑呆了呆,竟然觉得叶琛说得很有道理。是的,玄衣几乎从来没有出击过。颜肃之倒是出击剿过匪,也打过荆州。玄衣这里,仍是以护卫为主。不过“我一路下扬州诸郡,也是浴血杀过来的。”

叶琛笑道:“小娘子莫哄我,那不一样。扬州匪逆,比阮梅如何?何况天下并不止一个阮梅。”

颜神佑叹道:“凡事总有第一次啊!”

叶琛道:“是以不能盲目进军。跟随阮贼南下的,虽然不如昂州兵精良,却是转战数州,大小战不计其数的老兵。经验之丰,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可先试探,却不可倾巢而出。州府计议,以大将军换防扬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颜神佑想一想,道:“先生说的是。”却又提出了夜盲症的问题,问可不可以借此机会搞一搞。

叶琛道:“下官亦知此事,只是小娘子知道阮梅那里有多少兵士夜不能视?若不知,还是不要弄巧的好。夜里劫营,倒是常有的,待玄衣适应了,做一做,亦无不可。”

颜神佑见自己没有被全盘否定,也是心安,复以虞堃事咨询叶琛。

叶琛道:“此事李将军深明大义。”

颜神佑道:“但求无愧于心罢了。若因一人而致姻亲起了间隙,也没什么好开心的。”

叶琛道:“不知小娘子心中,是否有成算?”

听叶琛这般问,颜神佑也不藏私,将自己的打算给说了:“有了皇帝,怎么可以没有朝廷?只是昂州太偏了,皇帝自当居中,我看湓郡在正在三郡交接之处,位置就很好,不如做陪都?改名临安,如何?”

叶琛问道:“则使君为相?镇昂州?地方也偏,不便争雄天下。”

颜神佑道:“建城的时候,选择我就留意到了,先生没注意么?昂州城建在原归义境内,可没有选昂州的正中间。若以旧扬州辖区论,还是现在的州府居中哩。”

叶琛听着这前后矛盾的话,心说,你这算得可够远的。我还以为是因为归义是你家旧地盘,并且发展得最快、最好呢。你这一卦算到这么多年后,也是你爹的福气了。只希望这福气能一直持续下去,你们家一家和乐,你还能HOLD住形势,别打下了天下,有人要办你就行了。

男权社会啊,女人不容易,叶琛的担心,实在是不无道理。

颜神佑歪头问道:“先生?”

叶琛在走神,但是表情一点都看不出来,叶琛很自信,这项技能是满级的。没想到还是被颜神佑给察觉了,叶琛面无异色,继续问道:“尝听使君言道,小娘子欲分三州为四?又或者五?”

颜神佑耸肩道:“这么多年了,也是时候分一分赃了。”

叶琛失笑:“小娘子是痛快人。”

颜神佑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我已修书与阿爹,先生看这样可行?”

朝廷要重组,那就给虞堃配人呗。也不用太难,比如说,楚丰就让他官复原职,反正太尉老大人还在遥远的雍州,管不了这里的事情,对这里的兵马没办法指手划脚。郁陶还是大将军,人家有声望,草根出身的武夫,连世家都夸他。他还有兵,还是颜家亲戚。这样的人,算是有股权的。并且,以后征战天下,还得让人家帮忙。哪怕不上阵,做个参谋,也是绰绰有余的。又有蒋廷尉等。

算一算,原来朝廷的官员,倒是有好几个到了昂州来的。不好让他们插手昂州事务的,就让他们到虞堃那里好了。免得碍事。

至于虞堃身边的其他人,也得是她的人。哪怕不是她的人,也得是倾向于她家的。颜神佑的想法里:“可令他们兼职。”

叶琛因问兼职之意。

颜神佑道:“既在州府,又在朝廷。”

叶琛道:“不好!”

“为何?”

叶琛道:“州府诸员,还是只做使君之臣为妙。且我观小娘子权分六部之设就十分好,这样既有九卿又有六部,是分而又分,能擅权者便少。这般设置,还是保留为佳。翌日…也好说是留个留想。”

高,实在是高,颜神佑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比自己更会忽悠的人。于是也装成被忽悠了的样子,感动地道:“先生说的是。”

两人又议了一回,果断将三州一分为五。归义郡及扬州北部一郡、桑亭郡北部仍为桑亭、永安郡之西部部析出一郡、荆州一郡,仍为昂州。密林郡一分为二,与永安之东部、桑亭南部,新设广州。

扬州东部,仍为扬州。扬州西部,与荆州东部两郡,并设为陪都之湓郡(临安),称为京畿,或曰直隶。

荆州余部,仍为荆州。

各州内之诸郡、县之地,亦有调整。

叶琛看了,只将颜神佑并不知道的地理上的问题略作修改,便说:“此举大善!”

