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初道:“你说对了!就是信誉!然,这信誉不是三二年能竖起来的,也不是十年八年能竖起来的,那是方家百多年的信誉!”

王治听了一愣——

百年信誉?

方初当时不是被出族了吗?

方初似看出他的心思,又问他:“你觉得,若我与这个福安商行的贺老爷同时买下周记一般规模的作坊,你更看好哪家前景?或者说,你更信任哪一个?”

王治脱口道:“当然是方叔!”

方初道:“对!你为什么不信任贺老爷呢?”

王治哑然,心头隐隐明了。

方初自己答道:“因为我即便被方家出族,也绝不会做出丢方家脸面的事。若那笔银子到期我还不了,我便是替杜老爷做牛做马也不会赖账,而我的经商能力在纺织行内是有目共睹的。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不要脸面了,我赖账不还,我的父母也不会任我这逆子败坏方家的名声,定会出面替我还了。所以杜老爷才毫不担心。请问你:贺老爷有什么?”

不等王治回答,方初自答道:“他在霞照商场才短短几年工夫,无论是家世根基,还是技术实力,还是经商能力,都没有过人之处。买下周记那么大的作坊就能和我相提并论了吗?若他将这五十万卷跑了,你找谁去?一个空作坊能值五十万?”

王治顿时冷汗淋漓,惶恐地看着方初。

他也不是傻子,他心惊不是为了这一笔,而是被方初提醒:若这一笔有问题,那最近借贷出去的好多笔都有问题,这些银钱总计下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足以将兴隆银号致死。

果然,方初拍着账本道:“如果只是一家也就罢了,还不算大事,你看这账面上,五十万以上的有十来家了。那就是五六百万。一旦收不回来,后果不堪设想。你难道没现:这些商行都是几年前才兴起的吗?为何同时在这个时候借这么多银子?”

王治喃喃道:“因为春茧上市…”

方初道:“春茧上市,往年他们没借这么多!”

王治坐不住了,站了起来。

他紧张道:“我马上就去收回!”

方初点头道:“无妨。我既然现了,当然做了布置,有没有问题还不好说,但若真有阴谋,他们是来不及往下施展了。你只管派人去收账。他们若是推脱说未到期,你可提出验看他们的货。”

借了银子没买来货,或者量不足,自然是有问题的。

王治连声应是,擦了一把汗,精神放松了些,然方初接下来一句话,又将他的心高高吊起:“你那个姐夫,你要小心他!”

********

王家这根线也扯回来了!猜猜王治姐夫是谁?

第1226章 挥金如土的姑娘

王治愕然,愣了半响才颤声道:“我姐夫?他都跟我姐生了两个孩子了。天籁『小说”这还不算自己人吗?他就剩王杏儿一个亲人了。

方初轻声道:“别忘了,你王家已经被你所谓的姐夫害过一次了!”谁知这个姐夫有没有问题?他从这账本上看出太多的东西。

王治不由自主轻颤。

当年的事,他不敢回想。

正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争执声,跟着有人叫“大爷”。

方初忙道:“进来。”

张恒进来,对方初道:“大爷,龙舟赛就要开始了,咱们的人来催了。”说着注视方初。

方初微微一愣,立即明白有大事生,张恒不便当着王治说。

否则,他在乡下待了五六年,若是这点子事都要来找他,他还能有安稳日子吗?既然来找他,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他便站起来,对王治道:“你先忙这事,要快。有问题让牛三子去回我。我最近都在城里,暂不回乡下。”

王治道:“是。晚辈送方叔。”

他将方初送到门外才回头,原本他还想陪方初一块去看赛龙舟的,现在也没心思看了,急忙召集管事商议收款的事。

方初出了王家,才问张恒:“什么事?”

