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屼没有反对,去到京城他亦不愿住在尚书府,况且这么些年过去,他也不知先生近况,打算打探下京城的情况再做决定。

用过晚膳,两人梳洗歇息,姜婳先洗好的,绞干发就躺在床榻上,缩在床角里不动,今日忙了一整天,都快把昨儿夜里的事情忘记,现在两人独处,她便不自觉想起。

不多会光亮弱下去,身后传来动静,床榻微塌,燕屼侧躺下,从身后拥她入怀,察觉出她的僵硬,他温声道:“婳婳莫怕,我今日不欺负你。”他扳正她的身体,让她面朝他,俯身上去吻住她的唇。

好吧,他的确没有如同昨日那样欺负她,却把她亲的浑身发软,气喘吁吁,软在他身下不得动弹。

好在他今日也真的只是亲她,不做别的事情,最后抱着她入睡。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燕屼离家那日,姜家几个主子与何氏都出来送别,何氏得知他要去京城,眼睛仿佛有了一瞬的亮光,又抓着他的手哽咽道:“阿屼,阿屼,你要好好的。”

燕屼亦双目赤红,他沉声道:“姨母,我都记得,我去京城这半年,你在家中好好的,婳婳会陪着你的,有什么事情你可以让婳婳写信告诉我。”

何氏哭道:“姨母都晓得,阿屼也要多保重,姨母等你回来。”

第45章

姜家众人上前拜别, 小姜妤牵着姜婳的手, 糯生生的说:“大姐夫一路顺风, 小妤儿和姐姐在家等着大姐夫回来,大姐夫去了京城也要乖乖的。”

燕屼俯身把小姑娘抱起来, 温声道:“好, 大姐夫会乖乖的, 小妤儿在家大姐夫归来,到时候大姐夫给你好玩的。”他眉目温和时格外俊朗, 姜婳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直到他把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婳婳,你送我出城吧。”

姜婳移开目光,垂下眸子。

许氏也说:“婳婳送女婿出城吧, 你们路上也好说些贴己话。”

姜婳应好, 宅门前早被备好马车,马厮范立躬身立在一旁, 听着主子们跟姑爷惜别, 总不由抬眼偷看大姑娘,她一身白色对襟双织暗花长褙子, 耳上缀着两粒莹润的珍珠耳坠,薄粉敷面, 胸脯鼓鼓,娴静端庄,却又透着一丝娇媚。

等着丫鬟们往马车上收拾东西, 燕屼淡淡瞥了眼立在奴仆身后的清秀马厮。准备妥当,燕屼登上马车,伸手把姜婳也拉上来,姜婳入马车坐好,挑开珠帘道:“爹娘,你们带妹妹们回去吧,待我送了夫君到城外便回了。”

姜家众人转身回府,马车也悠悠驶出巷子。

府中丫鬟贴心,在马车里头备好茶水和点心,姜婳没心思吃,顾着夫君出行的事情:“夫君,东西可都准备妥当?你同默然静然先去京城,银票可是一定要带够的,行礼由着仆妇们先走水路再走官道送去京城,约莫着十天就能到。你们到京城,先住客栈,让他们先把宅子置办下来。”

置办宅子手续不少,还需人清理打扫,都是一堆事儿。

燕屼坐在那儿,看着小媳妇唠唠叨叨的嘱咐他。姜婳说半晌不见他有个回应,抬头一瞧,他竟柔和的望着她,弄的她嗔道:“夫君看我作甚,可都听到我说的话了?”

