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多多?”李靖问道:“还能有什么好处?”

小婉笑道:“拉车的牲口可以成为军粮,车板可以生篝火,难道这些都不是好处?架车的辅兵或民夫训练一下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士兵。”

“哈哈哈…”

李靖大笑起来:“听你这么一说,这种平板大车的用途的确不可小觑。”

“当然。”

小婉将另外一张图纸递给李靖:“我这里还有一张铁丝网的图纸,如果在军营周围布下这种铁丝网,突厥人的战马再快,也无法突袭大唐军队的营地。”

“制造上有些难度,不过很实用。”

李靖现在双眼冒光,觉得不虚此行:“昨天的爆竹是怎么回事?”

“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小婉微笑道:“李大哥,我也要养家糊口。”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零三节雷声震震

第三百零三节雷声震震

正月二十五,春雷乍响,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倾洒下来,田间的乡农已经开始劳做,小婉所租的那些土地已经到期,那些玻璃大棚已经被拆卸下来…中间多了一个小插曲,因为小婉的一时疏忽,一百亩地所使用的材料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她们不得不租了一个院子贮存那些玻璃、框架之类的,好在租金不是很贵,还不至于破产。

“你完全可以将它们卖出去,我相信有不少人愿意得到那批货。”张陵说道。他是在李靖离开的第三天回来的,知道与李靖错过,他感到十分的遗憾。

“你知道,我是很重视商业道德的,用过的旧东西绝对不会卖给别人。”小婉一付凛然正气的样子。

“呃,婉姐,我知道你绝对不是奸商,但如果有赚钱的机会,你绝对不会错过,一定有别的原因”张陵好奇道。

小婉笑了:“没错,沧州的家俱厂和玻璃厂已经接了大量的订单,工厂连轴转,而且我已经和那些乡农签订了今年合作种植玻璃大根的合同,这些材料当然要保存,免得届时还要定做。”

“现在就生产?”张陵问道。

“当然,如果到时候再生产,哪里来得及。”小婉摇摇头,别看张陵帮着管过帐,对于工厂的管理还是不行。玻璃大棚推广之后,很快有人意识到其中的价值,但玻璃只有张氏的玻璃厂生产,想要在今年秋天如期进行大棚种植,就要提前订购,所以家具厂和玻璃厂都是生意兴隆。

“现在忙得过来吗?”张陵问道。

“当然忙得过来。”

小婉答道,这段时间她正忙着鞭炮工厂的事情,如今张氏爆竹已经名声在外,每天都有大量的出货,虽然现在并非年节,但只要想放鞭炮,总会找到说法的…不知道为什么,小婉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李靖走后,她就心里隐隐犯疑,觉得他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交易对象。

不得不说,女人在某些时候,预感是相当准确的——

长安城,皇宫御书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

门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总管李照走进来禀报道:“皇上,卫国公李靖求见”

“李靖?莫不是又出什么事故?”李世民的脸上出现几分沉重的神色,他挥手向李照吩咐道:“立即宣他进来”

“是,皇上。”李照答应一下,立即迅速地退出书房。他是清楚李靖负有特殊使命的,因而在刚才李靖求见的时候,他亲自过来禀报,此时见李世民的神情也十分严肃,他退出的时候简直是一溜小跑。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李靖一直在为攻击突厥做准备,前不久请旨去河北巡视,怎么现在竟然直接入京谒见?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变故了。

“微臣李靖,拜见皇上”李靖大步走进御书房,直到李世民的桌案前,才双手拱起,躬身给李世民见了一礼。

在隋唐的时候,君王虽然掌握生杀大权,但君臣之间的关系比较正常,不像明清两代,几乎将大臣当作了家奴,毫无尊严可言。这个时候,臣子或平民在谒见皇上的时候,一般不需要行跪拜礼,这是小婉最喜欢这个时代的一点。

“嗯,李爱卿请坐。”

李世民点点头,让李靖也坐下来,对于自己的心腹臣子,李世民一向都很优容礼遇的。

“谢皇上,恕臣放肆了。”

李靖可不敢大大咧咧地直接坐下,又赂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礼拍,这才撩起衣服的下摆,侧身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不过他只敢坐半个屁股,不敢实实在在地坐下去。

李世民看着李靖的脸色,脸上犹带着几分风尘,但眉角上扬似有喜色,便开口问道:“李爱卿,你可是从河北过来?出了什么事情?”

