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A4纸,在桌面上轻飘飘地晃了晃。姓名那一栏,白纸黑字地印着三个字。

穆清澜。

*

正如叶景琛在工作室成立的记者发布会上说的那样,他的名字就是票房号召,是否离开S.K对他演艺事业发展的影响微不足道。

原先在S.K期间签下的戏约和演艺通告,一大半经由工作室办理了赔偿和转签,依旧将叶景琛的行程塞得满满当当。在利益和票房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制片方才不需要考虑艺人的东家是否换了——即便叶景琛与S.K当真掰了,若他的片子能挣钱,还怕S.K旗下的视频平台不买版权?

票房至上,金钱第一,不外如是。

整个三月,林鸳和叶景琛只见过三次,其中两次是电话煲了一半,林家门铃骤响,叶先生从天而降。另一次,是林鸳从MissA拍完新一季的广告片,疲惫地回到家门口,发现门边鞋柜上放着心心念念的奶茶点心,还没拿起来看,就被人从身后拦腰抱起——偶尔得了空溜出片场的叶影帝驱车两个多小时,从城郊影视基地赶回来,逗留了一小时就又连夜开车走了——说是第二天清晨还有一幕戏。

林鸳实在心疼,临别塞给他一串带着小狗挂坠的钥匙,起码下一次他再来可以自行进屋小睡补会眠。

到了三月底,林鸳的驾校理论课程都快上完的时候,早已杀青一年多的《儒生》终于过审,完成了后期全部剪辑,开始启动官宣。

由于时代背景敏感,《儒生》过审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听闻在导演李洪生的一再坚持之下,才把“大手术”改成了“微创手术”。

即便如此,最终成片就连林鸳自己都没有看过。

官微的首次曝光,发了九张精修定妆照。

九宫格正中央扮演世家子弟魏世程的叶景琛,一身戎装劲劲,肩披黑色长呢大衣,内里军服衣领袖口紧扣,单手托帽,头发纹丝不乱,目光正视镜头,眉眼间不见半点儿女情长,端的是一个忠君报国的好儿郎模样。这与他平素里温柔多情的“国民男友”人设截然不同,这种禁欲感的反差迅速引发一波声势浩大的舔屏转发热潮。

另一张是常服定妆照,儒雅的书生形象分分钟跳脱画面,眉目间一段风流不言自明,叫人看着分明与军服的魏世程是一个人,却又完全是两种风格,即便撇开装束不说,仅仅是眼神也已有三分戏。

女主角程颐的扮演者是电影咖曲芳准,尽管只比叶景琛年长三四岁,但因为出道早,已算老牌女艺人,对角色的把控游刃有余。只是受了程颐军人身份的束缚,这个角色的相对男主角而言理太过高大全而流于平面化,反倒令她没了发挥的余地。官宣放出的照片里女军官装扮的曲芳准英姿飒爽,无功无过。

相比起人们意料之中的女主角程颐,下方诸位主要配角的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尤其是林鸳扮演的戏子红染,居然和男主角同样规格的一次放出了两张官宣照,可见制片方和运营团队对这个角色的看重。

一张如风中浮萍,浅蓝色斜襟小袄,藏青色过膝长裙,怀抱琵琶静坐桥头,背景里是烟雨江南的小桥流水,面色素净,一双丹凤眼含情脉脉欲语还休,与她此前的妖姬形象大相径庭,画面却出人意料的和谐。

而另一张,才真正叫人惊艳——如火的旗袍包裹着玲珑身段,云鬓高盘之下雪肤红唇,红染绝然而凄厉的神色将这种艳丽渲染到了极致,皓腕高抬,掌中小巧的枪口洞洞似要伴随着一份绝望和杀意突破纸面。

