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烟见李昇的目光又移了过来,却是脸颊微红,心想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上次她出丑的样子,忍不住低下头,带着几分忸怩。

顾明妧还是没抬头再看李昇一眼,只是吩咐一旁的丫鬟道:“你回房里取一些跌打药酒,给王爷送过去。”

当着人的面嘘寒问暖,她是做不出来的,但李昇是为了顾翰清受伤的,她让人送些药酒过去,却是无可厚非的。况且这里也只有她一人脚踝受了伤,房里有跌打药酒。

李昇心下一喜,嘴上却谦逊道:“不…不用了…多谢三小姐。”

顾明妧却似没有听见他的话,只对那丫鬟道:“你去吧。”

顾家的下人终于都走了。

李昇侧坐在靠背椅上,一直保持淡然的表情终于扭曲了起来。

“嘶…轻点。”

长喜解开他身上的上衣,将药酒倒在掌心,替他揉开后背一道红肿的伤痕,嘴里兀自道:“奴才就不信,以王爷的身手还能躲不过这压下来的横梁?王爷怎么那么傻,给顾阁老当肉垫呢?”

“少罗嗦…啊…”李昇被他揉的忍不住了,按着他的胳膊道:“你给我轻点!”

“奴才又不是女的,不然奴才出去,让顾家派个丫鬟过来?”

李昇丢开他的手,趴在床榻上,心里却实实在在的叹了一口气,再过两日顾家的女眷就要启程了,过不了多久,他也要回凉州去了。离九月初九舒太妃的生辰还有大半年,可他就算回了京城,也是见不到她的。

李昇心里正叹息,忽地见严华从外头敲门进来,同他禀报道:“王爷,肃王府那边范先生来信了,说是鞑靼六月份要派使臣进京,皇上想请王爷一同入京。”

第104章 第 104 章

鞑靼旧年就说要派使臣同大魏通好,但因为老可汗驾崩, 几个皇子内乱, 所以就耽误了。如今新可汗继位, 但内乱却尚未平定, 此时派使臣出使大魏,无疑是来示好的。只有稳住大魏, 新可汗才能无后顾之忧, 重新收复鞑靼各部。

李昇披了一件中衣从床上坐起来,以前他对进京这件事情一直不是很热衷,可这一次, 心里却像是多了一份期待似的, 连眉梢都舒缓了几分, 只开口道:“写信告诉范先生, 就说本王不回凉州了,直接从山西出发进京。”他们现在启程往京城去,到的时候也要三月初了,离六月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顾翰清也收到了朝廷送来的文书, 知道鞑靼使臣要进京的事情,命他将山西赈灾一事处理完之后, 早日回京。但他身上还有许多事务没有处理, 只得在此再耽误几日, 护送顾家女眷回京的重任, 就托付给了肃王李昇。

李昇带着一队先锋营, 各个身手了得, 由他一路护送老太太她们回京,顾翰清也很放心。

况且…这几日同李昇再次共事之后,越发觉得他忠厚磊落、爱民如子、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只是可惜了,这样的人物,却只能被困在大魏的一隅,不能大展拳脚。

“顾阁老留步。”

李昇翻身上马,同顾翰清拱了拱手,看见他身边站着的清俊少年。他对京城的事情向来不怎么关心,但范先生是走过科举场的,对朝廷近些年的人才选拔很是关注,曾同他说起过旧年京城乡试的头名,就是顾翰清的门生,是一个姓陈的少年。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少年竟真的这般年轻!大约不过十六七的样子,真真是让他觉得后生可畏了。李昇年幼时也曾读过四书五经,先生告诉他士子们若要高中,必定是要寒窗苦读几十载的,大魏开国至今,不满二十的状元屈指可数,可见这科举之路是很艰难的。

李昇收回视线,这时候顾家的女眷已经都上了马车,顾明妧稍稍挽起车帘子看了一眼,听见外面顾翰清道:“那就麻烦王爷一路照应了。”

