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 138 章

顾明远这一走总有三四个月, 人瘦了, 也黑了, 看上去倒是越发比以前沉静了不少。

他这一趟从密云到了通州, 又去了保定, 倒是把京郊这一圈的有族学的人家都走了个遍。其实周氏不求他在学问上一下子有什么精进, 只要他能把那件事情放下来, 她也就放心了。

顾明妧过去的时候, 顾明远已经到了延寿堂。他看见顾明妧过来, 便朝她拱了拱手, 脸上含着笑意的, 已不像初时离开时候那样颓靡。

“三妹妹。”

他唤了顾明妧一声, 顾明妧便朝他福了福身子, 这是顾家的内院,顾明远身边的小书童也不曾进来。其实陈伯青必定是和他一起回来的,但如今他连顾家的内院也不愿意进来了。

“大哥哥。”心里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 可这世上有些事情,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可言。

“你这一路上可还顺当?外头前几天还下了大雪,你身上却穿得单薄了一点。”周氏只是心疼, 见顾明远瘦了, 忍不住开口道, 他一个堂堂的阁老家的公子,出去转了一圈回来, 瞧着倒是像个落魄书生了。

“带的东西太多路上不方便, 除了书以外, 我就没带几件衣裳了。”顾明远转过跟周氏回话,又道:“慎哥儿百日的时候我没回来,我向母亲赔罪。”

他说着就跪了下来,周氏连忙将他拉住了道:“这有什么好赔罪的,你又不是在外头瞎玩瞎闹,我还恼你,你是有正事的。”

她一壁说,一壁拉着顾明远坐下,只因顾明妧当日向她提起了徐家的那几个姑娘,周氏便好奇问道:“那徐家的姑娘真的和你说的一样才华出众?比起你三妹妹怎样?”

顾明远顿时就冏了,好在一旁的顾明妧帮他解围道:“母亲,刚才刘妈妈说有个东西明儿要用,不知道放哪儿了,正要问你…”

周氏这才想起了刚才的事情,忙道:“差点忘了,她是要明日挂喜帐的架子,都在后面小库房放着,我这就过去喊人搬出来。”

周氏一走,厅里就清静了下来,丫鬟们也都各自忙去了。

顾明远这才从袖中拿出一个宝蓝色的缎面锦盒,递给了顾明妧道:“这是我送你的新婚贺礼,我也不知道你们姑娘家喜欢什么,就听了从丹的意思,送你这一枚私隐,将来你当了王妃,管家理事,总有用得着的地方。”

顾明妧伸手接了过来,在听到陈伯青的表字时却顿了顿,把锦盒交给了一旁的丫鬟收起来,抬头问顾明远道:“陈世兄最近可好?”

他们虽然有缘无分,但彼此寒暄问一句也没有什么。

“从丹他最近不错,南山书院的先生都很看好他,将来蟾宫折桂指日可待。”陈伯青的功课一向比顾明远进益,下一科中个进士应该是不在话下的事情。

顾明妧便没有再问他什么了,两人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坐了片刻,老太太让丫鬟送了果脯糕点过来,顾明远也不吃,只是托着手中的茶盏,眼神盯着他脚跟前的那几块铮亮的青砖,过了好半天才问:“她…在那边还好吗?”

“听大表哥说还好,鞑靼的可汗对她很是礼遇。”

顾明妧只淡淡的开口,等她抬起头的时候,便看见顾明远已经深呼了一口气转过头去,胸口隐忍的起伏着。

坐落在静水庵后山的禅院中,如今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舒太妃将自己亲手绣的一条百子被包裹在蓝布包袱里,递给李昇道:“我也没有什么好给你的,这是以前你外祖母教我做的,说是新婚的时候盖几日,将来能多子多福。”

她一壁说着,一壁却又想起了顾明妧娇小纤秀的模样,小姑娘虽然长相明艳,但其实还是尚未长开。再看看自己的儿子李昇,却已经是二十六七的年纪了,正是最热血沸腾的年岁。

他那时常严肃正直的脸上,还有着对明日大婚的憧憬和喜悦。

但有些话实在不能不说,便是要委屈了自己的儿子,舒太妃也只好开口:“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虽是头一次成亲,也要懂得疼人,千万不能让她受了委屈,明白吗?”

