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没有要再节外生枝的想法,因此只在楼前微一停留,抬眼看过,验证了其中剑意的几分威力便罢。

又见那楼顶上有透白的水幕垂下,这水幕从楼顶尖倾洒而下,淌过一层层翘起的楼角,最后落至楼前地面,溅起粒粒水花,然后消失无踪。韩素从水幕间穿过,仿佛穿过一层淡淡的薄幕光帘,被她随身携带着的身份牌上透出一股奇异力量,与楼前水幕一交,便卷在韩素身上发出浅紫色光芒。这是她的身份为真传弟子的标志,三清宫真传弟子在蓬海馆各大分馆中阅书,凡是玄级以下的书典都可以无限翻阅,甚至连一个功德点都不必要出。

韩素入得馆中,引得许多正在一层书架前翻阅典籍的低阶弟子移目看来,人们眼中纷纷流露出或欣羡或仰望的目光。韩素神识一动,就听到有几个小修士在悄悄传音。

这个说:“竟是真传弟子,不知这位前辈是哪个峰头的?”

那个说:“我入门五年,还未见过真传弟子哩,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也有人动念:“若是这位前辈肯多看我一眼,指点我一番,真是付出全副身家也甘愿!”

便有人嗤笑:“别说是你那全副身家,便是十个你的全副身家人家前辈都未必肯多看一眼呢!”

众人传音来去,面上看着安安静静,底下其实热闹非凡。许多对中高阶修士缺乏认知的化气期小修士都不知道化神期修士元神的厉害,不知道他们的传音在韩素面前根本没有丝毫隐蔽性。而到了炼气期的修士们则要谨慎许多,韩素一眼扫过,发现会在私底下传音的大多是化气期小弟子。她嘴角噙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并不因为被人议论而生恼怒,倒是觉得眼前热闹景象充满生气。

这样带着几分凡俗意味的热闹使她心中宁静愉悦,恍惚似见当初。

她也是从底层走上来的小人物,虽然她的脚步迈得太快,但这并不妨碍她偶然驻足一回首。

世间繁华应如是,何曾不见光阴老。能得屈伸方豪杰,无情未必岁月催。

修行之旅固然是一场孤寂之旅,然而纵然是天道也不曾规定走上这一条道路就必然要抛却七情六欲,只作出尘脱俗。只说岁月无情的那些不过都是懦夫而已,对抗不了修行路上的孤独,只得磨灭七情六欲,便已然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

韩素心有所动:“多年以后,我若再回首当初,能否依然保留最初那份赤子心肠?”

“过去未来现在俱都是我,没有谁能够令我磨灭,不论是我心还是我道,岁月也不可以,天道也不能!”

她不再停留,目光随意从一层大厅中掠过,便径直踏上一旁的旋转楼梯,上了二楼。

楼梯旁守着执事弟子,见到她走过俱都打稽行礼,口称师叔。

韩素上得二楼又过了一层水幕,水幕之后的空间却又与一层不同。一层的大厅中摆放着无数书架,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是半点也不为过,书架上的书籍有竹简材质有玉简材质,也有纸书、帛书、兽皮书等等等等。这些书典被分类摆放,虽是井然有序,然而因为数量太多,使人打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尽头,要想逐一阅完则更是浩大工程,韩素暂时没有时间来将这些书籍尽数读完,索性便连看都不看。

入得二楼,却见眼前摆放的不是如同烟海般望不到尽头的书架了,而是一面面纵横交错的石壁。

石壁树立在问剑馆二层被乾坤阵道无限拓展了的空间中,一面连着一面,韩素一脚踏入时险些以为自己到了迷宫来。她随意从一面石壁前走过,原本远远地只见到石壁上图文俨然,似是绘有剑谱,此刻走近了凝神一看,就见到石壁上原本只是静态图画的舞剑人影竟因她这一眼——而骤然动了!

韩素微微一惊,凝神看去,只见石壁上单人舞剑,剑气四溢,那剑招大开大阖似山岳重压,旁边提着一行字:“重峦重剑,天庭历八万三千四百八十三年收录,创造者,无名氏。”

刚刚看过旁边题字,石壁上舞剑至酣处的人影忽地就在一剑劈斩时骤然停住剑势。韩素皱眉,这重峦重剑应当不止有这几式才是,却不知为何到了此处石壁上舞剑的人影就戛然而止了。

她心生疑惑,正欲寻个执事弟子来问,就有一人从石壁另一边转过来,忽地伸出手将手中握着的身份令牌往韩素身前的石壁上一按。就见一点土黄色的光亮猛就从石壁上透射而出,瞬间冲入来人额间,来人顿时闭目,又过片刻,他脸上现出如痴如醉之色。韩素恍然:“原来这石壁上剑法的全篇须得用上身份令牌方能看到,如此倒也便捷有趣。”她猜测若是需要功德值,这石壁就能直接从各弟子的身份令牌上扣取,这般既省了前来阅书的弟子的事儿,也省了各执事弟子的事儿,可比一楼大厅每取一书都须得手动记录一番要方便不知多少倍。她心中佩服炼制这石壁的前辈,心想:“修行各艺,门门都是博大精深的,却不能因为剑修战力最强便以为余者皆不如剑修。天罗风云榜上入榜修士一百,其中剑修也只占了四成,榜上第一的更是以为阵法修士,可见剑修虽强,却也未必就能无敌于天下。修行法门不是取决胜负的关键,重点还是在于人!”

