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卓子忽然道:“小的们是被孟大人打伤的,大人您怎么忘了?”

红鸾吃惊的看向小卓子几个太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说,而宫嬷嬷在屋里不见了她也发现了,很不明白宫嬷嬷为什么要避开。至于小卓子几人的话当然是出自宫嬷嬷的授意,应该是在她出去见小顺子二人时。

不管如何宫嬷嬷救了她,知恩图报红鸾还是懂的,当即便向孟统领点了点头:“孟大哥?”虽然她想安宫嬷嬷的话去做,可是并不能强求孟统领的,所在她在询问。

孟领领看看红鸾,再看看小卓子几人:“你们到了哪里都是死定了不懂吗?”他不相信几个小太监,怕他们有什么阴谋。

魏公公痛哼道:“小的们当然知道,不过也是小的们罪有应得,遇到孟统领,那也实在无话可说。”他是极为肯定的告诉孟统领,他们是绝不会改口的。

孟统领看看红鸾很奇怪那个出手相救红鸾的人到底是谁,此事当然要悄悄的问红鸾,便没有再说什么让人进来把魏公公等人绑了起来:“我们先离开这里吧,红鸾你也需要医治一番,只是…”眼下宫中都在心皇帝大行之事,御医们成了待罪之身全被太后关在御医院中,不放他们踏出御医院半步。

古安平道:“我认识一个人,可以让他过来看看。”屋里的情形落到他的眼中,也明白孟统领为何要毁掉那床上的东西了。如果现在有人能看到他藏在袖中的手,定会发现他的每节指节都白得吓人。

这里对红鸾来说就是地狱,而他却来得如此之迟。

是谁,到底是谁主使的这一切,他定要让那人后悔来到了世上,不管那人是谁,就算是宫中的主子也一样。

霎间他和孟统领的目光相掸,都在眼中看到了对方的决定,两个人对红鸾受伤的事情都保持了沉默,没有一人开口询问,就连医治的话也只提了那么一次。

古安平此时想到提御医院的小太监,医术极为不错已经救过红鸾。

孟统领让古安平陪红鸾出去,然后把屋里能破坏的东西都砸坏了,床、桌椅等等无一完好才叫了侍卫们进来把魏公公等人绑起来抬出去。

回去的路上还不如众人刚相见时,大家沉默着了,相见时大家有着激动,有着庆幸,庆幸红鸾还活着,可是现在就算是没有见到屋里情形的可儿等人,也猜测红弯不只是受伤那么简单。

孟统领把红鸾送到宫奴院前:“好好睡一觉。”然后看着她进了宫奴院的门,又特意叫了小顺子过来叮嘱:“最近你们绝不能让红鸾薛侍单独一人,不论何时何地定要有人陪在她身边。”微一顿他低低的道:“你们如果大意一丝让红鸾恭侍有个长短,你们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说完他就和古安平离开了,今天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问红鸾的话却可以问魏公公等人,就算是钦犯他们要为红鸾报伊也有得是法子。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20章御书房

红鸾回到宫奴院后什么也没有问,吩咐人给烧热水,她需要好好的洗一洗,洗去恶魔留在她身上的痕迹,柳儿还没有回来,不过可儿打发人给她送信报平安,让她不必再那么担心。

听到柳儿还在御书房外,她才想起在魏公公御书房有同党,正好借此机会把御书房握在手中,虽然现在御书房名义是由古安平掌领,可是太子能用的人实在太少所以古安平要做得事情极多,御书房八成是顾不上的,而她早早被太后送到了御书房里,不得不说太后果然是人老成精,有些事情能早料到一步。

现在她真的很想泡泡热水,因为她好冷,自心底散发出来的冷,然后上床好好的躺一躺,因为实在是太累了,更需要的就是她想独处一会儿,有太多的事情和太多情绪要独自面对,不想说给人听。

“我换身衣服,就去御书房。”她说完转身到厅上坐下,没有进屋是因为她感觉自己现在很脏,不想把自己的屋子也弄的污秽不堪,尤其是那些被魏公公他们碰触过的地方,是她认为脏到无法忍受的,定要好好洗一洗才成。

