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小菜有七八样,雅利奇觉得那个腌制的金黄的咸菜丝儿格外好吃。

用香油和熟芝麻拌着,还有辣椒油淋上去,说不出的开胃。

又不那么咸,一看就是恰到好处的洗过了。

两个人吃的十分的满足,吃完了雅利奇直接将这一桌赏下去叫奴才们吃去了。

怎么都比她们本身的膳食好。

何况,各种糕点和蒸饺都干干净净的。小米粥也是用砂锅端来的,他们用过的都是用勺子盛碗里的。

奴才们自然是感激不尽。

四爷走后,留下两个伺候雅利奇,其他人就赶紧去用膳了。

“主子,皇上方才说一会送六阿哥过去呢。”玉兰道。

“嗯,不是也叫了五阿哥么,去呗。”雅利奇不甚在意。

“奴才听说,五阿哥如今也开始读书了。”玉兰又道。

“这也正常。”雅利奇笑了笑:“皇后毕竟不甘落后。”

“那咱们六阿哥也学么?”玉兰担忧。

“不学,多大点,去玩着吧。青雀是自己想学,不然我也不着急。”说实话,她前世时候小时候也没读过幼儿园,就算是读书很晚了。

七岁开始,到后来小学到大学也没差别人什么。

如今的孩子们学的少,又不需要英文政治化学什么的。

虽然他们也要懂得蒙语和满语,但是那第一语言了,还是好学的。

三岁开蒙和五岁开蒙,甚至七岁开蒙都差不多。

反正一辈子不都要学的?就算是日后大婚了,还是要学的。

她只要求孩子不走歪路,学习当然是好事,人嘛不管什么地位,都要掌握很多知识。

可是如果孩子就是不爱呢?就是没那根筋呢?

那就随缘,做人做明白就不错了。

而就如今看,她生的这几个都不笨,六阿哥也不笨,不用太久,估摸来年后年自己暗戳戳就要学了。

“也不知道来年如何呢。”玉兰叹气。

“你都要愁老了,成日家愁。”雅利奇失笑起来:“该怎么就怎么,进来什么天仙就能叫人日子过不下去了?”

“奴才担心嘛。”玉兰脸红。

“得了,好好过你的日子,倒是你们几个都不小了,该出宫了是真的。”雅利奇道。

玉兰今年都二十七了,放在这个年代,委实不小了。

玉兰一愣:“奴才伺候主子一辈子。”

“我还能叫你一辈子没下落?你最大,给你先找。铃兰还能缓缓。石竹和丁香也缓缓,一个个来吧。”雅利奇道。

玉兰又害臊,又不舍的看雅利奇。

“行了,前儿是谁跟我说起金钟要出宫还一脸羡慕的?”之前那个不懂事的金钟,在针线房多年,终于来年要放出去了。

她专门来了景仁宫磕头。雅利奇便顺势赏赐了五两银子。

“奴才没有,奴才没有想离开主子的心啊!”玉兰忙道。

雅利奇摆手:“好了好了,知道了,我已经托人给你打听合适的人家了。只要有,就给你嫁出去。”

玉兰跺脚,臊的脸通红,见石竹几个来了,便跑出去了。

众人知道之后也只是笑,打趣她。

腊月初十这一日,四爷专门将温宪叫来了乾清宫。

温宪心惊胆战的,还好同行的还有贵妃,她虽然不敢多话,还是小心翼翼的打听:“小皇嫂……究竟是……是什么事?”

自打上回十四爷叫小皇嫂之后,温宪也学会了。

“别这么叫,别担心,是好事。”雅利奇实在不爱听,这一叫就跟小三似得。

虽然妾是妾,可我们是合法的好伐?

温宪忙改口:“是,贵妃娘娘。”

“别担心,是好事情,可能是叫你见个人。”雅利奇笑道。

温宪越发七上八下起来。

乾清宫侧殿里,周明哲一样是提心吊胆的。

他虽然一早叫苏培盛提醒过了,一会温宪公主来,也明白这大概是互相见面的意思。

可他很担心,对方可是公主。

虽然是嫁过一回的,那也是金枝玉叶!先帝爷的嫡出公主,当今的亲妹妹啊!

