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男人嘛.....

陈三太太踌躇起来。她是觉得凌青城很好,但是她不想让自己女儿做妾。

“......听说姐夫要去扬州做知府了,七姐姐这个时候,看得特别牢,生怕自己配不上姐夫。”陈十三娘哽咽着说,“她对我也防范,把我当成什么?”

陈三太太后面说着什么,声音低了下来。

她们母女俩低声筹划着,外头还在下雨,滴滴答答,屋檐下似珠帘摇曳。

凌青菀站在屋檐下的窗口多时。

她将脑袋贴着窗户,屋子里的话,她听得一清二楚。

丫鬟们看得她在偷听,却没人出声。

这是凌家的丫鬟,对屋子里的人不敢兴趣,却不敢违逆凌青菀,任由凌青菀挨着听。

站得时间有点多,凌青菀的双手发凉,身子也有点僵。

初冬的雨天,格外的冷。

细雨尚未停歇,好似不知止境,下起来就没完没了,阴冷就丝丝暗潜。

“走吧。”凌青菀听到这里,对身边的莲生说。

主仆二人折回了内院。

凌青菀把陈三太太的打算,一五一十告诉了景氏。

她省去了陈十三娘说凌青城爱慕她的那段。这一段,她可以单独说给凌青城听,让他有个防备,而不是告诉景氏。

凌青菀只把陈三太太母女觉得景氏软弱可欺,想从景氏身上下手的话。告诉了景氏。

景氏愕然:“想利用我?”

景氏是个温软敦厚的人,可她并非没有原则,很好奇欺骗。

她跟二房和老太太斗智斗勇多年,从来没吃过亏,怎么陈三太太就觉得她好利用呢?

景氏不免好笑,又有几分不快。

她也希望别人忌惮她。有了忌惮,就有了敬畏;有了敬畏。才有尊重。

“是啊。”凌青菀笑道。“娘,这个世上,善良真是一无是处。对么?哪怕是看上去善良温柔,都会被人钻空了心思利用。”

景氏秀眉微蹙。

“你这孩子,怎样这样说话呢?”景氏不悦,“没了善良。还是个人吗?只不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总有些人错把愚昧、软弱当善良罢了。”

凌青菀就笑了。

她往景氏的怀里靠,柔声道:“娘的心思最通透了。”

景氏仍是觉得有点不开心,她觉得她女儿对她不信任了。

难道她平时看上去真的没什么威严吗?

这让景氏反省。

果然,凌青菀和景氏刚刚说完话。外头看守陈三太太的丫鬟就跑过来对景氏说:“太太,不得了了,三太太昏死了过去......”

这是装晕。先把景氏骗过去,然后巧舌如簧说服景氏帮她们。

她们一进门。就刻意挑拨景氏和陈七娘的关系。

“等她醒!”景氏厉声呵斥丫鬟,“这点小事,什么不得了,也值得这么急急忙忙?”

这小丫鬟当即吓得半死。

景氏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也是罕见景氏动怒,个个敛声屏息。

她们也看得出景氏对陈三太太的态度。

“还不走?”景氏见那小丫鬟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半晌没有挪动脚,声音猛然一提。

“是,是!”小丫鬟立马爬起来跑了。

凌青菀心想,哪怕陈三太太和十三娘要闹着上吊,丫鬟都不敢再来禀告景氏了。

景氏训完了丫鬟,心里稍微好受几分,放下这些琐事,开始着手准备孩子洗三礼。

陈七娘一口气添了两个孩子,景氏满心的欢喜,准备洗三礼大办一场。

凌青菀准备离开。

“菀儿,你等等。”景氏喊住了她。

凌青菀折身回来。

“我听说,你昨晚歇在你大嫂的屋子里,是你大嫂不舒服吗?”景氏低声问凌青菀,“可是严重得很?你若是没把握,我派人去请其他大夫。”

景氏觉得是很严重的,否则凌青菀不至于整日在陈七娘那边。

但是,孩子们都瞒住她。

就像凌青菀所言,是觉得她太过于善良吗,承受不住吗?

这些孩子都忘了,她曾经支撑一个晋国公府二十年整吗!

