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妞想到太子大婚在即不知道为什么心跳了跳,脚步有些放缓了:不会吧?

而此时的柳儿正在伺候红鸾净身;红鸾跑了一路大汗淋漓当然要好好的洗一洗才成,她躺在浴桶里闭着眼睛,听着柳儿小声在她耳边说话。

“娘娘宣李女史过去八成和太子大婚的事儿有关,因为选好的四位引席宫人有一位病倒,今天晚上根本不可能当差。”柳儿用小瓢给红鸾清洗着头发:“奴婢听到时也没有往心里去,可是听奴婢的一个姐妹说,贵妃娘娘在听到此事之后沉吟良久,便打发人叫了奴婢进殿。”

柳儿因为忙碌鼻尖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再加上她的把头发辫起来,倒让她添了几分平日里没有的俏皮之意,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些微微的变化,不再是有那种冷冷的感觉。

红鸾只是听着并没有说话,直到柳儿不再开口她才轻轻的道:“小圆呢?”

柳儿轻轻的拍打红鸾的头发:“奴婢和她同时离开的宫奴院,就在杏儿等人挨打的时候;想她的意思也和奴婢一样,是想去求求柔贵妃娘娘吧?至今未归,唉——”她悄悄看一眼红鸾:“不管您是不是自尚宫局出来,以您在尚勤局所为娘娘们想来都是不喜的。”

这是红鸾成了慈安宫的人,不然说不定两位贵妃娘娘会如何发作一番呢:规矩是万不能打破的,就算是柔贵妃娘娘也不会喜欢红鸾以下犯上,对女史说打就打。

红鸾轻轻的点头:“贵妃娘娘骂你了?”

“那倒没有;”柳儿轻轻摇头:“现在娘娘很忙,每天都有不少命妇前来送东西贺紫玄良娣之喜;奴婢去求娘娘的时候,娘娘的脸色微一沉就打发奴婢出去候着,一直候到娘娘打发我来给李女史送信儿,并让奴婢回来好好的伺候您不用和李女史回去。”

柳儿的嘴巴里微微有些苦涩:“好像娘娘生了奴婢的气。”她夹在丽贵妃和红鸾之间很难做人的,红鸾这边做事好像并不严谨,很有些任性胡为的意思,可是偏生大事用不着她去向丽贵妃说,就如尚勤局之事满宫之人皆知;但是小事儿上红鸾没有错处让她无话回丽贵妃。

就是回了丽贵妃小是小非的她也不会满意,柳儿知道自己不可能让丽贵妃满意了,唯今之计只是莫要招来丽贵妃的怒气就好。她已经不敢对红鸾动什么歪心思,因为她极为清楚平日极好说话的红鸾,对她的仇敌有多硬的心肠。

红鸾想了想笑道:“我会去尚勤局教训那几个女史,是得了李司工的话;司工大人说让我不必总忍着,不要丢了太后的脸面。”

柳儿闻言愣住然后明白过来过了一会儿才道:“奴婢谢谢大人了。”就算是红鸾把事情做完了,但是这么一句话却能让她在丽贵妃面前重新有一席之地。

她冰雪聪明的人,自然明白红鸾那是故意去做的,所为无非就是为了引出背后的藏着的老虎,或是让老虎有些动作而捉到它的尾巴,让众人看到那人的真面目。

这一句话的份量很重,算是红鸾对她刚刚那番话的投桃报李之举;她看着红鸾的侧脸,心下琢磨以后是不是可以这样做呢:如果太子顺利登基,那么她可能也就不必在夹在中间做人了。

到时候回永乐宫还是留下来,都算有条出路:两边没有利害相关的消息,由她传来递去对丽妃和红鸾都是有好处的。

红鸾闭上了眼睛,她在想得是丽妃为什么在布这么一招棋呢?要知道引席宫人原本是教太子或是皇帝行人伦之事,不过到后来也只留下了这个名字,实际上并不需要她们来教什么了,只是礼制所定还是在大婚前要有这么一回事的。

原来有教引之责的四宫人年龄相对来说较大一些,所以不可能留在皇帝或是太子身边,便由她们直接去尚寝局任司之首官;现在的引席宫人年龄已经和皇帝或是太子相当,如果被皇帝或是太子看中当然可以为妃为嫔,就算是不能也有五品的女官之位等着她们。

实在是一份极好的“优差”,能让宫女们直接平步青云:当然挑选起来也是极为严格的,定是德貌双全的人不算,还要是聪明能干心情极稳之人才成——教引之责性子不稳之人当然不能胜任的。

242章相争

如此上好的差事,有多少人打破了头也要争一争的?会这样就落在大妞头上吗?红鸾眯着眼睛,丽贵妃怎么就看上大妞了,非要把她弄到太子身边去,只怕是有些缘故的。

太子要大婚了,今天下午良娣等人入宫;红鸾在热水中泡得有些想睡,却还是要打起精神起来,着人去看看各处宫奴的差事,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出差错才好。

