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岩领了笔墨之后,也找了个位子坐下抄,边上的学子看了看他,说:“兄台也是弄脏了书?”

“嗯。”

“这云夫子真是的,抄了本书给他就算了,为何还要干工,咱们可是读书人。”那人抱怨道。

有个晋州的学子却摇了摇头,“真是不知好歹,夫子已经这样好心肠了,居然还不满足,夫子知道我们这些学子读不起书就开个书馆,知道我们赔不起,就让我们干点活,要是赔一本书,那岂不是太容易了。”

“就是,你是外地的吧,真是不懂规矩。夫子都说了,谁规定读书人就不能干活了,每年夫子都会下地干活,凭什么我们不能干啊,而且书馆的活又不重,只是让你把书整理整理放回原位而已。”

几个晋州人对于那人的不知好歹都有些气愤。

那人讪讪地笑了。

姜岩沉下心来抄书,却听得边上的人呼一声:“终于好了。”手一抖,好在墨没有化开来,有些不满地看了看那人。

那人快步拿着书去找掌柜,不过一会儿,又低着头回来。

姜岩不解。

晋州的学子偷笑,“估计是抄的不合格,被退回来重新抄了。要知道原先那些书可都是云夫子的学生抄的,抄的一点都没有错的,要求那么高,怎么可能这么容易。”

姜岩惊叹,真是认真啊,连一本书都如此计较。更加小心地抄写了。

到了傍晚,跑堂的小伙进来,说:“好了好了,都先别抄了,把书放在那个柜子里,新的和旧的一起放,明日再过来,若是明日不来,就会被咱们书馆列为黑户,你的名字还在这儿。”

这儿登记是要用户籍证明的,所以都是真实姓名,为了不出现重名,连户籍地也写在了上面。

姜岩吹了吹干,然后跟着放入柜子里。

小伙小心翼翼地锁上柜子。

姜岩跟着出去,掌柜指了指边上篮子里的书,说:“这都今天借的书,翻开书的最后一页,这边写着书原本的位子,这个,一号,是书架的牌号,几排是书架从下面数第几排,最后就是书的准确位置,你们翻一下那一排书,要是这本书是二十号,你们找一下二十一号,放在二十一号前,十九号后面,不要乱放。”

晋州的学子似乎都做过,很熟练地就做了起来,姜岩跟着他们做,慢慢地也顺手了,发现这样子弄非常方便,方便找也方便放回去,真是好方法,姜岩愈发敬重云夫子了,甚至隐隐有些期盼,若是能被他看中选作徒弟该多好。

第77章 077

云仲全带着弟子和几位夫子一起批阅。

云泽他们几位年纪小资历不够的,先把试卷分分类,一看就是不行的先挑出来,让几位师兄看一下,然后就可以扔一边了。

第一招募必然是晋州的学子比较多,而晋州的学子大多数都是听过云仲全的课或是在云仲全这儿上课的,都令人很满意。

胡进士说:“云院长,你们这晋州可真是人才济济啊,这答得好,哎,这好苗子真多。”

陆循说:“胡夫子,您不知道这些人都在师傅这儿上过课吧!晋州的大半学子都是在师傅这儿听过课的。”

“这难怪了,原来源头出在这儿啊!”胡进士爽朗一笑。

云仲全:“倒也没有,关键是学生自己肯努力,不然咱们做老师的做的再多也没用。”

钱夫子说:“可不是嘛,这学生不要就是这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关键就是这做父母的总觉得是老师教不好。”

王夫子拿着毛笔批改,“有时候也不能这么说,爱子心切嘛,更何况现在随便哪一个秀才就出去做夫子,不懂教书也随便教,这怎么教得好学生。”

云仲全认同道:“就是这个理,教书就是会教书的人来教,有些人就只适合学,不会教,那就不是合格的教书匠。”

批了两天多,把几百份试卷都给批阅完毕,先挑出两百份,再慢慢选,到傍晚,人员名单基本上已经出来了。

云仲全揉了揉肩膀,“大家都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事情要做。”

“哎,眼睛都有点花了,回去休息一下了。”胡进士眼睛有点不好,盯着试卷这么久,眼前已经有些模糊了。

“阿毅,送一下你胡伯伯,别让他摔着了,你胡伯伯眼睛不好。”胡进士有一次晚上自己回去,给摔进了花坛里。

胡进士也不拒绝,搭在云毅肩上,拍了拍他肩膀,“你爹有你这个好儿子真是好福气。”

钱夫子说:“胡夫子,您不考虑一下续弦?这香火总要传下去。”