“皇上圣明,微臣正是从河北过来,而且确实有大事,而且还是一件…不,是三件天大的幸事”李靖拱手向李世民禀报道:“前些时日,微臣前去河北,一方面是整顿军务,另一方面是去见了一个人。

聪明不过帝王,李世民眉头微微一扬:“夏小婉?”

“是的,皇上圣明,这是微臣写好的奏折,觉得还是亲自呈递比较好。”李靖说着,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奏折吾给李世民。

李世民点点头,打开奏折看了起来…他的眉头渐渐松了起来,眉角上翘,脸上也充满喜色,半晌之后,他放下奏折,喜形于色地问道:“李爱卿,这连环甲马和车阵真的可行?”

“陛下,在来京之前,我已经试过,完全可行。”李靖答道,他是个谨慎的人,如果没有把握,是绝对不会轻易上报的。

李世民点点头,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李爱卿,这才是两件事。”

李靖拱手道:“皇上,的确还有一件事情。前些时日去河北的时候,见到一种新式爆竹,这种爆竹与我们传统的不太一样,我带了一盒样品。”

“样品?”李世民目光扫了一眼,发现李靖身旁并没有带任何东西。

“那盒样品有一定的危险性,臣抖胆,请皇上与微臣去外面一观。”李靖拱手道。

“噢?李爱卿,那我们就出去看一看。”李世民的兴趣也上来了,起身向外走去,李靖也连忙起身跟上。

二人连到御书房,李世民一眼看到在一名内侍手上捧着的盒子,他刚要命那名内侍将盒子捧到近前,李靖却启禀道:“皇上,这东西有一定的危险性,皇上千金之躯,还是远距离观看比较合适。”

“就依爱卿所言。”李世民点点头,他虽然是马上皇帝,胆子不小,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李靖上前从内侍手中取过盒子,打开后,取出一挂五百响的鞭炮,然后平铺在地上,吩咐内侍取一根点燃的檀香过来。

“这就是你所说的新式爆竹?”李世民问道。

“是的。后上。”李靖答道。

“似乎并不危险。”李世民端详着那红彤彤的鞭炮,并不觉得有什么危险。

“这种新式爆竹是用一种叫做火药的东西制成的,外面裹的是纸,一旦点燃,就会发出巨大的声音。”李靖说道。

李世民笑了:“朕也是从千军万中厮杀出来的,难道还怕这区区响声?李爱卿是否以为朕养尊处优的日子过得太久了?”

李靖连忙躬身道:“微臣不敢。”

李世民也就是开个玩笑,当然不是真的怪罪李靖,当下挥挥手:“点火吧。”

虽然皇上不以为意,可那些宿卫的羽林军可不敢大意,都在李世民侧方做好护卫姿态,远处还有不少宫女内侍瞄着这里,等着看热闹。

李靖手持檀香,亲自上前点火,药捻子点燃之后,一个倒跃,也同样站在李世民的侧前方…虽然李世民所处的位置距离鞭炮颇远,根本崩不着,但这姿态还是要做的。

嗤~

噼噼啪啪…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顿时响了起来,青烟弥漫,纸屑横飞,饶是李世民和周围那些羽林军早有准备,也有些目眩耳鸣,远近那些看热闹的宫女内侍也有心惊肉跳的,也有骇极而呼的,好在鞭声震震,也没人注意。

李靖拿来的是一挂五百响的鞭炮,不一会儿便放完了,可旁听者却像是经历了番狂风暴雨似的,一直到鞭声停了数息之后,李世民才面带震惊之色:“李爱卿,这就是你说的新式爆竹?朕听得怎么如同天雷一般?”

“皇上,这些新式爆竹在当地另有一名,叫做‘霹雳子’。”李靖躬身说道。

在这里,李靖偷换了个概念,鞭炮在沧州又被称做‘轰天雷’。天是谁?当今皇上就是天子,轰天岂不是轰击皇上,这话要是传送皇上耳中,就算李世民是明君,不会真正发做,可也保不定心中不悦。所以他也是未雨稠寥,给李世民来个先入为主,以后就算有人进言,也不会当回事的。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电光石火,声若雷鸣,果然当得霹雳子之称。”

“皇下,微臣有下情回禀”

李靖躬身道。

李世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玩物那么简单,转身先回了房间,李靖连忙跟进去,总管李照连忙指挥着内侍收拾地面的纸屑。

此时,宫内有不少人被刚才那一阵鞭炮声震得人心惶惶,长孙皇后本来是和前来问安的太子李随乾说话的,忽听得那阵响声,虽然隔得尚远,却也心惊。

她是后宫之主,当下派人去打听声音的来龙去脉,及至听说是来自御书房方向,更觉心惊,当下就要摆驾去御书房,幸好李照这个总管相当尽职,打扫之后,知道宫内必定人心惶惶,所以立即派人先来禀报皇后和太子,将二人又劝了回去。

完本推荐

《新一品修真》

都说凡人常懵懂,神仙也会犯错误.

