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看着宁嫔的背影沉默了好一会儿:“随机应变吧,你到时候机灵些有事情记得赶回去告诉宫嬷嬷,她会知道如何做得。”她说完对着春芳一笑:“不要再想了,想也想不通的事情,又何必自寻烦恼?等到了坤宁宫后,你不要忘记去宫奴院问问,看可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也比你在这里胡思乱想的好。”

她转身看向坤宁宫吸了一口气,宁嫔说对了一件事情,皇后不是能靠得住的人,但是在她没有在宫里站稳脚跟前,是不能和皇后翻脸相向的。梅林的事情,她忍也得忍不忍也得忍——如果再和皇后为敌,她在宫中就真得寸步难行。

到了坤宁宫,皇后居然还没有起床,听齐昭容说是凤体着了凉。

齐昭容拉了红鸾到一边:“皇后昨天晚上发了好大的脾气,摔坏了不少东西,可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只是一大早上就没有给我个好声气,你进去后也要小心些。”

红鸾轻轻一握她的手:“妹妹有心,我记下了。”她探头看一眼左右:“这两日皇后娘娘可曾见过什么人?”

“没有,只是在慈宁宫里和太皇太后、华妃曾单独坐过一个时辰,当时看娘娘的神色好像并没有太过恼怒;到了晚上华妃打发人送了几样小菜娘娘也没有动,可是快到就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发了好大的脾气,还伤到了宫人。”齐嫔摇头叹气:“走吧,进去得迟了又是一顿好骂。”

758章又是饭菜

红鸾也琢磨不出来皇后这次为什么不快,只得先和齐昭容进去走一步看一步了:“皇后娘娘的病要紧吗?可请了御医过来。”

“御医已经请过脉,倒不是很重,说吃两服药发发汗就会好。”齐嫔有些心神不宁,脸色看上去也比平常的时候苍白一些:“姐姐,我们也算是相识一场,过几天我想请姐姐到我院中的石榴树下吃杯酒。”

红鸾闻言点头只是很奇怪的看她一眼,隆冬时节石榴树只余干巴巴的树枝,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能看的;就算是要和她亲近亲近,大可在暖阁或是房里,为什么要在室外呢?她正想问问时,门推开帐幔也层层收起,她不得不和齐嫔迈进屋里,到嘴边的话也只能咽了下去。

皇后的屋里有种淡淡的药味儿,虽然门窗紧闭但是灯火通明倒比现在屋外还要亮三分,殿里的宫人太监全都是屏气敛声,看来今天一早上就吃了苦头。

红鸾看到皇后没有梳洗的斜倚在大迎枕上,上前给她行礼:“皇后娘娘,凤体可有好些。”

皇后看到她身后的梅花脸色稍稍好看些:“倒没有什么,只是头有些沉罢了;这花儿倒是让人长精神,纯贵嫔就是体贴本宫。”她摆手让人把梅花摆花又看了两眼才道:“都出去吧,我和齐昭容还有纯贵嫔说几句话。”

她指了指床边安放好的椅子:“你们坐吧,本宫心里正烦燥的厉害。”

红鸾没有问,齐昭容却不得不问:“娘娘病中不可动气,有什么不顺心的说出来,妾等自会为娘娘分忧。”

皇后看向红鸾:“太皇太后想要在年关过后就出去上香,为先帝祈福要到秋天左右才会回宫;这是昨儿本宫在慈宁宫中亲耳听她和华妃等人说得,当时本宫还是极高兴的,她不在宫里要少多少事儿,你们说是不是?”

“后来太皇太后居然还赏了我一套头面,都是上好的玉,的确不容易得,本宫差点要去看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她居然会舍得把好东西给本宫,你们说是不是很奇怪?本宫当时想反正也是白给的,也就接下了,而后她们上官家的一老两小同本宫说话都是极好的,本宫就以为她们上官家终于明白过来,知道本宫就是天生的凤命。”

“到了晚上华妃还送来了亲自下厨弄得饭菜,本宫倒也不是不相信她,只是本宫不想吃她弄得东西,就没有动放在了那里;后来本宫要睡的时候又看了一眼那些饭菜,才发觉都是素食,还都是寺院里常备下来待客的素食!”