“儿子知道。”肃王一本正经的点头,他想对顾明妧好,掏出这颗心都愿意,他就怕她不接受自己而已。前几日还惹得她生气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顾小姐要到明年三月份才满十五岁,在这之前…你可千万不要伤着她了。”

舒太妃说的很委婉,但李昇听了这话蓦然就红了脸颊,他都已经这把年岁了,自然是懂那些男女之事的。以前在军营里的时候,将士们时常会偷藏一些春宫图在身上,闲暇时候翻看几页,以慰寂寞。他也瞧到过几回,完全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情,只是就跟打仗一样,还缺乏一次实战经验而已。

舒太妃见他脸红,也知道他必是听懂了自己的话的,便笑了起来道:“我也是想你能早些开枝散叶的,但是顾小姐毕竟年纪还小,若是伤了身子,将来心疼的人还不是你自己?”

齐皇后就是因为年纪小经历了那些事情,后来又产后失调,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女人生孩子那就是在鬼门关上转一圈,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舒太妃当年生下李昇的时候,也经历了一番艰难,深知这里面的苦处。

“儿子知道。”

李昇低着头,一脸受教的表情,麦色的脸颊上却透着几分薄红。他还没想到那么远的事情,他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明日把顾明妧娶回王府,他便是抱着她,供着她,他心里就心满意足了,那些夫妻间的事情,自然是要等她点头答应了,他才敢逾越的。

舒太妃看见李昇这样子,心里觉得有些好笑,战场上的那些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如今娶个媳妇进门,倒是让他紧张的不知所措了。都说男人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看来自己这儿子,多半也是这样的。但她心里却一点儿也不失望难过,反倒只有满满的欢喜。

“你回去吧,明儿就是正日了,别在我这里耽误了。”舒太妃起身送李昇离开。

李昇却是道:“儿子还要进宫一趟,皇兄答应了明日让母妃回王府受礼。”他还记得皇帝提起过这件事情,婚姻大事肯定是要父母在场的。

然而舒太妃却是叹了一口气道:“你别去了,他若记得,自然放我出去,他若不记得,你去了也未必有结果。”

但李昇却是不肯,瞧着天色已经不早了,便起身离去,打算在天黑之前进宫面圣。

舒太妃亲自送了他到禅院的门口,其实对于她来说,回不回王府都无所谓了,她已经见过顾明妧了。

虽然不能亲眼看见自己儿子的大婚,心里有些遗憾,可她这一辈子已经有了太多的遗憾了,仿佛多一件少一件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看着李昇阔步远去,舒太妃终是叹了一口气,她从门口进来,挽起帘子进房的那一瞬间,却是呆住了。

皇帝穿着一身便服,姿态悠闲的坐在她里间的炕上。

他们两人有十几年没有见了,她甚至一下子没有认出他来。记忆中的他还是以前气宇轩昂、眉宇深邃的样子,如今却已是两鬓斑白,眼角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曾经威仪天下的王者,如今已有了老态。

“你…怎么会在这里?”素衣道袍、不施粉黛的舒太妃看着皇帝,眸中有太多的不解。可那一刻,她才发现,她对他已经没有了恨意。

时间像流水,不仅将他们的花样年华带走了,也带走了其他的东西。

“想来看看你,所以就来了。”皇帝淡淡的开口,脸上甚至还带着点点笑意,站起来问她道:“你对肃王的这门婚事可还满意?”

舒太妃愣了片刻,朝他福了福身子:“多谢你,总算是给了他一门好姻缘。”

“这的确是一门好姻缘。”皇帝抬起头,缓缓吐出一口气,转过头来看着舒太妃,过了良久才开口道:“朕把身带凤命的女子给了他,你说他会不会把朕给反了?”

“你…你说…”舒太妃几乎是愣住了,看着皇帝道:“你还是不肯放过他吗?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舒太妃的眼泪落了下来,颤声道:“你到底要他怎样?”

