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听了,对皇后夸赞,“没想到,这孩子还有这份心思。往后,咱们宝宝有福了。”

谨言奶娘见来的是大家夫妇,又见谨言对二人毕恭毕敬,想起来前几日见到宝亲王家师爷,登时明白:这夫妻二人,该不是提亲来了吧?

难为这位奶娘,心疼自家姑娘,怕姑娘上头没父母,没人做主。姑娘虽然自幼是个有主意的,可是,这种事情,怎么好叫女孩子自己出面。于是,越性上前,推推自家姑娘,“姑娘,锅里还蒸着窝窝,您快去看看。等会儿,好给老爷、太太端来尝尝。”

谨言刚想说不必,那奶娘就使劲,把自家姑娘推出去。谨言无奈,只得告罪退下。

奶娘看没有外人,拉过来自家老伴儿,对着帝后二人施礼万福。又搬来个长凳,放在帝后面前,老夫妻俩笑呵呵坐下去,就对着帝后二人说什么西林格格自幼无父无母,全是他老夫妻俩辛辛苦苦护佑着长大。俗话说,生身不如养母,他们俩虽然是仆人,但也算得上是西林格格两个半长辈。

雍正不解,瞅瞅皇后,还以为谨言是个好的,怎么教出来的奶娘这个模样?

衲敏则是低头数手指。人家可着劲儿地给自己正名,还不是因为后头有话说。听着呗。

紧接着,奶娘就说什么,别看俺们家格格人小,有本事。会挣钱,会养家,相夫教子,不在话下。最难得的是,自家格格曾经在宫里伺候过皇后,将来,对夫家前途,也能帮衬一二,云云。

衲敏听了,直想笑。奈何,雍正大叔一直不说话,只得自己开口,“那是,老身就喜欢西林格格这样性子的。她要在老身身边,定然当亲闺女一般疼爱。”

籽言立在皇后身后听了,直觉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西林奶娘倒是满意了,趁人不备,悄悄推推身边老伴儿。西林家奶公会意,急忙问:“太太这么说,咱们也就放心了。这婚嫁之事,您和老爷能亲自来,就是给足了我们过世老爷、太太面子。接下来换帖、纳彩之类的事,有咱们帮衬着,定叫格格风风光光嫁出去。婆家娘家都满意,您就放心吧。”

这一回,雍正算是听明白了。谨言八成是个治家严谨的。这老两口,平日里没见过什么客人,把他跟皇后当成提亲的了。端起茶杯捂着嘴,低声问皇后:“怎么办?真要提亲?”

衲敏拿帕子遮住嘴,反问:“来都来了,反正,也是咱家定好的媳妇。除非,您不想要这儿媳妇儿。”说着,将手腕上一对碧玉镯子撸下来,拿帕子包好,亲手交到西林奶娘手中,“昨天才听我家那个不孝子提起,今天来的急,没带什么东西。这一副镯子,就当是给格格的见面礼吧。等会儿,老身再叫家人把该有的礼物备齐,送过来。”

西林家奶娘也算是见过大世面,怎么会瞧不出这镯子价值连城。哎呀呀,看来,这位太太,对自家格格当真满意呀!急忙伸手接过来,小心揣到怀里,对着皇后就拜,“太太放心,定叫太太家里和睦。您真是好福气,娶了个好媳妇!”

西林家奶公也笑着跟雍正大叔攀亲。雍正无奈,呵呵干笑两声,算是认了这门亲事。

好容易出了西林觉罗家,雍正也没心思去西山避暑了,赶着马车回宫。到养心殿坐定,叫来弘纬一通埋怨。笑话!古往今来,除了史书记载,朱棣娶徐皇后时,朱元璋亲自去徐达府上提亲外,哪个皇帝亲自到儿媳妇家提亲的?小十宝宝,为了你,你“爹”可是牺牲不少哦!