颜神佑便将这完整版的计划书给颜肃之递了过去。不多久,就收到了回馈她被任命做了昂州刺史。

重新拆分版图、划定州界之事,颜神佑早跟颜肃之报备过。除着来投的人越来越多,越盘越来越大。颜肃之也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得有足够多的职位来回报诸位。

这件事情就被颜肃之重新提上了议程上来,首先是问丁号,丁号觉得可行。再问李彦等,亦说可行。最后咨询楚氏,楚氏说大好。

颜肃之便具表,与重组朝廷的建议一起,送到了虞堃的手上。

虞堃正在养伤,但是对于重组朝廷,还是十分感兴趣的。他一方面觉得,颜肃之供奉他十分用心,另一方面又对唐仪、李今更加信任一点。当下便咨询这两个人。

唐仪对颜肃之的提议,从来只有叫好的,便是大长公主也说:“这样也体面些。”李今亦觉得这位叔丈人厚道又仗义,也投造成票。

在人选方面,虞堃自己都两眼一摸黑他根本不知道原来的官员还有多少,就算有,他也不打算用了。柴丞相等出卖他,让他十分不甘。而唐仪与李今对南方也不熟,最后还是得问颜肃之。

颜肃之便开了名单来,并不提自己,却将蒋廷尉、郁陶、楚丰等都报了上去。

虞堃因蒋廷尉没有附和柴丞相(并不),郁陶一向为国出力,楚丰也只是对虞喆不满,都同意了。只是看到颜孝之的名字的时候,本能地有点不太开心柴丞相是颜孝之的岳父最后还是同意了。

虞堃以颜肃之为丞相、晋位国公、加食封,妻、母这诰命随夫。颜孝之为尚书令,大将军郁陶、廷尉依旧是旧人,唐仪、李今掌宿卫。

下面的名单,他就不太熟悉了,只有颜神佑比较眼熟,颜肃之申请让他闺女兼任昂州刺史。虞堃这会儿又有点犹豫了。唐仪便撺掇他:“那丫头有本事,现在这么乱,一切先打下天下再说吧!往年他们朝廷里争来争去的,争得天下都乱了,很好么?”

此言有理。

虞堃也不想跟颜氏父女起冲突,当下也同意了。颜肃之还为他推荐了一位老师程妙源,这个人虞堃不认识,但是颜肃之既然推荐了,他也就收下了。他确实,也需要一位老师。

以原密林郡守为广州刺史,原湓郡守张瀚升格为京兆,所辖之地扩大了。原桑亭郡却去做荆州刺史。而永安郡升得更高,被颜肃之推荐去给虞堃做太府。其余亲友,并原先考试取中之县令,大县之令升为郡守、小县之令变作大令。不能一一尽数。

又有山璞与霍白,霍白授征西将军,山璞授骠骑将军,暂驻荆州。

行文天下。

总是理起了一个架子。只是丞相与皇帝,竟不在一城,分离数百里,各自养伤。

颜肃之将程妙源支使走,也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总弄这么个忠于虞氏的人在眼前让他带伤去朝见,他也有点吃不消。他还要组建相府,实在没功夫跟程妙源周旋。

程妙源闻说推荐他去做皇帝的老师,十分推辞,自以才疏学浅,不堪此任。请求让李彦、霍亥这样的人去做虞堃的老师。他以为二人既肯仕颜,必是对朝廷还有感情的。却不知道,这两人仕颜,却是为了倒虞。

卢慎十分会忽悠,他如今小日子过得十分之好。颜静媛性情软糯,不似江氏那般样样都要插手,实在颇合胃口。又有背景,殷氏也收敛了,眼下他弟弟又升做了郡守,殷氏也品出些滋味来了。真是一家和睦。

是以他忽悠程妙源的时候,就分外地和气:“丞相荐程公,正因程公忠贞不二。再者,两位老先生年纪大啦,已经静养很久了,您看,他们这些日子,可还四处行走来着?不要耽误了圣上的功课,才是最要紧的。”

这倒也是,程妙源收拾着包袱走了。

程妙源虽然与大家立场不同,但是行事却令人佩服。是以颜肃之也没想把他怎么样,卢慎对他相当客气。另一个人就不同了。

前扬州刺史蒋某见到布告,简直是暴跳如雷:“礼乐崩坏!妇人岂可主政?!还做一州之主!”