雷天君的一次失误将少女沈月影的肉身击毁,为了弥补过错,几个不负责任的神仙用甜言蜜语将她哄骗到一个叫亚马迪斯大陆的地方附体重生…

推荐青柳的另两本书:《创神传奇》、《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零四节皇家收购

第三百零四节皇家收购

“李爱卿,这鞭炮可又是那夏小婉所制?”

李世民回到御书房坐下之后问道。在他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小婉才能与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挂上钩。

“是的,皇上,这鞭炮正是张夫人所制,其中所用的主要材料火药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配方了,但张夫人对配方进行了改动,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威力。”李靖答道。

“李爱卿坐下说话。”

李世民见李靖又站在那里,连忙示意他坐下。

“皇上,”

李靖略为激动地向李世民道:“微臣曾经与张夫人谈论过,火药不仅能够用于鞭炮,还可以通过改变配方用于军事,产生比鞭炮更为强大的爆炸力。皇上,此乃是上天的眷顾,如果这种火药能够成批生产,我大唐就可以纵横无敌,扫灭突厥指日可待。”

“果真?”

饶是李世民镇定功夫到家,也不禁从龙椅上讶然站起,虽然明知道李靖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但他还是激动地看着李靖问道:“李爱卿所言,可是真的?那火药果然可以用于军事之上?”

“皇上,微臣亲眼所见,断不会有差错”李世民既然站起来了,李靖也只好随着站起身,躬身向李世民禀报道:“只是目前张氏的作坊规模太小,产量不足,那些鞭炮还没有产出便被人全部订走,要想生产出大量供军事用途的火药,恐怕短时间难以办到。所以微臣想请求皇上,能够由朝廷来接管这个鞭炮作坊,扩大规模,增加产量”

李世民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李爱卿所言极是,不过这征收张氏鞭炮作坊之事还要容朕再思量思量。”

小婉为朝廷做了很多事情,皇宫内库充盈也多亏小婉,而且她的人脉也相当厚实,不仅做过太子的老师,而且与平阳公主和皇后也有着深厚的私交,这么做,恐怕会引起不好的反响,做为一代明君,李世民必须要想到朝廷上下的反应,如果因此而伤了臣下之心,那就不好了。

“皇上,”

李靖见李世民有为难的神色,便躬身说道:“恕臣直言,其实征收张氏鞭炮坊也是为了保证张府。”

“哦?李爱卿,此话怎说?”李世民连忙问道。即便是大唐至尊,行事也不能肆无忌惮,没有正当理由是绝对不会没收臣下的财产的,虽然李世民对火药很动心,却也自觉不能做出这种事情。

“皇上,这火药太吸引了,不仅大唐需要它,我们的敌人也需要它,而它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利益,也会引起各大世家的觊觎,以张氏的力量,即便现在无事,将来也必受其害现在以朝廷的名义进行有价征收,对张氏更有意义。”李靖答道。

他说的很含糊,但李世民听明白了,张氏的力量现在不仅是无法提供大量的生产,而且也很难保持火药配方的秘密,处置不当反倒容易成为张氏的致命伤,就算现在有李世民和李承乾的保护,将来也会贻祸子孙。如果现在以朝廷的名义征收,然后做出补偿,虽然会在钱财上稍有损失,却能得到李世民的维护,这其实是一件大好事。关键在于张氏本身如何看待这个位置。

李世民基本上同意了李靖的建议,但在具体的执行上却需要考虑,无论如何,对于张氏来说,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已经想到该怎么办了。

“李爱卿,明日朕会发旨,让工部尚书高士廉会同沧州刺史王守拙共同办理此事。”李世民说道。

“皇上圣明微臣告辞”李靖已经禀报完工作,自然是向皇上告辞。

等李靖走后,李世民独自在御书房中沉思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摆驾来到立政殿长孙皇后处。

“皇上,今天有什么喜事?”

以长孙皇后对李世民的了解,他一向是沉稳有度的,如果不是什么大事,绝对不会表情这么明显…而且一定是好事。

李世民挥手摒去宫女内侍,开口问道:“观音婢,你可读过《水浒传》?”

