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沈家没有得到消息呢?

他不知沈亿三早得知夏家长辈回京的事,但为夏流星物色亲事却是私下进行,鲜少有人知道,韩希夷另有途径得来。

若非如此,沈亿三也不会觉得夏家求亲一事棘手了。

韩希夷点头道:“当真!”

郭大有道:“谢谢韩大少爷。”

他知道他不会瞎说。

******

抗战纪念日,纪念去了,木有加更。祝大家节日愉快!小声求保底月票(*^__^*)表骂我!

第311章 再败

韩希夷郑重问道:“郭二哥,若夏家坚持,郭家如何应对?”

郭大有不答反问:“韩兄弟可有什么好法子?”

韩希夷道:“郭家可有想过,为郭姑娘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化解眼下局面?若定了亲,夏家便不好再提,否则便是抢逼民女、强占人妻!”

他这是隐晦求亲了。

若郭家答应,他便可名正言顺站出来对抗夏家。

郭大有眼露满意之色:这样时候,韩希夷能不惧夏家挺身而出,说明他对小妹是真心的,这勇气值得称赞。

但他嘴上却道:“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谢家不就做了。跟谢家比,夏家更厉害。真要强占,我们百姓能怎么样!”

韩希夷忙道:“谢家那件事与这不同:江明辉在谢二姑娘抛绣球的时候进了内宅院,还接了绣球,后来又稀里糊涂拜了堂,便不是他本意,也再难脱身。再说江家长辈到场也未反对此事。我今天来阻止郭姑娘明天去金缕坊,就是怕她着了人的道。只要郭姑娘没事,又定了亲,夏家再逼迫便是强占人妻。夏家权势再大也要顾忌朝中御史。”

郭大有听了这话有些动心,便看向清哑。

清哑摇头道:“这又不是买衣裳,上街就能买一件。”

韩希夷道:“虽不是买衣裳,挑选也还来得及。”

郭大有故意道:“可谁敢跟夏家争?”

韩希夷道:“只要郭姑娘愿意,自然有人敢!”

说完觉得脸上发烧。

只不知清哑如何想。

就听清哑道:“我现在不想嫁人。随便挑一个,连累人家跟着倒霉不好。再说,这也不是办法,‘刚离虎穴。又进狼窝’,有什么区别呢。”

韩希夷愕然看着她——

虎穴?

狼窝?

他没想到求亲求出这样回答!

韩大少爷有些承受不住,目光由愕然转向哀怨。

清哑见他神情奇怪,忽闪双眼表示疑惑。

她不是故意的。在她眼里,夏流星也好,别的什么少年也好,只要不是她愿意的。都一样。她并没有那份眼光。能看到夏家的未来。

郭大有见不对,急忙道:“小妹就是不想连累人。”

说完歉意地对韩希夷笑笑。

韩希夷哪看不出清哑不是有心的,无奈地冲清哑笑道:“郭姑娘这比喻真是…唉!”一面自嘲地摇头。

难道江明辉给她的打击如此深刻?

竟使得她再不信任世间男子?

想到这。由不得又对她痛惜起来,因宽慰道:“既然姑娘不愿意,就当我没说。咱们再想其他的办法。姑娘莫要担心,总会有法子的。”

郭大有见他丝毫没生气。佩服他的气度和心胸,心下也对他添了一份好感。诚恳道:“今天多亏了韩少爷来说。”

清哑也道:“谢谢韩少爷。”

韩希夷恢复如常,笑道:“谢什么,我不过是顺路。”

因见外面天色暗了,便提出告辞。

郭大有留他用饭。

韩希夷笑道:“我是想在这吃的。只是你们明日返乡。怕是有许多事要忙,晚上也要早些歇息,便不叨扰了。等下次再来吧。”

他主要怕清哑不自在。

郭大有兄妹起身送他出去。

到门口。韩希夷回身请清哑留步,对她道:“姑娘此去。但放宽心,莫要太担心此事。我…我们大家都会帮忙想法子的。”

清哑看着他道:“谢谢你韩兄。”

这是她第一次称呼他为“韩兄”,算是认了朋友。

韩希夷微笑道:“姑娘太客气了。”

