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夏说道:“扔了便是,我们崔家什么没有,肯定不会缺了九爷你们一家的。”他看了看崔元,又看了看崔湛,神情里有几分轻视。

听他话里话外的,分明是知道他们崔家不算上家仆侍婢有四口人,而牛车这么小,坐四个人已是极限,更何况还有细软以及竹简书册。

原以为还能自欺欺人,如今看来,还是自己女儿说得对。

三叔接他们回去的诚意薄如纸呀。

崔元说道:“多谢三叔的好意,只是刚刚忽然想起还有细软不曾收拾,兴许要耽搁个几日。也无需劳烦三叔派人来接了,待我们收拾好了会自行前去秦州洛丰。”

阿夏蹙起眉头,半晌才说道:“九爷这么说了,奴才也不好推辞。那奴才便先回去复命,在洛丰等九爷一家过来。”

说罢,他随意地施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崔湛问:“阿爹,我们还去洛丰吗?”

崔元叹道:“连区区仆役也如此轻视我们,想来去到之后的日子不会好过。毕竟是寄人篱下…”

此时,崔锦走出,含笑道:“阿爹,女儿已经让元叟在洛丰置办了屋宅和仆役,到了洛丰,也不必住在三叔父家。不若待我们先去了洛丰,安定下来后,再去拜见三叔父。一来没有在三叔父家吃住,二来也无需看人脸色。女儿原想着当作后路,不曾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崔元失笑。

“原来你早已备了这一手。”

崔锦撅嘴道:“哪有哪有。”

崔元瞪道:“你为了搬去洛丰,没少费功夫吧。”

崔锦被识破了,索性也不装了。她跳到崔元与崔湛的中间,两只胳膊各挽一只手,笑嘻嘻地道:“阿锦早已想去大城见识,如今有机会阿锦自是要把握住。等到了洛丰,美酒无数,奇人异事多,定比樊城热闹。阿爹和大兄不高兴么?”

崔元无奈道:“高兴!自是高兴!都依你。”

崔湛看见崔锦笑吟吟的,也不由微微一笑。

.

翌日,崔元带上林氏与崔湛,三人坐了一辆牛车启程前往秦州洛丰。崔元又雇了两辆牛车,分别装了细软和竹简,而珍嬷与元叟都在后面的两辆牛车上。

众人都打扮得极为寒酸,怕会在路上引得贼人的注意。

崔锦没有跟家人一同出发,她留下了阿宇和阿欣。

崔家已经变得空荡荡。

她让阿宇以最快的速度变卖了屋宅,随后取了变卖屋宅所得的五十金购买了一辆马车,又高价雇了樊城最好的驭夫,统共花了六十金。

驭夫有着一张黝黑的脸,粗犷的身躯,是樊城里既能驭车又能当护院的能人。

所以崔锦的这十金花的很是爽快。

他们有两个姑娘,和一个少年郎,又坐着马车,没有镇得住的人驭车显然是太过危险。

马车里。

崔锦靠在车壁上阖眼歇息。阿欣之前做过马车了,现在倒也没那么吃惊了,不过她向来好动,坐下来便静不住,左瞧瞧右看看的,乌溜溜的杏眼不停地转动。

阿宇十分安静,缩在角落里。

马车辘辘,也不知过了多久,崔锦终于睁开了眼。她问:“什么时辰了?”

“未时刚过呢。”

她好奇地道:“大姑娘,我们是要去哪儿?不去洛丰吗?”

阿宇依旧低垂着眼,仿佛想要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崔锦说道:“洛丰自然要去的,现在我们先去阳城。”

阳城在秦州边境,是一座偏僻的小城,不过与樊城不一样的是,许多人都极其向往阳城。

阳城环山靠海,一到七八月份,海上便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宛若蓬莱仙境一般。世人都以为此乃鬼神的示警,每逢七八月,便有慕名而来的人集聚海边,等着蓬莱仙境的出现。

