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上一章:第 86 章
  •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下一章:第 88 章

但是这几次招人,县里有木工手艺的人,基本上都被苏曼给挑出来了。

再招,那也是招学徒工,用处不大。而且招进来的人参差不齐,做出来的东西差距太大,很容易影响厂里的质量问题。

苏曼就干脆提出来,学习烧砖厂那样,将北河公社的家具厂设定为二厂。

以后一些简单的订单,比如这种单位团购的订单,就可以交给二厂那边做了。二厂那边经常做这种团购的简单家具。已经有经验了。

而他们一厂就主要做这种工艺复杂的家具。

这样保证了数量又能保证质量。

不过这个合并方式和烧砖厂还是有些不一样。

烧砖厂那边因为当初要求着北河公社让订单,所以双方之间互不干涉。算得上是平等地位。

而苏曼这边合并,是彻底的合并。真正意义上面算是家具厂的分厂。

相当于苏曼这边是总厂,北河那边是分支机构。总厂可以调动分厂的资金,同时对分厂的责任也更大了。

这样一来,分厂这边虽然权利没以前那么独立了。但是和县里家具厂的关系却更加紧密了。

另外苏曼还想搞个林场。

现在的木料都是从各个公社那边运送过来的。这一点在质量上面很不好管控。

想到年后码头开好了,家具厂到时候需求量可能要暴增,所以林场一定要有自己的。苏曼还是看中了北河那块地方。

如果将北河家具厂给弄进来了,到时候北河家具厂那边除了做一些团购订单之外,更多的可能就是作为一个南平家具厂的木材厂。

不过就这么提出来,苏曼担心程书记那边不好想。她说的这些对当地的老百姓肯定是好事儿。增加了工作岗位。

可合作方式比之前砖厂那边要苛刻,意味着北河公社无法从厂里弄到什么好处了。

为了谈合作这事儿,苏曼还特意回了一趟北河公社这边。

苏曼在县里的事儿,程书记可都知道呢。

毕竟苏曼这个小厂长太出名了。短时间之内成立了一个厂,还不停的招人。而且厂里的效益一直很好。短短几个月就看着越来越红火了。

程书记心里开始有些酸,后来更多的还是觉得骄傲。

北河到底还是限制了苏曼的发展。要保证农业劳动力,北河的厂子总不能招太多工人。

要不然以苏曼在县城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北河这边早就开起几个百人大厂了。

所以对于苏曼去县里的事儿,他还是很高兴的。

看到苏曼回来了,他还特意让食堂那边准备小菜,要单独请苏曼吃饭。

“小苏去了县里,可真是给咱们北河这边长脸了。我每次去开会啊,听人说起你,就和他们说你是从我们这出去的。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苏曼笑着道,“都是组织上的支持。才能发展的这么顺利。和当初在北河一样,要没有程书记您的支持,那我肯定是办不成事儿的。”

程书记就爱听这话,能让一个有能力的人夸自己,那当然是好事儿。

而且苏曼现在权利没他大,但是级别上来说,都快要赶上去了。

所以现在看待苏曼,他可不当做是下属看到了。而是一个平等的同志。

“对了,你打电话回来,说要谈公事儿。是什么公事儿啊。”程书记一脸兴致勃勃的问道。他就喜欢和苏曼谈工作上事儿,每次都有惊喜。

苏曼看着他这个期待的样子,心道要是程书记知道她是回来抢家具厂的,不知道会不会把她赶出去。

☆、第150章 第 150 章

甭管咋样, 这该说的还是要说。

苏曼笑着道,“我准备在北河这边建立一个木材厂。

一听苏曼要建厂,程书记立马精神大振。坐姿都端正了几分。现在他们北河在整个县里那都是走在前头的。

别的公社学着他们搞砖瓦厂没搞成,搞家具厂也没搞成。就只有北河公社,做啥啥成功。因为这事儿,他现在在所有公社书记的面前, 都特别有面子。

所以他现在对建厂这事儿很热衷。

“小苏啊,这个木材厂怎么做?你准备建多大的, 是以啥形势搞?”

苏曼就道,“县里现在在搞码头, 程书记您知道吗?”