热水是常备的,很快二丫就过来扶红鸾进去洗澡,不过她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离开,而是想伺候红鸾更衣。红鸾现在已经明白孟统领破坏那屋子的用意,用手按往自己身上的衣衫;“我自己来,你去给我取干净的衣服来。”看到二丫眼中的犹豫:“我不会有任何事情的,你放心。而我,只是不习惯当着人宽衣解带罢了。”

二丫的目光扫过红鸾脖子上的一道青紫,眼中微红没有再说什么轻施一礼转身出去,她没有真的离开,而是隔着帐幔和红鸾详着话打发人去取红鸾的衣物。

红鸾除掉鸾脖子上的一才看到自己腿上和其他一些地方布遍了青紫的指痕,因为二丫就在外面她没有来得及想其他就跳入浴桶,唤了二丫进来,她忽然有些怕独处了,今天的事情对她的伤害超过了她自己的预料,她原本以为事情过去就过去了。

她用力的搓洗着那些青紫的地方,二丫进来她也没有再开口说什么,每一道青紫总能让她想起那几个恶人对她做过的事情:那些枉笑就仿佛响在耳边,那些脏手就好像还在她的身上!

二丫握住红鸾的胳膊:“流血了,大人!”

红鸾没有抬头:“无妨。”她的眼睛已经是血红一片。

洗过澡后再换上自己干净矛软的衣服,红鸾才感觉好多了,她看看天色知道不能再等,匆匆的接过招娣给她的饭碗吃了两口,起身就走——她原也没有什么胃口,就算是早过了午饭的时辰。

二丫和招娣都感觉红鸾有些不同,尤其是她的心情极为不稳,她不敢胡乱劝她什么,只能把点心包了一些,急急的带人跟了上去,在御书房那里吃了偌大的亏,当然不能让事情在今天第二次重演。

刚迈过门边红鸾忽然回头道:“等一等。”她想起了李司工。

现在李司工还不知道她活着回来了,可是她去御书房的时候,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到李司工的耳朵里,就算她不想找李司工报仇,那李司工肯让她活着呢?她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头,转身慢慢地回到厅上坐下合起眼睛来。

她现在很不对劲,不要说是旁人就是她自己也感觉到了,不然怎么可能会把李司工忘到脑后,而一门心思的想去睡会儿?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让心静下来。

“爹,娘,鸾儿想你们了。”红鸾的眼中有了泪水,却没有流出来,在心中默默的回想着她过去的幸福的日子,回想着她父亲和母亲被大水冲走的那一刻。

现在她真得很有扑到娘亲的怀中,或是被父亲的大手在头顶抚过,她的泪水要决堤冲出时忍住了:不,父亲和母亲生她养她,可是她为父母做过什么?父母大仇未报,她岂能垮掉!

重新睁开眼睛的红鸾平静了很多,吩咐人取来文房四宝写了几个字,然后招手叫二丫来:“你把这几个字给李司工送去,代我向她请安问好,如果她为难你,你就说我定会去亲自去向她请安,眼下我要去御书房实在无法分身。”

既然是瞒不过李司工的,那就不必瞒了;由其它人告诉她,还不如由自己去告诉她,也就等于是告诉李司工,我已经有了准备。

红鸾吩咐完二丫后,这才带人急急再次赶往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红鸾让柳儿还有招娣把所有带来的宫奴都放在明处:御书房里里外外都安排上宫奴——当差做事。

“可是,无旨…”柳儿看一眼御书房有些犹豫。

红鸾把太子大婚之夜赐给自己的玉佩拿出来给柳儿来:“哪个说我无旨的?”相信太子殿下这个称呼在今天就要改过,到时候太子殿下就算是怪罪下来,也定会明白她的苦心依然是功大于过。

就算是过大于功今天她也不会犹豫的,因为魏公公等人的所为让红鸾真的怒了,岂能放过那几个和魏公公同流合污之人?依着魏公公等人的供诉,御书房里的陈公公、张公公就是知道内情的人,只是他和魏公公的“爱好”不同,所以才御书房里负责留守,以防有个万一时也好为魏公公打个遮掩。

这等助纣为虐之人,红鸾绝不可能放过他们,何况此时还关系着御书房之争。

踏进御书房就感觉有些不一样,红鸾定神再定神才发现好像多了一些新面孔;她对御书房并不熟,当然不能确定这一点。

走到太监常封的小厅外,吴宫人和红鸾走了一个面对面,她的脸色猛然大变:“你、你怎么又回来了?”她的吃惊表示她也是知道内情的人,至少知道魏公公等人是不会容红鸾活下来的。

红鸾注意到她的目光落到自己劲间的伤处理更加的惊慌时,明白吴宫人八成也是知道魏公公的“嗜好”,她的心头猛的涌起来扬手就对吴宫人的脸的李过去!

