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睿扶着余舒站起来,看一眼地上的辛六,再看一眼明显心虚的纪星璇,面沉如水地从怀中掏出一支火筒,折开抛向楼外,火筒在半空中爆出一连串耀眼的火光,提示着正在找来的属下们,往此地赶来。

余舒没有再理会纪星璇,想要去安抚惊吓过度的辛六,才发现腰上环着的手臂未曾松开,仰头看着薛睿绷的紧紧的俊脸,不知为何心头一软,拍了拍他的手背,低声道:“大哥,我没事了。”

薛睿闻言,未置一词,手臂收拢了一下,才轻轻将她放开。

余舒喘了口气,蹲在辛六身边,将哭成泪人的她拉进怀里,一边拍着她的肩膀,一边哄到:“好了好了,别怕。”

“呜呜呜…莲、莲房”辛六哭声打嗝,紧拽着余舒的袖子,语无伦次道:“是她、是她杀了曹幼龄,她被我发现,现在又要杀我,她是凶手!”

薛睿眼神凌厉地看向纪星璇,之前他追着余舒的脚步而来,到楼下时候,只看到余舒拽着辛六吊在空中,险乎坠楼,却不知之前发生了什么。

余舒先是一愣,而后便惊喜开来,忍不住询问辛六:“你说你发现了什么?”

辛六六神无主之下,也未想到要帮秦月柔掩饰什么,便抽抽啼啼地将她偷听到秦月柔和纪星璇的对话,以及她跟着纪星璇来到这楼上,质问她却被她推下楼的事讲了一遍。

余舒差点忍不住笑出来,今夜布局,虽有变卦,但是总算没有白忙一场,有了辛六的口供,加上她亲眼所见,纪星璇这一身狐臊味,掩都掩不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侍者打扮的钉子看到信号跑上了楼,到薛睿面前报道:“大人,属下来迟。”

薛睿一摆手,指着恍恍惚惚的纪星璇,厉声道:“抓起来,带走!”

纪星璇陡然一惊,抬头却只见两道人影朝她伸出手来,飞快地将她擒拿住,她眼皮狂跳,虚张声势地喝斥道:“你们胆敢,可知我是大易师——”

一声反抗都没能喊完,她便被人用塞子堵住了嘴。

宴会上,酒酣之夜,一张张假笑的脸孔,被辉煌的灯火所敛盖,觥筹交错,知人知面心难猜。

刘昙正在与刘灏隔着酒桌交谈,不外乎你来我往,暗中刺探,景尘就坐在刘昙身侧,面前摆着一品香茗,他不爱饮酒,亦没人勉强他。

正在此时,一道人影从后门匆匆进来,快步绕到了刘昙身后,弯腰在他耳边低声禀报。

景尘耳力极佳,听到那人禀报了一半,便蹙起眉头,目露犹疑之色。

听完后,刘昙脸色微变,嘴角的笑容霎时收敛起来,冷哼一声,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

“嘭!”

刘灏皱眉,扬声道:“九弟这是发什么火呢?”

四周都注意到他们这边,停酒望来。

刘昙整理着衣裳站起身来,环顾在场宾客,忍怒道:“有人无法无天,竟选在本王大喜之日,在暄春园行凶杀人,刚刚被擒住,本王待去审问,各位先请自便吧!”

刘昙年纪不大,然而最近风头正盛,发起飙来,不怒自威,有人想问明白,却也不敢撞枪口。

刘灏正在疑顿,就见刘昙转头对他道:“此事与王兄也有些干系,且随我来。”

说罢,便起身离席,走出去两步,又回头对景尘道:“师叔也来吧。”

景尘没有说话,站起来跟上他。

被刘昙当众牵扯,刘灏面上闪过一丝不悦,在一阵窃窃私语声中,带着身边人也离开席面。

在座有一些好事者,犹豫再三,也悄悄跟了上来,这当中就包括左等右等不见辛六回来的秦月柔。

一行人跟在刘昙身后,从宴厅前门出去,走过庭院。

刘灏路上询问刘昙出了何事,刘昙却同他打马虎眼眼,一副隐忍模样,不肯多言。

待到花园尽头的会客厅门前,就走在刘昙身后的刘灏看清楚里面的情形,当即愣住。

就在能容纳十几人的房间里,东西两侧整齐摆着两排座椅茶几,中间一条夹道,薛睿背着手站在纱灯下,一袭墨青色襕衫衬得他背脊挺拔,无端显出他心情不佳。

左侧椅子上紧挨着两名女子,却是余舒环抱着辛六,轻声安慰。

再看中间,两个侍者反绑着一名身材纤长的女子,露出一张不堪屈辱的侧脸,竟是未戴面纱的纪星璇。

刘昙尚未开口,刘灏已怒声道:“这是作甚,还不将人松开!”

