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杀人了…”

而且这次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上千人!

可是,他并不后悔——当然不!

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杀人,死的就是自己!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如果唐军失败了,自己的结局只怕也会这么悲惨!

战场上敌我对决,就该不择手段!

尽管还有些许不习惯。

“不过以后我应该尽量让自己习惯吧!对,我必须习惯!”

第012章 断壁刻字

大火从当晚三更烧起,烧到第二天天大亮还没完全熄灭,张迈在郭洛、郭汾的陪同下,骑着马从南面一个缺口进去——和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相比,张迈的骑术已经好多了,虽然骑马疾驰还不大稳当,但勒马小跑已完全没问题了,如果还在现代社会的话,只怕他半个多月之内没法成长这么多,如今能有这样的进步,实是时势所逼。尤其是那数千里的逃命,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就都是在马上度过,那二十天里颠簸得他几乎骨头都散了,但骑术的基础却已在那段时间里奠定。

座下乃是良马,自己会找没火苗热炭的地方走,从城南走入,一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这一场大火,真正烧死的回纥人并不占多数,有几百人其实是在混乱中被踩死、误杀,或者被倒塌的建筑压死,而死因最多的,则是被浓烟熏死。

三人来到土城中心,眼前的场面连久经战争的郭汾见了都反胃,张迈更是哇一声在马上吐了出来。

这里是碎叶城的大本营,郭师道的官邸并住处,从前天晚上到昨日,碎叶军民用石油膏将满城涂抹了个遍,就特地留下了这座官邸以及其周围几处房子没涂石油。

大火烧断了出城道路以后,这里就成了全城唯一未着火的地方,人皆贪生,未能逃出城外一时又尚未死的回纥士兵都本能地朝这个无火之处涌来,几百人团团挤在了一处,可是他们避开了火灾,却没能避开烟熏,待得碎叶城火势烧到极点,浓烟一熏,便将数百人齐齐熏死在这里。

死在这里的人大部分身上没有一点伤口,甚至连衣服也没怎么破损,然而层层密密,数百具尸体犹如叠罗汉般堆在一处,却叫看见的人不寒而栗。

恶心是恶心,可怕是可怕,但战争就是如此,郭师道下令搜缴战利品,哪怕是尸体值钱的东西也不放过。

黑汗王朝却折了一员大将,一支骑兵部队被全歼,不问可知,接下来胡人势必对唐军进行疯狂反扑。唐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碎叶城毁了,往后唐民将势必面临十倍的凶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手段都得使出来,一点一滴的资源也不能放过。

一百多名俘虏被驱赶了去翻查尸体,主将马斯乌德的尸身也被找了出来,丁寒山从他身上缴获了一把镶嵌着红宝石的阿拉伯弯刀,献给了张迈,张迈抽出刀来,但觉刀身寒芒闪闪,刀鞘上还刻有铭文,唐仁孝告诉他那是阿拉伯文,意为“血牙”。

张迈心想:“如果这一仗我输了,那么我的麒麟匕首便可能会像这把‘血牙’弯刀一般,握在这个回纥将领手中。”

杨定国审问俘虏后得知果然将有援军开来,郭师道说:“咱们得赶紧把这里处理好,然后迅速退入星火砦!”

郭洛问:“回纥将开来的援军很多么?”

杨定国道:“可能有一千六七百人,不到两千。”

唐军不算非作战部队只有八百人,只有对方兵力的一半,但战胜了马斯乌德以后,全军上下士气大振、信心爆棚,面对两倍于己的敌人竟也不大放在心上,杨易就说:“那就让他们来吧,再好好打一场,看看是汉家男儿了得,还是他们回纥人厉害!”

杨定国将他斥退,郭师道说道:“这次咱们得以大获全胜,既出于张特使的奇谋,也是得上天眷顾。这等事情可一不可再。回纥人远来,必定全是轻骑,咱们却还拖着这么多的家眷老少,真打起来咱们肯定得吃亏。何况就俘虏供出来的消息,这次来的援军,领兵的人叫做萨图克·博格拉,乃是回纥汗族中很厉害的名将,大不好惹。”

萨图克·博格拉?

张迈没听说过,这也难怪,他并非历史学家,能被他知道的古代将军,那都是像韩信、岳飞这样成就超越所在时代的绝顶人物,或者是因为某个历史事件而绝顶出名从而在历史教科书(而且是张迈读过的历史教科书)能留下一页的,或者被网络传媒炒成历史名人的,否则纵然其人在其所处时代可算第一流人物也很难进入张迈的视野。

郭洛却道:“萨图克·博格拉?若是他来,那咱们可得小心!”