第233章 绝壁饮风雪(六十四)

韩素在问剑馆的二层一停留就是半年。

都说修行无岁月,韩素此前尚且体悟不深,但自入乌剑山后,先是半年闭关,此后一入问剑馆,光只是一个二层就使得她停留了半年之久——饶是如此,二层石壁上的各门剑法她也不过才通读了其中十之一二,若不是她感觉自己在二层所能长进的暂时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她甚至还能停留更久。而即便是半年后准备离开了,她也早早就做好了日后再重来的打算。

随着修行日久,韩素的时间观念也开始渐渐淡薄了下来。实在是修行能上瘾,往往一沉迷便不知时日。她如今修至化神,也已经能够辟谷,不需考虑一日三餐等问题,往往一回神就发现数日光阴过去,渐渐地自然就淡漠了时间。

她是乌剑山真传弟子,在问剑馆有特权,不但一层的所有收藏她可以敞开阅读,不需花费一分一毫的功德值,便是到了第二层,这些石壁上的剑法也俱都任她取阅。她只需要放上身份牌便能阅读石壁上所有功法的全篇,石壁也不会扣除她的功德值。这更使得她能够专心读书,不需为外物而分出一丝一毫的精力。

问剑馆二层的剑法大多在玄级一品到二品之间,这个等级的剑法对应的是炼气中后期,因此在问剑馆二层阅书的大多是炼气中期到后期的弟子,其中也有炼气巅峰的,不过像韩素这样的化神修士却是极少。韩素夹杂在其中,刻意收敛了气势倒也并不显眼。她不因为二层的剑法等级不高便生出轻视,她缺的正是基础,此刻在二层通读半年,真有胜过此前十年苦修之感。

她从五行类的剑法开始读起,最先选的是一本春雨剑法。

春雨剑法本就通水,韩素水法精深,境界也高,要学玄级二品的春雨剑法十分容易。这门剑法共有两个要点,一在于真元化剑气的方式,二在于剑意的领悟和施放。剑意方面倒是无甚出奇,顾名思义,春雨剑法取春雨临世,万物滋长之意,剑意中须得充盈有勃勃生机。这门剑法也并不长于攻击,反而能助人恢复真元体力甚至是伤势,算是一种另类的十分有用的剑法。

韩素关注的却是这门剑法真元化剑气的诀窍。

在这之前韩素从未系统地完整地修习过修真界的剑法,从前的流水剑法当然不算。流水剑法只是凡间武学宗师创造的剑法,局限于凡人体能的极限,虽然招式精妙,内中也不乏独有的真气运行口诀,但相比起修真界的剑法来,流水剑法还是要显得太过粗糙了些。

韩素后来领悟的那两招剑法:逝水今无回、天地皆飘渺,就是在这样粗糙的基础上被创造出来的。这两招的威力几乎全由韩素的剑意支撑,甚至可以准确地说,韩素所领悟的本身就只是这两招的剑意,而非真正的,完整的剑法。

后来任心白提醒了她真元与元神的重要性,韩素便学会了如何将真元压缩成剑气,又如何将剑意融入剑气当中。此后她的剑招威力果然大涨,然而相较于她精妙强大的剑意来,她压缩剑气的方式却仍旧是太过简单粗暴了些。任心白建议她前来问剑馆是有道理的,韩素直到完整地读完了春雨剑法才知道,自己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些,这不是大道种子可以弥补的,这是先天认知上的缺失,韩素如果不来学习前人的剑法,或许在历经磨练的多年以后她自己也能领悟,但她来到此处却能为她省去许多麻烦,使她少走许多弯路。

这就是传承的魅力,传承不灭,门派不死,三清宫能有蓬海馆才是三清宫能够超然于天外天其余所有门派之上的根基所在。

春雨剑法只是玄级二品的剑法,但其中的真元化剑气之法已经十分独特精妙。依照春雨剑法所言,每个人的真元都应当是分属性的,此属性又往往依据此人仙根属性以及功法属性而定。修士在选择剑法时也应当先看属性,剑法属性与功法属性如果不能相同,至少也应当相生,即便不是相生,也绝不可以相克,否则两相一修炼所能造成的后果,轻则使人走火入魔,重则致人爆体而亡,其间凶险不言而喻。

而相同属性有相同属性的化气之法,相生属性有相生属性的化气之法,其中又各有侧重,各有玄妙。

韩素也是看到这里才恍然想起来——她竟不知道自己的真元是什么属性!

