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楞了一下,看到小孩来真的,无语又想笑:“过来,朕告诉你。”

“我不想知道啦。”小孩拔腿就跑。

第153章三万物资

康熙“扑哧”笑出声,笑着笑着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皇上。”梁九功关心道。

康熙:“你说太子为何当着弘晅的面说朕没盐商有钱,是不是就想让朕知道?”

“奴才觉得是五阿哥年龄小不懂事,太子和太子妃闲聊的时候就没避着他。五阿哥虽小,可记性好,就给记下了。”梁九功小心措辞,“太子爷也不知道您会问五阿哥这事啊。”

康熙“嗯”一声:“这倒也是。朕问弘晅是临时起意。嗳,不对,太子怎么知道盐商有钱?”

“你忘了当初洋人托杂货店卖那害人的东西的事?”梁九功道,“当初只有杂货店卖那个东西,如今虽然没有了,杂货店里有玻璃啊。

“盐商不想去金玉满堂买镜子,他们家的女人也会去。什么梳妆镜,穿衣镜,放在荷包里的小镜子,一人三块,一家有五六个女人,花在镜子上的钱可能比当初盐商买那些东西的钱还多。”

康熙想一想:“还有一点你没说,盐商把家中的窗户全换成玻璃,也得一大笔银子。”

“可不是么。”梁九功道,“您当初照名册处置了大盐商,没有动只买几盒那个东西的小盐商。这么多年过去,小盐商也该成大盐商了。

“盐商当初有钱买害人的东西,他们的家眷也不会没银子,经常去金玉满堂四家铺子,伙计肯定会问别人,这是哪家夫人怎么这么阔气。这就知道了。”

康熙笑看着他:“你这奴才懂得不少。”

“奴才长于乡野,对民间的人和事比较了解罢了。”梁九功说完不再多言。

康熙望着东面,幽幽道:“太子都忍不住和太子妃聊起这事,想必是对盐商极为不满啊。”

梁九功看了看康熙的表情,犹豫一会儿,什么都没说。而康熙也没再问,转身回了东暖阁。

弘晅回到东宫,看到有个陌生人在惇本殿东暖阁门边站着,跑过去盯着对方看一会儿,发现不认识:“额娘,他是谁?”

“五阿哥,下官是太医。”立在门边的太医回答。

弘晅“噢”一声:“额娘病了?”

“不是我。”石舜华道,“太医来给你阿玛针灸。你不是去乾清宫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孩皱了皱鼻子:“皇玛法是个大骗子,我以后都不跟他玩了。额娘,我去看看阿玛啊。”不待石舜华开口,钻进里间。

石舜华对着太医笑了笑:“让你见笑了。”

“五阿哥还小。”太医看了看案几上的自鸣钟,“差不多了。”

“额娘!”小孩搜一下跑出来,抓住石舜华的胳膊,“阿玛身上好多针,额娘,我喊阿玛,阿玛不应,你快去看看阿玛。”

石舜华弯腰抱起他:“你真是越来越重了。你阿玛睡着了。”

“睡着啦?”小孩瞪大眼,“阿玛不嫌痛?”

石舜华:“太医医术好,扎的不痛。要不让太医给你扎几针?”

小孩连连摇头:“不痛也不扎。”到里间就看到太医把太子背上的针全部拿掉,而太子没有醒来的迹象,“真不痛?”很是怀疑。

石舜华:“额娘从不骗你。”

“额娘,你说的话就在骗我啊。”小孩瞥她一眼,“我不让你抱。”

太医的手一抖,险些没拿稳针:“五阿哥真是个开心果。”

“人小鬼大。”石舜华放下他,“喊嬷嬷伺候你洗澡,早点睡,明儿早点起来。”

小孩淡淡地看她一眼,搬来小杌子,自个脱掉鞋,吭哧吭哧爬到太子床上:“我要陪阿玛,我不喜欢你。”

“那也得洗澡洗脸。”小儿子的不喜欢睡一觉就会忘记,石舜华也懒得哄他,“别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去。”

嬷嬷适时走过来:“五阿哥,奴婢抱你过去,然后再送你回来?”

弘晅下意识看石舜华。

石舜华盯着他。小孩撇撇嘴,冲嬷嬷伸出手。

洗漱过后,嬷嬷把小孩抱到床上,把他睡前玩的小玩意全拿出来,小孩瞬间忘了先前的承诺。

石舜华在前院等了有半个时辰,见小儿子没来,太子没有醒来的迹象,给太子盖好被子就转身回后院,“唐氏,大晚上的不睡觉干么呢?”

