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还是我告诉你的,你倒会现学现卖啊!”玉璧这会儿正琢磨着做点其他的东西,比如披萨,奶酪这东西她倒也会。就是做起来太麻烦太耗时间和工夫。不过她又一想,咱中国多少好吃好喝的。未必老得想着西方这点面包蛋糕。

结果等到铺子里的蛋糕面包刚火起来的时候,玉璧早已经转头钻研究中式点心去了,中式点心也有很多是需要烤箱的,比如糖火烧和各式酥饼。至于铺子里的蛋糕面包卖成什么样了,玉璧完全没去管,不过偶尔上街一趟买食材时,看着排起的队伍她会感叹一句:“独一份儿果然有钱途。”

渐渐的铺子里不再卖田螺了,因为大部分饭馆都开始做起这道小吃来,玉璧就干脆停了田螺。说要是田螺现在价格越来越高,再卖五文钱就真要亏本了:“几位师傅,这十几样点心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从明天起上新点心,卖得不好的就不做了。”

等到点心做起来,玉璧这个不务正业的,又极为跳跃的把目光投向来奶牛!于是铺子里过一段时间又开始卖起牛奶和各种奶制品来,等到一个月算下来,萧庆之都不得不佩服她了,看着她玩了一个多月,就没干正经事,这两间铺子居然挣了三千多两。

“看吧,我就说能行吧。”抱着账本看了好多眼,其实玉璧自己都不敢相信,她居然真做到了,当时确实有夸张的成份在,她自个儿都没当回事,要不然也不会一直玩着似的做这事。

说起来,玉璧觉得自己这徒弟已经算对不起师傅的了,如果让傅大厨来,他就是天天炒鸡蛋都能让这铺子月入上万。

“是是是,我错了,你最能耐。”萧庆之琢磨着,这丫头一个月漫无目的的,像做着不着边际的事,但她好像一直奔着一个目标去:“丫头,说说吧,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想做的已经做了好不好!”玉璧瞪着萧庆之说道。

“你做了什么?”萧庆之满脑子糊涂。

玉璧笑眯眯地说:“你没发现这些东西都是一点点就很能填饱肚子吗?你没发现所有的杂粮都可以做成口感细腻的点心吗?你没发现最近铺子里再卖可以保存很久的杂粮面吗?你没发现面包就算是大夏天也可以一个礼拜不坏吗?你没发现我用野菜做了馅料吗?”

接下来她还准备推广烤炉和杂炉点心的做法,她相信萧庆之能明白她的想法。功德固然要做,银子当然也不能少,光做功德不挣钱这样的事儿,她是不会去做滴!

一个一个没发现说下来,萧庆之总算明白了,这丫头哪里是漫无目的,分明是吃了喝了还顺便解决了两个民生问题。一是吃不饱的问题,二是食物储存的问题。侧着脸看了玉璧一眼,萧庆之不由得感慨,自家小玉璧有大智慧呀:“别想这么多了,你好好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吧,我的事我自有解决的途径,不要天天紧锁着眉头一副操心劳神的样,看看你这一个月下来瘦了多少。”

听到瘦这个字,玉璧立马来了精神,到铜镜前仔仔细细地照了好几圈后,喜滋滋地说:“哇哈哈,真的瘦了,太好了!”

萧庆之摇头叹气,满心暖意无边…

第一四二章 在这个时代大干一场

明江府东城西城和南城都算是吃喝不愁的人家聚居的地方,唯独北城一带聚居着不少流离失所的寻常百姓,这一片就是贫民区。这里的道路晴天黄土飞扬,雨天泥浆能到小腿肚,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就已经对此麻木无视了,他们木然地生活在这里,从生到死,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意义,只是为活下去苦苦挣扎而已。

本来玉璧是不会来这样的地方的,毕竟在现代,搁中国这样的地方,不会有纯粹的贫民区,或许闹市隔壁就有脏乱不堪的陋巷,或许污水横流的地方不远就是摩天大楼。所以玉璧从来没想过还会有这样的地方,低矮的房屋斜斜地靠成一排排,门前屋后多是衣着破旧,面黄肌瘦的人。

小孩子们就在泥地里玩,雨后溅起的泥浆子弄得小孩子们满脸满身,他们却犹自不觉地欢快闹着笑着。这样的场面让玉璧很感慨,为生活在这里的人而感慨,但做为一个学城市规划的,她更多的是为这里的环境而感慨:“庆之,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

“玉璧,有些事,不是我们可以做的。就算我们有心要去帮他们,也得顾忌着这名声太大,我们担不下,担不下的名声就是罪过,懂吗?”萧庆之生在这长在这,何尝不想改善一下,但是就像他说的,有些事不是他们可以去做的。改善民生这样的事,是天子的事,是天家的事,寻常人要是沾手。随时就是一个死字。

可是就因为这样不伸手帮一帮吗,哪怕就是铺设个下水道也好呀,省得他们每天再这样泥里来土里去,最好还能帮他们想办法把屋子修缮一下。给他们找点能活下去的营生。其实玉璧本来不是这样爱心软,爱犯圣母病的家伙,主要是看着这有山有水有一块大好的平地。竟然这么脏乱不堪,实在太有违城市规划精神了。