张迈问道:“这人很有厉害吗?”

“恩,他是回纥大汗阿尔斯兰的弟弟,在葱岭以西诸国里,他算是个极厉害的人物。才三十多岁,就已杀叔取城,又从萨曼王朝那里重新夺取了怛罗斯,那可是虎口夺牙的大战啊。”杨易道。

张迈道:“那咱们可得赶快走,最好把入山道路都打扫一遍,再布下些迷局,让他以为咱们烧城远走了。”

他只是随口一说,不料郭洛杨易就应道:“是!”竟当作命令领了。

张迈心念一动,又说:“恩,临走之前,咱们留个纪念吧。”

便让人在一块断壁颓垣上刻了几行字,跟着便由郭师道指挥,退入山中。

两日以后,一支回纥部队缓缓靠近,来到这已被烧成废墟的新碎叶城前,死在这里的回纥军尸体已被唐军一路排开,马斯乌德被放在最前头,就好像展示在那里等着阴间的人来检阅一般,一阵风吹过,所有看见这场景的回纥人都感到脖子一阵阴冷,心中一寒。

一个青年回纥将领见了大叫:“示威!示威!这!唐寇!示威!”这个叫霍兰的将领说话结巴,却是回纥诸部中很有名气的一员猛将,但这时却惊怒起来。

一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骑兵一夕覆灭,更折损了一名有资格统领万人部队的重要将领,这在黑汗王朝近年可是很少有的事情!哪怕是和于阗佛国乃至中亚的霸主——萨曼王朝相争时,回纥人也罕有遭遇如此大败的。

一个四十岁不到、面目清峻的大将骑着一匹狮子骢走近,在马上盯着马斯乌德那张死不瞑目的脸,喃喃道:“这伙唐寇,究竟掌握了多少兵力?”

这员大将,就是喀喇汗王族中的佼佼者——萨图克·博格拉。

他已从逃兵口中探到了一些战况,但看到马斯乌德的惨败后,对那些仓惶败兵的描述却不敢尽信。马斯乌德乃是军中宿将,且不论以往的战绩,光从他可以尾着郭师道等追踪到此便可知他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而他麾下的部队也是回纥人的精锐之一,敌人既有将马斯乌德全歼的实力,摆弄一点小小的惑敌之术也不在话下。

黑汗王朝是西迁回纥人建立起来的王朝,讲的是突厥系语言,承继着部分突厥人的政治传统,国中有正副两汗并立,副汗虽然得听从大汗的命令,但本身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一旦副汗的实力超过大汗就能取而代之。

王朝内部的实力派素来都是唯实力是从,遵守的不是祖宗法制而是丛林法则,经常因争夺汗位而搞得天下大乱,他们将游牧帝国氏族制的观念从私法领域移到国家法律领域,王朝被认为是整个汗族的财产,可以分封也可以抢夺,有时强大的附庸完全不承认帝国首领的统治权。而大汗对太过强大的威胁者也时刻警惕着,有时候这种警惕甚至还超过了对外族的戒备。

萨图克的叔叔奥古尔恰克副汗就曾拥有过威胁到萨图克的父亲——巴兹尔大汗的实力,为了削弱弟弟,在奥古尔恰克的治所——怛罗斯被萨曼王朝围攻时巴兹尔也听任不援,结果导致一万名回纥战士死于该役,连奥古尔恰克的妻子都被俘虏了,兄弟俩结成了深仇大恨。奥古尔恰克一支迁徙到疏勒一带,逐渐恢复实力,然而他还没来得及有机会报仇,就死在自己的侄儿——巴兹尔的次子萨图克手里。而原本属于他的治所——怛罗斯也由萨图克率兵恢复。

连立两大奇功的萨图克,开始对外用“博格拉汗”的称呼。

不知不觉间萨图克·博格拉也变成了他的哥哥——回纥当代的大汗阿尔斯兰的劲敌,这似乎成了每一代回纥汗族的宿命。

马斯乌德是大汗阿尔斯兰的人,是一个有能力也有资格统帅万人大军的宿将!对觊觎着大汗金帐的萨图克来说乃是一个很麻烦的障碍,对于马斯乌德的死萨图克并不感到伤心,却是在琢磨着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击败这个连自己也深为忌惮的名宿。