郑宫女终于等到红鸾有空闲了,过来和红鸾叙话却正好被红鸾派了差事;对郑宫女红鸾还是要相信的,这女子没有太多其它的心思只知道做好手头上的事情。

看着郑宫女离开红鸾歪在榻上,让柳儿给她的伤口敷药,已经没有什么事儿了,不过御医说让敷就敷吧,反正这药也不是她用银子买来的;太子那里给银子看病,红鸾当然要把身体养得壮壮的才成:花用旁人的银子时红鸾从来不心疼。

此时的大妞正在跪在永乐宫的大殿上,听丽贵妃说话;她的额头上出现细细密密的汗珠,来时路上她虽然胡思乱想过,可是怎么也没有料到丽贵妃当真是要她去给太子做引席宫人。

那样的好事儿怎么可能会落到她头上?不知道多少宫人使了多少银子都争不到呢,她可是从来没有动过这层心思的;而且她问过红鸾的话还言犹在耳,太子身边的人当真可以说是如狼似虎,她无根无基的还是不要去凑热闹的好。

可是丽贵妃那里开口这次却不是争询,而是直接就说让她去:她要如何才能推脱?大妞看着地上毯子的花样,眼泪都快要出来了——眼下她不过是掌院就让很多人看不过眼去,如果过了今天她就成了五品的女官,岂不是会成为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她喃喃的道:“奴婢无德无能。”如果皇后在的话,会让她一个宫奴出身的人去伺候太子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由这么一点看来丽贵妃待太子还真不是纯心,那么她被丽贵妃塞到太子身边去…。

大妞没有再想下去,那天晚上她听得出来红鸾话没有说完;现在她才想到红鸾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什么,如此她更是不愿意去做什么引席宫人,她还是喜欢回去宫奴院做她的掌院女史。

哪怕就是不做女史做个宫女,只要能待在宫奴院里就让她莫名的安心;丽妃送她的富贵于她来说无疑就是天大的火坑。

“哪个说你无德无能了?”丽妃凤眼挑起:“本宫家中的嫂嫂有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女儿,正想认个干亲;我看你很是乖巧,一会儿我那嫂嫂就来了,到时候哪个敢对你指手划脚,本宫第一个就不能饶了她。”

“姐姐不想饶了谁?哪个不长眼的招惹姐姐生气,本宫亲自收拾她;姐姐还是要注意身体的好。”柔到人心底的声音,一听就是柔贵妃到了。

丽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焦虑,却也只能起身相迎,让柔贵妃进来坐下:“妹妹今儿怎么有空闲到我这里来坐坐?”

柔贵妃长长叹息:“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大婚之事,姐姐也知道了吧,那引席宫人病倒一个;可是今天晚上、今天晚上…”她抚掌:“这可如何是好,你我姐妹协理后宫,总不能在如此大事出错不是?妹妹这才来找姐姐商量个主意。”

丽贵妃早已经猜到,此时可谓是极好的机会;因为那四个引席宫人是太后安排的,此事不过是经她们的手安排罢了,人根本不是她或是柔贵妃的。

此时引席宫人少了一名,丽妃想布个棋子柔妃何尝不是?不管面上说得多么好听,所为都只是私利而已。

大妞在听到柔贵妃的话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算是逃过一难;只是此时她不能露出半分喜色,会招来丽妃的怒;也绝不可以露出什么焦急或是失望之色,那会让柔妃生气。她最终只能面无表情立在那里,什么也不做。

她心里在想如果换成是红鸾遇到此事,红鸾会有法子应对吧?绝不会像她一样只会等着,指望着柔妃要给太子的人比她好百万分;除此之外她只能由着丽妃安排,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解救自己。

如果此时是二丫跟着她来,定会打听到些什么、或是猜出什么来找个借口回宫奴院送个信儿,红鸾也会想法子救她的;可是二丫受伤了。大妞再一次后悔没有护住二丫等人,知道红鸾所说是真,她不能只靠自己以后要聚人心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

永乐宫中丽妃和柔妃各不相让针锋相对时,福王一个人走到御花园的假山亭子里独坐,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太子引席宫人之事他当然听说了,但是今天、不,应该是说自现在开始他什么也不想管。

在现在之前他在帮着母妃料理很多的事情,而且这些日子他也没有少见各王公大臣的公子们,虽然在一起无非就是吃吃喝喝,但是一样很需要脑子的,他累得可不轻。

私交大臣或是擅交大臣的罪名他是担不起的,他极少和大臣们私下见面;但是他的贤名并不妨碍大臣们对他交口称赞,尤其是在士子们当中他的声望是极高的,比起他的父皇来也要高很多。

现在他没有想那些烦人的朝政或是大臣、声望等等,他脑子里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想;忽然看到不远处的一抹嫩绿他的眉头动了动,不过并没有想要把人唤过来。但是眼前闪过太子的脸,以及太子的特别来。

“你,过来。”他还是开口了。

红鸾闻言吓一跳,抬头看看高高的亭子,直到亭子上飘下来一方手帕她才知道那是福王,她最不想看到的人;轻轻叹气的她很认命的往假山上走去,并把带来的人留在半山腰,因为她看到福王打得手势。

太后娘娘为毛要召她去呢,去了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赏了她几样点心果品;可是回来就让她遇上了头疼的人;红鸾在心中偷偷埋怨了太后两句。

