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用玉米棒子插着。是那种将玉米都拿掉之后的棒子。红彤彤的,瞧着滑稽的很。

眼睛是用炭块安着的,头顶上还不知道哪里找来一个草帽。

雅利奇瞧着就笑了:“这雪人谁堆的?手艺不错呢。”

“回主子的话,是葛旺,早上铲雪,他不吭不哈的就去堆了一个。”丁香道。

雅利奇笑起来:“行,他这手艺就是好,会养花,会养鱼,能养鸟,如今还能堆雪人。”

“他要是知道主子您夸他,要笑坏了。”铃兰道。

雅利奇就不说了,也不能因为这个赏赐,不然回头太监们要闹了。

四爷这头,不动声色的看着账册。

他心里很清楚,手里的账册绝对是有问题的。

他还没天真到知道自己是个皇子贝勒,就能被郑重其事对待。

倒不是说专门把有问题的账册给他看。

而是这户部账册本就这样,他能看的只有这个。

这些东西,只怕是皇阿玛也不能切实的见到最真实的。

倒不是说户部官员敢欺上瞒下,而是说他们有时候不得不隐瞒一二。

可饶是看的有问题,四爷还是觉得手紧。

这一年,北方黄河决口,南方却是到处大旱。

虽然不至于饿殍遍野,可粮食减产是一定的。

皇阿玛那边,早就有要继续打蒙古的迹象,毕竟那葛尔丹还活着。

可不管是打还是抓,兵马一动,粮草就要跟上。

可户部这账册明明白白说明了一件事,没有多余的粮草。

粮草都不足,税银自然也是不足的。

四爷还没有主动要求看税银的账册,他也不想沾染这些。

可想也知道,粮食都减产了,税银又能多好呢?

何况,每年的税银用途不少。

比如今年,皇阿玛南下以及去蒙古草原,这来回,用了多少银子?

好年景的话,一年的税银三成。就如今年,怕是去了一半吧?

出门在外,皇上还是要有皇上的派头,吃穿用度都是特供的。很多东西不比在宫里时候方便,就要加急运送。

一来一回,就好比每日里的饮食用度,就每天都有人在运送。

虽然皇阿玛可能根本没有吃没有碰,但是该有的东西,却是不能少的。

四爷合上账册,面上丝毫不变,心里却是叹气。

大清朝明明鼎盛,可这户部的银子却不充足。

他又想,今年皇阿玛是一定要去蒙古这一趟的,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省钱。

排场一定要足。

可摆排场,摆的都是银子。

四爷深吸一口气:“拿走吧。”

苏培盛将账册递给了户部的一个官员。

那人见四爷没话说,也就赔笑走了。

心想这四贝勒倒是什么都不多话,这来了户部也几年了,不知道看懂多少呢。

看懂多少他们是不知道,因为第二天,四爷就被叫走了。

康熙爷在乾清宫里见四爷和三爷。

“今儿个叫你们来,是有个事。”康熙爷笑道。

两个人忙问什么事。

“眼看就过年了,来年一年里,你们两个得帮着你们弟弟。”康熙爷笑了笑:“先前老七老八不是搬出去了么。不过他们两个府邸还差点。后年里,老十都要大婚了,前面几个也不好空着。都要大婚。都要大婚了,爵位该有就该有。老七老八就都给个贝勒吧。老九和老十还小,大婚是要大婚的,爵位就先不管。”

康熙爷说到这里,看了看三爷四爷。

三爷忙道:“回皇阿玛,儿子跟老四一定办好。”

四爷也道:“之前七弟一直没出去,这爵位没有也是可以。可要大婚了,没有的确不好看。八弟这几年一直办差,也该是个贝勒了。”

“嗯,老七老八那简单,府邸本来就不小,该有的地方修理修理就是了。主要是老九老十的府邸要好好修建。免得到时候没得住。”康熙爷满意:“老四你在户部也有年头了,如今这件事交给你,你跟内务府里的人打交道去吧。”