虽然还不清楚对方的情况,但越是不可知的敌人就越危险。

“此地不可久留!”萨图克打定了主意。这伙唐寇既有实力杀灭马斯乌德全军,也就能杀灭自己,何况自己这次带的兵马太少,以孤军深入边远之地,而敌人的虚实去向他弄不明白,敌暗我明,这场仗没胜算。

“本来还以为这次和马斯乌德一起来对付一帮强盗是杀鸡用牛刀,看来这次太小看他们了…还是先回八剌沙衮,点将增兵,再作打算!”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讨伐善于躲藏的敌人,通常需要数倍以上的兵力才能搜出对方。

“博格拉汗,请过来看看这里!”

狮子骢走到那块断壁前,两行汉字映入眼帘:

——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华夏!

——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唐!

——张迈!

大唐的势力虽暂时退出了中亚,但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回纥军中仍有人认得汉字,萨图克本人也会说些汉语。

断壁上的字句虽俗,甚至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书面汉语,但听完翻译后,众回纥无不心惊,萨图克也抬眼眺望那曲折东南流的碎叶河,喃喃道:“张迈,张迈…这是汉人里新出的大英雄么?”

一片霞光从东方蔓延过来…

大西域的天空,要变了么?

第013章 战后修炼

星火砦位于群山之间,错错落落修建了百十间简单的房屋,又依着地势立起栅栏来,可以说是易守难攻。砦中生活设施基本是齐全了,既储蓄了三四个月的口粮——这是唐民这些年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又有山泉可以饮用,但缺乏生产设施——山间贫瘠的土地无法进行大面积的耕种,山坡上的草地也不足以让牛马持续地蕃息,所以这里只能是作为一个暂时性的避难之所,就长久来说总要走出去才有活路。

碎叶一战让张迈更加明白到:在这个世界,弱者是无法生存的!

虽然碎叶一战他立了参谋大功,但是,往后的日子,总不能单靠聪明就过关斩将吧?

从这些天和郭洛他们的相处中张迈体会到,大唐的子民是有真正的尚武精神,就连妇女在言语之间也很看不起柔弱的人。就算是书生,也得文武双修才能得到军民的敬重!不见李白、高适、岑参…有几个盛唐诗人是只能文不能武的?

西域大唐的军民一开始尊重张迈,只是尊重他是“长安特使”,尊重这个身份,等后来发现张迈虽然武艺不行,但在城头表现得很积极武勇,才多了几分认同,但到碎叶焚城一战后,唐军上下所有人对于这位“特使张公子”就是由衷地钦佩了,因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因此,当张迈“不耻下问”,向唐军将领请教武艺的时候,郭洛、杨易等都很乐于教他。于是张迈就跟郭洛学刀,跟杨易学弓箭,至于骑术,虽然唐军之中论骑术最好的据说是杨定邦,但张迈却缠着郭汾教他。反正郭汾的骑术也不错哦,且有美眉做师父,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啊。

进入星火砦之后,他每天的锻炼行程都排得满满的。

早上呢,先练骑马,算是一天的热身,和郭汾一起,两骑或一先一后,或齐头并行,在山坡山谷玩玩追逐,踏踏青,中间说点俏皮话把小姑娘的脸逗得通红。

“我明天不教你了!”每天练骑术练到最后,郭汾总是红着脸说。

不过第二日她还是继续教他。

每一天和郭汾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开心的,虽然骑马也是个体力活,但是当不住有美女相伴,男女搭配,修炼不累啊。

可练完了骑术之后,倒霉开始了。

练箭,在张迈原有的概念中应该也不是件苦事,看电视里那些射箭的人,射得多轻松啊。特别是小说里写的“连珠箭发”,拉风得不得了!

当然,以前只是听说,来到这个世界后他才真正地见到连珠箭,郭洛和杨易两人并立,在小树林边给他做示范,持弓稳如山停岳立,发箭有如行云流水,将箭一支又一支地射出去,而且命中率还很不低,力量、气势无一不足,姿势更是帅得不行!

张迈看得跃跃欲试,等他们停下来就跑过去:“我来试试。”杨易帮他调整持弓的姿势,跟着手把手教他怎么拈箭,怎么发射:“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弓开有如满月,箭发便如流星!”

结果一拉弓,郭洛杨易是会挽雕弓如满月,张迈却拉了个不规则的橄榄形,样子丑得不行!

