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臣妾就叫人收拾行礼。”纽祜禄氏笑起来,心情好的很。

“依着爷,那就不叫你去了,不过皇阿玛和皇额娘大约是想着你也刚进门,不好抛下你。”弘晖笑起来:“既然去了,你就好好住着。平素不必战战兢兢,皇额娘不是个喜欢管人的,皇阿玛后宫的人她也不管。至于圆明园,你初一十五去请个安也可以,不过珍额娘也是个不喜欢麻烦的,想必也不必你请安。”

纽祜禄氏应了,小心道:“臣妾瞧着……贵妃娘娘倒是性子好?”

弘晖一笑:“你我夫妻,说话不必这样小心。”

福晋不好意思的脸红:“臣妾也……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毕竟日后要见的时候多呢。”

弘晖往后靠了一下道:“珍额娘这个人,你不惹她,她素来好相处。你只需记住,她不管是性子如何,对你们家爷我,是好的就是了。”

弘晖如今也不想用恶意揣度人,背后的事他不知道的就当是没有。

事实上,珍额娘也确实是没有害过他,反而帮过。

至于说背后要非要揣摩,那活的不累么?

“是,臣妾记住了。后院里的格格带不带去?”纽祜禄氏倒也不绕弯子:“爷要带可以,不过臣妾觉得,不如不带。叫人看着不好。”

弘晖看她:“你都说了,那爷自然依你。”

本来也没打算带,不过逗逗她。

福晋还是很可心的,就如今来说,弘晖很喜欢。

自打她进府之后,格格们弘晖都不怎么去了。

“爷怎么这样……我又不是……”纽祜禄氏不好意思起来。

“好了,今儿爷就在你这里歇了,明儿一早走。赶紧的给爷预备膳食吧,今儿可饿了。”弘晖笑道。

正文 第920章 第一太监

随着时间推移,很快,就有大臣们试探性的上折子夸四阿哥了。

当然,因为上次四爷说的狠,对戴荣一家也不容情,所以如今臣子们也不敢直接问太子这回事了。

他们的折子都是说四阿哥如何如何好,可谓是皇子之表率云云。

四爷看了一笑置之,只是折子,不管就是了。

等到哪天上朝的时候有人问了,他再回答不迟。

四爷已经是定了四阿哥,但是倒也不着急。只叫内务府和礼部徐徐准备起来,今年是不办了。来年吧。

也叫钦天监选好日子。

宫里已经是传遍了。

要是之前,四爷只是带着四阿哥种地,那大家纵然怀疑也不会这么笃定。

可是这半年以来,皇上做的事太多。

大阿哥是早就因为受伤退出储位之争。皇上纵然恩宠不少,可是这种时候撇开嫡长子,意味着什么?

齐妃如今被厌弃,纵然位份还在,可是不能管自己的孩子了。

五阿哥自不必说。六阿哥也是出自贵妃娘娘。而其他下面皇子们还没长成。

这时候,皇上忽然将四阿哥拎出来,带到了人前,说明什么?

太明显了好么?

园子里,所有的嫔妃们对贵妃越发敬重了起来。

这位,得宠了十几年,眼瞅着儿子也要做太子了。

真真儿是好命呢。

带到了十五的时候,四爷带着雅利奇去给太后请安。

雅利奇瞧着太后是有话与四爷说,就带着闺女出去走了走,说是逛逛。

也正好,弘晖媳妇不方便来,她出来倒是正好陪着她走走。

四爷这头,直接道:“皇额娘有话与儿子说?”

“倒也不是什么不能叫贵妃听的,只是哀家好奇心起来,就问你一问。你是定了弘时?”太后道。

四爷犹豫了一下,想着如何说:“皇额娘……可是不满?”

“哀家不满什么?弘时是个好孩子,聪明,懂事,孝顺。读书又好,出身也好。”太后笑了笑:“哀家如今也是老了,以往不管事习惯了,这会子,哀家只是多少有点担心。”

“皇额娘的意思是……怕他们兄弟们相处不好?”四爷笑了笑:“不必担心,朕自会调和。”

“也好。”太后叹气:“皇后的事,哀家也是伤透了心。好在贵妃是个好的,她娘家也没什么持重的人。虽说爵位高,可总算她们家的人都本分。”

太后想着,大清一朝,素来把外戚都捧得很高。

难得贵妃是个懂事的,也没想着扶持她娘家的人。

这便是十分难得的品质了。

毕竟身在高位,又有几个孩子之后,哪个女人不想着抬举娘家呢?