“举手之劳而已。”李昇仍旧谦逊,控着马缰侧身,见马车的帘子微微一闪,只瞧见一截纤细的手指,也不知道是哪位姑娘的,他心里有些烦躁,但能一路护送她回京,却又让他兴奋期待。

周氏有孕在身,一路上走得很慢。

李昇虽是外男,可他如今对顾翰清和顾明妧都有救命之恩,周氏对他也不似先前那样生疏,况且想着他终究比家中的姑娘们长了一辈,倒也不再刻意日夜防闲。

三月初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到了通州,再有一日行程,就可以抵达京城。李昇包下了一间客栈,同顾家老小安顿下来,同行的还有顾明远,顾翰清担心周氏,让他跟着他们先行回京。

“王爷今日可有空闲?我祖母想请王爷去后头吃一顿便饭。”

他们虽然一路同行,但平常李昇都是和他的将士们同吃同住的,顾明远却是跟着顾家人一起吃住的。但今日老太太相邀,倒也不知为了何事?李昇正要发问,却听顾明远继续道:“今日是三妹妹的生辰,老太太让厨娘特意多做了几样小菜,一来是为三妹妹庆生,二来也要谢谢王爷这一路上的照顾。”明日就要进京了,倒是没有机会再这样当面谢他。

原来竟是她的生日…李昇稍稍一愣,脱口问道:“三姑娘贵庚几何?”

她看上去显小,脸颊不过巴掌一样大,腰身纤细,身量也才只到他的肩头。也许连肩头都还没有,他不敢走得太近,上次抱过她之后,似乎就一直远着他了。

这一路上虽然经常看见,可终究没有说话的机会,只是每日看着她上车、下车、远去…

“三妹妹十四岁了。”顾明远说着,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明年就十五了…”

女孩子过了十五就可以定亲出嫁,李昇听他这口气,仿佛还有些喟叹和不舍,心中好奇,便又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三姑娘可曾定亲了?”

“定亲倒是不曾,不过也快了…”顾明妧和陈伯青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定下来,但在顾家却已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这一次顾明妧病重,陈伯青连春闱都没有去,就是为了赶去山西看她,其中的情意也早就体现出来了。

李昇嘴角的笑意却是僵了几分,一时愣怔,过了片刻才干笑道:“看来顾阁老已经为三姑娘选中了乘龙快婿了?”

顾明远这一路上对李昇很是敬重,又因他比他们兄妹长了一辈,因此只完全把他当成长辈一般,只笑着道:“此人王爷也认识啊,就是从丹。”

在安陵的时候大家都见过,肃王应该对陈伯青有点印象的。顾明远一时口快说了,又觉得这事情毕竟没有定下,倒是有些尴尬道:“不过这事情还没最终定下,倒是还要等一段时间,王爷听过就算了。”

李昇更是愣住了,但随即就想起了那日站在顾翰清边上的那个少年人。大魏向来重文轻武,像这样的少年才俊,只要在科举场上有所造诣,将来有顾翰清的提携,必定是仕途顺遂。

顾翰清将顾明妧许配给自己的得意门生,可见他是真心疼爱她的。况且他们两人年纪相当、又同在顾家生活,想来是从小青梅竹马。

李昇想到这里,更觉胸口一阵钝痛,连脚步都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王爷…王爷?”

顾明远见他不说话,停下来等他,李昇忽地就皱了皱眉心,脸上露出一丝歉意道:“本王有些要紧的庶务,需要马上处理一下,只怕要辜负了老夫人的一番美意。”他朝着顾明远拱了拱手,咬牙道:“此地已是通州,明日车队就能进京,恕小王不能远送了。”

李昇说完,面色肃然的转身离去。

丫鬟们正在厅里头布菜,几个姑娘都坐在里间的炕上,这是她们最后一天在外头过夜了,原本周氏是想早些赶回家给顾明妧过生日的,但她毕竟有了身孕,因此还是不敢太大意了。况且三月初七原本也不是顾明妧的正生日,因为要凑着当年她去应天府的日子,所以特意改早了四个月,顾明妧其实是七月初七乞巧节的生日,也就是当日云峰道长所说的鬼节里头。

周氏瞧见顾明远一个人从外面进来,上前问道:“王爷人呢?怎么没有来?”