243章跟我吧

福王并没有看向上山的路,他稍稍抬起头看着宫里较玩的地方,不过入眼多半是郁郁葱葱的树冠,只能在树与树的间隙中偶尔看到殿角。

红鸾行到亭子里给福王行礼:“殿下唤奴婢有什么事儿?”她的伤虽然好得很快,不过上山还真让她有些吃力,要知道她的伤处可在是大腿以上部位,好在是假山不高所以牵动伤处并不算很严重。

福王依然没有回头:“你好像并不高兴看到本王?”他的声音倒是少有的平静淡然,没有笑意也没有邪气,当然也没有怒气。

就算如此红鸾也不敢随意答福王的话,她可是深知这位王爷的性子很有些古怪的,于她来说福王可当不起一个贤字:“奴婢不敢,奴婢听殿下的吩咐。”她小心翼翼的说着套话,祈求上天能让福王今天轻轻放过她去。

“没有吩咐小王就不能叫你过来了?”福王忽然回过头来看向红鸾,正好看到她微微扬起的脸:“我的皇兄、太子殿下每次唤你都是有事情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能不能给小王说一说。”他的脸挂着些笑意,因为话中全无半点笑意而听得红鸾心里有点发毛,自然也就是忽略福王先后开口自称的不同。

今天的福王很有些不对劲儿,比起他原本的邪笑与动不动就带给她的压力而言,眼前的福王让红鸾感觉更为危险:“奴婢愚笨不知道殿下唤奴婢何事,奴婢才大胆问一问,请殿下恕罪。”她说完就跪倒在地上,福王虽然很不好相处但他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发作人,摆出可怜认罪的样子,就是希望福王能良心发现就此打发她走人。

她刚刚抬头看福王也没有不敬的意思,只是奇怪福王倒底在看什么,却不想被福王捉了个正着。

福王轻轻叹道:“起来吧,叫你也没有什么事儿;小王心里有些…打发走身边人独自走走,可是在这里坐得久了又想找个人说几句话,正好看到你还算是能入眼就叫你上来了。”他说红鸾能入眼还真对红鸾算是极大的夸奖,当然红鸾并不想得到就是了。

红鸾抿抿嘴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瞎子也能看得出来福王的心情很坏,她可不敢随意招惹他:“谢殿下,奴婢不敢当。”

福王没有再说话继续看向远处,红鸾也就闭着嘴立在一旁看自己的脚尖,她对福王因何不快的原因猜也不想猜;说起来她现在算是太子一系的人,这样被福王叫上来还真是心里没有底儿。

过了好久福王忽然开口道:“不要总是傻站着,给小王说说我皇兄的事儿吧。”

红鸾听得当真愣住,太子殿下的事情还需要她说吗?她入宫才多久,可是福王和太子做了十几年的兄弟啊,再说她和太子殿下真得不太熟,哪里知道太子的什么事情;太子于她来说是高高在上的人,她每次见太子总是带着七分惧三分惊,就算是见过不少次了却并没有把太子当成熟人过。

冷不丁的让她说说太子的事儿,她脑子里全是空白,哪里有什么可说的;想了又想后她喃喃的开口:“太子殿下是个很仁厚的人。”这句话应该没有错吧,宫里宫外的人都这样看太子殿下呢。

福王闻言沉默半晌回头,一双眸子幽黑如墨:“你也是如此看太子的?”仁厚啊?他在心中低笑,皇兄你这仁厚二字可当真是利害无比。

红鸾不知道福王是什么意思,按说如此议论太子那可是大罪,但是福王是谁?他要说太子什么自然是不会有罪名的,可是她却不一样,说出什么不敬的言辞来——就算是福王说出来的,到时候也是她的罪过,乱棒打死那都不算是重罚。

这样的话很危险红鸾不想再说下去,想想后她偏头笑道:“对啊,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太子殿下仁厚而殿下是贤德能干,奴婢不懂得那么多,但是大家都这样说当然是真的。”她这话捧了福王就是想让他闭上嘴巴,再怎么脸皮厚的人也不可能自己夸自己的。

福王听完后一笑。

红鸾不是没有见过他笑,而是见过他很多次笑容了;所见福王最多的笑容是带着说不清的邪气,除此之外还见他开怀的笑、含有深意的笑、冷冷的笑等等。在红鸾的心中,福王的脸上常都有笑意的,什么样的笑容挂在他脸上都会有点和常人不同。

但是福王现在脸上的笑却是红鸾第一看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红鸾绝不相信福王的脸上会出现这样的笑容;不过在夕阳下的映照下,福王脸上的笑并不突兀,看上去他整个人都在笑容中变得不一样了。

少了几分凌厉,少了几分贵气,多出很多的烟火气;就在福王笑的一霎间,红鸾心中生出很荒谬的想法:福王变得像是人了,活生生的人。红鸾被自己的想法吓一跳,她悄悄看一眼福王,他当然是活人,一直是活人。