薛睿转过身,看着几人走进门,飞快地与刘昙交换了一个眼色,面不假色地对刘灏道:“恕难从命,此女乃是杀人凶嫌,为王爷安全着想,还是绑住的好。”

刘灏掩不住满眼惊讶,转头看着纪星璇。

“王爷…”纪星璇难以启齿,挣扎了一下,面容苦涩道:“我是被冤枉的,是他们误会了。”

“什么误会!”辛六一听到这话,便炸了脾气,整个人从椅子上跳起来,睁着红彤彤的眼睛,指着她道:“你要杀我,你推我下楼,你还敢说你是被冤枉的!?”

纪星璇却不躲闪,迎上愤怒的指责,冷笑道:“是你要和我扭打,自己不小心摔出去,怎么成了我推你?”

辛六涨红了脸,又要反驳,却被余舒一手拉了回去,按在她肩膀上,看了看进门的几人,目光从刘灏、刘昙、乃至景尘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转过头去看薛睿:“大哥,我来说吧。”

薛睿点点头,拱手对刘昙几人道:“王爷、道子稍安勿躁,先请坐下。”

第四百二十六章 那你亲我一下

会厅内外十分安静,只能听到余舒沉重有力的说话声:“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我陪辛六小姐到观星台做功课,惊见被吊死在屋中的曹家小姐。这一桩凶案,闹得整个太史书苑人心惶惶,经大理寺薛大人调查,凶手狡诈,是利用曹小姐的爱慕之心,将一张模仿了景尘道子字迹的纸条夹在她书本当中,将曹小姐引诱到观星台杀害。今天晚上,正是因为辛六小姐发现了当初假传字条给曹小姐的人是纪星璇,才惹来杀机,险遭纪星璇灭口,若不是我同薛大人及时赶到,将凶手抓了个现行,今晚恐要再添一桩凶案。”

听过她大致陈述,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刘昙:“表兄,余算子说的可是实情?”

这恐怕也是在场所有人都想求证的。

薛睿神情严肃道:“曹小姐死的蹊跷,我受命调查此案,请来在太史书苑进修的女算子协助,确认死者是因为一张字条被诱骗杀害,经过数人口供,证实道子是被诬陷,凶手另有其人。从死者尸体种种迹象判断行凶之人是一名男子,而将字条传给死者的,却是太史书苑内部之人,此人既为帮凶,也有可能是主谋,据辛小姐方才口供,和女算子亲眼所见,纪易师实乃是此案凶嫌。”

一双双错愕的眼睛转向了面容青红交错的纪星璇。

刘昙转向刘灏,冷脸道:“王兄怎么看?”

刘灏暗恼,众所周知纪星璇是他的人,出了这样的事,他也要受到牵连,于是板起脸道:“这只是你们一面之言,一定是误会,依本王对纪大易师的了解,她怎会做出这凶残之事。”

刘昙暗自冷笑,指着辛六道:“辛小姐说一说,你是为何咬定纪星璇是凶手?”

辛六咬咬嘴唇,看向余舒,余舒给了她一个安定的眼神,声音不高不低道:“实话实说,有王爷给你做主。”

宁王在此,要将纪星璇带走,又让他事后无话可说,必须要当场求证才行,这是她之前就和薛睿商量好的。

辛六悄悄拉住余舒的手,握了握,鼓足勇气,面对着刘昙与刘灏,一五一十地将她傍晚跟在纪星璇和秦月柔身后,偷听到她们说话的经过讲了出来。

在场的都是人精,纪星璇尚未辩驳,刘昙便高声到:“去将秦月柔小姐请来!”

侍卫应命,正待行动,门口却走近一个人。

“我在。”正是尾随而来的秦月柔。

纪星璇和辛六看到她,神情各异,前者阴沉着脸,目中闪现一丝期许,后者则是羞恼又担心地叫了一声:“月柔。”

辛六觉得,她偷听她们讲话,又将秦月柔捅出来是不对,可事到如今,她是万万不肯让纪星璇洗脱嫌疑的。

她就怕秦月柔心软,不肯说实话。

“你不用说,我刚才都听到了,”秦月柔愧疚地看了一眼辛六,神情复杂地转向纪星璇,藏不住浓浓的失望,口中道:“先前是我隐瞒,曹幼龄遇害前一日,我曾在道子的课上,亲眼目睹她将一张字条夹进了曹幼龄的书本里。”

