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品行不好的人,沈国手也不会教导他医术,所以说,现在能在这个书房里占据一个位置的,就算医术不顶尖,人品却绝对信得过。

沈国手显然对自家的弟子们还是有几分信心,不过叮嘱两句罢了,喝了口茶,润润喉,这才说起正事儿。

“卿卿,你把那个箱子打开。”

秦卿一抬头,顺着沈国手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书房里东墙角上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香樟木的箱子,是老式儿的箱子,怎么也有七八十年了,四脚包着金箔,上面刻画着着各色花卉,显得颇为富丽堂皇的纹络,箱盖上的锁,也是一个十分笨重的大铜锁。

秦卿也不多问,接过沈国手手中的巴掌大的钥匙,就走过去把箱子打开。

沈国手站起身,也跟着走过去,他一动,满屋子的学生们都跟着动,要不是沈国手的书房面积够大,极为宽敞,这么一群人走动,估计要拥挤不堪了。

“这是?”

陶谦好奇地打量了两眼,见箱子里面居然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不少小的木盒子,木盒子不算太大,粗粗看去,大约有二十多个。

沈国手从里面拿出一个,看了看,递给陶谦,笑道:“这是你的。”

陶谦赶紧接过来,这才发现,盒子底座上居然刻着名字,还有自己加入沈国手门楣的时间。他忍不住看了看自家老师,才伸手把盒子打开——天蓝色的鹅绒铺垫在底方,上面则放着一本线装的书,最上方写着——‘零五年三月十八,得爱徒陶谦’,几个大字,墨渍较为陈旧,显然不是新写的。

“卿卿,你把盒子都分下去,还有几个师兄师姐不在,你就先帮着他们收着,等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再给他们。”

秦卿眨眨眼,听话地把一个接一个的盒子拿出来,按照上面的雕刻的名字,分别分发到每一个人手里,最后,还有一个是秦卿自己的。

凡是拿到盒子的学生们都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线装的少抄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纪念铭牌,上面写了赠爱徒某某的字样,还有日期,铭牌是用白金打造的,镶嵌着细碎的小钻石,并不繁琐,也算不上特别珍贵,样式简单,可所有人都爱不释手,连秦卿都非常喜欢。

至于那个手抄本,显然是沈国手亲自书写,每一页上都写下来写作的日期,上面写的也是沈国手作为一个老师,想要教导学生的话,除了一些自家学生欠缺的知识之外,偶尔还能翻到几页老师对学生作为的点评,语言诙谐幽默,温馨自然…

一时间,书房的气氛静默,不多时,竟然有几个学生热泪盈眶,显然是想起当年老师的悉心教导。

第一卷 归家 第二百五十七章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了,都老大不小的,别做小儿女态。”沈国手叹了口气,苦笑道,“我如今已经是半截入土的老头子,还不知道能照看你们多久,趁着我还在,怎么也得给你们留下一点儿念想,等到将来我作了古,你们也有点儿想头…”

一番话说得颇为颓废,甚至带出几分凄凉。

秦卿愣了愣,心下纳闷,自家这位老爷子一向洒脱,身体也好,这一回怎么像是要交代后事的样子。

陶谦听了也皱眉,心里不大舒服,忍不住道:“老师,您身体康健,一定能长命百岁,您可别胡思乱想,安安心心地等着享子孙福吧。”

沈国手笑了笑,“最后叮嘱你们几句,你们都是学中医的,咱们中医是老前辈们琢磨了千年,才有了现在的成果,你们不能光守着以前的东西,还要接着琢磨才行…这个琢磨不仅是靠脑,还要用心,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有一回我见秦卿给人看病,只看了看病人的脸色,就说出对方哪几个脏器的问题,甚至能从人呼吸的轻重、身上的气味,来推断病情…你们都要向她学,要知道怎么去琢磨。”

说完,也不管一帮学生既感动又无奈,还揪心疑惑,确定东西都分发到个人手里,沈国手就挥挥手,没留下这帮学生吃饭,把除了秦卿之外的人都打发走了。

“爷爷…”