此事说出去简直能笑掉修真界大片修士的大牙,堂堂化神中期修士,天罗风云榜上排名第九十六的韩素,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真元是什么属性的!

说来倒也不怪韩素糊涂,她以武入道,没有仙根,修炼的功法除了凡人时期的《元始太玄经》,入道以后她一步步摸索走来,修行心法也可以说是全然自创而来。她观摩宇宙,师法天地,师法自身,在演化中已将丹田海开辟出了星空雏形,走上了一条寻常修真界人想都不敢想的道路,自然反而忽略了属性的存在。因她无有仙根,又何来属性?

韩素曾经用随珠沟通过远在仙界的方寻,得方寻指点,知道通常来说仙根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有人只得一条仙根,称为单系仙根,有人有两条仙根,称为双系仙根,以此类推还有三系、四系以及五系。从单系到五系,倒也说不上谁好谁坏,盖因仙根强弱,资质好坏,不单单须得看仙根数量,还需看仙根质量。

修行中人通常将最好的仙根称为十成仙根,以此类推,最差的自然是一成仙根,一成往下,即便是有仙根存在,这仙根也往往被视作伪仙根,意思是有等于无,连一成仙根都达不到的,要想成功炼精化气都是天大难事,此等资质,简直与凡人无异。

当然,实际上仙根好坏的评判方法远比单纯地观察几系几成要复杂得多。韩素上回在界空山的坊市上甚至还看到一本《天外天仙根记事》,此书说的就是如何评判仙根好坏的方法,还记载了诸多仙根种类,其中又提到过几种特殊体质,可以说仙根资质之说发展到如今,早已经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复杂学问。各门各派甚至有专门司掌研究仙根的长老执事,这些长老执事在各大仙门挑选弟子门人时往往是能起巨大作用的。

不过韩素本身没有仙根,因此当时看到这样的书也不过是随意一扫而过,并不会太过关注于此。

更由于以武入道者历来太少,此道难成系统,韩素就算想借鉴前人经验都无从借鉴。此刻她看了春雨剑法,心中不免生出疑问:“我没有仙根,难道也没有属性?如果有属性,我是什么属性?如果没有属性,我为何又能惯用水法?”石壁之前,韩素静立许久,细思根底。

第234章 绝壁饮风雪(六十六)

这一静立,便是十日。

石壁之前,韩素神思冥冥,俨然已陷入自己的内世界中。过往修士并不算少,倒也无人将她打扰。盖因在石壁前陷入冥思是三清宫修士的常态,蓬海馆中常有静立思道者,此景已成蓬海馆特色,修士们也约定俗成不可相扰,若是有人有意相犯,免不得是要被排斥的。

韩素一缕神思从泥丸宫而下,滴溜溜滚过膻中,滚入丹田海,霎时就迷醉在一望无际的星海之中,险些沉入心海间再也不能出来!

她此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过,原来自己的丹田海是这个样子的。她的丹田中有一颗主金丹,那是她自身修炼而成的金丹,此丹有九纹环绕,九条道纹条条神秘莫测,金丹居于丹海正中,一呼一吸鼓动跳跃,吞吐真元,仿佛正在酝酿一个世界!金丹两侧环绕着日月两颗副丹,那是韩素的大道种子化成,这两颗副丹与她的金丹互成犄角,相互环绕转动不休,犹如自然天生,恍惚是星汉之相。

韩素从前无数次内视过自己丹田中这三丹,然而从前她神识探入,一直都是从俯视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丹田,却与此刻截然不同——她神思滚入丹田海中,便如自己一缕分|身,不,应当是便如她本人亲临了自己的丹田海中。

当她这一缕意识落入丹田海的汪洋洪涛,当她抬眼看去,见到前方无比巨大宛如真正星辰的金丹与日月两颗副丹,当她游目四顾,见到组成自己丹田海中无尽真元海洋的不是她原本以为的液化状态的真水,而是一颗颗虽然微小却同样如同星辰一般璀璨闪耀的灰色颗粒时,这一刻她所受到的震撼不亚于当初突破化神时在冥冥中看到宇宙洪荒那一刻!