弘纬听了,顿觉今日之事古怪,不敢多说,只得诺诺挨训。一面服软说好话,一面慨叹,“太子之位,不好做哇!呜呜,保成,当初,是阿玛没能体谅你!呜呜——”

雍正埋怨儿子,骂完了,出了气,感觉心里顺畅不少。最后,才吩咐:“好在谨言也是个有本事的,虽说年纪大了点儿。不过,女大三抱金砖,大一点儿,未必不是好事。日后,你好好待她。最好,趁着她还年轻,多生几个嫡子,免得将来闹圣祖末年之事。好了,去看看你皇额娘,跪安吧。”

弘纬得了特赦,老老实实磕头出去,刚出养心殿大门,就飞一般跑向仁和堂。哪知,还未进门,就看见自家姐姐,抱着小外甥,倚着宫墙,立在穿堂之后,笑吟吟地等侯。瞅见他跑来,低声笑问:“怎么,皇帝陛下亲自去提亲,您还不乐意了?”

弘纬刹住脚步,“你——安排的?”

果然,到哪儿都少不了公主殿下拼命搅混水的身影!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我觉得,谨言还得折腾一番,婚前婚后问题而已。

劳动节,辛勤的码字工作者休息逛街去!五二更!节日快乐亲们!

多方除草

弘琴撇嘴,“我哪来那么多闲空。前天,皇额娘托梦,叫我给你挑个好媳妇儿。要不是看在她老人家的面子上,我才懒得管。”说着,抱着儿子率先进去了。

弘纬低头思量弘琴的话。这个“皇额娘”,只怕,是奉先殿里供奉的那位先帝元后吧。芳儿,我终究,还是辜负了你。

没做多想,弘纬整肃衣服,进仁和堂拜见皇后。

衲敏怀里抱着小外孙,正在说笑,见弘纬进来,摆摆手,“自家母子,不必拘礼,坐吧。”

说着,举起小外孙,“宝宝,快叫舅舅,小十舅舅。”

“宝宝”一叫,弘纬顿时无语。弘琴则乐了,“得,往后,你的小名儿,就让给我家老二吧!”

娘几个又说了一番话,小“宝宝”一不小心,,又拉又尿,弘琴一面骂,一面笑着领着奶嬷嬷们,带儿子下去换衣服。

不一会儿,屋里就剩籽言伺候。衲敏看左右无外人,便拉过来弘纬,“有件事,以前我没怎么提过,只是,如今,你媳妇也算是定下来了。先跟你说说,好叫你心里有底。你屋里那些个通房,我没怎么见过。你阿玛说了,妾侍不过是玩意儿,我也就懒得管。横竖,你也不是不知规矩的孩子。只是,往后,不比现在,正妻来了,总归是要立规矩的。谨言虽然治家严谨,可毕竟后头没什么助力。那些人,你该敲打就敲打,可别到时候,传出宠妾灭妻的话来。谨言难做不说,于你名声也无益。虽说咱们家规矩,不分嫡庶。可你自己毕竟是嫡子,若是到时候,嫡子不长、长子不嫡的,难保那些人,不生事端。”

弘纬听了,淡淡一笑,“无妨,她们人虽多,都不过是些宫女,身份怎么能跟谨言相比呢。”

衲敏摇头,“可别这么说。你阿玛重规矩,嫔妃都是正经秀女出身。你年纪轻,可别忘了,先帝后宫,可是有好几个宫女出身的位高妃子呢!皇太后自己,不也是细作宫女出来的?这也就是仁孝皇后没的早,要不然,中宫可真是没脸了。想想这个,我心里就害怕。万一谨言一时忍不住,因为这个跟你闹,你可让着她点儿。不管怎么说,人前人后,多给她留点体面。说实话,能跟你荣辱与共、相濡以沫、踏踏实实过日子的,除了正妻原配,还有几个呢?不是我胡说,我要是这会儿死了,你阿玛肯定不会再立皇后。这就是原配的好处。”

弘纬听了,点头称是。籽言立在皇后身边,低头思量自己的心事。

弘纬陪皇后说完话,衲敏借口自己乏了,吩咐弘纬回去。等弘纬出了门,衲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没人的时候,籽言没大没小惯了,见皇后笑,也跟着笑着问:“主子娘娘,您笑什么呢?”