且柔,且媚,且绝望,且萧杀。

两张剧照而已,已足够令人对红染这个角色的复杂多面心存期待。

加之其他配角当中,还有最近刚有上升势头强进的陈宗汉、魏璇,以及被称作宅男女神的新艺人左庭等,各自又吸来不少粉丝助阵。

在粉丝经济当道的如今,大导演徐洪生掌舵的《儒生》可谓未映先热,这其中叶景琛和林鸳的功劳当属最高。

那日林鸳刚上完课,打算离开驾校,因为报的是一对一的课程,几乎不怎么和其他学员照面。打卡离开时,忽然被教练叫住问有没有《儒生》的礼票,林鸳才知道早已杀青近一年的《儒生》已经启动宣传。

等林鸳搭上计程车回家路上,被司机师傅从后视镜里打量了十来分钟,最终开口问询她是不是那个《儒生》里的旗袍美人时,她才隐隐地意识到这戏应当不会无声无息地被翻页了。

到了晚上,林鸳洗漱完毕正要去休息,门铃忽然作响。

开了门,看着黑色板寸短发的大男生,林鸳眨巴了半天眼才开口:“青春叛逆期终于过了?”

方洛捏着短短的发桩,笑嘻嘻地说:“刚买了身西装,跟原来发型特别不搭。”

林鸳关门,看着他轻车熟路地换鞋,盘腿上沙发,顺手抄了自己的点心就往嘴里塞,挑眉问:“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买西装?以及大半夜的,不在家好好待着又跑我这来做什么?”给大神知道了,又得送一坛子醋来。

“当然是有好消息来邀功啊!”方洛得意洋洋地说,“刚得到的线报,下半月《儒生》在国内各个主要城市巡回宣传,主创都要去。”说罢眨眨眼,“琛哥那边的档期正在安排,只要他时间定了,就会开始邀其他人。”

林鸳已经大半周时间没见过大神本尊,听了这消息自然欢喜,却还是板着脸:“电话说就好了啊,干嘛半夜特意跑来?”自从被分手,方洛再没回过原先的家,在林鸳这里借住了三四天,说是找到了合适的租屋就搬出去了,美其名曰担心大神吃醋。

见不着林鸳喜形于色,方洛倍感失望:“还有个更重要的事,你认识尤华老师吗?”

“写《浮生三事》系列的尤华先生?”那是老一辈作家,写了几十年书,林鸳学生时代的教科书里也曾出现过她笔下的片段,尤善勾画时代女性的柔情与风骨,算是极为正统的文字工作者。

“对对,就是这一位,”方洛狐疑地说,“你认识吗?”

“不认识。”闻其名,未曾见其人。

“那就奇怪了,何先生说是尤老师点名请你去试戏。”

林鸳敏感地从他的话里捕捉到一个名字:“何先生?”

方洛打着哈哈顾左右言他:“总之就是尤老师同意将《浮生三事》改编成影视剧,而且是她亲自操刀改写,电影和电视同期开始筹备,正在物色主要演员。”

林鸳颇感兴趣,抱着米色大抱枕,舒舒服服地歪在一边,问:“尤老师点名叫我去试戏?有说哪个角色吗?”

“对啊!消息刚刚出来就挤破头,不少一二线的艺人都去了,但是主演一直没有定下来。”方洛叹了口气,小心翼翼地说“听说魏璇、宗汉他们也都去试过,在等消息。可芮姐居然完全没和我说这个消息,要不是何先生……哎,算了,总之尤老师忽然说你和澜笙的气质特别合,想邀你去试试。”

“尤老师和谁说想邀我试试?”

“和……何先生说的,”说完方洛也觉得有些奇怪,“是哦,为什么会跟何先生说?”照常理,要么是和S.K沟通,再要么直接联系林鸳方洛,如何会越过种种关系去和何德海说?

林鸳将抱枕朝方洛怀里一抛,笑道:“总之,又要战斗了?”

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大美人,连方洛都觉得又充满了干劲:“嗯!”