“本宫当即心中有气,就把那些东西扫到了地上。”皇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再想到太皇太后说她年事已高,而皇上身边的人也应该有个代皇上向先帝尽孝心的,陪太皇太后一起出宫到寺院中小住——住到秋天,你说这能是小住吗?再看到那些素食本宫有什么不明明白的,她们上官家就是想把本宫自皇上身边弄走,以便让华妃和宁嫔早早有孕罢了!”

她说完狠狠的一掌击在几上:“你们说是不是这个意思?”

红鸾和齐昭容都低下了头不敢说话,这样的话可不好乱说,再者太皇太后此事还没有向皇上说,也没有下旨就要皇后相陪;尤其是当时是皇后一个人和太皇太后、华妃等人说话,天知道太皇太后她们和皇后说了什么,语气的高低、眉眼的不同,就能使同一句话有不同的意思啊。

皇后看向红鸾:“你给本宫想个法子,不能如了太皇太后的心,让她把华妃和宁嫔都带上,正好让我们眼前都清静几个月。”她说完喝了一口茶:“快些想个好法子,不要等太皇太后下了旨或是对皇帝开了口。”

红鸾看看齐昭容:“皇后娘娘,要容妾好好的想一想。嗯,除此之外可还有其它的事情,太皇太后可曾暗示娘娘相随?”让皇后离宫并不太可能,因为后宫之中岂能无主?

皇后摇头:“好像没有吧,我当时也没有细听,只是被太皇太后她们‘好意’给惊到了。反正本宫是不能离开的,不会给宁嫔和华妃任何机会,你给本宫赶快想个好法子把她们赶出宫去。”她烦燥坐起来推开齐昭容的手:“你走开些,不要给我披衣,我不冷。”

红鸾见皇后十成十的相信太皇太后要把她带出宫去,也没有其它法子可想只好答应替她想法子;就是让皇后离开不容易,想让华妃和宁嫔跟太皇太后去上香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上官家让她们姐妹进宫是为什么,岂会让她们去伺候太皇太后而把皇帝丢下不理会。

但皇后向来不是个讲理的人,现在她又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红鸾和齐昭容的任何话。

红鸾不是不想把华妃和宁嫔赶出宫只是眼下分明不是好机会,很可能还是太皇太后等人设下的圈套,看到皇后的烦恼担心的样子她只能先安抚皇后:“皇后娘娘,皇上肯定不会让太皇太后过了年节就去上香的,此事还有时间来得及的准备,你不必太过担心。”

皇后急道:“太皇太后如果执意要去,皇上哪里拦得住?为了尽孝心皇上也十有**会让本宫相随,不能等,等不及的。”她看着红鸾:“要在年节前给本宫想出好法子来。”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通传:“华妃娘娘前来问安。”

皇后听到后气往上涌:“让她给本宫进来,本宫正要问问她是什么意思。”

红鸾和齐昭容想拦都拦不住,只能相视一眼轻叹;此时华妃前来当然是有备而来,以皇后娘娘的心机和手段,此时避开才是上策。因为她们连太皇太后和华妃等人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呢。

华妃进来后行礼,笑着对皇后道:“今天一大早妾就给皇后弄了些清淡的小菜和粥品,刚刚听说娘娘凤体欠安,妾所备下的饭菜倒真合娘娘用才急急的送了过来。”

昨天送饭菜,今天还送饭菜,这个华妃想干什么?红鸾并没有看向那食盒,而是紧紧的盯着华妃的脸,想在她的脸上寻到端倪。

759章凤凰

华妃脸上眼中都带着和宁嫔相同的得意,可是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出来;红鸾收回目光看看齐昭容,发现她的脸色又白了三分,叹息一声知道她跟在皇后身边向来是错大于功,这日子也实在是难熬。

