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又过了一天,装着一肚子菜汤的卫士们已经将要支持不住。霍相贞也是晕头转向的没精神。坐在客厅里弯了腰,他双手捧着脑袋长久的沉默。家里的电话一直不闲着,总有人劝他“退一步”。客厅外面有人在咳嗽,是李副官的声音。不少人都感冒了,全是生生冻出来的。

霍相贞听着李副官的咳嗽,心中忽然觉出了自己的罪孽。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这样的死法也太无价值了,不是建功,不是立业,只是为了保卫一个将要和他们一起饿死的大帅。

客厅内的电话骤然铃声大作,霍相贞见附近没人,便亲自起身接了电话。毫无准备的,他又听到了马从戎的声音:“大爷……”

不等对方说出下文,他直接挂了电话。马从戎是个令人寒心的东西,他和这个东西无话可说。

话筒还没放稳,铃声又响起来了。霍相贞怀疑是马从戎阴魂不散,所以盯着电话不肯接听。李副官一边咳嗽一边掀帘子进了客厅,见霍相贞站在电话桌旁按着话筒,便莫名其妙的又退了出去。

铃声一直刺耳的响,震得人心焦。霍相贞等了片刻,见它没有要安静的意思,便不耐烦的一把抄起了话筒:“谁?”

电话那边先是没人说话,只有极轻的呼吸声音。霍相贞愣了一下,随即却也下意识的闭了嘴。

后来,听筒中有了声音,是很清朗的嗓子:“大哥。”

霍相贞听了这一声久违的呼唤,不知为何,会是异常的平静,像梦中的旁观者,也像灵魂出窍,居高临下的、有心无力的看着自己。

他听自己回应了一声:“摩尼。”

电话另一端的白摩尼仿佛忘了自己方才的呼唤,又叫了一声:“大哥。”

霍相贞也再一次答道:“嗯。”

双方一起沉默了一瞬,然后白摩尼说道:“大哥,你别赌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时光倒流回了曾经的太平岁月,霍相贞潦草的一点头,是心不在焉的大哥,不把小崽子的话当话听:“知道。”

白摩尼不再多说,短暂的无言过后,他挂断了电话。

霍相贞听到了“咯哒”一声轻响过后,也放下了听筒。转身坐回了沙发上,他有些恍惚。

不知从何时开始,他总感觉白摩尼是死了。顾承喜偶尔提起白摩尼的情况,他听着也不甚真实,不能动心。摩尼与灵机已经双双葬于他的心中,全是夭折,在他们最美丽的年华。

方才那个电话,也像是短暂的一个梦,故人还魂的梦。

低头用双手捧了脑袋,他继续想。他心里有一道坎,他宽慰自己劝说自己,让自己把这道坎越过去,否则他宁可一头在墙上撞死,也不能开门放警察进来。

霍相贞一动不动的坐着,几乎坐成了一座冰雕。傍晚时分,又有一位当红的要人给他打了电话,老调重弹,还是让他“退一步”。他就坡下驴的松了口风,结果不出一个小时,当初那位佟师长就又露了面,带着几大马车的米面菜肉,不提别的,只说是来看望静帅。

霍府紧闭了五天的大门终于缓缓开了,冻萝卜似的卫士们哭丧着脸,并不为了米面菜肉而欢欣。他们和他们的大帅站在同一战线,对待霍府门外的青天白日,他们也憋着气。

佟师长和霍相贞见了面,还是一团和气一本正经。三言两语的交谈过后,佟师长说了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霍相贞听了,当着他的面反驳道:“这话说得倒是不假,可也得看那时务值不值得人去识,也得看那人识不识得清。北京政府一定比满清朝廷好?我看未必;同理,你南京政府一定比北京政府好?也不一定!这样的时务,摇摆不明,谁能识清?难不成一时在武力上得了胜利,就表明你这个政府最高明?就表明你这个政府最合时务了?你们在军事上把我打败了,我没的说;可你想让我无条件的赞同你,那我做不到!你们可以骂我是个冥顽不灵的军阀,我宁愿当军阀,也不做朝三暮四的墙头草!”