“住手!”声音有些颤,可是底气并不小,是陈公出来了:“吴宫人已经得了太子刀的恩典成为东宫的人,你敢…”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21章镇

红鸾却连看也没有看大叫和陈公公,手掌毫不迟疑的重重的打在吴宫人的脸上;清脆的响声让陈公公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打都打了,还问什么敢不敢?而且红鸾打完一掌后,不理会痛叫倒退了两步吴宫人,抬眼看了一眼陈公公,紧追两步上前又甩了一掌到吴宫人的脸上。

她这才轻轻的甩甩手掌:“每次我要打人,总会有人会大叫——你敢?我打都打了,有什么不敢的,真是问的白痴!太子刀的恩典又如何,我还得了太后的因典,还不是一样有人要对我喊打喊杀的?打人,我真的不想,因为我的手疼啊。”她说完扬起手掌来:“都红了呢,小顺子、小平子,不要坠了我的名头。”

指出纤长但并不娇嫩的手指,指向廊上的陈公公:“此人欺君犯上,给我拿下来;拿下来之前要好好的招呼招呼…”她的话没有说完,吴宫人就冲了过来伸手就要抓红鸾的头发——吴宫人才清醒过来,红鸾抬脚就把她踹了出去:“陈公公。要知道御书房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陈公公闻言冷笑两声:“你以为只有你能得宫中贵人相助吗?我已经被太子妃下旨赏了九品的冠带,以后御书房里古公公和魏公公不在的时候,就由我说了算!”

小顺子冷笑:“太子妃?太子妃管不到御书房的,你也少在这里败坏太子妃的名声,当我们是不懂规矩的傻子,御书房当然事事要听皇帝的,伺候的人也只有太后和皇后才能过问。”他和小平子拘起袖子就冲了过去,一人一拳就打在陈公公的眼眶上。

陈公公被打的时候还在大叫:“过了今天太子妃就不再是太子妃,就是皇后了。”

小平子和小顺子按着他连打几拳,才让他痛得叫不出声来,而此时张公公闻言跑了出来,看到如此情形大叫:“你们都是死人嘛,还不动手就把这些无法无天的恶徒拿下!任他们在御书房撒野,你们的性命不要了是不是?”

御书房的人闻言相互看看,都有意要动手却没有人带这个头儿,因为人人知道红鸾也是御书房的人,而且她带的人还真不少:功,是人人想立的,但是却没有人想挨拳头。

这些久在宫中已经油滑至极的太监们,都安着相同的心思,要么有人带头他再紧跟着,要么就等侍卫听到声响赶过来,在那个关键时候立个功正好。

红鸾却把手中的玉佩举得高高的:“看清楚没有?就是陈姓和张姓太监,还有这个吴姓的宫人无法无天,做尽伤天害理之事,而我可是奉命行事,你们想要保自己的性命,都给站好了不要动。”、

然后也不再看那些御书房的小太监们,她轻轻一挥手,“给我打!”不给姓陈的、姓张的一点教训,他们永远学不乖的,况且她本来就是寻他们晦气的。

张公公咬牙:“你不会有好下场,定活不过明天去。”眼睛因为说狠话都突了出来,很是可怖。

也不用红鸾吩咐,小平子的拳头接连落在他的肚子上,立时就让他再也说不出话来,红鸾过去俯下身子:“你有什么话可说,不说我可就要让他们送你上路了。”

张公公听了完全不相信,可是抬头看向红鸾对视半晌后,他确定红鸾不是在说笑,心生寒意的道:“不关我的事儿,我不是御书房的人,我已经…”

“这是做什么呢?御书房也敢如此胡闹,当真是该死至极!来人,统统给我拿下。”进来的几个人里为首有两人,一个是太监一个是付侍卫;而说话的却是那个太监,看他的服色品阶倒也不算低了,至少也是掌管某宫殿之人。

太监叫完后那个侍卫挥手,立时就涌进来不少的侍卫;他的目光只在吴姓宫人身上扫过:“拿下!”

