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说起来…”丫鬟又想抱怨几句,见郑大奶奶面色不好,丫鬟急忙收口,给郑大奶奶倒茶,又给她捶背,郑大奶奶才觉好受些。

刘 七媳妇到了宁敏身边,青娘也没什么好叮嘱的,只让她带好孩子,又说等她女儿再大些,就送进来,做了宁敏的玩伴,这更让刘七媳妇欢喜。青娘又问过刘七媳妇, 晓得她到这里,也不过五年,连刘七到这,也不过七年时间。青娘不由叹息,瞧来郑大爷两口,这几年可真是没闲着,把原来那些老家人,都换了个七七八八,难怪 郑大奶奶敢想到让郑明德回来稳住局势的主意,这家上下,已经牢牢握在郑大奶奶手中了。

、第62章 打算

郑明德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郑续在灯下临帖,宁敏在旁不时伸出手去拿郑续的笔。郑续不耐烦地抬头瞧着青娘:“娘,你把妹妹抱开!”

“不是你说了,要好好照顾妹妹的?”青娘上前抱着宁敏,宁敏还是要伸手去扯郑续手里的笔。郑续的嘴撅的很高:“是要照顾,可也不能这样啊!”

“不能哪样?”郑明德掀起帘子走进,郑续放下笔指着宁敏对郑明德告状:“爹爹,妹妹总捣乱,娘还不肯把她抱走!”

“你爹一回来就和你爹告状,还一告告两个!”青娘笑吟吟地对儿子说,宁敏已经对郑明德张开手索抱,郑明德接过女儿,对郑续笑着道:“学问学问,必要不以外物喜悲,你这连一点小事都不能做好,还怎么做好学问?”

郑续伸手抓抓后脑勺,青娘已经对郑明德笑着道:“续儿还小,你教他这么些还早!”郑明德抱着宁敏笑着坐下,宁敏去拿郑续临的贴,郑明德握住女儿的手,就着女儿的手瞧了瞧对郑续笑道:“临的也不算差。!”

郑续这才露出一丝笑,绿儿已经端了茶上来,青娘笑着问郑明德:“你今儿回来的这么晚,想是在三叔公家里,又听了许多教导?”

郑明德刚想说话,瞧一眼绿儿,绿儿已经拉着喜儿往外走:“二爷二奶奶尽情说话罢,有我和喜儿在外瞧着呢!”郑明德对绿儿喜儿点头:“聪明丫头!”

绿儿喜儿腼腆一笑,走出屋子。

宁敏已经在郑明德怀里打哈欠,青娘把宁敏接过,又对郑续道:“和你妹妹睡觉去,都这会儿了!”宁敏一打哈欠,郑续也就困了,但还是不肯走,眼巴巴地瞧着郑明德。

郑明德捏一捏儿子的脸:“去睡罢,明儿我不出门,就和你们玩一天,还有,后日一早,还要去拜你们祖父祖母的坟!”

郑续听了郑明德的话,乖乖地跳下椅子,青娘牵了他,抱着宁敏走到外面,唤来刘七媳妇,让刘七媳妇带着这两个孩子下去歇息。绿儿也去帮忙,屋外留的喜儿一个。

青娘这才重回到屋内,见郑明德面色疲惫,青娘拍拍他的手:“这个家里,不用你说,就我今儿知道的,就晓得和原先不一样了!”

郑 明德瞧向妻子:“有什么不一样?”青娘微笑:“这族里的堂房妯娌们,和大嫂子关系很好,这是其一。其二呢,这家里上上下下的下人,除了有几个大嫂子的心腹 之外,不管是丫鬟也好,管家媳妇也罢,都是这七八年才投来的。账房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是五年前大嫂子的娘家哥哥荐来的,用到现在!”

郑明德笑了:“倒是难为了你,也…”

“别说什么牵连不牵连的话,你我是夫妻,好的歹的都要在一起,难道我还嫌弃麻烦,带上两个孩子就走了,留你在这里,和他们斗个你死我活?”青娘的话让郑明德笑着把青娘的手握在手心里:“要能,我还真想拔脚就走。”

青娘挥挥手:“别去想这些了,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的过。大嫂子是个不好相与的,虽面上笑容很甜,可心里怎么想,谁还不晓得?”

郑明德点头:“我今儿在三叔公家,三叔公也说了大嫂子的许多不是,还在那教我,要你把这家里的事都接过来,还说这是天公地道的,哪有大嫂子给小叔子当家的理?”