张恒往他身边一靠,低声道:“小鹊在法华寺前和姑娘哥儿们冲散了…”尚未说完,方初大脑一阵晕眩。

等他清醒过来,并未张皇失措、声色俱厉地喝命人快去找,因为小鹊只是个丫鬟,若他反应过大,暴露了她的身份,反而将无悔置于险境,他只能不动声色地安排。

他便从容地上马,镇定地和张恒说话,一路往法华寺所在的街道行来,这期间,有两个随从悄悄分头离去。

再说法华寺前,方无悔闹了这出财神显灵,引得人人疯狂。

方无莫郭孝等人一听这个话,立即明白是无悔搞的鬼。

话说有次过年,表兄妹欢聚时,清哑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大意是:有那骗子利用人贪财心理骗钱,做了个内有乾坤的神像,只要往神像的肚子里投银子,就能吐出多一倍的银子,说是“钱生钱”。人们现场看了演示,纷纷往里投银子。等投多了,骗子就把银子从神像后面悄悄弄走了,大家见只进不出了,这才现是骗子骗人。

这故事只是一个依据,第二个依据是那句“勤俭持家、孝顺父母”,分明指的是郭家兄弟的名字,哥哥姐姐们要是再不明白是无悔干的、借以提醒他们她在财神小庙那儿,那真是笨死了!

方无莫觉得,妹妹实在太聪明了!至于妹妹这举动会散去多少银子,他想都没想,因为钱对方家来说真不算什么,人才要紧。

他急忙高喊郭孝去求银子,大家从各个方向拼命往财神庙那挤。

再说方无悔躲在财神肚子里,手里攥着荷包袋,先散小块银子;小块银子散完了,就散小元宝;小元宝散完了,就散金豆子;金豆子散完了,就散金叶子;等金叶子也散完了,她犯愁了。

她手上还剩下的就是银票了,难道要散银票?

可是不散不行,哥哥姐姐们还没找来呢。

她想了又想,踌躇不决。

外面跪求的是个大汉,面相凶恶,先后磕头五次,祈祷了一堆话,财神爷也没散财给他,他自己纳闷,别人也纳闷。

有人说:“人人都求来了,怎么你求不来?”

又有人说“别是做过恶事的吧?”

再有人说“肯定是。财神爷爷那是随便被人哄的!”

大汉被人说得不堪,且心中有鬼,再也求不下去了,只得起身让开。让开了,也不走,躲在人后看别人可能求来。

一老婆子上来跪下了,说“财神爷爷,我一辈子勤俭持家,最孝顺公婆,从来没做过亏心事,就是那一年…”她还没开始忏悔呢,财神袖子里就滑出一张纸来,飘飘荡荡就掉在宝盆内。

方无悔想通了,开始散银票。

“是银票!”

“五十两!”

人群大哗。

众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那大汉,认为他肯定不是好人,所以才没求来一个铜板;而这老婆子肯定是大善之人,苦尽甘来了!

汉子恐惧,转身就跑。

“肯定干了坏事!”

“没准杀了人!”

大家纷纷猜测。

有些人犹豫了,反省自己可曾做过什么坏事。若做了,还是别去求的好。求不来钱是小事,被人知道自己受财神爷谴责,那才丢脸呢。

因此缘故,大家反倒不敢上前。

坚定上前的,都是问心无愧的。

结果,他们都得了银票。

那个疯狂啊,席卷了整条街。

不是因为钱,是财神降临了!

大家都喊“财神爷显灵了!”

不远处,方无莫不管不顾、拼命从人群中挤过来。因为他知道妹妹身上有多少银子,散完了就没了,生怕她被人现端倪,迁怒于她可就糟了。他学过武功的,少年人又溜刷,没一会工夫就挤到财神庙前,正好有个人得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方无莫一看,便知妹妹钱散光了。

他略一打量这小庙,立即往后跑去。

赵凡正守在那呢,一见他要去后面,忙拦住道:“这位兄弟要去哪?后面脏的很,都是叫花子睡觉的地方。”

方无莫瞅了他一眼,拨开他手。

赵凡不依,依然拦住他。

方无莫不耐烦,本要对他动手了,忽然想到什么,又放下手,也站在石墩子旁,也不离开,也不去后面,就和赵凡对峙。

原来他想:若是他去后面找妹妹,当着人把妹妹扯出来,财神散财的事就露陷了,妹妹也会暴露;不如在这等,妹妹散完了银子自然会出来,他扯着她就走,别人也不知端倪。

第二个赶来的是小鹊。

小鹊得知消息后也急着去和姑娘会合,可是她再急,也不能像方无悔那样不管不顾地往人缝里钻,她现在可是方家大小姐!