蒋廷尉虽接了任命,却辞以年高,请年后再行主要是想跟妹妹、外甥们多联络联络感情,在颜肃之这里刷刷存在感现在还在昂州城里。颜肃之将蒋刺史将给他看管,他也没客气,将人狠骂一顿,日夜派两个人盯着,防止他做什么出格的事儿。

盯对了。蒋刺史大骂,越骂越难听。

蒋廷尉的嘴炮技能也不弱,张口就道:“要我将这妇人参你的奏本叫人念与你听?哪条说错了?”

“我错我认,你们呢?如何畏于权势,不敢直言?”

蒋廷尉伸一指道:“一、昂州百姓听了,欢欣鼓舞;”再伸一指,“二、礼乐崩坏,正因尔等不能守境安民。”

蒋刺史一噎,蒋廷尉将双手往身后一背,慢慢踱去找妹妹说话去了。

第222章 复杂的旧账

蒋廷尉也是满心苦涩的,老年丧子,谁都不会开心,也就是因为还有个孙子,他还能硬撑下来。虽然京城告破,好些个世家受到了相当沉重的打击,然而世家并不是聚在京城的,比如蒋刺史,这样的,在外地任官,就逃过一劫。蒋廷尉思前想后,以蒋刺史能力虽然不够强,然而太平时期做刺史也是可以的。自家虽然受到了重大打击,但是收笼收笼这些在外的人,也是一小团了,互相支持,天下太平之后,未尝不能占一席之地。

谁料到这是个傻货呢?

他对蒋刺史的要求已经放得很低了,能坚持下来,别再惹事,一切都好说。他舍了老脸,也要拉扯一下同姓。这样的事情在全天下人眼里看来,都是正常的。甚而至于,不这么干,大家还要说你绝情。

但是蒋刺史惹谁不好?偏要偏个煞星?!自己黑历史一团一团的,去挑战一个掀翻御史台的人,跟人家打嘴仗?!这不找死么?

蒋廷尉在蒋刺史面前老神在在开嘲讽,一到亲妹妹面前,眉毛也垂下来了、眼角也耷拉了,嘴角都往下拉了愁的。

蒋氏近来病情又有一点严重,虽不至卧床,却也整个人懒懒地倚着凭几。自从听说娘家在京里,就逃出祖孙俩,她就大病了一场。亏得蒋廷尉来了,兄妹见面,倒是彼此有了些慰藉。

见了面,蒋廷尉也心疼妹妹,对她说:“你别动弹啦,我就是来看看你。”

蒋氏道:“家里那个,究竟怎么样?”

蒋廷尉道:“他还能怎样?老实呆着罢!那个蠢物!”

“你莫哄我。”

蒋廷尉道:“你的丫头,自家不知?怎么会被那等蠢物辖制了?”

蒋氏眼眶微湿:“可于名声,确实不大好。女子主政,前所未有这事。先时,她是代父秉政,事急从权,我并无异议。要我们出面帮衬,我们也是责无旁贷。可是现在,她受这等闲话,我真是心疼啊!QAQ”

蒋廷尉急忙安慰道:“不会不会,你看昂州,哪有人说这些鬼话的?她在昂州得人望,山侯之妹,可有人说她了?昂州风气便是如此!你那女婿,疼闺女疼到骨头里了,又想捧她,又不想人说她闲话,特特选的昂州呢。话说回来,山侯之妹…与小五郎能过到一处?”

蒋氏擦擦眼睛道:“他们?倒没什么,只是出了这样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不得成婚罢了。那小娘子我也见过了,爽直了些,父母兄长又疼,不是个吃亏能忍的性子。这二年倒是好了些,想是受过教训了。”

“那便好。”

蒋氏忍了一忍,还是说:“你看…神佑…真的不妨的?我是说,日后,我怕记恨她的人太多了!论本事,我敢说,我的外孙女是极好的,可谁叫她娘将她生做女身呢?怎么能不招人嫉恨?!眼下还好,待大事已定,我怕有人跟她歪缠。”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蒋廷尉只得挑开了说:“她的想法,我是猜不透的,那不是我的本事能够估量的人。既猜不透,咱们便静观罢。我总觉得,她所谋者大,却又不止于帝位。”现在想来,那位嘲讽世家不过是世卿世禄的小小少女,她的傲气,并非无因。

蒋氏惊骇道:“这!”