红鸾大喝:“慢着!”她把自己御书房的腰牌拿出来,“我乃是御书房的恭侍,此乃宫中重地,你们是何人居然敢随便闯入?可有奉旨?!”

一句话让为首两人看向红鸾,然后太监笑了起来:“洒家不过是有点事,刚好和韩头儿遇上说两句话就听到御书房里喊打喊杀的,此时宫岂能有乱?洒家才和韩头儿过来看看——侍卫们原本就有护卫宫中之责,前来拿你们这些目无君上之徒又何需奉旨。”

“来人,拿下!”韩侍卫挥手:“秦公公又何需同她多说。”

红鸾把太子的玉佩兴趣起:“哪个敢?我可是奉了旨的。”她没有想到御书房这里当真有事发生,而且还是带着刀的侍卫,“你们看清楚了,还不退出御书房想满门抄斩吗?”

冲进来的侍卫并不多,只有六七个人,他们也的确是听到御书房里有喧哗之声才随他们的卫长进来看看,此时看到红鸾手上的玉佩,识得那是太子之物都把刀归了鞘,却没有退出御书房。

红鸾的两句话并不能吓退这些侍卫,他们听到有声音过来查看是合规矩的,也并没有做出什么过份的举动来,当然不会被问罪更不要提什么满门抄斩的话了。

“头儿,看来没有什么事儿,我们走吧。”其中有个老侍卫开口道。

韩侍卫没有想到红鸾手中有玉佩,他微一愣后看看吴宫人当即对红鸾抱拳:“得罪姑娘了,勿怪。”说完转身就走,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秦公公没有想到他如此干脆,此时凭他和带来的小太监什么也做不成,眼珠转了转上前对红鸾施礼:“不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红鸾皱眉看他:“公公不在御书房里当差吧,宫中的规矩公公懂得比我多才对是不是?还没有请问公公是在哪里当差,不会是来御书房有什么大事吧?”她把大事两个字咬得极重。

秦公公笑了起来:“倒是洒家的不是,洒家是四殿子宫中的总领太监,今天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只是过来看看洒家的干儿子——不知道这孽障做错了什么事儿?姑娘你的芳名可否见告?”

红鸾看着他笑:“我,红鸾。”眼睛盯着他的脸一眨不眨。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22章各为其主

秦公公微微欠身:“原来是红恭侍,今日一见才知道姑娘您果然是极精明能干之人,怪不得太后娘娘疼爱你。不知道那孽障哪里让姑娘您生气了,说出来洒家定要好好的教训他。”说完话他看着红鸾不动。

红鸾看他的样子好像不知道自己被魏公公等人捉走之事,而且他话里还有让自己看他的脸面上饶过张公公,秦公公好像真的只是过来瞧他的干儿子,观察家是那个走如同风一般的韩侍卫有点不对劲儿。

“他,也没有什么,只是大叫着得了皇后的恩赐罢了。”红鸾看着秦公公微笑:“原本我也不知道他和公公有这层渊源,既然如此就交以公吧,太后和太子殿下那里就麻烦公公走一趟,代张公俊发说分说,相信太后…”

秦公公听到这里脸色大变,转身过去就给了张公公两个耳光,然后还狠狠在他朐口打了一拳,张公公大惊失色,知道自己活命的机会就在秦公公的身上,当即就想开口求恳,可是秦公公却根本不容他开口,又是一个耳光甩在他脸上后吼喝道:“洒家都是如何教你的?”

“你不不长进的东西,当初洒家就不肯认你做儿子,悔不该当初心软一下,竟会有今日之祸!你如今攀了高枝,那好,自现在开始你走你的阳光道,洒家自走我的独木桥,你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再和洒家没有半点相干。”

他骂完就猛的转身,到了红鸾身边边躬施礼:“他所为之事洒家、洒家真的愧对太后,洒家现在就回去思过,自作孽不可活,他所犯何错姑娘自管发落,洒家刚刚失言还请姑娘莫怪。”说完又施一礼,然后低头掩面而去。

红鸾也不好留难他,此时也不敢留难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况且她只要知道来人是谁就足够了,至于他们原本来御书房想要做什么,却不关她的事儿了,自有太子去会查清楚的,她今天只要不放任何人进御书房就好。

张公公那里还在大叫“干爹救命”,小顺子两拳就让他闭上了嘴巴,红鸾走到他面前:“你今天死在姑娘的手中是半点也不冤,你自己心里是清楚的,要怪你就怪你们的好哥哥魏公公,我到了这里你猜他去了哪里?”