福王的笑带着几分落寞、几分无奈和几分柔和,隐隐的还好像有那么点点的伤感,不过红鸾并不能断定。这样的福王真得不再高高在上,也不再那么咄咄逼人。

“贤王?”福王喃喃的吐出两个字来再次看向远处;红鸾此时才注意到福王一直在看的那个方向,是东宫所在。

红鸾因此眉头轻跳再次专注于自己的裙角,就仿佛她什么也没有看出来;福王没有遮掩的举止让她心头生出恐惧来。

“你是不是认为我做为皇子、王爷来说很好很开心很幸福?其实我很羡慕你的。”福王终于不再提及太子:“可以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看向红鸾眸子里有亮光闪烁:“你聪明却不自苦,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是什么。”

红鸾张了张嘴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身为福王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那是她做梦都做不到的好事儿;至于福王话中没有明说的那层意思,她更加不敢接口:福王殿下你想要什么,只怕天下人都是知道的。

“跟我吧,好不好?”福王冷不丁的道:“我许你生养之后为侧妃。”

244章小算盘

红鸾抬头愕然的看着福王,呆滞的看着他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她是太过受惊了,根本就没有想到福王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刚刚福王在和她说什么来着?怎么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要不然就是她听错了。

福王看到红鸾脸上的神色咳了两声转过头去:“小王难得能和人说上两句话,满宫里上上下下围着小王的有很多人,解语花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他的声音渐渐变轻:“可是哪个心里不都有着小算盘。”

红鸾愣愣的答了一句:“奴婢也有小算盘。”她的脑子完全不转了,只是依着心底的想法做出最直接的反应——她不想嫁给福王做什么侧妃,就是正妃也不行;因为她怕福王啊。

偶尔在宫中遇上福王就已经让她胆战心惊,如果做了他的妻妾天天伺候这么阴阳怪气的:虽然福王人人都称之为贤王,但是红鸾自打认识福王开始就没有当他是好人;那她还能活吗?最重要的一点她要的根本不是荣华富贵,她要的是为父母复仇。

成为福王的妻妾,天天守在王府里她还有什么机会报仇;现在福王在宫中,只要福王成亲他就要离开皇宫出去开府,那她父母的大仇岂不是根本报不了。

红鸾没有认为她做了福王的妻妾,把她父母的大仇对福王一说就可以等着福王查明真相,为她父母报仇血恨;不管是她为乞儿时,还是在宫中所见,在贵人们的眼中她们这些百姓连个蝼蚁都不如;于她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对福王来说根本不会挂在心上。

最重要的是福王不是一个会为妻妾去开罪大臣的人,尤其是在眼下;福王心怀天下,哪里肯会为他身边的女子去做什么?红鸾现在不再是小孩子,她入宫后懂了很多事情,比如她父母的血仇,那不是一两个官员的事;也不只是地方官员的事情,事情一晃多年过去朝中无人过问,当然朝中是有大员压了下去。

除此之外红鸾独自离开家乡做乞儿求生多年,早已经习惯自己的事情亲力亲为,不喜欢依赖他人、不喜欢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她信自己,至少眼下她只信自己。

靠山、山也能倒,靠水,水也能干;只有她自己才会永远不会放弃,才会把报仇的事情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努力的去做、拼尽全力的去做。

当然了,如果福王肯为她报仇,她还真会考虑跟了福王;但是在明知福王不会为她报仇,极有可能会要求她不要报仇,或是晚上几年、十几年报仇——她怎么能做到眼睁睁看着仇人快活而吃得下、睡得着?所以,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福王没有想到红鸾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忍不住笑出声来:“是啊,你也有小盘算,其实哪个人没有小算盘呢?只不过你敢说出来,而太多的人绝不肯说出来,待你温情如水其实也不过是利用你罢了。”

他说出的话好像意有所指,但是红鸾眼下被福王几句话弄得心神俱乱,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福王话中的异常;她低着头盯着脚尖,飞快的想着法子能推脱福王所提之事且不要开罪于他:这好像有点难。

红鸾真想狠狠掐自己两把,自己倒底做过什么让福王看顺眼的事情了?她听着福王柔和的声音都要快哭出来:我改还不成嘛,你看我哪里不错我改了不成嘛,王爷。

她也就是想一想绝不敢把话说出口来,更不知道也不敢乱接福王的话了;她现在只希望太后她老人家能忽然想起点什么来召她前去慈安宫,不然她今天当真要在劫难逃了。

福王并不知道红鸾的心思,宫中的妙龄宫人们有多少想要成为他的人?而且只要他开口往日从来没有哪个女子不是欢喜着、害羞着跪拜在地上的;虽然他今天没有心情和红鸾亲热一番,但他相信此事对红鸾来说当然是极大的喜事。

不是他自视过高,而是宫中现在就是这样;在几年前皇帝龙体不适后,宫人们的最好出路就在太子和他身上,差一点的出路就是如康王这样的皇子身上:再怎么说也比终老宫中要强太多太多,且从此之后就是飞枝头变凤凰,生个一男半女的那身份就更尊贵了。

“倒是你还有几分真性情,不受气不巴结奉迎,小王倒是和你还能说上几句话;”福王看着红鸾:“你的确是不错,不然小王万不会想收你的。皇兄大婚之后,我们这些兄弟们离开皇宫开府的日子不远了。”