余舒松了口气,她也怕秦月柔一时心软,替纪星璇作伪证,现在看来,秦月柔却是听闻了闺蜜辛六险遭凶手,对纪星璇心寒,所以转而出面指认她。

纪星璇见到秦月柔翻脸,只觉得头晕目眩,脚步虚晃了一下,勉强维持住表面镇定,然而一颗心直往下沉。

身为当事人,却一直默不作声的景尘忽然抬头,看向纪星璇,而后将目光落在面挂冷笑的余舒脸上,眼神有些莫测。

在场的都是人精,听到这里,心思一面倒,都以为纪星璇同太史书苑的凶案脱不开干系,即便不是元凶,也是个帮凶。

刘灏哑口无言,忍不住恼怒,一拳砸在身旁茶几上,却未再出言帮纪星璇说话。

太史书苑这桩案子,是皇上亲口下令调查的,他本来在暗中推波助澜,想要借此打击刘昙势力,谁知竟惹来一身骚气,对于手脚不干净的纪星璇,他是气愤大过于怜爱。

见他不理,刘昙嘴角轻勾了一下,手掌在膝盖上轻拍了拍,对纪星璇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纪星璇狠狠地咬掉了嘴唇里的一块肉,尝到了腥味,满心满眼地自嘲道:“他们联起手来诬陷我,空口白话就想冤枉我杀人,我一张嘴辩不过他们人多,无话可说。”

这竟是仗着他们只有人证,摆明了要死不承认!

余舒目中寒光一闪而过,不慌不忙地对着薛睿道:“既然她不肯承认,就请大理寺秉公处置,查明真凶,还我太史书苑一个安宁。”

先前她与薛睿一直头疼不能对纪星璇用刑逼供,外加搜查她,而如今,却是没有这个顾虑了。

薛睿点头,看向刘昙与刘灏,是要他们这两个在场地位最高的皇子表态。

刘灏冷哼一声,转过头去,刘昙神情冷漠道:“父皇既然下旨要薛大人查案,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理,本王不会干涉,只是此事到底是在本王酒宴上闹出,本王明日既会进宫,禀明父皇。”

刘灏闻言,气不打一处来,知道刘昙这是要给他上眼药,又无可奈何,只得僵硬道:“等到查明真相,再来禀报本王。”

话毕,竟是一拂衣袖,看也未看纪星璇一眼,就带着随从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纪星璇虽没指望着刘灏能救她于水火,但见他无情的背影,还是止不住地凉透了心,醉意早就清醒了,她环扫会厅内外,看到一只只冷眼,可悲地发现,这里没有人能帮她说上一句话。

从脚底升起一股冷意,她恍惚中对上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自始至终置身事外的景尘,心中骤然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怨愤,她紧抿着嘴唇,肩膀止不住的发抖,闭上眼睛,两行清泪从眼角流窜下来。

景尘微微一怔,不知为何,平静无波的心绪,此刻竟然有些紊乱。

余舒则是平静地看着穷途末路的纪星璇,一想到能除掉这个虎视眈眈的仇敌,便觉得许久未有的畅快。

是夜,在薛睿的命令下,官差将纪星璇捕入牢中,又连夜派人前去搜查她的宅邸和住处,势必要趁这这一股东风,了结此案。

与此同时,远在司天监太曦楼中,正在溪湖边喂鱼的红衣男子,若有所觉地抬起头,望着满空的星辰,盯着一颗闪现的星点,眉心一蹙而又展开,随手将鱼饵尽数抛进湖中,快步走进身后的楼台。

翌日,深夜才回到忘机楼睡觉的余舒,天一亮就醒了过来。

昨晚上历险,差点摔成肉饼,她竟然还一觉好眠,不知该说是她心宽,还是没心没肺。

余舒睡醒以后,靠坐在床头喝水,并没有急着起来,而是等脑子清醒后,就将昨晚上发生的事回想了一遍。

当时事发突然,她并未过多猜疑,可现在冷静下来,又感到困惑——为何她算准了是秦月柔要遇害,最后却变成辛六遭殃?

夏江敏的梦境没有出错,出事的的确是头戴海棠花,身穿粉衣的年轻女子,可是她用祸时法则,之前分明推算辛六平安无事。

然而结果是秦月柔无恙,辛六却差点因此丧命。

她不以为是她的祸时法则出了错,真要说起来,秦月柔亲口告诉她,辛家那位活古董似的的老爷子看到她,也曾断言她近日有劫难,所以生肖带蹄子的辛六才会自告奋勇作陪。

辛家老爷子和她一样,都没有看出辛六有灾,但不可否认,辛六是替秦月柔挡了一劫,这种“生死变卦”,余舒是头一回亲身遇见,只觉当中玄妙难言,可惜以她如今的修为,无法勘破因由。

昨晚的事,给余舒泼了一盆冷水,也提醒了她,易学并非万能,世事难料,切不可盲目自信余舒一番自省过后,想到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纪星璇,整个人又精神起来,叫了侍婢打水洗漱,将屋中门窗都打开透气,趁着天气好,让阳光晒一晒。

“姑娘,公子爷请您下楼。”端茶上来的小蝶进门道。

余舒对着镜子拨弄了两下发尾,扭头朝她笑笑:“这就下去。”

薛睿就在楼下等着余舒,清早便换上一身官袍,头挽成髻,一枚乌木发笄替代了乌纱,一派正色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叠纸张正在翻看,听到推门声,便转头看过去。

见到余舒气色好转,他表情也轻松了一些,将手中纸张递过去,似笑非笑道:“这是凌晨在书苑女舍中,从纪星璇房里搜出来的,你看看,认不认得。”

余舒不动声色地将那叠纸接到手里,看着上面熟悉不过的字迹,面露惊讶:“这、这是景尘写的,怎么会落到她手里?”