燕屼轻笑:“娘子的话,夫君自然牢记在心。”

姜婳觉他油嘴滑舌,忍不住蹙眉瞪他一眼,也显尽态极妍。

一路到城外,燕屼神情渐渐肃然,他突然伸手把正抱着一块奶酥啃的正香的姜婳扯入怀中,惹的她差点惊呼出声,手中的奶酥也落在胸口的衣襟上,燕屼竟低头把奶酥含在口中吃掉,一嘴的奶香味,见婳婳瞪他,低头封住他的唇。

姜婳不敢太挣扎,怕让前头赶车的车夫发现后头的异常,只抓紧燕屼的衣袖,被迫承着他的吻。

这一路她怕两人不说话显尴尬,就捧着奶酥和奶茶吃喝一路,现在身上全是奶香味。他也不满足浅尝即止,呼吸变得灼热,慢慢撬开她的贝齿,吃她的舌,姜婳觉他这个吻又重又急,像是要把她吞下腹中。

直到姜婳呼吸都不太顺畅,腮晕潮红,瘫软的挂在他身上,燕屼这才把人放开,伸手轻柔的抚她的背:“乖乖在家等我回来,到时候不会允许你在躲避,婳婳,我们是夫妻,以后也是,我现在便告诉你,不会有和离的那一天,你也趁早死心。”他知她的意图,那又如何,是她先惹上自己,便要承担这个后果。

姜婳坐在他的怀中不吭声,燕屼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才道:“好了,送我到这里便成,你早些回府吧。”

他把她抱起轻轻搁在软垫上,喊车夫停下,挑开帘子跳下马车,目光灼灼的望着姜婳,柔声道:“等我回来。”这才放才帘子,跟在马车后的默然静然牵马上前,三人上马,一夹马肚,马儿就朝着官道上而去,卷起漫天尘埃,姜婳挑着珠帘目光追出去,看着那道高大挺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

这才方才珠帘,轻声道:“回府吧。”

车夫赶着马车转身,朝城内而去。

姜婳渐渐放松身子,靠在大迎枕上吁口气,总算送走的,至少能给自己半年时间缓缓。

回到城内,叫嚷的商贩,熙熙攘攘的人群,立于大道两旁的商铺,车水马龙,繁华盛兴。姜婳让车夫放慢速度,挑开帘子朝外看,打算买些东西回去。路过东街集市的路口,姜婳见那处围着不少人,听见人群的议论声:“长的挺不错的,就是太贵了。”

“可不是,怎么非要把这小妇人卖掉,回去好好伺候你不成?”

姜婳隐约听见一个汉子的苦闷声:“这小娘们性子泼辣的很,我从人牙子手中买回去做小妾的,哪知她就敢顶撞我媳妇和老娘,气的我媳妇要揍她,她反倒把我媳妇打了,这样的奴才,家里如何敢要?她还摔碎我家不少好玩意,现在只要二十两就能领她回家了,嘿嘿,不过这小娘们性子虽泼辣,身子却嫩的能掐出水来,滋味好的不成。”

这汉子家中近几年做些营生富裕起来,妻子却只给他生了两个闺女,老子娘让他纳妾生个儿子,经不起教唆,从人牙子手中买了个小妇人回,据说是灾年被人从家里卖掉的,性子太泼辣,连着老子娘都受不住,又不想亏本卖掉,就让他牵来集市上多卖些银两。

惹的周遭一群汉子嘿嘿直乐,有人起哄道:“那还不如卖到青楼里,听说给的价格高,看她还怎么泼辣的起来。”

人牙子为着积德,很少将女子往那种火坑中送。

汉子竟思量起来,他可不管什么火坑不火坑,能多得几个钱也是好的。

姜婳坐在马车里听的皱眉,不愿再听,正想让车夫赶车离开,就听见里头那汉子哎哟一声,撞在什么东西上面,有人喊道:“哟,可真是泼辣呢,听说你要把她往青楼里送,都敢踹你的。”

汉子从地上爬起来,骂道:“这臭娘们,当真是欠收拾,老子这就牵她去青楼卖掉,让你尝尝万人骑的滋味。”说着竟真扯着那小妇人朝青楼而去。

姜婳冷脸离开。

正好同一条路,姜婳透着珠帘见众人拥簇汉子和一长的不错清秀的小妇人朝前而去,一路上小妇人奋力挣扎,一脸的泪水。姜婳叹气,这样的小妇人买回去搁在府上,性子泼辣,做奴才伺候主子都不成,万一惹出些什么风流事儿,得不偿失。正要放下珠帘,她见一抹熟悉的身影进到旁边的一条巷子里。

