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世道男子在外做事,妻子在家侍候公婆的事比比皆是。

肖氏应该是有些心理准备的。

“谁说不是呢?但这事还没有完————”

楼云在洗尘宴上,也听说了这回事。

洗尘宴就押在了涌金门外青柳亭,谢宰相带着十几位亲近的官员一起为他贺喜。

宴席过半,宫中恰时来了旨意。

官家赐了披红的御酒、御马,召他骑御马进城,入宫晋见。

同行的官员们都是谢氏的朋党,也就是楼云的朋党。楼云弹劾茶商家的后台时,他们都是一起出了力的。

如今见得有旨意,他们高兴又羡慕地恭贺楼云尽忠守节,圣眷日隆。

撤席回城时,只有同来的陈洪完全就是哭丧着一副脸。

他在马背上苦叹着陈文昌的婚事让他根本没办法和陈家二房里交代。

“大人,肖氏也是个孝女,他父亲孤老一人。年纪也有五六十。怎么能没有子女在面前侍奉?肖氏要远去泉州城,自然左右为难。她就悄悄商量着,要租个妾室给父亲。她去泉州城时。父亲也有人照顾。”

“这也算不上错。陈山长事务繁重,虽然是半子也不可能天天照顾岳父。”

楼云完全不明白陈文昌怎么想的。

这肖氏的打算并没有问题。

男人无妻,年纪大找个年轻女子为妾,固然是为了色相。但一半也等于花钱雇人,图个衣食上有亲近人贴身打理的方便。

“没料到我侄儿一听这事。就不愿意结这门亲了。”

陈洪是深知陈文昌的性情的。

他知道在这侄儿眼里,商人和士人完全不同。

所以这小子在人生大事上压根不听他这叔父的话,父母的嫌贫爱富,他马上就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划清界线。

但陈家大宅各房奢侈纳妾。陈洪行贿替乐清儿赎伎籍之类的事情,他也不以为怪。

他压根不会对不知礼义的商人有多高的道德要求。

士庶之别,本就如此。

季青辰听谢七娘子转述到这里。由不得在额头上抹了一把冷汗。

她忍住了,没有向谢七娘子问出一些傻话:

比如。陈文昌是不是对她季青辰也没有多少道德要求?

季青辰认真反省着,她在婚前就递小纸条,闹小脾气,嫌弃他不关心她。

她和他在书院上的各种事情争吵。

陈文昌前两年说不定忍了她无数次了,他心里说不定无数次地自我安慰着:

她是商女出身,她不懂礼,只能慢慢教。

他不和她计较,一点也不和她计较…

楼云在马背上听着,突然和季青辰几乎同样想到这一点时,顿时就泛了酸。

陈文昌这小子用情还挺深嘛。

平常怎么看不出来?

因为官家恩赐了可以马行御街,直到宫城。

楼云翻身下马,牵了马在御街上走着,御街是皇帝出行专道,官家让你走你就走?这是不可能的。

陈洪还想诉苦,却不能和他并行了。

“那肖氏在成亲前,就暗中找了牙婆来,要给父亲挑选租妾。结果这事传

到陈山长耳朵里,他觉得她完全不是书香门第的作派。”

“怎么就不是了…”

季青辰诧异反问,却直接被谢七娘子白眼瞪了过来,道:

“世上哪里有女儿给父亲纳妾的?就算是纳妾,她一个未嫁的女子岂能直接找了牙婆?你不知道王祭酒家的楼夫人,他们家那才是书香大族的规矩。佛、道、牙、媒这些婆子一律不许进门。”

楼夫人他老公王祭酒还怀疑她私奔呢。

季青辰暗中嘀咕着。

再加上太仓书院这一回功劳不小,陈文昌在北伐后又辞了一次官。

虽然有人觉得他太不讲人情,但骂他的声音还是少了。

谢七娘子说到这里,转了口气,指着春贴子看着季青辰道:

谢七娘子指着那些游春的贴子,让她叫了其中一位集贤院秘阁家的管事进来。

她的眼神饱满却嫌急躁。

但翰林家的管事,再是奴仆下人,衣着打扮甚至都没有陈娘子的绢袖绫裙,但她们回话说事讲究的是一个不温不火,心领神会的水磨功夫。

就算是裙子上还打着不显眼的补丁呢,这管事娘子低着头从陈娘子面前走过去的时候,陈娘子的眼神完全就是一副羡慕不已的表情。(未完待续)

253 双重标准

二白和四白在围城之时,被许淑卿接到了身边。

她抱着它们说了好多话以后,就让许老大开了船,把它们送到了一百多里外的淮水边,放它们自由了。

如今,季青辰倒要佩服许淑卿的危机意识。

否则它们留在山阳城,季青辰都怕忍不住宰了它们吃肉。

至于它们是不是半路自己找回来了,她并不想去猜测。

山阳城被围了近半年,城郊近十里的地盘都是寸草不生。

两只狗被吃的机率更高。

它们应该不会这样傻。

“阿姐,咱们在京城里,要去和各府里的女眷走动了?”

因为以往在谢府里的交际很开心,美貌无敌的许淑卿觉得扩大交际圈很有趣。

她根本不会怯场。

以她的容貌,只要不开口说话地尽量微笑,她就能交到朋友。

就算同性里有人嫉妒她,在同一时间她也能吸引到愿意帮助她的同性。

并不是人人都看不惯美女的。

“嗯,成亲的时候要请她们的。然后春宴的时候就要去她们的别院里吃春席了。”

因为有狗儿这婴儿,许淑卿明天不会去太仓。

季青辰和许淑卿说了陈文昌和肖氏的事。

谢七娘子临走前,说了一通肖氏的可怜,又骂了她年纪轻轻办事不稳妥,难怪叫陈文昌看不上。

季青辰总算听明白了。

陈文昌对肖氏完全就是对书香门第的高标准,严要求。

他对她季青辰就是引导、教育,希望她茁壮成长,最后发现根子太歪实在教育不过来,就只能一拍两散了。

“阎郡夫人的妹妹满了十五岁。前几日进宫了。倒叫我不敢相信,我以为世上美人不过就是贾氏和你那弟媳妇了,如今见到了这一位,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谢七娘子上船前,陡然说了这一句。

季青辰虽然沉得住气,听到这阎氏按原计划进宫分宠的事。也不禁暗暗放了心。

许淑卿一听到还有比她更漂亮的人。她总算也对皇宫表示了一定的好奇心。

“谢家的姑姑派了人来叫我去她家玩,阿姐,明天我想带着狗儿去谢家。”

对于谢尚宫来请许淑卿去佛斋里说话。季青辰没有意见。

在唐坊时,季妈妈那些巫祝就时常喜欢和许淑卿说话。

许淑卿比她得宠,她早就没有嫉妒心了。

有了也白搭。

突然间,她回想起楼云看着她鬼气森森的模样。还能含笑温柔,深情款款时。她不禁觉得:

她太小心眼了,码头上这样的小事怎么会让楼云心虚?

她要对楼云更好一些。

因为码头一定很充足。

楼云就是爱死她的内涵了,她的丑赖长相完全不重要。

这是真爱。

因为第二日官家召了楼云进宫伴驾,楼云实在没可能去太仓。

他很大度地一大清早送了季青辰在码头上船。让她接了坊民们后,再去太仓下院看一看,如果偶遇了陈文昌什么的他也完全不在意。

他还很精明地表示。陈文昌和王世强是不一样的人。

他绝不会小心眼的。

季青辰压根不信。

掌灯时分,用晚饭人家烟火点点。连绵到了皇城之内。

宫灯炫丽。

楼云在宫中陪着官家用御膳,难免就想起平常这个时候,他都是陪着季青辰。

回京城这一路上,看着她吃饱喝足,再灌几碗补药,慢慢地白白胖胖起来。

他好生安慰。

在山阳城的时候,她那副鬼样子可把他吓得不行。

但他坚强地抗住了。

他一定要让季青辰相信,他爱她的容貌,但他更爱她的内心。

这样一来,将来她也不好因为码头太少,把他踢出房去跪搓衣板吧…

他们是真爱,绝不能计较这些物质利益。

太肤浅了!