青娘嗤地笑了一声:“三叔公还真是迫不及待,想着坐山观虎斗,好从中取利呢!”郑明德也笑:“三叔公心里,只怕我还是五年前的我呢,况且这么几年在外头,三叔公觉得,我对大哥大嫂定然是有无尽怨恨,不把这点怨恨发出来,是不成了!”

“那你想怎么样?”青娘的话让郑明德笑了:“我难道还能如了三叔公的意?不过是听他在那唠叨,横竖我也只想把娘的绸缎庄要回来,等拿了绸缎庄,我们就搬离这里,任他们在那怎样争,都和我们无关!”

郑明德的话让青娘面上笑容更深:“我还以为,你要顺着三叔公的话往下说呢!”郑明德用手揉下额头:“谁也不是孩子了,还要被他当枪使?他和大嫂子,横竖都有自己的算盘,我偏不如他们两个的意。”

青娘抿唇一笑,郑明德刚要说话,喜儿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二奶奶,大奶奶遣人送东西来了!”

青娘命人进来,来送东西的是郑大奶奶身边那个得用的丫鬟,瞧见郑明德,那丫鬟急忙行礼:“二爷回来了?方才大奶奶还说,三老太爷和二爷许多年没见面了,只怕要说到夜深呢!”

“三叔公毕竟上了年纪,说了会儿,就觉精力不济,我也不敢太打扰老人家,也就告辞回来了!”郑明德对丫鬟含笑解释。

丫鬟不过顺口一问,问过了就对青娘笑道:“大奶奶见二奶奶身上衣衫有些单薄,首饰也有些少了。特地打发我把大奶奶原先的料子拿了几个过来,给二奶奶裁衣衫,还寻出几样首饰,说二奶奶不嫌弃的话,就收下,这也是做妯娌们的意思!”

丫鬟说着,身后的婆子已经把手里拿着的料子、首饰放在桌上,青娘扫了一眼,郑大奶奶的东西,都没有差的,那几样首饰做工也很精致。

青娘满面是笑,对丫鬟道:“这怎么好意思呢!”丫鬟面上已经带着笑,想替郑大奶奶再说几句,青娘已经话锋一转:“不过大嫂子既然说了,这是妯娌间的意思,那我也就收下。喜儿,过来倒茶!”

喜儿应是走进,那丫鬟面上的笑都凝固在脸上,喜儿已经倒了茶过来,对那丫鬟道:“姐姐请喝茶。”那丫鬟这才回神过来,急忙道:“大奶奶那里还有事打发我要做,我就不喝茶了!”

青娘晓得这该赏丫鬟钱的,不过青娘索性要演就演到底,笑眯眯地对那丫鬟:“既然大嫂子那还有事要打发你做,那我也就不留你了,喜儿,替我送送!”

喜儿应是,请这丫鬟往外走,丫鬟自然不能再留,艰难地对青娘重又现出笑容,行礼退下。

青娘转身就见郑明德瞧着那几样首饰,面上神色似有不对,青娘正要问郑明德,郑明德已经拿起一对手镯:“这对镯子,是我娘的东西,娘过世时候,这些东西,都有专人清点,原本该…”

青娘感受到郑明德的哀伤,轻轻地拍拍郑明德的背,郑明德点着那手镯上镶的珍珠:“这手镯,想是她们后来改过,这珍珠,我记得该是八颗龙眼样大小的,一模一样,浅浅粉色。”

青娘接过镯子,那珍珠有两颗米粒大小,洁白圆润。青娘望向郑明德,郑明德收起哀伤:“你说,他们当时那样算计,那样翻脸,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青娘也回答不出来,或者该说,就算有答案,可这答案,也太伤人!

喜儿送那丫鬟到院门口,喜儿刚想停下脚步,那丫鬟已经上下瞧着喜儿,喜儿会意,跟那丫鬟走出院子。那丫鬟又走了一段路,这才对喜儿道:“我见二奶奶待你,也还好,你可休要忘了大奶奶!”

喜儿已经吓的要给那丫鬟跪下:“这自然不敢忘!”那丫鬟把喜儿拉起来:“说话就说话,好好的跪什么?你啊,就是这胆子小,不然早该上去了!”