皇后的脸上没有关点笑意:“打开给本宫看看你备得是什么菜。”

华妃亲自把带来的小菜等摆在桌子上:“娘娘看看可有喜欢的。”

皇后抓起面前的茶盏来就掷了过去:“又是素菜!你有什么心思打算,不妨给本宫说个清楚明白,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华妃避开了茶盏:“娘娘这话妾不明白,请娘娘明示。”她就站在那里同皇后说话,腰也挺得笔直、下巴也抬得高高的。

她的样子当然更让皇后生气:“你弄得这些菜是什么用意,想要害本宫你以为那么容易吗?来人,给本宫把这些菜都扔出去喂狗。”

华妃听到后笑了起来:“皇后娘娘您也长点脑子成不成,妾就算是有心要在饭菜里下毒,也要在您的例菜当中不会是妾亲自动手所做得菜,有几个人会蠢到那种程度?”她说完拿起筷子来:“皇后娘娘不是不相信妾,那妾就吃给您看,看妾是不是真得有心有害您。”

她把每样菜都吃了一个遍,然后站好看向皇后:“现在,您看清楚了?还说妾是来害你的吗?”她把筷子扔到地上:“妾好心整治了饭菜来给您请安,居然受此侮辱,你这个皇后依妾来看还真是应该换个人的。”

皇后暴怒:“来人,给我掌她的嘴。纯贵嫔、齐昭容,你们给我掌她的嘴。”

红鸾头疼起来:“皇后娘娘息怒,华妃你还不快给娘娘认错?”她此时绝不会打华妃,因为错实在是不在华妃,就算是有皇后之命当太皇太后认真要追究的时候,皇后肯保她吗?

华妃哼了一声不语不动:“就算是贵为皇后错了便能不算是错吗?妾完全是好心好意、恭恭敬敬前来,何有半点差错。”

齐昭容安抚两句皇后,又给华妃递一杯茶:“华妃娘娘,是妹妹求你了,妹妹向你认错了,您把这杯茶喝了就和纯贵妃回去吧,好不好?”她急得脸上没有一丝血色,额头都有些细且密的汗珠,说完话还向红鸾递了个眼色。

红鸾过去劝皇后:“皇后娘娘,要想法子总要时间,此时不好打草惊蛇的。”她说完话的时候齐昭容回头:“皇后娘娘,让华妃娘娘回去吧。”

皇后哼了一声拿茶盏要吃茶时才想起的她的茶盏碎了,红鸾马上起身:“妾给娘娘去取茶来。”她转身出殿长吸几口气,喊了几声也不见有人过来伺候,看来是宫人太监们都吓得跑远了,不想受这池鱼之秧。

她再喊几声远远的才有人答应,见些她无奈的到茶房取了茶给皇后拿过去了,免得皇后娘娘等得急了再迁怒与自己。

殿上齐昭容还在劝华妃,皇后依然在生气,看得红鸾叹气走过去把茶放在几上:“皇后娘娘吃口茶润润吧,您今天凤体欠安不宜动气,就让华妃回去改日再让华妃来给娘娘请罪如何?”她心知此事错在皇后,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才想息事宁人的。

华妃那里终于被齐昭容劝下了,她走过来把手中的杯子递给皇后:“请皇后娘娘吃茶。”这就是在认错了,只要皇后把杯子接过去此事也就揭过了。

齐昭容笑着把红鸾拿进来的茶捧起:“华妃娘娘,您也吃了这杯茶吧,是妹妹向您陪罪了。”皇后闻言狠狠的瞪了一眼齐昭容,怪她多嘴损了自己的威风。

华妃看看齐昭容手中的茶,抬头看着皇后道:“妾请罪只是因为您是皇后,不是因为妾做错了什么。请皇后饮茶,妾就告退了。”

皇后拿起华妃递上来的茶盏就摔到了地上:“本宫懒得吃你的臭茶!”

