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风月

作者:颜月溪

文案

少年时的青梅竹马

成为他一生无法忘怀的挚爱

隔着岁月的千山万水

他披荆斩棘而来

只为了在时光深处对她说一声

我爱你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青梅竹马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陈凛,白葭,慕承熙┃配角:林熠,沈桦┃其它:

金牌编辑评价:

美丽的少女白葭跟着妈妈搬家到水乡小镇,和邻居家的顽皮少年陈凛青梅竹马,本以为这样的甜蜜会一直继续,哪知道陈凛遭遇家庭几次变故,不得不远走他乡。八年间,受尽磨难的陈凛白手起家,成为鹭岛有名的富商,而白葭也已经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两人相遇的时候,时间已经让过去的一切无法回望,但彼此都知道,曾经为他/她心碎过的那个人,自己始终深深爱着。本文用舒缓流畅的笔调,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生活的考验中/共同成长的故事,少年时懵懂的爱情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升华成岁月静好的幸福,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带给读者一段回味悠远的阅读记忆。

第1章

陈凛第一次见到白葭是在老家的院子里,那一年他十四岁。

院子里住着两户人家,陈家在东厢,对门是西厢,天井里有个年年都能结很多葡萄的葡萄架,还有一棵长了几百年的老槐树,枝干粗壮、绿叶茂密,陈凛经常爬到树上看各种各样的书,尤其是大人们不让看的、会影响学习的那类书。

除了看书,他爬到树上还可以像哨兵那样瞭望,老槐树长得高,坐在树杈上能看到院门外的街道,要是用望远镜,甚至能看到渡口的乌篷船下来了些什么人。

兰溪是个小地方,整个镇子从头到尾加起来不过四五百户人家,小镇依水而建,千百年来,乌篷船一直是兰溪人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船靠岸,下来一对提着行李箱的母女,母亲高挑苗条,穿着件青花旗袍,外罩米色开襟羊毛衫,女儿穿着一条白裙子,看起来十来岁年纪,隔得太远看不清脸。

没什么可看的,陈凛放下望远镜,视线回转到书上。书很旧了,封面只剩一半,内页也已经泛黄,中间还缺页,但这并不影响陈凛的阅读兴趣。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姑射真人是什么样子?虽然看过电视剧,但陈凛觉得,没有一个演员演出了那份气质。

清风吹来,陈凛深嗅一口,对门的几棵梨树都开了花,满院的梨花香,坐久了屁股有点硌得慌,他刚挪动了一下身体,就听到院门口似乎有人在说话。

女人的吴侬软语他不大听得懂,拨开挡住视线的树枝,依稀看到之前在渡口下船那对母女正在和对门的房东吴老太说话,吴老太快言快语,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摘下其中一枚钥匙给那个穿青花旗袍的女人。

难道这母女俩竟然是对门新来的房客?陈凛来了点兴致,拿起望远镜看母女俩,青花旗袍背对着他,看不清长相,但背影绰约,看来是个很漂亮的女人。

女儿身子小小的,一直低着头,长长的头发遮住半边脸,只能看个大概,陈凛的透过望远镜把她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

吴老太走了以后,母女俩进了院子,高跟鞋踩着青砖地面,嘎达嘎达声音很好听,但更好听的是,一串隐隐的、清脆的银铃声。

“姆妈,我们就住这里了吗?”小女孩用尖尖细细小猫一样的声音问妈妈,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暮春时节,梨树上飘落的花瓣雪片般落在身上,刚一会儿就肩头就铺满了。

“是的呀,刚才那个就是房东。”

忽然间,小女孩感觉什么东西打在自己身上,四处张望,看到对面的大槐树上似乎藏着个男孩子,正用弹弓对着自己,没好气地瞥他一眼,没理他。

好一张白皙水灵的小脸,陈凛暗自惊叹,看她没反应,又拿起一颗杨梅核,用弹弓往她身上打,女孩子这回没沉默,拉了拉母亲的衣襟,把陈凛藏身的地方指给她看。

“小赤佬,甭理他。”青花旗袍打开大门,和女儿一起进去,不仅把门关得严严实实,连窗帘也拉上了。

陈凛心满意足,往嘴巴里连塞好几颗杨梅,酸涩的杨梅汁把牙齿染红了,滴落到树下晾晒的被单上,见被单也被染红了一片,他赶忙从树上跳下来,要在马丽珠下班回来之前把被单弄干净,免得被她唠叨个没完。