“朕不想要他怎样,朕只想让你再陪我几年。”皇帝看着舒太妃,不紧不慢的开口。

第139章 第 139 章

天气是再好不过的了, 之前下过的雪都化开了, 顾明妧用过了晚饭,就被周氏催着回房去歇息, 她明儿五更天就要起来穿衣打扮,还有一天的硬仗要打。

丫鬟把装着私章的锦盒放在了梳妆台上,顾明妧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刻的是她的大名, 顾明妧三个字,从右到左的排序, 用得小篆的字体, 憨态可掬。但那书法一看就不是出自顾明远的手笔, 他从来没练过小篆,倒是一手馆阁体写得很是标准。

这三个字是陈伯青写的…他前世以靠画花笺为生, 偶尔也会帮人刻几枚私章, 一手小篆写得极好。

顾明妧把印章放回了锦盒中,想了想交待下去:“春雨, 你把这个收起来, 明日随嫁妆一起带去王府吧。”

春雨应了一声, 过来她这边接东西, 却是问道:“今儿姑娘让放在这梳妆台上的手镯收哪儿去了?要不要一起带到那边去?”

顾明妧回来之后就没瞧见那个手镯了, 她还以为是春雨收了起来,便好奇问道:“怎么不是你收起来了吗?”她那时候听说顾明远回来, 一撒手就放在了这梳妆台上, 回来就没再主意过了。

“奴婢没瞧见啊?不是姑娘收起来了吗?”春雨也着急了起来, 她服侍了顾明妧这两年,从来没在眼皮子底下丢过什么东西,这明儿姑娘都要出阁了,闹出这样的事情来,可让她怎么说去:“我这就把小丫头子都喊进来,问一问是那个眼皮子浅手脚不干净…”

春雨的话还没说完,顾明妧却是忙拦住了她道:“千万别…明儿就是正日了,今天再闹这一出,太太又要着急上火的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玩意儿,丢了就丢了吧。”

这两日来她房里搬东西的人太多了,来来去去的,保不定有那个见钱眼开的,也是有的。

那东西她原本就是预备着要扔掉的,如今被人拿了去,也就算了吧。

“那岂不是便宜了那手脚不干净的?”春雨只是气不过,可顾明妧说的有道理,明天她就要出阁了,今日闹出她房里有贼,能不能抓出来也就两说了,传出去对顾明妧的名声也不好。她低着头想了好半天,却是拧着眉心道:“今儿下午二姑娘来找过姑娘,是方姨娘让她给姑娘送几块帕子来的,她难得过来,我就留她在房里坐了一会儿,姑娘那时候正在前头和大少爷说话呢!”

顾明妧倒是知道顾明烟来过的,但她并不觉得顾明烟会偷拿自己的东西,毕竟她自己的好玩意也不少,虽然眼皮子浅,但也不至于如此的。想来想去,大约还是进来搬东西的粗使婆子见到了,顺手牵羊拿了去的可能性大一些。

“算了,不要再去想那东西了,丢了就丢了,我们早些睡吧。”顾明妧低头吹熄了梳妆台上的烛火,起身往床边去。

顾明烟住着的小院里却还没有熄灯。

明儿是顾明妧大婚,顾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挂着火红的红灯笼,各处游廊上也都是张灯结彩的,好不热闹。唯独顾明烟住的这一出小院,除了垂花门口挂着两个红灯笼之外,里面就没怎么装扮了。

毕竟不是她顾明烟要出阁。

外头上夜的婆子把灯熄了,招呼里面的丫鬟服侍顾明烟早点睡觉。明儿一早人人都要早起,她们也不例外。

然而顾明烟却丝毫没有睡意,她穿着一件月白色的中衣坐在梳妆台前的绣墩上,身上披着大氅,视线却一眼不眨的盯着指间上捏着的那一枚手镯。

这是她从顾明妧的房里拿出来的…

她把这东西拿过来,自然不是因为它做工精美或者价值连城,而是…这东西一看就不是她们寻常所得的。平日里老太太、太太赏的东西,她们虽然各自都有不同,但也好歹知道是些什么,可这样东西,顾明烟以前见也没有见过,而且顾明妧也从来都没有戴过。

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这必定是顾明妧同什么人私相授受得来的,要不然…这么好看的东西,她为什么从来不戴呢?这分明是心里有鬼!