胡进士摆了摆手,“算了,我这模样,怕是要吓着人,哎,孩子啊,怕是终身无缘了。”话语中有些落寞。

胡进士其实非常喜爱小孩子,对几个夫子的孩子都挺好的,要是有些小玩样都会送给孩子玩。

云仲全说:“何必这么气馁,世间女子这么多,总归有个合适的。”

回到家中,云仲全也忍不住和盛氏唏嘘了几句,盛氏感叹说:“胡进士也是个不容易的人,我看他对沅沅特别好,总是买东西给沅沅,他现在这样的身份也不是找不到人。”

“可不是,说是怕吓着人家,你那边要是有合适的,就介绍给胡兄,不用年轻貌美,二三十岁就够了,胡兄不介意守寡女子,若是有个孩子也无妨,家世一定要清白。”

盛氏点了点头,考虑了一番,“我去打听打听,若是有合适的,商榷商榷。”

云珞现在还在宋阁老这儿练字。

宋阁老品着香茗,问:“你们家的书院怎么样了?”

“唔,还不错,您老这么有兴趣怎么不来我家书院教教书,育人子弟多好啊!”

宋阁老瞥了她一眼,小狐狸,总是在他面前烦她家书院怎么怎么好,他那里看不出她的意思,也不看看他都多大了,从朝堂都退下来了,还去教书?

云珞朝他呵呵一笑,“您老比较高深。”

“练字切记分心,好好练。”宋阁老对于这个最小的女弟子要求是低的不能再低了,也许是年纪大了,这孩子又一直陪着他,又是个女娃娃,他也多了几分纵容,平日里偷偷懒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在他的监督下,再加上她本身就比别人多了几分天赋,反而倒是比他以前的学生都要来的出色,今天不过九岁,梅花小楷不必说,隶书也初具规模。

傍晚的时候,难得有空的盛齐铭过来了,问了一番书院的事情。“亦恺也大了,他也几次三番跟我提想要去西北,等书院的事情忙完了,我就送他去西北。”

全家人都愣了,盛氏看着这对父子俩,盛亦恺有些不敢看她。

“你们,你们也不和我商量商量,亦恺才十八,婚事还没定下,怎么就,就送他去那种苦寒的地方,哥!你自己我不说,可恺哥儿是你儿子,你!”盛氏都语无伦次了。

盛齐铭没做声,盛亦恺说:“姑姑,是我自己和爹说的,我一直跟着姑父读书,但我不是阿毅,志不在此,很抱歉,姑姑姑父,让你们失望了。”

云仲全摆手,“男儿志在四方,你干出另一番事业,这又是另一种成功。”

云珞呆愣了很久,又哭了,哭的极为伤心。

一家人又急忙哄她。

盛亦恺无奈地把她抱到自己腿上,“怎么又哭了?大哥哥又不是不回来了。”

“可,可是,西北太远了,”云珞抽抽泣泣地说,“要是我想大哥哥了,你又不能马上赶回来。而且,西北那么苦!我舍不得大哥哥。”

盛齐铭拿出帕子给她擦了擦眼泪鼻涕,“沅沅乖,你大哥哥志不在此,放他走好吗,雄鹰是应该在草原上飞翔的。”

云珞转头扑进盛亦恺的怀里,她知道,她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可是她就是贪心,就是想这一条晚一点来。

盛亦恺无奈地和云毅对视一眼,拍了拍她的背,柔声安慰。

好不容易把这个小祖宗给哄好了,小祖宗还板着脸坐在那儿,眼眶红红的,嘴巴抿的紧紧的。

就有人来报梁氏和盛若兰来了。

盛齐铭蹙了蹙眉,看着母女俩走进来,第一句就是:“你们怎么来了?”

梁氏温婉地笑笑:“听说书院要开学了,过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帮忙的。”

盛若兰看着他们这一大家坐着好似一家人,而她们母女就是客,压下心里的不舒服,看到云珞红红的眼睛,惊呼:“珞姐儿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

云珞撇过头去。

盛氏心情不爽也没有应付这对母女。

盛齐铭冷淡地说:“亦恺过一段时间要去西北,有些伤心。书院的事情有下人,你们来了也没有什么用。”

梁氏尴尬地笑笑,她装作和盛齐铭感情不错的样子,没想到盛齐铭这么不给面子,说:“亦恺怎么要去西北,这地方太苦寒了,当年也是没有办法。”

盛亦恺:“您想多了,西北也算是我的故乡。也有这么多年没有回去看娘了,这次去正好给她去上几柱香。”

盛齐铭目光一暗,点点头,是啊,这么多年了,可是阿如,战火还在继续,我还要把我们的孩子推上战场,你会怪我吗?