郭汾在旁边划脸皮嗤笑着:“俏皮话说得那么溜,还以为你多厉害呢,却连弓也拉不开,阿汴也比你强!”

张迈脸上一热,郭洛道:“妹妹休无礼貌,张大哥是在沙漠中累脱了身子,病后初愈,只要用心,往后总能把力气打熬回来的。”他比张迈小几岁,这几天混熟了,已经管他叫大哥了。就去取了个石数减半的轻弓来,说:“先用这把吧。”

现代都市人的营养通常过剩,可因为缺乏与天地对抗、在战场熬练的经验,体力跟大唐边疆将士真是没法比,虽然只是一把郭洛口中的“轻弓”,但拉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这回好歹还是拉开了,对着靶子瞄准——

倏——

咦,箭呢?

靶子上找不到。

“啊!谁偷袭我!哎哟,我的屁股!”

上文提到,星火砦的生活设施“基本齐全”,不过只是“基本”,锅碗瓢盆炉灶柴草屋都有了,厕所却还没有,所以军民内急了只好到小树林之类的隐蔽场所解决。

这时在密林里进行五谷轮回运动的人,蹲着的地方离靶子有十几步远呢,谁知道臀部还是中招了!幸好这一箭力道不足,但已经受伤不轻了。

“好像是…”杨易脸上露出恐怖的表情来:“我叔叔?”

张迈招呼了一声:“快逃!”

虽然逃了,但后来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此后这片小树林就成了内急禁地——当张迈练箭的时候。碎叶军民虽然勇敢,但还是不大敢冒菊花被爆的危险。

第一次练箭还只是尴尬而已,但真正的苦头,却是进入练习状态之后,张迈以前实在没想到,持续地拉弓、射箭,竟然是这么累,比练马拉松还苦,当时还咬牙坚持了下来,可第二天醒来,他觉得两条臂膀都不是自己的了,那种酸楚的感觉直叫人难以忍受!

练箭虽苦,但论到体力耗费之大,又不如练刀。

传授刀法的时候,仍是郭洛杨易一起陪他,但主教的则是郭洛。

唐刀有大小长短之分,长大者为陌刀,短小者为横刀。当然,横刀的“短小”只是和陌刀这战场凶器相比较而言。

郭洛先取了一把陌刀来,此刀两面都是刀刃,是一种双刃刀,而且刀身极长,光柄就有四尺,张迈的身高是一米八五,郭洛的身材与张迈相当,但将陌刀一立,竟然比他自己还高得多!怕不有三米!把张迈吓了一跳:“这是刀吗?这么长这么大,怎么用啊!”试着掂一掂,入手十分沉重,怕不有四五十斤。《三国演义》中说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有八十三斤,但那是演义,且关公乃是名将,一支军队里出一两个这样武艺绝伦的人不奇怪,这陌刀却是大唐重步兵的配备,是一整个编制的武器,张迈想要是自己,手里拿着几十斤的东西,连行动都不方便,还怎么战斗?

“迈哥,你走开些。我演给你看看。”

张迈走开了几步,杨易又拉着他又走到几步外一块大石头上。郭洛这才挺立行礼,猛地举刀,跨步挥砍,再迈步,再挥砍,跟着便收刀了。动作十分简单。张迈一愣:“这就完了?”

“是啊。”

张迈见这刀这么长大笨重,拿起来都觉得吃力,换了自己别说要挥刀砍人,别伤到自己就好了,原先也猜到要挥舞这样的大刀不是大力士根本不行,而且动作也不可能很繁复,但又想:“这种刀,望上去是很恐怖,可在战场上有用吗?”

杨易似乎看出了他的怀疑,说:“迈哥你等等。”过了一会,竟找了十位将士来,每个人都拿着一把陌刀,为首的是中年将领安守敬,他看了张迈一眼,问:“特使要检阅一下我等的陌刀刀法?”

张迈也实在想看看,就点了点头。

安守敬看起来是一名威武的武将,说起话来却颇雅:“陌刀为我大唐军中不传之秘,这些年咱们安西旧部万里播迁,文武两道存亡续断,不绝如缕,幸好陌刀刀法没有失传,且小一辈的少年学会的不少,也能聊慰祖先之灵了。若是旁人,此技不敢轻传,但特使要看,自然没问题。”挥了挥手,道:“儿郎们,站好了,让特使瞧瞧我们苦练的本事!”

十名将士齐声呼喝:“赫!领命!”