“今天爷爷亲自下厨给你做饭,咱们爷俩好好唠唠。”

沈国手摇摇手,不看秦卿欲言又止的劝说,径自背着手进了厨房,家里的老管家没阻止,到是专门给他做饭的王嫂抱怨了几句,说老爷子不该抢厨师的活儿。

秦卿苦笑,难得老爷子有兴趣,她也就不扫兴了,跟着也进了厨房。

别说,沈大国手还真有几分本事,装大厨装的似模似样,非常正规——秦卿本来还以为自己今天晚上要拼着闹肚子哄老爷子开心一回

秦卿接过管家递来的围裙,亲自给老爷子系上,老爷子把手洗干净,笑眯眯地站在操作台前面,把早就准备好的西红柿,土豆,黄瓜,青椒都拿出来扔到大瓷盆里面。

“给你看看我的手艺,你们这些孩子,现如今都不会做饭了…”沈国手一边儿感叹,一边儿气定神闲抄起刀,唰唰几下,就把西红柿切成等量的小半儿,又把鸡蛋放入碗中调好,动作利落,果然不是第一次下厨的新手样子。

不一会儿,西红柿炒蛋,酸辣土豆丝,拍黄瓜,两热一凉,三个素菜就出了锅儿,秦卿深吸了口气,香味扑鼻,不觉笑了。

沈国手更是得意:“别看菜色简单,越是家常菜越考验功夫,刀工,火候要是掌握不好,再好的材料也做不出好吃的菜来,卿卿,看看你爷爷的功夫到家不?”

秦卿笑着用筷子夹了一筷子西红柿,大力点头,很给沈国手面子,连连说好,赶紧帮忙把菜都摆上桌,盛好米饭,两个人很快就把这三个菜吃得一丝不剩,连一大锅米饭都吃干净了。

沈国手看秦卿吃的香甜,得意地抚了抚胡须,笑道:“当年我上你奶奶家门的时候,丈母娘就刁难我,非让我下厨给做几个小菜,我当时战战兢兢的,生怕掉链子,媳妇娶不成,没想到,我还挺有做菜天分的,第一次下厨,做出来的菜你奶奶就很给面子,全部吃光…”

秦卿闻言失笑,确实,炒菜并不难,尤其是素菜,原材料好,调料准备好,就去厨房随便炒炒,也不至于弄到吃不下去的地步,不过,沈国手亲自下厨,恐怕就是炒老了,烧焦了,奶奶想必也很乐意全部都吃下去。

师徒两个吃完饭,就搭伴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坐下,此时是四月,天不冷不热,乡下比市区要冷一些,沈国手让人抱了两条毛毯,分给秦卿一条,两个人都围着毯子,就坐在庭院里消食。

一直到沈醉开车,载着甜甜和闹闹来接,沈国手才在目送秦卿离去前,低声叮嘱了两句:“卿卿,你既然离开部队了,就好好和沈醉过日子,别再掺和进去,现在不比以前…儿孙们都平平安安,爷爷我也就算是能蹬腿闭眼了…”

秦卿的心揪了一下,难受的厉害。

坐上车,把小闹闹抱进怀里,看着他依依呀呀的说着火星语,秦卿的心情,才稍微平复,扭头看了眼沈醉,他还是老样子,似乎多年都没有一丝变化:“羽林最近如何?”

“老样子,你在羽林呆了十多年还不知道,就算是上面天翻地覆,也不敢碰羽林,毕竟是利刃,稍微一不注意,就要扎手…”

秦卿闭上眼睛,没再说什么。

时间就这般平淡如水的过去,沈国手就像是根本没有表露过什么一样,照常做他中医界的泰山北斗,教导学生,关心医院,偶尔哄哄曾孙,还延长了在羽林医学院教学的时间,最近,常常有学生能在休息室里抓住这位老爷子,甚至能邀请老爷子一起‘玩游戏’。