送方洛走的时候,电梯门临关,方洛从渐渐合上的门缝里看见穿着家居服的林鸳朝他笑着轻声说了句“谢谢”。

看着电梯楼层渐次降低,方洛只觉得心头犹暖——有些人,她总是知道谁对她好并且心存感恩,而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付出永远不会被辜负。

作者有话要说:林小姐的事业局面正在慢慢打开,这得益于她身后的人,身边的人,也得益于她自己如何待人。

可能有看的比较细的妹纸已经发现了,有一个人正在从幕后慢慢走出来,要不要猜猜他是谁?^_^

(p.s 好想双更啊!)

第39章 白月光

临近午夜,放在枕边的手机嘀的一声响起。

林鸳取了一看,果然是叶景琛发来的微信:“睡了吗?”

麻溜地回复:“没呢,在等你。”

电话很快就响了,林鸳接通就听见对面安静得都能听见叶景琛的呼吸声,顿感妥帖:“忙完回酒店了?”

“嗯,今天魏璇始终进不了状态,把陈导惹毛了,硬是磨到刚刚才散。”叶景琛低笑了声,“她还是太嫩,演技跟不上名气。”

魏璇作为新出道不到两年的新人,这次和叶景琛搭戏男女主角,是S.K花了大价钱栽培有意捧她上一线。小姑娘年纪轻,相貌好,从选秀节目出道之后迅速累积了一批粉丝,又借着站位力挺同性恋一事猛刷存在感,在连上两期综艺之后,成功拿下了女一的角色。

当然,这是战争剧,男主戏,靠得是叶景琛等一行男演员飙演技,领节奏。女主不过是清流点缀,只要有脸和五成演技,让观众不出戏就算功德圆满了。可就这么一个角色,魏璇居然还是捉襟见肘,只能说演戏这件事,还是需要点天分。

“可能比起演员,她更适合做艺人吧。”观众缘好,即便闹出天大的绯闻都力挽狂澜,恋情丰富是随心率性,口无遮拦是真性情——魏璇的观众缘,和林鸳的恰恰是两个极端。

“你打算一直和我聊别人吗?”

林鸳听出对面叶景琛带笑的声音里若有似无的疲倦,不由心疼:“你在片场待了一天,又是战争题材,这么晚了要不要早点儿休息?”

“……想你,”那一边柔声地叹了口气,“想赶紧到月底。”

“月底?”大神手头这部好像要到初夏才能杀青吧?

“《儒生》的巡回宣传,”叶景琛笑问,“别说方洛还没有告诉你。”

林鸳一愣:“这事儿是你跟他说的?”

“哪里轮得到我,”那头轻笑,“当然是何总自己去说。”

哎哟喂,她闻到了基情的味道,可是转头又心有不安:“何总是不是……”这种大财主,对她们家小方洛到底是不是认真的呀,不会是追着玩玩吧?

“亲爱的,”对面语气幽幽,“你的心能不能朝男朋友身上放一放,别分给太多人?”

林鸳不好意思地笑笑,转了话题:“过两天我打算去《浮生三事》试戏。”

电话那头的叶景琛笑意盎然:“我知道。”

咦?

“去吧,尤老师亲自操刀改编,错不了。”这书读者年龄层跨度极大,多是已跻身精英层的中青年,只要导演、演员不太离谱,叫好叫座几乎可以预见。

“你怎么知道我要去试戏?”