十人列队,排成一列,这次却是面对着张迈,站在二十步开外,安守敬猛地大喝:“起!”张迈就见到一片白光一闪,同时又听安守敬喝道:“进!”

这时正是午后,阳光正烈,刀身反射着阳光,望过去犹如一堵冰墙,尚未逼近,却已摄人心魂。

“杀!”安守敬大喝之后,十名将士齐呼——

“杀!杀!杀!”

大刀密进,就像一面刀墙一样推了过来,眨眼之间已经推到了张迈所站的石头前面,张迈只觉得眼前一晃,心里忽然生出大恐怖来:这刀墙离他虽然还有好几步的距离,但他却仿佛看到自己连同脚下的大石头都被硬生生剿碎的场面,一时间口干舌燥,喉咙里呻吟了一声,竟忘了对方只是演练,几乎就想逃走!可两脚却僵在那里动弹不得。

等他回过神来,安守敬已经带了人走了。

张迈忽然之间总算明白了大唐为什么能在冷兵器时代纵横无敌,别的兵种且不说,光是这恐怖的陌刀刀阵,若是有几百柄,横排推进,连人带马都要被剁碎!若是有几千柄同时发动,野战之时只怕没什么部队能够抵挡?

何况唐军并不迷信单一兵种,而是用轻骑与陌刀步兵配合,以轻骑的灵活配合陌刀的犀利,那可是真正的梦幻组合!更何况在轻骑之外、陌刀之后,还有中华兵种中独步世界的强弩呢!

“若是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养出这么强大的一支部队,都不用火器,怕就足以纵横无敌了!”

第014章 汾阳兵典

陌刀的威力虽然大,但短期间来说张迈知道自己是学不了的了,且不说技艺与气势,力量就跟不上。因此郭洛先教他横刀。

横刀是短兵器,不过这是和陌刀相比较而言,其实也有两三尺长,张迈曾用它斩过回纥人的头颅,剁过回纥人的手掌——那是他初出茅庐第一功。只是当时是在混乱之中拼命,也没心思去品味这把刀,这时重新学习,再就近细看,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竟然脱口叫道:“日本武士刀!”因为这刀的制式与电视上常看到的日本武士刀竟有些相像,都是那么的锋锐,冰冷的刀刃上透着寒光。

郭洛杨易都有些奇怪:“什么日本武士刀?”日本他们是听说过的,知道那是一个岛国,常来大唐求学。

张迈心里马上反应过来:“对哦,这可是大唐啊,现在日本岛上那些猴子怕还刚刚在学着穿大唐衣服呢。”但这刀实在和他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日本刀相当的神似,一个思索,就领悟了过来:“对了!这横刀之所以像日本刀,一定是日本人来大唐求学,结果把我们的锻刀术也学去了。只不过奇怪,怎么我们这边反而失传了?”

他的这猜测却也八九不离十,日本在近代以后闻名于世的倭刀确实是从大唐横刀中演化而来,这时郭洛教他的刀法,也都是实战用的刀法,简单而迅猛,没有武侠片或者江湖卖艺人的那么多花哨招式,但威力极强,其中的“对击剑刀法”,由两人相对而立,双手握竹刀对击练习,又让张迈想起了日本的“剑道”。这大唐横刀乃是日本倭刀的祖宗,横刀刀法也是日本剑道的本源,只不过入宋以后不知何故,却渐渐将锻刀术连同刀法都丢了,反而是日本那边存留了下来。

练骑术、练弓箭、练横刀,只短短几天,张迈就觉得自己好像骨头都要被拆掉了,连续几个早上,他都趴在草席上几乎就不想起来了,但最后还是强迫自己起身!

“现在不趁着战争的空隙练好武艺,将来遇到强敌怎么办?”

有一天晚上实在撑不住了,生了投机取巧之心,去把自己那个背包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可里头全部都是些旅游用品,并没有能够让他在这个乱世存活的东西,比较可能有用的,怕只有三张地图和那个望远镜,他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早知道会到唐朝来,就该带把冲锋枪来,至少带个左轮。”不过这个念头闪过之后便不免苦笑: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里,在枪支管制那样严厉的中国,普通市民要搞一把手枪也难啊,更别说其它武器了。

“算了,还是靠自己吧,就算真带了把枪来,子弹也总有用完的一天。但武艺学会了,却是一辈子都受用!”

幸好这么咬牙撑了十几日后就开始觉得不那么难受了,张迈心中惊喜,知道是自己的身体开始适应这种强度的训练了。

“莫非我的体力不知不觉间已经上了一个层次了!”