别看沈国手这么一把年纪,却对小年轻们喜欢的游戏上手很快,没多久,就拿到除了秦卿几个少数的教授之外,没有人能拿到的‘国手’的名号,速度之快,无人能比,半月的游戏时间,就能顶旁人一年多…

秦卿也一样,她也只当沈国手这是突如其来的感叹,每天医院,学校,药材基地,家中四头跑,还要哄孩子…

虽然忙的团团转,不过,秦卿到是乐此不疲,甚至还积极空出时间,带着学生们去参加各种交流会,举行义诊,参加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举行的各种慈善活动,也忙里偷闲,和唐一,阿飞,王露几个战友聚聚餐,聊聊天,日子过得极惬意。

秦卿甚至有一种错觉,似乎她以后的人生就是这样一种模式了,平淡而幸福…

清晨,秦卿把甜甜送去幼儿园,把闹闹交给小保姆,让她抱着孩子去沈国手那儿,自己就直奔医院,连车都不必开,反正距离很近。

如今沈国手正喜欢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秦卿和沈醉也就乐得清闲,心甘情愿地把闹闹给他带,反正自家儿子秦卿还是了解的,安分又乖巧,好带的不行,也不至于让老爷子累到,当年甜甜造成的鸡飞狗跳的局面,是不可能在他身上出现了。

当然,对于这一点儿,沈国手既满意又纠结——没有一个当长辈的不喜欢乖小孩儿,可是,自家的孩子太乖巧了,也会让人不自觉地去担心。

秦卿也就由着老爷子为曾孙的性子纠结,让他脑子里多想点儿别的事儿,也省得突发伤春悲秋的感叹,让一帮徒子徒孙们为他操心。

秦卿到了医院,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正好赶上汪晓,陶菲,还有几个学生在药房里煎药喝,自己也就跟去看了看。

这几个学生都有点儿不舒服,汪晓得了重感冒,一个个地戴着口罩围着炉子煎药,看的秦卿莞尔,似乎他们学校里的学生们,自己生病,总喜欢自己给自己开药抓药吃…

对此,秦卿到是挺支持的,中医的药感这种东西,就是不断用出来的,不光是中医,其它各类艺术,都是要求全身心的融入进去,才能学好,医理自然也是一样,医生们身体不舒服,就自己来试药,如此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感悟,对医理的了解,也更为深刻…

“秦院长,您来看看一零二室的病人,我们给他用了三个疗程的养肝灵,病情本来得到缓解,但今天又有反复了…”

秦卿正在药房里打转,忽然接到他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的电话,就赶紧奔了一零二病房,一边走,秦卿一边回忆一零二病房的病人,似乎是肝病。

肝病放到以前,那绝对是难以治愈的顽固疾病,但放到现在,有了养肝灵这一种‘神药’,也就和感冒差不多了,所以说,一开始那个病人,医生只是让他带药回去吃,结果一来二去,吃了整整一个疗程,不光没有痊愈,情况还变得更严重,门诊的蔡医生才安排他住院…

秦卿当时正在中华南海忙着给一号首长治病的事儿,医院里就没通知她,等她返回之后,那个病人已经在几个医生的会诊之下,病情大幅度好转,她也就没在意。

秦卿到病房的时候,病人的母亲也在,手里还端着一保温盒的枸杞甲鱼汤…一闻见那甲鱼汤的味儿,秦卿就皱了皱眉头,不过,却没说什么,走到病床前,给病人做了下检查,病情果然比前几天重了…

给病人把了把脉,检查了一下病人用的药,蔡医生连忙道:“院长,药没有问题,我刚才检查过…”

秦卿点点头,安抚地笑了笑:“放心,不是大问题。”说着,她就上下,扶起那个病人,伸手按在病人的背上,示意蔡医生拿来痰盂。

蔡医生怔了怔,还是很听话地把痰盂端了过来,秦卿一拍病人的背,那个病人就开始剧烈的呕吐,不一会儿,肚子里的东西已经全部被吐出…

第一卷 归家 第二百五十八掌 心病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五十八掌 心病

一阵接一阵的呕吐,吓得病人的母亲脸色煞白,医生护士们也皱眉,不过,等到呕吐过去,秦卿让人打了杯水,给这个病患漱口之后,他脸上的痛楚到消失不见,呼吸也平稳下来…

秦卿松了口气,又给他把了把脉,道:“蔡医生,给他停了三号的养肝灵,换成七号的,再用一个疗程。”