说曹操、曹操就到,还没等他把被单拿下来,马丽珠就已经回来了,看到他的动作,大声吆喝,“小赤佬,又把杨梅汁到处乱抹,刚洗好的被单就被你弄脏了。”

陈凛一见情况不妙,连忙跑回自己房间,灵巧地像只小猴子,他把门反锁上,任凭马丽珠在堂屋里怎么吆喝,他也只当听不到,把书随便一扔,爬到窗台上,眺望对面的窗户,窗户后的那对母女不知道在做什么,很长很长时间都没出来。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开始烧晚饭,陈凛从里屋出来,看到十一岁的妹妹陈燕正在摆桌子,悄悄走到她背后,恶作剧地在她腰上戳一下。

“哥,你多动症啊?动不动就戳人家一下。”陈燕长得很像马丽珠,憨憨的、不怎么秀气,但一看就是非常好相处的小姑娘。

陈凛顽皮地笑笑,悄悄告诉妹妹,对门搬来了新住户,是母女俩。

“我昨天就听妈妈说了,听说她们是从上海来的。”

“他们会住多长时间?”

“那就不知道了。”

厨房又小又热,一个人都转不开身,马丽珠一回家就忙得脚不沾地,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全都沾在身上,粗壮的身材更显丰腴,头发胡乱扎成一把,汗水不停顺着额角往下滚落,她只得不时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

等她带着一身烟火气从厨房出来,看到一双儿女大大咧咧坐在堂屋看电视,也不帮自己端菜端饭,气不打一处来,叫道:“你们两个小兔崽子不长眼睛呀,没看到老娘忙不过来。”

陈燕向哥哥吐了吐舌头,跑去帮母亲端菜,陈凛则拉开椅子让母亲坐下歇歇,讨好地拿着蒲扇替她扇风。

两素一荤还有一碗汤,晚饭不算很丰盛,马丽珠让儿子去厨房把他爸爸每天都要喝的那瓶酒拿出来。等酒菜都齐了,这个家的男主人陈望知也在漫天彩霞映照下回家来了。

陈望知中等个子,生得浓眉大眼,是县里一家贸易公司的货车司机,经常外出跑长途,贸易公司生意做得不大,来来回回也就在周边的几个县市转转。

电视里正播放新闻联播,一家人吃着饭,陈凛端着饭碗往嘴里塞米饭,隐约间听到一串银铃声,抬眼一看,果然是青花旗袍端着个盘子袅袅婷婷向他们走过来。

“陈师傅陈师母,你们吃饭啦,我是对面新搬来的住客,姓白,第一次登门拜访,也不知道送点什么好,这是我亲手做的桂花米粉糕,不成敬意。”

白云舒把米粉糕双手奉上,陈望知没想到新来的邻居竟是这么漂亮秀媚的女人,呆了一呆,赶忙擦擦手上的油,把盘子接过来,“您太客气了,大家以后都是邻居,应该是我们拜访你们才对,太客气了,你们还没开伙吧,不如坐下一起吃。”

马丽珠冷眼看着丈夫见了漂亮女人那种木讷中带着殷切的表情,又听见他招呼她们坐下吃饭,鼻子哼哼一声,斜了白云舒一眼。

白云舒大概见惯了这种情形,并不当回事,脸上依然笑容可掬,“不用了,我们已经吃过了。白葭,叫人呀。”

微微俯下身,白云舒把一直依偎在她身后的女儿推到面前来,让她跟众人打招呼。

陈凛早就看到白葭了,她似乎很怕羞,一直藏在母亲身后,实在躲不过了,才对着自己父母一一鞠躬,“陈伯伯好,陈伯母好。”

她鞠躬的时候,陈凛看到她双手上的银镯,挂着几个小铃铛,在他们当地只有婴儿才会戴这样的铃铛镯,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大了还戴着。

“这是您女儿啊,小姑娘长得好漂亮,多大了?”