便试着去掂量了一下一柄陌刀,果然发现入手比第一次接触时轻了些许——这当然不是陌刀轻了,而是张迈的力气增强了。

一发现了自己的进步,又激发了张迈的积极性,他竟然下了一个十天之前他不绝不敢下的决定:“既然这样,那接下来就再加强自己的锻炼强度!”

谷中的兵将、少年见张迈是钦差,又是文官,可为了唐军的未来也这么拼命地训练,个个都奋发图强,唯恐落后。

只有郭洛见张迈如此努力,却忽然叹息,杨易见了问道:“怎么了你,迈哥进境很不错啊,你叹什么息?”

郭洛说道:“迈哥的武艺是一日比一日精熟了,这也是好事,只不过他毕竟是特使,是钦差,在军中也是监军,将来再有战事,不杀到最后一人也轮不到他冲锋陷阵,他武艺练得再精,对我们安西唐军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张迈本来正练横刀,听到这话停了下来,杨易也点头,说:“对,武艺是要练,不过我也觉得对迈哥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兵法。”

兵法!

这个世界并不是修真者的世界,不是武侠者的世界!人的体力有其极限,张迈再怎么锻炼,最多也就是练成一个合格的军人,离真正要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所需要的本事还远着呢。

而且正如郭洛所说,张迈如今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唐军决策层,在这个圈子里,对安西全军来讲,他脑袋里的东西可比他手脚上的力量重要得多了!

就像碎叶焚城一战,扭转整个局面的并非张迈的单人战斗力,而是那颠覆性的奇思妙想。只不过,那奇思妙想毕竟是灵机一动,不能确保以后每场战争张迈都能够来这么一下,所以还算不上是真本事。

“阿洛,你的意思是说,我现在更迫切的事情是提升我指挥作战的能力了?”谈到指挥作战,张迈觉得离自己好像有些遥远,来到这个世界后他深知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对战争这回事他连门都还没入呢,作为一个士兵都还不够格,更别说做将军了。

见张迈为难,杨易却说:“迈哥,你也不用把这事看得太难,指挥打仗嘛,其实就四件事:第一,权柄;第二,威信;第三,头脑;第四,经验。”

必须有权柄,然后才有兵可带,必须有威信,士卒才会听话,至于头脑和经验,一属先天天赋,一属后天经历,对为将者来说都不可或缺。

“迈哥你四件事前三件都有了,现在只要把经验补足就行了,很简单的。”经过碎叶焚城一战,杨易倒是对张迈充满了乐观。

“经验,经验,那当然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了,可现在暂时没仗打啊,怎么增加自己的经验呢?嗯,自己的经历是一种直接经验,先人的经历是一种间接经验,现在暂时没仗打,看来我在练习武艺之余,还得系统地读一下兵书。嗯,咱们谷中可有《孙子兵法》没有啊?”

《孙子兵法》乃是古往今来兵家第一典!说到要学兵法,谁都会第一反应地想到这本书。张迈以前读过一些片段,却没全书通读过,但郭洛却说:“《孙子兵法》是讲兵略的,里面没有涉及到具体战术。只读《孙子》,只怕也没有大用啊,只会流于纸上谈兵,所谓:知略不知术,到老一腐儒,知术不知略,沙场一武夫。战略战术,两者缺一不可。我看迈哥你眼界开阔,思路清晰,天赋高明,兵略应该可一读而通,反而是战术方面需要加强。”

“战术?还有专门讲战术的兵书?”

“嗯,有的,而且恰巧咱们军中就有一部兵法奇书!”杨易说着推了推郭洛,笑道:“阿洛,我看你时候把你家那部《汾阳兵典》呈现给特使大人了。”

张迈眼睛一亮,郭洛却颇为尴尬,杨易脸上有几分不怀好意的神情,挤兑他说道:“阿洛啊,虽然我知道你家把《汾阳兵典》看得比命还重,咱们两家这样的世交,你我又是这样的交情!你都不肯借给我!但迈哥是钦差啊,你对他都这么小气么!”