佟师长听了这话,感觉不大好接,所以只是微笑。

霍相贞也不再多说了,多说无益,反倒像是在发牢骚。丢了一省的地盘和几十万兵,最后甚至连一支小小的卫队都保不住,他活着没脸见活人,死了没脸见祖宗。

霍相贞想和卫队一起过完春节,但是没有得到军分会的允许。

一夜过后,警察进了霍府,向外一趟一趟的搬运军火,与此同时,卫队也集合了,霍相贞手里提着个很大的篮子,站到了打头一名卫士面前。

篮子里装的是他连夜加工过的红包。卫队散了,听佟师长的意思,下一步似乎还要对他的副官处下手。既然如此,他索性一次痛快,把人全部遣散,免得佟师长贼眉鼠眼的总盯着自己,也让这帮小伙子们早早的各找新路,别陪着自己苦耗光阴,牺牲了前程。

况且,也真是养不起了。

他把手中所有的钱全包了红包,红包沉甸甸的鼓胀,在霍相贞的眼中,是不体面的,然而无可奈何,因为他已经开不出支票。抬眼看了打头的卫士,他将一只红包塞进对方手中,同时低声说道:“辛苦了。”

卫士接了红包,随即猛的一抽搭,眼睛里有了泪光:“谢大帅赏。”

霍相贞微笑着一点头,然后走向了第二名卫士。红包塞进对方粗糙的手中,霍相贞重复了方才的话:“辛苦了。”

卫士紧紧的闭了嘴,呼吸很急的一抬头一立正,没说出话,只对霍相贞敬了个军礼。

霍相贞向他微笑点头,随即继续走向前方。红包一只一只的亲手发出去,最后他走到了副官面前。与卫士相比,他和副官们更亲近,所以红包的内容也更丰厚。年轻副官们一个个茫茫然的红着眼睛——他们在大帅身边娇生惯养的过久了好日子,离了霍相贞,他们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霍相贞让他们去找雪冰,可他们都是伺候过大帅的人,不想再去警卫团长手中混饭吃。

最后一只红包递向安德烈,霍相贞也说出了最后一声“辛苦了”。

安德烈没有哭。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红包,他一抬金扇子似的长睫毛,开口答道:“不辛苦。”

霍相贞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雪冰要是不要你,你就去哈尔滨,那边老毛子多,总能有你的活路。”

安德烈没吭声,单是看着他。

霍相贞转身再去看这长长的一列队伍——多整齐的小兵啊,高矮胖瘦都是统一的,在往年的这个时候,他们穿着笔挺的厚呢子军装,袖口裤管镶着金道子,要多威武有多威武。

视野在刹那间模糊了一下,他忽然虚弱到了天旋地转的程度。强打精神站直了,他挥了挥手:“好,解散,走吧!”

队伍中没有一个人动,李副官哭咧咧的开了口:“大帅,让我们陪您过完年再走吧!”

霍相贞笑了一下:“谢谢你们,但是年前年后都是走,年前走,你们还能回老家见见爹娘。走吧,我找我的朋友,不用你们陪。”

他拍了李副官的后背,推着他们赶着他们往外走。霍府的大门口已经换了警察站岗,是两名年轻利落的警察,手里拄着步枪,很好奇的看着一大群人从里往外涌。待到这一群人涌到外面路上,他们看到门槛内留了个很威严的大个子。当即上下的审视了一番,他们想这人一定就是静帅了。

霍相贞本想目送这些人离去,可是他发现自己不走,卫士副官们就也不走。于是横下一条心转了身,他径自踏上来路,走向了府中深处。

热闹了几十年的霍府,终于彻底的寂静了。

霍相贞一边慢慢的走,一边想要安慰自己。旁人都是自给自足过日子的,自己不缺胳膊不少腿,自然也能。家里少了一百多口子人,厨房中的大师傅们也可以打发了,又能省一大笔开销。

从此一个人活,也不必再左右为难的对人解释或者掩饰了。先前副官们总像人精一样窥探着他,胆战心惊的,可怜巴巴的。在他们的注视之中,霍相贞简直不敢承认自己的穷与败。

现在好了,现在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多惬意,多轻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刻天上有雪空中有风,他想往东走就往东走,想往西走就往西走,多么的自然!