“哦,就是那套造反之后又接收朝廷招安,为朝廷征战蛮夷的书吗?臣妾记得是夏大家所作,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问这本书?”长孙皇后有些不解。

“你可记得书中有一段大破连环甲马的情节?”李世民问道。

长孙皇后想了一下点点头道:“臣妾记得。”

她的目光突然一亮:“皇上,莫非这个连环甲马真的可以在现实中出现?”

李世民点点头,神色颇为振奋:“李靖已经做过初步的尝试,不仅连环甲马可以训练,而且还有一个‘车阵’…”

他将李靖奏折的内容大略地说了一下,同时将鞭炮的事情也告诉了长孙皇后…后宫不许干政,但长孙皇后是后宫中唯一可以与李世民分享一切的人,而且她也很懂得分寸,绝对不会逾矩。

“皇上,这一切都是夏大家所为?”长孙皇后也颇为惊奇地说道。

“不错”李世民说道。

“但臣妾觉得皇上似乎有些心事?”长孙皇后问道。

“是啊,这牵扯到张氏。”

李世民皱眉道,他将李靖的担忧和建议说了一遍。

“收购张氏鞭炮坊?”

长孙皇后先是一怔,但沉思以后,便明白了李靖的意思,“皇上,这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就依卫国公所奏,征收之后,奖励张氏一批田地、金帛,而且保护张府的其它产业不受侵犯,夏大家和张老夫人都是明白人,必定知道皇上的一番苦心。而且张陵现为沧州别驾,皇恩浩荡,加恩在他身上不就可以了?”

“话虽如此,但是…”李世民苦笑,话当然可以这么说,但这句话由谁说呢?他心中虽然已经有属意的人,但心里还是有些踌躇。

“皇上,何不派卢国公前去传旨?”长孙皇后忽然说道。

“卢国公?”

李世民本来想的是王守拙,没想到长孙皇后却提出了程知节。

“是的,卢国公是张陵和夏大家的义父,又是朝廷重臣,而且此行公私两便。”

“不错,就这样办”

李世民略为思忖,也点点头,他觉得长孙皇后的建议更为周全。

路旁边硕槐已经发出了新芽,两旁的土地上也已经蒙上了一层绿意,冰冻的溪流早已经消融,春风拂面,带来舒爽的凉意。

在黑家庄黑叔的院子里,小婉正坐在院子里的一张桌子旁边喝茶,黑婶有些拘谨地坐在一旁,两只手拧着衣襟,不知怎么放才好。

前两天刚连续下了两场雨,土地和植物还散发着水汽,看来今年有一个不错的开始。小婉带着全家出来踏青,张陵身着便服,刚来到黑家庄就跑到地头田边找那些乡农神侃去了,小婉则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等着享受新鲜的农家菜。

“奶奶,看我摘了什么?”

院门砰的一声打开,黑叔的孙子跑了进来,胳膊上还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蓬蓬的黑木耳。

“呵呵,这可是好东西,只有城里的大酒楼才能够偶尔买到,托大人和夫人的福,我们今天中午有口福了。”黑婶笑道。

黑木耳。

小婉这段时间有些心神恍惚,李靖一去很长时间再没消息,但她总觉得有些不安,很迫切地需要做一件事情摆脱这种状态,据说人在忙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去想一些不确定的事情。

“种植木耳?需要买土地吗?”张陵问道。

“不需要,虽然种植木耳也需要地方,但在我们的后院足够了。”小婉说道。

“可我们没有种子。”张陵皱眉,他经常被小婉天马行空般的创意带得找不到方向。

“不需要种子,种植方法可以慢慢地摸索。”小婉说道。

她记得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工种植木耳的了,可那些种植地点并不包括苍州,而且种植方法和产量都远远比不上后世,如果不在黑叔家偶然触动了灵感,她还想不到。

木耳的种植方法并不是十分的困难,关键要在于过程当中的维护,而且这种种植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婉姐,注意休息。”张陵知道自己劝不住小婉,只能提醒她注意休息。

“放心,等什么时候数钱数到手抽筋了,我就休息。”小婉耸耸肩,命紫鹃将张南喊过来。

不多一会儿,张南匆匆地赶过来:“老爷,夫人,不知道有什么吩咐?”