大小姐就要有大小姐的气势!

小鹊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

她装作焦急不耐,把神情一放,对身边人命令道:“叫他们让开!统统给我让开!我要去看财神显灵!”

********

谢谢投票和打赏的朋友们!

第1227章 心思细腻的方无莫

丫鬟小子们见姑娘急了,忙上前开路。

有个小子特机灵,从口袋里拽出一个物事——他爹在清园竹器坊做事,这是他爹用竹节雕刻的小青蛇,给他玩的——一节一节也不知怎么连上的,握在手里,蛇头左右摇晃左右探,吓得人心肝颤。他便对前面嚷道:“让开让开!蛇来了!”

前面人回头,乍一看之下惊叫一声“我的娘嗳——”没命地往旁边闪避,挤得周围跟麦穗似的倒一片。

就这么地,青蛇开路,畅通无阻。

小鹊心中欢喜,故意抬着小下巴道:“我就是想瞧瞧热闹。我也不抢他们的财运,我又不缺银子。”

一小子笑道:“那是。姑娘还能缺钱?”

说着话他们就来到了庙前。

正好无悔散完了身上的钱财,从财神像中钻出来,悄悄绕到前面来了,一眼便看见小鹊,忙跑过来惊喜道:“姑娘,可找到你了!”

小鹊一把抓住她,两小姑娘双手互握,开心得差点跳起来。

小鹊对自家姑娘借财神显灵砸银子找人感觉刺激极了,只恨没能参与,因此张口就要问“你怎么这样聪明呢?想出这么个法子”,忽然瞥见赵凡在一旁,急忙将话咽了回去。

她端正身形,对无悔道:“叫你别乱跑!看挤丢了吧?”

无悔摇着她手儿笑道:“好姑娘,别生气了!”

小鹊嗔道:“我哪敢生你的气!我是气自己…”

她说的真心话,听在赵凡耳内,却成了变相谴责丫头。

就听小鹊又道:“待会儿跟紧了我,别又弄丢了。再丢了,咱们光找人去了,也不用看赛龙舟了…”说着,嘴角溢出笑来。

就算装,她也掩饰不住开心。

方无莫过来了。

方无悔忙屈膝道:“二爷。”

很开心地看着二哥。

方无莫目光从她身上一晃而过,仿佛根本不在意她,便对小鹊道:“走吧。为这丫头耽搁半天了,龙舟赛要开始了。”说完转身就走。

走前,仿佛不经意地瞄一眼赵凡。

赵凡在无悔出来后就一直盯着她,想过去跟她说话,只是人多挤不过去,且无悔正和小鹊说话,他也不便打扰。

若无悔真是个丫鬟,方无莫当然不会管赵凡;可无悔是自己妹妹,他就不悦且警惕了,所以不动声色地要把无悔带走。

小鹊也转身道:“走。”

方无悔却招呼:“赵公子。”

赵凡也笑道:“小鹊姑娘!”

他真佩服她。

方无莫拔不动脚了,回过头来。

小鹊也不走了,也回过头来,盯着赵凡问无悔:“你怎么认识他的?”看赵凡的眼神很不好,仿佛质问“你是如何勾引我家丫鬟的?”

方无悔忙小声道:“刚才幸亏赵公子帮我…”

说着,小手对财神像那点了点,嘴也努了努。

方无莫和小鹊便都明白了,刚才那“勤俭持家、孝顺父母”的话,肯定是由赵凡先喊出来的,无悔一个人演不了这场戏。

再看财神像前,还跪着一对夫妻呢,还在磕头求财,却再也求不来银子。那对夫妻对钱财也不是很上心,是周围的人纷纷指责他们夫妻不是好人,所以财神爷才不显灵。他们夫妻觉得冤枉,想自己夫妻一向善良,怎么就成了坏人呢?一定要财神爷给个说法。

赵凡不忍心,忍不住劝道:“财神爷显灵也要看机缘的。要是他长年累月都在这散财,那大家也不用干活了,都等在这跪拜求银子好了。那还要大家勤俭持家干什么?在下想,不管刚才财神爷为什么显灵,现在恐怕都已经走了。大家也走吧,别求了。”