“知道啊, 这可是大事儿。听说还是你们这些单位给钱建起来的。以后咱县里运送东西,能走水路了。怎么,这和木材厂有关系?”

“关系可大了。”苏曼面带激动道, “等这水路一通,我们的家具厂的家具就会走的更远了,以后不止要在湖江省里面卖,还会去其他的省里。只要是水流经过的地方, 我们的家具都能到。那时候我们对木材的需求就会更大了。”

程书记闻言,顿时眼睛放光,听出苏曼说的意思了。按照苏曼的这个说法,这以后木材厂小不了啊。

苏曼道, “我们在北河这边肯定是要请工人的, 所以到时候又要招收一批工人了, 还会请生产队这边为我们提供木材。最好是能有一片山头专门给我们供应木材,而我们家具厂种完之后,就会用那山头种树,我们厂里会给租金给公社这边。程书记你觉得咋样?”

程书记兴奋道,“好啊,你看中哪块山头了,你自己挑。”

山可是最不值钱的土地了,放在那儿啥用也没有。那些木料也是的,多少年的树木长在哪里,可没啥用呢。这要是给了家具厂这边圈了,以后那些木料可都是钱啊,还有那山,租给了厂里,以后那租金也是源源不断啊。

苏曼笑着道,“我对北河其他山地也不是特别了解,到时候还要请公社这边帮我挑最好的地方,最好是面积够大,交通够便利的。”

“那没问题,这是公社的大事儿,肯定要好好办的。小苏啊,你这可真是记得咱北河公社啊,有好事就想起来了。”

苏曼道,“我到底是从北河出去的,习惯了有事儿就找过来了。”

程书记顿时心里欣慰,觉得苏曼重情重义。

苏曼又道,“不过程书记,我也不瞒着你,把木材厂安排在北河这里,我也是有些为难的。所以有些事儿,我还要请程书记你这边支持一下。”

程书记有些急了,“你遇到啥困难了?”

苏曼就道,“全县这么多的公社,我唯独选了北河这边作为我们的木材厂基地,这事儿就做的挺明显的。你也知道,林书记是个巴望着带领大家共同过好日子的领导。现在我就带着北河这边,林书记会咋想?”

“……”那肯定是不好想啊。

程书记心里有些咯噔。他那个老领导是什么性子,他清楚的很。

“那这事儿?”

“所以程书记,我有个建议,可以正大光明的将木材厂放在这边,让人无话可说。“

程书记立马道,“啥建议,你说。”

“把北河家具厂并入我们家具厂,作为我们的分厂。这样我们把木材厂设立在这边,那就是就近原则。没人能挑出错来。”

程书记一愣,这注意好事好。可以后北河就没有家具厂了?

“这个合并,是和砖厂那样?”砖厂那边的表面上是县里烧砖厂的分厂,但是实际上财务自由。县里烧砖厂那边无法支配这烧砖二厂的钱。

苏曼摇头,“程书记,砖厂那样的合并方式,在领导眼里,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并。那不过是让砖厂有一条路走而已。如果家具厂按照那种方式和北河家具厂合并,南平家具厂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别人一看就能知道咱们这是有问题。而且作为一个厂长,我不能对不起我们南平家具厂。我得对它负责。”

她是不可能剥夺厂里的利益来维护北河的。

程书记叹了口气。

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来了一个木材厂,可是少了一个家居厂……想想就肉疼。

家具厂最近可一直在赚钱呢。

苏曼笑着道,“咱可不能为了一口汤,把快要到嘴里的肉给推了呀。木材厂在北河这边,好处可是大大的。我们来算一笔账。”她说着,自己拿出笔,在本子上开始列了起来,“首先,家具厂在北河这边,对北河经济上可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要知道,这些厂子的钱,那都是公家的,只属于家具厂的。北河要动用,不容易吧。最多就是可以找家具厂借,可是那不是迟早要还的?而且一直这么操作,北河家具厂永远都缺少资金,永远都无法发展起来。”

听到苏曼这话,程书记心里有些羞愧。

他最近确实找家具厂这边借支了一笔钱,购买了一批新的农具下发下去了。

而且他年底准备再借支一笔钱,用来将欠社员的钱给发了。前两年闹荒,公社也穷的叮当响,好些社员拿了满公分,但是粮食没发到位,钱也没给。都欠着了。

今年条件好了,他就想把这笔钱给补上。

可苏曼这么一算,他心里又想到了家具厂的这笔钱以后怎么还。难道一直不还?