“十一岁。”

“十一岁呀,跟我女儿燕燕一样大。白老师,这是我儿子,叫陈凛,十四岁了,是个调皮鬼,以后还请您多担待。”

陈望知就怕儿子调皮捣蛋惹人讨厌,每次搬来新邻居,总要提前给人家打预防针。

“哪里的话,您儿子一看就很聪明,男孩子越调皮越聪明。”白云舒认出陈凛就是之前藏在树上用弹弓打自己女儿的“小赤佬”,不用想也知道是个讨厌鬼,但当着陈望知夫妇的面,她一脸和颜悦色。

陈凛看着白葭,见她雪白小巧的面孔上那双水灵灵的杏眼有意无意地总看着桌子上的灌汤包,脑袋一热,随手拿起一个给她,白葭却没接,把脸转开了。

“吃饭呀,看什么看,再看饭菜都凉了。”马丽珠给了儿子的后背一巴掌,眼光却瞟着丈夫。陈望知讪讪一笑。

白云舒微微颔首,带着女儿走了。陈凛忍不住偷偷瞥了母女俩一眼,白云舒那种苗条高挑的背影,像极了《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

吃过晚饭,陈凛和陈燕在水池边刷碗,听到父母在房里吵。

马丽珠嗓门大,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陈望知不停地说,你轻声一点,轻声一点,也不怕人笑话。

“我有什么好给人笑话的,陈得乐,你说说,我有什么让人笑话的?”

陈得乐是兰溪镇的人给陈望知起的外号,因为他老婆叫马丽珠,广告里天天宣传丽珠得乐,于是大家就把陈望知叫陈得乐。

“你这个人不讲理的,人家是新搬来的邻居,来送礼,我当然要招呼人家,再说了,我又没跟人家说什么。”陈望知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又有点惧内,每每被老婆说得理据词穷。

“我看她就有点不地道,吴家姆妈说她是寡妇,可我看她没一点像寡妇,打扮得花枝招展不说,胸脯也高高的,我就没见过哪个死了老公的女人胸脯挺成那样。”马丽珠和丈夫一样,高中毕业就辍学,在镇上开杂货店为生,说出来的话也是俗气得很。

要是平常,陈凛最不爱听父母吵架,偏偏这一回,他听得聚精会神,但是他没理解母亲话里的意思,为什么死了老公的女人胸脯就不能高高的?

“小赤佬,不学好,又躲在墙根听壁角。”

马丽珠是个神人,一只苍蝇从她俩口子窗户下经过她都能发现,陈凛不过蹲了几秒钟就被她发现了,撒腿就跑,紧跟着他的是窗户里扔出来的不知道什么瓶子。

他生母早亡,这么多年来,继母马丽珠虽然对他有养育之恩,但也经常对他非打即骂,因此他也从来没叫过马丽珠一声妈。

陈凛在外面逛到快九点才回家,看到白葭蹲在葡萄架下,对着个小盆像是在洗衣服,好奇地走到她身旁,“你这么小就会洗衣服呀?”

白葭见他过来,忙转身背对着他,把自己洗的东西挡住不给他看。

“你叫白葭,是跟你妈妈姓呀?你为什么不跟爸爸姓?”陈凛蹲下来,看着白葭,这才发现她身上的衣服很旧,领子都洗变形了,他家里条件再不好,妹妹陈燕也没穿过这样破旧的衣服。

白葭还是没理他,小手不停搓着水盆里的衣服。陈凛有点生气,一拳把她推倒了,嘟囔:“有什么了不起的呀,小爷理你是看得起你。”

白葭跌坐在泥地上,很快自己立了起来,把水盆端到屋里去了。陈凛冲着她背影扮了个鬼脸。

日子久了,陈凛从父母和邻居那里知道,白云舒原来在上海一所中学教书,因为“作风”问题被学校开除,辗转才应聘到兰溪镇一所小学当老师。

“听说她那个小丫头也是野孩子,不晓得是谁的种,所以跟着她姓。”

“怪不得她被上海的中学赶出来,那种人怎么能为人师表,难道要学生跟她学怎么勾引男人。”

“看她一天到晚穿得妖妖娆娆,大清亡了快一百年,她还穿个旗袍,开叉开到大腿,不为了勾引男人为了啥。”

第2章

兰溪镇地方偏僻,居民但凡有点本事都出去大城市闯世界了,剩下的不是没本事的,就是些妇孺,吃饱喝足闲磕牙是他们唯一爱好,仿佛一天下来不说上点闲话,他们的嘴里就会生出溃疡。

