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已经知道了原委,淡淡道:“谁叫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公然辱骂周旭,是个男人都要揍你一顿。”

第五十八章

姜寒讪讪道:“表哥,我知道我把你交代的差事办砸了,可我也查了那个王蘅,她出身商户,又定过亲,结果又被退亲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攀上了周家,这样的女人就是再漂亮也配不上你啊,再者说,你让我看着,让她嫁给那个陈思泉,可人家两家心甘情愿的退亲,我能有什么法子?你这个差事也太难为人了。”

赵凌拧眉:“你说他们两家是心甘情愿的退亲?”

姜寒道:“可不是,王蘅和周旭定亲的时候,人家还特地过来送喜糖呢,我瞧着一家子喜滋滋的,可没什么不情愿。”

赵凌蹙眉,转身欲走,却被姜寒拉住了,姜寒可怜巴巴的:“表哥,替我报仇啊。”

赵凌道:“这次权当是个教训,以后再敢这么口无遮拦,不用别人,我先割了你的舌头!”

姜寒到底畏惧这个表哥,讪讪的松了手,哭丧着脸把脸埋到了被子里。

赵凌独自坐在书房思考着姜寒的话,看来前世王蘅的郁郁寡欢并不是因为恋慕陈思泉的缘故,这个认知让他大大松了口气,可随即又觉得一颗心蠢蠢欲动起来,如果王蘅没有爱慕陈思泉,那么他们夫妻之间的隔阂便是因为其他的原因?那么今生他是不是有机会重来一次?和王蘅有重做夫妻的机会?

可王蘅已经和周旭定亲了!

赵凌有些懊恼,后悔自己不该在前段日子回漠北,可回去漠北也是因为有很重要的事,突厥的小王子趁他不在,居然潜入他的封地意欲策反他手底下的将军!

他匆匆赶回去解决了突厥的小王子,相当于铲除了一个他前进道路的阻碍。

可没想到世上的事要想两全其美还真是难,得了天下,却失了美人。

赵凌一面害怕自己与王蘅重蹈前世的覆辙,一面又期待今生与王蘅的幸福生活,一整夜都没睡着。

王蘅睡得很香,梦里都是周旭,他的眉眼,他的笑容,他默不作声的隐忍,他简单而又坚定的允诺…

第二日,王蘅难得的睡了个懒觉,蒋明珠与她一床睡的,轻手轻脚起床,梳洗好坐在王蘅的书桌旁看书,什锦悄悄进来,压低声音道:“老爷才刚派人来传话,说蒋大人派人来接您回去。”

蒋明珠一怔,看了一眼正熟睡的王蘅,走出内室才道:“父亲没有亲自过来接我?”

什锦摇摇头,道:“蒋大人说,再过五日便是选秀的日子了,要接您回去再练练规矩,老爷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答应了,人被老爷打发走了,只说等用过早饭再派人送您回去。”

蒋明珠轻轻点头,此时的她已经不是当日那个一直隐忍的蒋明珠了,因为她知道,隐忍没有用,只会遭来继母更恶毒的攻击,她要自立自强,做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所以这次选秀,她志在必得!

王蘅一起来就得知了蒋明珠要回去的事,有些失望,可也不好阻拦,只偷偷给了蒋明珠许多银票:“算我借你的,等你飞黄腾达了再还我,我知道选秀的事不简单,肯定需要银子打点。”

蒋明珠接了银票藏在身上,再加上她和王蘅的关系也用不着客气,心里却发誓将来要双倍的报答王蘅。

蒋明珠走了,王蘅担心她的同时也担心着周旭,生怕姜寒仗着英王爷让周旭吃亏,还特意让人盯着隔壁的动静,结果却是一如寻常的安静,这场大闹居然就以英王爷的沉默而平息下来,不仅让王蘅觉得吃惊,也是周家上下始料不及的。

而随后的日子,整个京城为选秀的事热闹沸腾起来,更是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每三年一次的选秀,是皇上名正言顺充实**的时候,若是平常皇上看上了谁纳入**,也不是没有,但都不如选秀来的名正言顺,尤其是皇上亲政没几年,连皇后都没有,**也只是几个小小的美人,这次估计要大肆封妃了。