那人穿一身干净的袍子,背影还算挺拔,是个男人,这人是姜婳的姑丈。

谢家目前的情况,姜婳了如指掌。当初谢妙玉在云雀楼差点毁她容貌,姑丈谢秉兼对妻女失望,已搬出谢家,住在谢家的老宅,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后来关系缓和些,本打算搬回去,谢妙玉竟自毁清白赖上沈知言,闹得苏州人尽皆知,谢秉兼丢不起这个脸,继续留在老宅,连着谢妙玉嫁进沈家都不曾回去。

姜映秋来找过丈夫几次,她脾气不好,见他不困回,骂好几句难听的话,他都冷着脸不吭声,姜映秋要忙着铺子里的事情,无暇分心,也没再管过谢秉兼,在她印象中,觉得丈夫是个老实人,住在老宅也惹不出什么事端的。她就想着等家里事情忙完在来劝丈夫回府,两夫妻分开住算什么事儿?

姜婳敲敲身畔的小案几,暗暗思忖着,眼下或许还不能拿姜映秋如何,不过给她添添堵还是可以的。她让车夫停下马车,扶着车窗从马车上下来,见面前还是闹哄哄的,上前道:“这位大哥,劳烦慢些。”

前面的人群回头,见一位穿着精致褙子,仙姿玉色的姑娘俏生生站在那儿,一时噤声,发现这位姑娘面皮看着白嫩,约莫十五六,却是做妇人打扮的,有人已认识她来:“这不是姜老爷家的姑娘吗?”

“姜大老爷?招个解元做女婿的那户?”

“可不是,正是他家大姑娘…”

人群闹腾起来,闹着要瞧瞧解元公子的媳妇。姜婳头疼,好在车夫下了马车把她护在身后,姜婳才道:“方才我瞧着这位大哥想把小婶子卖掉,不知是打算开价多少?”

汉子眼都不眨的盯着姜婳,结结巴巴道:“打,打算卖二十两银子,若是没人买,就送去青楼换三十两。”

姜婳示意车夫从马车中取来一包银子递给这汉子:“这位大哥瞧瞧这银子可够的?”

汉子接过颠了颠,笑眯眯的点头:“够得够得,多谢姑娘。”说着将身边被捆住手的小妇人推到姜婳身边,又从身上摸出身契递给她:“姑娘,这是她的身契,您拿好,这妇人性子虽泼辣,做事儿却是麻利的很,能得姑娘看中也是她的福气。”

姜婳把身契接过看一眼,这才开口道:“劳烦大哥了,多谢。”

汉子抱着银子喜滋滋的挤出人群,徒留一大群人围着姜婳,听说她是解元公子的娘子,不少姑娘小媳妇也都凑过来看她,有人却忍不住冒酸水:“长的是不错,可是却半点不给自家男人面子,人家可是解元公子,还给她做上门夫君,也不怕往后出事儿。”

“快别瞎说,人家大姑娘可是好人,容不得你们这般瞎说,何况是人家自家的事儿,解元公子都不在乎,你们瞎操心什么。”

车夫帮着挤开人群,姜婳回到马车上,俯身望那一脸泪痕的小妇人一眼:“上来吧。”

第46章

那位小妇人约莫三十左右的年纪, 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褙子, 身姿纤细, 一双眸子透着水波,清丽的脸颊有些憔悴, 五官长的不错, 若是好好的养着, 能养成一个嫩生生的貌美小妇人的。

她望着雪肤花貌的姜婳,略微迟疑, 到底还是扶着车沿爬上马车,也不敢坐着,跪在角落里。

姜婳推推面前的点心:“吃些东西吧。”

小妇人摇头:“多谢姑娘,奴才不用。”

姜婳问:“小婶子是哪里人?怎么沦落到苏州来的。”

小妇人道:“奴才是塘嘉那边县镇上的,几年前发大水, 奴才婆家人都给淹死了, 奴才回到娘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 就把奴给卖掉换银子的, 牙婆子心好,没给奴才送到那腌臜的地儿, 就是辗转几次卖到苏州来,最后被方才那人买回去做妾, 他家的婆娘是个凶悍的,我若不狠一些,迟早被那婆娘打死…”

姜婳点点头道:“那你可想回娘家去?”