流言蜚语口口相传,不过两三个月时间,白云舒就成了兰溪镇名人,小镇民风保守,尤其是女人们,很看不惯白云舒那种做派,她哪里像老师,倒像是资本家的姨太太,高跟鞋嘎达嘎达,她也不怕扭折了脚脖子。

就连走路,她都跟别人不同,纤细的腰肢节奏自然扭动,使得身体曼妙的曲线水波般流动,她到马丽珠开的杂货店买油盐酱醋,白嫩秀美的脖颈让人浮想联翩。

那种风韵,小镇居民哪里见识过,于是她经常光顾的杂货店就成了镇上男人聚会的地方,很多人下班之后找出各种荒诞理由守在那里,只为了远远看她一眼。

众人渐渐才知道,白云舒那年不过三十二岁,也还算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虽然有个十一岁的女儿,依然很娇俏,皮肤细腻瓷白,小镇上的女人也白,但白得不新鲜,她那种白是水嫩清秀的白,和人说话的声音嗲而甜,用马丽珠的话说,男人听到骨头都酥了。

陈凛不知道自己的骨头有没有酥过,也许那时候他的年纪还不算个男人,但是他很喜欢听白云舒每次来买东西时说话的声音,软软的糯糯的,就像她做的米粉糕。

对三姑六婆的闲话,白云舒不仅不以为然,反而有种公然要和她们对着干的势头,她自己会裁缝,手艺还相当不错,做出来的衣服每每引人注目,贴身的剪裁,每一道线条仿佛都是为了烘托她出众的身材而存在,因此哪怕款式最简单的衬衣,穿在她身上也比穿在别人身上好看。

炎夏季节,一身素色旗袍的她就像一缕清风,不急不缓吹入心田。

这样才貌双全的女人,幸好她没有男人,若是身边再有个才貌相当的男人陪伴,她就更能引起公愤了。

但是后来,邻居们发现他们结论下得太早,白云舒几乎每次外出离开小镇,回来的时候都有不同牌子的小轿车送她回来,其中不乏几辆不仅镇上没有,县城或许都不可能有的高级车。

水乡小镇道路狭窄,车开不进来,只能送她到镇子外的大路上,过来过往的人一路目送她穿过高高低低的石拱桥,走在湿哒哒的青石板路上,一举手、一投足,不过寻常动作,却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

女人们见白云舒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收获无数男人贪婪的目光,无不在心头油然而生一种混杂着羡慕、嫉妒和偏远地方小家子气的情绪。

她们严密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对她可能存在的不足则采取明察秋毫、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或三五成群于街头巷尾、或嬉笑怒骂于菜场小店,用她们强大的语言力量把那个狐狸精的闲话到处散播,在私底下,她们也把自家男人看得更紧。

白葭做不到像母亲那样坦然,她走路说话总是低着头,很怕见生人,她妈妈把她安排在自己教的小学上四年级,她是班上最胆小最安静的女生。

陈燕和她同桌,整整用了半年时间,白葭才会主动跟她说话,以前陈燕要是不找她,她能一整天都不说上一句。

班上调皮的男生给白云舒画漫画,画她穿着旗袍、提着小包一扭一扭走路的样子,他们把漫画放到白葭的书包里,夹到她书本里,甚至有时拍在她桌子上,强迫她不得不看,然后在她的窘态里嘎嘎大笑。

起初白葭羞愧地低下头,到后来,她大概也麻木了,谁再把漫画放在她面前,她就把漫画拍在那人脸上。

白云舒每个周末都要外出,一去就是两天,周五黄昏的时候,她会细心打扮一番,把一头乌黑蓬松的头发绾成发髻,插一根雕工精美的沉香木钗别住,换上合体的绣花旗袍、提着皮包出门。

小小的白葭对这些熟视无睹,脖子上挂着母亲留下让她看家的一大串钥匙,默默地蹲在葡萄架下洗衣服,陈凛远远看着她,觉得她一年到头像是有洗不完的衣服。

“作孽呀,自己出去浪,也不给孩子做饭吃。”马丽珠起初看不惯,也会发点牢骚,后来见怪不怪,也就不多话了。

每每遇上她心情好,陈望知总会说:“不如把白葭叫来一起吃,不过多一双筷子。”