“听说太医来了,爷没事吧?”太子几次生病,把石舜华吓得不轻,也把他的四个侧福晋吓得够呛。

唐氏在院子里打圈转悠,其他三人也在门口等着消息。

石舜华听到四人心里都担心太子活不长,很是无语:“太累了,歇两天就好了,你们别去打搅爷。”

太子是东宫女人的依靠,太子有个好歹,生再多孩子出来也是跟着遭罪。以致于唐氏很想找太子睡一觉,此时也不敢乱来,忍不住又往前面看一眼,才回屋歇着。

至于有没有睡着,石舜华不关心,也没工夫关心。她正吩咐阿阮把她的燕窝全找出来,打明儿起,每天给太子炖两碗燕窝,早晚各一份。

时隔多年,太子又天天喝燕子的口水,纵然他如今不讨厌燕窝,连着喝两个月也很烦。偏偏他喝进肚子里的燕窝都是石舜华珍藏的,太子不好辜负她一番好意,只能捏着鼻子喝进去。

十一月初,陕北的贫穷户挑出来,户部向康熙奏明,康熙命四贝勒胤禛和十三皇子胤祥总理百姓迁徙一事。

前往陕北的路上,遇到一场大雪,胤祥望着满天茫茫一片,很是担心:“四哥,这么冷的天,百姓愿意迁去蒙古吗?”

“朝廷虽然会发放一些救济粮,可那些粮食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胤禛道,“他们不愿意去,在家里窝着也会被冻死。

“早点到草原,领到朝廷准备的粮食,住进四额驸使人建的土坯房里,天晴了就去开荒,下雨下雪就窝在房里猫冬,熬几个月苦日子就彻底到头了,他们愿意去的。”

胤祥:“咱们上次去的时候,当地百姓说冬日里取暖全靠抖,陕北离归化城那么远,会冻死吧?”

“不下暴雪就不会。穿上麦秸编的衣裳鞋,一天有两顿热汤,他们能熬过去。”胤禛说着,顿了顿,“这次迁移有两三万人,前前后后得用掉两三百万两银子,年后还有一批前往漠北,还得再用掉一大笔,朝廷也不容易。”

“户部去年拢账不是说有四五千万两?”胤祥问。

胤禛:“军饷不能动,用来赈灾的银子也不能动,你们出宫的安家银子不能动,天下官吏俸禄也不能动,除去这些还有多少银子可用?”

胤祥哑口无言。

十一月中旬,两兄弟抵达陕北,当地的将军已把要迁徙的贫苦百姓聚到军营附近,就等着两位皇子过来把人接过去。

百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穿暖。以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朝廷不管不问,百姓也认为自己命苦投生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几乎没想过反抗。

如今朝廷大发善心,百姓心里只有感激。胤禛来的时候担心这么多百姓聚在一块会借机生事,亲眼看到一个个露出感激的目光,胤禛心口发闷,在聚集地稍稍待一会儿就出去了。

到达驿站,胤禛远远看到个十分眼熟的人:“小崔掌柜?”

“四哥认识?”胤祥问。

胤禛:“崔掌柜的侄子,二嫂的宫女阿箫的男人。”走到跟前就问,“你来这边做什么?收货。”

“不是,是送货。”小崔掌柜递给胤禛一张纸,“东西太多,守门的士兵不准进城,如今东西都堆在城外。”

胤禛接过来:“棉衣棉裤?三万件?给我的。”

小崔掌柜:“九月下旬太子妃命奴才们尽快置办出三万套棉衣,然后送到陕北亲自交到您手上。至于用处,太子妃没跟奴才说,奴才觉得可能是给要迁去蒙古的百姓准备的。”

“二嫂怎么知道我们这时候过来?”胤祥很好奇。

小崔掌柜:“太子妃不知道。奴才十月底就到这边,一直等您。”

“大概是太子二哥跟二嫂说的。”胤祥说出来,又觉得不对,“如果我和四哥再晚些日子过来,你岂不是得一直等下去?”

小崔掌柜:“那些棉衣是运通八方的伙计送来的,百姓都知道运通八方的主子是十一爷和十二爷,地痞无赖不敢捣乱,当地官员不敢找麻烦,也会帮衬一二。就算不留人看着,棉衣也不会少。等你出京,奴才再过来也不会耽误。”

“怪不得。”胤祥道,“走,我跟你去看看。有了这些棉衣,明儿就能上路。”

胤禛和胤祥到城外一户农院里,掰开一点线头,发现里面全是白花花的棉絮:“这么多棉衣不好弄吧?”