原来这才是她丹田海的真正样貌!她往常神识内视,入目所视虽然未必尽皆粗疏,但也绝对到不了这样细致入微的境界。她从来不知道,组成她真元海洋的这些真水在被无限放大后居然粒粒如同星辰。韩素心间怦然而动,这亿万万星辰无限小时能如河海汪洋,这河海汪洋无限大时能如亿万星辰。她的真水海洋是如此,世间之水是否皆是如此?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韩素自幼广读各家经典,对释家也有涉猎,心中本就没有什么严格的佛道之别,儒家释家道家诸子百家在她眼中俱都只为探讨世间道理而存在,诸般道理一理一家,家家都有可敬之处。她如今虽然成了剑修,入了三清宫,看似修的是道,但在她眼中,道是广博的,绝非一家之言可以垄断,此刻她静思己身内世界之道理奥妙时想到了佛家学说也并无半分违和。

她心想:“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则万物皆成世界,一滴水又如何不能是一个世界?一滴水的世界中又如何不能有无数星辰?我的内世界是一大世界,我的大世界中又为何不能有无数小世界?当世界伟力由我诞生,举手投足皆是世界的力量,被拘囿于外世界的芸芸众生无数蝼蚁又有谁人能是我对手?”

她心中激荡:“这才是真正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明悟只在霎那产生,心中透定这一刻,韩素仿佛听到了无数个世界在混沌中诞生的声音。恍恍惚惚她神思冥冥,那是天地初开的奥妙道音,隔着千山万水,无数宇宙无穷世界,带着古老的触动跨越亿万万纪年的时空遥遥来到她的身边,在她耳畔奏响。

韩素如痴如醉,那一道道玄妙声音虽然她大多听不明白,但她依旧努力记忆,她能感觉到,这些声音哪怕她只能明确记住一个,也必将受益无穷。

恍惚之间,她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影像。

那是一个挺拔端肃的身影,黑衣男子自遥远的虚无中走来,无数个世界在他身后湮化无踪,他每走一步脚下都有一个世界生成,再走一步又有一个世界破灭。

一步一生花,一花一世界,霎那一生灭。

无穷的世界伟力在他身上生成,携带着一股无可匹敌深不可测的强绝意志,一步一步,走向不知名的前方。

那是剑意!

他就像一尊从亿万万纪年前走来的远古剑神,手上倒提着一柄古剑,带着一身浩荡强绝的剑意,主宰世界,主宰天地,主宰大道!

韩素控制不住向他脚下看去,努力捕捉他步伐的玄妙。她心脏一阵一阵快速跳动,全身气血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在体内奔流行走,她精神高度集中,脑中推演到了极致。

忽然,那行走中的身影停住了脚步!

韩素下意识抬头,忽地就迎上了一双深目。那目光深不见底,内中仿佛蕴藏了数不清的星辰世界,在那一霎那隔着无数时空与她目光相对,直刺入她目光深处!韩素心下大震,忽然浑身气血剧烈翻涌,丹田海中的真水汹涌跃动,忽地掀起万丈狂澜,她喉头一甜,当即一口心血涌至喉边,她强行咽下了这一口鲜血,这一刻也终于彻底从适才的奇异影像中挣脱而出。

“又是他!”韩素回过神来,再看眼前石壁连绵几无尽头,两侧或有宽袖佩剑的修士悄然无声地走过,一切静谧古朴犹如亘古,她在这一瞬间就有种恍惚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数息之后方才彻底清醒,可韩素心中的震撼犹然未去。她不是第一次在脑海中看到适才那到人影!当年在剑岛之上,她立志要攀上剑峰之巅,剑峰上残余着天地间不知道哪一位大能留下的剑意,以至于剑峰周围草木无生,剑峰之上无人敢去!韩素偏偏要逆行而上,她在艰难的攀爬过程中一次次被剑峰上的剑意轰下,却也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对自身剑意领悟更深。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磨练当中,她触动剑心,在某一刻竟然看到了虚无中那位伟大的剑修足下生花,踏灭世界而来的影响!

韩素深信那是促使剑峰形成的那位高人留下的道印,这道印玄妙无比,韩素每看一次都能有新的领悟,但这道印虽然被她看过一次后就深深记在了心上,可若不是有所触动,实际上她想要自如看到这一段影像重现也是不容易的。正因为如此,韩素更是深深记得,在从前,她绝无与这位强横存在对视的经历!对方那一举动使得这一段古老影像在那一瞬间竟像是从遥远的时空之外活过来了似的!韩素心头依然激荡着种种情绪,数不清道不明的玄妙道蕴在她心间流转,她又是震惊又是神往,甚至忍不住揣测:“莫非那位前辈竟还活着?”

第235章 绝壁饮风雪(六十六)

韩素在石壁前静静参悟,心中诸般念头越发明澈:“世人修炼,先有仙根,方能引天地元气入体,以天地元气补充炼化体内精气,从而凝结元神金丹,化凡为仙。仙根天生,各有属性,又因各仙根属性不同,所能吸引的天地元气属性自然也各不相同,日积月累,修士之间属性的划分也就越来越明显,因此在修行道上,属性的生克才会显得那样重要。”

“我却没有仙根,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属性偏差。当年我以武入道打开天门,引天地元气入体,我的丹田海也是来者皆收,不论什么属性的元气都能炼化。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我的身体自然是一个内世界,当日后修为更深,我还能在我的内世界中开辟无数大小世界,世界之力皆在我身,又何尝需要属性之分?”