其他的地方,她肯定动不了,那些都可以算成熟社区,青砖铺地,灰瓦白墙。但这里不是,这里拆起来不费成本。而且指定人人都乐意于接受改变,当然,前提是变得更好。

思来想去,玉璧觉得心里跟被挠了一样,不行。她非得干成这事儿不可:“庆之,不如我们拉太子下水,把殿下扛在头顶上,这样不就没事了。大名声都给殿下,咱们在后边儿求个心安,顺便挣点钱。”

用力敲她一记,萧庆之摇头道:“你真是钻到钱眼儿里去了,这里能有什么钱挣。”

挣钱的营生多了去了,只是以前玉璧觉得自己的精力有限。不想去动而已。现在多好,这里有巨多巨多的劳动力,有巨大巨大的地方,那当然就会有无限的商机:“诶,相信我吧,既能让这里的人改善生活。也能改善这里的环境,更能挣着钱,你看我什么时候在钱财上吃过亏。”

一想也是,萧庆之见她揉着额头,又心一软,伸手揉着,温声问:“敲疼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某人很惨很惨地红了眼圈儿,眨巴着眼睛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说:“嗯,疼!”

这模样看得萧庆之心一阵犯抽,疼得不用说了:“我手重了,来,我看看。”

“你修书去给陛下和殿下,借着为父亲积阴德的借口,把殿下这大旗挥起来,这样就算补偿我了,你可不能让我白挨这一下!”要说疼呢,也就那么回事,萧庆之下手很有分寸。她心疼的是这里的大好地方,要搁现代,那就是上风上水,原生树木荫荫成林,大好的楼盘卖点。

“好,我回去就给宫里去信。”萧庆之拗不过她,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名头给了太子完全不成问题,他只要掺和过,功劳总不会少算他这份。

不过,接下来玉璧一说下水道,萧庆之就想抽她了:“这里架上下水道以后,就不会再这样了,我们先修下水道。”

想想书院那点儿下水道铺出来,简直比盖房子还贵,萧庆之瞅半晌,忍住了没再伸手敲她,只说道:“书院多大点地方,光铺下水道就糜费了几千两,北城这么大地方,下水道铺下来起码得十万两上下。这还是往少了算,往多了算那就没数了。”

原来觉得花销太大,划不来,玉璧立马阴转晴,笑嘻嘻地说:“这个简单嘛,看我的就是了。”

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相关的专业她们都学过一点,既学过红砖、青砖的工艺,也学过水泥的工艺、等级和检测…等等各种建筑材料他们都有过涉猎。但是,让她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配比,再精确到每一步制作,那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毕竟,这些不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点,所以她也只是有个大概印象而已。毕竟建筑材料的工艺都不复杂,配料也相对简单,所以玉璧决定试一试,能试出来当然好,试不出来…咳,那就算了。

接下来几天,萧庆之连玉璧的人影都看不到,问她干什么,她一个字都不透露。看她神神秘秘的,萧庆之好奇了片刻后就随她去了,反正这丫头也捅不破天,随她玩去。

“怎么样,张师傅,第三块能不能成?”玉璧指的是水泥,她只提供粗略的配方和制作程序,粗略到什么程度呢,原材料她知道,大致的制作过程她也知道,但到底怎么做…别问她,她也不知道,老师没怎么教,估计就是教了她当时也没怎么听,她又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用到这个。

张师傅见了她直摇头:“不成,我早上拿锤子敲过了,散成渣渣子喽。”

那到底要闹哪样,玉璧都有点气馁了,怎么觉得别人做起来就这么容易,自己做点什么就这么难。她无非是要搞点发明创造,要不要给她来九十九个成功它妈:“再试吧,张师傅,咱们不能罢休,越是不成越跟它扛上了。”

说完,玉璧继续撒下大把“研究经费”供张师傅研究水泥的配方和工艺,然后她就蹿到铁匠铺子里去了。一大一小四个半圆的铁皮子合成内外一大一小的圆,这个是模子,到时候只要把水泥填进去,很快就能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地下排水通管。除了这个,玉璧还订了窨井盖和下水口的栅栏,不管水泥能不能出来,抱定不成功不罢休的念头,玉璧很努力地——扬起小皮鞭抽打着诸位工匠快马加鞭搞研究。

当然,她会认真为各位师傅摇旗呐喊助威的。

京中的回复在玉璧的摇旗呐喊中也到了萧庆之手里,回信却是来自于太子顾弘承,先是说这是千秋的功绩,怎么敢不为之。又说父亲很是念想着文宣公,能为文宣公积阴德再好不过,淳庆帝很满意他的想法,能时刻心怀着天下百姓,又能做事有法度。末了,顾弘承说这样的事他很愿意被拿着当枪使。

这就是宫里的态度了,有淳庆帝和顾弘承的首肯,萧庆之就能去做这件事了,至于怎么把太子这面旗扛起来,办法多得是。这种事玉璧做不来,他做起来却得心应手:“只是,玉璧这丫头的东西到底鼓捣得怎么样了。”

放下信,萧庆之就要让桑儿去把玉璧找回来,他才喊一声桑儿,就看到玉璧捧着块石板惊声尖叫着冲进来。眼看着两人要撞上,萧庆之一侧身,然后伸手一拦一拽:“疯什么,越来越没个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