“阳城!”阿欣惊呼一声,显然也是听过的。只不过转眼间,她又失望地叹息一声。如今不过春季,离七八月份还远着呢,蓬莱仙境定是见不到了。

崔锦笑了笑,又阖眼歇息。

五六日后,崔锦一行人终于到达了阳城。崔锦先在客栈里落脚,随后带上阿宇去阳城里最热闹的茶肆。崔锦戴着幕篱,坐在了茶肆里最不显眼的角落里。

她连着待了数日。

第四天的时候,她让阿宇穿上之前买的锦袍,又让阿欣稍微替他打扮了下。不过是短短瞬间,一个浓眉大眼的像是不谙世事的富贵人家少年郎便出现了。

崔锦说道:“茶肆里有七八个游手好闲的郎君,你今日便请他们吃饭,随后提出明日去海边游玩,让他们带上各自的随从小厮。靠海的地方有一处岩洞,洞口不大,只容一人钻进。你想办法让他们跟你进去,随后你在岩洞里留心可有什么异样,一旦有异样,你便悄悄溜出来,我在外面等着你。”

阿宇认真地听着,连忙点头。

“是,小人明白了。”

.

次日,阿宇果真成功让茶肆里的郎君跟他去海边游玩,也成功让他们钻进岩洞里。只是阿宇不知道崔锦究竟要做什么,只好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岩洞里一片漆黑。

前面有人擎着火把,阿宇则是负责最后面,岩洞里有水滴声,还有呼啸而过的风声,以及一众人嘻嘻哈哈的声音。

阿宇左看右看,周遭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还偶尔有蝙蝠飞出。

就在此时,阿宇听到了一道奇怪的声音,很小很快,若非他一直竖着耳朵,定然是听不见的。他停下脚步,扭头望向了身边的岩石。

前头的郎君们逐渐走远,嬉笑声也越来越小。

阿宇的神情变得古怪。

他随即悄悄地往回走,大步离开了岩洞。崔锦就在外头等着。阿宇迅速地将岩洞中的异样与崔锦一说。崔锦沉吟片刻,方道:“你再进去,剩下的依照我吩咐去办。”

“是。”

阿宇重新进入岩洞,再次走到那一块岩石旁时,之前走远的郎君也走回来了。

“我还以为你不见了,愣在这里做什么?”

阿宇说道:“我好像听到了奇怪的声音。”说着,他伸手一指,就在里面。他兴冲冲地道:“会不会里面藏了个人?”

其他郎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数人立刻上前,围住了那块岩石。

有人在周围轻敲。

忽然那人惊呼道:“里面是空心的!”随即有人附和:“会不会有宝藏在里头?”听到“宝藏”二字,郎君们都兴奋不已,每个人都东敲西锤的,寻找着开启的方法。

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只听咔擦的一声,岩石缓缓地挪动,露出了一个小门。

郎君们蜂拥而至。

然而,当他们所有人进去的时候,都惊呆了,里头竟有个人!只见那人杵在石壁前,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阿宇低声说了句:“这人眼中带煞,兴许是贼人之流。”

郎君们仔细打量,果真发现此人腰间挂着一把带血的弯刀。

“抓他去见官府!”

“肯定杀了人!”

“抓到了我们就立功了!”

“快!快!快!来人呀,快点抓住他。”

那人尽管带有弯刀,可毕竟人只有一个,而他面前却是有七八个郎君,且还不算小厮随从的,很快便被抓住了。

郎君们兴奋地押着那人离开岩洞,没有人注意到阿宇悄悄地离去了。

岩洞里再次恢复平静。

此时,阿宇领着崔锦再次迈入岩洞里。两人再次走到方才打开暗门的地方,阿宇退到一旁,一声不吭地看着崔锦。

只见崔锦径自走到石壁前,她蹲下来挪动了石块。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随着石壁的开启,一道人影笔直地摔到崔锦身上。她力气不足,往后连退了数步方稳住了身子。

阿宇赶紧上前扶住。

崔锦道:“我不要紧,你扶好她。”说罢,她说道:“我们回客栈。”

.

阿欣一整日都待在客栈里,每次听到脚步声都以为大姑娘和阿宇回来了。眼见天色将黑,她不由有些担心。大姑娘要做什么,她完全不知道,只能乖巧地留在客栈里,不拖大姑娘的后腿。

终于,在傍晚到后,大姑娘的声音在房间外响起。

“阿欣,开门。”

她连忙开了门,抬头一望,登时惊呆了。回来的不仅仅是大姑娘和阿宇,还多了个人。阿宇将昏厥的姑娘放置到榻上,随后得了崔锦的吩咐,出去寻找巫医。

阿欣在房间里打量着榻上的姑娘。

姑娘看起来跟大姑娘差不多大,不过长得有些瘦,虽然闭着眼睛,但是可以看得出是个美人儿。阿欣问:“大姑娘,这是哪家的姑娘?”