顾明妧听见声音,抬起头往帘外看了一眼,见只有顾明远一个人回来。

看样子是没请到了?

顾明妧以为李昇是很不拘小节的一个人,这样的邀约大概是不会拒绝的,可没想到他居然没有来?难道是因为她的缘故,她都已经喊他“表叔”了…他还介意他们两之间的那些事情吗?

顾明妧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竟有些失落,她实在很想当面谢谢他,这一路上他们虽然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一直没有机会向他亲自道谢,今日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他却还不肯来…

“王爷说有急事,已经带着长喜公公先走了,让他的部下明日护送我们进京。”顾明远也是一头雾水,一开始没听王爷提起过有什么急事,可一眨眼人都已经骑上马走了,看来倒也不像是在骗人。

“这都快到京城了,哪里来什么急事?”周氏也是奇怪,可男人们有什么急事,她这个妇道人家也不懂,只是有些遗憾道:“看来以后也只能等你父亲回京的再请他了。”周氏是淡淡道:“我原还想今儿让你三妹妹当面谢他一回,虽说大恩不言谢,可他毕竟是你父亲和三妹妹的救命恩人。”

李昇一口气骑了十来里的路,天色已经漆黑,跟在他身后的长喜更是快马加鞭的赶上来,一脸懵圈道:“王爷这是要去哪里?”

“本王随便走走,你不用跟来。”

惊鸿宝马停了下来,李昇深呼一口气,仲春的夜风吹在他刀削斧刻般的脸颊上,微风和煦,但心里却忍不住有着一丝丝的刺痛。

作为她的“表叔”,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应该为她高兴才是!有如此青年才俊和她举案齐眉,将来必定很是幸福美满。况且那陈伯青和她年纪相仿,就算错过了今春会试,三年之后高中,也正是她的适婚之龄。

“王爷是有什么心事吗?”长喜跟着李昇这么久了,多少了解一些他的脾性,李昇素来沉着冷静,鲜少有这样喜怒形于色的表现。

“没有!”李昇回答的斩钉截铁。

长喜看着李昇,一双薄薄的丹凤眼眨了眨,蹙眉道:“王爷,那顾家的三位小姐,是不是就是当日我们在静水庵后山救下的那三人?”

李昇闻言,牵着马缰转过身子,冷冷的看了长喜一眼,问道:“你想说什么?”

长喜却是心中窃喜,急忙骑马跟上,试探性的说了一句道:“奴才是在想,皇上虽然老想着占王爷的便宜,但有句话还是对的,王爷的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娶个王妃进门了。”

第105章 第 105 章

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总算是回了京城。老太太回府第一桩事情, 就是去了小祠堂给列祖列宗上香。安国公府那边听说顾家老小回府了, 也派了人过来探视。

周氏一切安好, 请平安脉的太医说胎脉已经平稳, 只要不过于操劳,就让老太太准备着几个月后抱上个大胖小子了。

周氏心里自然也是熨帖的, 她自从生下了顾明玉之后,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受孕了,本来就是奔四十的人了,也没抱什么希望, 如今却又怀上了一个, 真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但她心里最感激的人还是顾明妧, 要不是她冒雪出去替她抓药, 这孩子只怕没那么容易留住,只不过终究好事多磨,倒让她病了一场,好在也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姑太太这里一切安好, 那老奴就回安国公府回话去了。”前来探望的婆子起身告辞,笑着道:“改日我们太太还要亲自过来瞧瞧姑太太呢, 她给我们世子爷相中了几家的千金, 还想请姑太太把把关呢!”