“还行。”小崔掌柜道,“奴才请山东、安徽、河南三地的掌柜帮忙找人做的。四爷,东西您收到了,奴才就回去了。”

胤禛:“这么急?”

小崔掌柜不好意思道:“奴才的妻子快生了。”

“阿箫快生了?”胤祥道,“那你快回家吧。”

小崔掌柜前脚走,胤禛就向康熙禀报此事。

康熙收到胤禛的来信,京城迎来入冬后第一场大雪。看到儿子信上写到太子妃准备的棉衣很厚,穿在身上走一里路就出一身汗,望着窗外的雪花,康熙把信递给梁九功。

梁九功捧在手里,想看不敢看,颤巍巍问:“皇上,您这是,这是几个意思?”

“太子妃太精明了。”康熙道,“弘晅小人儿藏不住话,肯定跟他额娘说朕问太子妃有没有银子。太子妃不声不响就弄出三万件棉衣,把朕堵得哑口无言,还得谢她。”

梁九功苦笑:“这事好事啊。”顿了顿,“太子妃不精明,也没银子置办这么多棉衣。您十几个儿子,有十一个儿媳妇,行事如此大方的也只有太子妃。”

康熙叹气:“你不懂。”

“您是怕太子妃以后干政?”梁九功问,“奴才觉得不会。太子妃如果是这个性子,咱们在塞外的时候,她也不会整天呆在帐中,连大公主和二公主都不见。”

康熙仔细回想一番:“好像也是。”

梁九功心想,什么叫好像,本来就是:“东宫的几个阿哥虽然大了,两个格格和五阿哥还小,太子妃整天照看他们,也抽不出工夫管别的啊。”

砰!

康熙心头一跳,脸色骤变:“地龙翻身?!梁九功,快,快去东宫喊太子赶紧出来。”

“皇上,不是地龙翻身。”梁九功跟着跑出来,发现脚下没动,“不是地龙翻身。”转身对宫女说,“赶紧把皇上的大氅——”

砰!砰!

石舜华走到院里:“怎么回事?爷,是不是地龙翻身?”

太子拍拍石舜华的手:“别担心,不是。张起麟,去宣九门提督,太子妃,照看好弘晅,孤去乾清宫看看。”

第154章钮钴禄氏

太子急匆匆跑出东宫,看到康熙出了日精门正往他这边来,大步走过去:“汗阿玛,没事吧?”

“朕没事。”康熙见太子连个斗篷和帽子都没带,皱眉道,“怎么不多穿件衣裳?”

太子一边拍身上的雪花一边说:“儿臣已使张起麟去宣九门提督,外面冷,您去殿内,儿臣去南边等他。”

康熙:“不是地龙翻身,应该没大事。朕刚刚觉得可能是打雷,仔细想了想,又不太像。”

“这个时节没有惊雷。”太子道,“肯定是哪里出大事了。”

九门提督听到三声巨响,吓得忙不迭往外跑,看到街上空无一人,不像是出乱子,回家牵着马出来,九门挨个查看一遍,确定都没事才转向顺天府。

顺天府尹也被三声巨响吓得不轻,派出所有衙役出去查看,刚刚接到消息,九门提督就过来了。

九门提督听顺天府尹说完,立刻进宫面见康熙:“禀报皇上,是四贝勒府出事了。”

“胤禛府上?”康熙疑惑,“胤禛此时还在陕北,他能出什么事?”

太子突然心中一动,福至心灵:“是不是老四府上的钮钴禄格格?”

“殿下知道?”九门提督诧异道。

太子抬眼看到康熙盯着他:“汗阿玛,儿臣不知道,但儿臣知道老四的那个格格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对了,这个人还是您给老四挑的。今年选秀的时候选上来的。”

“有吗?”康熙摇头,“朕不记得了。”

太子很想送他一对白眼,不过,使劲忍给忍住了,转身问九门提督:“出什么事了?”

“下官听顺天府的差役说的。”九门提督道,“好像是一个院子倒了。具体因为什么,四福晋没说。这事还得您或者皇上去问四福晋,下官不方便出面,毕竟四贝勒不在家。”

康熙想到了,他今年夏天给十三儿子挑福晋的时候,德妃跟他说过,老四后院的女人少,他当时瞧着一个秀女长得挺精神,就把人指给老四。

太子见他爹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揉额,也猜出他可能想起来了:“汗阿玛,儿臣叫太子妃过去一趟?”