薛睿侧过身,一手衬着头侧,打量着她的脸,“你说呢?”

余舒皱起眉:“若我没有记错,这些都是景尘失忆时,同我们住在回兴街写下的。”

薛睿眼中藏笑,道:“以我之见,应该是有人聪明,偷了这些手稿,拿去模仿道子笔迹,才能陷害他,你说呢?”

余舒点点头,附和他:“我也这么觉得。”

薛睿一动不动地看着余舒,余舒无辜地冲他眨眨眼。

最后还是薛睿先败下阵来,将那些纸张收拢起来,压低了声音无奈道:“你这个不省心的丫头,当着本官的面就敢栽赃陷害,这一次我且睁只眼闭只眼,再有下一回,我可不包庇你。”

余舒干笑两声,知道瞒不住他,便伸出脚尖轻轻踢了踢他的靴子,小声道:“那这些能充当物证吗,大人?”

“你说呢?”

“能。”

“那你亲我一下。”薛睿仰起脸,好整以暇地看着余舒,不过是戏弄,并没有真的打算借此要求她什么。

怎想余舒先是一愣,而后竟二话不说,俯身过来,凑到他左脸上,清清楚楚地亲了一下。

“啾”地一声脆响,换成是薛睿愣在当场,等他回过神来,余舒已经地背过身走到门口,得意的笑声留在他耳边:“你可不许抵赖。”

第四百二十七章 用刑

暄春园夜宴当晚,新晋的秀元大易师纪星璇企图杀人灭口,最终行凶未遂,被人抓住。身为宴会主人的刘昙并未刻意压下此事,加上当天晚上在场的目击者不在少数,于是第二天,整个太史书苑便传的沸沸扬扬的。

余舒今天倒是没往书苑去,她在楼上拉住辛六时,臂膀肌肉有些拉伤,昨晚事情多没顾得上,一早起薛睿便吩咐人去请郎中到忘机楼。

薛睿准备等到早朝后再进宫面圣,所以没急着出门,先将从纪星璇房里搜出来的那叠相信拿给了余舒看,却意外得了一回甜头。

因为余舒大大方方的态度,他高兴之余,却琢磨不透她到底对他是个什么心思了。

薛睿出神地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听到门外林福禀报说郎中到了,才收起思绪,跟着人一起上了楼。

因为余舒伤的是筋骨,所以薛睿特意找了城北封仁医馆的女郎中,以求方便,仔细检查了一番,余舒除了两条手臂轻微发肿,腹部也有一大块淤青。

余舒系好了衣带,从里屋走出来,正听到薛睿询问郎中,没错过他皱着浓眉心疼的表情,抿嘴一笑,揉揉手臂,坐到他身旁,语调轻快道:“还好没有伤筋动骨,贴几付药就好了,我身子骨强健你又不是不晓得,这点小伤小痛算不得什么。”

看她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薛睿不禁气恼,又有几分酸楚,姑娘家的身躯本来娇贵,似他家中姊妹们,磕着碰着都了不得,偏她就拿自己是钢筋铁骨,足可见是个打小没人疼的。

余舒看薛睿突然对她板起脸,还觉得莫名其妙,见他送了郎中到门口让贵七跟着去抓药,回头才对她道:“我进宫去了,你老老实实待在楼里,不要乱跑。”

余舒也没想着要往哪儿去,就点头答应了,反正纪星璇在大牢里蹲着,自有官府审理,轮不到她瞎操心。她现在高枕无忧,大可以吃好睡好。

薛睿走后,余舒就回床上躺着去睡回笼觉了,快到中午的时候,才被小晴叫醒,说有人来访。

这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前几日请余舒解决了一桩家事的工部侍郎邱继明,余舒睡饱了,虽然膀子疼,但不碍见客,就将人请到后院。

“邱大人。”余舒一进门,邱继明便先站起来,朝她拱手施礼,一脸歉然道:“邱某诸事缠身,迟了几日才来亲自拜谢女算子,小女已然康复,身体日渐好转,全赖算子指点迷津,才能保存性命。”

“大人客气了,”余舒谦虚地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已经从薛睿那里听说了邱继明的为人,所以不怕说几句便宜话:“不过举手之劳,能解人忧患,我也是积德了。”

邱继明笑了笑,脸色比上一次来找余舒时候干净许多,与余舒喝过一盏茶,聊了几句,才说到正题上:“我听说,算子在宝昌街上置有一座宅院,地方不小,却整日闭门、空居未住,就不知为何?”