“乾坤阴阳,五行大道,日月星辰,恒宇宙光,天地万象,何处不在世界之中?”

“我的世界,我为主宰!”

韩素一点神思犹如微光,却仿佛散发着无穷热量,端照在自己广博无垠的丹田海中。在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无数的世界之花在自己眼前次第绽放,花朵绵延成海洋,穿越了恒宇宙光,一路绚烂,开向了无穷无尽的不知名远方。

她心中仿佛有无限浩大的情绪在翻滚激荡,她的神思却稳固依旧如同最初,她的思绪从来没有哪一刻是如这般清明。

“我如今修为还浅,丹田海中的无数世界只是我臆想的存在。它们可以说是真实,也可以说是虚假。它们真实在我心中,却虚假在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无比玄妙的命题,有关于“心”与“物”。世上曾有无数智者贤达为其注解,但种种答案却正如这个命题的存在——是心以为有所以有?还是心以为无所以无?或者两者皆荒谬,唯物质本真永恒?

这本来就是一个悖论,正如韩素丹田海中的无数“世界”,这些“世界”其实本质上不过是她的丹田真水,还远远达不到具有世界之伟力的程度,对真正存在的三千大世界无数小世界而言,韩素内中的无数“世界”显然等同虚幻,是不被认可的。但对韩素自身而言,她心里已经认同了自己身体里蕴藏无数“世界”,她已经“自证”,又何必疑惑,何必求得外界认可?

修行修行,修到最后,最后所求不过“证道”二字而已。

三千大道,无数小道,皆可由人证得,此便为所谓“得道”。

修士修行,无不追求得道,因得道方得永生,因得道方得不朽,因得道方得与天地并肩,因得道方得凌驾诸天,掌控大道!

如果此时有仙界大能者得知韩素在思悟当中竟已有跳脱天地“证道”之樊篱,而隐隐有走上“自证”之道的倾向,只怕是没有几个会不惊骇万分的。

跳出天道樊篱,而求“自证”,这才是真正的逆天!修士修行求长生,看似是逆天而行,但其实都还在天道许可范围之内,否则又如何会有人天生仙根可以修行?

而寻常以武入道者虽然并没有仙根,然而其入道时既有大道种子降下,同样可见以武入道也被天道承认,其道路虽则无比艰难凶险,但亦不能真正称之为逆天。

唯有“自证”,不求天道认可,只求自证自身,视天道为无物,以己身为至尊,方才真正可称逆天!

韩素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此刻的她对于“自证”还只是存在有模糊想法而已,这个想法还太过微弱,她本身的实力于天地而言更是不值一提,因此即便她心有所动,却根本引不起天道注意,自然,她自己对此就更无察觉。

“我的内世界如今虽然还只在初始的构架当中,但我心中既然已有世界,便等于存在了方向。”她心中种种思绪翻滚,书下一行行奥妙道诀,“我原本没有功法,如今既然走上了自创功法的道路,我的修行方向又是以内藏世界为主,这套功法不如就定名为《恒宇宙光诀》,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宇宙之内包罗万象,天下万物万事皆莫能跳脱时空之存在,我若创造世界,定然先有空间为承载,再有时间为变化,如此才成世界。”

这是一个无比宏大的目标,虽然以自身为内世界的概念并不是韩素首先提出,在无数纪年的仙道史上一代代天才也曾创造过无数令人惊艳的修行法门,然而以恒宇宙光为修行根基的在这其中依然算是凤毛麟角。从古至今,敢于修炼世界之力的,无不是世上顶顶杰出的英才人物。韩素知道自己的目标大得可怕,完成的可能性极低,但她既然心中动念,决定了这样走下去,就绝不会再去考虑前路是否艰难,自己又能否成功。不到那一刻,谁又知道结果如何?

韩素心中种种思悟,至此已是豁然开朗。她借鉴春雨剑法中转化剑气之法门,加上自己的理解,首先感应水元气,再将体内无属性的真元转化一部分为水属性真元。她开始压缩这一部分真元,将春雨剑意融入其中,一点点改造这些真元的结构。一段时间后,这一片水属性真元开始液化成水,水又散发为雾。雾气上浮从韩素丹田里的真元海中冉冉升起,飞至她那高悬于丹田空间的日月双丹与主金丹之下,最后一团团聚集,环绕在天空中的三颗“星辰”之侧,俨然已成云状!

风动,云动,雷起!