“《汾阳兵典》?那是什么兵书?我怎么没听说过。”张迈问。

“迈哥当然没听说过啦,那可是他们老郭家的家传至宝呢!藏得比什么都秘密!这部兵典是当年汾阳王郭老令公晚年时总结一生戎马,尤其是平定安史之乱时大小战役的种种经验,并综合我大唐自开国以来历代用兵实战战例而著成的一本大书!内中更有胡汉诸族、步骑弓炮、城池攻防、野战阵法等种种图说。可以说,这部兵典乃是集我有唐一代兵法战术之大成!嘿嘿,我现在说多了也没用,等逼得阿洛把书交出来,迈哥你自己看吧。”

张迈听得怦然心动,问道:“汾阳王郭老令公?莫非郭子仪…郭老令公?”

“不错!除了他老人家,还有谁能写出这样一部兵书呢!”

第015章 兵家无秘籍

张迈听说郭家有一本《汾阳兵典》,原来郭昕是郭子仪的侄子,郭子仪这部大书虽然没有公开刊刻,但郭昕仍然得到了一部并带到了西域。张迈便问郭洛要,郭洛道:“不是我不给,这本书实是在我爹爹手中。我虽也读过一些,可他也不让我带出门的。”

杨易道:“迈哥,你面子大,直接问郭伯伯要吧,他肯定得给你!”

在杨易的鼓动下,张迈便来寻郭师道,开门见山地跟他说要借《汾阳兵法》一观,说完这话心里有些忐忑,怕郭师道不肯给。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传至宝啊。

哪知道郭师道呆了一呆:“《汾阳兵典》?特使要这个干什么?”

“我想学兵法。”张迈说。

“兵法?特使不是已经会了么?”

已经会了?张迈不明白郭师道的意思,从他的反应郭师道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道:“特使跟我来。”竟然没有拒绝的意思。

张迈心中暗喜,暗想这钦差的身份真是不错!跟着郭师道进了里屋,郭师道打开一个五尺长、三尺宽、两尺深的大箱子来,打开了锁,里面尘土飞起,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本书页发黄的大部头老书。

“哪一本是《汾阳兵典》呢?”张迈问。

“哪一本?”郭师道一笑:“都是啊。这是其中一部分。”指着另外两只箱子:“这两箱也是。”

如果是在用QQ聊天的话,张迈一定是马上给郭师道发个吐血的表情。

他忽然想起电影《鹿鼎记》中那个情节:刘松仁扮演的陈近南指着山一般的书堆告诉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说:“这些秘籍,我看了十年,练了二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

这三大箱书加起来,绝对比电视上韦小宝看到的那一堆还多!这《汾阳兵典》,果然是部“大书”啊!

此刻张迈脸上的表情,也就是周星驰那时候脸上的表情:“这么多!”

“不多了。”郭师道说:“这《汾阳兵典》,包括束伍、操令、阵令、谕兵、法禁、比较、行营、操练、出征、长兵、短兵、盾牌、弓射、拳法、旌旗、守哨、马经、城防、攻城、诸胡、天文、地理等共三十二门,七百八十小类,不过仍然不够齐全。许多条目仍需补充。当初郭子仪公赠了一部给我郭昕公,盼的就是他在这西域之地的经历见闻,可以对这部兵典有所增益,可惜我郭昕公虽对这兵典有所增补,但这书却已经带不回去了。”

张迈完全愕然了,他拿起其中一本兵书来翻开,里面果然是图文并茂,若留之后世,应该会成为研究大唐军事的重要资料,可自己要想把它们读完,怕不得读个几年!眼下他哪里有这个功夫!

真要把这书啃下去么?真要能啃下去,那自己多半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冷兵器军事专家了。

“特使,你到底是从哪里听说我有这部《汾阳兵典》的?”郭师道忽然问。

“这…是杨易说的。”

郭师道笑了起来:“原来是他。他十二岁上听说有这部书,就常常缠着我要了,可我没给他,我越不给他,他就越闹着要,近两年没再闹了,我以为他已经忘记了,没想到却还没惦记着呢。”

张迈问道:“郭老你为什么不给他读?”

郭师道笑着反问:“我给他读了,又有什么作用?”

张迈道:“可以增强他指挥打仗的能力啊。”

郭师道笑道:“他现在没看过这书,一样会打仗!”顿了顿,又问:“特使,话说你要这兵书,又有何用啊?”

“因为我想学打仗啊。”张迈说。

“学打仗,你不已经会了吗?”

“我已经会了?”