蔡医生急忙记下来。

三号的养肝灵是效力极高的护肝良药,一般人都能服用,不过,不是那种可以当营养品吃的类型,还是属于药物的范畴。

有少数人受不了太高的药效,前三号的养肝灵就不是太合适了,而七号的药效温和,服用它,病好的缓慢,不适合急症,可对人的影响非常小,小孩子也可以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市面上出售的营养品,都是七号以后的养肝灵。

指挥着护士们给病人更换了药物,秦卿才又转头对病人的母亲道:“您以后不要再给病人喝枸杞甲鱼汤了…”

“你这个医生懂不懂啊,说什么呢,我们家阿凯特意去南门医院的陆神医那里问过,三哥得的是肝病,多吃枸杞甲鱼汤,是有好处的…”秦卿话还没说完,外面忽然急匆匆冲进来一个女人,长发披肩,收身的打底裤,藕荷色的短裙,条纹衬衫,妆容很艳丽,是个时髦女郎。

这个女人一冲进病房,似乎听见秦卿最后几句话,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伸手扶住病人的母亲,急声道:“妈,我就和你说,别让三哥到这什么第二分院来,这医院才开了几年,您看看,外面一群医生都是小年轻,还中医呢,这么年轻的中医能信任嘛…”

老太太不知道是不是被她这位不知是媳妇还是女儿的人,说得心下发慌,到有些惊慌失措起来,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心下忐忑不安…她儿子到是皱皱眉,缓过口气,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那个女人,又咬咬牙,扭过头去,拉着老太太的袖子,低声道:“妈,你别担心,这里的医生不错的,我觉得好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出院…”

这个老太太也许天生就是那种没有主意的软性子,让他儿子一说,本来吓得想要转院的心思又没了,反而开始劝慰那个女人:“小梅,你别乱说话,电视上都说养肝灵的疗效好,这种药还是人家沈国手和秦医生研究出来的,人家能不知道肝病怎么治吗?”

“电视上的消息您也敢相信,谁知道是不是炒作?现在弄虚作假的多了去了,天底下什么都能信,就是‘专家’信不得”那个女人很是不屑一顾,“要我说,干脆送三哥出国治疗算了,咱们国家的医学水平,根本不能与国外相比…”

病人一家子吵吵嚷嚷,秦卿也不着急,只低声和蔡医生交换意见,等到病人皱着眉,说自己累了,想休息,家属们的争论声停止之后,这才上前一步,对病人的母亲道:“枸杞甲鱼汤确实是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对肝脏有好处,绝对是好东西。”

那个女人一听,登时横眉倒竖,怒道:“你既然知道,还在我母亲面前胡说,难不成,我们还会害自己的亲兄弟吗?”

秦卿并不理会她,只对老太太道:“只不过,您儿子不只是肝有病,他的胃也不好,所谓病从口入,你儿子的病,很可能是肠胃不调,导致生理失调,从而引发的,所以,要小心温养胃部,您煮的枸杞甲鱼汤刺激性大,对胃不好,以后还是别让病人喝了。”

这一番话,不光是病人的母亲听的愣神,连蔡医生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这个病人明明是因为得了肝病,这才造成胃口不佳,胃不大好,怎么在秦院长的嘴里,因果都调转了?

秦卿只是笑了笑,并不多解释,交代了护士用药,就带着蔡医生出门。

“秦院长,难道一零二的病人的病,真是胃不好闹起来的?”