因此,略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因为女儿长得好,便都送来选秀,倒比往年都要热闹,这也是因为皇帝年轻的缘故,若是换成皇帝是六十多岁的老头试试?估计没几个是愿意的。

过了头三天的初选,从五百名秀女中选出了一百名,这些秀女跨过了宫门这道门槛,有资格住进宫里,经过再一次的细致挑选,选了又选,个中翘楚自然是留给了皇上,剩下的或是封给宗亲,也能做个王妃或者侧妃,再剩下的或是选了念过书的做女史女官,或是放出宫去任由婚假,规矩都是很人性化的。

不出意外地,蒋明珠过了初选,成为那一百名幸运儿中的一名,靠着她的本事,即便不做妃子或者王妃,也能凭着她的满腹诗书混个女史女官做一做。

但这次因为英王爷的王妃也要从这些秀女里选的缘故,让大家的心思都更活络了,遂蒋大人才有了把蒋明珠送进英王府的打算。

自打蒋明珠进了宫,王蘅就一直关注着选秀的情况,也幸而有周静,时不时的给她写信告诉她一些“内幕”,让王蘅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外行瞧热闹,内行瞧门道,如今却变成了宫外的人瞧热闹,宫里的人勾心斗角,而唯一的局外人便是太后了。

太后的年纪并不大,满打满算还不到四十,她能从先帝的**脱颖而出,并成功的让自己年幼的儿子登上皇位,这份手段就不简单,遂下头人玩的一些小儿科的手段她还真是不放在眼里,只是打算替皇上选一个贤惠的皇后,和身边服侍的萍姑姑道:“皇后的身份不需要太高,不然外戚独大也是个麻烦,关键要心胸开阔,性格温顺。”

萍姑姑笑道:“您若是这么说,还真有符合您的要求的,有一位赵小姐,闺名芳若,性格温柔,跟一汪水似的,父亲只是正五品,还有一位蒋小姐,闺名明珠,父亲是四品的知府,奴婢瞧着这两个是拔尖的。”

太后笑道:“光脾气好也不成,若是被嫔妃给欺负到头上了也不敢还手,那也是丢脸的事,再瞧瞧吧,倒是替英王爷选的几个,你瞧着怎么样?”

萍姑姑掩口笑道:“下头自然是选好的送去给英王爷挑选,可英王爷却没有中意的,还要太后做主呢。”

太后冷笑:“只怕越是哀家瞧中的,他越是不会要,既如此,索性由他去。”

萍姑姑只好应下。

自打过了端午,就一天天热起来,彭氏因为有了身孕的缘故,挺着肚子,比别人倒是格外辛苦,每日也无心过问其他的事,王蘅也不拿什么琐事烦她,每日晨昏定省,问候一声便罢了。

这一日,她刚从彭氏院子回来,便有小丫头传话:“门房送来的帖子,叫送来给大小姐的。”

王蘅命什锦接了,道:“看看是谁的,回头告诉父亲一声便是了。”

那小丫头怯怯的:“大小姐,这帖子便是给大小姐的。”

王蘅觉得奇怪,拿过来展开一看,居然是英王爷赵凌的拜帖!

王蘅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的看向了隔壁的院子,道:“英王爷怎么会送帖子来?”

那小丫头只是摇头,王蘅想了想道:“父亲不在家,咱们也不好出面接待,先拿去放着吧。”

小丫头道:“可是门房的人说英王爷已经来了,正在外院的花厅等着呢。”

王蘅不禁拧眉,若是就这么把英王爷赶出去,肯定是十分失礼的,可偏偏父亲不在家,彭氏有了身孕,又是那样的性子,王蘅犹豫片刻,回去换了一身衣裳,带着帷帽去外院见英王爷。

赵凌一身便服,正坐在椅子上喝茶,听到环佩声回头一瞧,便看到王蘅一声淡紫色的衣裙,带着帷帽,身边簇拥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妈妈和四五个丫头,不禁一笑,王蘅却拜倒磕头行礼:“见过英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赵凌忍住上前去扶她的冲动,淡淡道:“起来吧。”

王蘅这才起身,又福了福,道:“因为家父未回,家母卧病在床,小女出来相见,未免闲话才遮了容貌,还望王爷海涵。”