“财神爷”无悔姑娘急忙道:“就是,就是。肯定走了!”没有人比她更知道,因为她就是财神爷嘛。

赵凡本劝得苦口婆心,听了这话忍俊不禁。

那对夫妻将信将疑,还不肯走。

赵凡道:“你若不信,你且起来,让别人求,看可能求来。”

旁边人听了,纷纷说有道理,逼那对夫妻让开。

那对夫妻要证明自己不是坏人,也情愿让开。

结果,旁人跪下,也没求来银子。

一连好几个人都没求来银子。

这下,大家才相信财神爷真的走了。

无悔见大家不再执着,松了口气,总算她没闯下大祸。

那时,龙舟赛也快要开始了,人们纷纷往渡口赶去,原本水泄不通的街道顿时宽松起来,稀稀朗朗、远近路人一览无余。

方无莫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看向赵凡。

无莫年纪不大却最是心思细腻,想妹妹被冲散这会儿工夫,这么巧的就遇见这个少年,还被他帮助,虽然他说自己姓赵,可是他年纪却正与卫昭的儿子相仿——父亲说卫昭和雀灵的儿子比方无适大一岁——无莫不能不警惕。

他向赵凡抱拳道:“多谢赵兄对丫头援手。”

小鹊也裣衽而拜,道:“多谢公子相助。”

虽然帮的是个丫头,做主子的却不能失礼,须得感谢人家。

赵凡忙回礼道:“这位小兄弟不必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这都是小鹊姑娘聪明,才想出这…绝妙的法子,引你们前来。”

说到“绝妙”二字时,他顿了下,语气有些勉强,不够诚恳,只因他觉得:这主意太败家了!刚开始,他以为无悔也就散些碎银子而已,几十两顶天了,把人引来就罢了。谁知散到后来,金豆子金叶子,连百两的银票都出来了,真是货真价实的“财神爷”。

他有些担忧地看着无悔,怕她受她家姑娘责罚。

无悔忙道:“我那也不算好主意。姑娘——”她把荷包底朝上,对着小鹊抖了抖,小声道——“我把姑娘的银子花光了。”

小鹊小下巴一抬,若无其事道:“花了就花了!全当赈济灾民。你要丢了,我还得费事再挑丫头,更麻烦。”

无悔笑眯眯道:“我就知道,姑娘最好了!”

赵凡张大嘴半天合不上,忍不住上下打量小鹊,又看向无莫,心想这是谁家的少爷和姑娘,这样糟蹋钱不眨眼?

方无莫又问赵凡:“请问赵兄府上哪里?”

赵凡忙说了自己的来历:是从岷州来投奔二叔的,今天和小厮上街逛,谁知走散了;无悔又说他二叔是蜀锦商行的。

********

咳咳,有钱就是任性啊!希望大家也能福运昌隆,有钱、有权、还有福!

第1228章 蔡扬哥哥

赵凡也知道了他们是方家人。

这时,郭孝等人带着方无恨也来了,彼此欢呼。

安哥儿刚才吓坏了,生怕姐姐弄丢了,到处找。他可就这么一个姐姐,对他又好,丢了就没了;要是哥哥还好些,他有两个哥哥,丢一个还剩一个。这会子他看见无悔,兴奋万分。

可是无悔现在的身份是丫鬟,他不能说露了嘴。

他便端出小少爷的架子,斜着眼对无悔道:“小鹊,你这丫头刚跑哪去了?害得爷和哥哥们跟着受累,到处找你。瞧,爷衣裳都挤乱了,头也乱了。过来,帮爷整理整理。”

无悔笑眯眯道:“是,三少爷。”

一面上前,从腰间另一个荷包里掏出一把精致的牛角梳,帮安哥儿将挤乱的鬓往上梳拢;完了又细心帮他整理衣裳;又温柔地问:“三爷肚子饿吗?累不累?”