可贵妃的娘家之所以能有国公,也是她那阿玛自己的本事。

这就挺好,爵位高,没什么官职。

日后弘时做了太子,再扶持也就是那样,总归再不会出来一个赫舍里氏和佟佳氏就是好的。

“皇额娘只管放心,弘时是朕瞧着长大的孩子,性子朕是清楚的。”四爷笑了笑:“皇额娘瞧着他像是只读书,可他不呆。朕看中他,并不是只因为他出自贵妃。这孩子心中有丘壑,只是平素不显。这太子之位给了他,他自己也会调节与兄弟们的关系。”

四爷又笑:“弘时继承了贵妃的性子,贵妃瞧着厉害,心里是善良多。可弘时又没他额娘那么心软。朕选他,自然也不是只凭着疼爱的。”

“那就好,那孩子是好,哀家这就放心了。”太后笑起来。

心说要不是打小就在你眼前长大的,你也不知道这么多。

“不过,既然要立弘时了,也该抬举抬举贵妃了。她的娘家已然是国公了,再封赏也不合适。不过她本人是该提一提位份了。”太后道。

四爷点头:“皇额娘说的是。朕……朕也不打算再立后了,贸然叫她做皇后对她不好。朕本也有意,叫她做皇贵妃。不如就今年吧,年前给她办了册封,年后就该是青雀儿的好事了。”

“好,就这么办吧。那就告诉内务府,礼部,钦天监,给贵妃瞧个好日子。一定要好。”太后道。

四爷笑着应了。

等离开了畅春园,四爷也没跟雅利奇说这个事。

雅利奇也没问,只当是因为四阿哥的事,太后娘娘心里有些话要问。也就随便了。

等回了九州清晏,四爷亲自拿出黄历本子来看日子。

当然最终是要钦天监看的,但是四爷也想知道知道。

“内务府那边,给贵妃做的吉服什么时候能做好?”四爷问。

“回万岁爷的话,许得年底呢。这皇贵妃娘娘的吉服……也就比皇后的差一点了。”苏培盛到。

年前四爷就叫内务府做了,只是不许他们透露出去。

“嗯,朕的意思他们也知道。告诉礼部,册封礼上,皇贵妃只比皇后低半等。朕此生不会再立后,乌苏里氏不是皇后,也是皇后。朕百年之后,也是要与她埋在一起的。那时候,她自然是皇后。”

“嗻。”苏培盛心跳的很快,皇上这话,就等于说这辈子都宠着贵妃娘娘了。

可不,要个皇后的虚头衔有时候也没那么要紧。

贵妃娘娘缺什么啊?

娘家爵位有了,自己宠爱有了,儿子太子之位也定下来了。

自个儿不是皇后要紧吗?不要紧啊。日后追封也得是皇后啊。

人嘛,总是不能十全十美,都占全了,反倒是折了福不是?

所以啊,皇上估摸也是想着这个呢!所以哪舍得叫贵妃娘娘折了自己的福气?

贵妃娘娘也是个知足的,日后宫里不会再有皇后,那皇贵妃不就是皇后?

瞧着吧,齐妃几个,到死也是妃位顶天了。

皇上不会再提拔一个贵妃出来了。

苏培盛出了乾清宫,就溜达往内务府去了。

内务府里,七爷今儿不在,自有旁人来接。

这可是乾清宫里大太监,紫禁城里太监头子。皇上跟前得用的第一太监啊!哪个敢怠慢?

“哎哟,这不是苏公公,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什么事还值得您来亲自来一趟?叫小的们来不就行?”

正文 第921章 要晋位了

“嗨,不都是奴才么。”苏培盛笑着拱手:“大人辛苦啊。”

“不敢不敢,苏公公请。”副总管客客气气的迎接。

进了里头大堂坐定,上了茶,苏培盛喝了几口:“哎,这茶好。甘冽,夏天合适啊。”

“哟,这可是这茶有福气,回头给您包上几斤!”

“算了,平素伺候万岁爷,也没空喝茶,再说了,我那别的缺还有可能,茶不缺。贵主儿赏赐的也喝不完。”苏培盛笑道。

副总管一听,大概就明白了:“说起来,咱们贵妃娘娘是最体恤奴才的。”

“可不么,这不,万岁爷的意思是,给贵主儿的东西啊,一定得是上好的。你们如今也忙,又要安顿贵主儿晋位,又要预备四阿哥立储。这大公主的嫁妆,二阿哥的大婚也该预备着。”

皇上最终定下,皇子公主只需给皇后守孝一年。

所以来年要办的大事不少,弘昐也该娶亲,后年就该是大公主出阁。

“嗨,内务府不就做这个的?怎么敢说忙。何况,这些个事也是分开来的,一件一件来。眼下就先把贵妃娘娘晋位的事办好不是?”