他算什么,家里爹也就是个翰林院的穷官。

自己更差了,就是如意馆的一个画师……

微薄的那点俸禄,支持他画画够了,要是和公主……想想都吓人。

何况,那佟佳氏的舜安颜的下场就在眼前。

那可是这一辈子都不能认祖归宗了。

对于如今的人来说,被家族放逐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

意味着死了也不能入祖坟,意味着后辈子嗣也不能入族谱,就是这一支彻底没了啊。

温宪公主被送过来的时候,不安到了顶点。

于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十分的尴尬。

一个是见陌生人的惶恐和不安,一个是忐忑见金枝玉叶的惶恐和不安。

反正就是惶恐和不安。

半晌,周明哲才想起请安来,拱手:“臣给公主请安,公主千岁!”

正文 第691章 穿什么越

温宪忙摆手:“不必这样,你……你免礼……”

周明哲长得太好看,跟舜安颜那种不一样。

舜安颜属于清冷型的,样貌自然也是好的,先帝爷选额驸,又是在京城的,自然不可能选个丑的。

这一点上,历朝历代驸马都不能难看了。

可舜安颜心里没有公主,自然面对她的时候,就是笑着也是冷的。

久而久之,温宪不仅不敢多看,还会害怕。

可周明哲不同,周明哲一双桃花眼,看着就是笑着笑意的。

叫人心生好感,尽管他紧张又忐忑,可也依旧掩藏不住的就相貌,叫温宪看的清楚,不禁有些脸红。

毕竟她虽然胆子小,可又不是傻子,还能不清楚忽然来见他是什么意思么?

她不好意思说话,周明哲就算是尴尬死也得说几句,不然这不就冷场了?

坦白说,周明哲这样的,对于娶妻来说就算是有自己的要求,最终也是父母之命。

如今显然是皇上的意思,他不管是不是愿意都不能说不愿意了。

之所以叫他见公主,只怕是看公主的意思了。

至于这位公主么,没有人不知道的,嫁过一回了。

看起来性子倒是软绵,也听说了是那舜安颜自己心里有人,这件事也不算是秘密。

只是毕竟是皇家的事,谁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就是了。

而今看着,公主样貌也是极好,白皙又柔和的样子。

“公主……公主可喜欢书画么?”周明哲尴尬的问。

“我……喜欢,就是不会画画,也写不好字。”温宪低头,害羞道。

也是十分努力的不想冷场了:“听说……听说周大人画画极好,小……贵妃娘娘十分喜欢您的画呢。我也见过。”

“是吗?那公主喜欢吗?”周明哲眼睛一亮。

“是……那个柿子图,我见过,贵妃娘娘十分宝贝那幅画,我觉得很好。”很新奇。

“是吗?那时候画得不好……难得贵妃娘娘喜欢,还留着。”周明哲说起画来,显然精神多了。

“娘娘说……说周大人是个懂得生活的人,会观察生活。”温宪道。

“娘娘委实慧眼,因为画画,臣时常去乡下走走,看的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了。”周明哲激动道。

这要不是个贵妃,不是谁家妻妾,是个男人多好!他就能把酒言欢了啊!真是知己有没有!

两个就这么不尴不尬的坐了一刻钟,才有奴才来请周大人。

等周明哲出去了,温宪大大松口气,太紧张了。

雅利奇进来笑:“瞧见了?怎么样?”

温宪脸一红:“娘娘说什么呢……”

“啧,就问你看上了没,这还用多说?你皇兄打听过许久了,又忽然发现他就是当年在街上卖画的。这不正好?门第是不高,但是难得的人品,你要是喜欢就点了头,不喜欢就摇头。”

“我……我哪里会嫌弃门第……”温宪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倒也是,只要跟你成婚了,就是额驸,只是过日子要过的开心。一个人的字画还是能看出一部分内心的。这位周大人只怕有一颗闲云野鹤的心,却又酷爱画画,是个内心干净的人。”雅利奇道。