余舒没多想,随口道:“那宅子里什么都没有,池塘水涩,门窗也显旧,我尚没有抽出空闲休憩。”

谁知此言一出,邱继明便笑呵呵地接上话:“修宅子是费神费事,不过总让它空着也不好,算子若是没空,不妨由我出面帮你打理一通,不说快的,两个月后,便可入住。”

余舒可没想到邱继明会提出要给她修宅子,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且不说要找好木匠、花匠、工匠、泥瓦匠要花多少银子,单是准备材料,就得一两个月的工夫,现在他却说,两个月后能让她那宅子住人,这不是开玩笑么?

余舒想什么,就说了出来:“大人和我开玩笑吧?”

其实她帮邱家治好那邱小姐的“疯病”,也没费多少力气,来回跑了一天,就占人家这么大光,她有点儿心虚。

邱继明明眼看着余舒脸上迟疑,却无贪婪之色,暗暗点头,心道这位年纪轻轻的女算子,果然是可以结交之人,便越发和颜悦色,道:“算子若是不放心交给我,不如就请薛大人做个保,我如果把你的宅子修垮了,便再赔你一座新的。”

余舒这下哭笑不得了,看得出来邱继明是一门心思要给她修宅子,报答她人情,心中犹豫,不知该不该接受。

于是道:“这样吧,动土也不是小事,等我大哥回来,我同他商量商量,再给大人答复。”

“也好。”邱继明倒不勉强她一口答应,留下喝完茶,就告辞离开了。

薛睿进宫面圣,还算顺利,经过这几天日子,皇上气消了不少,再听到凶嫌已经抓住,景尘的嫌疑被洗脱了,便责令薛睿尽快调查清楚。

有关纪星璇可能同之前谋害景尘的那一伙人有牵连,这个猜测,薛睿并未提前捅到皇上面前,一来不作准,二来怕走漏了风声。

出宫以后,薛睿直奔大理寺牢狱,隔夜再一次见到了纪星璇,他决定要亲自审问她。

一夜未眠,纪星璇因为尚未定罪,所以没有换上囚服,身上还穿着昨晚参加宴会那一袭上等的丝绸,鬓发散乱地坐在板床上,面对薛睿问话,从头到尾保持沉默。

“是谁指使你将字条夹入死者书本当中?”

“”

“你不说,是有意掩护杀害死者的真凶,还是这件事本来就是你本人指使的?”

“”

薛睿似乎不在乎她回答与否,站在隔离出来的牢房门前,一个接一个的发问,留意着她的神态动作:“如是你指使的,倒也不足为怪。你祖父纪怀山的徇私舞弊案,正是因为道子所起,你对他心存仇怨,所以借此诬陷,买凶杀人,谁想会被秦月柔目睹过程,又碰巧让辛小姐听到了,你为掩盖真相,便想要杀人灭口,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抓到现行——我说的这些有错吗?”

“”

薛睿冷笑,看着笼中女子,只将她当成凶犯看待:“你想好了,若是不打算招认事实,不把你的同伙供出来,那你便是此案主谋,谋杀世家女子,按律应当处斩,莫要寄托于有谁来救你。”

纪星璇这才有了一些反应,她缓缓抬头,模样狼狈,神情却冷漠:“只凭几份口供,你就想治我的罪,薛大人莫以为我是三岁孩童,不懂得刑律吗?”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薛睿沉下脸,将手伸到一旁,便有一名属下从怀中掏出一叠纸张递上。

薛睿将它们按在木栏上,道:“这些是从你在太史书苑的房间搜出来的,全是道子笔迹。经查证,道子数月之前,曾在城南隐居,这是当时留下的手记,却被人偷偷盗走,做临摹之用——有此物证,你还有什么话说?”

纪星璇呆了呆,撑着身体坐起来,走到牢房边,看清楚那些纸张上的字后,脸色突然扭曲了一下,竟抓住木栏,疯笑起来:“哈哈,你们果真是想置我于死地,想出这种招数嫁祸我!一定是她,一定是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薛睿当然知道她口中的“小人”是谁,对于纪星璇此刻的偏激,他半点都不以为然,去年身在义阳城,他亲眼所见纪家如何虐待余舒姐弟,又是如何将他们逼上绝路,见识过纪家的无耻行径,薛睿十分怀疑这一家人如何脸皮厚到竟以为他们对余舒有恩?