梁氏僵了僵,她是盛齐铭兄弟的妾室,自然知道盛齐铭对于妻子的喜爱,这么多年,他愣是一个也不娶,身边只有一个随意安插的妾室。而当初郑如和她,是一个地方的姑娘,只是,她嫁给了还是穷小子的盛齐铭,而她却选择那个早死鬼。

云珞慢慢平复下来,她对于素未谋面的舅妈很好奇,从盛亦恺和盛亦闵的三言两语中可以看出舅妈是个很温柔贤惠但读书识字有见识的女人,当年还是她赞同盛齐铭去从军的。

盛若兰立即就说:“哥哥要去西北,正好我和娘给哥哥做了几套衣服,还望哥哥不要嫌弃。”

盛亦恺点点头,“谢谢若兰。”那些衣服吗,都还在箱底下压着。

梁氏扯了几句有的没的,然后说:“老爷,兰姐儿也十二了,最近生辰也到了,来到这边也没好好办过,今年想着......”

“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盛齐铭直接说,他平日里就只是回府里坐坐,很少睡在都督府。

梁氏语塞,你不在怎么好大办呢,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问不出什么来。

盛若兰低头。

梁氏问:“妹妹,上次你给珞姐儿办生辰宴的厨子是哪里请来的,看着菜色不像是晋州的?”

盛氏心不在焉地应道:“嗯,京城的。”然后就没了下句。

梁氏母女讨了个没趣,待了一会儿就走了。

第三天的时候,衡山下面云家门前停留了许多学子。

云仲全也一早上就起来了,看着一晚上没有睡着的妻子,叹了口气,“你强留着孩子在这儿他也不高兴啊,你就放宽心,恺哥儿会没事去的!”

盛氏眼眶就红了,“你们男人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恺哥儿这一去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办,连个家也没成,大哥这几年什么也不管,把两个孩子往我这儿一扔就拍拍屁股走人,好在两个孩子懂事!可至少也给恺哥儿定个亲事再去吧!”

“你啊,就是操心太多,恺哥儿将来有出息了,何患无妻,更何况,他自己也没有看得上的,就随他吧!”

大门外,学子们都聚集着说着在晋州的一切。

“这衡山书馆可真好,我在里面读了三天的书也就花了八文钱,其中五文钱是书钱,就花了几文钱的茶钱和点心钱。”

“可惜我们那边没有衡山书馆,真想搬到晋州来。”

这边的大半学子这几天都赶着去书馆,书馆就这么大,只容得下百余个学子。

姜岩反而庆幸自己把水打翻在书上了,他天天可以去书馆,抄书只用了一天就做完了,其余的时间,书馆的掌柜就让你看书,只有到傍晚的时候,书馆要关了,才会让你把书给整理好,然后把书馆打扫打扫,对于这些农家出身的学子来说,这点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黄奇逸昨天就是没有进去书馆,非常惋惜,“唉,还是姜兄你运气好,没想到祸反而成了福。”

姜岩也隐约透着庆幸,说:“但若是能够考上衡山书院,那岂不是更好了吗?就可以长久留在这儿看书了。”

“是啊,云夫子可真厉害,上次那个辩论的陆循就是他学生,可真厉害。唉,可惜我没生在晋州。”

晋州学子可就骄傲了,这边的大半都是晋州学子,即便不是晋州的,也是周围府州的。

门前吵闹了一会儿,前面就有人说:“出来了,出来了!别说话了,要公布名单了。”

云府的大门被打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继续,有点困了~~坐车坐的好累。

第78章 078

人散去的时候,姜岩还傻乎乎地不知所措,云仲全笑着对他说:“年轻人,好好努力。”

姜岩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谢谢院长。”

黄奇逸看着云仲全的身影,感叹道:“姜兄真是好生厉害,居然拨的了头筹,这学费就全免了。”

姜岩也很高兴,“侥幸而已,黄兄也考上了,贺喜贺喜。看来我们得赶快回去准备准备,不如咱们早些来这儿,还能早点来看书。”

云家规定的时间是九月十日之前,现在是八月初。姜岩和黄奇逸所在的吴洲在南边,离晋州隔了一个徐州,过来用了五天的时间。

“好,我们回去赶快收拾一下东西,然后立马就赶过来,大概八月二十日可以赶回来。”黄奇逸对书馆里的几本书念念不忘,可惜他不是晋州人所以就不能用户籍借书。

但若是考上了书院,就不一样了,只要出示证明自己是衡山书院的学生就可以随便借书。

两个人眼底都透过几分火热,对视一笑。

云仲全回去敲着背,“总算是忙完了,可以休息一阵子了。”

盛氏还在生闷气,再过不久大侄子就要走了,亦恺就像她的另一个儿子,养了四年多她怎么能不心疼,两个孩子还没有母亲,她也就多关心了一点,可大哥的这事儿像是父亲吗!