张公公听到后看着红鸾吓的眼珠子都变了颜色:“不关我的事儿,是魏公公的主韵书,我们也只是帮腔罢了,姑娘您饶命啊,真得不关我的事儿。”

陈公公怒道:“闭嘴!”他气得真想把张公公的嘴巴撕烂,陈公公如此说话岂不就是承认知道魏公公的所为?那红鸾能自魏公公手中脱身,到底有没有出事只有天知道了,这种时候承认知道魏公公的所为就是找死之举啊。

红鸾回身就给了陈公公一个耳光:“你很好,很聪明,只是你不知道聪明人会死得很快吗?”她拍了拍陈公公的脸,“还有件事忘了告诉你,李司工李大人可能会来哦。”

陈公公的脸色到没什么,倒是张公公的脸色大变:“该死!”他现在却不是在骂红鸾。

红鸾回头看向刚刚还仿佛吓得要死的张公公:“你骂哪个该死?”

张公公转过头去:“骂我自己。”他到是猛得有了骨气,看的红鸾生出兴趣来。

“那个魏公公,好像并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呢。”红鸾看着他的眼睛轻轻的道:“你想不想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人,或者说你的主子是谁?”

御书房里的人好像并不是一个主子的,这也是得秦公公和那个韩侍卫的到来,才让红鸾看到端倪来,韩侍卫分明就是为吴宫人而来,而秦公公却是为张公公而来,明显陈公公和他们两人极为不同。

三个人很有点各为其主的意思,其中最有趣的人还是张公公,他表面上看好像和秦公公、也就是四殿下有极深的关系,可是一句“该死”却表明他其实和李司工是真正的自家人,那李司工背后又是谁?

红鸾看一眼御书房的太监们:“麻烦哪位去请周姐姐过来。”然后吩咐二丫:“去,告诉你柳儿姐姐,御书房自现在开始许进不许出!”

夜幕很快降落到皇宫中,此时的太子,不,新皇帝正在和太后说话:孟统领和古安平已经把事情对太后说了,并呈上了魏公公等人的口供——孟统领做事向来很快,不过今天还真是有点太快了。

太后的脸阴沉如水,看完后对新帝道:“如此逆贼罪该万死,不过你父皇大行,此事只能过些日子再说。”她唤了慈安宫的总管进来“把人看好,如果有个万一就让十二司的总管都提了头来见哀家。”

新帝没有多说一个字,安抚了太后几句便起身告退,让太后能歇一歇,而他出了慈安宫就道:“红鸾,没有受伤吧。”

古安平静默有眨眼功夫才道:“没有。”

新帝点头:“先回东宫。”路上他没有再开口,只是仔细把魏公公等人的供状看了又看,脸色一连变了几次,越变脸色越难看。

到了了东宫他直接去了太子妃的寝宫,没有想到太子妃宫里乱成一团,人人都在打包收拾东西,这让他的脸色更加难看,踢倒两个宫人后,终于让所有人都停下来手。

太子妃走过来脸色也极为不好:“你什么时候赐了那宫奴块玉佩?!”

“什么玉佩?!”新帝的怒色在眼中一闪而没,看向太子妃时神色已经平静如水,什么也看不出来了:“你这是在做什么,我正要同你说明天…”

太子妃却打断了新帝的话:“明天你是不是要给那宫奴个名份?此事我绝不会答应!真真是岂有此理,你把我当成了什么?”她醋意大发。

可是发的却极不是时候,此时老皇帝尸骨未寒,而眼前她的丈夫也不再是太子而是皇帝。

新帝坐下:“你父史来过了吧!他们手中兵马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他不想提红鸾的事情,可是太子妃却不让他如意。

新帝最后淡淡解释了两句起身离开,而洋洋得意的太子妃却不知道新帝走时在心中说了一句:最好,此事同你无关!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23章东宫女史

皇帝出了东宫回头看一眼,然后直接向御书房而去:路上对孟统领道:“今天的事有掺和其中的人,杀无赦。”声音里没有透出多少怒气。

孟统领迟疑了一下:“可是那几个主要的恶人…”事情已经禀于太后知道,就这样把人杀掉好像有点不大好。

皇帝头也不回:“把事情问清楚明白没有?还有可问的没有?有,你们就尽快问出来,没有还留着他们做什么?害太后的人,难道还需要我给他们个对质的机会?”他有些不快。

孟统领不敢再说什么,立时应下来:“已经都问清楚明白了。”

“嗯,去吧。这两天有你辛苦的,那几个地方要更仔细。”他背负起双手来:“此时定会有那不长眼的,只是我不想看到再被人利用而诟病,明白吗?”