赵凌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那边丫头重新上了茶来,王蘅坐在赵凌对面,客客气气道:“不知英王爷光临寒舍可有什么事么?小女虽然不得做主,但家父回来后也好转告。”

赵凌有些迟疑,他是一时冲动才过来的,本想问问王蘅愿不愿意嫁给他,可也知道这样的问题是断乎不能直接问出口的,便想着旁敲侧击一下也好,却没想到王蘅如此疏离。

第五十九章

也是,今世,一个是等着出嫁的闺秀,一个是王爷,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王蘅凭什么对他和颜悦色呢?

赵凌有些失落,语气顿了顿,还是道:“是因为舍弟出言不逊,冒犯了王小姐的事,赵某特地前来致歉。”

王蘅一愣,随即道:“不瞒王爷,这事小女并不甚清楚,虽然也耳闻此事因小女而起,但实在是不知道什么缘故,小女已经定亲,是万万经受不起那些流言蜚语的,不知小女与令弟有什么过节不成?他为何如此无礼?”

赵凌一笑,道:“姜寒是我的表弟,打小就不懂事,他是与周家二少爷有过节,这才牵连到了王小姐,赵某已经重重的罚了。”

王蘅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王爷已经管教了,小女自然无话可说,还要多谢王爷宽宏大量,专门登门致歉。”

赵凌点点头,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不管前世他和王蘅是如何的夫妻之间不避嫌,今生,他们都是陌生人,王蘅对自己的防备和冷淡也在意料之中,可赵凌却异常失落,看王蘅一副要送客的样子,也就顺势告辞了。

送走了赵凌,王蘅这才悄悄松了口气,不管英王爷此番来是真的道歉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都注定要辜负了,因为她已经有了周旭。

做人不能贪心,即便对方贵为英王爷,不属于她的,她就绝对不会染指。

等到王澜晚上回来,王蘅便把这事告诉了他,王澜瞪大了眼睛,先是一副惊讶的样子,继而试探的看着王蘅:“若是英王爷真的对你有意思,你会怎么办?”

王蘅道:“好女不二嫁,难道爹爹需要我去攀附权贵么?”

王澜立刻道:“自然不会,爹爹此生并没有什么大志向,只要蘅儿幸福美满,不管嫁给谁爹爹都高兴,只是英王爷明显有意,爹爹也实在害怕…唉,若是你能早早的和周旭成亲就好了。”

王蘅道:“周旭前头还有三个哥哥呢,哪里会轮到他。”

王澜也很是为难,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去问问周经略,看看能不能把婚事提前,因为英王爷的虎视眈眈对王蘅来说实在是一个心腹大患,一个不小心别人只会指责王蘅行为不检。

他虽然舍不得这么早嫁女儿,可为了女儿的名声和安危,也只好舍得一回了。

其实周经略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和王澜提婚事,因为岳氏老是催促他早些把小儿媳妇娶进门,岳氏对风流好色的二儿子已经不抱希望了,四儿子又是庶子,非自己所出,再加上大儿媳妇迟迟没有身孕,她如今只盼着把小儿媳妇娶进门,能早点抱上孙子。

曹氏和周伯清上了年纪,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也是怕不能看着周旭成亲,遂岳氏一提,他们就很赞成,曹氏道:“虽说长幼有序,可他们兄弟几个年纪相差不大,也不必这么讲究,早些把孙媳娶进门,我才能早些安心。”

岳氏得了二老的支持,便兴冲冲的去撺掇周经略,周经略却为难的很,觉得才定亲没多久呢就提出办婚事,怕王澜舍不得女儿,如今一见王澜来提,便忙不迭的顺势答应了。

王澜便写信回杭州,一面告知齐家来喝喜酒,一面请托齐老爷帮着把王蘅放在杭州老宅的嫁妆护送过来,也免得他再跑一趟,又写信告诉杭州的族人,但凡想来吃喜酒的,都跟着齐家的船一道进京,到时候吃喝他全包了,务必要让王家大小姐的婚事办的热热闹闹。