“哎呦,我的夫人啊,你就别气了。亦恺也是大哥的亲儿子,想必他也会安排好的,他不是答应沅沅让亦恺每年过年都回来吗?”

盛氏:“战场上刀枪无眼,要是伤着了怎么办啊,你说,大哥有两个儿子,偏偏让两个儿子都去习武,要是恺哥儿一个人也就算了,可还有亦闵,再大一点,亦闵也要去边关了,他自己不心疼,我心疼。”抹着眼泪。

云仲全无奈,扳过她的身子,“亦恺和亦闵从小就在边关长大,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那边,他们自己都不怕,你说,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呢?”

云珞这边也在闹脾气,已经一个早上没有和盛亦恺说过话了。满脸愁云。

盛亦恺轻声走过来,将自己削的木簪子插在小姑娘的发髻上,“好沅沅,哥哥都要走了,你还这样生气,那哥哥岂不是要伤心了?”

“那你不走不是更好吗?”云珞大大的杏眼水汪汪地看着他,似乎就要出水了。

盛亦恺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云珞又抽泣了,“你在晋州让舅舅给你安排个职务呗,西北,那么远,你要是一去就和舅舅当年一样不回来了怎么办?”

盛亦恺心疼地给小姑娘拭泪,从昨天晚上哭到现在,眼睛都肿了,“不会的不会的,大哥哥一定会回来的,小沅沅还在这里呢~大哥哥舍不得不回来。”

“拉钩,你不许骗我,你一定要回来的。”云珞伸出小拇指。

盛亦恺无奈地勾上她的小手,“好好好,不骗你。”

天下知名的书院就那么几个,江南占了四个,还有两个在京城和津州。衡山书院刚成立自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晋州人看来就不是这样了,晋州人喜闻乐道,自然还是自己府州有一个书院比较好,可以送自己的孩子进去读书。

更何况,云仲全的大名在晋州鼎鼎有名,云家现在在晋州可是得了个乐善好施的书香世家的称号,世家,的确有些过了。但从云家办书馆,开书院,已经比有些书香世家高出了不少。

云家的别墅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因为要常住,造的挺大的。花园很大,还有一个石亭,顶上用葡萄藤和藤蔓缠绕起来,亭子里还有秋千,边上打造了烧烤的架子。

园子里有各种树木,和花草,被云珞精心设计成了各种形状,精美漂亮。欧式的大宅看着很有气派,特别的大门的几根大石柱,参天耸立。

这栋房是她和保利商量了很久了,一共有三层,地下还有一层,是窖之类的。一块块的红石砖垒砌的赏心悦目。

盛氏即便看不惯她的设计也不得不惊叹,眼睛怎么也移不开。

八月十五刚过,中秋节吃了一顿团圆饭,盛亦恺就走上了去西北的路。

云家低迷了一段时间。

之后,陆陆续续前来的学子们让云家又忙碌了起来,云仲全担心远道而来的学生没有住的地方,提前让这些学生住进去,宿舍楼一切都打点好了,每个人的宿舍也都是分配好的。

姜岩舒舒服服地洗了个造,黄奇逸套上里衣,“这儿可真舒服,这水就居然会自动流出来,太舒服了,而且是热水,比家里还舒服啊。”

姜岩深有同感,在家里的时候他还要自己打水烧水洗澡,这儿水就直接流了过来,真是太方便了,而且这屋子干净亮堂,蚊子也少了很多,在弄个帐子,一晚上睡着连蚊子都没有。

姜岩和黄奇逸安排到了一个宿舍,也算是方便,他们的其他两位舍友都是晋州的,把铺盖往这边一放还是住在家里,全然不知道这边比家里还舒服。

只是未开学,书院也无法提供饭食,要是想吃东西还是要下山去的。

但是一般提前来这儿的学子都是早上很早就下山去衡山书馆,吃点那边的馒头包子,点心,然后要一杯茶就坐个一天,然后傍晚的时候再回去。

几乎每天都是这样,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