纪氏的孝期已经过了, 蒋氏早就开始替周丞泽物色续弦, 但周丞泽自己却不怎么热衷, 再加上他最近刚刚升迁了一级, 正预备迎接鞑靼使臣进京的事情,所以蒋氏倒也没有催逼的很厉害,至少周丞泽已经有了嫡长子,他如今也算不得年纪太大,将来娶个年轻些个的闺女,想多生几个孩子还不容易。

她们年前走的时候就听说蒋氏已经在挑人了,没想到年都过了,人选却还没定下来。看来虽是续弦,蒋氏却也不想委屈了周丞泽,总想找一个人品家世能和周丞泽相当的人选。

“等我休息几日,我去安国公府坐坐也一样的。”周氏向来不娇惯,有了身孕也不是行动不得的,况且她去了山西好一阵子,如今回京了,也是该回去看看老夫人。

顾明珠就坐在一旁的靠背椅上,闻言只是低下了头去,她们这一趟回去赶上了雪灾,都没有什么闲暇出去逛逛,带回京城的礼物都是后来让下人出门打点的,她原本想送荣哥儿几样东西的,挑拣了一番也没有瞧见好的,也就作罢了。

等他有了继母,大概很快就会忘记她这个表姑的。还有大表哥…那一回她亲自送他出门,他走的那样决然。事情都过去了这样久了,她总要学会放下的,顾明珠抬起头来,对周氏道:“等过几日,我和母亲一起去。”

她好像有小半年没有去过安国公府了…

顾明妧听到她这一句,再看了眼顾明珠淡然的神色,只忙跟着道:“我也要去,我也好久没有见到外祖母了。”

她其实是开心,顾明珠肯再去安国公府,那也说明她是当真放下了和周丞泽的那一段了。

“那老奴可就先走了。”

问安的婆子笑嘻嘻的退了出去,只有顾明烟低头坐在一旁不说话。她母亲是安国公府出来的陪嫁丫鬟,她是顶顶不喜欢回去的,可若不回去,她又压根没有交际的机会,更不能认识再多的人,永远都是井底之蛙。

如今虽然周氏将她记在了名下,但方才那老婆子进门时候看她的眼神,还是同以往一样不屑。顾明烟只觉得胸口憋闷的慌,寻了个由头往方姨娘房里去。

方姨娘正在为周氏腹中的胎儿做小衣裳。周氏打理家事很有条理,她不在的这一段日子,顾家一切如常,方姨娘每日只需服侍好顾翰清便好,鲜少过问家中琐事。听说周氏有了身孕,就高高兴兴的做起了针线来。

顾明烟一瞧见这小衣服却是一惊,脸上只露出一丝惊喜道:“姨娘,你也有身孕了吗?”

“这是给太太做的,我哪里有…”顾翰清在房事上头向来是有所节制的,如今他入阁之后,更是日理万机,每日里回房都已经不早了,虽然这一阵子都是她服侍的,但真正云雨之事,却也没有几回,如今她倒是看穿了。

不过周氏能再给顾翰清生个儿子的话,那也是好事,顾翰清只有一个独子,子嗣上确实不算兴旺。

“姨娘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这一阵子父亲都在你房里,怎么就没怀上呢?”顾明烟终究是小女孩,并不太懂这些,以为只要男女睡在一起,就能很快有身孕,但事情哪里就能这样简单?

“二丫头!”方姨娘动怒,正色道:“如今你是记在了太太名下的,我这个姨娘也不敢说你什么了,可这种不知廉耻的话,若是让人听见,你的名声也就没了,丢得可是你父亲的脸面!”

顾明烟悻悻然,有些失望的坐在方姨娘身边,心里却是万般委屈。她如今也大了,心思自然也活跃了起来,眼看着顾明珠就要出阁了,下一个也该轮到她了。

“姨娘,长姐要嫁入承恩侯府做世子夫人了,听说连三妹妹太太都已经帮她物色好了人选了,那我…”顾明烟真正羡慕的只有顾明珠,对于周氏想把顾明妧嫁给陈伯青,她本来是一点儿也不羡慕的,但是听多了顾翰清称赞陈伯青,好像他将来真的会很了不起的样子,顾明烟心里又隐隐觉得似乎陈伯青也确实不错。