景氏有点委屈了。

凌青菀把景氏的神态瞧在眼里,不免笑了:“不用了娘,我能照顾好大嫂。”

然后,凌青菀就把陈七娘的真实情况,告诉了景氏,虽然陈七娘让她别说。

景氏听了,顿时吓得脸色骤变。

“这么大的事,你们居然瞒着我?”景氏立马站了起来,要去看陈七娘。

凌青菀拉住了她:“娘,事情已经发生了,您着急也没用。我在给大嫂针灸和用药,她会慢慢好起来的。

她怕您知道了,跟着担心。您不用这会子去瞧她,她睡着了,反而吵醒了,不如下午再去。”

景氏就忍耐下来满心的担忧。

她沉默坐了半晌,眉头紧锁。

“我从未遇到如此狠毒的女孩子!”景氏半晌才说,声音前所未有的清冷,说起陈十三娘。

景氏这一生,没什么太多的大起大落。

她所见识的,无非就是继室婆婆和小叔子的贪婪,和她妹妹告诉她的一些闲话。在她的意识里,孩子总是单纯天真的。

而十三娘推陈七娘,那是刻意而为,在场每个人都看到了!

陈七娘早产、又大暴出血,大人、孩子全部危急万分。

幸而凌青菀一再保证大人和孩子都没事,凌家才放心。若是其他地方,陈七娘这么一摔,估计要一尸三命了。

何等狠毒!

“人之初,性本恶。”凌青菀说。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素来有争议。直到这一刻,景氏才觉得,人性本恶。

“把他们关到后花园去。”景氏和凌青菀说完话,想到陈三太太和十三娘他们还在外院的厢房里,不由不快。

明日就是洗三礼,家里人来人往,不方便。

下人道是。

“娘,我先回房了。”凌青菀见景氏这里的确忙碌,又道。

景氏这次没有再拉她。

凌青菀刚要走,又有丫鬟跑进来说:“上次那位公公又来了,说官家有口谕传给二娘子。”

景氏看了眼凌青菀。

凌青菀知道,这是要去复诊了。

于是,她先去外院见了宋公公,接下口谕。的确是皇帝传召她复诊。

凌青菀回屋,背起了石庭给她的行医箱,跟着宋公公去了宫里。

第221章刻意

第221章刻意

凌青菀跟着宋公公,进了皇城。

距离上次给皇帝问诊,才过去不过八天,但是凌青菀却感觉过了很久。

上次进宫是秋末,金色骄阳铺满了地面,泛出暖金色的光,带着一点残留的温暖。

这次进宫是冬初,苍穹灰蒙蒙的,雨后尚未放晴,层云叠叠,处处寒意逼人。

季节的改变,有时候悄无声息,有时候措手不及。而这次的变换季节,就太过于阴冷,叫凌青菀承受不住。

皇帝寝宫的外殿里,又围满了大臣,安肃和安檐父子同时在场。

越王和纪王府的四太尉也在。

不过,这次太后没来。

“太后这次怎么没来,是出了事吗?”凌青菀情不自禁这么想着。

她期盼太后出事。

这段日子,凌青菀在家里忙碌,无瑕旁顾,而皇帝却没有放松他的计划吧?

石庭也在,他照样打着石膏,胳膊掉着,却依旧风姿磊落,卓尔不群。瞧见凌青菀,石庭冲他微微点头。

石庭身后,跟着数名太医,个个神色紧张,忐忑不安。

“皇帝的病情,只怕又变坏了。”凌青菀心想,“要不然,这些太医们也不会这么紧张了。”

她想着,就低垂了眉眼,跟内侍进了内殿,没有和任何人见礼。

“官家,凌姑娘来了。”宋公公进了内殿,给皇帝跪下。

皇帝的内殿里,冯贵妃和王淑妃皆在,还有几位低品的宫妃。

大多数凌青菀都不认识,也有几位觉得眼熟。凌青菀早年几乎是在宫里度过的。所以哪怕不认识的宫妃,也是在逢年过节时,她们给皇后请安时见过。

她不敢多看,连忙跪下给皇帝行礼:“吾皇万岁。”

那边,皇帝的声音有了几分笑意,道:“起身。”

凌青菀说谢主隆恩,然后站起身来。

“冯氏和王氏留下。你们都退下吧。”皇帝对众人说。

诸位贵人依言。纷纷退了出去,内殿立马就空阔了。衣香流散,料峭寒意涌入。地面冰冷坚硬,隐约能泛出人影来。

孤寂,清冷!