苏曼见他惆怅,继续给他算账,“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这木材厂设立之后,对北河这边的帮助有多大。那些山头,那些林木,那都是属于北河公社所有的,所得都是属于北河公社的财政收入啊。这笔钱,切切实实的是属于北河的,拿来干啥,都不用还的。而且这笔钱,可不见得比小小的家具厂要差吧。现在北河家具厂才多少人?”

正式工二十多个。

程书记心里默默一比,觉得完全没法比。木材厂那收入才多啊。

“另外,家具厂能开多久,咱不知道。可山林永远都在那儿。长久里一看,是不是更好?”

程书记点点头。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大家都好。这个大家里面包括南平家具厂子,北河公社,还包括北河公社的所有社员。我们木材厂在这边建立之后,要请人干活,这又增加了工作岗位。给社员增加了收入来源。而北河家具厂完全并入了我们南平家具厂之后,为了厂子的发展,我们也会不遗余力的为北河这边的厂子出钱出力,帮助其发展。未来,这镇上没有工作的老百姓,也多了一条路走了。程书记,你说,值不值?”

值啊,太值了。

饶是程书记之前有些肉疼,现在苏曼几笔账清楚的算下来之后,他就无话可说了。

同时,他也明白,如果北河家具厂和南平家具厂的合并,不能给南平家具厂带来利益,以后南平家具厂也不会帮助北河这边的家具厂的。

现在是有苏曼这份人情在,可以后呢……

他总不至于指望苏曼一辈子都帮着北河这边。这不现实。

他自己都是迟早要走的人呢。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下来,程书记都不用想,就已经接受了苏曼的提议了。心里更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毕竟苏曼提出的建议,确实是对北河公社最好的了。利益也是最大化的。

“小苏啊,我知道这件事情你是下了力气的。我代表北河感谢你。”

“程书记,您这么说,我心里可不好受了。我也是北河人啊。”

程书记笑着点了点头,“既然你今天回来了,那咱今天就把这个事情讨论好,中午在这边吃个饭,下午我就开大会,针对这个事情做个决定。你回县里去了也好工作。”

苏曼正有此意。能一次解决,那就是最好的。

中午,程书记就带着苏曼去食堂的小房间吃饭,除了苏曼之外,还有郝主任,以及综合办公室的刘主任。都是苏曼之前的老上司。

没等程书记先说话,郝主任就拿着白开水和苏曼碰了一下。

苏曼故意道,“郝主任,这是咋了?”

程书记就笑着道,“还能咋了,县里就知道和咱们抢人呢,把你给弄走了,现在又要把老郝给弄去了。”

郝主任面露红光,“这也是上面对我们北河的肯定,我也是沾光了。”

苏曼笑着道,“县里让你去担任什么职位?”

“办公室主任。就之前那个薛主任的位置。听说竞争的人还挺多的,任主席那边吧也一直压着没选人。说薛主任的影响太不好了,以后选干部都要慎重。各方面都要进行考察。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被考察多少次了。这都一个多月了,才定了下来。我也是多亏咱北河公社名气大,得到上面领导的认可了。”

郝主任嘴里说是沾光,心里却是知道,自己这完全是因为苏曼的原因啊。

当初她可从来没这么大的想法,只想着混到自己退休。是苏曼来了公社妇联,把公社妇联带动起来了。这才让她们北河公社妇联在县里露了脸。

她是真心感谢苏曼。

所以刚刚没忍住,哪怕知道要避嫌,也还是和她碰杯。

苏曼笑着道,“郝主任,恭喜你啦。”

程书记就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咱北河现在可真是喜事连连啊,这次小苏回来,也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件大好事儿。”

郝主任也顾不上自己那点儿事儿了,立马看向了程书记。刘主任也看向了程书记。等着他继续说。

程书记就将他和苏曼今天商量的事儿说了一遍。

“下午我就针对这件事情开大会,老刘啊,你要提前和其他人打个招呼,大会上面,这事儿得通过。”