那一头叶景琛轻笑:“前几日我刚和尤老师见过啊。”

*

因为是尤华亲自推荐,林鸳去试戏的时间也是单独约定,为了迁就老人家的生活习惯,林鸳建议约在下午三点,让老太太可以小睡片刻再来。

尤华选的会面地点,恰巧离林鸳家不远,从附近的湿地公园南门进,北门出,拐个弯进小巷子就到,一间不大的茶社。

林鸳也曾误打误撞地进去过,里面很是安静。店主人是老北京人,来南方定居之后一心怀念北京四合院,干脆选了个僻静处开了这家老式茶馆。

小院落墙角一棵老槐,挂了三两只鸟笼。店里客人也多半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那天林鸳角落里看了一下午剧本也没人来扰,因此对这家店印象极好。

两点半时林鸳就提前到了茶舍,仍是之前坐的角落,点壶龙井先泡着,悠闲地翻看《浮生三事》。从前被学校老师领着读的时候,她刚十多岁,对叶澜笙的半生浮沉一知半解。到了现在的年纪再来看,她只觉得沉浸其中不舍得合上书。

尤华和导演徐景山推开茶舍木门走进小院的时候,看见的就是静静坐在梧桐树下,单手撑在额角,一手抚在书页,正沉在书中的如画美人。

娱乐圈里,美人很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人也有。但像《浮生三事》里女主人公叶澜笙那样将美艳和沉静结合,在纯真与世故间跳转,美得有张力又有侵略性,同时还要耐得下性子来磨砺演技……这样的美人却不多。

尤华与徐景山对望一眼,分明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

徐景山替尤华拉开椅子的时候,声响惊动了林鸳。

恰巧风起,三两片树叶打着卷被从旁边围墙吹落,她鬓旁碎发轻扬,纤白的手腕轻撩将发丝扣到耳后,是一副沉静如水的模样,被惊动了抬眸看过来的时候,一双古色古香的丹凤眼里隐隐透出一股子韧劲。

当她看清来人的时候,目光立刻软了下来,带着敬意起身:“尤老师,徐导,不好意思,书太精彩,我一时看入神了。”

然而事实上,这会离三点还差一刻钟。徐景山心道,无论这个女艺人是装投入还是真投入,起码她做得很到位,并没有等到约定的点再做戏。

尤华和林鸳想象中的样子差不多,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银边眼镜,穿着藏青色的中式衫子,批了件藕色编织开衫,胸前是翡翠的珠串子,有着那个时代的时髦和对旁人眼光的毫不在意。

只是,林鸳看着尤华含笑的眼睛,总觉得这位老太太有三分面熟。

“不记得我了?”尤老太太看着她替自己与徐景山斟茶,笑盈盈地开口。

林鸳将茶杯恭恭敬敬地放在两位前辈面前,老实回答:“尤老师有些面善,但我一时真的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尤华和徐景山相视一笑,指指林鸳现在坐着的位置:“你之前是不是也来过这里,也坐的这个位置。不知道是在看什么,一整日也没离开。”

林鸳记得很清楚,上一次来是为了熟悉剧本,当时刚刚接下红染的角色,因为角色层次丰富,她甚至还特意借了相关的书籍来补充了解,花了许多工夫去研究。

“啊,是我眼拙。”林鸳笑着微微弓身。

“不怪你,我看书的时候也是六亲不认。”尤华笑着对徐景山说,“景山是知道的。”

徐景山看得出尤先生对林鸳的青睐,附和笑道:“投入,所以才能有大成。林小姐很有前途。”

林鸳抿嘴笑了笑:“我哪里能跟尤老师比……”正说着忽然瞥见了尤华放在手边的绣花手包,心下一跳,终于想了起来,“尤老师,之前我们是不是在湿地公园见过?”

“想起来了?”尤华端起茶杯,极优雅地抿了口,“你那天还和我学了一下午的太极。”

那日晚上本是约了芮静一同去见投资人,林鸳心里烦闷就带着小奶茶去湿地公园放风,小奶茶和其他汪星人疯闹的时候,她在一旁发呆,被练功回来的老太太看见,叫到身旁同坐,于是她跟着人家打了一下午的太极,才稍稍排解了情绪。

只是那天老太太穿了身白色练功服,头发简单的盘了个发髻,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和眼前这位衣着讲究,像是从旧上海走出来的贵妇人般的尤先生判若两人。