霍相贞一路走回了小楼。坐在冰冷的客厅里,他把冻僵了的双手插进了大衣口袋。直着眼睛望向前方,他沉默了许久许久。

末了,他开了口,轻声唤道:“摩尼。”

短暂的停顿过后,他继续呼唤:“元满。”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颤抖着叹了一声:“老安。”

最后他提高了声音:“马从戎!”

缓缓的向后靠去,他从口鼻之中逸了白色的雾气:“家里的事儿,你们都不管了?”

一挺身起了立,他自言自语:“你们不管,我管!”

走到屋角拎起了小白炉子,他要去厨房给自己找几块火炭。然而掀开帘子出了楼门,他站在楼前台阶上,很意外的看到了一张熟悉面孔。

安德烈也是双手插兜,仰起一张冻红了的面孔,他眯着蓝眼睛,对着霍相贞很羞涩的抿嘴一笑。

随即上前伸手夺过了小白炉子,他清清楚楚的说道:“我不走。你给我吃饭,我给你干活,我不要钱。”

第111章 自力更生

霍相贞没想到安德烈还能回来。人站在台阶上,他望着安德烈拎着炉子越走越远,心里问自己:“怎么回事儿?”

没等他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安德烈已经拎回了一炉子的火炭。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客厅,安德烈照例是把小白炉子放到了沙发前。霍相贞坐下了,他也蹲下了,两人一起伸出了手去烤火,炉子太小,木炭散出的热气简直不敷四只大手的分配。安德烈的手指上生了冻疮,皮肤白,越发显得冻疮鲜红。

霍相贞盯着他的冻疮,终于开口问道:“回来干什么?哈尔滨那边总有招老毛子兵的,过去之后不怕没有你的活路。我现在是任人宰割,人家给我个什么下场,我就得接个什么下场。你跟着我啊,混不出好来。”

安德烈摇了摇头:“我不想当兵,我恨战争。”

说完这话,他畏寒似的瑟缩了一下,金色睫毛低垂了,让霍相贞想起了自己那匹栗色的阿拉伯马——温柔,驯良,是个高大健壮的美人儿。

他不回答,让安德烈以为自己没把话说清楚,于是字斟句酌的解释道:“我总是在战争里,我恨战争。”

霍相贞收回了手,声音很低的叹道:“没出息!”

安德烈把薄薄的红嘴唇抿成了一条线,手在炉子上方越压越低,仿佛已经不知道了烫:“大帅……”他轻声的说话:“请您收留我。”

霍相贞把胳膊肘架上膝盖,俯身扭头审视了他。一言不发的看了良久,末了他伸手拍了拍安德烈的脑袋,微微笑了:“行,跟着我吧!”

因为身边回来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安德烈,所以霍相贞第一次起了“过日子”的心思。安德烈是把他当成救星靠山,来请他“收留”的,他不能让这个小老毛子在自己身边饿得半死不活。

他又找了几样东西,让安德烈出去跑了当铺。用得来的一笔钱打发了厨房里的大师傅,他自认为是一劳永逸——厨房分了中餐部和西餐部,规模太大,连采买蔬菜的工作都要单独派个专人负责。这项开销当初看着不算什么,如今就成了负担,而且已然负担不起。

大师傅们真走了,厨房也暂时关了门。安德烈在小炉子上摆了小铁锅,每天早上都会咕嘟嘟的熬一锅米粥。粥在锅里要熟未熟之际,他裹着棉衣跑出大门去买烧饼。守门的警察们都认识了他,天天早上看他像匹大洋马似的空手狂奔出去,片刻之后一手拎着热烧饼一手攥着新报纸,再喷着白气狂奔回来——不狂奔不行,他惦记着小铁锅里沸腾的米粥。