康熙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石舜华想骂人:“鹅毛大雪,叫我去四弟府上?!”

“你不去总不能让皇祖母去。”太子亲自为她系上斗篷,“或者让佟贵妃和德妃其中一个过去,宫妃出宫像话吗?老四不在家,汗阿玛和孤也不好进去。”

石舜华瞪太子一眼,很是气恼:“你们家怎么什么事都能找到我。”

“同生共死,这话可是你自己跟孤说的,这会儿又分你我了。”太子道,“孤就知道你当时这么说是糊弄孤,怕孤追究你把自己弄丑的事。”

石舜华白他一眼,哼哼道:“我敢做就不怕你追究。”

“现在有五个孩子傍身,你硬气了。”太子小声说,“也不知道当初是谁,见着孤就生扑上来,活像八百年没见过男人似的。”

石舜华迈出去的脚一顿:“何止八百年,我两千年没见过男人了。”

“别跟孤贫了。”太子道,“快去吧。”

弘晅跟着嬷嬷站在东厢房廊檐下,看到石舜华从东次间出来,就问:“额娘,干啥去?”

“去玩,就不带你。”石舜华说。

太子无语:“你别逗他了。弘晅,你额娘出去有点事,不能带你。改天雪停了,孤领你出去玩。”

“说话算话。”小孩脱口而出。

太子走过去:“君无戏言。你额娘要好一会儿才回来,去东院找姐姐玩去?”

小孩摇了摇头,指着西面。

太子想到:“皇玛法今儿有点不舒服,没法教你读书习字,今天就不去了。”

“皇玛法病了?”小孩忙问,“请太医了?”

太子:“请了。”牵着他的小手,把他送到弘暖和弘晗房里,就命小顺子告诉所有人,刚才三声巨响没什么大事。

李佳氏看到太子一点也不担心,暂且放心,却不敢再往屋里去,端是怕待会儿还有。

路上的积雪有半尺厚,马车不敢走太快,到胤禛府上快午时了。然而,纵然石舜华有心理准备,看到西跨院全部塌了,依然不敢置信:“八弟,这到底怎么回事?”

“二嫂怎么来了?”带着家奴过来帮忙的胤禩连忙走过来。

石舜华:“我们先前以为地龙翻身。后来得知你四哥府上出事,汗阿玛不放心,命我过来看看,你四嫂呢?”

“府里的几个孩子吓得不轻,四嫂在照看几个孩子。”八福晋过来说。

石舜华看她一眼,就问胤禩:“你四哥不准钮钴禄氏弄玻璃,她偷偷弄的?”

“玻璃可没这么响。”胤禩道,“钮钴禄格格的丫鬟说她早两天嚷嚷着要制火器,丫鬟觉得她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一样成的,就没当回事。今天早上变天,丫鬟搁屋里生个火盆,可能是火星子飞到火器捻子上面,三个黑疙瘩全炸了。”

石舜华:“人呢?”

“丫鬟出来拿东西逃过一劫。钮钴禄氏当时坐在床上,屋子塌了就把她埋在底下。”胤禩道,“当时在屋里的除了她,还有住在正堂的李侧福晋,住在偏殿的几个庶福晋和格格。四嫂说先把李侧福晋和庶福晋救出来,最后再救她。这不,刚挖到她那儿。”

石舜华小心走进去:“你四嫂没事吧?”

“四嫂当时在东次间,离得远没事。”胤禩道,“只是正院这边的西厢房塌了,西次间是四哥的书房,靠近西边也塌了。”

石舜华走到正堂,就看到李氏坐在椅子上直哆嗦,大夫给她清理额头上的伤口:“她怎么了?”

胤禩小声说:“腿断了,房梁掉下来砸的。大夫已用竹板定住,可能会瘸。”

“八爷,钮钴禄格格出来了。”管事跑过来禀报。

胤禩问:“还活着?”

“好好的,只是额头上有一点伤。房子塌的时候,她躲到墙角处了。”管事说完,就感觉头皮发麻,抬头一看,李氏死死的盯着他。

石舜华转身看过去,无奈地摇了摇头:“把人带来。”

片刻,钮钴禄氏被拉过来,整个人木木的,好似魂不附体。

“二嫂,这是吓傻了吧?”胤禩问。

石舜华听她的心里话,什么都没听到,走过去抬手朝她脸上甩两巴掌。

脸上传来火辣辣的痛,钮钴禄氏顿时清醒:“你是谁?凭什么打我?!”

“掌嘴!”石舜华开口。

阿鼓上前一巴掌:“太子妃在此,还不请安?”