如果不是这一只精致玲珑的小绣花包,林鸳还真未必能认得出面前的尤华就是当日里曾赞她长了双老式明星眼的老太太。

“当时我就和你说,有缘还会见。”尤华看着林鸳那双眼角微挑的丹凤眼,笑道,“当初小叶说给我推荐个女演员,我还有点担心,可一看他手机里的照片啊,就认出你来了。你这双眼睛,我过目难忘。”这种沉静里带着进攻性的眼神,在她那个年代的女性身上偶有看见,而如今甜妞当道的娱乐圈已经许久未曾见了。

徐景山点点头:“叶澜笙就该是这个样子。”转而又问,“叶小姐,你是哪一年出道的,都有那些作品?抱歉,我常居海外,对内地市场情况不甚了解。”

林鸳不卑不亢地解释:“我出道早,但一直在小屏幕上走动。电影方面,只有一部《儒生》,女二号,下个月上映。”

“李洪生的《儒生》?”徐景山意外地说,“我看过片花……我想一想,红染?对,那个叫红染的杀手,这么一说,还当真是有点印象。”

说罢,徐景山朝在一旁静静喝茶的尤华笑道:“这位林小姐的可塑性还真不弱。在李导那部快要上的民国戏里淹了个戏子杀手双重身份的悲剧美人,第一眼我竟没认出是林小姐来。”

一个好演员,演谁像谁,演谁是谁。

一个坏演员,才会演谁都像他自己。

“景山,你见得演员多,你说的算。”尤华淡淡地说,“我只说一句,这丫头就像我当初写下《浮生三事》的时候脑海里的叶澜笙走出来了一样。”

这恐怕是作为原作者能给候选演员的最高评价了。

三人就着一壶好茶,聊了许久,直到傍晚将至才依依惜别。

最不舍的是尤老太太,站在茶社门口她握着林鸳的手叮嘱:“这娱乐圈其实同旁的地方是一样的,有好人,自然也有坏人。端看你的眼睛朝哪个地方看,你若向着阳面就看到正能量,你若总想着名利就容易拐进沟渠。”

老太太一番苦口婆心,直到徐景山将车开到茶社门口,她才在林鸳手背拍拍:“好姑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和林鸳西式地轻拥了下,尤华才上车离开。

从倒车镜里看着仍站在茶社门口相送的林鸳,徐景山问:“尤老师,叶澜笙的演员您确定要定林鸳吗?”

“怎么,你觉得她不合适吗?”坐在后排的尤华从后视镜中看着徐景山反问。

“倒也不是,”作为导演的徐景山,除了需要考虑女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另一方面人气和口碑也不得不纳入考量,“只是林小姐此前几乎没有大荧幕的经历,更不要说独挑大梁,我担心……”

“相貌周正,有侵略性,在你们这个圈里待这么久,还能沉得下心静得下气。我只能说着丫头适合演这个角儿,”尤华说得慢条斯理,“但是景山呐,演不演得好,还是要看你怎么引导。”

“尤老师您说的是。”徐景山毕恭毕敬地垂眸。对于尤华,他心存敬佩,所以尽管他在海内外薄有名气,也还是心甘情愿给尤老太太充当司机。

直到将尤华送回家,徐景山才给自己的助理杜声声去了电话:“我这里刚送尤老师走,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杜声声压低了嗓音:“还是说非女一不接,要么,还是等您过来吧。”

“那再拖一会,”徐景山说,“我二十分钟后到。”

电话挂断,车行在霓虹闪烁的都市街头,徐景山眼前不经意的闪过林鸳那张旧时光里走出来的美丽面孔,无疑,她是叶澜笙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但这一部戏,是他从海外归国的首部作品,票房口碑如何,决定了他在国内发展的基础,轻忽不得。