衲敏摆手,“没什么,就是有点儿好笑罢了。”说完,兀自乐呵不提。

籽言借口给皇后倒茶,出了仁和堂,叫来一个小太监,耳语一番。那小太监急忙去了。不一会儿,就回来传话,“籽言姑姑,巧格格说了,叫你放心,她在宝亲王院子里,很好。你说的话,她会记住的。”

籽言点头,“嗯,知道了。”小太监躬身退下,籽言抬头望望天色。再过两年,自己到年纪,就能出宫嫁人了。只是,姐姐,你当真要选这条路,一直在那个男人身边,做个妾吗?既是,日后,你能得到乌雅氏太后的荣耀。那份荣耀,又怎么能弥补这一生的自由与尊严呢?唉,我出宫后,你自己,就多保重吧!但愿,你别不自量力,去挑战西林格格的底线。

阿哥所,巧格格坐在房里,跟弘纬其他几个通房丫头说话。不一会儿,守门小太监在院子里迎人,“爷,您回来了?”

紧接着,就听见宝亲王进门的声音。

巧格格急忙领着众位妹妹们迎出来伺候。弘纬刚换好衣服,还没坐稳,就听见一群莺歌燕语,香气扑鼻。想起皇后所言,心中有了主意,笑着对这十个人说:“正要叫你们。既然来齐了,爷有话说。”

巧格格领着众位妹妹见礼,打头说:“爷有什么吩咐,奴婢们洗耳恭听。”籽言说的没错,八成是敲打咱们,不准给西林格格难堪吧。

弘纬一笑,“没什么。就是爷要大婚了。大婚后,你们要安分些,别给福晋添麻烦。本来,爷大婚后,你们——也是要给些名分的。只是,你们都是宫女出身,无有子嗣,不便请旨。这些日子,爷勤到你们屋里走走。你们也争口气,谁早日给爷生儿子,爷就请旨,给谁个侧福晋当当。没事了,都回去吧。”

他这么一说,谁还舍得回去呀?大伙儿都知道,宝亲王对一帮妾室,很是温存。然而,无论多么宠爱,于名分上,始终十分吝啬。在他后院,能得个格格称呼的,就是好的。其他的,全是“姑娘”。

一时间,以巧格格为首,十个侍妾,全都围上来。各有千秋地卖弄,恨不得登时就将弘纬拉到自己床上,那个啥。

弘纬低头冷笑,随手一指,点着一个侍妾,“回去吧,今天晚上,爷去你屋里。”

于是乎,十个女人,一个欢喜九个忧,俱规规矩矩行礼告退。临走时,那个巧格格以手扶门,扭头望了弘纬一眼。直到弘纬笑着对她点头,这才娇羞着出去。

刚出门,迎面碰上五公主扶着小宫女,优哉游哉地玩弄着手中帕子,十个人急忙行礼问安。

弘琴淡淡一笑,“嗯”一声,抬腿进屋。公主身后太监叫几人起来,跟着守在门口。

弘纬见弘琴来了,也不站起迎接,指着身边椅子,“坐。有事?”搅混水搅到我院子来了?

弘琴淡淡一笑,靠到椅背上,举手欣赏小指头上,新戴的指甲套。一面看,一面嘀咕,“额娘说,你屋里有个人,是籽言的姐姐。长的——很像廉亲王。我过来看看热闹。”

“哦?看着了?如何?”

“哪里是像什么廉亲王,分明是当年的良妃娘娘。好在,人家不是辛者库贱婢。身份——呵呵,到是与咱们的皇——祖母——颇为相似。”说着,捂着帕子,冷笑不止。

弘纬气的真想揍她一顿。想想察尔汗那一身彪悍的功夫,终于还是忍了下来。端起桌上凉茶喝了口,缓缓说:“当年,良贵人她——为了怀上老八,使了不少手段。他们家为了脱离罪籍,在她身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哦?那一定是很多功夫吧。要不然,一个粗使宫女,竟然能宠冠六宫,还真是不容易呢!”