“组撒,她又不是我养的,不许去。”马丽珠就算有那个好心,一听到丈夫的话,好心也没了。

陈望知不跟她一般见识,向陈燕使了个眼色,陈燕会意,跑去叫白葭,起初白葭总是不肯来,架不住陈燕热情地把她往家里拖,才勉为其难来蹭饭。

似乎是怕惹马丽珠不高兴,白葭几乎不敢夹菜,只敢吃米饭,陈燕仗着爸妈都宠她,主动给白葭夹菜。

白葭吃了一碗米饭,似乎还没吃饱,眼睛不由自主看着蒸笼里的小笼包,陈望知看在眼里,心里直叹气,孩子这是饿狠了,也不知那个当妈的怎么这么狠心。

见马丽珠没发话,陈望知瞥了女儿陈燕一眼,陈燕会意,又偷偷给白葭手里塞了个包子。

马丽珠对丈夫和女儿搞的小动作自然是看在眼里,笑眯眯对白葭说:“吃了我家的饭,要给我家干活的,白葭,一会你把碗都洗了。”

“唉。”白葭一口应了下来。

“妈,您怎么这样,人家不过吃咱家几口饭,您就叫人家洗碗。”

“小丫头,你懂什么,不然你来洗,就知道胳膊肘往外拐。”马丽珠用手指戳了戳女儿太阳穴,嘴上骂她,眼睛里却满是疼爱之情。

白葭似乎对陈家母女俩的动作充耳不闻,但陈凛注意到,她端着碗的手在发抖,笑着问她:“你抖什么?冷吗?”

白葭从不跟陈凛说话,不管他怎么主动找她说话、怎么想撩她,她都不说话,这让陈凛很沮丧,也很郁闷,他故意吃得很慢,吃得天都黑透了,才慢悠悠离开饭桌回自己房间。

厨房外的水池边,白葭蹲在那里刷碗,倒点洗洁精,一个一个,她刷得很仔细。

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陈师母虽然是刀子嘴,却是豆腐心,经常偷偷给她点吃的,反而陈望知让她有点警惕,他看白云舒的那种眼神和其他男人并无两样。

兜里装着十块钱,是白云舒临走时留给她两天的饭钱,白云舒总是让她自己去买青团吃,她吃青团吃得都要吐了。

有一回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实在饿极了,想自己下方便面吃,哪知道不小心把锅打翻了,脚被热水烫伤,好几天不能上学,那以后她就再也不敢自己乱开煤气煮东西吃。

只有周日的傍晚是白葭最高兴的日子,白云舒回来的时候会给她带生煎包和虾饺,还有鸡汤小馄饨,让她饱饱地美餐一顿。

从她出生有记忆开始,她跟着妈妈辗转好多地方了,每个地方都住不长,不是被人赶走,就是妈妈主动带她离开,只有兰溪这里,她们住了快一年,她喜欢这种日渐安定的生活,不喜欢到处流浪。

“小葭,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要把门关好了,任何人都不能放进来。”

“我知道。”

“对门也要少去。”

“知道。”

“等姆妈手里有钱了,就送你去国外念书。”

年复一年,白云舒给女儿画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饼,白葭没当真,她自己自然也不会当真,但那个饼,却是支撑母女俩活下去的动力。

看到白葭在外边洗碗,陈凛起了坏心思,悄悄去冰箱里拿了一块冰在手里,溜到白葭身后走过来又走过去,一会儿看天井里的金鱼缸,一会又踢两下脚下的青草,眼睛不时瞄白葭一眼,见她好像没看见自己一样,很有点不甘心,故意发出点声音,等白葭看见他了,他又不自然地把头别过去,假装对她视而不见。

亦步亦趋靠近她,陈凛见她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小手麻利地用洗碗布把碗一个个擦洗干净,用水冲洗,找准了机会把冰块从她脖子后面塞进她衣服里,等她冷得尖叫一声,他一溜烟跑开了,回头看她蹲在那里伸手去够衣服里的冰块,小脸委屈地皱成一团,哈哈大笑。