安哥儿享受着姐姐照顾,道:“还不累。肚子有点饿了。”

无悔忙对小鹊身边的婆子招手,道:“妈妈拿点心来。”

小鹊又命人拿提篮来,将食盒内水拿给安哥儿喝。

方无莫正要呵斥弟弟折腾人,忽一眼瞄见长街那头来了几匹马,打头的正是方初,急忙迎到马前,道:“父亲来了。我和妹妹正要去渡口看龙舟赛呢。”一面注视着方初,意思妹妹已经找到了。

方初一眼扫过去,看见方无悔好好的,一颗心重重跌落。

他点点头,道:“快去吧。快开始了…”

话音未落,忽然他眼神一凝,定在赵凡身上。

方无莫道:“那位是赵公子,赵凡。赵兄是蜀锦商行东家的侄儿,刚从岷州来。刚才妹妹的丫头小鹊走散了,亏得他帮忙,才找到我们。”

他见父亲注意赵凡,三两句话将赵凡介绍一遍。

方初看看赵凡,又将目光转到小鹊和无悔身上。

小鹊等人忙都过来了,有的叫“父亲”,有的叫“姑父”,还有的叫“伯爷”。自方无适长大,又是名正言顺的忠义伯,家中上下都改口称他们兄弟为“爷”,方初为老爷,方瀚海那辈的为太爷。

赵凡这才明白,原来是忠义伯、郭织女家,怪道连个丫鬟都如此阔气,挥金如土就为了找人。

他被方初就看了那么一眼,不知为何,只觉浑身不得劲。

他想:“是伯爷威严太重。”

他硬着头皮上前拜见:“小子见过方伯爷。”

方初点点头,淡声道:“无需多礼。”接着对方无恨把脸一沉,道:“上马来!”这小子太过分了,趁着他姐姐扮丫鬟时讨巧,当街要他姐姐伺候。在家争宠还不够,在外也这样!

安哥儿笑嘻嘻的,在小厮帮助下迅爬上方初马背,讨好地说“爹,我一直等你来”,说罢向后一靠,靠在方初怀中。

方无莫面无表情地看着弟弟,无悔则抿嘴笑。

方无莫想不通自己怎会有这样的弟弟,死皮赖脸,就像…就像滚刀肉一样。虽是小儿子,父亲其实一点不惯他,说打就打。可是他被打了不像别的孩子害怕或者赌气,躲开远远的,他越被打的厉害,越是哭天嚎地,越往父亲母亲怀里扑,喊“爹”喊“娘”,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谁还能下得了手?打完了还亲近父母,这么大人了,还总耍赖跟父母一床睡。因此,方初虽管教严厉,心里却很疼他。

全家也就方无莫不吃他那一套,所以他特怕方无莫。

方初拥着小儿子,对无莫等人道:“走吧。”

又看一眼方无莫,又不经意地扫过赵凡。

方无莫眼神一闪,便对小鹊道:“妹妹跟父亲先走。”

小鹊点点头,带着无悔等人跟在方初马后。

方无莫便客气地邀请赵凡同行,提议说反正他就是出来玩的,又不等什么人,不如跟他们一块;又说回头送他回他叔叔的商行。

赵凡也想同交结朋友,爽快地应了。

大家便一齐往渡口来了。

渡口及两岸江堤上,就像刚才法华寺前一样人山人海。江边搭建了许多的彩棚,霞照凡有些家世的富贵人家都有一间。景江面上,一字排开十艘扎得十分华丽的龙舟,正蓄势待。

方家和郭家的彩棚是连着的,方家隔壁是严家。

方初进入彩棚落座,方无极、方丹青等人忙来拜见大伯,又和方无莫郭孝等人招呼。正说笑时,从隔壁严家过来几个少年拜见方初,是严暮阳的堂弟严暮云、表弟蔡扬等人。

方初看着蔡扬,意外道:“你是何时来的江南?”