“她并未宠冠六宫。不过是承宠一夜而已。你大可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

“关我什么事。要关心,也是西林格格关心才对。唉,可怜皇额娘啊,就怕你们小两口吵架受委屈。真是天下父母心啊!”说着,拍拍身上衣服,站起来,扶着小宫女,就往外走。

弘纬无语,当晚,谁屋里也没去,自己在书房睡了一夜。

第二天,就听说,昨天自己点名的那个侍妾吃了不好的东西,拉了一夜肚子。到早上才好些。弘纬一笑,“叫其他人好生照顾着吧。”出了阿哥所,便去六部衙门办公。

接下来几个月,礼部、内务府加班加点准备宝亲王大婚事宜。宝亲王院子里,也明争暗斗,十个女人之间争夺一个男人的战争,进行的沸沸扬扬、如火如荼、冷酷且冷冽。

不久,就有一个得了女儿痨。懋贵妃做主,送到宫外,从此,再没回来。据说,暗地里,宝亲王悄悄将她嫁给一户百姓之家。稗官野史,不足信也。

后来,有个患了咳症,非但她被送出宫外就医。连带宝亲王也换了个院子居住。跟她相好的两名侍妾,也跟着送了出去。至于三人后来下场,都同那个得了女儿痨的一样。

宝亲王后院,还剩六个侍妾的时候,雍正二十一年十一月到了。亲王大婚,京城一片喧闹。接连几年守国丧,满城亲贵、百姓,总算是借着宝亲王大婚,高高兴兴热闹了一回。

当晚,宝亲王洞房花烛之夜。据说,阿哥所里,有人吹了半夜箫。宝亲王急了,对外大吼,“爷娶回媳妇容易吗?哪个不长眼的闲着没事干,吹那些死人调调。今日大喜,爷不想见血。叫她自己找个没人地方,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门外守着的侍卫、太监、宫女、嬷嬷们听了,全部吓了一跳。这——大喜日子,叫侍妾自行了断,下手太狠了!

谨言端坐喜床上,抿嘴不说话。新媳妇,大礼未完,她才懒得出头。有本事捋龙须,就得有胆子承受暴龙怒火。

最后,还是皇后身边几位老嬷嬷来,带走那个闲着没事儿吹箫玩儿的侍妾。衲敏没处置她,反而在京城中,寻了户好人家,明发懿旨,将她嫁过去。往日,在宝亲王后院,得到的赏赐,也都叫她拿走做嫁妆。算起来,这个日后结局,算是较好的一位。

还有五个,算算差不多了。各方势力全部收手,接下来,就看西林觉罗谨言——新出炉的宝亲王福晋,如何宫斗、宅斗了!

相比各方伸长了脖子,嗷嗷叫着等着看戏。谨言可是一点也不急。新婚第二天,皇后就借着说悄悄话的名头,留她一人在身边,直言不讳地问:“爱宝宝不?”

谨言抿嘴,低头不语。衲敏没再问,只是语重心长嘱咐,“千万不要奢望帝王的爱情,否则,等待你的,只有被遗忘的下场。”

谨言抬头,望着皇后一脸严肃认真,很想问:“皇额娘,您爱皇阿玛吗?”

别样宅斗

谨言自然不能张口去问皇后,在她心里,雍正究竟是何地位。婆媳俩说了些话,皇后又问谨言身边,都带了几个伺候人。谨言叫来奶娘和贴身丫鬟,一一给皇后说明。“这是媳妇的奶娘容嬷嬷。这是西林家生子,媳妇贴身丫鬟妞妞。”

叫妞妞还是牛牛,衲敏自然不会在意。然而,这个容嬷嬷——深宫老嬷、男人最爱!我的天,这可是乌拉那拉氏的标配。谨言呐,你这是做了什么,惹得天怒人怨,把这么位老太太送来给你打下手哇?