孟统领答应着抱拳行礼离开后,皇帝又叫古安平来:“东宫那边就交给你了,眼下的情形不用我说,需要怎么做你也是明白的,如果受了委屈,联,会为你记下的。”他拍了拍古安平的肩膀,看着他离开了。

刘大总管上前:“皇上,您是先去御书房,还是…”

“君无戏言,而且那里定有些古怪才对,不然也不会如此着急对太后和联的人下手了。”皇帝抚了抚自己的头:“走,去御书房。”

御书房里此时安静的很,红鸾等到如今也没有等到李司工,终于明白李司工是真正聪明的人,此时就算是再急也不会到御书房自投罗网,她坐下开始思索起来,周宫人就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看着他。

“那三人,你想如何处置?”周宫人开口轻声问了第一个问题。

红鸾眼皮都没有动一下:“我向来是人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人。”陈公公三人都有些事情要问个清楚,看来就送去给刘大总管吧,最后他们也是难逃一死。

周宫人沉默了一会儿:“吴宫人…”她想提醒红鸾两句,此时此时吴宫人最好是饶过她,可是话还有说完门就被一脚踢开了,进来的是几个宫人。

为首之人看着红鸾和周宫人:“奉太子妃之命来唤吴宫人过去问话。”她们是为了吴宫人而来,而且没有任何的遮掩的向红鸾表明要除去她的人里有太子妃。

至于魏公公等人的所为,应该和太子妃无关:是太子妃被人利用了,还是她利用了旁人,现在无凭无据也不好说,不过依太子妃的脾性而言前一种可能是最大的。

红鸾看看绑成粽子样的吴宫人:“姐姐只怕要去向尚宫大人或是宫正大人请命才可以,她现在可是有错在身,按规矩要送去宫正大人那里,因为夜色深重我们胆子,已经派人知会宫正大人,想必很快人就会到了。”

为首的宫人是个女史,闻言皱皱眉头:“你滑听清楚是不是,我们是奉太子妃之命…”她没有想到现在宫中还有敢不给太子妃面子的人,太子妃马上就会成为皇后了。

吴宫人已经大叫:“还不松开我,红鸾,你给我等着。”她定要报今日之仇。

红鸾看她一眼:“太子刀只怕不知道你的所为,不然岂会来救你?咒术的事情太后可是要亲自过问,你身陷其中还要带累太子妃,当真是用心恶毒之极啊。”随手就把帽子给吴宫人扣上了。

吴宫人的脸色微变:“你休要信口有说。”她的眼睛闪了几闪,只管向着东宫女史叫嚷着“冤枉”之类的话,同时不断提醒女史松开绑着她的绳子。

女史扣到红鸾的话还真不敢坚持带走吴宫人,有些为难的不知道如何做是好,此时吴宫人的催促就让她生出不喜来:“你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事实上她杨要问的就是为什么红鸾还站在这里,不是说她定活不过今晚嘛。

吴宫人微微偏过脸去:“只是和红鸾吵嚷几句罢了,不知道她离开御书房后吃了谁的气,回来就开始找我们的麻烦。”她暗示女史,红鸾的确是被捉了可是怎么回来的她却不清楚。

红鸾听着她们一问一答,忽然对东宫女史笑道:“韩侍卫还好吧?”东宫的女史来得不快却也不慢了,算算时间如果韩侍卫到东宫报信儿,时间倒是刚刚好。

东宫女史脸色微变,哼了一声道:“不过是吵几句罢了,恭侍你好大的脾气。”她想到太子妃的交待,还是把吴宫人带回去为好,到时要不要把吴宫人交给太后,就全由太子妃做主同她无关了。

红鸾去斜斜看她一眼:“你身犯何罪还不自知吗,自己的死活还顾不得,居然有心思管她人的闲事,当真是怪人一个。”

东宫女史大怒:“果然是个不知进退的东西!以为依仗太后的宠信就可以不把我们娘娘放在眼中吗?原来也就罢了,现在已经不同,我劝你还是识机些,乖乖的去给我们娘娘叩头,说不定我们娘娘大人大量不究你的不敬之罪。”

红鸾耸肩:“到要请教有何不同?就算不同也救不得你,太子妃是个深明大义的好主子,你不要指望能欺骗娘娘,任你有为。”她指着那门上的脚印:“这里是什么地方,你又是什么人,这门也是你能踢的?”