喜儿应是,那丫鬟又瞧了瞧喜儿,这才轻声道:“这一回的差事要办的好,奶奶定不会亏待你们的,也别送了,回去告诉绿儿。”

喜儿再次应是,那丫鬟又盯了喜儿两眼,这才含笑道:“绿儿比你聪明,你们两个,可要互相提点着!”喜儿露出笑:“姐姐的话,我定会告诉绿儿!”

丫鬟这才满意转身离去,喜儿瞧着丫鬟的背影,想着那天绿儿说的,这县官不如现管,自然只有先应了这边!

第二日郑明德果然一日没出门,青娘又借着去道谢兼催郑大奶奶把上坟的东西都准备好的借口,又去寻郑大奶奶。

郑大奶奶瞧着青娘手腕上的那对镯子在袖子之间闪耀,望着青娘那不断张开又合拢的嘴,郑大奶奶觉得头又开始疼起来,昨日不该把这对镯子给了青娘,虽说是婆婆的故物,毕竟也改了一下,若非嫌这对镯子太沉,没带过几次,也不会想着这样的镯子就适合青娘这样的人。

原本是想用这对镯子嘲讽青娘,谁知这会儿听到这镯子的叮叮当当声,郑大奶奶又恨不得把这对镯子从青娘手腕上褪下。

青娘说了半天,停下喝茶:“大嫂子觉得如何呢?”

“就该这样办!”听了半天废话的郑大奶奶没情没绪的说。青娘手一拍,两只镯子又撞在一起,接着青娘就笑道:“果然嫂子待我好,一说就肯!”

、第63章 相遇

郑大奶奶面上的笑都快维持不下去了,偏生青娘又亲热地过来拉郑大奶奶的手:“说来怎么都不见琴姐儿,她和敏儿两个,年纪差不多,姐妹们正该和睦!”

“琴姐儿在学针线呢,守孝时候,正该好好学学东西,等孝一满,那时也十一了,该说亲了!”郑大奶奶的话已经从牙缝里挤出来,又不着痕迹地去那帕子,把青娘的手甩开。

青娘只当没瞧见郑大奶奶那一闪而过的厌恶,口里啧啧称赞:“琴姐儿真是聪明伶俐,那么小小人就开始学针线了,真不晓得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她。难怪这走路说话,都是大家闺秀的样子!”

郑大奶奶提起女儿也有几分得意,不过不快活处是青娘也提起,于是郑大奶奶只斜了青娘一眼就笑道:“这什么样的人,总要合适的!”

“奶奶,昨儿您没睡好,这会儿要不要再歇一歇?”丫鬟见青娘的话越来越多,郑大奶奶的脸越发挂不住,急忙上前笑着问。郑大奶奶听到丫鬟这话就对青娘道:“二婶婶是自家人,我也不和你客气!”

“大嫂子您尽管歇着!”青娘已经站起身,丫鬟正要送青娘出去,青娘心中冒出一个主意,接着转身,停下脚步,笑吟吟地又带有几分局促地对郑大奶奶道:“昨儿三叔公和我家的说了,说没有大嫂为小叔子当家的,他不好意思说,我也觉得,大嫂子这么好,我哪能说这样的话!”

这话对郑大奶奶来说,比得上一个焦雷,面上的笑容都凝滞在那,青娘已经又道:“哎呀,他和我说了,不许和大嫂说的,我怎么口快又说出来,大嫂您歇着,我回去了!”

郑大奶奶勉强露出笑:“慢走!”青娘走出屋子,转身瞧郑大奶奶一眼,见郑大奶奶面上焦急之色没褪,青娘不由在心中一笑,带了绿儿就离开。

丫鬟往外送了送青娘,回头见郑大奶奶坐在桌边,满目震惊,丫鬟上前道:“奶奶您别把她的话放在心里,要管家,她有这个本事?这家里,一年…”

郑大奶奶鼻子里面哼出一声:“什么有没有这个本事,族里的那些长辈们,你又不是不明白!”丫鬟被郑大奶奶喝了一句,用手掩住口,接着才道:“可是奶奶,他们也…”

郑大奶奶心烦意乱:“真要让她来管家,且不说管不好,我和琴姐儿,就是他们的下饭菜了!”想着郑大奶奶恶狠狠地道:“难怪他们肯答应让你二爷回来,原来早想着算计好我,真是好一出计策!”

丫鬟见郑大奶奶面色,不敢多语,郑大奶奶想了想又道:“我就奇怪,为什么你二爷回来这么些天,就没提过那绸缎庄的事,原来是在这等着我。真要让他们得了意,我和你大爷,就是白白为人做了嫁衣!”