刘主任作为综合办公室的主任,在公社这变关系网挺大,各个办公室都熟。作为传话人是最合适的。

听到程书记的那些话之后,刘主任心里也激动。谁不希望公社这边能点收入啊。

他端着搪瓷杯子也给苏曼碰杯,“我得和苏曼同志喝一杯。”

苏曼赶紧道,“这可不敢当。”

程书记笑道,“我建议咱一起喝一杯。希望以后南平和北河越来越好。”

郝主任豪爽道,“没错,一起喝一杯。”

几人的搪瓷杯子一碰,把白开水喝的有滋有味的。

☆、第151章 第 151 章

下午, 程书记就召开了大会。

苏曼作为南平家具厂的代表,在会议上宣布了准备在北河公社这边设立木材厂,并且承包山林的事情。

列出来的一条条好处,让北河公社的干部们笑眯了眼。

以后他们北河公社可要富了。

紧接着,程书记就宣布了北河家具厂并入南平家具厂的事情。

这事儿和其他人干部们没多大关系。他们又不能从厂里借钱。并入南平家具厂也没问题。

倒是有人问,如果并入南平家具厂了, 那这边的家具厂会扩大规模吗,以后还会加人吗?”

想着要是加人, 看看能不能安排人进去。

其他人也是这么个打算。特别是木材厂。新成立的厂长,肯定差不少人。

苏曼道, “这都是以后的安排, 暂时我们的重中之重还是放在木材厂上面。我们要早点讲地址确定好,好开始动工。程书记,暂时建厂的砖块, 我们是要从烧砖二厂这边拉了,后期补齐款子。”

程书记倒是十分爽快,“那没问题,都是为了北河这边搞建设, 这是小事儿。”

反正烧砖厂这边的钱,也不能随便拿来用,还是进了公社的钱有保障。

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建木材厂,以及北河家具厂并入南平家具厂的决策。

开完会之后, 苏曼就和程书记约好了来办理手续的时间。到时候她会安排厂里的人过来办手续。

定好之后, 苏曼才算圆满了。

这一趟算是走的有些用处。家具厂合并的事儿坦诚了, 建设木材厂事儿也谈成了。为了支持木材厂早日运作,相信北河这边会帮忙的。

看着时间还早,苏曼又去了家具厂和烧砖厂那边看了看。

家具厂这边还是哪个样子,一点都没变。就在仓库里面当厂房,人也就那二十个工人。

看到苏曼回来了,这些老师傅们可高兴了。

苏曼不在的时候,他们心里都犯嘀咕,担心今天的活干完了,明天就没活干了。

后来苏曼又给他们安排了几个订单,这才让他们一直有活干,有钱拿。

这些老师傅们都知道,自己是靠着苏曼吃饭的。和公社没啥关系。

有人高兴的和苏曼道,“苏厂长,你可好久没回来看咱们了。”

苏曼笑着道,“之前工作一直忙,我也是好几个月没回家了。今天回来办公,就过来看看。工作上有遇到啥困难不?”

“没啥困难,就是心里不踏实。”有个老师傅担心道,“苏厂长,咱以后都有活干吗?”

苏曼道,“今天刚刚开了个会,会议上决定将北河家具厂并入南平家具厂了。以后要改名我南平二厂了。

“真的?!”

所有的工人听听到了这话,激动的看向她。

苏曼笑着点头,“是真的。已经决定了。所以你们以后的工作表现是很重要的。另外,等你们不那么忙的时候,我也会安排你们去县里学习,提高你们的技术,只要你们达到考核,就可以调去县里。”

这二十多个木工师傅大多都是上了点年纪的。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听到苏曼的话之后,精气神顿时好了几分。

都没想到,他们一把老骨头了,还能有这机会。

有几个年纪稍大点儿的,甚至还忍不住流泪。

这日子真是越发的有盼头了。

离开家具厂,苏曼又去了一趟烧砖厂。

烧砖厂这边的年轻人多,性格也比较热情。

看到苏曼了,声音吼吼的就交了几声。

工人们要干活没法过来,就在那边大喊着苏厂长。高兴的打招呼。

苏曼对着他们热情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