想归想,衲敏也不敢说出来。叫二人来,厚厚地赏了。又狠狠敲打一番,叫她们小心,不要撺掇着主子去争宠。要知道,宫里宫外,等着瞧热闹的人,海了去了。

二人老老实实答应退下。衲敏又拉着谨言一番嘱咐,“你可千万要想开点儿。既然做了主母,就要有主母的心态。没事儿别跟那些侍妾通房们计较。不愁吃、不愁喝的,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是很好吗?子嗣、宠爱什么的,都是虚的。你已经是嫡妻正室,还怕日后没人养老吗?千万要想开点儿,厚德载物。别想着法子要做什么贤人。没见历史上的贤后,要么早死,要么被帝王当成冷菩萨供着吗?人生在世不容易,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那才是最实在的。就是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呢!你管他呢。”

谨言听的心里直犯嘀咕,蒙头蒙脑地应了。回到阿哥所,坐在屋子里,回想起当年母亲,每日里,与父亲一帮侍妾,斗来斗去,天天神伤,最终青春早逝。对比皇后,面对后宫三千,居然还能谈笑自若,所用之意,无非是“难得糊涂”。如今想起来,皇后心胸,确实开阔。

想通这些,谨言心里也多少有些通畅。说实在,嫁给弘纬,心里不是没有犹豫。毕竟,弘纬嫡妻,日后肩上重担,非比寻常。可是,今日听到皇后一番言论,似乎没那么难受。看看皇后,整日里不管事,后宫佳丽三千争宠,后位不也坐的稳稳当当?

谨言正在琢磨,妞妞掀开帘子来报,“主子,五位格格姑娘给您请安来了。”

谨言眯眼,“哦?叫她们进来吧。”

巧格格领着众人,率先入内。五个人在屋里站好了,谨言才扶着小丫鬟,施施然掀开帘子,出了内室,到了正厅,坐到主位上。

谨言坐稳,巧格格五个,对上施礼。谨言头也不抬,只抿茶。妞妞立在谨言身后,替谨言发话,“福晋说了,几位格格姑娘请起吧。”

巧格格领着人站起来立好。谨言这才笑着抬起头来,声音不大,淡淡地说:“来了就好。我也不是拘礼之人,日后,每逢初十、二十,到我这里应个卯就是。其它时候,你们只顾玩耍笑闹。没事儿,到御花园里逛逛,我也不说什么。只记得,在自家屋里,做什么不必拘着。到了外头,你们可就是宝亲王的脸面。什么该说、什么该做,都先掂量清楚了。”

容嬷嬷站在谨言后头,绷着一张脸,候谨言说完,厉声喝问:“福晋的话,都听明白了?”

巧格格等人一个战栗,急忙低头回答:“奴婢们听清楚了。”

谨言淡笑,“你们也都争些气,赶紧给爷添个一儿半女。也是你们的福气。”说完,摆摆手。

妞妞见状,咳嗽一声,“福晋乏了,几位格格姑娘,请回吧。”

说着,就有小宫女上来打帘子。

巧格格领着四位姑娘躬身退下。

容嬷嬷看四下无人,凑到谨言身边,“主子,这五个——怪老实的!”

谨言冷笑,“多方出手,原本十个,折了一半。正是风口浪尖,能不老实吗?”

说到这儿,谨言拍拍容嬷嬷的手,“日后,奶娘多看着点儿。偏院的事,凭她们去斗。只要不十分不像话,只管看着就是,很不用管。当年,我母亲就是因为跟侍妾斗法,生生害了我没出世的几个弟弟妹妹。现在想想,西林觉罗家到了这一步,未尝不是报应。”

容嬷嬷还要再说话,谨言抬手止住,“她们争斗,是她们的事。咱们不参与。你跟妞妞都是我从娘家带来的。在这宫里,虽然我有皇后宠爱,可是,咱也不能恃宠而骄。出门见人,要十分谦逊。别的不说,起码,不能轻易得罪人。若是有那不长眼的,非要得罪咱们,也不能轻易示弱。这尺度,你们要拿捏好了。”

两人应下,谨言想了想,又嘱咐,“往后,宝亲王来我屋里不来,都不许在脸上做出样子来。宠辱不惊、贤惠大度,不仅我要做到十足,你们更要显示出来,咱们嫡妻原配身边人,也是我的脸面。”

妞妞听了,急忙点头答应。容嬷嬷则是红了眼,“主子,苦了您了!”