小妇人一怔, 忙摇头:“不愿,奴才家里爹娘已过世,余下兄长嫂子,回去也容不下奴的。”

姜婳唔了声,使唤外头的车夫:“钱师傅,去五福巷子吧。”车夫调转马车,朝五福巷而去。

五福巷里头都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几间瓦房围成的小院落,里头种一两颗果树,住起来也算舒坦。马车很快驶入五福巷,姜婳指着其中一门户道:“就搁那儿停吧。”

马车稳当当的停下,姜婳挑开珠帘看着外头一间小院子跟小妇人道:“买你下来只是不愿你入那样的火坑,不过姜家也不需奴仆,我亦不愿发善心救下的人再回到牙婆手中,你才从主子手里出来,也没落脚的地儿,这间院子是姜家的,你可以先住在里头,一会儿我让丫鬟把锁钥给你送过来,身契你也自个拿好,抽空去衙署落个单户,往后自个在苏州做个小营生,日子也比回家乡过得好,日后碰见不错的男人,凑一块好好过日子都是极好的。”

小妇人呆呆的望着姜婳,反应过来就双膝落地给姜婳磕头:“奴才谢谢主子,这辈子奴才都记得主子的大恩。”

姜婳笑道:“既然身契还你,你就再也不是什么奴才的,你名什么?”

妇人道:“奴家中行二,姓崔,都唤奴崔二娘。”

姜婳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和身契递给崔二娘:“二娘你拿着这银两去置办一些锅碗瓢盆,还有被褥衣裳甚的,先在这里住下,这里是姜家的房子,免你一年租子。”

“奴怎么能再受姑娘好意。”

姜婳道:“拿着吧,这房中没什么东西,都需要置办,你好好的准备下吧,另外你也可以先去衙署去落户。”

崔二娘道:“奴谢过姑娘,往后奴赚了银钱,定会把赎身钱和这些银子还给姑娘的。”

“这个不急。”姜婳道:“你先去置办东西吧,我也回府让丫鬟把锁钥给你送来。”

崔二娘谢过,抱着银子和身契跳下马车,看着马车慢慢驶出巷子,直到马车消失在拐角处,她才猛掐一把大腿,疼的眼泪都快流出来,这才相信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来个美若天仙的姑娘把救了自个,甚至还了她卖身契,往后她再也不用为奴为婢,任由主子们打骂。崔二娘噙着泪,朝着姜大姑娘离去的位置重重磕了三个头,起身把银子和身契小心翼翼的收好,坐在院门前的槛子上。

她扭头看一眼身后的小院子,苏州是个繁华地儿,普通人家住的院落都比她在乡下的家还要整洁宽敞,几间房,往后都是她一个人住,院子里还种着一颗枣树,上面挂满红通通的枣儿,她吃食做的不错,可以用这些枣子做成枣糕去卖,她面食做得也不错,晚上还可去夜市卖汤面。等她把大姑娘的银钱还上,赚些银子,再置办一个小院落,日子总会渐渐好起来的。

崔二娘抱膝坐在门槛上想着,就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见到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缓步走来,生的相貌堂堂,略微清瘦,面上看着一团和气,他似乎也没想到会家门口对面碰见小妇人,小妇人生的眉清目秀,似哭过,眼眶泛红,正盯着他看。他微微怔住,片刻后对着小妇人略微颔首。

小妇人这才把头低下。

……

姜婳回到姜宅,让翡翠去把五福巷肆拾壹户的小院锁钥送去。

翡翠好奇道:“姑娘,那里不是距离老院子很近吗?怎么有人住进去了呀。”