轰然一声春雷响,丹田海中万丈波澜起,乌云下沉,春雨洒下,点点滴滴细雨渐大,最后一颗颗沉甸甸砸入海中。海中山脊隆起,化成一座座小岛露出点点尖角,尖角上草木滋生,雨苔渐厚,绿意渐长。种种变化,无不神奇。

只可惜不过片刻那真元海中狂澜摇动,就将一座座小岛掀落沉底,最后又尽数消散海中,化回真元。

这是因为韩素修为尚且,真元不济,也是因为她心底虽然已有框架,真正的感悟与积累却还是太浅,不经历过完整的三千大道,又谈何创造自己的世界?即便只是残破的世界一角,以她如今的实力也还是太过勉强!饶是如此,这不过片刻间的演化仍旧精妙得令人回味无穷。韩素只觉得心头颤抖,造物神妙,今始方见,小荷一现,竟已是如此动人!

第236章 绝壁饮风雪(六十七)

韩素花费半年的时间流连在问剑馆第二层,她看过了《春雨剑法》,也看过了《夏雷剑法》,还有《秋风剑法》、《冬雪剑法》。

这四套剑法结合而成就是一套四季剑法,若有人能四季同修,则四季剑法的威力堪比地级二品剑法。但之所以这四套剑法被拆分开来放在问剑馆第二层而不是第三层,却正是因为能够同修这四套剑法的人多少年都未必能出一个,四季剑法不能结合为一,拆分开来也不过是四套普通的玄级二品剑法而已,远不够资格上问剑馆第三层,这才被放在第二层。

韩素能够同修四季剑法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套剑法对寻常流连在第二层的炼气后期与化神初期修士而言是个大便宜,对韩素而言倒也不算太过稀奇。她如今已是化神中期,又是乌剑山亲传弟子,若是想要地级二品的剑法大可直上问剑馆第四层,拿出功德值兑换就是。

当然,兑换地级以上功法往往需要不菲的功德值,即便韩素是乌剑山亲传弟子在这一点上也不能减免,所以能够有免费的地级剑法学总比没有要好。况且这套四季剑法在拆分组合上颇有特色,韩素细思其中精妙,还是大有所得的。

韩素体内真元没有属性限制,同时又千变万化,随时可以转化成各种属性的真元,也随时可以从各种属性转化回原来的无属性。

她也切实地做过各种尝试,例如将部分真元转化成水属性真元,然后将这些水属性真元炼化压缩改造成水属性的春雨剑气,或将部分真元转化成雷属性真元,再将雷属性真元炼化压缩改造成雷属性的夏雷剑气等等。转化成剑气的真元与元始状态的真元相比,其威力虽然因为韩素尚且身在问剑馆二层而不便测试,但光只是凭她敏锐的灵觉,就已经足够她大致分辨出两者威力的差距,的确是不可同日而语。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剑气,我此前那些粗糙压缩的真元能够具有不俗的威力不过是因为有我剑意加持,倘若没有剑意,那些又如何能被称为剑气?”

韩素也才渐渐了悟,世上剑修不多不少,其中能够修出剑意的却绝对称得上稀有,为何在能够修出剑意的剑修堪称稀有的情况下,剑修的整体战力依然如此受到世人推崇,甚至被公认为诸修之首!皆因寻常剑修即便修不出剑意,但剑气之犀利已经足够他们横扫普通的同阶修士,剑修战力远超同阶也因此而实至名归,多少年来甚至成为常识,被修士们所共知。

虽然在有些剑修眼中,不修出剑意就算不得真正的剑修,但在世人眼中,只要修出剑气就已经能够被称为剑修了。

“我虽然早已修出剑意,但也绝不可忽视剑气的作用。”渐渐懂得真正的剑气应当怎样修炼的韩素只觉眼前又被推开了一扇从前所未见的大门,“剑意纵然比剑气强大千万倍,但同属性的剑意若是能得剑气加成,其威力却绝不是粗糙的真元叠加那样简单。不过我在二层虽然学到了各种剑法的剑气转化之法,但这些属性各异的剑气却终究不是真正与我契合的剑气。不过要想创造出真正包罗万象与我剑意完全契合的剑气,以我如今的底蕴却还远远不足。”

除了四季剑法,韩素还仔细研读了其它许多的剑法。

这些剑法都是在某一方面或具有典型性,或具有特色的。如五行剑法,五行剑法同样分为五套,与四季剑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五套剑法分别是《庚金剑法》、《甲木剑法》、《壬水剑法》、《丙火剑法》、《戍土剑法》。不过与四季剑法很难被人成套修炼不同的是,同时具有五系五行仙根的修士并不算太过稀有,所以能够同时修炼五行剑法的修士也不算少,这五套剑法可以算是五行类剑法中的基础代表之作,虽然并不艰深,但内中包含的许多道理往往直指五行的根本,很有一些更高深的五行类剑法都是以这五套剑法为蓝本再创作而来,韩素学五行剑法,首先就是选择这五套。