“你是不把先帝放在眼中,还是不把当今的皇上放在眼中,居然到御书房里撒野。”红鸾轻轻一摆手,轻描淡写的道:“拿下,绑了,一同交给宫正大人。”、

太子妃疑心她也就罢了,她和原本的太子,当今的皇帝什么也没有之下,就先后设计害她,眼下更是想要她的性命,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就算她是太子妃又如何,就算他日太子妃能够为后,也必不会有好下场。

皇子都成了她的灭门、灭村的仇人,就算再加一个将来的皇后做仇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得。

先捉了太子妃的人送给尚宫大人去头疼好了,相信尚宫大人定能摆平太子妃的。

东宫女史恼怒大叫:“你…”

红鸾接口凉凉的道:“你敢——省省力气,我代你喊好了,真不懂为什么每次总有人这样大叫,不是叫‘你敢打我’,就是叫‘你敢’,我不敢,我不敢还叫人绑你嘛,没有带脑子你就敢到御书房来。”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24章如影随形

东宫女史不叫喊了,因为她清楚的知道红鸾敢:因为已经有人过来把她按倒在地上,用绳子开始绑她,她此时才发现按倒她的人并不是御书房的人:“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带宫奴院的人进御书房,罪同谋逆要斩你九族之头的,不宵放开我。”

红鸾微笑着把玉佩晃了晃:“我,奉命行事,他们当然不是无旨而入御书房,没有什么地方不合规矩的。如果说非御书房的人都不得进入,那你岂不是也要按谋逆论,你的九族也要人头落地:嗯,万一你所说的是真的,反天有你的九族陪着,我们几个人不亏。”

东宫女史气得脸色气紫:“我们也是奉命前来,我们是东宫太了刀的人,而且我不审女史,再不放了我你就真要大罪临头。”至于她踢门的那一脚是连提也不敢提的。

是她的太子刀要求要给红鸾个厉害的,不要同她客气半分,而御书房里现在没有主子,且太子刀就要成为皇后,此时不好好的抓住机会抱皇后的大腿,以后论功行赏之时她哭也是来不及的。

她的打算原本很好,今天东宫的人都昂首挺胸没有人不敬他们三分的,可是没有想到红鸾还不买帐,最终她没有把吴宫人带走,反而把自己还搭了进来。

红鸾轻轻一叹:“女史大人不说,我也是知道的,我还知道您将来有可能会是皇后娘娘身边最得力的人,只可惜这里是御书房,规矩所在只能得罪了。”她俯身贴耳道:“御书房里的事情我只认太后和皇帝,你要怪就怪你的娘娘现在依然还是太子妃,不是皇后。”

册封为后要等到皇帝登基大典,依着惯例群臣上书夺情,亲乳品以月代年要守三月的孝期,然后才能兴趣行登基大典,在之前,不管宫中之人如何敬重太子妃,她也只是太子妃而不是皇后。

东宫女史的眼瞪大:“你——!”她没有想到宫中有人胆大至此。

吴宫人终于没有了声响,想不到红鸾逃过死劫后比原来行事更为大胆,她确信自己如果再招惹红鸾望就不会是几个耳光的事情了.