王澜写了信叫人送出去,又去和彭氏说这件事,彭氏巴不得王蘅早早的嫁出去呢,闻言自然说好,强撑着身体出来打点事情,只盼着顺顺利利的把王蘅给送出门。

王澜又请谢疏放做媒人,周家请的媒人却是福顺长公主的丈夫李正林,他是光禄寺卿,身份地位十分显赫。

两边说是做媒,其实有关彩礼和嫁妆的问题周家和王家都没有挑剔,也没什么可挑拣的,只是由媒人出面定个婚期之类的,走个场面罢了。

周伯清亲自跑了一趟钦天监,定下了十月初八的日子,距离现在可还有四个多月呢,也足够两家准备婚事了。

周旭得知婚期定在十月份,不知道该觉得早还是该觉得晚,却为了这事被周惠敲了几顿酒,连周硕也跑过来凑热闹,拉着他死灌,笑道:“做弟弟的倒比哥哥先娶妻,真是没天理。”

周旭挺不服气的:“我又没拦着你们,如今倒都赖上我了。”

周惠笑道:“我倒是想娶,就怕母亲不同意。”

周旭想起他**出身的红颜知己,道:“母亲是肯定不同意的,你也别存侥幸之心了,少出去吃两顿花酒,母亲正正经经给你说一门亲事,岂不比现在好?”又指责周硕:“知道你一心想参军,可二婶就你一个儿子,怎么舍得,少与她吵架,安心娶妻生子要紧,她抱了孙子,自然不管你去做什么。”

周惠和周硕都笑:“显见的你是要成亲的人了,如今倒教训起我们来了。”

王蘅听了婚期倒是稍稍安心,盼着英王爷不要再出现在她面前,不然这闲言碎语真是挡也挡不住,可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赵凌听说她订了婚期后,果然又来了一趟,可这次却做了梁上君子,一身劲装翻进了王蘅的闺房。

王蘅午睡初醒,一扭头看到赵凌坐在桌前喝茶,吓了一大跳,险些没叫出声来,又是恼怒又是羞愤:“王爷此举与强盗土匪有什么两样!”

赵凌淡淡一笑:“我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你放心,外头有我的人守着,你的丫头婆子如今也都睡着了,断不会知道你我的谈话,我来只是讨你一句话,你当真要嫁给周旭?”

王蘅此时还穿着一件寝衣,急急忙忙抓了衣裳套在身上,这才下了床,站到了赵凌对面:“王爷这话可笑,我与他婚期都定了,自然是当真嫁给他,如今我生是周旭的人,死是周旭的鬼,王爷若存了不好的心思,我宁愿一头碰死也不会让你如愿!”

赵凌有些不解,更多的却是恼怒:“难道嫁给我还不如嫁给那个周旭?他能给你什么?你嫁给我,便是名正言顺的英王妃,我带你回漠北,你若是不想去那儿,我们可以留在京城,甚至去江南都可以,只要你提出来的,我都答应,做英王妃还是做周家的五少奶奶,孰优孰劣应该一目了然才对,只有你这个傻子不会选!”

王蘅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凌,半响才道:“蒲柳之姿,当不起王爷的一片盛情,王爷位高权重,是许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但我已经有周旭了,周旭固然不能像王爷一样给我荣耀,却能给我一个安稳的生活,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我不求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也不求功名利禄,求得只是一个愿意与我白头偕老,共度一生的人罢了,还求王爷成全我这个小小的心愿吧。”

赵凌犹如被一桶冷水泼下,呆呆的看着王蘅:“你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

王蘅颔首,跪在了赵凌面前:“我知道王爷是有大志向的人,可我却是个小女子,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我要的东西,王爷给不了,王爷给的,我也不想要,即便王爷强逼着我嫁给你,又何必呢,不过是一对怨偶罢了。”

赵凌起身走到了王蘅面前,伸手把王蘅扶了起来,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她,王蘅有些难堪,本想移开眼睛,却不想示弱,因此也同样看着他,面无惧色。

赵凌忽然一笑,道:“看来是我错了,也许我从来没有了解过你,我以为的一切,都是我的自以为是罢了,也罢也罢,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可我还是想补偿你,我收你做义妹好不好?我请皇上封你做县主?郡君?郡主?只要你喜欢,都可以。”

王蘅怔怔的,没听懂赵凌的话,赶忙摇头:“王爷不欠我什么,我什么都不要。”

赵凌却郑重的握住了她的手:“不,我欠你的,你只要记住,我欠你许多便成了。”

王蘅把手抽了回来,还是不解的看着赵凌。

赵凌却一笑,道:“希望你和周旭能白头偕老!”