秦卿失笑:“有什么好奇怪,天底下的病十有八九都和胃有关,只要有了一个好胃,吃得好,睡得好,人大多就会健健康康的…当然,那老太太的枸杞甲鱼汤,也不是什么好的,里面的枸杞也好,甲鱼也罢,都是受了污染的次等货色,虽然不算假的,可人吃了,对身体也大有害处,现如今,这环境污染问题真是件麻烦事儿…”

蔡医生愕然:“那您怎么不告诉病人,万一要是病人再喝这些可怎么办,我还是赶紧去…”

秦卿摇摇头:“那个病人肯定知道。”

这一下子,蔡医生更是惊讶,好半天才苦笑:“我真是被秦院长您给弄糊涂了…”

“没什么好糊涂的,病人的病情一直好转不了,我一开始觉得奇怪,还担心是药不对症,可看过病人,发现药很对症,但那个病人的心情郁结,我看过护士的记录,每一次刚才那个叫梅芳的女人来探病之后,他的食欲便会下降很多,有时候甚至不肯吃饭,所以我就怀疑他的病不好,不是药不对,而是心理原因。”

蔡医生怔了怔,下意识地惊疑:“心理原因?”

他虽然知道,病人的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非常大,但影响这么大的,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若非这话出自秦卿之口,而秦卿的诊断能力,连沈国手都快比不上了,没准儿蔡医生根本不会相信。

不过,秦卿到并不觉得很奇怪,这样的情况虽然罕见,可是,她在潜意识的学习中,还是遇见过很多次的,再说,在中医学上,肝主疏泄,具有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抑郁,他的肝自然好不了,和所谓的怒伤肝,是一样的道理。

“秦院长,您怎么不把真正的原因告诉病人的妈妈,我看那个老太太担心的很,何况,如果您不说,这样的情况继续,那病人的病,好起来岂不是更慢了?”

秦卿摇摇头:“那个病人既然心知肚明,可是愣是不肯多说一句,肯定有他的原因,我要是当面说出来,病人的母亲一伤心,再闹出什么乱子,那病人可能会更难过,那不是很麻烦?”

见蔡医生还是一脸的犹疑,秦卿失笑道:“放心,咱们的药不是吃素的,他的病其实已经被治的差不多,只是心情不好,所以就显得病情似乎长时间没有好转,如今用药的剂量给他减轻一些,不要下太重,你在找机会和病人的母亲说说,让那个梅芳,少出现在病人眼前…”

秦卿挑挑眉,叹了口气:“要是我猜测没错,那个梅芳,才是病人的病因,只要她不来,病人很快就能康复出院了,当然,目前这一切只是猜测,你们还是要注意,别出了差错。”

蔡医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过,还是纠结道:“…无论怎么说,骗病人还是不好…”虽然医生们免不了要因为各种情况‘骗’病人,可是这样明目张胆地撒谎,还是让他浑身不自在。

秦卿笑了笑,看了下时间,向着办公室走去,“蔡医生,我可没有说谎,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蔡医生脚步停了停,目视自家院长的背影离开,才恍然失笑——可不是,院长说病人的病是因为胃引起的,这绝对是真的,在中医方面,本来就有凡是疾病,皆起于胃的说法,而她又说枸杞甲鱼汤对肝好,这也没错,她说那个老太太煮的枸杞甲鱼汤的刺激性大,对胃不好,也是真的,受了污染的材料做成的甲鱼汤,刺激性能不大吗?

秦卿的话里,没有一句虚言假语,只不过,她没有把话说得很透彻而已。

蔡医生眨眨眼,干脆去找一零二房的病人家属,悄悄告诉她实情。

那个老太太虽然看着不像聪明人,但也不是真傻,蔡医生一说,她心里就有数,从那之后,再给病人煮汤,都是在医院借用小厨房煮,用的材料,也都是医院里现买,再不让梅芳动手,而且,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从这之后,那个女人也没来探望过病人。

换了药,不过一个星期,病人的病就迅速好转,又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人就能出院了…

这是后话,至于现在,秦卿一路回到办公室,才看了一会儿书,正准备把几个学生叫到身边,和他们说说话。

电话铃响了,孙雪津孙局长紧急召唤。

没办法,秦卿只能赶紧换好衣服,收拾东西出发,她到觉得,自己这个老师当的不大称职,想当初,沈国手教导她的时候,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把徒弟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可是轮到自己带徒弟,却多少显得敷衍了当,把学生带在身边儿的时候,着实不多,也就其中一两个,秦卿特别喜欢的,还带在身边教导过一阵子。

教学生的事儿,以后再琢磨,秦卿开车的速度不慢,很快就到了特事局,刚一进电梯,就被唐一一把抓住,非要拉着她走楼梯。

秦卿皱了皱眉,从唐一手里把他的糖葫芦抢过来吃,一边儿问道:“刚才也没看见你动用孙局给你配备的高科技装备,怎么就知道是我?”