东宫女史却依然不死心的大叫,不过她的声音却被鸭嗓子压住了。

“皇上驾到——!”猛然响起的声音把红鸾和周宫人吓得一哆嗦,两个对视一眼后都抢步到门边跪下,知道太子已经在灵前即位了。

“起来吧。”皇帝进来后就坐下了,脸上满是疲色,眼角还微有泪痕:“今天的御书房还真是热闹啊,居然绑了这么多人?”他的眼睛在红鸾手中的玉佩上扫过。

红鸾上臆跪倒请罪,皇帝并没有为难她,温言让她起身又看了她手腕上的伤口:“回头让御医给你去瞧瞧。”

“谢皇上,奴婢只是小伤,不用麻烦御医了。”她抬起头来恳求的看着皇帝。如果不是她挂在脖子里那个玉佩,不知道为什么转到脖子后面,早就会被魏公公等人看到了,相信被太后或者太子妃知道,都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现在她只想请新帝多关心其他,不要再把仁厚用到自己身上,会引来的麻烦实在是太多,太大了些,当然,她没有怨恨新帝的意思,不过是想让自己的麻烦减少些,不要再引来诸如太子妃之类人的怨恨。

皇帝沉默的吃了两口茶才道:“也好,御书房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他没有问周宫人。没有问御书房里伺候很久的任何一人,问的就是红鸾,至此御书房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过来,以后他们要听谁的话了。

红鸾把御书房的事情一说,然后叩头请罪:“奴婢不知深浅,虽然一心为太后和皇帝分忧,也知道自己所为有些欠妥的地方,请皇上降罪。”

“的确是有些不知深浅。”皇帝的话中听不出喜怒来,“不过就如你说太后与联以忠,联恕你无罪,平身吧。”他看看陈公公和张公公:“就交给你了。”最后一句话是对他背后的刘大总管所说。

红鸾松了一口气起身刚站好就听皇帝道:“吴宫人,又是怎么回事儿?太子妃让你过来做什么的?”他问的人是东宫女史。

东宫女中听到这句话差点喜极而泣,连忙把奉太子妃之命来唤吴宫人的话说了出来,当然免不了求饶之类的话。

皇帝刚要说话,就看到有人进来跪倒:“太子妃求见。”

“允。”皇帝的眼角微微一抽,声音倒很平静,看到太子妃时还指着身边的椅子道:“坐吧。”

太子妃进来看到自己的人被绑成粽子就大怒,坐也不坐就喝道:“哪个敢来对本宫如此不敬,还不滚出来请罪?!”她以为自己就要是皇后了,整个后宫尽在她的掌中,此时有人绑她的人就是打她的脸,就是不把她放在眼中,这如何能让她忍得住。

红鸾很乖巧的上前叩头:“奴婢红鸾向太子妃请罪。”

太子妃看到是她当即更为恼怒,是为恼怒的事情就是她没有死且手中还出现了太子所掌赐的玉佩,听说那还是先皇后用过的东西,“来人,拖出去杖毙!”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摆了摆手,自然无人上前来拖红鸾,而且在他面前太子妃如此大呼小叫实在是不给他脸面:“坐下,先听听事情的原委再发作不迟。”

太子妃没有想到自己的话根本不管事儿,她怒气冲冲地对皇帝道:“你是铁了心,是不是?”

皇帝微皱眉头:“什么就铁了心,你是在质问联吗?!”他的声音说不上严厉来,可是帝王之威已经散发出来。

太子妃终于意识到面前的人是皇帝:“妾知罪,妾请后直为妾做主。”不过她的眼睛还直直的盯着皇帝,没有半点让步的意思。

皇帝终究不再看她:“因为牵连到咒术一事,这两名太监给联好好看管起来,至于吴姓宫人——你唤她有什么事儿?”

太子妃听到咒术二字终于冷静了三分:“妾看她差事当得不错,想赏急了个女史罢了。”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25章杀人无形

太子妃的解释就是想表明她和吴宫人并没有特别的关系,就是她不是那么聪明却也知道咒术之事的厉害,自然不想搅和进去,就算是吴宫人说出她有意想让吴宫人栽脏,到时要了红鸾的性命,她也不想和咒术二字有牵连。

她想杀个把宫人并不是什么大罪过,可是咒术就不同了:这点的区别她还是知道的。

皇帝看一眼太子妃,把她看得心霎间停止跳动,不过皇帝立时转过了头去:“既然有太子妃担保,吴宫人当然同咒术是无关,放开她吧。”他的话说得很温和,一如平常的他。

太子妃听到后心花怒放,根本没有在意皇帝的口中吴宫人变成了她的人,且此事还变成了由她做保,她满心欢喜的是皇帝因她而放过了吴宫人,这表示她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是极得皇帝的信任爱重。

“妾谢皇上的信任,吴宫人妾看着不像是个恶人。”太子妃说完看向红鸾:“倒是有人目无尊上,实在是可恶之极。”她还是不忘处置红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