皇帝的眼睛已经好转了很多,最近都能看得见。没有再犯。

这是凌青菀替他诊治的结果,因此。凌青菀现在在太医院的名气很高,太医们个个觉得她非平凡人,医术超群,只是石庭从来没告诉过她。

这次。官家是犯了其他病。

“官家,民女给您把脉。”凌青菀道。

皇帝很配合,将手伸了出来。笑盈盈看着她。他心情很好,状态也很好。似乎有点回光返照之相。

等凌青菀的手指搭上去,皇帝突然问了句:“外头这样冷?”

凌青菀道是:“很冷,官家。”

皇家微笑,不再说什么。

凌青菀诊脉,浅取、深取数次之后,心觉不妙。越是深取,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了。

凌青菀觉得皇帝熬不过一个月,他的身体里每一处都在恶化,而且他最近淤血逆行犯胃,什么都吃不下去,而且还吐血。

这次请凌青菀,应该是他吐血,吓坏了太医们。

“官家,您近来如何?”凌青菀试探着问。

皇帝留下冯氏、王氏二妃,自然是想借她们的口,向后宫传达一些信息。

凌青菀不知道他想传达什么,所以说话也所有保留,先试探皇帝的意思。

“不太好。”皇帝蹙眉道,“朕这些日子吃不下东西,还吐。刚才呕吐了一回,有点血丝。朕可是时日不多?”

他直接这样说。

他的话音刚落,凌青菀还没来得及安慰皇帝一二,王淑妃就哭了。

王淑妃哭得很伤心,上气不接下气,哽咽着说:“官家,您乃是真龙降世,千秋万代......”

说罢,又哭了起来。

王淑妃年纪小,不过十六岁,生得花容月貌,哭起来也是楚楚可怜,颇有动人之处。

冯贵妃也落泪。她不像王淑妃哭得那么夸张。冯贵妃年纪大些,也像王淑妃那样大哭的话,是没有什么美感的,所以她选择默默落泪,大颗大颗的眼泪滚落,却紧紧咬唇不出一声。

冯贵妃这样哭,也是别有风情。

皇帝一副颇不忍心的样子,道:“两位爱妃,都别伤心了。朕哪怕真的龙驭上宾,也会安排好两个爱妃,不叫你们委屈。”

顿了顿,皇帝又说,似喃喃自语,“也该立后了,否则朕走后,都没个牵挂朕的人。”

两个妃子眼角直跳。

凌青菀听了,颇不忍心。

皇帝都这么糟糕了,还要费心对付太后。

他今天这么一番表现,王淑妃和冯贵妃心里,只怕再也难以平静了。

“官家,您圣体不过是小疾。”凌青菀安慰皇帝,又对两个妃子说,“娘娘莫要哭了,官家不过是小疾,颓废之语罢了。”

这话,并没有安慰作用。

两位妃子又不傻,她们都知道皇帝即将末路。

不过,凌青菀的话,给了她们一个台阶,她们顺阶而下,抹干净眼泪,开始说话安慰皇帝。

凌青菀给皇帝开了些安血、健胃的方子。

“官家,这些方子治标不治本,您的圣体调理起来,任重而道远。您需得有耐心,徐徐调理,官家宽心,民女一定治好您!”凌青菀道。

这话,无疑又被冯贵妃和王淑妃停在耳朵里。

皇帝的病,已经好不了了,否则凌姑娘不会说慢慢调理!

凌青菀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她觉得皇帝的病,一时间治不了。

王淑妃和冯贵妃真的没时间再等了,以后谁做皇帝,她们不知道。

但是。她们都明白,假如皇帝能在临终前给她们其中一个人封了皇后,那么那个人就可以永享尊荣,悠闲富贵活在这锦绣奢华的后宫。

没有封后的哪一个,以后生死难定,去留全凭太后的旨意。要么去守皇陵,要么去庙里。要么在太后跟前服侍。

而现在的太后。就变成太皇太后,她的家族慢慢会被新的后族压住,再也罩不住她们落败的那一个。

一定要争取!

两个女人都这么想!

“道乏吧。”皇帝懒懒对凌青菀说。似乎对她的诊断不感兴趣。

凌青菀道是。

她从内殿出来,把药方交给了宋公公,让他给御医看,看过了再去取药。

而皇帝留下王淑妃和冯贵妃在内殿说话。

凌青菀出来的时候。皇帝被宫女和太监们全部遣了出去,他和二妃说悄悄话。

凌青菀微微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