霍相贞喝着米粥吃着烧饼,一边吃喝一边读报纸。总靠着典当为生,也不是长久之计,再说家里可当的东西也有限,古董倒是还有一批,还是霍老爷子买回来的,以霍老爷子那个眼力,古董的真假全值得怀疑。霍相贞对于此道也没有研究,所以守着几大箱子不知真假的宝贝,他不敢卖,也没法卖。万一是假的,那不值钱,不值得一卖;万一是真的,翡翠卖个玻璃价,也是造孽。

安德烈的红包早被打开了,一部分让他拿去给大师傅当了工钱,另一部分攥在安德烈的手中,化为一天三顿的饮食,以及一大马车煤球。霍相贞不能让安德烈养活自己,所以翻来覆去的看着报纸,他想从中得些启发,找条自食其力的道路。

楼下实在是冷得让人坐不住了,霍相贞和安德烈一起移师到了楼上卧室里。霍相贞盘腿坐在床上,腿上搭了一条棉被。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端着热茶,他本是在专心致志的浏览新闻,忽然意识到了安德烈的存在,他向前抬了头:“上来,床上暖和。”

安德烈有些忸怩,靠墙站着只是微笑。

霍相贞低头又望向了报纸:“快点儿!家里就剩两个人了,还分什么高低上下。”

安德烈意意思思的走到床边坐下了,脱鞋抬腿真上了床。扯过棉被一角也搭上了自己的腿,他试探着伸了伸脚,棉被深处是温暖的——霍相贞只要吃饱喝足了,身体就会暖融融的有热度。

霍相贞不看他,盯着报纸说了话:“差事是不少,可全和我没有关系。做官的路子是堵死了,做买卖我一没本钱二不会,力气我倒是有一把——”他自嘲似的笑了:“要不然,我卖苦力去?”

安德烈不安的看着眼前这个落了难的大人物,怕他会真的去卖苦力。自己已经是为了一口饭而卖命当兵了,他不希望再看到霍相贞成为第二个自己。

霍相贞说完这话,自己也觉得是无稽之谈。摇头叹了一声,他放下报纸抬了头:“卖苦力的话是扯淡。实在不行,我学学袁二公子,卖字吧!”

安德烈迟疑着问道:“学……谁?”

霍相贞放下报纸,趁着茶水还热,赶着喝了一口:“袁大总统家的老二。人家的字是真到了火候,我比不了。我那笔字,匠气太重。”

安德烈又听不懂了,所以察言观色的连听带猜。而霍相贞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掀开棉被想要下床,一边下一边又道:“成不成的,先试试吧!”

霍相贞走去书房,自己拟了一条广告,让安德烈将其送去最近的报馆刊登。安德烈把广告送到了,钱也提前付了。那报馆知道这广告是有来历的,所以登得格外积极,第二天便让它上了报。

不过半天的工夫,霍府门口就真来了人。警察守门归守门,但还没有权力驱赶访客,所以盘问几句之后,也就放了来人进去。霍相贞不愿把外人往自己起居的地方引领,所以开了前头的大楼。这大楼本是当初霍老爷子接待客人的地方,厅堂十分宽敞。安德烈很兴奋的运来了文房四宝,而霍相贞也不多说,在一张老式的旧案子上摊开宣纸,按照来人的要求,他刷刷点点的写了一副对联。

静帅毕竟是静帅,虽然已经下了台,但还存留着一点传奇性,连带着字也值了钱。一副对联,换了三块大洋。及至来人捧宝似的捧着对联走了,霍相贞颓然的坐在了案子后的太师椅上,脸上隐隐的还是要发烧。卖字卖字,听着风雅,其实归根究底,也还是个卖。他没有风花雪月的潇洒心,学不来袁二公子的名士派,听着别人的指挥写写画画,他还是心里不舒服。

但不舒服归不舒服,他暗暗的自己宽慰自己:“一不偷二不抢的,凭本事吃饭,不丢人。”

一下午的时间,一共来了三笔生意。霍相贞写了一副对联,两张扇面,得了十一块现大洋。霍相贞不知道这么几枚大洋够干什么,可心里隐隐的也有一点愉快。把钱全给了安德烈,他低头自己收拾笔墨纸砚:“明天不吃烧饼了,这钱你自己掂量着花,买点儿好的吧!”