秦卿敢保证,刚才她进入特事局大门的时候,绝对没有发出一丝脚步声,唐一没道理认得出来

唐一笑眯眯拉着秦卿上楼,“我能闻见你身上的味儿”

第一卷 归家 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五十九章

“莫非长着个狗鼻子?”秦卿翻了个白眼,回过神儿,“你说谁身上有味儿?我看,你小子才一身的臭味吧…”

摇摇头,秦卿跟着唐一像楼上走去,这小子惯会装相,拎着一根导盲棒指指点点,每次特事局的同事们注意到,都会给与方便,总是会帮着做一些拿东西,开门的小事儿。

“身上怎么这么多汗?”秦卿伸手,在唐一的脖子上抹了一下,一手的汗水,唐一掩住唇,轻声咳嗽,旁边捧着一摞文件穿梭的文员小姐不断地把媚眼儿往他的身上飞。

“又去勾搭美女了?”秦卿无语,“小子,你吃窝边草,小心消化不了。”

唐一得意洋洋地挑眉,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没办法,恢复单身贵族的身份,总是免不了沾惹些桃花的…没看见,今年咱们局里新来了好几个美女呢,孙局有眼光,挑的都是才貌双全的,局里的光棍们有福气啊。”

正说着,一个运动服的美女,脖子上搭着条雪白的毛巾走过来,擦身而过的一瞬间,塞给唐一一张名片,速度和身手,都颇为不俗。

唐一不动声色地把名片收到口袋里,笑道:“过几天我去给‘新进员工’做指导,你要是没事儿,也来参加吧,格斗还是要多练习。”

秦卿嗤笑一声,这小子借指导之名,行揩油之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不过,局里一群女孩子,恐怕也乐在其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别人管不着。况且,唐一胡闹归胡闹,还是有些责任心的,让他指导过,身手总会更进一筹,好处多多。

“我听说了。你唐大少爷在特事局教人家八极拳,还只教小姑娘,弄得局里上下都是怨声载道啊。”

唐一眨眨眼,用手指在嘴唇上点了点,“嘘”了一声儿。

八极拳属于威猛无比的功夫,一般都是男人练习的多,偏偏唐一就喜欢把这样的功夫教给女孩子,一想,也知道他根本就没安好心。

不过,像秦卿这样,能看得清唐一斯文俊秀表皮下的狼心的,并不多见,有很多在特事局工作十多年,完全是老人的同事,对唐一的观感,也好的不得了,总以为他是老实人。

这小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和苏零杀人的能力,沈醉的枪法,都是一个级别的,不容人小觑

秦卿叹了口气,斜了唐一一眼,笑道:“哎,花花公子重出江湖,我真为女孩子们担心”

唐一全当秦卿这话是夸赞。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往会议室走,还时不时与路过的同事们打招呼,秦卿认识的人不多,毕竟,她很少再特事局露面,主要是唐一受欢迎。

走着走着,秦卿的脚步忽然一顿,唐一眨眨眼,低声问:“怎么了?”