除此以外,还有《两仪剑法》、《乾坤剑法》、《天府剑法》、《春秋谱诀》,有特色如《北斗星辰剑》、《星月潮汐剑》、《天风千幻剑》等等。林林总总百种往上,从阴阳五行,到日月星辰,甚至到草木生灵乃至万物,在先辈剑修宗师们的体悟之下,几乎无有不可入剑。

韩素如痴如醉地学着,这些包罗万象的剑法不止开阔了她的眼界,更使她从另一个独属于剑修的角度对世界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怪乎凡间常有仙人传说,只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世界的讯息实在太丰富了,管中一窥已是如此,修士们求道若是没有足够多足够长的时间,又如何在那无数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求到自己需要的那些信息,然后专注深入地研究下去,最后得道成仙?

沧海桑田,世界朽灭而我不朽,摸约才是真正的仙人风采。

韩素习得剑法百十篇,等到终于觉得此阶段在二层不能再有新的收获时,已是半年后。

半年后她从第二层离开,又上了问剑馆第三层。

问剑馆共分九层,第一层收录的大多是化气期小修士们修炼的基础剑术,也有一些剑修专用的基础铸剑之法,这些法门按照修仙界的通用品级划分之法来划分,也大多是在黄级二品到三品,其中或有佳作,但终归因为品级太低,对如今的韩素而言意义已经不大,不值得她在现阶段为之花费时间。

第二层收录的则多是玄级一品到三品的剑法,从炼气初期到化神初期的修士都可以到二层来选择剑法进行修炼,其中既有低门槛易修行的,也有相对高深即便是化神期修士来学习使用也不算辱没的精妙剑法。尤其是第二层收录的许多剑法甚至都已经涉及到剑意的修炼,其中各种剑气的修行法门也都别具特色,韩素在二层停留半年,可说是所获匪浅。

到第三层收录的则都是地级以上剑法了,对应第三层收录地级一品剑法,第四层收录地级二品剑法,以此类推,一路往上,问剑馆的第八层甚至收录有天级三品的剑法!天级三品,这在天外天修仙界已经是最顶级的修行功法,即便韩素如今是乌剑山亲传弟子,在她没有为宗门做出无可争议的巨大贡献之前,她也是没有资格踏上问剑馆第八层,取阅其中的天级三品剑法的!以韩素如今在三清宫的地位,她最多能够上到第四层,通过贡献点换取其中地级二品的剑法。而这对现阶段的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第237章 绝壁饮风雪(六十八)

韩素流连问剑馆中,在第二层停留半年,上到第三层她又停留了半年。

等上到第四层,她一共选习了三篇剑法,她在每篇剑法的石壁前又各停留了一年,如此一忽,就是四年过去!

光阴如同逝水,只在人呼吸之间就奔流而去,等到韩素从无限浩瀚的剑道世界中偶一醒神,方才忽忽然有所觉,这时间竟然过得这样快!

流连在问剑馆中的韩素不知道,她从天罗风云榜下走过,并且引得榜单变动之事早已传遍天下。

四年的时间对于如今才只三十出头,并且从凡间来到天外天还不算久的韩素而言很值得去记一记,可对于早已习惯了修仙无岁月的大多数天外天修士而言,这四年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四年时间不足以让神都门被灭的后续事件尘埃落定,各大派甚至至今仍在扯皮,关于利益应当如何分配,是战是和也仍旧无有定论。四年时间也不足以让天罗风云榜变动之事平息下来,三清宫外,持枪的年轻人仍旧静立在那恢弘的宫门之前,向天下扬言,要挑战韩素!

他这一站就是四年,韩素一日未从问剑馆中出来,他就等待一日。

不论风吹日晒,不论天气变化,不论人来人往,不论人言纷纷。

这个年轻人就是从东林魔渊中破关而出的石寒晖,榜单变动前天罗风云榜上的第一百名!天斗门核心弟子,破天龙枪石寒晖!

而甚至觉得四年时间都算太长,还在着意等待着韩素动静,关注着她一举一动的除了石寒晖其实还有许多人。这其中,又以出身天门山的聂书寒为最。

这一日,问剑馆一层大门前时刻流动不休的剑气光幕中忽地缓缓走出一人。这人纤腰长裙,白衣宽袖,云鬓似鸦羽般斜挽了一个凌虚髻,有剑光的虚影在她背后沉沉浮浮,她抬手轻轻拨开前方剑气光幕,就在谁也不曾注意到的时候,出现在了人前。这人正是韩素,四年沉淀,她剑意愈发内敛,若说从前还常有几分锋芒外露,如今的她却只如那深藏鞘中的绝世名剑,不经意时点滴光华不露,然而若是有人长久注视,则即便隔着剑鞘都无法不感觉到那令人心悸的恐怖气势。

也不知是谁首先注意到了她,常年流连在问剑馆门前传送阵旁的修士群中忽然爆发出一声惊呼:“是韩素!”