想到这里,他便没有心情再问下去,最后重复了一遍:“纪星璇,我再问你,你是否要如实招供?”

纪星璇眼神挣扎了一下,继而便被愤怒蒙蔽,死死咬了咬牙,说:“你告诉那个该死的小人,我就算变成鬼,也不会放过她!”

薛睿陡然眯起眼睛,凌厉地扫了她一眼,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命令“用刑。”

身为头戴乌纱的执法者,只要官袍在身,他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那一个。

余舒等到快傍晚,才听说薛睿回来了,连忙从床上骨碌起来,边整着衣裳,边跑下楼。

薛睿还来不及换下身上官服,便被她堵在客厅里,看她把人都撵出去,掩上门,扭头便问他:“怎么样,皇上没有再训你吧?”

薛睿摇摇头,指着椅子让她坐下,走到她身边倒了一杯茶水,就站在她勉强仰头喝了两口,舒了一口气,道:“我下午去牢房审问纪星璇,可惜她咬死了牙,一个字都不肯说。”

余舒微微皱眉,问道:“我就知道她嘴硬,用刑了吗?”

薛睿点点头,用刑也是有讲究的,刚开始不能太重,否则就有逼供之嫌。

余舒面露失望,想了想,便央求薛睿:“下回能带我一起去吗?”

薛睿想也不想地说:“不行。”

余舒赶紧道:“我或许能想法子让她开口。”她绝对不是为了想看纪星璇吃苦头。…好吧,是有那么点想法。

薛睿这回却不好商量,不论她怎么说,都不打算带她进大牢去旁观。

余舒看没戏,便暂时歇了心思,又将邱继明今天来找她,说要给她修宅子的事告诉了薛睿,问他意见。

薛睿的态度倒是比她还干脆:“答应了,邱大人是工部侍郎,最擅长便是修筑之事,别人真金白银求他都不得,他主动提出来,你傻了才拒绝。”

余舒不好意思道:“这样会不会太占便宜了?”

薛睿眼神古怪地看着她,没留神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你何时学的脸皮薄了。”

“”余舒老脸微红,使劲儿刮了薛睿一眼。

她就是脸皮厚,他也别说出来啊!

第四百二十八章 娘不见了

薛睿下令对纪星璇用刑后,每日都会抽空到牢里走一趟,然而一连三天,都未能撬开纪星璇的口。

纪星璇越是咬紧牙关,他越是肯定她背后藏有主使,一方面在牢中加派人手保护她不被人暗中灭口,一方便着手调查起她之前接触过的可疑人物,试图抽丝剥茧,引蛇出洞。

这天薛睿方从大理寺回府,进门便听管家禀报,他二婶辛氏派人送话,请他过西府喝茶。

薛睿换下官服,便往西府去了。

薛家虽然家大业大,人丁却并不兴旺,到了薛凌南这一脉,因他并不好酒色,所以膝下只有两子两女,也不知幸也不幸,两个女儿一个做了湘王妃,一个做了贵妃。

可是长子早年间便过世了,只留下薛睿这么一枝香火,从小被薛凌南带在身旁教养。次子原是薛凌南妾房所出,而长子死后,便寄名到正室名下,现在兵部任侍郎,娶了辛世家的一位嫡小姐,也就是薛睿的二婶辛氏。

辛氏育有一子两女,这妇人处事伶俐,将薛侍郎内院搭理的井井有条,自小就对薛睿这个长房嫡孙亲善厚道,但是她那独子薛匡旭,却不知为何,总与薛睿这个大堂兄不对付。

侍郎府同尚书府邻着街,常被人叫做西府,薛睿一进大门,便有脚快的小厮跑进去传报,等他穿过了花厅,辛氏身旁的两个贴身丫鬟就已经迎过来带道,一口一个大公子,好不嘴甜。

薛睿见到辛氏时,她正在花园子里绣香囊,线筐里放了好几个成品,看到侄子来了,便停下针线,指着石墩请他坐下。

“二婶,你找我?”薛睿来时便琢磨着辛氏找他做什么,想来想去,应该是因为前几天暄春园闹出来的事。

果然,辛氏朝他笑笑,弯弯的眼角看起来十分亲切,她亲手倒了一杯茶给他,没有绕弯子地问道:“昨个儿我回了一趟娘家,听我二兄弟讲了,我那小侄女儿险些在九皇子的宴上出了事,被人从楼上推出去,幸而被你救下了。这么大情分,你辛家二叔父想要摆酒谢你,脸皮子却薄,所以先差我过来问问。”

这便是辛氏为人的妙处,她虽是薛睿长辈,却从不在他面前摆架子,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不会替薛睿擅作主张。

薛睿喝了口茶,摇摇头:“二婶有所不知,辛家的六小姐说起来算不得我救的,这谢宴我不敢当。”