他说完这话,便推开门走了出去,房间恢复了寂静,王蘅却跟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似的,身子软软的瘫倒在地上,心里犹自迷惑,赵凌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何时欠过她?

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王蘅索性不去想了,人生难得糊涂,只要赵凌不再提,她就绝口不谈,只当这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梦好了。

第六十章

王蘅在房间呆坐许久,什锦才推门进来,揉着眼睛道:“大小姐醒了?奴婢不知怎么竟然睡着了,当真是没用。”

王蘅笑道:“这还没到夏天呢就困了,当真到了岂不要天天都要睡着?”

什锦笑笑,道:“哪里就这么困?估计是昨晚熬夜了吧。”

她一边说一边捧着一个匣子过来,里面装满了各色荷包,颜色鲜艳,一看便知道是要用到喜事上头的。

什锦笑道:“等姑娘嫁过去,少不得要打赏,这些荷包就正好用上了。”

王蘅笑了笑,接过来瞧了瞧,倒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到了五月底,选秀也差不多要结束了,留在宫里的一百名秀女,除了有五位因为德行问题被遣散出宫外,其余的九十五名出了一位皇后,两位妃子并三个美人。

原先说要出一个英王妃的,但因为英王爷眼光挑剔的缘故,倒是没立妃,皇上只是挑了两个赐给他做侍妾,其余的八十多个人有二十人赐给了宗亲皇亲,十位留在宫中做了女史女官,剩余的则都被遣散出宫,另行婚配了。

蒋明珠的运气很好,虽然不是皇后,却是二妃之一,据圣旨上说,被册封为贤妃。

王蘅一听到信儿高兴地不得了,立刻就叫人准备了礼物去蒋家的下榻之处道贺,谁知那小小的两进院子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王蘅的马车都挤不进去,足见其人多了。

这也是因为蒋大人的任命也下来了的缘故,身为贤妃的父亲,皇上封他做刑部左侍郎,这可是正三品的差事,历来油水多,位置也很重要,虽然没见到蒋大人,也能想象得出他的春风得意了。

王蘅见马车实在进不去,便也罢了,只让人把帖子和礼物送过去,掉了马车头预备回去,不妨遇上萧家的马车,便停了下来,萧婵娟和萧折桂隔着车窗与王蘅打招呼:“原来是王姑娘,也来道贺么?”

王蘅笑道:“可不是,谁知道人太多了,挤都挤不进去,只好改日再来了。”

萧婵娟笑眯眯道:“我们也是来道贺的,既如此,就不和王姑娘多说了。”

她们放下车帘,继续往前走,王蘅也不甚在意,淡淡一笑,想起萧婵娟坚持要嫁给陈思泉的事,只愿萧婵娟将来不会后悔吧!

王澜自然也知道蒋大人升官的事,可他这个时候反倒不好意思去贺喜了,生怕人家说闲话似的,只是写了一封信以示道贺。

谁知蒋大人却主动寻上门来,与王澜一处亲亲热热的喝酒,又说皇上赐了新宅,请王澜和王蘅去凑个热闹。

王澜自然应允了。

蒋明珠虽然被选为妃,但还是要先回家,等到了吉日才会被迎入宫,为了见见蒋明珠,王蘅便不顾自己也是待嫁之身,很是高兴地去了蒋家新宅。

如今蒋家上下已经换了称呼,都改口称呼为贤妃娘娘,王蘅是真心为她高兴,见蒋夫人一副吃了苍蝇的样子,也暗暗觉得解气。

蒋明珠的变化也很大,人前甚是冷淡,直到遣退了丫头婆子,才和王蘅亲近起来,手拉着手坐在一处说话:“幸好你来看我,不然整日听那些奉承话,真是要累死了。”

王蘅笑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怎么样,如今你继母可不敢对你疾言厉色了吧?”