“老三你是个读书人,这细致地方,就帮着你四弟就是了。”康熙爷笑道。

两个人应了是,四爷犹豫了一下道:“那日后儿臣就去内务府里盯着,户部的差事……”

“户部是户部,你还年轻好好学着吧。户部学到多少是你的本事。内务府里倒是不用你坐镇。只管盖房子的事就是了。”康熙爷笑道。

三爷也忙道:“那儿臣也不敢耽误差事。”

康熙爷笑了笑:“好了,有日子没去后宫了吧?去看看你们额娘去吧。”

两个人应了一声就告退出去了。

走远了,三爷道:“咱们拿贝勒,得上战场……”

后头的话没说。

四爷也没接话,笑道:“那弟弟先走一步。”

两个人就在交泰殿外头分开走。

三爷见他不接话,也不说了,拱手与他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都知道,这是没法子的事。

正文 第319章 偏没福气

四爷往永和宫走,心里很清楚三爷的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老七老八占便宜了。

谁不知道呢?

老八好歹这几年还办差呢,可是说这个,他们几个谁不办差呢?

要是说老八办差就办得好,能有贝勒了,那他们几个这几年不是能有郡王了?

可想也知道不可能,大哥才是个郡王呢。

至于老七……他什么都没做。

可他脚不好,自打他出生至今,皇阿玛对他其实一直都不错。

纵然他额娘早就失宠了,可是他本人其实什么都没少。

皇子们有的他都有。

如今就连这贝勒的爵位都不少他的。只看着吧,大婚时候福晋估摸都选的不差。

这一点,其实犯不上嫉妒。

毕竟他是个有残缺的人。

只是老八。

老八。

老八是个很聪明的人,打小因为出身不好,处处谨小慎微,处处讨好哥哥们。

被惠妃养了几年,就处处跟着直郡王。

后来他的额娘总算是嫔位了,也丝毫不见他抖起来。

倒像是不声不响的就成了一个成熟懂事的皇子,眼瞅着也大婚了。

永和宫里,德妃见了四爷道:“这大冷天的怎么进宫来了?有事?”

“哦,是皇阿玛叫儿子进来有事。”四爷想心事走神了,这会子后知后觉的:“给额娘请安了。”

“坐。”德妃笑了笑:“我还不知道你进宫了。”

四爷就把方才的事说了一下。

德妃沉吟了一下道:“老七身子不好,你皇阿玛照顾也是应该的。老八……怕是年后,良嫔就是良妃了。”

四爷一愣:“原来如此,那……是喜事。”

“是啊,是喜事。”德妃也笑了:“也是应该的。”

四爷点了个头,心说应该什么?

要是按着这个来算,那老七的额娘成嫔怎么不晋位?

“叫你去督建府邸也是好事。”德妃笑了笑:“不过眼下天寒地冻的,怕是开春才能办了吧?”

“是,回头儿子先去内务府里走走,该安排的安排,如今不好动工,不过早就选好了地方的,只要天暖了,材料齐了就能建了。后年都能住进去。”

“后年要大婚的不少,老七老八老九的嫡福晋都要在这一届秀女里头选。”德妃顿了顿:“你的继福晋肯定也是这一届。”

“是。”四爷不知道怎么说。

“到时候……额娘给你看着点,只怕是因为是继福晋,你皇阿玛反倒是有自己的意思。不过额娘也不是不能说话。倒是要问问你,你有什么想法?”

四爷看了德妃几眼才道:“儿子如今……没这个心思,后院里又有几个孩子。还有个嫡福晋留下的嫡子。继福晋是美是丑,都不要紧,性子好些别是个掐尖儿要强的就是了。”

德妃点头:“我也这么想的。额娘如今还不知道你皇阿玛的意思。也不急,还有一年呢,尽量看着吧。”

也不知道皇上是因为老四没了一个嫡福晋觉得委屈了孩子,要给选个更好的呢?