崔锦沉默了下,然后说道:“你好生照顾她,等巫医来了,让巫医看看。若是她醒了,你再唤我来。”

第二日的晌午,昏厥的姑娘终于醒过来了。

她缓缓地睁开眼,整个人下意识地瑟缩了下。她惊慌地打量周遭,不是空荡的石洞,也没有凶神恶煞的贼人,只有一个背对着她的姑娘。

她又瑟缩了下。

此时阿欣发现她醒了,她弯眉一笑,说道:“姑娘,你终于醒来了。”她高兴地喊道:“大姑娘,她醒来了。”

须臾,崔锦便走了进来。

那姑娘打量着崔锦,警惕地道:“你们是谁?”

崔锦温声道:“你莫要害怕,我姓崔,单名一个锦字。前几日带家仆来阳城游玩,无意间在岩洞里发现了你。还请姑娘放心,现在已经平安了。捉你的贼人也被官府捉拿了。你是哪家的姑娘?可需我让家仆给你家人传话?或是我让我家仆送你回家也可。”

崔锦今日穿得很是简单,不过却看得出来料子是极好的。

“汾阳崔氏?”

崔锦温柔地道:“仅仅是崔氏,你可有哪儿不适?”

那姑娘松了口气,她喃喃地道:“得救了,得救了,我以为这次是九死一生…”

崔锦安静地看着她。

过了许久,姑娘终于回神,她道:“多谢崔姑娘的救命之恩,我复姓欧阳。还请崔姑娘遣家仆送我归家,之前出来游玩不曾料到会有这样的一劫,实在多谢姑娘。”阿爹定然担心得头发都白了,她归家心切,等着传话,一来一往的太浪费时间了。

崔锦含笑道:“好,欧阳姑娘稍作歇息,待明日天明时我便让家仆送你归家。”

欧阳钰点点头,又问:“不知崔姑娘是哪里人氏?”

她道:“原是明州樊城人氏,不过近来搬到了秦州洛丰,现下春日,正是游玩踏春的好时节,遂携了家仆侍婢一路游山玩水,不曾想到误打误撞救了欧阳姑娘。”

欧阳钰说道:“巧了,我家便在洛丰。崔姑娘的救命之恩,阿钰没齿难忘。崔姑娘在洛丰可有落脚之处?”

崔锦道:“已经置办好一切了,便是在城南。”

翌日一早崔锦便让驭夫送欧阳钰到洛丰,她仍然留在了阳城。阿欣喜滋滋地说道:“真是巧了,大姑娘出去一趟也能救个洛丰的姑娘,那姑娘说是姓欧阳,会不会是欧阳家的人呢?”

崔锦说道:“兴许是吧,阿欣,将铜盆取来。”

阿欣应声。

崔锦取了蜡烛,点了火,随手将桌案上的两幅画作烧了。她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直到化为灰烬时,方让阿欣开了窗子驱除味道。

阿欣说:“为什么大姑娘要将画烧了?”

崔锦笑道:“已经没有用了。”

此时,外头有敲门声响起,紧接着是阿宇的声音。“大姑娘,是我。”

“进来。”

阿宇看了眼铜盆里的灰烬,说道:“大姑娘,听说昨天夜里阳城里好几户人家遭遇了贼人,恰好都是进了岩洞的几个郎君。不过万幸的是,并没有人发现小人。”

崔锦道:“此处不宜久留了,你乔装打扮下,去雇一辆牛车,我们即刻启程去洛丰。”

作者有话要说:

谢五郎:看了评论好伤心,都没画上句号,你们怎么就肯定是我做的!看完这章更伤心,竟然连领工资的份都没有。

闵恭:已经feel到领工资的曙光了!