谨言一笑,“想我一孤女,能得如此隆恩,已经是不容易。哪里还会觉得苦。如今,我也该学皇额娘,多吃斋念佛才是。”皇后说的对,管家什么的,宫里有的是人才。有空多歇歇,没事捯饬捯饬脸面身材。可别跟那瓜尔佳氏太子妃学,博得满宫称赞,却唯独令自己丈夫不喜。回想一下,那能喜欢吗?谁忙了一天回来,愿意对着一个满嘴琐事俗物之妇人,唠里唠叨哇!

弘纬见了雍正。这位工作狂大叔,也不顾儿子新婚,硬是拉着儿子,到奉先殿去拜见诸位祖宗。跪在康熙牌位前,弘纬满腹委屈。

任谁,也不愿意跪自己啊!

雍正絮絮叨叨,对着自家皇阿玛的牌位神像,说了半天话。弘纬听到快打盹时,雍正才一脸严肃地吩咐:“来,对着你皇玛法磕头,说你会好好治理咱们大清江山,做个好皇帝。”自己先对着康熙牌位说:“皇阿玛,这就是儿子挑的下一任帝王。不知,您还满意吗?”

弘纬憋憋屈屈磕头,心里暗骂,“敢不满意!”

好容易雍正跟那些祖宗说完话,领着弘纬出奉先殿。走到殿下汉白玉石栏前,雍正长出一口气,拍拍弘纬肩膀,“儿子啊,成了亲,你就是大人了。抓紧时间,给皇阿玛添个嫡子嫡孙。最好多添几个。还有,你的那些侍妾,该敲打就敲打。那个什么巧格格,前两天,你姐姐还说,貌似不大老实。有些像先帝良妃来着?谨言那里,你也提个醒。不管怎么说,谨言身后没有家族势力。总归,要你多包涵保护才是。自己媳妇,还是要自己疼的。”

弘纬答应下来。送雍正回养心殿,折回来,向南,回到阿哥所。

一路走,一路哀叹,“这皇子婚假,怎么就这么两天。书房里还有一大堆折子没批呢!真是,连个婚也不让人好好结!”

进了院子,竟然不见一干侍妾出来迎接。只有老太监领着宫人迎进来。弘纬一面往里走,一面问:“福晋呢?”

老太监低头回话:“福晋正在暖阁里查点账务。”

弘纬点头,领着人转身进了暖阁。

谨言正领着妞妞算账,抬头瞅见弘纬披着大氅进来,急忙吩咐妞妞收了账本,叫来小宫女,给弘纬倒茶。自己则笑着迎上来,替弘纬脱下大氅,交给小太监挂好。亲自捧茶递给弘纬,看着弘纬接过来,这才款款坐在一旁。

弘纬之前见谨言,几乎没有一次不是绷着脸。当然,昨天夜里除外。任哪个新娘,在洞房的时候,也不可能冻着一张脸。今日再看,谨言笑意盈盈,真是好看。

所谓投桃报李,谨言笑,弘纬也高兴。乐呵呵地问:“这半日,都忙什么呢?”

谨言微微一笑,“陪皇额娘说说话。回来,见了偏院儿几位,呃,妹妹。刚算账来着。”

弘纬皱眉,“什么妹妹,不过几个奴才,也舔着脸跟你姐妹相称了。”

谨言抿嘴,“今日不是,将来,也难免有那么一两个出人投地的。罢了,是我说错了,爷您别生气。”说着,又笑起来。

弘纬一笑,指着谨言摇摇头,“罢了,往后,你只管帮着皇额娘处理宫务就是。偏院儿那几个,没事儿别叫她们出来。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别污了贵人们的眼。”

容嬷嬷站在谨言身后听了,煞是高兴,急急忙忙领着弘纬身边小于子,到偏院去传话。

看着奶娘一阵风似地出去,谨言慨叹,“容嬷嬷她——太忠心了。”

弘纬无语,“容嬷嬷啊!唉!”