这是大实话,要不是余舒跑得快,冒险拉扯住辛六,人早就摔下楼没了,哪等得及他赶到。

辛氏并不惊讶,而是道:“这回事我晓得,当时还有那位女算子在场,听说是她先把人拉住的,我家兄嫂必是要重谢她的,睿哥儿犯不着多虑。唉,我就实话说吧,你辛家叔父,是知道你主管着这起案子,所以想打点打点,莫要叫那个胆敢害咱们家姑娘的凶犯好过了。”

薛睿道:“那也不必正经摆谢宴,二婶娘家,不也与我们府里是自家人么,如此就显得生分了。二婶放心,这案子,是皇上下令要查的,我不敢有一点马虎。”

辛氏看说不通他,眼珠子转了半圈,便两句话带过去了,又从针线筐里掏捡了一只刚绣好的香囊,塞给他:“上回瞅着你藏香的荷包磨了一角,我好事给你缝了个新的花样,你晓得我爱琢磨这些个打发空闲。别的不敢说,论针线功夫,两府里上上下下加起来没一个比我强的。”

薛睿笑着接了,辛氏不等他张口道辞,便先撵他:“你事多,忙去吧,改明儿这案子有什么动静,别忘了先知会我一句。”

薛睿答应一声,就拿着香囊走了,待他人不见了影,辛氏才扭过头,朝凉亭东面招招手,只见一个模样富态的中年妇人,从树后头走出来,拍拍裙角上了凉亭。

“嫂嫂,你可都听见了,不是我不给自家人牵红线,是人家没那个心思,”辛氏一脸无奈地对着自家二嫂侯氏道。

侯氏不乐意道:“我怎么没瞧出来,你提也没提我们菲菲,这大公子就算是有心思,谁又瞧得出来?”

辛氏暗翻了个白眼,道:“嫂子想想,他真要有,听说哥哥请他吃宴,还不上赶着答应吗,何必要再三推拒。”

侯氏想了想,却也是这么个理,神情不免怏怏的,辛氏瞧着,便屏退了侍婢,小声劝道:“我多嘴和你通个气,薛老太爷可是有打算同伯爵府结亲的,虽事没订下来,但我瞧着大差不差。嫂嫂别稀里糊涂往上凑,平白掉了侄女身价,你说这到头来传到老太爷耳朵里,让他老人家看上了,再把菲菲给大公子收成二房,你当不可能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府里大公子原本是要尚公主的,还不是出了那回事,才——”

说到这里,她猛地住嘴,看侯氏听的入胜,忙打岔道:“总之,薛家长孙媳妇这位子,不是谁想当就当得的。”

侯氏听她这么说,已有些后悔自己冒失了,便苦笑道:“倒不是我贪慕什么,只是跟前就那么一个宝贝女儿,想她嫁的好,将来也能拉扯她兄弟一把。那薛大夫人不是当年因为克死了大老爷,被关到后院去了,我寻思他家没有婆婆管束,又听你说大公子房里干净,以为这是亲上加亲的好事,才打起主意来。若真是你说的那样,我才不往上碰呢。”

辛氏听出她改了主意,忙又跟着劝了几句,总算断了侯氏的念头。

。…

薛睿出了西府,往东街走,走没多远就停下来,朝路边勾勾手,夹道里便跑出来个半大的小子,凑上来谄媚道:“大公子,三少爷昨晚出去喝花酒,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嗯,白天有谁来过西府?”

“回您话,小的就见辛世家二奶奶上门。”

“人什么时候走的?”

“这…好像没见出来。”

薛睿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大概猜到辛氏今日找他来是为什么,不禁摇头失笑,对那小子道:“你去吧。”

“诶,您走好。”

余舒这几日听薛睿的话没乱跑,就在忘机楼贴贴膏药,喝喝汤水,安心休养下来,拉伤的膀子很快便消了肿。

这天半下午,她翘着二郎腿躺在天井上啃着忘机楼特进的番瓜,小白氏坐在一旁凳子上,照她点的曲子拨弄着一首轻快的小调,这般享受时候,就听见楼上响起来咚咚的脚步声。

“姐、姐!”

余舒放下瓜皮,嘴角还黏着一粒黑瓜子,就见余小修一脸慌张地扒开帘子跑进来,身后头跟着气喘吁吁的胖子林福。

“小修?”余舒连忙坐起来,一抹嘴巴道:“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余小修按着胸口,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娘、娘不见了!”