蒋明珠淡淡一笑,道:“虽然没能如愿以偿,但这个结果也不错了,我刚回到家时对父亲说,只怕以后进宫了,与家人见面的时候就少了,想和两个弟弟亲近亲近,她吓得半死,生怕我害了她的心肝宝贝似的,我瞧着就好笑。”

王蘅道:“这样不是很好?你好好地,她自然怕你。”

蒋明珠冷冷道:“她以为现在对我阿谀奉承我就会放过她了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巧月是怎么死的,这笔账,一定要讨回来!”

王蘅见她恨得咬着牙,拳头握得紧紧的,拍拍她的手:“慢慢来,不着急。”

蒋明珠也觉得自己失态了,歉意一笑,看着王蘅道:“你现在也不错啊,马上就要嫁进侯府做少奶奶了,周旭可是青年才俊,我可真是羡慕你啊。”

王蘅得意道:“其实我也很高兴的,要我佯装羞涩我也实在做不来,反正嫁给他我很高兴,有了周旭,即便父亲被继母给抢走我也不怕了。”

蒋明珠在王家住了一阵子,对彭氏的为人也有几分了解,道:“你那个继母倒不是坏心眼的人,只是出身卑微,有些怯懦罢了,将来多历练历练也就好了,最起码她不会处心积虑的害你啊。”

王蘅不屑道:“还说呢,在杭州第一次见她倒也没觉得怎样,如今倒是越来越小家子气了,之前倒也和睦,如今出了几桩事,我和她也算是结下仇了,如今我瞧着罗姨娘都比她顺眼。”

又说起王芹用功读书的事情:“我也觉得奇怪呢,怎么忽然这么用功了,父亲几次夸赞,彭氏都瞪着我,好似是我故意抬举王芹来压制她似的,我犯得着么?真的看她不顺眼,直接向外祖母告状去,看父亲不把她给休了。”

蒋明珠笑道:“依我说,你继母即便原先不软弱,见了你的强势,也被你给吓得软弱起来了,你如今是快出嫁的人了,就先服个软,她比你也大不了几岁,也不是不知道好歹,这次生下来不管男女,都是嫡子嫡女,你尽快的把她收服了倒是正经。”

王蘅道:“有句话还真是没错,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以前我恨不得把罗姨娘打一顿才解气似的,也很厌烦王芹,可现在倒是不讨厌他们了,世事难料,说不定将来我和彭氏成了死对头,盟友会变成罗姨娘呢?谁知道呢。”

蒋明珠忍不住笑起来:“等你一出嫁,娘家的事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你也少操心,不然你继母肯定又要不舒坦了。”

两个人关起门说了半天的知心话,后来又有客人来,又忙着招待客人,一直忙了一天才罢,王蘅也是用过晚饭后才回去的。

秀女一放出宫,另行婚假,京城的喜酒喜宴就多了起来,今儿你娶儿媳妇,明儿我嫁女儿,热闹极了,王澜也接了不少帖子,因为彭氏不方面走动,便都是他或者王蘅出面道贺。

这次接着的是冯家的帖子,冯若谷的叔叔是吏部郎中,如今是他的堂侄女出嫁,许给光禄寺少卿贺大人的长子,冯若谷亲自来给送了喜帖,因为关系亲近,不光王澜要去,王蘅也要出面道贺才好。

王蘅预备了一对金钗权当是添妆,到了日子便带着常妈妈和什锦金玉两个去了冯家。

冯若谷的妻子冯大奶奶也是见过王蘅的,很是喜欢她,把她送到新娘子那儿就去别处忙了,今儿出嫁的是冯家的二小姐冯慧茹,已经坐在妆台前梳妆好了,也换好了喜服,正听几个姑娘说笑,王蘅一看,有李怡,萧婵娟,萧折桂,连周家三姐妹也在,不由诧异。

按理说,李正林是光禄寺卿,是贺大人的上司,李怡和萧家姐妹应该在贺家道贺才是,怎么跑了冯家来。

周静瞧见她顿时笑了,赶忙招手:“五嫂快来。”

周琳和周文和笑起来,屋里女眷也都看过来,王蘅有些难为情,走过去埋怨道:“你瞎说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