姜婳还未发达时就住在五福巷子里,和谢家老院隔着十来户的人,后来渐渐赚了银钱,就置办大宅,又把五福巷不少空置下的门户买下,后来姜家也不缺钱,这些普通的小门户就搁在手中没怎么用过。

给崔二娘住的那件不是姜家老院,而是当初买下的,正好和谢家老院子正对着。

崔二娘对面住的就是谢秉兼,姜婳的姑丈。

“别问那么多,赶紧送过去就是。”姜婳喝了口茶,早上送姑爷出门,喝太多奶茶,腻得慌。

翡翠不敢再问,找出锁钥给那边送去。

这一路姜婳也乏了,梳洗过睡个回笼觉,一觉醒来只有微弱光芒透进来,她半坐起身,睡的都有些恍惚,不知今夕何日,还以为是早晨,半晌才回神意识到是傍晚时候。

喊珍珠春蝉进来伺候着,姜婳穿好衣裳梳好发髻,摸摸铜镜中映出的面颊,伸手摸摸问道:“翡翠可回来了?”

珍珠道:“翡翠已经回了,说是那位垂二娘接过锁钥后千恩万谢的。”

姜婳面色冷下去,“喊翡翠进来。”连人家名字都打探出来了。

翡翠进门还是笑眯眯的,“姑娘,您唤奴婢什么事儿?”

“你好大的胆子。”姜婳板着脸,“我让你去送锁钥,你送便是,竟还朝她打探情况,当真没把我的话放心里是不是!”翡翠对她是没有异心,却总私自做些小决定,有些没甚大碍,可有些事情,她并不愿这些丫鬟们知晓。

翡翠噗通一声跪下:“姑娘,奴婢不敢,奴婢不是故意的,往后奴婢再也不敢的。”她过去五福巷送锁钥就稍微同那小妇人聊了会儿,这才得知前因后果,又知那小妇人名崔二娘。

珍珠和春蝉也噗通一声跪下不敢吭声。

姜婳在一旁的椅上坐下,慢慢道:“你们能留在我身边伺候,都是品行不错的,可你们也该知道,有些事情主子不说,你们就不该打探,这次的不算什么事儿,可往后让你们跑腿,万一是什么重要的事儿,事关主子的,你是不是也要去打探!”说要最后两句语气都凌厉起来。

翡翠哭道:“姑娘,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就是脑子简单,没想那么多,往后再也不会的。”

姜婳捧着一盏茶:“你和珍珠是我身边伺候最久的,我知你不会有二心,可是你要记住,主子不让你打听的事情,你便不能去插手,此次便作罢,不过没有第二次的,若再犯,你便去外院待着吧。”

翡翠急忙道:“奴婢谨记。”

“起来吧。”

等着丫鬟们都起身,珍珠上前道:“姑娘,老爷太太让您过去谨兰院那边用膳。”

姜婳起身:“这便过去吧。”

春蝉随着姜婳一起去谨兰院伺候着,珍珠翡翠立在廊庑下,珍珠抚了下胸口,可怜巴巴的道:“珍珠姐姐,姑娘方才真是吓着我了。”

珍珠点点翡翠的额头,叹气道,“你也要改改自个的性子,主子吩咐的事情是你能随意打探的?往后主子吩咐什么就是什么,有些事情真不是咱们这些做奴婢的能打听的,幸好今儿不是什么大事,往后你可要注意起来,主子说一不二,就真的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翡翠慎重点头:“珍珠姐姐说的是,往后我定会改正的。”

姜婳过去谨兰院陪着爹娘用过晚膳,膳后两人留她吃茶,问姑爷的情况,又同姜婳讲:“行李已由奴仆们送着从水路出发,我还拨了府中几个护卫一块护送着,你也别担心,姑爷一到京城应该会写信给你的。”

姜婳点点头,许氏道:“婳婳也累着一天,早些回去歇着吧。”

姜婳离开,许氏和姜清禄也梳洗歇下,两人躺在床榻上,姜父的手还不老实,许氏嗔道:“早些歇息吧,明儿一早你还要跟管家一块去庄子上收租的。”