安德烈收好大洋,然后跟着他回了后头小楼。两人对付着吃过了一顿晚饭,安德烈把小白炉子拎进了霍相贞的卧室。暖气是实在烧不起了,火炉又仿佛只有一点象征性的温度,看着红光扑面,效果其实和暖气根本没法比。安德烈手上的冻疮日益的恶化,弯腰摸了摸大床的床单,他说:“凉。”

霍相贞站在床尾,看着他那红白相间的烂手背:“我都没喊冷,你个毛烘烘的倒是扛不住了。”

安德烈眨巴眨巴眼睛,听懂了。撸起袖口看了看自己小臂上的淡金色汗毛,他扭头对着霍相贞笑了:“我是老毛子。”

霍相贞绕过大床,抖开了棉被:“白长了一身的毛。小猫小狗都能过冬,你可好,先把爪子冻烂了。”

宽衣解带的上了床,霍相贞一边从枕头下面摸出了一本旧书,一边对着安德烈一招手:“今晚儿你跟我挤一挤,我热。”

安德烈知道他热,可是犹犹豫豫的笑着摇了头,他还记着自己是个副官。

他守着他的本分,霍相贞却是不以为然的又向他招了招手。如果这个家里没了安德烈,霍相贞简直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该怎么活——当然,活也能活,可是那样的日子,未免太寂寞了。

末了,安德烈还是穿着衬衫短裤上了床。霍相贞没有早睡的习惯,开了电灯读书。安德烈趴在他的身边,手里拿着一沓字纸,是霍相贞平日的练笔。字大,笔画又清晰又粗重,正好可以让他用手指描着学写。忽然抬手拉扯了霍相贞的睡衣袖子,他指着纸上的一个黑字问道:“我?”

霍相贞心不在焉的瞄了一眼:“是战,战争的战。”

安德烈咕噜了一句:“我恨战争。”

霍相贞翻了一页书:“懦夫。”

安德烈沉默了一会儿,随即又开了口。调动着他那条总想打嘟噜的舌头,他侧躺在一枕头的字纸上面,望着霍相贞小声说话。他是个没有知音的人,但是断定霍相贞会懂自己的意思。

他讲他一位哥哥的故事,蓝眼睛中荡漾着一点似有似无的忧伤。他这位哥哥比他年长得多,和托尔斯泰私交甚笃,也想成为一名作家,后来惨死在了大革命中。

“他写了很多。”他眼巴巴的看着霍相贞:“都很不容易懂。我想,大概是不好的。”

霍相贞的体温缓缓的烘暖了他的鼻尖,他意犹未尽的又嗫嚅了一句:“他总是写。”

抬手拍了拍他的脸,霍相贞低声说道:“你要是愿意学习的话,也可以。”

安德烈很安然的半闭了眼睛,喃喃说道:“我学中国字。”

霍相贞没再理他,于是他的眼皮越来越沉,最后就打着很轻的鼾声睡着了。

霍相贞读完了薄薄的一本书,关了电灯也躺了下来。安德烈不是不讲卫生,然而天生的带着一点动物气味,霍相贞只好翻身背对了他。安德烈大概是做梦了,赖唧唧的嘀咕了一串俄国话,末了一头顶上了霍相贞的后背,呼哧呼哧的继续睡。

翌日清晨,霍相贞起了床。吃过早饭之后,他给安德烈派了差事——第一,买也好找也好,多弄几个小白炉子回来;第二,去买些冻疮药膏涂涂他的手背;第三,晚饭不能对付了,下午想着出去订一桌好些的饭菜,让伙计送到家里来。

安德烈领命出门,刚到门口就吓了一跳。一扭头又跑回了后头小楼,他大惊小怪的喊叫:“大帅,来了好多人,买你写字!”