“奶奶,您也不必那么心焦,二奶奶这话,也不过顺口说说,还没说定呢!”丫鬟劝慰着郑大奶奶,郑大奶奶连连喘了好几口气,面上又露笑容:“也是,不过是个村姑,等再用好话哄哄她,这没见过世面的人!”

丫鬟想着就笑:“那么大副镯子,她戴在那,也不嫌沉,那镯子,还不时地撞在一起,亏的是在这里面,要是出去外头做客,岂不惹人笑话?”

郑大奶奶也笑:“等明年过了年,我们也能出去应酬,到那时,带她出去,瞧她的笑话!”丫鬟点头:“对,到那时候,她就晓得,穿了这好衣衫,戴了这好首饰,也不过是…”

“沐猴而冠!”郑大奶奶接口说了一句,主仆两人都笑起来。

郑大奶奶在背后嘲笑青娘的话,青娘不知道也不会放在心上,真要说起这嘲讽的话来,青娘先头丈夫没了那一年,青娘听的又不少,就那么几句,谁在意?

第二天青娘夫妻起来,梳洗后带了孩子,坐车往坟墓那边行去。郑明德父母去世之后,郑大爷说那年山向不利,祖坟没有合适位置,在外面重新选了块地,葬了郑明德父亲。

郑明德后来晓得,这不过是托词,因为祖坟之中,葬的是郑大爷的母亲。不过人都已经过世,再争这些又有什么意思?此刻郑明德瞧着父母的坟墓,面上感慨顿生。

郑续已经上前念着墓碑上的字:“先考郑公讳…”青娘打一下儿子的手:“你啊,这是你祖父,你怎能念他的名讳?”郑明德亲手把坟墓上的草给拔了,把祭品都放在供桌上,见郑续的面上有些委屈,郑明德拉了郑续,青娘抱了宁敏,一家四口跪在墓前行礼。

爹,娘,我回来了,敏儿姓宁,娘,当日您应过外祖父的话,我全记得!我也做到了!郑明德在心中默默祝祷!宁敏瞧着那坟墓,抬头望着郑明德。

郑明德抱起女儿,走到母亲墓前,教宁敏用手去摸那个宁字:“敏儿,这就是你的姓,宁!”宁敏瞧着郑明德:“爹爹,我…”

宁敏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传来一个苍老的,有些激动的声音:“这是,德哥儿?”

这个称呼,已经很久没人会这样叫郑明德了,郑明德转身,看向那人,那人面上已经露出激动神色:“真的是德哥儿,我还以为,再瞧不到你了!”

“王妈妈?”郑明德已经认出这就是当日母亲身边的心腹婆子,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把宁敏交给青娘,面色激动地说。王婆子眼里的泪吧嗒吧嗒地流:“德哥儿,这都七八年了,从太太过世时候,我就…”

青娘已经明白,这就是郑明德要寻的人,青娘笑着走上前,对王婆子道个万福:“妈妈好,他经常说,要来寻妈妈您,没想到在这遇到了!”

王婆子瞧向青娘,那泪流的越发急了:“这是二奶奶吧?哎呀,我这老婆子,哪能受您的礼,二奶奶您先坐下,我该给您行个礼才是!”

说着王婆子就要跪下,郑明德急忙扶起王婆子,青娘拿过小杌子来,郑明德拉着王婆子坐下:“王妈妈,这在娘的墓前,您就别那么客气,再说这么些年,我一直想着您,还想把您寻回来!”

王婆子用手擦一下眼中的泪:“果然还是德哥儿惦记着我,寻我回去做什么呢?我一个年纪老大的婆子,又不能帮忙!”宁敏瞧着王婆子,突然伸出手对王婆子:“要抱!”

这喜的王婆子心花都开了,接过宁敏就对郑明德道:“这姐儿生的真好,要是太太还在,瞧见这姐儿,还有那哥儿,还不晓得多欢喜呢!”

郑明德听到这话也十分感慨,笑着道:“这孩子,我让她姓了宁!”