比起除了自身之外毫无资源的林鸳,现在杜声声谈着的这一位,原本就极负美名不说,背后还牵连着当下娱乐圈最红的小生叶景琛,更何况她有七八分可能带资进组……

借着红灯的空档,徐景山从驾驶座边抽出资料夹来,当先一面是S.K传媒的金牌经理人芮静给他亲自递来的艺人资料卡。

照片上的美人容色端庄,与林鸳不相伯仲,却是完全两种风格的美。

穆清澜。

徐景山回味着这个名字,即便常年身在异国他乡,他也对这名字早有耳闻。

小提琴天才少女,国际音乐学府高材生,穆氏集团大小姐,更是当红影帝叶景琛的绯闻未婚妻。这种身份,不需炒作,也会红三分吧。

*

日式餐厅,竹叶帘子,手绘屏风,隔出一方静谧。

徐景山和助理并排坐,对面是金牌经纪人芮静,以及刚从英国归来就被S.K纳入旗下的小提琴美人穆清澜。

“《浮生三事》的书我很小的时候细读过,叶澜笙这个人物确实很有意思。”室内温度不低,穆清澜的杏色风衣被侍应生挂在身后衣帽架上,此刻只穿了件高领无袖的米色薄呢裙,胸前一挂圆润晶莹的珍珠链,整个人气质华贵。

芮静替徐景山添了些许清酒,说:“Moon的祖母那些年的经历,说起来和叶澜笙真有三分相似,是不是?”

穆清澜闻言一笑:“祖母当年确实经历过不少波折,不过与叶澜笙比起来,还是少了些戏剧性。她很喜欢这本书,听闻要改编影视,也很鼓励我争取这个角色。”说罢,不经意地说,“刚好家母近年有意扩展业务,正在跟S.K的秦总接洽,祖母和家母很有兴趣拿这一部作为首秀。”

徐景山闻言,不动声色地抿了口酒,抬头笑问:“若是能合作,当然最好。不过我确实没有想到,穆小姐会签入S.K,想来是秦总过人的人格魅力才能不断吸引新星加盟。”有叶景琛与S.K解约在先,他确实不能理解穆清澜为何会签入S.K。

穆清澜淡淡地解释:“S.K一直都有穆氏的股份,只是对外不曾公开而已。”

徐景山闻言心道,只怕当初穆氏入股S.K的时候就已经存了替这位大小姐回国铺路的心吧?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巧合,看似巧合的不过是精心布的局罢了。

席间,穆清澜去洗水间补妆,芮静方才坦言:作为给穆大小姐的见面礼,这一次《浮生三事》的角色S.K势在必得,若是徐导能够安排,非但制作经费方面将非常宽裕,如有必要,S.K旗下的二三线演员可以以极低的酬劳参演。

徐景山算是完全明白了S.K力捧穆清澜的决心。

离开的时候,因为徐景山喝了薄酒,穆清澜特意让自己的司机先送徐导回家,只说自己许久没有回国,想先去附近商场逛一逛。

无论真假,这情徐景山算是领了。

作者有话要说:任性的双更砸落~

谁叫今天周末心情好咧^_^

(其实就是某心想赶紧连载到打脸段落的托辞,嗯哼)

第40章 小妒

最终《儒生》的巡宣时间定在了四月初。

主演之中除了林鸳暂时赋闲,其他几人都排有通告,所以最终确定每一个城市的巡宣都由男女主角之一和其他演员配合出席。

第一站定在帝都,临出发前一日,林鸳才得到消息说是这一场比较重要,除了女主角曲芳准之外,其余几人都会到场,而主要男配顾海庭和女配魏璇刚巧正在帝都录制综艺,是以只有林鸳和叶景琛两人从N市飞帝都。

原打算打车去机场的林鸳和方洛,各自推着箱子出小区,没料到叶景琛的座驾早已停在路边,陈枫正在靠在电线杆边吞云吐雾。

方洛大喜过望,连声道谢之余,庆幸自己的细胳膊细腿终于得到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