“…苏俊峰还有两个…貌似是总参的人来了,我看着面熟,他们刚去了地下室。”

唐一一怔,不自觉地摸摸下巴,苦笑:“苏俊峰登门,还有总参的人…那肯定不是好事儿,现在咱们就只能指望着,事情不要太坏才好…”

可惜,天不从人愿,唐一和秦卿两个才走过了三楼,忽然有钟声响了起来——古朴,严肃,沉重,那样的钟声,让人的心情无端端抑郁…

秦卿一怔,唐一的脚步也是一顿,一时间,整个特事局大楼里的工作人员,脚步都变得有些僵硬,本来轻松的气氛,也似乎凝滞了。

胸腔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堵住,上不去下不来…秦卿叹了口气,闭紧嘴,伸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拉着唐一一路登楼,走进会议室,找到自己的名牌,落座,陆陆续续还有不少侦查员进来,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沉重。

人还没有到齐,孙雪津孙局长也不曾到,唐一压低声音问旁边早来的,显然属于知情人士的中年男子:“…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有…有几个人…”

“昨天晚上。”中年男子的语气不大好,声音暗哑,仿佛有怒火即将喷薄而出,“反正不是一个…”

唐一并不介意,这种时候,估计不会有哪个的同事的心情能好得了。

秦卿拿着糖葫芦,有一下没一下地舔舐,看起来心不在焉,实际上也是五味杂陈,隐约听见身后有人小声啜泣,唐一回头,嘴唇蠕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花花公子面对女人的哭声,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束手无措,他闭上眼,回转头,低声苦笑道:“果然,大家伙都难免有兔死狐烹的感慨…”

“胡说什么不会用成语就别乱用。”兔死狐悲哪里是能用在这里的?

秦卿皱眉,心里也难受的厉害,堵得心口疼,特事局的侦查员们的身手都不差,也都谨慎的很,其中一个牺牲,就代表着凶手能轻而易举地杀死其他的,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还真是让人烦躁。

又等了近半个小时,孙雪津终于姗姗来迟,秦卿端正了坐姿,因为他老人家往前面主席台上一站,整个会场的气氛便不自觉凝重,和以往开会整个会议室的人都插科打诨的轻松自在完全不同。

他很少穿军装,秦卿感叹,原来孙局穿上军装,也是铮铮铁骨,气势非凡…

“我恐怕,在座的每一位都不想听见咱们特事局独有的钟声,就算这钟声代表了无上的荣誉也是一样,我同样并不想听见”

“就在一天前,四月十六日晚六点三十五分,资料保管室的工作人员,行动二组的四名侦查员,在国内——执行任务的时候,与国安一名代号‘罂粟’的特工,同时遇害…”

孙雪津的脸色,漆黑如铁,会议室里的众人也不由大惊。尤其是当孙局重点说出‘国内’这两个字的时候,所有人心里都忍不住怒火升腾。连秦卿都险些把手里的茶杯扔了,唐一更是脸色黯淡…

特事局成立以来,行动组的侦查员因为要执行各种危险任务,牺牲的并不少,据统计,已经有七万六千四百二十三名侦查员牺牲,大部分人的死亡,都无法公开,在他们的亲戚朋友眼里,他们都只属于失踪人口,连应有的荣誉,也不能获得…

但是,七十五年来,在国内意外牺牲的特事局侦查员,只有一百二十六人

“按照规定,二十年内,我们特事局五名烈士的姓名将不会解密,在解密之前,我只能说,他们并没有使特事局蒙羞,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失去他们,是我们的损失…”

这句话说完,孙雪津就挥挥手:“各位同志们,请为你们自己,为你们的同伴,为你们的家人,珍惜你们的生命…散会。”

整个会议室一片死寂。

“我送你回去。”唐一站起身,低声道。秦卿并没有拒绝,任由唐一坐进了自己车的副驾驶座,不过,唐一把她送到医院门口之后,就又打车返回,没有多留。

“别忘了照顾一下苏零,你知道他在哪儿吧?”

唐一脚步一顿,却并未停下,打开一辆出租车的大门,坐了上去,才回首笑道:“你还是多担心一下你自己,苏零又哪里用得着旁人操心?”

也是秦卿望着唐一走远的背影,笑了笑,不自觉地摸了摸一直搁在衣袖中的‘飞星’,摸到它,一颗心变得踏实许多,自己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面对枪林弹雨或许无能为力,可在国内,对付个把杀手,太认真了都掉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