王 婆子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件事,白郑明德一眼:“你后面的事我都听说了,还想着你出去这么些年,只怕比原先稳重多了,谁晓得还是和原先一样任性。当日这件事, 原是那一家,这样答应老太爷的,可后来老太爷一没了,那一家就做了那么不要脸的事,虽有这边老太爷、老爷帮忙,但毕竟和那边,还是断了亲,连太太的嫁 妆…”

王婆子咳嗽一声:“罢了,你小时候就不喜欢听我说这些,这会儿想来你也不爱听,我也就不说了。这姓啊,你还是改过来,免得那族里,只怕又有什么是非!”

“那族里,横竖是非都多!”郑明德顺口说了这么一句就对王婆子道:“王妈妈,不提这些了,您可晓得这会儿,我又回来了!”

王婆子咳了一声:“这有什么,我恍惚听说大爷没了,连大爷的那个儿子也没了,大奶奶的脾气,罢了,她毕竟是主人,我不好说什么。你这会儿回来也很好,也是认祖归宗,别任性了,把这姐儿的姓,给改回来罢!”

郑 明德又笑一笑,岔开这话不提,对王婆子道:“遇到妈妈,也是意外之喜,妈妈可愿随我们夫妻回去?”王婆子瞧着郑明德,郑明德一脸认真,王婆子低头苦笑: “按说呢,当日太太去世时候,我答应过她,要好好照顾你的,可后来那都叫什么事?等后来晓得大爷坏了良心,把你赶出去时,我也想着去寻族里的人做主呢,可 族里的人,也不提了!这会儿你又说要我回来,我还真没有脸去见人!”

郑明德心生感动,对王婆子道:“王妈妈,就因如此,我才请您老人家回去,不然那么大个族里,那么多的人,可我们夫妻,却连个贴心人都没有!”

王婆子抬头瞧着青娘,青娘已经对王婆子道:“王妈妈,您是婆婆的贴心人,这家里什么样子,也不用我们再多说了。”王婆子叹气:“我原本想着,都快下世的人了,来探探老爷太太,哭一场,也算了了这心愿,可哥儿你的话都说到这份了,倒让我不好去想了!”

、第64章

“有什么不好想的呢?”郑明德含笑瞧着王婆子,宁敏一直搂着王婆子的脖子不肯放,青娘笑道:“王妈妈,您瞧,敏儿这么喜欢你!”

说着宁敏小嘴就往王婆子脸上亲了亲,这让王婆子露出笑,瞧着郑明德:“既然哥儿这样说,那我也就舍了这张老脸,跟你回去!”

郑明德此刻欢喜极了,伸手把女儿抱下来,宁敏还不肯放手,还是青娘说:“敏儿,这婆婆也要跟我们一起回去!”宁敏这才放开手,郑明德笑着道:“妈妈家里,可还有什么人,什么事,我让人跟您回去,交代了,妈妈也就收拾了东西,好往这边来!”

王婆子面上露出几分凄苦,青娘已经伸手去拉郑明德的袖子,郑明德察觉自己这话说的不对,面色微微一变。王婆子已经笑了:“家里也没什么人了,什么东西都没了。哥儿要不嫌弃,我这就跟哥儿回去!”

郑明德想问又没问出来,对王婆子笑:“这感情好!妈妈还请旁边坐着,等我们祭拜完了,一起回去!”宁敏又凑到王婆子身边,王婆子拉着宁敏的手,宁敏依偎在王婆子膝上。

郑明德夫妻祭拜完了,郑明德又带着郑续在这坟墓两边遍插了香,也就又带了家人对坟墓磕头行礼,上车离开。

回去路上,宁敏一直缠着王婆子不肯放,王婆子抱着宁敏,口里哼着悠扬的小调,宁敏靠在王婆子怀里,闭上眼慢慢睡去。

“敏儿和妈妈您,还真挺有缘分的!”青娘含笑对王婆子说,王婆子伸手摸下宁敏的脸,笑着道:“姐儿虽是个姑娘家,可和哥儿,和二爷小时候,生的像极了。方才在太太坟前,虽说我劝二爷,要他把姐儿的姓给改过来,可我晓得,要太太还活着,口里虽抱怨,心里欢喜着呢!”

“婆婆是个很好的人!”青娘的话让王婆子陷入回忆之中,唇边有浅笑:“是啊,温柔能干,就只一点不好,有时太讲礼了。当初若不是太太一直记得这个礼字,也不会被那家子欺负成这样,也不会…”

说着王婆子收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也不唠叨了!”青娘会意地拍拍王婆子的手,马车已经停下,绿儿的声音传进车内:“奶奶,到了!”

