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乐康:“没有没有!夫人这是说哪里话?”

“那你为何不肯收这铺子?前几日你还非要逼着哥哥拿铺子抵债呢,可见邢会长一早就看中了哥哥的铺子。我也看过了哥哥这些铺子,只要有货进来开张,地理位置又好,断然没有赔本的道理。况且邢会长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做起生意来岂是一般生手比得的。假以时日这铺面赚的可不止哥哥欠的这些银子了。邢会长就别磨蹭了,快将家兄的借条还回来,我也好卖了这宅子带着家兄回长安去。”

邢乐康十分想说:别啊!夫人您带走了胡厚福,这不是我上了台子您撤梯子吗?

但胡娇似乎一心想要与兄长团聚,朝外面喊一嗓子,便有两名凶神恶煞的护卫冲了进来,“往邢会长身上搜一搜,将他身上的借条给搜出来,尽快带着邢会长去衙门里办交接手续,将这些铺子过户给邢会长。”

那两名护卫上前来要搜邢乐康的身,事到如今,邢乐康也觉得再拖下去不定会让这位许夫人瞧出端倪,计划好的和谐圆满的与许尚书接洽是没指望了,只能从怀里掏出胡厚福的借条来,又护卫递到了胡娇手里。

胡娇唤胡厚福来瞧,“哥哥仔细点点,可别落下一张借条,别回头邢会长又逼着哥哥还债!”

邢乐康这会儿也想到了,不定许夫人这一手就是来自于许尚书的授意。不然这位许夫人怎的对待娘家兄长这般辣手?

胡厚福一一验看过了,垂头丧气道:“一张不少。”想到自己这么些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心都在滴血。不过妹妹这么做,定然有她的道理,他也不准备与妹妹唱反调,且看她如何处理了。

胡娇让丫环笼了火盆来,当场就将借条一把火烧了,又让邢乐康写下收条,写明了胡厚福以铺子抵债,欠贷两清,一式二份,邢乐康与胡厚福皆按了手印,各自保存。

自有侍卫陪着胡厚福与邢乐康前往知府衙门去办理铺面过户手续,当日就办妥了。

胡厚福归家来,恹恹提不起精神,试了几次开口都想跟妹妹说,不想跟着她回长安城去。他男子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想到只有这个宅子了,便盘算着等把妹妹忽悠走了,自己再将这宅子卖了,当作本金从头开始。

胡娇见哥哥这模样,坐在正厅前面的台阶上一言不发,她自己也过去坐在他身边,笑嘻嘻道:“哥哥看一眼少一眼,过几日我就将这宅子也卖了,以后哥哥就跟着我回长安去了。我都想好了,振哥儿不喜欢读书,看他若是喜欢学武,不行就送去当个武官。轩哥儿喜欢读书,那就跟小宁一起在家里读书,日后就算进不了国子监,也能进长安城的书院读书,那里饱学之士比较多,轩哥儿也容易长进。”

胡厚福一叹,好半日才捂着心口道:“阿娇,哥哥心疼啊!心里难受的厉害!”

他一个魁梧的汉子,此刻连肩也垮了,背也塌了,就好似被人抽了脊梁骨一般,精神气都没有了。

胡娇拍拍他的肩,还不忘往他伤口上洒盐:“也是啊,哥哥花了十几年功夫才将家里经营起来,这下子直接败落了,不心疼才怪!”

胡厚福瞪她,就跟小时候她在外面追着打了人一般,要做出个严厉的模样来教训她一下,但心里疼她疼的厉害,终究舍不得责备她,只能叹一口气,还要哄她:“没了也就没了,哥哥不心疼!哥哥还能赚呢。”生怕胡娇当真将他强硬的带回长安城去,迂回劝她:“哥哥在苏州城住惯了,现在没生意也没关系,在这里清清闲闲的住两年,过两年哥哥想去长安了,一准去找你,可好?”