谨言私下认为,把人关在院子里不让出来,未免不太人性化。所以,请示弘纬之后,便从慈宁宫大佛塔借来一架子佛经;从淑慎公主府里,借来《女儿经》、《女戒》、《女则》;从景阳宫借来《马皇后家训》、《徐皇后家规》;全部送到偏院儿里。还说,怕几位格格姑娘寂寞,闲来无事,便常常背诵商讨这些家规家训吧。又请来皇后身边老嬷嬷,每日里,给几位讲解历代贤德妃子。例如,明成祖时期,因尊敬徐皇后,而被晋为贵妃的王氏。敬重嫡妻元后,不肯与汉高祖合葬的薄太后。

衲敏得着消息,趴到炕上大笑。谨言啊,你挑王贵妃也就算了。那个薄太后,跟刘邦不过是一夜情,死后与刘邦、吕后夫妻合葬?她傻啊,没事儿恶心自个儿?

雍正扶着高无庸进来,就看见皇后趴在炕上,捶床大笑,不由乐了,挥退众人,坐到炕上,问:“皇后,何事如此高兴啊?”

衲敏见问,止住笑,摆摆手,“没什么。皇上怎么这时候来了?今日不忙吗?”

雍正摇头,“有他们小兄弟几个,朕也算能歇歇了。对了皇后,元旦之日,朕准备禅位弘纬。你先想想,等朕禅位之后,咱们去哪儿游玩啊?”

“禅位?”

不是吧,史上着名的工作狂皇帝——居然也想退休了?

禅位

根据历史经验,皇帝说禅位的时候,大臣们都要再三挽留,以示忠诚。身为皇后,自然也应当比照大臣做法办理。

因此,雍正提出来禅位后,衲敏第一句话就是,“皇上,您春秋正盛,孩子们还小,怎么就想起这个来了。别的不说,单说您禅位原因,只是为了陪臣妾出去游玩,臣妾就不能答应。您这不是把臣妾当成妹喜、妲己之流,要臣妾遗臭万年嘛!”说着,故作生气地哼一声,心里则盘算着,雍正禅位之后,去哪里定。皇宫是不能再住了,一个宫俩皇帝,肯定不方便。不如,搬到圆明园吧。反正,离八国联军侵华还远着呢!嘿嘿!

多年夫妻,雍正怎么会不知道皇后那点儿小心思。当即捏住皇后鼻子,脸贴脸戏弄:“既然如此,朕就听皇后的,再多干几年。叫弘纬替朕四处巡视,如何?”

衲敏张嘴吸气,低声嘟囔,“讨厌!”

雍正哈哈大笑,放开皇后,向后仰靠在大迎枕上,甩掉靴子,搂皇后在怀里,小声哄劝,“跟你玩笑来着,生气了?快想想,你最想去哪儿?明年开春,天暖和了,咱们就出发。”

衲敏拨开雍正狼爪,转过身来,趴在雍正怀里,脸朝上,仰望雍正,问:“真的?你把偌大江山交到宝宝一个毛孩子手里,就不怕他不好好干,糟蹋你一番苦心?”

雍正笑着摇头,“就是他乃平庸之辈,有朕这二十来年,打下的底子,也够他挥霍几十年了。更何况,这孩子聪明能干、秉性仁厚,精通御下之道。又有弘经他们在旁边帮衬着。朕敢夸下海口,三十年之后,我大清——必定是一派盛世景象!”