说完再施一礼,才转身离去。

郭大有送他到院门口,看着他上马才转回头。

外面暮色已浓,韩希夷走一段,勒住马,回头看向郭家大门,心头感慨不已:自小到大,他不知被多少人家和女子青睐。从来都是别人上韩家求亲,从来都是他拒绝的时候多,因此练就了一身滴水不漏的本事,便是拒绝也让人如沐春风。他唯一的一次求亲是上谢家。谢家长辈都对他很满意,然谢吟月却中意方初,所以他才求亲失败。

几年来,他再未遇见一个女子,像谢吟月那样打动他。

好容易来了个郭清哑,令他眼目一新,却相识在一场纷争中,又相聚在风云变幻的锦绣堂,成了谢家对手兼仇敌。他和方初谢吟月的关系,使得他无法全心全意同她相交,因而未能看清自己心意。

这情形在郭清哑坐牢的时候被打破了。

原来不经意间,他早已将她刻在心上。

这一次他不想再错过,因此全力争取。

然而,他又一次求亲失败了!

并且,郭清哑毫无心机地比喻:嫁给他等于入了狼窝,这想法太打击他,令他万分颓丧,又无奈的很,又不舍,又好笑。

看了一会,他才转头催马而去,暮色中留下一声叹息,还有低吟“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郭家,郭大有回到上房,见堂屋没人,东屋却传来说话声。走到月洞门口向里一看,清哑正和巧儿坐在椅子上说话呢。

他走过去,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

“爹!”巧儿见了他欣喜地叫。

“嗳!”他答应一声。

“爹他们还没回来?”清哑问。

她不回后院,是在等爹和大哥回来,好吃饭的。

“还没呢。”郭大有道,一面看着清哑,“韩少爷人其实不错。”

清哑刚想点头说“是不错”,忽觉他目光不对,和他对视一会,方明白过来。便低头一笑,把巧儿抱起来,放在膝盖上,把头埋在她脖颈处,闻那奶味儿。弄得巧儿痒呵呵的,不住笑。

郭大有见小妹这样,也一笑,不再说了。

外面传来说笑声,是郭守业和郭大全回来了,跟着吴氏等人也从后院过来,五婶子和杨安平家的便喊开饭,堂屋又喧闹起来,大家吃饭不提。

饭后他父子又聚在西屋低声商议事,女人们便开始收拾东西。

次日一大早,清哑便随着娘和二哥二嫂回乡。

因为郭家船要从西坊装纱线回去,所以停在距离西坊近的景江码头,他们便坐车去码头上船,郭大全带人护送。

郭家只有一辆马车,沈寒梅嫁过来带了两辆过来,总共三辆马车都出动了:清哑带着巧儿郭俭坐一辆,吴氏和阮氏一辆——方便照顾她,还有一辆给细妹和细腰坐,余者要么坐在车前面,要么走路。

行至一条河边,要过一道拱桥,朦朦晨光中只见对面过来三骑。

郭大全坐在清哑车前头,等人走近才发现是方初主仆。

******

早上好朋友们!!o(n_n)o~~求月票支持!

第312章 宣告

他忙招呼道:“方少爷,这么早去哪?”

一面命车夫将马车停住,一副要和方初寒暄的架势。

方初见是他,有些意外。伸头向前看去,见车后还有两辆马车,并男女管事跟随,便回道:“去湖州府城。郭大哥这是回乡下?”

郭大全笑道:“不是我,是我娘和二弟他们。”

清哑听见外面声音,心里一动,命巧儿和郭俭坐好,朝前面道:“大哥,请方少爷过来,我有话跟他说。”

郭大全听见了,方初也听见了,心中一震,盯着马车五味杂陈。

郭大全唤他道:“方少爷,我小妹叫你。可方便?”

方初一言不发,跳下马,大步走向车门口。

“姑娘有何见教?”

隔着一道车帘,他低声问里面。

里面没声音,仿佛在想怎么说。

半响传出话来:“夏少爷说,谢大姑娘在他面前夸我。请你回去转告她:往后别在人前提我。我们的关系没那么好!”

声音平静的很,和初冬的早晨一样清寒。

方初没有回应,也不知如何回应。

隔着车帘,他仿佛看见她黑幽幽的眸子,看清楚她并不是真要他转告谢吟月这话,而是警告他:管好你的未婚妻,别再放出来害人!