“也是啊,哥哥在苏州住这么久,我也觉得苏州不错啊,哥哥既然不想去长安,那就算了。”说着从自己袖子里掏出厚厚一沓纸递给他:“哥哥拿着买米下锅吧,总不能留个空宅子连吃饭钱也没有吧?!”她今日穿了点宽袖襦裙,打扮的十分明丽动人,很有女儿家的娇态。

胡厚福看着手里被塞进来的厚厚一沓通宝源的银票:“这…这…”粗略的估计也有七八万十来万吧。

胡娇笑的贼忒兮兮:“让你出了事不告诉我!这银票哥哥收好,等过些日子哥哥铺子收回来,就可以继续做买卖了!”

“坏丫头,你玩我啊?!”胡厚福抬手就在胡娇额头上敲了一记,胡娇哎哟一声,就向他伸手讨银票:“给银子还挨打,我不给了快还我的银子!”

胡厚福这会儿心情大好,只感觉头顶的阴霾都散了,天晴气朗,数也不数就将银子往自己怀里去塞:“送出手的银子哪有拿回来的道理?!”

胡娇扑上前去跟他抢银票,咋咋呼呼很是不服:“总要你牢牢记着以后再拿我当外人试试看。我家夫君现在可是户部尚书,不高兴本夫人就让人封了你的铺子!让你来求我!”

她这副得意又嚣张的小模样引的胡厚福直笑,乍然想起当年她在沪州东市揍完了人,还要跟人家吹嘘:“…我哥哥的拳头跟钵子似的,今日是我出手你们才占了便宜,要是我哥哥出手,不揍的你们屁滚尿滚才怪!”明明是她揍人更狠,出手更重。

时光悠然,兄妹俩在胡府厅堂前面的台阶上闹成一团,倒好似又回到了相依为命的少年时代,管家捂着眼睛顺着墙根溜走了,还顺便将院子里站着的丫环小厮们都遣走了。

——老爷跟姑奶奶实在是…太没有形象了!

姑奶奶还是三品诰命呢!哪有官家夫人随意坐在厅前台阶上还胡闹的?真是闻所未闻啊!

管家捂着眼睛到了垂花拱门前还被拐了一下,小厮伸手扶了他一把,瞧见他唇角的笑意与前两日愁眉苦脸的模样大相径庭,不由好奇问一句:“大管家,您老笑什么?”

管家在那小厮脑门上敲了一记:“臭小子!我哪里笑了!我明明很愁的!”

当晚,苟会元听得邢乐康传回来的消息,说是许夫人将胡家所有的铺面都拿来抵债,就连过户手续都办好了,顿时如坠冰窖。

“这…这位许夫人当真能够绝情至此?怎的胡厚福也不阻止?”

但凡嫁出去的女儿,就没有手伸的这么长,敢将娘家直接败落的。

“要不…再从胡厚福身上下下功夫?”做商人的就没有不唯利是图的。况且胡家败落了,胡厚福定然心有不甘,若是邢乐康能从胡厚福身上下手,说不定还有一条出路。

当初邢乐康向胡厚福下手,却并非为了苟会元。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邢乐康并非只有苏州知府一条线。

后来不过是苟会元找他想办法,顺势而为才有了现在的情势。对于邢乐康来说,苟会元在苏州知府这个位子上坐着,喂熟了的官员,他不过少投喂一点。换一个苏州知府,再从头喂起,再费些银子罢了。

苟会元这艘大船沉没了,他邢家也不会一起沉没。

“我改日再找胡厚福试试。”邢乐康还宽慰苟会元:“胡厚福做生意多年,一朝败落,若是当真跟着妹子回京,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改日我请了他出来喝两杯,说不定就说动他了呢。”

苟会元催促他:“快去快去!再不能晚了。”

这几日许清嘉带着户部官员已经开始全面核帐,先查完了帐,下一步就是粮库银库了。

苟会元这几日就盯着下面的僚属要好生招待钦差大人,从饮食上满足钦差大人的口腹之欲。若不是一早探听来的消息,宁王不吃美人计,也不肯收金银珠宝,他必然要试一试。

如今能做的,只有按兵不动了。

邢乐康是生意人,最着紧帐册,临走之时向苟会元献了一计:“大人,听说户部官员从长安城拉来了一车帐本,他们核帐就是按自己带来的帐册吧?”