白葭看着那个罪魁祸首,沉默地把掏出来的冰块丢进水池里,继续洗碗。陈凛见她这般不抵抗,自觉无趣,讪讪地回了自己房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自从在课本上发现《诗经》里的这首诗,陈凛如获至宝,经常装模作样拿着本书在院子里摇头晃脑,他要念给她听,念给所有人听,他知道她名字的来历,知道白葭的意思就是白色的芦苇,他们镇上没有芦苇,但有得是狗尾巴草,芦苇在他眼里跟狗尾巴草一个样。

小镇生活,远没有大城市那么五光十色,娱乐业尤其不发达,人们每天下班放学回来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顶多也就是到邻居家串串门,到了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就连串门也省了。

陈凛在窗前写作业,看到对面的“狗尾巴草”和她妈妈端着水盆进进出出,猜测她家是不是又漏雨了,近百年的老房子,青砖颓败墙皮剥落,房顶也年久失修,她家一到下雨天就漏雨。

陈望知下班回来,看到这个情形,热心地过去询问,“白老师,家里又漏雨了?你们这样光用水盆接不行的,得找人彻底修一下。”

“我跟吴家姆妈说过了,她说帮忙找工匠修可以,但是不同意出钱,这几天天天下雨,我自己临时也找不到砖瓦匠。”白云舒忙进忙出,热出一身汗,衬衣湿哒哒沾在身上,身形更显窈窕。

“要不你们先将就一晚,等明天一早我上去帮你们看看。”陈望知觉得自己身为邻居,有帮助孤儿寡母度过难关的义务。

前两天老婆马丽珠在家,他一直不敢主动出头,正好今天一大早老婆回了娘家,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白云舒一听这话,先就感激不尽,“那就太谢谢您了,陈师傅,用的水泥和砖瓦钱我自己出,您帮忙出个工。”

“不客气的,白老师,材料都是现成,我们家每次漏雨都是我自己修。”陈望知说话间走到自家小厨房,马丽珠不在的时候,晚饭只能他自己烧。

第二天是星期天,陈望知起了个大早,找了一辆三轮车,不知从什么地方拉了点水泥回来,加上院子里本来就有旧砖瓦,他架好梯子爬上房顶,帮白家修补屋顶。

陈凛用一个竹筐在下面给父亲运送材料,在搭好的塑料棚子下搅拌水泥,他早就跟父亲学会了这门手艺,将来等父亲老了爬不动了,就由他上去修补房顶。

陈燕站在门口吃苹果,兴趣盎然看着哥哥在塑料棚子下干活,看着他挥开身上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拿条毛巾跑上前去替他擦汗。

“你到边上去,这里脏。”

陈燕并不答应,非要给他擦汗。陈凛只好由得她,抬眼看到白葭从屋里出来,手里还端着个水杯,心中忽然升起莫名的期待。

第3章

白葭走过来,把水杯递到陈凛面前,让他喝水。陈凛看着那张清秀的小脸上圆溜溜可爱的大眼睛,忽然想逗逗她,恶作剧地连水杯带她的手一起握住,冰凉的小手猛然一缩,好在陈凛及时抓住,抢过水杯一饮而尽。

房顶修补好之后,白云舒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请陈家父女三人过来吃晚饭。陈望知很高兴,拿着酒瓶就过来了。

堂屋里的桌子早就摆好了,除了先上的冷菜,还有四个热菜。凉拌海蜇丝清脆可口,雪白的藕片拌上红辣椒丝颜色煞是好看,煎炸得两面焦黄的小黄鱼用葱姜醋喷淋后香味扑鼻,一盘切得薄薄的卤猪耳朵,肉丝炒木耳和翠绿的丝瓜,无一不让人食欲大增。

“白老师,坐下来一起吃吧,就几个人,吃不了那么多的。”陈望知见白云舒还在厨房忙碌,让她别再忙了。

“不要紧,还有一道菜就好,我等一等再上桌,陈师傅,您和陈凛陈燕先吃。”白云舒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看来看去见不到白葭,陈凛好奇去问陈燕,陈燕也说不知道白葭去了哪里。不一会儿,他们才看到白葭捧着个小竹筐从外面进来,竹筐里盛满了油汪汪的生煎包。

白葭把生煎包放在桌上,端个小板凳坐下吃饭,白云舒端菜出来看到她,叫她给客人盛饭。

“不用忙,我们自己来。”陈望知叫陈燕过去帮白葭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