对皇宫的不舍是极浓极浓的,可是红鸾的心思在这时自然没有查觉。

红鸾听福王越说越像是她已经答应的样子,连忙跪在地上:“殿下,奴婢愚笨不堪,不敢、不敢…”她的话说不下去了,敢开口拒绝的福王的女子不是没有,但是如红鸾般无根无基的小小宫人可以说是找死之举。

福王的眼睛闪了闪,目光专注起来认真看着红鸾,好久都没有说一句话;他感觉有些吃惊而不是恼怒,然后看着红鸾半晌确定她不是以退为进,是真得不想从了他。

亭子上没有其它人,却还是让福王有些不舒服;他左右看看哼道:“你要感谢这亭子里没有其它人在。”他是有些不舒服但却没有因此而生恼杀人。

红鸾听到他的话提高的心轻轻放回原处,叩谢福王:“奴婢不识抬举,谢殿下不罪之恩。”她敢直言拒绝就是因为对福王有那么一点信心:他是不好相处但却不是滥杀之人,能得一个贤字为评当然也有一定的心胸气度才是。

福王没有让红鸾起身:“给本王个理由,不要说什么愚笨、什么不配;你的小算盘是什么,给本王从实说。”他的眼睛猛得一缩:“你的小算盘不是打到了小王皇兄的头上吧?”

红鸾又被福王的话吓倒了,刚刚那是吓傻了,这次直接吓了一个半死;虽然宫人们把目光盯在太子和福王等皇子身上,但是宫规却是严禁宫人们对皇子或是皇帝有非份之想的。

福王不会是真发作了,想要以此要她的小命吧?她对天起誓,那个太子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她哪里会生出那种妄想来,难道会嫌自己命长吗?而且她心有所属,对其它男子从来没有过别的想法。

天可怜见,可以为我红鸾做证的。

245章大事

红鸾连忙叩头:“奴婢不敢,奴婢不敢。”她要是承认那就是有三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福王眯起眼睛来,狭长的凤眼眯起了一条缝:“你是当真不敢还是不愿?”声音有些冷嗖嗖的。

红鸾听到福王的问话真想撞死当场,也免得福王再费尽心思把她往绝路上逼:那话她要如何答?经福王重复后,不敢就成了红鸾有那个心只是没有那个胆儿罢了,但是有心那也是死罪啊;不愿意?红鸾是谁啊,居然敢看不上太子殿下,她只要敢露出这样的意思来,那她真是死定了。

“奴婢、奴婢;”红鸾吱唔了半晌牙一咬心一横抬起头来:“殿下,您说想让奴婢如何回答吧。”已经被逼到如此田地,她性子里的不屈再次抬头直接把话甩到福王那里。

王爷大人,您要是想要我红鸾的命直接开口就好——她就差明着说了;福王当然听得出来,他看着红鸾弯了弯嘴角好像是在笑:“你胆子不小,接二连三的顶撞小王,是不是认为有太子殿下相护,你就不怕小王了。”

他说着话伸出手去勾住红鸾的下巴,盯着她眼睛里却没有恼怒,甚至脸上还带着笑意;那笑意里含着几分讥讽。

红鸾真想把福王的手推开,或是向后躲躲;不过看到福王完全无害的眼神后她硬是一动也没有敢动:“奴婢不敢,奴婢只是愚笨不会说话。”

福王听到后目光在红鸾的脸上转了转,在红鸾的唇停留的时间有一点点长:“你的确是笨,不少人认为你很笨但是你运气很好,是不是小渔翁?”他忽然伸出大拇指在她的唇上轻轻擦过,毫无预兆的放开了红鸾:“笨的人何止是你自己的,最后你们这些笨人运气好到让人妒忌,聪明人却落个什么下场?”他说着话背过身去,再次看向东宫那边。

红鸾低下头没有说话,福王的话好像不是说给她听的,好像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你不想跟本王,也不想跟在皇兄身边,那你在宫中想得到什么?”福王扫一眼皇宫:“皇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你总是有所求的吧?”话题又回到了小算盘上。

红鸾叩头:“奴婢只是想活下去。”她说得坦荡,因为这本就是她的目的之一。为了她枉死的爹娘,为了她自己,她都要活下去。

福王听得回头看红鸾:“就这么简单?”

“活下去,自由自在的,为自己活着,为自己能舒服一点的活着,为自己能有一点尊严的活着。”红鸾抬头迎着福王的目光:“并不容易呢。”她自入宫以为几次险些丧命,可谓是九死一生哪里容易了。

人想活着本就不易,何况是在宫中活下去呢?还要好好的活着就更是难上加难。

福王看红鸾,盯着她的眼睛:“你多大?什么出身?听你说话好像有几分历尽世事的味道。”他身在帝王家有这等想法也就罢了,可是看红鸾的言行举止绝不是出身名门之家,她又哪里来得这些想法。

红鸾苦笑:“殿下,升斗小民的日子殿下不知的;而奴婢流离失所多所被人卖入宫中为奴,其中的酸甜苦辣…”她微一摇头:“不说也罢。”

“为什么不说?”福王的神色一动。

红鸾低头:“说了又有何益?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了,不管有多少辛酸在他人看来又算得什么?还是自己藏起来吧,世人向来喜看人之笑脸,何必讨嫌。”