想起季青辰他马上就想起了陈文昌。

陈洪一个劲地向他诉苦,想来就是一个原因:

陈文昌的婚姻问题必须要解决了。

楼云毫不迟疑,马上就向官家赵扩灿开了一个笑容。

他恭敬地提起了陈山长虽然不做官,有士人的风骨,但官家还是要示恩于他才好收拢士林清流之心。

“楼卿的意思…”

“让皇后给陈山长选一门好亲,官家赐婚,陈山长也必定和臣一样感铭五内。”

赵扩觉得,陈文昌虽然是你的情敌,但你不是马上就要成亲了吗?

至于这样严防死守吗?

“楼卿说得有理。”

但他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

陈文昌辞了两次官,官家觉得,这人看起来不太可能是假清高求高官的样子。

他光是在太仓书院里,和那一票经世治用的学子们斗争,他都忙不过来了。

太仓上下书院里的乡老会太杂。

有王世强这类新学派,又有王仲文的长子那样的经世治用派。

王仲文的长子王谈久本身也是名儒,他爹退休了根本没有影响到他。

这人还是楼云推荐的。

分明就是不肯让陈文昌过安生日子。

楼云得到了官家的点头,知道谢皇后自然会挑一位书香名门之女匹配陈文昌。

到时候,不定是哪一方挑剔哪一方不够懂礼数呢。

陈文昌他再清高,他也是商人家出身的不是?

他蹭完了饭,给情敌安排了一门好亲事,就喜气洋洋地出宫了。

他离开时也看到了伴驾的美人并不是贾贵妃。

而是进宫就封了九嫔之一的阎媛仪。

趁着贾妃怀孕的时候让阎氏族女进宫,想来谢皇后对贾妃这一回万一能生下皇子,也有些担忧了。

宫斗有谢尚宫这个幕后*oss主持,季青辰完全不关心。

她天天忙着的就是为六百户的坊民落籍。

因为六百户就是近三千人,数量不上,要不是唐坊坊民在楚州围城的时候证明了对大宋的忠心,她还真不好办这件事。

到最后这三千人还是只有五百人被允许去了重镇楚州,充实船帮。

其他的入了归正籍,留在了太仓下院一带,从头开始在荒地上搭建起一座座荒村。

正中季青辰的下怀。

人人都以为她是看好了新海路的航运,才会在回京时留了阿池在太仓继续买荒地。(未完待续)

254 狗传情书

“青娘,山东那边只占了五州之地,金国也不会同意和这五州贸易往来。这海运就算是做起来,一大半也是替朝廷运粮之类…”

连楼云都忍不住这样问着。

官家是巴不得她拨了五条唐坊海船出这个不赚钱的苦力。

她没功夫去解释。

因为楼云很忙。

得了大笔的赏赐后,他忙着的就是在城里买宅,在城外买地。

为了在秋天前成亲,到了四月里,亲事大体已经准备好了。

楼云总算选定了一处大宅子,做了他和季青辰的新家。

宅子大门上写的虽然不是六部尚书的府邸,却是愈加清贵的大学士府。

他被官家授了资明殿学士之位。

这类的馆阁之职,要么是宰相荣休后的兼职,要么就是皇帝的宠臣才有得到。

临到了成亲的前天晚上,宠臣楼云还在写情书。

“我虽然日日读书,但文章诗词总是进步不快,我想这是因为我根基不牢的原因。所以我没有直接被拨为翰林大学士。而是授了馆阁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