“分得清缓急就行。”苏培盛笑道:“咱们贵主儿不喜欢点翠,你们预备的首饰里,也就少上这个。我也给你提个醒,来年是个好年景。新人入宫,老人么,该晋位的也就要晋位了。”

这一回晋位,基本就定死了。未来十年不会有大变化了。

他也算是提醒一下,免得到时候真忙不过来出岔子。

“哎哟,这可真是好事,多谢公公提点了。”副总管高兴的道。

苏培盛走后,副总管忙着出宫就去七爷府上了。

可赶紧的吧,这一件事一件事的,哪里也不能疏漏了。

一旦是定下来,四爷就常把四阿哥带在身边了。

虽说还依旧与其他皇子一道读书,但是毕竟他如今学的比之前多一点。这对于他来说倒是不为难,他本也喜欢学东西。

六阿哥瞧见,哪里还有一点醋意,谢天谢地好嘛!

就这学的这么多,他就不愿意做太子,得多累啊!

于是他跟自家额娘说了,雅利奇无奈的笑。

旁的人害怕兄弟不合,到她这里,倒是好……六阿哥因为不爱读书而不喜欢太子之位,这也是奇谈了。

宫里,园子里都为这些事忙活起来的时候,西北却起了风波。

准噶尔部余孽叛乱,推翻了和硕特家族,占领西藏。

四爷登基之后,西北的驻军就扯了一部分,那时候的蒙古葛尔丹死后,准噶尔部也已经没了威胁。

朝廷养这么多兵马也是吃力。自然不能再全部驻扎在那里。

这才几年,竟然又有这样的事。四爷震怒。

连夜召集各部大臣商议。

有人主战也有人主和。不过主和的被四爷骂成狗:“都打到了家门口,还议和?议个屁!真是软骨头吗?还是你们都怕死?”

众人跪倒,忙说不敢。

“皇兄,臣弟愿意出战。”十四爷上前一步:“臣弟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愿意做个前锋,身先士卒。”

“好,这才是我爱新觉罗氏的好子弟!”四爷欣慰一笑:“你也不必着急,打是一定要打,只是这么打还要商议。你既然想去,朕就准你去。战场上立功去吧!”

“是,多谢皇兄!”十四爷激动道。

皇上主战,那就谁也不必说和的话了。

散了之后,众人三三两两商议起来。隆科多等臣子都是愿意出战的。

不过未必能轮的上就是了。

十四爷也不可能独自领兵,他毕竟年轻,没经验。这么大的事,皇上就是疼爱弟弟,也不可能叫他这么去。

眼下,就看是主帅人选是谁了。

太后听说十四爷请战,手一顿,随即叹气:“也是他的出息,哀家是担心,可也不能拦着。由他去。”

曲嬷嬷叹气:“咱们十四爷还年轻呢……”

“年轻不就该是出力的时候?哀家不管这个。哀家……求佛祖保佑吧。”太后笑了笑:“他能站出来,皇帝高看他一眼,哀家也是一眼。担心是担心,可哀家也高兴。”

这才好呢!靠自己,日后也站得稳。

做哥哥的抬举你,照顾你,日后不能等着侄子也抬举你照顾你吧?

有个军功,日后爵位就是实打实的。

也好庇佑子孙啊。

雅利奇三天没见着四爷,总算第四天见着,四爷眼睛都眍了。

心疼的雅利奇哦:“多大的事也不能不管身子吧?还说我,你瞧你自己。”

“不碍事,已经安排好了,十四他们马上就出征。”四爷笑了笑:“叫你担心了。”

“你累了,一会吃了就睡,万事明儿再说行不行?”雅利奇道。

四爷点头,他这几日彻夜不眠的与兵部的官员商议战事。

要打仗,粮草,银子,兵马,哪一个也少不得。好在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户部也有存货。