“你说什么?”钮钴禄氏问。

阿鼓:“这位是太子妃。”

“你大声点,我听不清。”钮钴禄氏说着,猛地睁大眼,满脸惊恐,“我,我,我的耳朵听不见了?”

石舜华道:“胤禛回来了。”

“四哥?”胤禩下意识往外看。

石舜华盯着钮钴禄氏,见她一脸茫然,过了一会儿才往外看,顿时确定:“真聋了。”

胤禩张了张嘴:“四哥府上的武氏和宋氏都因为她丢了性命,几个格格也凶多吉少。四嫂跟我说,她受伤了也不要大夫给她看,让她自生自灭。现在怎么办?”

石舜华:“送去宗人府,该怎么判怎么判。”

“那我去跟四嫂说一声。”八福晋开口道。

石舜华:“不用跟她说,直接把人送走。八弟,使人去找泥瓦匠,雪一停就把院墙垒起来。”

“我已经使人去找了。”胤禩道。

钮钴禄氏被带下去,石舜华才说:“跟你府上的奴才说,清理瓦砾的时候仔细点,看看能不能把钮钴禄氏弄的火器方子找出来。一旦找到立刻给汗阿玛送过去。”

“对,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胤禩很是懊恼,“能把西跨院炸成一片废墟,威力比得上军中用的。”

石舜华颔首:“我过来主要是因为这事。汗阿玛还等着我回话,这里你盯着。”

“是,二嫂。”胤禩道,“路上慢点。”

石舜华点了点头,就往外走。

八福晋盯着石舜华的背影:“不愧是太子妃,跟太子一个样,又狂又傲,目中无人。板着脸,好像谁都欠她的一样。”

“四哥府上都成这样子了,不板着脸难到还笑给你看?”胤禩瞥她一眼,“这边有我盯着,你去东院跟四嫂说一声,二嫂来了又走了。”

八福晋哼一声:“就算不能笑,可我跟她说话,她也应该应一声。”

“二嫂心情不好。”胤禩道,“再说了,她刚才不是跟你说,不用支会四嫂,直接把人送走。”

八福晋噎了一下:“可是这里是四嫂的家,又不是东宫。”

“二嫂说不用就不用。”胤禩说,“你替四嫂抱不平,四嫂不需要。不信你去问问四嫂。”

八福晋觉得如果有人在她家里这样,她一准得气得肚子疼,看了胤禩一眼,就去东跨院找四福晋跟她说这件事。

四福晋没等她说完,就问:“二嫂来了?你咋才告诉我。”说着话就往外走。

八福晋呼吸一窒:“四嫂,二嫂走了。”

“怎么来了就走?”四福晋可惜道,“二嫂都没来过,难得来一次连杯水都没喝到。唉,二嫂——”

八福晋深吸一口气:“四嫂,二嫂急着向汗阿玛禀报。”

“啊?”四福晋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她嫌府里太乱呢。八弟妹,谢谢你和八弟过来帮忙。弘晖,照看好弟弟,额娘去正院看看。”

弘晖在上书房上课,一听说是他家出事,都没来得及向师傅告假就往外跑。比石舜华早来两刻。看到院子里几具尸体,弘晖一下子吓哭了。

四福晋连忙把儿子送去东跨院,让他跟几个庶子和庶女呆一块。

弘晖见他额娘没事,这才收住泪水:“额娘,您忙去吧。但是,你别离西院太近。”

“没事的。”四福晋走出去,看到西面一片狼藉,简直想学弘晖痛哭一场。

石舜华没有骗胤禩,康熙的确等着,还不是在乾清宫,而是和太子在乾清门等着。都没容她下车,康熙就问石舜华怎么回事。

石舜华老老实实地跟康熙说一遍,就说:“儿媳做主把钮钴禄格格送去宗人府了。”

“这种人还需要宗人府出面?”太子不赞同道,“你当时就应该做主把她打死了事。”

石舜华叹气道:“殿下,那是四弟的妾,四品典仪官钮钴禄凌柱的闺女,不是宫里的奴才。”

“太子妃,别听他的。”康熙道,“你做得对,回去歇着吧。保成,朕还以为你的脾气好了,怎么还跟以前一样,动不动喊打喊杀。”

太子转向康熙:“汗阿玛,四弟的府邸毁了,还死几个人。如今府上只有四弟妹一个女人完好,这些都是因为钮钴禄氏。不给予严惩,下次再出个车钴禄氏,四弟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康熙看着他:“你怪朕?”

“儿臣不敢。”太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