安德烈此言非虚,昨天广告刚上报纸,众人看了,还是半信半疑,及至有人当真求了墨宝回去,众人心里才有了数。这些人中还混了几名报馆记者,想要趁机采访下了台的静帅——文生公子卖字不稀奇,一位督理落魄到了卖字的地步,并且真有一笔好字,这才算是新闻。

警察们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处置这一大堆人。之所以派他们来站岗,就是想要变相的软禁霍相贞,把他和外界隔离开来;哪知软禁了还不如不软禁,这一下子来了三教九流许多人,谁知道他们到底都是什么身份?

警察们没了主意,只好层层的往上报,让上峰们做主。与此同时,霍相贞已经摆开了场面。安德烈出门去了,没人管闲事,所以他索性在案子一角放了个装饼干的铁皮筒子,交钱的人自行把钱往筒子里放,放多放少,他也不在乎。

然而他刚刚写了一上午,排在门口的人群便被警察驱散了。佟师长来了电话,说“静帅如果在经济上有困难的话,可以向政府提出要求”,随即又举了个例子,说某某将军现在每个月就能从政府得到六百元钱,写一封信寄去南京即可,是很容易的事情。

霍相贞放了电话,这一次没有怒不可遏暴跳如雷,也无意去向南京政府伸手要钱。捧着沉甸甸的饼干筒子回了后头小楼,他进了客厅,把饼干筒子往茶几上一放。对于钱,他还是没数,这连大洋带钞票的半筒子能花多久,他也估计不出;一会儿等小老毛子回来了,让小老毛子收拾吧!小老毛子会饶有耐性的把大洋叠成一摞,用白纸裹成长长的卷子,再把钞票展平了,理成服服帖帖的一沓。

烧水给自己沏了一壶热茶,霍相贞坐在沙发上慢慢的喝,一边喝,一边考虑自己还有什么能换钱的本事。不能这么混吃等死的过日子,否则对不起安德烈。安德烈这么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至少不能让对方再烂着一手的冻疮过冬。

安德烈买了冻疮药膏,又去馆子里定了一桌宴席。很久没有吃过好饭好菜了,他拎着一些零七八碎的小东西,兴高采烈的往家里走。

可在将要到达霍府大门前时,他发现门外路上多了一辆汽车。一颗心登时一提,他真怕是又来了什么不速之客。及至走得近了,他从车窗中向内一瞧,却是发现后排座位上坐了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正拿了一面小圆镜在上下的照。安德烈好奇的看他,他也扭头向外望向了安德烈。这回两人打了照面,安德烈愣了一下,因为看这人是男子的打扮,可一张脸粉白粉白的,又有点像个化了妆的女人,而且额角贴了一小块纱布,是个带了伤的模样。

车中的人似乎也被安德烈吓了一跳——一惊过后,他对前方的汽车夫说了句话,汽车夫答应一声,当即发动了汽车。

安德烈见汽车走了,这才略略放了心。对于中国人的相貌,他总是看不大明白。男人,比如霍相贞,在他眼中是毋庸置疑的美男子;女人,比如他在街上曾经见过的一个女学生,大眼睛大辫子,也是美得让他念念不忘。但是对于李副官之流,以及方才汽车里的青年,他真是瞧不出美丑,他简直认为他们是可男可女的。

白摩尼坐在汽车里,一颗心怦怦的跳。幸亏方才那张金发碧眼的洋面孔让他分了心,否则他差一点就要下了汽车往里走了!

他之前一直和连毅在天津,是早上刚回来的。昨天连毅看到了一张来自北平的报纸,看过之后对他笑道:“霍静恒这日子是怎么过的?他要卖字为生了?”

白摩尼知道大哥的兵是没了,可不知道大哥也失去了钱。丢开烟枪夺过报纸,他起身又看了一遍。连毅枕着双臂向后一仰,美滋滋的开始冷嘲热讽;白摩尼越听越烦,最后心中竟如长草一般。抡起烟枪敲向连毅,他急赤白脸的怒道:“你给我闭嘴!”