衲敏抿嘴,“你放心就好。堂堂雍正皇帝都不怕,那我一个小女子,还不撒开了去玩儿啊!呃,先去哪儿呢?叫我想想。”

雍正抱住皇后轻轻摇晃,建议:“要不先去开封。弘琴还没出生的时候,你不就说过,想去看看。朕也想去拜拜那里的大相国寺。听说,那里佛乐乃是全国一绝呢!”

衲敏点头,“是不错。不过,我想先去西安。听弘琴说,察尔汗在西安有庄园。咱们去了,就住他家,还能省吃省住。我想去看大雁塔;再去洛阳,看看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你一定也想去看。接着,再坐船沿黄河去开封;然后,转大运河南下。去杭州看看那些烟花之地,再去海宁。弘经说,郭郭在海宁和广州、泉州,都有庄子,咱们去了,又能省下一大半嚼用。对了,安妮上次还说,她爹在杭州也给她盘下了一家栈,咱们到了,就住她那儿。我就不信,还敢管我要钱!嘿嘿!”

雍正听了,哭笑不得,“好好好,都依你,能省就省!朕看啊,干脆,先北上,到察尔汗老家去。这样,从草原到海边,吃住都不用花钱了。皇后意下如何啊?”

衲敏摸着下巴琢磨,“嗯,不错,是个好主意!”

雍正无奈,只得腾出手来,照着皇后水桶腰掐一把,“你呀!这哪儿是游玩,分明是住闺女儿子家嘛!”

衲敏侧目,“怎么,还有人敢不叫我住?到宗人府告他忤逆!”

雍正苦笑,“好,都依你!”

俩人正在说笑,醇亲王府里派人报喜,说醇亲王福晋有喜了。

衲敏听了,急忙叫人按例赏了。打发人回去,雍正兀自好笑,“本来,朕还以为,弘经犯了二哥当年的毛病。没想到,这孩子跟他福晋倒挺好的。前两天,年妃跟朕提,说醇亲王府里,只有两个格格,到现在也没阿哥。想塞俩侍妾过去。没想到,儿媳妇得到信儿,领着人亲自到宫里接。结果,你猜怎么着?”

衲敏淡笑,“臣妾早就知道了。媳妇回去,弘经堵着大门,轿子都没让下,直接把那两个宫女抬到城外尼姑庵里住了两天。后来,赏给弘琴府里俩管家,一个做填房,一个做正头太太了。”

雍正点头,“罢了,当年,大哥不也是先生了四个嫡女,才得了嫡长子吗?横竖,他们都年轻,只要弘经愿意,随他去吧。”只有一个女人,总比只有一个男人强吧?

俩人商量之后,雍正就回养心殿,召来军机大臣及弘纬,说明新年元旦禅位之事。弘纬吓得急忙跪地磕头,不住恳请雍正收回成命。军机大臣们也赶紧表明忠诚之心,“皇上啊,大清朝没您不行啊!宝亲王毕竟年幼,您就多带他几年吧!”呜呜,一朝天子一朝臣,您要退休了,您儿子还不想方设法把咱们一帮老臣挤兑下去,安排他自己班底呀!“皇上,臣等离不开皇上啊!”

只有刘统勋跪在地上,不多说话。本来,他一个汉臣,就没多少插嘴余地。更何况,家里继室乃是淑慎公主,身为额驸,更应谨言慎行,免得搅进朝政漩涡。

雍正摆摆手,“朕意已决,你们要离不开朕,等朕禅位后,就跟着朕巡视社稷吧。”不等众臣回话,吩咐弘纬,“朕已经告知礼部准备事宜。这一个月,你只管好好处理朝务,人手不够了,就自己去挑。回头跟朕说一声就是。”站起来,扶着高无庸回仁和堂,陪皇后说话。

等雍正走远了,弘纬才慢悠悠站起来。众臣也随之站起。刘统勋对着弘纬拱手,“宝亲王,臣先回去办事了。”

弘纬略一点头,“众位大人都请回吧。有事,本王再去请教。”

众臣连说不敢,依次退下。

当晚,弘纬回到阿哥所,跟谨言吃完饭,叫众人退下,翘着腿,躺到炕上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