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他能体会她内心的愤怒。

感受那愤怒,他心隐隐作痛。

才一会工夫,晨光渐渐散开来,天大亮了。

天亮了,又是新的一天。

他正要去府城。是为一个新的开始。

他醒悟:他已经将背负的丢弃了。

想到这,他轻声却有力地回道:“姑娘请放心!”

从今以后,我只帮你!!

只护你!!

再不许任何人伤害你!!

郭大全拦住方初也正要说此事,没想到清哑先说了。

可清哑一向不多话,说得太客气,他很不满意。

因此,他便跳下马车。对方初笑道:“方少爷。借一步说话。”

方初没理会他,只盯着车帘。等了好一会,见车内再没有回应。心下怅然,才努力将目光从车帘上扯回,随着郭大全走向拱桥前头。

后面车也停了,吴氏问郭大有:“怎么不走了大有?”

郭大有回头道:“大哥跟人招呼呢。等等就走。”

他也认出方初来了。知道大哥要干什么。

这就好比有人家的孩子在外闯了祸,又或者畜生害了别人的庄稼。那一家的人必定要找上门向主人质问,或索赔,或讨公道。

谢阴月是方初的未婚妻,一再对郭家下手。方家又向郭家示好,不找他管媳妇找谁!其实找他理论是假,添堵才是真。多说几次。在他心里种根刺,让他看清这个未婚妻的嘴脸。退亲那才好呢!

且说郭大全,带着方初走过桥,又顺着一条石阶走下河堤,在河边站定,才回过头看着他,笑眯眯的很和气。

河水哗哗轻响,远处有薄雾。

“郭大哥有什么事请说。”方初先开口道。

“方少爷,我们家大喜了:夏家来提亲了!夏少爷要求娶我小妹呢。听小妹昨天回来说,夏少爷这么看中她,亏得有谢大姑娘从中说了许多好话。请你回去对谢大姑娘说,我们郭家上上下下都‘感激’她,一辈子都记得她的‘恩情’!方少爷有这样的好未婚妻,你可真有福气,比江明辉福气还要好…”

郭大全说得十分恳切,十分动听。

他在“上上下下”和“一辈子”等词语上加重语气,令人更深刻。

方初看着眼前笑得十分和气的圆脸,即便已决定同谢吟月退亲,心底也止不住沁出一阵寒意;再听见说他好福气,比江明辉福气还要好的时候,那寒意加深、蔓延,将他的心田彻底冻结。

他无意就此问题向郭大全道歉、解释,完全没必要了。

想起马车中传出的清寒声音,他决定告诉他自己要退亲的事。

郭大全知道了,必定要告诉她。

让她安心些,是他眼下唯一能做的。

“我要和谢大姑娘退亲了。”他道。

“什么,你要退亲?”

郭大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往前凑了凑,还把一边耳朵侧过来,仿佛他有耳聋的毛病一样,那举动有些可笑。

方初没有笑,想“他喜欢疯了。不敢相信听到的。”

他便又重复道:“我决定和谢大姑娘退亲。”

说完转身就走。

又想起什么来,停下要跟郭大全说。

可郭大全完全不在状态,他只好等他回神。

郭大全被这消息击晕了,一时消化不了。

他费心巴力的说了一大篇,无非是告诉方初你那媳妇不是个好东西,我们一家这辈子都跟她没完,希望引他讨厌谢吟月;最好能和谢家退亲;就算不退亲往后也夫妻不和,以此让谢吟月不好过。

这想法一旦成为现实,他却不知该如何表现了。

总不能向方初恭贺:“太好了!恭喜你!”

也不能劝阻他:“谢大姑娘这么好,你怎能不要她呢?”