“夫人有些事情吩咐你做,”

张陵对小婉说道:“我还要上衙,就先过去了。”

等张陵离开,小婉对张南吩咐道:“张南,交给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给你两天的时间,我需要一些椴木,还有麦麸子等…这是清单,你准备一下,越快越好。”

旧作,已完本

《狐狸传奇》:一名感情受到挫折的商界女强人一时想不开,跳海轻生,却神奇的在异大陆借体重生,还成为一名福克斯祭祀,而且她的种族异能也已经觉醒,她该如此面对新的人生?

富国强兵,创办学校,走实业救国的路子,让荒瘠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让贫困的比蒙帝国屹立在大陆之巅.

美丽的孔雀少女\强壮的熊猫武士\绚丽的魔法\嘹亮的战歌…一起抒写狐族少女的传奇故事

第一卷乱世第三百零五节种木耳

第三百零五节种木耳

木耳是着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尤其是银耳,历代皇家贵族将银耳看作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中国种植木耳是有着渊远历史的,早在唐朝,川北的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开始用‘原木砍花’的方法种植黑木耳,这种原始种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

所谓的‘原木砍花’法,就是在入冬之后,三九天的时候,将落叶树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传播繁育,纯粹是靠天收获,产量极低,种植范围也不广。

小婉所学的方法还是从一个林场学来的,沧州城外别的树木不少,椴树可不少,张南当天下午就购置了一大批椴树原木,而且还从乡下收购了一批麦麸子,小婉接到禀报后,去查看了一下…材料没有什么问题,但场地却出了问题,张府的后院虽然宽敞,便如果用来养殖黑木耳的话,地方似乎有些不够。

“夫人,这些木料有什么问题吗?”张南看到小婉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禁心中有些忐忑,以为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木料没什么,很好。”

小婉略为沉吟之后:“张南,你把这些椴木给刨成木屑,然后加入蔗糖和麦麸,用铁桶装好,将木耳弄一些装进去…对了,注意保持温度,最好是盖一些东西,保持一定的温度。”

“温度?”

张南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夫人,这温度是什么?”

“这温度是…”

小婉发现自己有些说不清楚了,她微一沉吟,道:“这样,张南,这温度你就控制在比人的体温略低一些就成,关键要铁桶里面什么时候长出白色菌丝…也就是白毛的时候,那就算是成功了,但那些白毛千万不要动。”

正常来说,制种需要的温度一般是在25~28℃,但现在可没有温度计,这温度只能用触感来感觉…温度计

小婉突然想到,制作温度计的第一个难题是玻璃,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怀柔的玻璃厂现在已经能够生产一些小巧的玻璃制品,虽然生产不出来精密的温度计,但原始一些的没关系。

“婉姐,你什么时候学会种植木耳的?”张陵很无奈的站在书房的桌旁,随手拿起一张图纸端详着。自从吃完晚饭之后,小婉就将书桌霸占了,那图纸画得一张一张的。

“我会得多了,这木耳种植的方式还是听一个山民说的。”

小婉说道…她这可没有撒谎,种植方法确实是跟一个山民学来的,只不过是偷换了一个时间概念而已,那个‘山民’可是林场的种植专家,当初那家伙就在砍树、寻找菌种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古墓,所以二人谈得很多,这林中种植的像是木耳、蘑菇等都是他告诉小婉的,而且还兴致勃勃地领她去参加种植场,这些方法就是在这个时候知道的,不过从来没有实践的机会——她一年到头在外面跑,连家都落,哪有机会搞那个实践。

“可你这上面画的是什么?”张陵指着其中一张图纸问道。

“那叫耳木,是用桦树制的。”小婉点头图纸说道:“选择直径10~12厘米的桦树,砍成1~1.2米的长段。”

“为什么要刷石灰。”张陵问道。

“当然是消毒,将耳木处理好后,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架好、晾晒。嗯,阿陵,我们得买个庄子了。”小婉想起这件重要的事情,虽然家里的事大多是她作主,但张陵是一家之主,很多事情她还是要告诉张陵的,这是尊重。

“买庄子?怎么突然想起买庄子了?”张陵愕然。

“办种植场。”

小婉说道:“既然要搞,就搞一个大的,我打算买一件大一点儿的庄院,除了种植木耳之外,我还准备种植蘑菇。”

“你还会种蘑菇?”张陵更加吃惊了。

“那有什么可奇怪的?”

小婉还是乐于在丈夫面前表现自己的得意:“种植木耳和蘑菇,不过小技而已,将来我们还要在沧州开设鹿鸣春分店,那些木耳和蘑菇除了外卖之外,还可以给鹿鸣春供货。”

“那你帮我想想,有什么办法给朝廷赚钱?”张陵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