苟会元这几日心神不宁,还没想到这点:“你是说——”

邢乐康笑笑:“小人只不过是一介商人,就只会看帐打算盘,官场上的事情什么都不懂。小人什么都没说。”

苟会元心领神会,“我什么也没听到,你回去之后尽快劝劝胡厚福吧。”

胡厚福很快就发现,自胡娇来了之后,事情完全朝着他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以前是邢乐康三不五时上门来逼债。家里被胡娇一把败了个干净之后,邢乐康反倒下贴子请他。

胡娇已经回苏州会馆去了。她这几日在胡府盘帐,又处理了这档子事儿,很是不放心许清嘉,现在胡家暂时无事了,她便去瞧瞧许清嘉这几日的工作进展。

胡厚福接到邢乐康的帖子,往怀里一揣就出门赴宴去了。管家不放心,跟着他一同前去赴宴。

邢乐康今日在自家荷园摆了酒宴,同席的还有一位年轻的郎君,邢乐康管他叫五郎。

“原本想请许夫人也前来我家赏荷的,没想到夫人已经回了苏州会馆,当真遗憾。”

邢乐康送去胡府的帖子,宴请的是胡家兄妹。他也没指望第一次请胡厚福,就能将胡娇请了来。今日主要宴请的还是胡厚福。

“邢会长客气了。”经过胡娇恶补朝中形势,胡厚福就算一时不明白,但也心里有谱了,知道有事儿至少要跟妹妹商量一番。

邢乐康今日宴请胡厚福,又提起生意上的许多设想,许多主意听起来皆是一本万利,这要放在平日,就算知道此人居心不正,做生意又十分奸诈,胡厚福也会心动。但经过此次事件之后,他想的更多一点。只不时叹气:“唉,邢会长说的这些生意果然是大有赚头的,只不过…我家如今家徒四壁,哪有本金啊?”说着一口口喝闷酒。

管家知机,忙在一旁劝道:“老爷,姑奶奶走的时候叮嘱了,要让小的盯着你不能借酒浇愁,这几日净看着你喝酒了,再喝下去可要醉了!”

邢乐康见胡府管家提起胡娇,胡厚福虎躯一振,就变的唯唯诺诺了:“哦…那我就不喝了。省得她回头从苏州会馆回来看到我別的烂醉又生气了。”

席间五郎立刻笑了起来:“没想到许夫人这么厉害,将许尚书管的死死的就算了,竟然连娘家哥哥也管上了。哪有这么厉害的妹妹?”

没想到他的激将法全无用处,胡厚福似乎十分的不好意思:“我家妹妹…打小家里都是她说了算!”其实也差不离,他对妹妹可从来就是千依百顺的。

等他主仆二人走了之后,邢乐康摊手:“这下苟大人那里可交待不了了。”

那年轻郎君笑的浑不在意,“这苏州知府换了换也没什么关系。”

邢乐康似乎对他这话也不反对。

当晚,苏州会馆的一间房子着了火,据说烧毁的正是放置着钦差从户部拉来的那半车帐薄子的房间。

第一百七十三章

长安城内,自许清嘉夫妇离开之后,魏氏便闭门谢客,带着孩子们过活。其间还接到好几家帖子,一概以胡娇的名义称病不出。

傅二夫人带着傅小娘子上门来探病,才知胡娇已经南下苏州,这才松了一口气。

“还当她真生病了呢。”她来了之后发现胡娇没在,原本想着略坐一坐就走,没想到许珠儿被魏氏关在家里两个月,偶尔只有许小宝与武小贝从国子监回来之后带他们出去玩,早急疯了,看到傅小娘子就不放手。

“傅二伯母,让香儿姐姐陪陪我嘛。娘亲不在,我好可怜。”

傅二夫人被她这小模样给逗的,在她小脸上捏了一把:“你哪里可怜了?说的好像你舅母短了你吃穿一样。我怎么瞧着你娘亲不在,你反倒长高了,也胖了一圈?!”