蒋廷尉见妹妹急了,便做了一个稍安毋躁的手势,对她道:“我只是一猜。你想,她如今又建幕府,又引女官,连你们都上船了,谁还敢咬她?当平安无忧。我不明白的,是下面。听说,析三州而为五,正是她的手笔,她的棋,下得太大,我看不懂。我只问你一件事情,你可曾听说…当年归义从县升作郡,究竟是谁的主意?是不是她?”

蒋氏道:“此事我并不知,你若想知道,须问女婿。”

蒋廷尉叹道:“我来才知道,你这女婿,运气忒好。也罢,你总是放心罢,咱们家…总不会眼看她有什么岔子。五郎还在她那里呢。”说着,又是一声长叹。

蒋氏知道他心情不好,自己心情也不好,然而自家儿孙能好,便好了。只是,她又想起一事来:“阿峦的亲事…你是不是也要想一想?如今门当户对者少,虽然他要守孝,还是早作打算为妙!”

蒋廷尉道:“原本我中意唐氏女,谁料尚书令下手太快!阿妹若有合适的人,不妨说与我。”

蒋氏道:“你要什么样的孙媳妇?”

“我亦不知,自是想要样样都好的,只是…眼下只怕强求不得的。再者,孩子是个有主意的人,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只请阿妹为了留意。”

蒋氏道:“好,我应下了,只限名门?”

蒋廷尉犹豫了一下,咬牙道:“唐楚最佳,郁氏亦可,至于其他,可休矣。”

蒋氏道:“那我留意着。”

被讨论,并且被盖了个“比廷尉还要高明”的戳子,又被外祖母好生担心了一回,这些颜神佑并不知情。她现在正在生气。

先是,她与颜渊之父子领兵至扬州城,扬州城外驻扎,命人往城下宣谕。验讫,属官等前往迎他们。这些都颇为顺利,盖因颜神佑之前在坞堡的时候,宣传活动十分到位,大肆宣扬了阮梅之恶,以及自己大破阮梅之胜利。被蒋刺史骂,降低了她的分数,不过她马上反击,又让人觉得哪怕不合规矩,能让大家过得舒心,那也行啊,实在是被阮梅韩斗之流搞得要死不死了。

扬州城附近之地,对颜家军的到来,是持着相当的欢迎态度了。

问题是,颜神佑这里,不但有自己的部曲、有昂州兵,还有韩斗!韩斗跟蒋刺史,那是出了名的不对付,连带的,各自手底下的人,也不大对付。说起来,也不是没有人心里觉得蒋刺史的公子做得不对,只是这样的人是少数。更多的人觉得是韩斗气量小,蒋公子看中的那女孩子的父亲多事,女孩子是祸水。这其中,怪后者的显然更多。

这些都不算什么。算什么的是韩斗先是造反许久,单拣大户来拷打,侥幸逃脱跑到扬州城里来的人,恨他入骨;然后是与蒋刺史不对付,双方未尝没有兵戎相见,连小兵、普通百姓之间,都有那么点血仇。

这问题就大了。

韩斗也不傻,自己跟颜神佑说了,他就在城外,并不入城。

颜神佑也不能尽由他作主,将他的营盘安排在昂州兵营盘之侧。位置依次是:扬州城玄衣昂州兵韩斗。算是作一个隔离,队伍并不入城,只有玄衣以五百人,陪颜渊之父子叔侄入内。

开始,这样的安排是很好的。

进了城里,颜渊之也是风度翩翩的美中年一枚,气质还是相当温和又朴实的。看到他的人都觉得,比蒋刺史的卖相,看起来略逊一筹,然而后台极硬,又有兵马,且态度和气。不似蒋刺史,因出身好,态度里常有凌人之感,他自己还察觉不出。

再看后面,颜希礼也长得人高马大,再着青年人的热血,反比蒋公子之浮华更让人觉得安心。扬州有蒋公子之前鉴,对刺史的儿子,也开始挑剔了起来。再看颜神佑,咳咳,完全不像是个女壮士!