更不能安慰他:“节哀吧!别难过了,再找一个就是。”

但他应对惯了的,很快便又想到一套说辞,因收了笑容,摆出严肃真诚的神态对方初道:“方兄弟,这买卖学问上大哥是比不了你,但要说到娶媳妇,大哥比你有经验。男人娶媳妇,就要娶心眼实在的。花花心肠的女人,不是过日子的料。她要总不跟你一个心思一个道道,你就成天跟她怄气去吧,有的缠!缠一辈子!死了就完了!那个累心,搅得家宅不安的,比生意场上的对手还叫人操心。像我那媳妇,看着泼辣的很,闹得再凶,我说她一顿,只要在理,她肯听啊!就冲这点,我就心疼她。所以兄弟你呀,别想那么多了,长痛不如短痛,早退早了。别弄得真跟江明辉…”

他说顺口了,一不小心又提到死去的江明辉,好险才刹住。

方初听了他的话,也在神游天外。

之前郭大全满脸笑容,说的话却令他心寒。

现在他满脸肃然,他却听得出他的开心。

郭大全这样开心,那她呢?

他开始想象清哑听到自己退亲后的反应。

他觉得,她不会欣喜若狂。

她顶多会松口气,因为方家再不会帮谢家了。

但是,她面对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是会艰难。

******

谢谢朋友们支持,二更求月票!

第313章 事败(二合一章求月票)

想到这,他心焦急起来,记起前面要办的事,就想告辞。

这时听见“江明辉”三个字,心一抖,方回过神来。

就见郭大全赔笑道:“方兄弟,我没念过书的,说话粗。”

经这一番话后,刚才那不知所措的感觉消失了,满心都是痛快淋漓,气也顺了,心情也好了,看看天,也大亮了!

方初道:“没事。郭大哥,小弟有一句话想劝你。”

河两岸已经有人影晃动,女人们开始下河洗刷了;桥上也有行人走动,做小买卖的已经出来,他不想再逗留,想早些说完上路。

郭大全忙问:“什么事?方兄弟请说。”

方初道:“郭家的毛巾暂时不要拿出来了,等关键时候,关键的人来了再出示,也能加重郭家说话的分量。”

郭大全精神一振,又问:“什么时候关键、什么人关键?”

方初道:“这个小弟也说不好,且等着吧。夏家在霞照势大,也不能一手遮天。这天下可不姓夏!”

说完冲他一抱拳,说“告辞”,率先向河堤上走去。

郭大全也没叫他,努力思索他刚说的话。

方初回到桥上,看看清哑的马车,很想过去辞一声,再跟她说一两句话、听听她的声音也好。踌躇半天,终究还是强忍着没过去。——他要退亲已牵连到她,若是再往前凑,还不知会传得怎样呢,怕是有人要说她勾*引得他失了魂,所以才不顾一切要退亲。

他便强逼自己上马离开,心却被那马车挂住。

茫然前行。也没看见郭大有在前面。

郭大有一直盯着他过来,目光太深刻,到近前他便发觉。

他对他抱拳致意,却没有招呼。

主仆三个迅速过了桥,奔前路而去。

等郭大全上桥来,也未过去和郭大有说究竟,吩咐赶路。

直到码头。上了自家船。郭大全才告诉他们方初决定退亲的事,“那样子不像说假的,是真的了。就是不晓得出了什么事。上回谢家都那样了他都没退呢。”

他蹙眉。有些想不通方初退亲的理由。

郭大有也诧异,没想到竟然心想事成了。

吴氏才不管那么多,十分喜悦,因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猜的!老话说日久见人心。谢家的闺女坏透了,就算一时半会哄得人都信她。日子久了能瞒住?哼,坏了心的丫头,比她妹妹还狠!”

清哑果然没有很高兴。

人家退亲关她什么事!

不过,方家和谢家闹翻后。再不会帮谢家,对手弱一层,郭家胜算就大一分。她觉得轻松不少。

——这反应完全在方初预料中。

她又想起刚才桥上,隔着车帘。他对她说“姑娘放心”,话语深沉有力,似在保证什么,就是指的退亲这事吧!

她静静地坐着,什么也没说。

这变化,令她忽然心生沧桑莫测的感觉。

和郭大全等人告辞后,郭家母子便上路了。

因为船上装了满满一船纱线,行速并不快,半途在乌油镇停歇了一夜,次日上午才到绿湾坝。这船是开不进郭家门前水道的,只能停在绿湾坝下。

这行程都是计算好的,到达的时候正方便安排人卸货。

虽然揣了一件大心事,回到家还是让清哑很开心。

看着绿湾村渐渐逼近,然后熟悉的房屋、竹林、树木、道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心也沉淀下来。

巧儿和郭俭也欢呼。

等船开进绿湾坝下,清哑忽发现不对:村里通往码头的一条道上闹嚷嚷涌来一群人,哭喊打骂声不绝入耳,更远处也有争吵叫骂声。

吴氏听了纳闷道:“这是怎么了?谁家吵架?”