余舒闻言,倒没感觉惊慌惊讶,她早就发现自己过不几天安生日子,身边就要闹出点麻烦事来。

“怎么回事,你先别急,过来坐下说。”余舒把人拉到身边,对林福使个眼色,让他下去忙他的。

余小修气没喘匀,就急忙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今天是百川书院的休沐日,因为余舒好一阵子不在家,余小修见不着翠姨娘,便想过去瞧瞧她,就和赵慧说了,让刘忠驾车带他去了翠姨娘委身的小院。

谁想到了地方,被院子里留下烧水做饭的仆妇告知,翠姨娘和丫鬟香穗好几天都没回来了,那仆妇是余舒从供人院买的,见主子不回家,着急却没地方找,又不知道余舒住在哪里,只好在小院里等人来。

余舒听完皱了皱眉头,问道:“她们的衣裳行囊都还在吗?”

不是余小修提醒,她差点就把翠姨娘这么个人给忘了,好像自打大衍放榜以后,她就再没有去看过她。

“我进屋看了,衣服都在的,那婆子说娘是三天前早上出的门,带着香穗一块儿,就再没有回来过,姐,你说娘上哪儿去了,她会不会是被纪家派人抓回去了?”

余小修因为担心过头,倒没有仔细询问做饭的仆妇,所以余舒问了几句,他便不知道了。

余舒自以为她将翠姨娘安排的偏僻,依纪家在安陵城的势力,找也找不着,被他们抓走的可能性不高,可一想到翠姨娘有多不让人省心,就怕是她哪根筋搭错,自己找回去的。

“姐?”余小修拉拉余舒,脸上除了担忧,还有些许祈求,好像就怕余舒撒手不管似的。

余舒见状,伸手拍拍他肩膀,安慰道:“别怕,姐姐先回房去算一卦,看看娘是不是平安。”

余小修忙不迭的点头,纪三老爷当初给他那一顿鞭子,他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抽在身上跟扒皮一样,他真怕翠姨娘被人抓回去,也要挨上这么一顿打。

余舒带着余小修下了楼,到书房拿祸时法则将翠姨娘的八字合计了一番,结果让她暗松一口气,又不禁纳闷起来翠姨娘这阵子没病没灾的,人肯定不是被纪家抓走了,那她两手空空的会跑哪儿去?

第四百二十九章 媒人上门

傍晚薛睿回来,没在楼里看到余舒人影,找人来问,知道下午余小修来过。当时弹琵琶的小白氏在场,听到姐弟俩说是娘亲不见了,出去找人,便照实与薛睿讲了。

薛睿是知道翠姨娘这么个人的,当然也知道余舒不怎么待见这个改嫁给纪家做妾的生母,说是不待见,那都是好听的了,比起那位姨娘,她对待赵慧才像是亲母女。

余舒出了门,薛睿没地方找她,就先忙起正事,琢磨他今天拿到手的几份口供,就这么等到晚饭的时间过了,才见余舒回来。

余舒从后院回来,看着一楼薛睿房间亮着灯,便直接推门进去了,一面找了椅子坐下倒水喝,一面唤在隔间小书房里的薛睿。

“大哥,我回来了。”

薛睿听到门响,便放下手上事情,走出来一瞧,她正坐在那儿垂肩揉腿的,一脸厌乏,猜想是没找着人,便问道:“怎么我听说,你母亲不见了?”

“嗯,前几天跑出去就没了踪影,小修今天去瞧她,才发现人丢了。我和小修在城东找了她一个下午,倒是有人见过她和丫鬟一起离家,只是不知她到底去了哪里,我看天晚,就把小修送回去,然后回来了。”余舒郁闷,这回是她疏忽,没想过翠姨娘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么大胆子敢往外跑,早知道就让烧水的婆子盯着她。

薛睿道:“我派人帮你找找?”

余舒随口道:“用不着,她身上没什么银钱,带着个丫鬟总跑不远,指不定明天就自己回来了。”

说完,她看到薛睿有些不赞同的表情,方才迟钝觉得自己这么说,有些凉薄了,毕竟在薛睿看来,翠姨娘再怎么不济,到底是她生母,他可不知道她从来都没将那妇人当过娘亲。

于是揉了揉眉毛,接着道:“我算过一卦,她现在没事,这几天都平平安安的。”

其实是她多想,薛睿早将她脾气摸透,知道她是个将心比心之人,别人先要待她好,她才会对人家好,不肯吃亏,却也重情重义,何来凉薄一说。

只不过,这人丢了,又不是相信丢了,哪里能坐视不理呢。

薛睿在她身旁坐下,倒了一杯温水递给她,耐性道:“明天再看看,人若不回来,我就帮你找找,即便不出事,也不好让你母亲待在外面。”

“唔。”余舒考虑到余小修的心情,便应了他的话,不想再谈论翠姨娘的事,就摸了摸空瘪的肚子道:“饿了,咱们先吃饭吧。”

不用多问,她也知道薛睿还没有吃晚饭,等到她现在。

果然,薛睿早让人将饭菜准备好,直等她回来,就能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