青娘正想跳下车,王婆子已经先一步掀起帘子跳下车,接过绿儿手里的脚凳放在那里,请青娘下车。郑明德笑着走过来:“妈妈,这些事,不该妈妈做!”

“二爷说什么笑话呢?我既进了这家,就是这家的下人,哪还能自高自大?”王婆子扶着青娘下车,对郑明德话语中带有嗔怪。

郑明德不由笑了:“妈妈还是和原来一样,并不…”

说着郑明德就长叹一声,吴娘子走上前来迎郑明德夫妇,瞧见王婆子,吴娘子的神色微微一变,面上带笑上前:“原来是王婶子,这么许多年不见,您老人家,身子骨还硬朗?”

王婆子瞧见吴娘子,上下打量了下她的衣着,就笑着道:“好,都好,瞧你现在这打扮,也是做了管家娘子了!”吴娘子用手摸下脸,接着笑了:“王婶子您说笑话呢,我们再风光,哪比得上您当日的风光?这是来探探二爷?”

“吴嫂子,你来的正好,还请帮我去和大嫂说一声,就说我寻到王妈妈了,从今儿起,王妈妈就还是在我们院子里住着,一应的例,还请按了你家的例来!”郑明德打断吴娘子的寒暄,单刀直入地说。

吴娘子面上的笑再装不下去了,青娘已经对郑明德道:“这件事,还是我去和大嫂说一声罢!大嫂是个和气人儿,怎么会不答应呢?”

郑明德点头,两夫妻抱着孩子带了王婆子绕过吴娘子就往里面去,吴娘子呆了一呆,急忙匆匆往郑大奶奶上房去。

“什么?”郑大奶奶听了吴娘子的话,那眉就竖起:“怎么上个坟,就把这主给上回来了?”吴娘子忙到:“方才我在外面问了绿儿,绿儿说是在坟头遇到的!”

“这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只怕那王婆子,老早就在那等着了!”郑大奶奶恨恨的说。吴娘子急忙应是,又对郑大奶奶道:“别人也就罢了,这王婶子,以前对这家里的事门清,要万一…”

“再门清她也不过就是个下人!”郑大奶奶在短暂的慌乱后重拾镇定,对吴娘子道:“况且当初的事,她又没证据!”说着郑大奶奶的牙就在那咬:“若知道她还能回来,当初就该给她个辣手!”

“大奶奶,这话,自然不是小的该说的,不过大爷当初…”吴娘子的话还没说完,丫鬟就在门外报:“二奶奶来了!”青娘已经自个打起帘子走进来,郑大奶奶面上笑容重现。

“哎呀大嫂,你不晓得,今儿去上坟,竟然还让我们遇到原先婆婆的下人,说了几句,已经愿意跟我们回来了!大嫂,你说着世上事,可巧不巧?”青娘不等坐下,拉了郑大奶奶的手就在那快速地说。

郑大奶奶吸气呼气,对青娘笑着道:“这还真巧,吴嫂子在这和我说呢!还说,这位妈妈,原先既然是服侍过婆婆的,那就按了吴嫂子家的例!”

“大 嫂果然是个和气人!”青娘故意装作没看到郑大奶奶的吸气呼气,拍手笑道,丫鬟端茶过来,郑大奶奶请青娘坐下,青娘坐下喝了两口茶,就和郑大奶奶说了些七七 八八的事,郑大奶奶按着性子在那听了两句,见青娘打哈欠,郑大奶奶就道:“二婶婶今儿出门一趟,累的慌,还请回去歇着!”

青娘笑着应了,把茶碗放下,欢喜走了。

等青娘一走,郑大奶奶就对吴娘子道:“这样的人,真是哪点能让我瞧得上?”

“这事,也怪不得奶奶您!”吴娘子劝了两句,见郑大奶奶面色疲惫,吴娘子也就告退。

郑大奶奶在这头疼,郑明德那里却欢声笑语,问过王婆子别后的事,晓得王婆子被从郑家赶出去之后,身上原本还有些钱财的。

“谁知我那儿子,告诉不得哥儿你,也不知为了什么,我初回家时候还好,过不上三个月,他却不知被谁引诱,不学好,在外赌钱,我那儿媳见状不妙,那日早起,我推门出去瞧,儿媳也跑了,还卷走了我的不少财物。报官去寻,哪里寻得到?后来我那儿子,”

王婆子叹气,青娘明白地拍拍王婆子的手,王婆子瞧着郑明德道:“这事,看似也怪不得他,毕竟这些年,我也没好好照顾他。去年冬天,他跌在沟里,等早上瞧见时候,已经没了气。我这一辈子,原本也就这样了!”