“姑娘快睡吧,外面的老妈妈催了几回了。”丫鬟在顾明烟的耳边催促道。

顾明烟脾气骄纵,她房里的丫鬟除了以前周氏给她的春梅之外,是没有人敢和她大声说话的。但春梅年纪大了,六月份就已经被放出去嫁人了,如今房里的丫鬟,都是她认为听话乖巧的。

“知道了。”顾明烟冷笑了一声,把这东西放到了自己的妆奁中,趿着鞋子站起来。

然而顾明妧却是一夜都没有睡好,明明这都是她在娘家睡得最后一晚了,可越这么想,就越发睡不着起来,总觉得过了这一夜,后面的生活就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她连想也不敢想。

春雨就睡在她对面的炕上,见她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便开口道:“姑娘快睡吧,一会儿天就亮了…”天一亮喜娘就要过来了,她是一刻钟也没有的睡了,等送去了王府,她也不得走动,新郎官要到散席了之后才会回洞房去,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总之明日是不怎么好过的。

顾明妧点点头,困是困的,但心里乱糟糟的,她挨着枕头看窗外的月亮慢慢的落下去,东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来。

院子后头一颗大枣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顾明妧在半梦半醒中被人拉了起来,她打了一个哈欠,看见周氏和顾明珠都已经过来了。

“新娘子快醒醒,梳头娘子和喜娘都在外头候着了。”顾明珠上前打趣她道。

顾明妧这时候才算清醒了过来,她趿着鞋子起床,看见束腰圆桌上的雕花红漆托盘里放着凤冠霞帔,上面摆着剪好的喜字。

凤冠是宫内尚衣监按照藩王妃的品阶定制的,是七凤衔珠的造型,中间的金凤栩栩如生,从口中吐出一颗龙眼大小的珍珠,摇曳生辉。

丫鬟打了水过来,一溜烟的拍成了一排,服侍顾明妧洗漱更衣。

金线绣的正红色龙凤呈祥的腰封将她纤细的腰线勾勒出来,经过喜娘的装扮,铜镜中慢慢出现一张惊艳绝美的脸来。

喜娘笑着道:“我这辈子也不知道替多少姑娘化过出阁的大妆了,从没见过这样俊俏的,夫人您真是好福气,闺女一个比一个漂亮。”

阳光从雕花的窗棂中照进来,周氏拿着手中的篦子,缓缓的替顾明妧梳通身后的长发。周氏自己就是全福太太,上有父母,下有子嗣,她将顾明妧柔软乌黑的长发捧在掌心,口中念念有词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这些事情,顾明妧前世都没有经历过,她以为进宫能谋得高位便是一个女人的荣耀与成功,却不曾享受过作为一个寻常女子所应有的订亲、出阁、乃至今夜的洞房。

一切都是那样新鲜又让人惴惴不安,她在众人的欢笑声中被盖上了红盖头。

外头锣鼓喧天,丫鬟欢天喜地的来回话,说是肃王府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门口了。

越是想迟一点离去,可偏又来的这样早。

喜娘送了绣球到顾明妧的手中,笑着催促道:“吉时已到,新娘要出闺阁了。”

顾明远已经侯在了门外,他是顾家的长子,顾家所有姑娘们都要他背着送出阁去。顾明妧被喜娘扶着趴到了顾明远的背上,心里有些慌乱不安。

喜娘告诉她手里的绣球一定要拿住了,若是掉了就不吉利了,她盖着红盖头看不见别人的表情,但还是能听见周氏小声抽噎的声音。

顾明妧记得,当初顾明珠大婚的那一日,周氏和她两人,看着顾明珠的花轿越走越远,在角落里哭了很久。

鼻子发酸,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顾明妧捂着嘴,伏在顾明远的肩头道:“大哥哥,你一定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

顾明远的眼眶蓦地就红了,背着顾明妧的脚步顿了顿,却是沉声道:“三妹妹放心,我会担起顾家的担子。”