这话听在许小宁耳朵里,他立刻就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表达:“姐姐变猪猪!姐姐变猪猪!”一想到“猪”与“珠”谐音,小家伙乐的一脸坏笑。

许珠儿大惊,恨不得立刻揽镜自照。她对胖瘦并无执念,但胡娇走了这么久,她很想营造一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模样来迎接娘亲,好让娘亲回来以后心存愧疚,以后再也不离开他们这么久。

哪知道魏氏生怕在自己的照料下许珠儿与许小宁瘦下来,每日特意弄了许多汤汤水水来给孩子们喝,一日三餐外加宵夜,吃的许珠儿跟许小宁都圆了一圈。

傅香在旁抿嘴直乐。她如今十三岁了,正是豆蔻年华,承袭了傅二夫人的美貌,颜色正好。身条儿已经抽开,便有几分婀娜之意,反观许珠儿,原本就称不上袅娜纤弱,这下喂的胖了起来,身条还没抽开,平添了一份圆滚滚的可爱。

许珠儿都要哭出来了,“香儿姐姐,真的很胖很胖?”

房门口忽有少年笑道:“圆滚滚的不是很可爱吗?胖一点好!”冬至打开了帘子,原来是武小贝来了,手里还提着个鸟笼子,里面装着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也不知道从哪里淘换来的。

“二哥——”许珠儿拖长了调子,显然对武小贝的话十分的不满。

许小宁看到武小贝手里提着的鸟笼子,眼睛都亮了,扑上来抱着他的腿就讨:“二哥,给我给我!给我大鸟!”

鹦鹉在笼子里扯着嗓子直叫:“二哥…二哥…”上窜下跳,似乎被许小宁的模样给吓着了。

武小贝将鸟笼子递给许珠儿,见许小宁的脸立刻垮了下来,便安慰他:“这鹦鹉是给珠儿跟你解闷玩的,不过你年纪太小,喂水喂食都要交给姐姐来做,所以就让姐姐管喂食,你管陪鹦鹉玩,可好?”

这差使真不错。许小宁乐的直点头。

待许珠儿带着傅香与许小宁出去之后,武小贝问候过了魏氏与傅二夫人,便出去陪孩子们了。房里只剩了傅二夫人与魏氏。

“没想到宁王府的小郡王倒是一副温厚脾气,待珠儿与宁哥儿都好。”傅二夫人与武小贝并不熟稔,在云南郡的时候她开初只当这是胡娇的次子,后来才知道这是宁王长子。不过看他与许府的孩子们处的这么亲密,还是颇有几分感慨。

“他小时候很乖的,那会儿我家妹夫罢官,还带着他去苏州住过一阵子,与我家那两个淘小子玩的也好。转眼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院子里孩子们笑闹成一团,其中轩哥儿与许小宁的声音最响。

振哥儿与轩哥儿来长安之后,大的喜欢去外面玩,贪看长安风物,小的喜欢在前院书房里跟先生请教功课。不过魏氏小心,等闲不让振哥儿一个人出门去,就都拘在前院读书。

魏氏自许清嘉夫妇离开长安之后,心就安全放到了肚子里。要说小姑子没法子,但妹夫三品大员,想来解决这些事儿定然没问题,她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只安心在许府里带孩子。不过女人闲下来除了想想家里的事儿,便是孩子们的亲事。

振哥儿已经十五岁了,轩哥儿也十二岁了,小的不急,大的却是要开始相看了。

傅二夫人也到了这个年纪,长子傅昭去年已经娶了孟安潜的长女入门,只因朝堂之上局势微妙,当时四皇子刚刚娶妃,傅家再迎新妇,这亲事比起皇子娶妃的规格倒是低调很多。

而她家的次子傅晧与许小宝振哥儿同岁,都是十五岁了,因此二人聊起儿女经来,倒也能说几句。

傅二夫人与胡娇相交多年,傅开朗与许清嘉也算相合,若非政治立场,两家几可称为密友。纵如此,傅二夫人也不免要想,这会儿对着魏氏倒开起了玩笑:“我瞧着珠儿可爱,倒很想将她聘给我家那个二愣子。”

傅晧生性放达豪爽,最喜拳脚功夫,而许珠儿性格活泼,傅二夫人总觉得若能凑成一对,说不定还是段好姻缘。不过考虑到许清嘉与胡娇疼闺女的程度,未必肯让许珠儿进傅家,这话也就拿来试探一二。

魏氏这些日子照顾孩子们,见自己家的轩哥儿十分粘许珠儿,妹妹长妹妹短,心中也有点想法,听到傅二夫人这话便笑了笑:“这事儿还得小姑子作主呢。”

她二人在这里聊天,武小贝就站在一帘之隔的门口,瞧着院子里的孩子们闹腾,胡家的哥俩都围着鹦鹉,那鹦鹉叫一声“珠儿——”,轩哥儿就要惊呼一声:“妹妹你瞧,鹦鹉叫你呢!”