“妈妈,您…”郑明德眼中也不禁有泪,王婆子急忙把眼里的泪擦掉:“瞧我,原本是该欢喜的,又说这样的事了。二爷,你是个好人,这才有了好报。我别的不能,帮你看看孩子,瞧瞧家,那还是能成的!”

“妈 妈说哪里话?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您在旁边,比什么都强!”郑明德急忙安慰,王婆子也微笑。三人又叙了几句闲话,郑明德想起一件旧事:“当日我记得父 亲在日,曾说过绸缎庄要留给我,后来父母相继谢世,再后来就这样了。绸缎庄也交给大哥了。我就想问问妈妈,这绸缎庄,当日妈妈曾随母亲掌管过的,一年,大 概有多少银子?”

王婆子微微皱眉想了想就道:“那绸缎庄,当日是五千银子的本,二爷你也晓得,这是你外祖手上就开着的,后来太太 出阁,你外祖就把这绸缎庄当做嫁妆给了太太。当初那家子还想把绸缎庄扣下呢!太太咬死了说,别的浮财一概不要,唯有这绸缎庄,是父亲故物,就是死也要的。 若那家子不给,太太就说情愿一把火烧掉!落后还是有人从中说合,那家子才肯把这绸缎庄吐出来,饶如此,那些首饰衣料,也只还了两三成。我还见过那家子的女 儿,十多年后还穿着太太当初的料子呢!”

“这些我都晓得,我只想问问,一年大概有多少银子?”郑明德见王婆子一说起旧事就唠叨不已,打断她的唠叨再次问。王婆子皱眉:“我们那是老店,开了四五十年了,口碑很好,生意也不错,太太在日,那铺子,一年总有千把银子的进项!”

千把银子?青娘被王婆子轻描淡写的话,吓的差点戳了手。郑明德唇边已经露出微笑:“以后这绸缎庄要回来了,还要劳烦妈妈帮我们两个看下账呢!”

王婆子的神色惊讶:“怎的,大奶奶肯把这绸缎庄吐出来?”郑明德唇边笑容冷然:“这件事,不是说说就算了!”

“三叔公说,要把这绸缎庄交给二叔?”郑大奶奶神色惊讶地问。

、第65章

三老太爷已经点头:“当初这可是你答应的,若非如此,我们也不会…”三老太爷咳嗽一声:“总之,这件事既然你都答应了,那现在趁早办了,你们一家子好好地过日子,免得以后再有什么别的纠葛,也是好事!”

“三叔公说的是!”郑大奶奶习惯地堆起笑容,先夸了三老太爷一句才对三老太爷面带为难地道:“这件事,虽说是好事,可是三叔公您也晓得,这样把个铺子交出去,所要做的事,也挺多的!”

三老太爷哦了一声,看向郑大奶奶:“这我倒不晓得,还有些什么事?”

“总要先把账盘出来,再有最近绸缎庄的生意并不算太好,就这样交给二叔了,我还怕二叔觉得我在背后使坏呢!”郑大奶奶瞧着一直没说话的郑明德,语气真挚,仿佛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郑明德在心里笑了笑,瞧着这屋子里的人,说起来都是一家子,算计起别人来,那比外面人还要狠一些,毕竟外面的人,你还能提防,还能和他们翻脸,可这所谓的一家子人,都别说翻脸,但凡说了一句重话,总有无数的话压上。

因 此郑明德面上也露出笑容,对郑大奶奶道:“大嫂子说的,我全明白,不过那日三叔公和我说了,说着家里,没有大嫂为叔叔当家的,这么一算,我们一家子,吃的 用的,连使唤的人,都是大嫂子的人,倒不如把这绸缎庄给了我,到时我们两边,虽还住在一座宅子里,但这吃穿用度,都我们自己出,这才是一家子长久相处的道 理!”

“明德这话说的对!”三老太爷点头,对郑大奶奶道:“你瞧明德回来也有个把月了吧?你们家里的费用,我是晓得的,一个族 里,就再没第二家比你们家开销再大的。这会儿又添了明德这一家子,费用就更多了,要传出去,岂不变成明德这一家子,都在吃寡妇嫂嫂的?这样的名声,传出去 又多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