蔡扬恭敬回道:“侄儿是昨天到的。家父命侄儿到江南游历,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经历些,免得将来迂腐不知世事。侄儿便先来霞照拜望外祖父和诸位世交,然后前去碧水书院,再往青山书院。”

方初点头道:“原来如此。游历一番对你确有好处。”

说了两句,便让无莫郭孝等人上前,彼此见礼。

方无莫、方无极等人都盯住蔡扬。

这个表兄可比严暮阳厉害多了,十三岁中秀才,十四岁中举人。蔡家怕他风头太盛,硬是压着他没让参加会试,要他二十岁再考。怕他年轻不懂世务,即便考上了也未必能为官治国,反被盛名所累。

今日遇见,少年人都爱攀比,自然要看他有何过人之处。

方丹青、郭义等女孩子也都悄悄地打量他。

方无悔早在蔡扬自称“侄儿蔡扬”时,就眼睛一亮。

蔡扬先和少年们招呼,然后和表妹们见礼,当目光落到方无悔(其实是小鹊)身上,他微笑道:“方妹妹好。”

小鹊也微微一笑,福了福,道:“蔡哥哥好。”

眼前俊朗的少年,对她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他每年都要往乌油镇给方无适寄信和东西,其中少不了无悔一份,有信也有礼物。无悔在大哥回信时,也会附上自己的回信。小鹊跟在姑娘身边,将“蔡扬哥哥”几个字都听烂熟了。

陌生,因为她一点不了解这少年。

蔡扬也觉得眼前小少女有些陌生。

********

猜猜看,蔡扬哥哥能不能认出无悔妹妹(*^__^*)

第1229章 准岳父的苛刻

无悔妹妹在他心中,温婉又不失率真。

他常常想起当年在幽篁馆,因毁了方瀚海的字帖,他和方无适害怕,躲到书房窗外墙根下,那个雪玉般的小女孩蹲在他们面前,睁着黑溜溜的凤眼,仰着粉光圆润的一张脸,软声糯糯安慰道“哥哥别怕”。——她为他们担下了那个错误!

蔡扬觉得,无悔妹妹长大后变端庄了,也矜持了。

女孩子长大了自然要学端庄,在外人面前也应该保持矜持,可是他怎么就觉得不对呢?他理不清楚自己的心思。

江面上,龙舟赛已经开始,人们激动起来,喧闹喝彩声不绝。

蔡扬一心两用,眼角余光关注小鹊。

他不知道,方初也在关注他,还有赵凡。

方初很早就在留意女婿人选,备选名单中,蔡扬是排在头位的。他对蔡扬的了解,来自于蔡扬写给无悔的信。

当年,才五六岁的无悔收到蔡扬哥哥的信,欢欢喜喜地和父母兄长一起观看分享,又在父亲指点下认真回信。后来,只要蔡扬来信,方初都哄着女儿带他一块“分享”。等无悔长大些,隐隐觉得父亲看自己的信不大合适,却不知怎么开口回绝了。主要是她和蔡扬之间也没什么**,一直都让父亲“分享”的,忽然不让了,好奇怪。她年少懵懂,又和方初亲密,于是这习惯就一直持续下来了。

清哑对方初这小手段很无语,觉得他太**了。

清哑说这种行为好像偷窥,让孩子没了自我空间。

若是蔡扬知道他给无悔的信每次都要经过方初检阅,恐怕下次写信的时候该不知如何落笔了。落笔的时候,心里难免会揣测假想,若是方表叔看了这句会怎么想?有了这样的担忧,那信就不是写给无悔的了,就成了写给方初看的了。

对于清哑的谴责,方初理直气壮道:“无悔不说,他怎会知道?我看自有我的用意,不是查他的私情,是关注他的成长。”

清哑诧异地问:“那你看出什么来了?”

方初便告诉她:蔡扬给无悔的信,除了说些奇闻异事,便是和她说学习成长的感受;再有,就是他自己生活中的事。这些内容随着他们年纪增长而不断变化,不像亲友间的应酬,是当无悔朋友,对她很用心、很关心、很交心。

对,就是交心。

没有奉承吹捧,而是将彼此的生活点点滴滴融入对方,隔着千山万水,诠释了另类的青梅竹马。

方初见证了蔡扬的成长。

在他的有意指点下,无悔的回信大多是和家人在老宅、在清园的生活:跟父母在月下学琴、和兄弟们在河边钓鱼、和丫头们采花掰笋、学女红厨艺纺织等等,充满田园的诗意和温馨。

少年人热血激进,容易被功名利禄所惑,无悔的信如清澈的山泉,从不染红尘的世外桃源流淌到蔡扬的心里,使得他在读书考试之余,还能涵养性情,心态较一般少年要淡然、平稳。

这是方初有意促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