福王看着红鸾过了半晌:“去吧。”就像他忽然招红鸾来,忽然说要纳红鸾为妾一样,他放红鸾走也是极为突然。

如此喜怒无常、没有半点征兆的人,红鸾当真是伺候不了;听到福王的话她当真是喜出望外,连忙叩头后就告退;她也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得了福王的欢心,但是现在能逃出生天她是恨不得能生出八条腿来,自然是一刻也不想多留。

“这么急着走?”福王的话声自身后传来:“小王的话你还是好好想吧,反正小王现在也没有婚配,那句话在你没有嫁人、没有老去之时都有效;只要你点头,小王就接你出宫。”

红鸾脚下一踉跄差点踏空滚到假山下,稳住身形时听到福王的大笑她提起裙子来就跑,头也没有回,假装刚刚没有听到福王的话好了。

她带着人离假山很远之后才停下稍作休息,跑得出了一身大汗;回头看一眼依然心有余悸:福王怎么可能会说出那么一番话来?她扶着大石缓缓坐下回想和福王相遇的几次,不得不承认福王看穿了她,引起福王的注意来并不奇怪,但是因此而让福王想要纳她为妾,并许以侧妃不太可能的。

福王是个冷静自恃的人,红鸾怎么想也想不通福王今天所为是因为什么;但是她绝不相信福王是当真看上她:论长相她在宫人们也不过是中乘,这还是她自己故意往高里说;论性情、论处事、论气质、论德行等等,不管是论什么她都入不了福王等皇子的眼才对。

算了,八成是福王受了什么刺激;红鸾最后带着几分恶意的猜想:所以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不正常的人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伸个懒腰红鸾完全镇定下来:“走吧,我们回去。”那么多事儿要做,福王要发疯自己去就好莫要带累她,她忙得很啊。

小圆急急的迎了过来,看到红鸾扶起她的胳膊急走两步,确保身后的人听不到才开口:“姐姐,出大事儿了。”她因为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的:“我去慈安宫问过,在这条路上来回找了两次了,姐姐去哪里了。”

她没有说大事儿是什么,却反而问红鸾的去处。红鸾没有理会她的话只是淡淡的道:“什么大事儿?”现在宫中能出什么大事儿,算时辰良娣等人已经抬进了东宫,明天就是太子大婚的日子,不管是太后、还是两位贵妃都不会允许现在宫中出什么大事儿。

红鸾根本没有把小圆的话往心里去,顺口问一句就是给小圆面子:柳儿都比小圆回来的早呢,到现在才看到小圆红鸾心里没有气才怪。

246章取舍

小圆听出来红鸾话中对她的不满,悄悄看一眼红鸾心中叹气:她也不想这么晚回来,奈何她们娘娘都被人摆了一道,娘娘正在气头上她哪里敢进去提什么告退的话?只得等娘娘想起她、或是看到她再说。

想她来的时候也是被娘娘骂了一通,怪她滞留在永福宫不知道快些回宫奴院;她是有口难辩只能急急的赶回来,可是回来后才知道红鸾教训完了赵女史把人打发走,太后相召人根本不在宫奴院里。

她知道这次再不把事情做好,自己那贵妃娘娘恼了真不会认她;才会赶过来寻红鸾,好不容易找到人不过两句话,就吃了红鸾一个冷脸子,她也是有苦无处诉。咽下心中的委屈她打起精神来伏耳道:“引席宫人病倒一人,我们贵妃娘娘去永乐宫中了;在奴婢寻姐姐的时候,三位嫔妃娘娘也去了永乐宫中。”

红鸾闻言凝目看向小圆:“的确是大事儿。”引席宫人病倒怎么也不见太后娘娘着急呢?太后娘娘刚刚和她说得话不多,可是慢条斯理的心情看上去还是挺不错的;她心下思索着继续向前走去口风已经转成:“只是,同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我真是累坏了,回去说什么也要好好的睡一觉才成。”

她的话有八分是真,因为她当真不感兴趣,也不认为此事是她能掺和的,现在宫中有如此大事自然应该躺到床上去养病:没有比这个更适合宫中眼下的情形。

至于是哪一宫的贵人赢了把人顺利的送到太子身边,和她这个小小的宫奴院勤侍有何干?太子殿下嘛,根本不需要她来操心;不要说太子殿下有不少人,就是只有太子殿下自己红鸾也能确定太子不会吃亏的。

太子殿下像是个肯吃亏的人?原来的时候还有可能,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难道宫中的这些贵人还不明白,现在的太子已经不是那个任她们揉搓的太子了。

小圆没有想到红鸾会这样答她,急道:“丽贵妃娘娘选的人是李女史,姐姐如果不想法子李女史可就要被放到火上去烧了;明日之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姐姐真得忍心看着不管不问。”她几乎要跳起来了,因为这是柔妃让她来寻红鸾的目的。

红鸾闻言深深看一眼小圆低下头深思起来,她原来在宫人的眼中是柔妃的人,不过柔妃并没有维护过她;如今她是慈安宫的人,而观太后和两位贵妃的关系好像并不是特别好——就算是特别好,她也不想被人认定是脚踩两只船。