“那……那我……”温宪脸更红了。

“不要着急。我不是劝你,过日子的是你,不是我。我只是说说我的看法。这一家子倒是人品都不错,你也回去打听一二。”雅利奇笑道。

“只是我……我毕竟不是第一次婚配了……”

说到这里,温宪不脸红了,不管人家好不好,她自己就觉得自己不好了。

雅利奇能理解,这是这个时代女人的通病。

也是几千年来女人被压迫的结果。

“难道,女人嫁错了一次之后,这辈子就该孤独终老?别说错不在你,便是你的错,难道你错了之后就不能改了?这世间女子地位低下,可你好歹是个公主,你也这般不自信么?”雅利奇看着温宪。

温宪每次面对她这种问题,都自惭形秽……

于是低头呐呐:“不是。”

“好了,你皇兄肯叫你再嫁,不是叫你凑合的。与其凑合,不如不嫁。这一回,你要好好选,好好看,要自己喜欢。日后日子是过的红火才有意思的。没说非得是他,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明白自己的路如何走。”雅利奇拉她的手:“没有人家没说什么,自己就把自己贬低了的。”

“可……可不管嫁给谁,对方不会嫌弃么?就算是嘴上不说……”温宪咬唇。

雅利奇愣了一下,叹气:“如果对方嫌弃,却又不敢说的话,就看你了呀。再怎么说,你还是个温柔美丽,又高高在上的公主吧?”

这年头男男女女观念都是……一言难尽。

明明满人入关之前还好,跟着汉人学的这些个糟粕啊……

什么一女不嫁二夫啊,什么从一而终啊。

男人是一坨狗粑粑也得好好过下去,不然就是坏女人。

甚至如今满人家的姑娘也是学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再有什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反正就是男人是天。呸!

雅利奇无力吐槽,真真是能把自己憋死。

所以就冲着这一点,穿过来就够憋屈的。

还有人念叨往古代穿越呢……别说没有电视电脑空调手机了,就这观念你就说疯不疯?