还是继福晋了,就降一级呢?

四爷也不着急,就与德妃说起闲话来。

四爷倒是不觉得额娘关心他后院里哪里不好,反倒是这些闲事,絮叨多了,反而亲近。

“你府上的三格格我还没见过,过年带进来么?”德妃又道。

四爷犹豫了一下:“三格格还小,不懂事,怕冲撞了额娘,不如开春暖和了再来给额娘请安吧。”

德妃心里好笑,心道这乌苏里氏也是有本事,娘俩都被老四看重。

“我就问问,孩子还小,大冬天的也不好行动。前几日二格格也病的厉害?”德妃又道。

“是,发了一场高烧,那孩子早产,身子不好。”四爷道。

德妃想起宋氏,一阵不喜,不过以前就说过不要她伺候的话,要么老四听了,就不必再说。

要是老四没听,那就是老四对宋氏还有意思,她也就不说了。

“那过年就叫二格格也歇着吧,起早贪黑半个月,她受不住。开春再进来也是一样的。”德妃道。

四爷点头,对这一点没意见。

娘俩又说了几句闲话,四爷回府之后还叫人给十四送去了几张皮子。

宫里德妃是次日里知道了这件事的,与曲嬷嬷道:“这孩子,到底还是客套呢。”

“娘娘这话说的,哪里就客套了?四爷跟十四爷亲近是兄弟之情。人家兄弟亲近,您这不是瞎操心?再说了,您觉得以前他们不亲近,那是因为四爷还不到岁数呢。如今他自己个儿做了阿玛,府里也几个孩子了,自然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俗话说的好呀,养儿方知父母恩么,您可是多虑了。”曲嬷嬷笑道。

其实曲嬷嬷心里清楚,主子是觉得昨儿个问到了三格格,叫四爷高兴了。

可她觉得不至于。

三格格是得宠的乌苏里氏生的,可四爷就值当为了闺女跟自家额娘计较?

是,主子对府里的格格都一般,那也不是对三格格一个人一般呀。

所以主子还是自己心里总是惦记着怕四爷与她和十四爷不亲近,这才总是想多了呢。

“您自个儿想多了可不好,就当一直在您跟前长大的。您总觉得他小时候不在您这,您就轻的不敢说,重的不敢说,反倒是不好。您瞧宜妃娘娘那边。对五爷是该打就打,该骂就骂。瞧着也不生分呀。”

德妃失笑:“我可学不来她那样的。”

说是说,可她也觉得宜妃这方面是聪明。打闹也好,骂一顿也罢,就与老五很亲近。

何况,太后可还在世呢。

她这里,孝懿皇后都不在了,还纠结什么呢?

“罢了,我也不想多了,过年的时候,给府里的三个格格都赏赐些东西吧。”德妃扶着曲嬷嬷的手:“走吧。”

曲嬷嬷应了一声是,心道如今府里是好的,就怕是后年……继福晋进门,希望是也好着吧。

哎,原配夫妻走不到头,可真是叫人无奈啊!

难怪前几年主子一直瞧不上乌拉那拉氏呢,真是没福气的一个人。

皇子里有几个能生出嫡长子的?