总而言之,她都是那个周氏和顾翰清最不放在心上的女儿。

方姨娘听她这样说,心里倒是稍稍动了动,女儿家大了之后总会有些想法,有些事情是防不住的,只是别闹出笑话才好。

“那你喜欢那陈伯青吗?”方姨娘试探的看着顾明烟,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闺女,她还是知道她的脾性的:“只怕不尽然吧,你父亲以前倒是跟我说起过那孩子的好,是我觉得你未必瞧得上人家,让他不要耽误了对方。”

顾明烟被方姨娘说中了心事,只低着头嘀咕道:“陈伯青确实没什么好的,就是一个穷酸书生,虽说考上了举人,谁知道能不能中进士呢,再说了…就算中了进士,他家里那样穷…”

方姨娘听了这话连连摇头,顾明烟的性子也就这样了,是她没教好她。但她毕竟是她的生母,也想让她将来过好日子的:“你放心,你父亲不会亏待你的。”

顾翰清处理完赈灾事务,从山西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初的事情了。他回京之后便被皇帝召进了宫里,询问此行山西赈灾的情况。顾翰清据实以告,并将肃王李昇的功劳毫不掩饰的回给了皇帝。

“朕这个皇弟,向来是能干的,年纪轻轻就能退敌寇,我们李家多少年没出过这样的子孙了,咳咳。”

皇帝近日感染了一些风寒,看上去颇为憔悴,但顾翰清觉得,皇帝之所以如今时常龙体欠安,还是因为年轻时过于沉迷于酒色造成的。不过好在,听说淑妃又怀上了龙裔,可以好些时日不缠着皇帝了。皇帝毕竟已是半百之年,也是时候要好好保养身子了。

“有肃王在凉州守着,鞑子也不敢再贸然进犯,边关的百姓也可以多过几年安生的日子。”这最后一句话,还是前年顾翰清在边关议和的时候,李昇同他说过的,话语虽然简单,却也饱含了李昇一颗爱民如子之心。

皇帝点头,倒是想起了李昇来,他三月份就进京了,都快一个多月了,只进过一回宫。皇帝见他闲着,便让他去了五城兵马司大营,让他和那里的教头一起练练兵,倒也是他喜欢做的事情。

顾翰清在东暖阁和皇帝说了几句山西的灾情,元宝公公进来回话,说是太子殿下同程阁老在门口恭候。顾翰清起身退下,出门的时候便瞧见太子李睿和次辅程德政站在门外。

李睿瞧见顾翰清,忽地朝他挑眉一笑,拱手道:“还要恭喜顾阁老了。”

顾翰清倒是一愣,他才从山西回来,如何知道这喜从何来,一旁的程德政却是缄口不言,眼神中却似乎透出一丝漫不经心,见皇帝宣他们进去,便开口道:“太子殿下请。”

李睿收回了笑意,眼神从顾翰清的身上挪开,笑道:“程阁老请。”

顾翰清仍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捋着山羊胡子一路从宫里出去,到宫门口的时候,才听见有人在议论,说方才程阁老和太子殿下进宫,是要上呈前几日殿试入选的三甲名单,这里头就有承恩侯府的蒋博韬。

果然,等顾翰清回府洗漱之后,便有承恩侯府的下人过来通传了消息,说世子蒋博韬被皇帝钦点为这一科的探花郎。

第106章 第 106 章

周氏服侍着顾翰清穿上了外袍,如今已是四月天气, 外头穿一件夹衣就够了。她身子圆润, 月份还没大起来, 刚刚有些显怀, 还坚持着要自己服侍顾翰清。

顾翰清拉着她坐下,端起茶几上新沏的君山银针, 略抿了一口。

“没想到蒋家那小子当真能中了探花, 倒是我没有料到的。”

顾翰清是看过蒋博韬的卷子的,虽然也是才华横溢的,但却总多了几分年少气盛, 近些年皇帝为了压制勋贵们的势力, 在钦点三甲上头, 其实是更偏爱家中没有爵位的寒门士子的。顾翰清虽然觉得蒋博韬这一科高中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但也没有料到他能考得这样好,当真是有些意外了。

“这有什么没有料到的,这是我们明珠命好,可以一嫁过去就做探花夫人, 将来他又能袭爵,又有功名在身, 前途必是不可限量的。”周氏想的简单, 只觉得这是一桩天大的好事, 科举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能这样少年得志的人, 也是少之又少, 周氏笑道:“怎么…你这个探花郎老丈人,就不兴女婿也是探花郎吗?”