姜清禄半撑起身子压在许氏身上,低头亲上她的颈,含糊道:“姑爷中解元,往后婳婳生的孩子怕是不能跟着咱家姓的,所以媳妇儿你也要多努力,给我生个大胖小子出来,也解了婳婳的烦恼。”

许氏道:“我这般大的年纪,哪儿还生的出来。”

姜清禄咬她嘴巴一口,“快别胡说,你还年轻,肯定能给爷生个儿子出来的。”

幔帐落下,一夜春宵。

第47章

燕屼和默然静然两个小厮, 白日赶路, 夜里入住客栈, 晌午那会儿日头太烈,也会寻地儿休息, 三天两夜才跑到京城。

大魏朝的京城邑安城位于关中平原中部, 与苏州有些温差, 这边十月便有些寒,快入邑安城时, 天色已暗,三人在城外几十里外的郊县暂居一晚,默然从带着的行李中翻出一件大氅来:“爷,这边天冷,姑娘出门时给您备的大氅, 明日便可以穿的了。”

燕屼正在燃着油灯的书案上写着什么, 闻言淡声道:“搁着吧。”

默然把明日要穿的直缀和大氅整齐叠好搁在床头,过去道:“爷, 明日入了城可要置办宅子?这样住着也方便些。”离家时, 太太和姑娘都嘱咐过他们两人,不过两人也谨记, 如今是姑爷的小厮,万事都要听姑爷的。

燕屼把狼毫搁在砚台上, 收起信笺,问道:“此趟出门,婳婳准备了多少银票?”

东西都由着两个小厮收着, 燕屼知岳母和婳婳给他备下不少东西,具体有甚却是不知的。

默然垂首道:“姑娘给备着二万两的银票,都搁在行李的锦盒中,里头还有支百年老参,姑娘也特意交代过,这老参留着给姑爷补身子用,不可做礼送出。”

燕屼失笑,他家娘子可真是大手笔,且不说那二万两银子,那支百年野山参都是难遇的珍品,关键时候能够救人命的。他道:“先收着吧,等明天入城先去客栈住几日,打探下京城里的情况,再看看宅子买在何处。”

入夜,三人早早歇下,翌日辰时动身,一个时辰后,三人骑马到城角下。巍峨高耸的城墙,城门之上是座雄伟箭楼,重檐歇山顶,气势磅礴,位于城墙之下更能感受到这座京城的雄伟壮阔。

城门入口便是披着铠甲戒备森严的守城士卒,手握长矛,面容严肃,来来往往的巡逻着。

燕屼扯住缰绳,挺直脊背坐于马上,十四年,他又回到这座古城,这座城历经几百年的风霜,从着一座小城变成历经几朝几代,扩建一次又一次的繁华都城,它被鲜血洗刷过,被无数马蹄踏过,见证几代帝王,无数英雄豪杰,也见证无数百姓的喜怒哀愁,它都静静屹立在此,不悲不喜,冷眼看待这世间一切。

“进城吧。”燕屼收回目光,松开缰绳,马蹄儿哒哒,慢慢的朝前走着。

都城繁华,辰时城门开,到酉时关上城门,这一整日,都会有人进进出出,繁华盛兴。

入城,三人朝着内城而去。整个邑安城由着内城,外城,皇城,宫城合成,内城九门,外城四门,皇城和宫城也有四门,繁华无比。内城多是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达官显贵。

内城更是繁荣昌盛,入内城已快晌午,燕屼寻了个最热闹最大的客栈入住下来。梳洗过后去楼下用饭食,最后回房同默然静然道:“你们两人去找京城的百晓生买些京城朝廷动向,百官的关系网回来,俗话说,这内九城里去街上随便碰见一个人都有可能同各世家权贵百官重臣有些关系,所以你们出门都要小心谨慎,客气些,莫要得罪人。”

两人道:“奴才省得。”

两人晌午出门,亥时才归,他们两人也是有些本事,还真给找到那位百晓生,从他手中买来这京城的不少消息,明面上的都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不过足够燕屼了解这京城的盘根错杂的关系了。