不至于揭不开锅,可是不知道这仗打多久呢。

“十四叔和谁去?”雅利奇问。

“额仑特可色楞,额仑特本就驻扎在那边,色楞倒是能与十四一道出去。朕还点了几个年轻将军,都是出色的人。”四爷道。

雅利奇点点头,只知道这个额仑特是个正红旗的,其他也不太知道了。

她也不过是白问问,并没深入了解的意思。

“弘晖也请战,朕没答应。他还小。”四爷一副欣慰。

“是啊,他也身子弱了些,日后有机会的。如今刚大婚,还是不去好。”雅利奇道。

雅利奇叫人上了四爷爱吃的膳食,四爷吃饱之后,就昏昏欲睡了。

洗漱过,就早早的上了塌。

雅利奇倒是迟一点。

四爷是累坏了,这一夜睡得十分安稳,早起雅利奇还睡着,四爷就先去了九州清晏。

定下来的出征的日子是三月二十八。这就没几日了。

先一批粮草也马上就要运走,兵马不是从京城走,而是各地抽调。

京城出去的,不过两千人。

十四爷已经做好准备,此番出去不知道要多久回来。

正文 第922章 抬举

福晋刚怀孕,十四爷也是十分不忍心,可不忍心也得走。

这回他连格格都不带了,纵然是他宠爱的那个宋氏,也不能带。

毕竟他是认真要去建功立业的,而不是只是好看。

四爷点了二十多位年轻的将领一起出征,有满军旗的,也有汉军旗的。

有出身贵族,也有下面上来的。

二十八这一日,一早就在九州清晏候着。

四爷看着一身戎装的十四爷,拍他的肩膀:“好好的去,好好的回,朕等着你。”

“臣弟绝不辜负皇兄期待!定然凯旋而归!”十四爷单膝跪地:“天佑大清!”

二十几个将军一起:“天佑大清!”

“朕今日在此送你们,望你们旗开得胜!”四爷叫人上了酒,举杯:“满饮此杯!”

众人喝了酒,都跪谢皇恩。

“皇长子弘晖,皇四子弘时,你们代替朕,送诸位将军出城。今日,皇子送你们出城,来日你们凯旋,便有太子亲自接你们回来。”四爷道。

众人又是谢过,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弘晖和弘时送了众人出城十里,方才停住。

弘晖道:“十四叔,诸位将军,弘晖愿你们一路凯歌!”

“十四叔,诸位将军,保重。”弘时道。

“臣等多谢大阿哥,多谢四阿哥!”十四爷打头。

众人再回头看过皇城,上马而去。

二十几位戎装的将军,两千戎装的士兵。踏起一地尘土,金戈铁马不过如此。

四阿哥看了许久,忽而道:“我想着有朝一日,也能这般,可我又想着希望我有生之年,都不需要这般。”

弘晖一愣,看了他许久,忽而一笑:“皇阿玛选了四弟,没错。”

这些话,是旁人说的也就罢了,可这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说的。

他说想这般,那是男儿对于沙场的向往,哪一个热血男儿没想过沙场建功呢?

可他说不要这般,却是他的慈悲。他愿大清永无战乱。

弘晖不得不佩服皇阿玛的眼光,他十岁的弟弟有刚,又有柔。

“大哥,回去吧。”四阿哥笑了笑。

“走吧。”两位皇子,与其他官员一道回了城里。

十四爷虽然年轻,也是没上过战场的人,可他确实不愧是历史上那个铁帽子大将军王。

才去了三个月,就已经立功。

京城里,正是初七月,热的要命的时候。

四爷瞧着西边送来的折子,倒是笑意满满:“好,很好!他们几个都没叫朕失望!朕这银子花的就算是值了。”

打仗就是烧钱,就怕是有钱也打不赢。而今,十四爷与其他几个将军都十分的给力。

原本西藏那边贵族多,也不是一块铁板,十四爷委实是费劲,才将所有人收拢了起来。

如今,他俨然是军中说一不二的大将军了。

四爷心情好,也不管天热,就来了雅利奇这里。

雅利奇瞧见四爷来,嗔怪:“你要么早要么晚点,这会子来,晒坏了再。”

四爷笑起来:“不碍事,哪里就那么容易晒着了?九阿哥呢?”

“跟他三姐去读书了啊。这孩子如今不用人费心,自己每天念着呢。索性就去吧,反正七阿哥八阿哥也都开蒙了。都一块玩去就算了。”雅利奇道。

“嗯,也好。这样你也省心些。”四爷点头。

“瞧皇上这样子,十四叔那边打了胜仗?”雅利奇问。

“老十四还算争气。这样,朕也好给他爵位了。”四爷道。

“挺好。”雅利奇笑着给四爷倒了一杯凉茶。

四爷喝了,又道:“如今青雀儿很是像样子。朕叫他去九州清晏听事情,也有模有样。很有些太子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