精心制作的花轿就停在顾家的门口,李昇看见顾明远背着顾明妧出来,翻身下马。心里的愉悦无以言表,只能笑着迎上去,却看见老丈人顾翰清满脸愁容的站在台阶上。

顾翰清转过头来,看见李昇就站在自己身侧,他今日穿着大红色绣双龙戏珠纹的藩王喜服,满脸的喜气,看样子…他倒像是真心满意这门亲事一般。虽说这婚事是顾翰清自己求回来的,但顾明妧容貌出众,李昇会喜欢上她,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到底李昇也不过就是一个看中了她的容貌而已,哪里能比得上陈伯青,对顾明妧必定是又敬又爱的。

但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他亲手把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了这个男人。好在…他即便不懂疼人,仍旧是个有担当、有胆识的汉子。

“吉时已到,新娘上花轿。”

喜娘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顾翰清猛的从自己的遐想中清醒过来,同李昇勉强笑道:“王爷,老臣的三丫头,这就交给你了。”

第140章 第 140 章

一路上锣鼓震天, 京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顾阁老家半年前才嫁了一个闺女, 嫁给了安国公府当世子夫人,如今不过才过去半年, 又嫁了一个闺女,嫁的还是先帝的幼子肃王李昇。

真可谓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样的繁荣。

顾明妧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被喜娘搀扶着做这做那,等她被送入洞房的时候, 虽然是十一月份的天气,身上却已经热出了一层薄汗。

皇帝还是没有让舒太妃回来受礼。听说昨日李昇曾进宫面圣, 却被告知皇帝不在宫里, 去了撷芳园小住。皇帝平常是只有夏天的时候才喜欢去撷芳园的。

今上在位的这十几年, 虽说没有大的政绩,却也称不上昏聩, 也算守住了先帝创下的一番盛世。

所以柳家的事情, 即便有些老臣心中疑觉那是冤案,却也不敢提出, 因为柳家的事情一旦平反, 那今上登基, 势必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他是在先太子被废之后才登上太子之位的。

顾明妧进了洞房没多久, 就听见了门外吵吵嚷嚷的声音, 李昇被一群人簇拥着走了进来。

外面还有好些宾客等着他招呼,但揭红盖头这些事情是必定要先做的, 司礼监派来的嬷嬷在宫禁之前就要回去的, 她们不能在外头过夜。

李昇瞧见顾明妧就坐在雕花红漆千工床上, 一袭大红色的王妃喜服将她装扮的娇艳无双,李昇心里忽然有些恍惚,如今这坐在他们房里的新娘,真是是顾明妧吗?

会不会揭开盖头的时候,却发现是另一个人?

他竟然觉得有些焦躁,脚步也不由自主的快了一些,大步流星走倒了她的面前。跟在他身后的喜娘们都笑了起来,打趣道:“王爷这是迫不及待要看一看新娘子咯!”

李昇脸上有些窘迫,在顾明妧的面前停了下来。

“王爷,请挑开新娘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挑喜帕用的是秤杆,喜娘说着喜庆吉利的话语,顾明妧低着头,染着火红色丹蔻的指间将手中的绣球捏了捏紧,有些紧张的低下头去。

眼睛的余光便扫见了裹着金漆的秤杆慢慢靠上来,顾明妧稍稍摈住呼吸,只觉得眼前那一片火红晃了晃,有些惊愕的抬起头来,那一刹那却是和李昇四目相对。他的眸色带着一丝浅琉璃色,幽深不可见底。

“恭喜王爷,好俊的新娘子呢!”

宫里过来操办婚事的嬷嬷们纷纷开口,顾明妧脸颊绯红,有些娇羞的低下了头去。

接着便是合髻、撒帐、喝合卺酒。等着一切都做完了,喜娘和嬷嬷们才都退了出去。

外头还有好些的宾客等着李昇去招呼,他在房里也待不了多久。可看着温婉端坐在床沿上的顾明妧,李昇总觉得不能就让她这么一个人坐着。

她还要在这里等他一整天,也不知道她早上有没有吃过了早膳,现在饿不饿?

李昇只是看着她,化了大妆的顾明妧比平常显得更端庄娴静,但他还是喜欢她平常的样子。

顾明妧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头上戴着的凤冠又那么重,她低着头,觉得脖子酸得厉害,便伸手捏了捏自己的后颈。

“你要觉得不舒服,就让丫鬟把这东西给下了吧。”赤金打造的凤冠,看着就挺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