他的目光落在户部尚书周长林的那页消息上,户部尚书掌户籍财经,却是一位真正的大清官,很得皇帝看中。燕屼离京时只有六岁,对这位的了解也仅限于父亲的至交好友,严气正性,常从父亲口中听说他有一股浩然之气,令人敬佩,当初燕家出事,也的确只有他一人帮着周旋,甚至暗中解救他出燕家。

上头的消息都是这位户部尚书兼太子少傅这二十年间的事迹,并无不妥当的地方。

随后,燕屼的目光落在另外一人的信息之上,护国公陶元九,又任丞相一职,官拜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权利滔天。先帝在时,他不过四品下的尚书右丞,踏着燕家的血升至尚书令,此后一路高升坐上丞相之位,直到七年前,先帝驾崩,新帝登基,他扶持当时还是四皇子的新帝打压住太子,登上新帝之位。

被新帝封为护国公,一路荣华。

他小时不懂燕家明明是被诬陷,先帝为何还会下令斩首燕家满门,长大就渐渐明白起来,燕家百年世家,屹立在这座古都之上。当初的燕家当真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满门荣耀,他的叔叔伯伯都在朝堂为重臣,他的祖父是镇国将军,手握重兵,他的叔父乃大都督,他的父亲年纪轻轻便做到礼部尚书的位置。

这样的门庭,若是造反,当真无人可以抵挡。

功高震主,先帝怕了。

偏偏陶元九猜中帝王心思,一点点的慢慢的捏造出证据,诋毁燕家,先帝岂会不知,或许是知道的,可他需要陶元九这样的臣子,燕家只能落得这个地步。

燕屼渐渐闭上眼,拳头紧紧攥着,手背上青筋鼓起。

皇帝驾崩,可这陶家还安然屹立着。终有一日,他也要让陶家尝尝血染满门的滋味。

在客栈住了三日,让默然静然两个小厮在户部尚书周宅后面那条巷子里寻了座二进的宅子置办下来,等着奴仆和行李到京,打扫好宅子,他才搬了进去。一块送来京城的还有两个清秀婢女,燕屼没让她们近身伺候,一个派去厨房,另外一个留在外院洒扫浆洗,可怜两个如花似玉的小丫鬟受这种待遇。

过了两日,他才给周长林递了信儿,周长林就对外放了话,打算收两个学生入门下。

一时之间,京城的读书人还有前来春闱的举人们蜂拥而至,给周府递了文章,偏第一关就退败大半的人,最后只有两人入周大人的人,一人名燕屼,秋闱解元第一,乃苏州人士,另外一人名魏长青,梁州人士,秋闱五十三的名次。

当天,两人入周府拜师恩,留在周府用过晚膳,周大人留两人下来歇息,各安置妥善。

入夜,燕屼去书房拜见周长林,这位十几年未见的先生已四十,步入中年,或许是这些年太过操劳,他身形消瘦,头发都掺杂一丝丝白发,精神倒还不错,见到燕屼几近哽咽,抓住他的手道:“你爹爹祖父若在天有灵,得知你如此了得亦能为你感到骄傲的,阿屼,你做的很好。”

燕屼也略显激动,撩起袍子跪在地上:“先生,十几年不见,还请受阿屼这一拜。”

“好孩子,快快起来吧。”周长林请燕屼入座,“这些年委屈你了,这些年你在苏州过得如何?”

燕屼把这些年略说一遍,又道:“如今养父过世,乳母也生病,幸得娶到一个贤惠妻子,留在苏州照顾姨母。”

周长林道:“你娶的哪家的姑娘?”

燕屼也不瞒着:“不算是娶,是弟子入赘苏州姜清禄家中。”

周长林闻言,微微皱眉,“不是先生看不起商户,你往后要入仕途,如何能入赘?免不得受人嘲笑。再者,我也有些私心,我膝下有个年芳十六的幺女,原是打算待你入京,让你二人定下亲事成亲的,眼下倒是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