传闻里,这种领兵杀敌的女人…评价总是有那么些偏颇的。虽然有些不明就里的男人,总觉得这样的女人,也得是长得好看、身材苗条、虽然凶悍,但是总是会有一个真爱的男子…咳咳,扯远了。那些都是些不大懂事的酸丁的意淫罢了,真正有点见识的,都觉得这会是一位女壮士,胳膊上得跑得了马,心狠得能杀得了人。正所谓,善不掌兵。

扬州城属官里,显然是有不少人属于明智者。

可等一看…妈蛋!这小脸蛋儿,尼玛不对啊!说好的女壮士呢?怎么跟酸丁脑补的形象一个画风啊?

颜神佑明白,此时她是来给颜渊之站队的,以此并不气势外放,只安安静静携人马立在一旁而已。

只不过,当这些属官将目光转到她身后的时候,眼神就已经变了。玄衣的气势,很难收。才砍完人,征衣都像是血色太浓以致变成黑色一般。

直到此时,众人才有了一些屏息宁神的意思。

颜神佑也不以为意,依旧话很少。等颜渊之介绍到她的时候,才对众人一施礼。众人慌忙回礼颜神佑的级别,特别高。再看她,依旧面上轻笑,说话也是轻声慢语。只是一举手一抬足,却是缥缈已极,完全猜不出她的心思。聪明人此时已经品出些味道来了,并不敢小瞧于她。

入得府内,也见雕梁画栋,除开比昂州城略小些,其奢华并不亚于昂州府,而有甚者。叶琛与杜黎看罢,俱是冷笑。一般人不晓得,单是这花木一样,耗费便不止千贯皆是贵种。余者亦然,果然是数百年名门的审美,不拿黄金为阶玉为栏,却样样不比金玉便宜,一般人还看不出来。

入得厅内,颜渊之便命府内诸官,且各领原职,若有不愿留任,欲追随蒋刺史者,悉听尊便。留下来的人,他会重新表奏天子,辟作他自己的属官。

颜神佑听了,觉得她四叔的处置相当不错。一直以为颜渊之只是个照章办事之事,现在看来,她是小看了她四叔的。

扬州府的官员,面面相觑,便有一白面有须的中年男子、一容长脸的青年男子,并一个个头颇矮的黑脸男人声称要退出。说话时,还看了颜神佑一眼。颜渊之有些不痛快,讨厌这些男人居然敢看他侄女,也有点气乎乎地请他们自便了。

颜神佑心道,这是瞧我不顺眼?还是要维护礼仪?

才想完,便又有三人退走。

颜渊之的脸紧绷了一下,颜神佑依旧面色如常。她看到了,她四叔的行李里,除了铺盖还有人,有几个是归义郡的属官,这一回,显然是跟着高升来了。

最后,留下的不过一半人,颜渊之也不以为意,果以他自己的人来充数,且说:“既如此,请擅始擅终,且做交割。”又询问钱粮人口籍簿等一应档案、命召府内小吏、服役之人前来拜见新使君。

那白面有须的中年男子原是扬州长史,与蒋刺史一样,也是世家出身,据说姓姬。此时便道:“不知哪一位与我交割?”

颜渊之便道:“四郎,你去。”这个四郎,是他的幕僚团里第一得意的人了,颜神佑认得,此人姓冯,倒是业务熟练的人。见他出列,便说:“扬州颇大,怕档案极多,近又有变,请将南郡与我作交割。”

颜渊之道:“应该的,还有付与张京兆之档案,也一并点出罢。”

颜神佑便笑道:“杜长史,你也去。”

杜黎微笑道:“谨遵命。”

颜神佑再打一响指:“封千户,两百人,去帮忙搬取!我着急着呢,谁跟我磨蹭,我就让他上旗杆子上清醒清醒。护好了,谁把文书给我烧了,我就烧他全家。”

封千户廊外应道:“是。”

颜神佑又让丁琳和李三娘也去帮忙清点,分出来划分京兆的。

姬前长史惊骇地看着门外无声聚来的两百人,简直不能更心塞!

有了玄衣压阵,这活计就做得极快了。原本文吏欺士卒,战乱时,武夫又逞豪强。现在在玄衣的绝对武力压制之下,都老实了。

颜渊之舒了一口气,有兵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了。又分派了诸人的官职,请诸人办交割的办交割,汇报的汇报,一面发下安民告示:“将原写好的告示拿去贴了。”他过来,颜肃之亦拨人马护送,这些人,现在随他入城,别的不做,先去贴告示,再敲锣打锣的宣传他来了、会爱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