周氏满心想的都是好事,又想到三年后顾明远和陈伯青也要应考,又笑道:“没准再过几年,咱家还能再出几个进士。”

顾翰清一路劳顿,这时候却是有些困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蒋博韬能被钦点为探花郎,他心里并没有觉得很高兴。

顾明珠是第二天才知道这件事情的。

早起的时候,听见丫鬟们在门外叽叽喳喳的说话,她喊了她们进来洗漱,春杏便高高兴兴的向她恭喜道:“姑娘大喜了!”

顾明珠却是愣了愣,意兴阑珊道:“我有什么好喜的?”她如今虽然已经听天由命了,但对于周氏定下的婚事,其实还是不喜的,虽然出阁的日子近了,但终究是强颜欢笑不起来。

春杏只笑着道:“奴婢方才听正房的春喜姐姐说,蒋世子中了探花了,那可不是要恭喜姑娘了吗?再过一个多月,姑娘就是探花夫人了。”

原来竟是因为这个…顾明珠哦了一声,心里还是高兴不起来,想着今儿原本是说了要跟周氏一起去安国公府坐坐的,摊上了这样的事情,只怕过去了,也要听那些长辈们唠叨,可她之前已经说了要去了,若是这时候反悔,似乎也不大好。

“帮我把那年水红色莲花纹的褙子找出来。”顾明珠想了想,还是打算过去,她实在是太久没有去安国公府了,连姐妹们都生疏了。

周氏红光满面,一早就准备好要过去了,蒋博韬中探花这件事情,安国公府的人必定也得到了消息,她这个未来的岳母,也跟着脸上有光了。

“二丫头怎么还没过来?”

马车就要出发了,也不见顾明烟过来,周氏正打算派个人过去问一问,却见顾明烟房里的小丫鬟过来回话道:“二小姐方才早膳吃多了,这时候正闹肚子,让太太和姑娘们先去吧,她今儿就不去了。”

周氏自然是不会因这些小事怪罪她的,只吩咐小丫鬟回去让她好好休息,若是还不舒服,就让外面请个大夫过来瞧瞧。

顾明妧却是知道顾明烟又发什么病了。蒋博韬中了探花,这一行去安国公府,必定是铺天盖地恭喜顾明珠的人,哪里还有人会想起她来?她又是一个好出风头的性子,被人不冷不热的晾在那里,那种滋味可不好受。如今称病不去了,倒也是一个好办法,总比去了尴尬强。

顾明妧想到这里,倒是觉得顾明烟似乎学乖了些。这时候顾明珠已经过来了,顾明妧伸手将扶着她进了马车。她原本以为今日不想去安国公府的人会是顾明珠,却不想她倒是仍旧来了。

马车一路上摇摇晃晃,顾明珠不说话,顾明妧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她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分明心里头知道顾明珠嫁过去了未必幸福,可她却什么也做不了。顾明妧一这样想,眉心就又皱了起来,脸上反倒多了几分郁色。

“你这是怎么了?一路上也不见你说话。”倒是顾明珠先问起了她来。

顾明妧抬头,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开心一些,笑着道:“哪有,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她默默低下头去,拧着自己指尖的帕子,心里实在有些不是滋味。

“三妹妹,你喜欢陈伯青吗?”顾明珠忽然这样问她。

顾明妧一愣,抬起头看着顾明珠,少女的眸中有着点点晶莹的泪珠,让人看着实在心疼。但她问的这个问题,很显然已经难倒了顾明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