自长远来看攀着柔妃要比太后好一些,因为太后有些春秋了而柔妃风华正茂;但是红鸾并不这样想,太后年岁并算老且身体很不错,没有意外二三十年也不过是小意思罢了;而二三十年足以让红鸾报完仇,至于报仇之后嘛,红鸾没有细想过。

她现在只是想替父母讨个公道,其它她根本想也没有去想,不过她是不想再留在宫中的:这宫里的日子她厌烦的很,如果能离开过升斗小民的生活也比在宫中来得强。

稍一权衡红鸾便打定主意以后成为“太后的人”,不再做柔妃的人;就算是如此红鸾也不打算招得柔妃不快,倒底柔妃在宫中就如同是大山一样的存在,可是大妞的事情她不好插手;不是她见死不救,而是此事她实在不便代大妞做出决定来。

她的母亲在世时曾对她说过,朋友间都可以代为做主,但是终身大身万不要掺合进去,最好是一句话不要说任由朋友自己拿主意;上一次她迫于大妞的话不得不说了两句,事后就非常的后悔,现如今她哪里能去破坏此事。

引席宫人在宫中的地位可不低,那么好的差事能落到大妞头上,大妞是喜还是忧红鸾并不知道;而且世事无常,今日之坏事说不定在异日来看是好事,她阻了大妞此事的话来日被大妞责问时,她说她是出于好心大妞肯信否?

红鸾想来想去认为此事她不好做什么,所有的事情全在大妞:她是开罪丽贵妃,还是开罪柔贵妃及其它一帮嫔妃呢?此事不可能谁都不开罪的,大妞会有此难全是因为她当初没有当即一口回绝丽妃,那个时候还说不上开罪但是现在却不同了。

红鸾不能以身代之,就算是能以身代之她也不会去做;她有父母大仇未报,且大妞今天之事完全和她没有半点关系,能帮当然要帮、帮上忙她也就只能叹口气;或许她是不够好,但是红鸾就是这样想的。

她只是平常人,为人两胁插刀之事并不是轻易能做出来的;至少眼下她没有为了大妞什么也不管不顾的念头。

想明白之后红鸾抬起头来:“李女史在永乐宫中,以我一个勤侍的身份能做什么?而且引席宫人算不得坏事,要如何做是要由李女史拿主意才成,我不便代李女史拿主意。”

“你是去救李女史,姐姐。”小圆没有想到红鸾开口拒绝的如此干脆,难道她不知道这是柔妃娘娘的意思嘛。

红鸾淡淡的道:“小圆,换成是你在永乐宫中,你现在是想我去‘救你’呢,还是你等着明日之后去尚寝局当差——虽然大人们虽然年华正当时,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相信几位大人不久后就会离宫去颐养天年。”

小圆真想啐一口,颐养天年?尚寝局里的几位现任大人三十岁左右就去养老,那才真是笑话;不过实情也的确是,只要太子登基之后,相信尚寝局四司就要换首官了:是她,她当然恨不得引席宫人是她了。

在宫中熬一辈子也不见得能熬个女史,可是引席宫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五品女官,换成是谁会想推开?小圆皱皱鼻子:“可是李女史不同。”

大妞是宫奴,她如果成为尚寝某司之首,相信不服之人极多到时候真不知道会怎么死呢;可是这句话小圆不敢说、不能说,因为红鸾也是宫奴出身她怕物伤其类。

247章你去吧

红鸾看着小圆不用她回答也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你以为李女史在宫中没有根基,就算是明日一步登天去了尚寝局,在接掌一司之前定会被人挤兑对不对?说不定还会因此丢掉性命,所以你才会着急让我去‘救’李女史。”

她指着自己的鼻子:“你以为我有那个本事能救得了李女史?至于你的担心我代李女史谢谢你,今天贵妃娘娘把如此好的差事给李女史,他日定不会看着李女史被人挤兑暗害;有贵妃娘娘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尚寝局啊,红鸾心中渐渐明白了宫中各位贵人为什么盯上了引席宫人;说起来六局之中以尚宫局为长、也以尚宫局为贵,但是尚宫局是以皇后为主;但是尚寝局却是六局中唯一能接触到皇帝,并且天天可以见到皇帝的所在,虽然也是以皇后为主但是能取悦皇帝——宫中虽说以皇后为尊,但是皇帝的话皇后能不听吗?不然哪里来的宠妃之说。

引席宫人,嘿嘿,打得好响的算盘啊:如果能得太子欢心,那么就等于是在宫中多一盟友,且还是新帝身边的人,能确保她们在皇帝驾崩之后在宫中依然能逍遥自在;就算是不能得太子欢心,只要掌了尚寝局一司想见那个已经成为皇帝的太子还不容易?且还能知道新帝宠幸之人是谁:只凭这一点也足可以让宫中的贵人们打破了头。

红鸾忽然想到慈安宫的太后,她能想到的太后会想不到吗?那太后此次又是什么意思呢;四个引席宫人原都是太后之人,他日太子为帝后在宫中的一举一动还能逃得过太后的眼睛;现如今引席宫人病倒,太后再安拜一人并不是难事啊。