多好的命,偏没福气。

正文 第320章 漠视

随着一场大雪,气温骤降。

不过二格格的身子渐渐好了起来。

四爷如今又接了差事,自然是忙的不得了。既然皇阿玛没有叫他不管户部的事,那就总是有事做的。

何况是年底。

就算是他只是个帮衬,户部那些人也不能叫他只是闲着。

有时候闲着就是一种被漠视。

所以四爷停住手里的活计的时候就发现,次日已经是腊八了。

腊八早上,还是澄心院里见。

四爷,李氏,雅利奇等人都到了。

众人请安见礼之后各自落座。

天还早,还黑着,众人坐定不久,四爷道:“都不必太拘礼,今儿过节,都只管吃喝好了。”众人谢过。

四爷今儿穿着褐色的常服,团龙纹,倒是显得很有气势。

李氏是桃红的旗装,雅利奇是鹅黄的旗装,倒也不算素淡,还是很华丽了。

格格们也都一样打扮的精致美丽。

很快膳食上桌,紧接着,宫里的赏赐也就到了。

腊八粥,年年有。

雅利奇想起去年这会子,她生了孩子不久呢,今年孩子也过生日了。

腊八粥还是如去年一样,四爷赏赐了来送东西的太监,叫人将腊八粥热过,都分到了一点。

然后才是府里的粥。明显感觉出不同。府里的粥精致多了。

雅利奇吃着粥里头的豆子,心想还是很好吃的。

今年她好好的,四爷就没管她吃多少。

所以雅利奇还是满意的将前院膳房里做的粥品尝了一遍。又把前院里膳房做的膳食都吃了一遍。

最后收拾了,四爷坐着喝了一会茶,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

就起身进宫去给康熙爷和德妃请安去了。

临走雅利奇问宋氏:“孩子全好了?”

“多谢雅主子关心,二格格都好了,只是天冷,没带出来。”

“嗯,好好养着吧,过年都不必进宫去了。不然熬个半个月,她吃不住的。”雅利奇道。

宋氏愣了一下还是应了是:“多谢雅主子关心。”

雅利奇点头:“那我回了,你也回去吧。”雅利奇说着,就与一边与耿格格说话的李氏道:“李姐姐,我先回去了。”

李氏点头:“走吧。”

说着一起出了澄心院,也没什么话说。

尹格格跟着雅利奇,也不敢上前说话。

武格格就是前车之鉴,她万万不敢惹雅利奇了。

可也印证了一件事,乌苏里氏果然是个蛇蝎,哪里是个好的了!

主子爷是不知道她的心肠!日后继福晋进府,肯定不会叫她好过的!

雅利奇不知道,也不关心尹格格的想法,她只是风轻云淡的回去了。

这一年的年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只是毓庆宫里的人都强颜欢笑而已。

雅利奇和李氏安静的在永和宫里装了半个月的木头桩子。并没有意外。

时间就这样划过了还算平和的康熙四十二年,又划过了康熙四十三年。

转眼间,已经是四十四年的初春了。

又是结束了漫长的拜年。

雅利奇累的大睡三日。

正月十九这一日,李氏那爆出有孕。

这是李氏第三胎了。

雅利奇不得不服气。李氏这一年多来,伺候四爷的次数是真的不多。

跟她比起来,怕是一年都没有几次。

可李氏怀孕了。

雅利奇这里也没做什么措施,她自己算是发现了,她是个不易有孕的体质。

正琢磨,就听见两岁多的三格格叫额娘。

三格格如今能跑能跳,会说很多话,很可爱又乖巧。

“额娘。”三格格跑进来:“额娘去看花。”

“大正月里的,看什么?”雅利奇摸她的小脸。跑的太急了,脸红红的。

“花园有!”小姑娘不服。

“回主子,花园里是盆里的,这些时候摆出来给主子们看的。”玉兰解释。

雅利奇哦了一下:“那你去吧,跟奶娘一道去。额娘还有事,不跟你去了。”

三格格哦了一下,也不强求,踮起脚吧唧了一下额娘就跑走了。

雅利奇笑着看着蹦跶的欢快的丫头,心情很好。

李氏怀孕,她没什么太多的想法。

倒是今年选秀了,三月里就该定下继福晋了,这才是大事呢。

今年不光是定下继福晋,应该府里也会进来一两个人。

去年的时候四爷督建府邸,得了康熙爷的赏赐,夸他办差好呢。

旧的一年里,几件大事,一是宫里多了一位良妃娘娘。二就是七爷八爷做了贝勒爷。三么,宫里没了一个打蒙古来的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