傅香道:“这鹦鹉嘴真巧。”

许小宁不高兴了,一遍遍教鹦鹉叫:“小宁——叫小宁——”

偏偏鹦鹉侧着小脑袋瞧他一眼,死活不开口,也不知道在犯什么毛病。

许珠儿可得意了,小脸蛋儿红润润的,双目发光,对鹦鹉希罕的不得了,直催着冬至去拿些吃的来喂鹦鹉。

武小贝见她这高兴的小模样,耳边恰听到魏氏与傅二夫人议论许珠儿的终身,不知为何,心中忽觉得这么可爱的妹妹,真有点舍不得嫁给傅家那二愣子。

——他哪里配?!

他见过小哭包许珠儿小时候的模样?他能知道许珠儿哭起来怎么哄?

武小贝站在那里发呆,忽见许小宝带着个少年进来了,正是二愣子傅晧。

傅晧虽然不喜读书,但傅家向来只出文官,都是从读出晋身的,哪怕做个荫官也得读点书。自打许小宝进了国子监,傅开朗也想让儿子去国子监几年,傅晧见好友去了,抱着去玩一玩的态度,也进了国子监。

国子监里,大多数都是少年郎君,许小宝在国子监以功课好出名,而傅晧就以拳脚硬而出名,横扫一大片,也算是闯出来了点名头。只是每至考试,他就分外头疼,就连功课也多要仰赖许小宝。

今日放假,武小贝见傅晧缠上了许小宝,想让许小宝替他写假期功课,许小宝不答应他便一直缠着许小宝不让回家,武小帐务索性先回了一趟王府,将嘱咐永喜买回来的鹦鹉给提了过来。

傅晧见到武小贝在这里,还高兴的向他招了招手:“小郡王,你腿脚好快!”结果却遭武小贝嫌弃,不但没搭理他,还朝他翻了个白眼,转身就往许小宝的小跨院里走。

傅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呼呼问许小宝:“他这是怎么了?我哪里得罪他了?”

许小宝也不知道,明明放假的时候他还好好的呢。

傅晧原本就是个直肠子,见武小贝不搭理自己,注意力立刻被院子里石桌上放着的鹦鹉笼子给吸引住了,直奔大鹦鹉,“哟,好漂亮的鸟儿啊,来叫声二哥听听!”

傅香抿嘴直笑,鹦鹉张口就来:“二哥——”,傅晧顿时乐的哈哈直乐。武小贝正走到跨院门,听到这二傻子的笑声,心里直犯堵。

苏州府的知府衙门后院里,廊子下的鹦鹉扑扇着翅膀直叫:“大人来了!大人来了!大人来了…”

苟会元新娶的小妾被这鹦鹉唤的心里烦躁,让丫环出去瞧了一趟又一趟,“大人怎么还没回来?”她娘家兄长今日在街上欺负个小娘子,被人撞上了,当场给打断了腿。娘家遣人来,她还想报给苟会元去抓那敢打她娘家兄弟腿的人,结果苟会元压根没回来。

丫环宽慰她:“昨儿夜里会馆里有间房被烧了,听说烧了钦差带来的要紧东西,宁王殿下发了怒,大人一时半会可能回不来,姨娘再等等。”

这冯姨娘乃是良家女子,乃是苏州一户姓冯的商人家养的闺女,生的风流身段面若芙蓉,冯掌柜想巴结苟会元,年初将才及笄的她一顶轿子送进了知府衙门后院。

冯姨娘年纪虽小,倒很会笼络男人,又正在新鲜时候,很得苟会元欢心。只不过她娘家哥哥不成器,已经二十出头了,学的一肚子吃喝嫖赌不走正道,成天的出去惹事。这事儿在整个苏州府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不过大家瞧在苟会元面上,倒对他多不大管,出了事儿自有苟会元兜着,没成想今日在街上被人给揍了,冯姨娘心里不得劲,只觉得这是没卖她面子,只想着让苟会元回来了派人去抓那些敢对她娘家兄长动手的人。