她的心思转来转去,注意力完全不在小圆的身上:她能想到的事情,两位贵妃会想不到吗?宫中的妃嫔们没有人想到?她们如此做就不怕太后会多想,就不怕太子会恼怒?不过是病倒一个宫人,却能引起宫中如此大的热闹还真是难以想像啊。

小圆被红鸾堵得无话可说,看看红鸾努力道:“姐姐,您怎么也要去看看才成;万一李女史并不想做引席宫人呢,你也能助李女史一臂之力不是。”她心知肚明红鸾如果不理会此事后果是什么。

柔贵妃不会拿红鸾如何的,但是她小圆就成为一枚弃子,在宫中的好日子就要过到头了:她在宫中唯一的依仗就是柔贵妃,所以人人才能高看她一眼;她不能让红鸾和柔贵妃生份了,且贵妃也不想在此时和红鸾生份的。

红鸾斜睨她一眼:“我不去,那么今天只是李女史开罪人,日后真有人要和李女史计较我在旁也能有个法子可想;如果我去了相助李女史,那么就是我们两个人同时开罪人,以后有什么不好我要指望谁呢?”她说完话着意看看小圆,话中的意思十二分的明显——我能指望你来相救?

小圆的话脸红低下了头,知道自己在此事不能和红鸾争执,不然就是打自己的脸;现在红鸾没有明说她一句就是给她体面,如果她不知好歹硬和红鸾争辩什么,难看还是她自己。跟在红鸾身边不短了,红鸾的性子她还是清楚的。

“姐姐说得对,倒是我太过心急李女史反而乱了方寸。”小圆说完后依然不能死心:“姐姐,就算是不理会我们也过去看看,不然姐姐心里头也牵挂着李女史不是。”

红鸾偏头看看小圆想想点头“我的确是不放心,可是我的伤口好像裂开一些,也到要换药的时辰;嗯,我先回去换药,你去永乐宫看看情形,有什么事儿你就回来告诉我。”现在的永乐宫是能随便去的吗?既然小圆不死心那红鸾也就不必和她客气,直接打发她去永乐宫走走,回来想必不敢再罗嗦什么。

小圆的脸立时就变苦了,但是看看红鸾的神色也只能答应着走了;她不是不想去永乐宫,只是不想自己一个人去永乐宫罢了,红鸾不去她去永乐宫不是平白惹柔妃娘娘生气?她真得没有想到红鸾刚刚得了太后的青眼,便把柔妃扔到旁边。

可是以后她要怎么办?小圆欲哭无泪脚下自然走得就不快。

红鸾心里思索着宫中各位主子的想法抬头,看一眼不远处张灯结彩的东宫:这不是为良娣们入宫弄的,这是为了明天太子的大婚准备的;眼角的余光发现距她七八步远的大石旁脚下有一点紫色。

绿色的草儿和灰色的大石,那一抹亮紫色实在是有些太过鲜艳,只要往东宫那边看不是很马虎的人都会发现的。红鸾心头微动:有人?

她收回看向东宫的目光,和身后的人说着无关紧要的闲话不紧不慢的离开了;而大石后的人并没有跟上来,这让她微松一口气,看来不是跟踪她的。

亮紫的衣服那么显眼应该不是刺客所穿,但事无绝对红鸾还是有些担心;现在看来应该是某位宫人、也可能是哪一位低位份的妃嫔在那里闲坐、或是休息;听到了她和小圆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反正她没有说什么犯禁之语。

那人倒底是谁红鸾的确是有些好奇,因为她一直不曾自石出走出来;不过好奇心能害死猫啊,对于和她无关的事情红鸾向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是绝不会多去看一眼的。

红鸾走过拐角大石后才走出两个人来,身穿亮紫色衣服的人如果红鸾在是认识的:紫玄。她看看红鸾消失的方向,又抬头看向另一边;她所看得正是御花园的方向,在夕阳的余辉下还能隐约看到模糊的假山。

紫玄身后跟着的穿一身恭侍宫女的服色,却并没有说话好像影子一样跟在紫玄身后两步远的地方;她的目光没有离开红鸾消失的那条道路,眼中闪过了什么。

东宫里有人走出来,恭侍才上前一步轻声道:“姑娘,我们应该回去了;今天贵妃娘娘是没有时间的,可能晚上会使人过来看姑娘也说不定。”

紫玄收回看向假山的目光,淡淡的道:“回去吧,今天我刚入宫不好各处走动的;”她看向东宫处轻咦道:“是她?急匆匆的想去做什么。”

248章皇贵妃

自东宫中出来的人是纤纤,她带着宫人出来看到紫玄脚步慢了下来,轻轻一礼:“姐姐。”她人是极柔和的,有几分柔妃的影子。

紫玄还礼并不客气的回道:“妹妹这是要去哪里?”

“妹妹来寻姐姐,元华姐姐的身子有些弱,住在西偏殿有些过于阴凉;”她抬头看向紫玄温柔的一笑:“妹妹想要和元华姐姐换一换,怎么也要知会紫玄姐姐一声,免得明日太子妃问起,再落个元华妹妹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