作者菌:托腮,谁说我不能粗长的!!这章够粗了么!因为我不造能不能一直粗长下去,所以就不在这里承诺神马啦,我会尽量天天粗长的~~

第三十六章

春分至后,春寒渐渐离去,四处皆是春暖花开。

谢五郎伫立在一株桃树下,他仰着脖子,似是在轻嗅花香。半晌,宽袖滑下,手指轻轻地碰触着柔软的桃花花瓣。

阿墨立在一旁,静等吩咐。

谢五郎闭起双眼。

他在想象着桃花的颜色和形状。打从谢五郎出生那一天起,他就患有眼疾,不曾见过这个世间。他唯一有印象的便是出生的那一刻,似乎见到了一道璀璨的亮光,灿烂之极。

可惜之后他的世界便是一片漆黑,从此光明不复存在。

他松开了桃花。

阿墨仔细打量他的神色,随后朗声道:“郎主身前有一株桃树,开满了桃花,是水粉的颜色。桃树上有蜂蝶,蝴蝶是黑蓝相间的,方才还停在郎主的附近,现在飞走了。桃树的十步开外是一个小山坡,过了山坡,便是明州闻名遐迩的明珠泉,听当地的人到了秋季明珠泉便会倒映出五光十色来。”

顿了下,阿墨嘀咕了声。

“不过我觉得还是燕阳城的桃花好看,泉水也是燕阳城的好。燕阳城的泉水烹出来的吃食,是这些州城远远比不上的。”

谢五郎沉默了片刻。

阿墨低声问:“郎主可要前去明珠泉一观?”

谢五郎道:“罢了,回去吧。”

阿墨应声。

谢五郎到了明州青城后,便让人包了最好的客栈,家仆侍婢仔细布置了一番,谢五郎方入住了。谢家在各大州的中心城都有别院,青城自是不例外,只不过谢五郎每次出游都不愿住别院。

回了客栈后,便有侍婢奉上新茶和软巾。

谢五郎擦了手,喝了茶,在食案前坐下。此时已经到了晌午,他微微有些饿了。阿墨当即让侍婢奉上吃食。约摸有十来盘的吃食整整齐齐地摆在了谢五郎身前的食案上。

阿墨在一旁说道:“郎主,都是青城的特色吃食,郎主身前的是茶煮鱼羹。茶煮鱼羹旁的是糖烹肉…”阿墨一一将菜肴介绍完毕。

谢五郎却是蹙起眉头,说道:“阿墨,你呼吸变了。”

他心中咯噔一跳。

“阿…阿墨不明郎主所指,还请郎主明示。”

谢五郎慢声道:“离开樊城后,你开始变得不对劲了,倒像是心虚的模样。”他抬起头,淡淡地道:“莫非你做了什么心虚之事?”

阿墨的脸色微变,连忙摇头。可刚摇头,他又才意识到郎主看不见,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郎主,阿墨没有做任何心虚之事,只…只是近来春冬交际,喉咙与鼻子不太舒服。又兴许是与青城的水土不服。”

“是么?”

“是,阿墨不敢隐瞒。”他擦了擦冷汗。

其实他的确是有些心虚。他到樊城时,难得见到一个能让郎主感兴趣的姑娘,而崔氏也确实聪慧,本来若无差错的话,崔氏定能跟着郎主一道离开樊城的,最后回燕阳,成为郎主破荤的第一人。

可惜到最后却让郎主失望了,而且不仅仅是郎主,他也相当失望。

崔氏竟然如此不知好歹,郎主不提,她就敢提燕阳城了。他越想便越是不悦,离开樊城的时候,遣人送了五十金给崔氏。

在樊城的数月,可以看得出崔氏虽然贪婪,但也是个性子骄傲的姑娘,以郎主的名义赠她五十金,想来她会气得脸色发青吧。

“糖烹肉。”

“是。”

阿墨连忙回神,夹了一片肉到谢五郎的碗里。谢五郎吃了半口,皱眉道:“太甜。”话音落时,已有侍婢撤去这道吃食。

谢五郎蓦然想起了崔氏做的云片糕。

尽管那一日他是不耐烦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云片糕的味道极好,恰好是他所喜欢的。也正因为如此,在他第一次对崔氏不耐烦后,后面接连几次,他也让人放崔氏进来了。平日里他谢五郎所厌烦的人,想见他第二次,可是难如登天。

谢五郎搁下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