然后,他就和连毅打起来了。

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动手了,两人好的时候是真好,不好的时候像被魇住了似的,也真下狠手,然而又打不散。论拳脚,他当然不是连毅的对手。于是把双手伸进连毅的贴身小褂里,他发了疯似的又抓又咬,把连毅那后背挠了个稀烂。连毅也发了狠,差点活活掐死了他。

末了,他没把连毅挠死,连毅也没把他掐死。连毅是前些天过来参加军事会议的,同行的也有顾承喜。会议不结束,他们不能回京。

白摩尼气冲冲的先回一步,下了火车之后一步不停,坐上汽车直奔了霍府。可等汽车停到霍府门前了,他坐在车中,忽然又生了怯意。掏出小镜子仔细端详了自己,他看到自己额头上带着伤,脖子上也还印着青紫的指痕,围巾又不够厚,遮也遮不住。他想以着自己这般嘴脸,怎么去见大哥啊!

他又想见,又想走,直到被安德烈吓了一跳,终于落荒而逃。

第112章 他们的生活

安德烈听说警察驱散了前来求字的人,便怔怔的愣在了原地,但是也没有发表意见。他的身量很高,力气很大,可并不是勇猛的性子。茫茫然的向霍相贞望了片刻,他如梦初醒似的骤然反应过来,连忙开口说道:“没事,没有关系,不要生气。”

他怕霍相贞会因此大发雷霆,所以语无伦次的想要安慰对方。然而出乎了他的意料,霍相贞这一次很平静。坐在沙发上,他对着茶几上的饼干筒子一抬下巴:“点点数目,看看能花几天。”

安德烈捧起饼干筒子,绕过茶几坐到了他的身边。侧身倒出了筒子中的钞票和大洋,他无需点验,直接就开了口:“大帅,很多。”

霍相贞自顾自的拎起茶壶斟满茶杯:“够过年吗?”

安德烈仰起头,眨巴着蓝眼睛念念有词的算账,末了转向霍相贞连连点头:“够!”

霍相贞抿了一口热茶,嘴唇烫得通红:“好,先过年,过完年再说。”

安德烈凝视着他的侧影,眼巴巴的察言观色。而霍相贞放下茶杯抬起了头,望着前方低声问道:“看什么?”

安德烈讪讪的收回了目光,轻而坚定的说:“大帅,会好的。”

他们虽然不是很有自由,出入全受着监视,但是毕竟有处坚固的宅子可以安身,而宅子外又是一座繁华的城。两个人,总能有办法活下去。

霍相贞笑了一下,抬手揽住他的肩膀又搂了搂,当他是个小猫小狗小兄弟。

既然卖字的生意实在是做不成,霍相贞反倒暂时收了心思。按着安德烈的肩膀起了身,他开口说道:“走,现在外面有太阳,咱们出去遛遛。”

安德烈立刻起立跟上了他。两人掀帘子出了小楼,安德烈问道:“大帅,要不要摔跤?”

霍相贞一边向前快走,一边抬手系好了大衣纽扣。最后低头一紧腰间衣带,他诡秘一笑,脸上居然带了几分狡黠的顽皮相:“去汽车房瞧瞧,要是有汽油,我就带你出去兜兜风。”

安德烈毕竟是年纪轻,存留着几分孩子气,听了这话,他登时也来了精神:“开汽车吗?”

霍相贞又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副皮手套:“废话!”

皮手套要戴未戴之时,霍相贞忽然横瞥一眼,发现安德烈正在快乐的甩开手臂大步走,双手的冻疮赤露露的全晾在了寒风中。收回目光正视了前方,霍相贞把手套递给了他:“戴上!”

安德烈下意识的接了手套,接过之后才觉出了不对劲,又要把手套往霍相贞手里塞:“不,我不要。”

霍相贞脚步不停,直接抬手一握安德烈的腕子,让他感受自己掌心的温度:“我用不着。”

安德烈微笑着低了头,开始戴手套。他恨战争,他爱和平。他越来越坚信他和大帅将来“会好的”。他们在一起不很寂寞,不大危险,只是想要找一口饭,应该也不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