韩素目光微微转过来,另一侧立着天罗风云榜的巨大石碑下又轰然爆发出一阵议论的声潮。她走向传送阵,传送阵旁的人群就像被排开的浪潮般纷纷退散两侧,她走到传送阵边缘,正要踏入,身侧忽然传来声音:“韩师叔!”

“韩师叔!”说话的人声音中带着恭敬与不算太明显的喜意,他越众而出,一边向韩素施礼,“四年不见,韩师叔风采又更胜往昔了!”

韩素停了片刻想起来这个人是谁,她道:“岳正。”

四年前韩素初来蓬海馆,接待她的千纶殿执事正是眼前这个岳正。修仙者记忆力都好,韩素更算是个中翘楚,她见过的人断没有不记得的,更何况当时她与岳正还有过交谈,就更不会不记得此人。

岳正惊喜道:“难为韩师叔还记得晚辈,韩师叔从问剑馆出来,怎地不去天罗风云榜下走一走,便直接要传送离开了?”

他态度自然顺畅,仿佛全然不觉得以自己与韩素不过一面之缘的关系就跳出来说这样的话会有多唐突,韩素也不在这些细节上与人计较,只淡淡道:“不必。”她虽然知道天罗风云榜,但是对这榜单在天外天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别说她只是上榜第九十六名,就是上到第六十六名,甚至第六名,她也未必会对此而有多在意。

韩素踏入传送阵,阵中光芒微微一闪,等她再次从传送阵中出来,就已经来到了四年前她初来蓬海馆时最先经过的千纶殿中。

千纶殿中认得韩素的修士倒是不算太多,至少比起问剑馆前几乎无人不识她的状况要差太远了。

三清宫中一共坐落有八十一块天罗风云榜,蓬海馆就有七十二馆,以三清宫构架之庞大,蓬海馆这七十二馆自然不可能每一馆前都坐落有一块天罗风云榜。

在整个蓬海七十二馆中,门前立有天罗风云榜的通共也只有三馆,这三馆分别是问剑馆、修罗馆、天人馆。这三馆门前的热闹程度也往往因此而远超它处,而自从韩素从问剑馆前的天罗风云榜下走过,更改了榜单以后,更有许许多多关注此事之人慕名而来,长时间守候在问剑馆前,只为见上韩素一面。她从问剑馆出来时在那门前能遭遇到那样的盛况,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与旁处不可相提并论。

而与此同时,三清宫宫门之前手持长枪,如同擎天巨柱一般闭目静立了四年之久的石寒晖忽地睁开双目。他长枪左划,忽地上前一步,枪尾斜刺里往前一伸——咚!

震天巨响在此时轰然响起!

石寒晖一枪击打在三清宫宫门右侧的夔牛石鼓上,他全身法力涌动,枪杆上灵光大盛,薄雾一般的灵光圈中浮现出龙吟虎啸的种种异象。

咚!咚!咚!

震天的响动惊得三清宫内修士们飞起一片,纷纷前来查看宫门前异动的缘由。

石寒晖接连三次击响夔牛石鼓,张口吐气,出声:“韩素!石某愿与你生死约战,便在三清宫前,战败者魂飞魄散,真灵永灭,万世不得超生!你可敢战否?”

轰隆隆的声音凭借夔牛石鼓的特殊功效而在百万里三清宫的上空轰然震响,突来的声势惊得不知有多少人勃然失色。三清宫前的夔牛石鼓不是寻常事物,上古时代三清宫初立,天庭初建,创立这一体系的古仙人们为了展示三清宫存在的公正,特意在宫门之前建起了十座巨大的夔牛石鼓,并放言,但凡能将夔牛石鼓敲响三声者,皆可在规则范围内正当地向三清宫提出一个要求,三清宫必须予以考虑,不可分毫懈怠。

夔牛石鼓的传说古来皆有,但相较于夔牛石鼓一旦被敲响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夔牛石鼓的难以敲响则更是闻名于天下。

而至今,已有近三万年不曾有人敲响夔牛石鼓了!

几乎没有人知道夔牛石鼓能够被敲响的真正条件是什么。

所以夔牛石鼓不响,不是无人敢做,而是无人能够!而今石寒晖居然敲响了夔牛石鼓,他敲响夔牛石鼓后不提旁的,居然只是放言向韩素挑战而已!他要向韩素挑战,有的是方法,又何必浪费一次敲响夔牛石鼓的机会?当石寒晖的声音紧随着石鼓的声音而在三清宫上空响起时,几乎所有听到这个声音的人第一反应都是震惊,以致难以置信。当然,也有例外。

第238章 绝壁饮风雪(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