到了十几岁出嫁,你跟你爹说一句我要自己谈恋爱试试?好一点送你去当个尼姑,坏一点可能就直接丢河里了。

成婚之前你都不知道你男人是个什么样,是猪头还是牛头。

再者说,这念头能纳妾的毕竟还是少的那一波,一般就是一夫一妻一辈子。

那你不管是嫁给猪头还是牛头,打你还是骂你,你都只能过。要么死。

这还不算,你还得不停的生孩子,没有什么权利说不。然后你还要做饭洗衣伺候一家子,那是正经的伺候一家子。再偏一点,你可能还得下地干活……

想想都……

阿米豆腐,还好四爷还算靠谱,还好雅利奇还算想得开,不然……

真要是那么糟心了,不知道有没有勇气给自己一刀。还是懵懵懂懂过日子好啊,千万别带着前世的记忆,太吓人了。

正文 第692章 决断

温宪这事也没瞒着,太皇太后和太后都知道了。

太皇太后不管事,但是还是说了一句好。

太后也没什么意见,女孩子家,找个男人疼就好了。门第不要紧了。

只是温宪自己倒是还犹豫了很久。

不过四爷明显不着急,并不催促。

比起做四爷的女人来,还是妹妹和女儿更幸福,至少他们还有很多选择。

雅利奇相信,如果温宪这回还是过不好,再来一次四爷也还是支持的。

因为四爷不需要用妹妹的婚姻来做什么,他完全可以支持妹妹幸福的过日子。

腊月里忙,四爷显然是将这事暂时丢开了,年后再说吧。

而四爷如今正在忙着,江宁府的事也不得不解决了。

之前因为还钱的事,江南几家倒是叫四爷有些好感。可他们的银子哪里来的,四爷更清楚。

但是也许就是因为户部这件事刺激了江南几家,他们也明显感觉到了先帝爷和当今的不同。

都说三年不改父志,可这眼瞅着就过了三年了。

他们不能不紧张。

几番打探下,皇上的口风丝毫不松懈。

于是终于是曹家做主,联合孙家,李家一起,用捐银子上折子来了。

他们言道:北方黄河年年决堤,国库吃紧,他们几家愿意为国分忧。

送上来的银子以及物件儿自然是个叫人震撼的数目。

江浙总督亲自押送这一批东西进京,三日前已经到了。

东西就暂时放在了户部,四爷已经看过了账册。

一连三日,等不到皇上的准话,等待的江浙总督也着急。

四爷叫了户部,吏部,以及内务府等七八个官员商议此事。

众人都很清楚,这是江宁府三家送来的保命符。皇上若是肯接,那就证明这三家抱住了命。

如果皇上不肯好好接,那就……

“臣弟看,他们这也算是将几十年的家财掏空了。”八爷道。

八爷如今没有明确的职务,只在户部打杂。

倒也能说上话。

“八爷说的不错,至少曹家算是掏空了。”户部尚书点头。

四爷嗯了一声:“朕一时拿不定主意,你们说,此时该如何是好?”

众人面面相觑,隆科多道:“这曹家老太君毕竟是先帝爷的奶娘。当年在世的时候,先帝爷是总念叨着。也由此,曹家才能有这些年的差事。”

“李家和孙家差一点,可也是能接密旨的。奴才的意思是,这曹家老弱……是不是能留一条命?”

隆科多这意思是,至少叫天下看着皇上仁慈吧?

“隆中堂说的有理,臣也是这个意思。这三家既然主动上缴了财产,想必也是自己清楚自己的事。”张廷玉道。

“臣弟觉得,命可以留,官职还是要换了好。他们盘踞江南多年,就怕日后故态复萌。”八爷道。

四爷点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皇上英明,还是您决断。”李光地道。

“朕的意思。”四爷顿了顿:“不如就叫曹家进京吧。他们家如今晚辈并没有什么本事,江宁的官职就不必做了。”

“皇上英明。”

“进京来,他们家毕竟是先帝爷的心腹,也不好苛待。给个官职荣养吧。至于李家孙家,调离江南吧。也给升个官。”

至于是升官还是明升暗降,那就不用说了。

总是这三家风光是绝对没有了,不管怎么样,他们只能是退居二线。

能保住有官职,甚至还能留一点银子那都是看在他们主动的份上。

也不知曹家那位当家如何能有这样的决断。

在座都知道,这件事晚个半年,那就是决然不同的下场了。

抄家也未可知!(素的,历史上就抄家了呀。再度提示:请勿对照历史,这不是历史。)

圣旨一下,知情的,不知情的都是知道厉害的。

江宁府曹家嘛,这谁不知道,先帝爷那会子的宠臣啊。

一朝进京做个大学士,是从一品呢,听着官职高了,可这官场上不是只看官职高低的。

京城里各个部分多得是官职高的,比如礼部。

可是那些个虚职有什么用?京城里这么多当官的呢。

地方上的五品官都比他们值钱。

至于李家和孙家,那就更别说了,放到了别的外省,全是从五品……

不过好的一点是,虽然眼下看着不好,可是如果他们的后辈子孙出息,那也还是能再做大官的。

总比抄家流放好吧?那可是要断了子孙的前途的。

腊月十七,圣旨终于到了江宁府。

曹家,曹寅提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

前院里,他看着跪在跟前的两个孙女:“此番送你们进京选秀,你们可知道是何缘故?”

十六岁的曹莹道:“自是光耀门楣。”

十五岁的曹芙咬唇:“为了爹娘,为了曹家。”

曹寅叹气扶着她们两个起身:“祖父不图你们出息,不求光耀门楣。只求你们若是能有机会进了宫,庇佑曹家的下一代,你们自己的兄弟们,甚至侄子们,是祖父对不住你们,也是曹家对不住你们。”

“祖父,我们……生在曹家,十几年来锦衣玉食,如今该出力义不容辞。祖父不要这样。”曹芙忙道。

“好孩子,日后,就靠祖父这个没用的大学士,以及你们了。”

总不能百年之后,就叫世人忘记曹家这一门吧?

“要记住,进宫后不争,不抢。”曹寅道。

两个孙女都点头。

不管怎么样,总要去选的,万一……进不去呢?

京城里,已经预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