郭师道的话让张迈觉得这老头是在捧自己。

“我哪里会打仗。”张迈自嘲地苦笑了一下。

郭师道也笑了,却是微笑:“特使你不会打仗?可你不刚刚带领我们,打赢了一场胜仗么?这三箱兵书,老朽是都看过了的,安守敬也都看过,杨定国看过大部分,可马斯乌德袭来之际我们几个都彷徨无措。特使没读过这三箱书,却反而能带领我们突破困境,一场大火将数千胡虏烧杀得片甲不留!既然如此,你还要这兵书何用啊?”

就如当头挨了一棒似的,让张迈隐隐悟到了什么,却又悟得不够清楚,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前方有一团不知是什么的光亮。

“那么,郭老你的意思是,我不需要读兵书?那我应该怎么加强我的兵法能耐?”

“我不知道。”郭师道说:“因为你不是我能够教的人啊。如果由我来教,那么我最多再教出一个郭洛来,或者教出一个杨易来。可多一个郭洛或者杨易,对我安西唐军来说又有什么作用?我们现在不缺一个郭洛,也不缺一个杨易,我们现在缺的,是像特使这样的人!”

“我这样的人?”

“对!我们缺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我…”张迈苦笑:“我可不大知道我身上有什么你们需要的东西啊。”

“你不知道?不要紧。但只要你有,就行了。”

从郭师道屋里出来,一路上还在琢磨郭师道的话,杨易忙跑过来问:“怎么样了?到手了没有?”

张迈犹豫了一下,道:“好像到手了。”

“啊!”杨易满脸的欣喜:“在哪里?迈哥,你读完也借给我读读吧。”

张迈却道:“东西我好像拿到了,可我自己还不知道是否真的有。”

杨易是个急性子:“迈哥啊,你别给我打禅机了!我不是禅宗的和尚!你有没有拿到书,还是说肯不肯借,就一句话!”

“嗯,不是我跟你打机锋,是郭洛他爹在跟我打机锋啊。”

“郭伯伯?他打什么机锋?”

“他对我说,我读过《汾阳兵典》,在碎叶围城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走出困境,你没读过《汾阳兵典》,却已经能够带领大家消灭敌军,既然如此,你还读来干什么?”

杨易听得呆了,过了好一会,忽然之间放声大笑,大声道:“不错!不错!说得真不错!读了的也没法打胜仗,不读的却晓得打胜仗,既如此,这书还读它来干什么!”

第016章 第六代

这天早上又和郭汾出去遛马,这时张迈已经能在骏马奔驰时也稳稳坐在鞍上了,说到马上控弦这样的神技则还办不到,但郭汾已连赞他进步神速了,张迈笑道:“那是师父教得好。”勒马靠近了,拿出一个手表说:“汾儿师父,这个送给你,算是谢您教我骑马。”

“什么东西呢?”郭汾接过,摆弄了一下,只觉得这小东西亮亮的很好玩,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个是手表,能看时间。有了这个,就不用滴漏了。来,咱们下马,我教你怎么看。”

两人下马了,张迈帮她戴上,这其实是一块男装表,戴在郭汾手上并不是很合适,但因是这个世界没有的东西,郭汾觉得新鲜,自然也看不出什么男装女装。

“我教你看时间。”

左手捧着郭汾的皓腕,一只手指着时针分针秒针,馨香幽幽,虽未喝酒,人却醉人,“那,这样,这样,对,现在是十点二十五分了,也就是上午的巳时…”

郭汾睁着一双大眼睛,只是新奇地看着手表,听着张迈说话,蓦一抬头,见张迈脸已靠得极近了,鼻息都快喷到自己脸上了!

“你干什么?”郭汾眨了眨大眼睛,躲也不躲,就问。

“我…我数你睫毛。”

郭汾哧一声笑了:“胆小鬼!”

这种情形下听见这种话,如果还不动,那就不是男人了,是呆子!

张迈右手忽的揽住了她的腰,将两人的身体贴得紧了,手指不小心按到了郭汾腰侧敏感处,郭汾发痒,呻吟一声笑了出来,身子后倾,仿佛半截腰身要折断一般,张迈左手一拉拉住了她,两人一起靠在一块大石头上,张迈问道:“你说谁是胆小鬼?”

郭汾呵呵笑着,骂道:“光天化日的,你敢调戏良家少女!”

张迈也笑道:“我本来不敢,只是不动手的话,又怕被人说我胆小。”看看怀中的可人儿红唇欲滴,这时哪里还管什么光天化日?便低下头去,郭汾却忽然抖起了手中的鞭子,啪一声响亮地甩在石头上。张迈微微吃了一惊:“干什么?你不会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