她心里有些不安,生怕是郭家人跟人起了争执。

所以,等船泊稳后,母女便急忙下船。

清哑牵着巧儿、郭俭跟在吴氏身后,郭大有也顾不得叫人卸货,也先下去问究竟,他也怕是工坊出事。

“怎么回事?可是咱们家工人闹?”

郭大有严厉地问一个汉子。

绿湾坝码头上本就有许多人,郭家雇工居多。

因为这码头郭家用的最多,每天大小船进出不断。

那汉子见东家问,忙说究竟,“不是的二东家,是江家人…”

吴氏听了一惊,拔高声音打断他话,“江家人来干什么?”

她想着,江家人来绿湾村肯定是找郭家茬子的。

清哑听了也忧虑,隔着人紧紧盯着那汉子。

那汉子忙道:“江家不是来找咱们家,是找张家和李家。找李红枣!”

才说到这,那群人已经冲到码头来了,当先就是抱着孩子的李红枣,披头散发的很狼狈,张福田护在他身边。两人跑得很急,冲向村民停泊乌篷船的地方。

忽然李红枣停住脚步,向清哑看过来。

初冬的阳光下,少女穿着蓝绿色锦袄、淡粉色棉绫裙,外罩粉蓝白狐斗篷,看上去干净又清新,让她想起春日才抽嫩芽的柳枝,和水中才出头的荷叶。

两个美貌丫鬟立在她身边,更衬出她一股贵气。

自两人闹翻后,李红枣很少近距离看清哑。

这时候看去只觉分外不同:还是一样安静,却透出别样气质。

她不知清哑体内已经换了人,以为这是郭家发家后,财富赋予的效果:“人靠衣裳马靠鞍”,有了好衣裳,再戴上好首饰,又有美婢增添气势,怎么能不好看呢!

这一刻,她对清哑的嫉妒憎恨,十倍于往常。

她受不了这样的对比,加上身后人追近了,忙匆匆跳上乌篷船。躲进船舱。

张福田也慌慌张张地跳上去了,然后拼命摇船离开码头。

身后人叫“不要叫她跑了!抓回来,打死那烂货!”

又有红娘子喊“红枣快走!福田,快划呀——”

张福田的老娘也冲儿子喊“快跑——”

乱糟糟的人从各处涌来码头,哭喊连天。

趁这机会,先前说话的汉子凑近郭家母子,将前因后果仔细告诉。旁边还有人补充。你一句,我一句,总算凑出个完整的眉目来。

原来。这事还要从江明辉说起。

江明辉死前有一天,江老二最小的儿子小豆子跟爹上城来了,江明辉空闲的时候便带侄儿出去逛。不料那么巧的,在街上碰见李红枣。江明辉立即认出她就是谢吟风抛绣球那日送帖子给他的谢家婢女。

正要上前质问。忽听她同行女伴叫“李红枣”,便呆了。

前后一想。才明白自己是被谁害了,为什么被害。

他本想去告诉谢家人和谢吟风的,但一来这事过去两年了,此时再提于事无补;二来李红枣要是不承认。他反说不清,所以他便暂时按下,想寻一个合适的机会再狠狠报这个仇。

虽然暂时未提。却禁不住痛骂泄恨。

小豆子听了就好奇地问小叔骂谁。

江明辉一股火气不得发,也不管他是小娃儿。便愤愤说起来。

因此小豆子便知道这个李红枣是害小叔退亲的罪魁了。

几日后,江明辉被害,江家一团乱,小豆子也感觉到塌天的恐惧和悲伤,哪里还记得此事,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后来事情尘埃落定,江家卖了江竹斋,得了谢家的巨额赔偿回乡,加上江明辉在城中两年也挣了不少银子,因此江家虽然丧子,却比先前更富,照样是毛竹坞首屈一指的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