苟会元此刻正在苏州会馆里陪着傅开朗,面上十分的懊恼:“这必是下面打扫的人不经心,不然岂能让这房里起了火呢?许是晚上蜡烛没灭?”心里却乐开了花,恨不得拍手直呼:烧的好!烧的妙!

傅开朗焉能不知这些地方官员心中所想,与苟会元敷衍一二,还道:“宁王殿下气的不行,一大早就带着许尚书出门去逛街了,还说再查什么查,连帐薄子都没有了,这事儿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苟大人还是先带人查查起火原因再说吧。”

他似乎很是烦恼接下来的工作该如何展开,甚至连苟会元都懒的敷衍了。

苟会元带着人查了大半日的起火原因,最后还抓了个苏州会馆洒扫的粗使哑婆交了上去,只道这哑婆子年老懵懂,洒扫之时撞翻了烛台,这才将房子里烧了,又不会说话,见祸闯大了就准备收拾包袱走人,还未出城就被他带的人抓住了。

那婆子五十许人,年老沧桑,傅开朗还很疑惑:“怎的我来这几日倒好似没瞧见过这哑婆?”

婆子咿咿呀呀,一脸焦色,也不知道想要表达些什么。

苟会元道:“这婆子腌臜,怕惊了宁王殿下的驾,白日都在后面下人房里猫着呢,只夜半才出来打扫,这才烧了那间房。”

这倒也讲的通。

傅开朗烦躁的挥挥手:“先押下去,等宁王殿下回来再审吧。”

苟会元交了差,心情十分愉悦的回了知府衙门,想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钦差们连个底帐都没有,再核查起来顶多就草草走个过场,大约就会离开苏州,就觉得还是邢乐康的脑袋瓜子比较灵。

哪知道才进了后院,就被冯姨娘给请了去。

自从听到钦差要到苏州的消息,苟会元就好些日子没吃好睡好,自然也没空搭理冯姨娘。今日心情不错,便踱着步子去了冯姨娘处,才进了门就见冯姨娘哭的梨花带雨,直往他怀里扑:“大人…”

等苟会元派人出去打听清楚了,脸都绿了,指着冯姨娘恨不得从未纳过这妇人。

“你知道今儿是谁打的你娘家哥哥吗?”

冯姨娘只感觉苟会元的脸色有些难看,还当他这是为了自己娘家兄长而难过呢,心中对苟会元愈加多了几分依恋,哪知道转眼苟会元就破口大骂:“蠢妇!今日打了你娘家兄长的正是宁王带着的护卫!你让我去抓谁?抓宁王?!”

“怎…怎么会?那我哥哥的腿就算被白打折了?”

苟会元只觉得屋漏偏逢连夜雨,才晴了半日这天就又阴了。他还想着怎么想能够将此事推脱干净,看了看小妾的芙蓉玉面横波目,还是忍痛吩咐:“来人,将冯姨娘先送到乡下庄子上去静养,几时等钦差大人走了再接回来!”

到时候若是宁王殿下问起来,只道这小妾娘家素行不端,早被他遣回去了。

宁王殿下杀神之名远播,犯在他手里没当场将那冯家大郎给砍了,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知府衙门后院里,苟会元一通忙乱,冯姨娘哭哭啼啼被一顶小轿趁夜送出了城去。

而苏州会馆里,许清嘉正奋笔疾书,胡娇披衣坐在他旁边,添茶磨墨,拄着腮子看他在那里辛苦劳作,心里感叹:这可真是能者多劳。

这会儿整个苏州会馆大部分房间的灯都熄了,唯独他们房里的灯还亮着。

帐薄子被烧了,就连这次前来的户部,三司,御史台的官员都当这差使一时半会恐怕要停一停了,至少得先慢慢查着,让户部重新誊抄一份帐目出来。

就连傅开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