华妃看着皇后长长的吸了几口气后,伸手一把齐昭容手上的茶夺了过来:“那齐昭容的这杯茶本宫却是要吃的,本宫向来不是小鸡肚肠的人,也不会胡乱入人以罪、以势压人。齐妹妹你无错,这茶的心意姐姐领了。”

她说完仰头就把茶全喝了下去“皇后娘娘,你等着太皇太后着人来问你的话吧。”说完她转身就走:“六宫之首的皇后犯了错也一样要受罚的,娘娘不会是以为成为皇后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吧。”

齐昭容顿足:“纯贵嫔,您快去拉下华妃娘娘,不能让她闹到皇太后那里。”

红鸾也知道匆匆向皇后道辞就离开,身后的皇后却没有留她:想来皇后也知道此事不宜闹到太皇太后面前。

齐昭容叫人收拾殿上的狼籍,红鸾已经追上了华妃:“华妃娘娘,今天一早可曾看到宁嫔娘娘?宁嫔娘娘说要和娘娘同来坤宁宫请安,为何只有娘娘一人前来?”

华妃回头皱眉:“你说得什么鬼话?本宫现在烦着呢,不要来扰我。”她顿了顿:“哦,你放心,本宫不会去回太皇太后的,让皇后娘娘放心就是。”说完她甩袖子就走。

红鸾又追问一句:“娘娘当真没有看到宁嫔?”分明宁嫔就是去寻华妃,为何华妃却说没有见过宁嫔呢。

华妃不耐烦的回头:“你有完没完,本宫已经足够烦了,不要给你脸不要脸啊;以为你现在是个贵嫔本宫就不敢拿你如何吗?乌鸦就是乌鸦,就算是穿上彩衣你也变不成凤凰,少在本宫面前拿腔作势——你永远是个宫奴!给本宫滚远点。”她的脾气还真是不小。

但是红鸾看她的脸色不像是完全的气恼,更多的反而是可惜,是事情没有做成的恨意;难不在那些饭菜真有什么古怪吗?

“能不能成凤凰全在皇上的一句话,您就是出身再高贵,再不把皇后放在眼中,那个飞舞在皇宫上头的凤凰也是皇后不是你。”红鸾不客气的回敬她两句:“倒是华妃娘娘足够聪明,知道姐妹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和宁嫔现在前嫌尽释啊;只是,如果再有人一跃成凤的话,我倒是认为宁嫔更有可能,再说太皇太后现在最疼的人也是宁嫔吧?”

760章宁嫔的悲痛

华妃恨恨的盯着红鸾步步紧逼过来:“不要以为本宫不知道宁嫔和你联手害本宫的事情,那个贱人以为能赢得过本宫吗?她假惺惺的来示好,本宫就会不知道她的心肠有多黑?你也少用这些话来撩拨本宫,那个宁嫔永远成不了凤凰,就和你一样!”

她走到红鸾面前站定:“现在你就给本宫滚,不然就不要怪本宫对你不客气;你应该知道本宫现在心里不痛快,恨不得打死几个惹本宫生气的人才能痛快。”

红鸾自华妃的话中知道宁嫔和华妃并没有和好,近来几天她们姐妹的友爱只是做戏罢了;只是今天一大清早的宁嫔说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她思索着对华妃行礼转身打算离开,看来华妃是有谋算才不想把今天的事情闹到太皇太后面前去。

但是华妃想要如何害皇后也是红鸾想不透的事情,如果不是很大的错事是不可能有废后之事发生,如今天皇后发作华妃闹到天上去也不过是皇后被训斥两句罢了——但是看华妃的神色,她好像是很有把握般。

红鸾低头细细的思过坤宁宫发生的一切,想知道华妃今天想做什么没有做成;她人还没有走出几步,忽然身后传来惊叫声把她吓了一大跳,回头就发现华妃倒在地上,众宫人正乱作一团。

她心头一惊连心奔回去,一面跑一面道:“马上宣御医。”拨开人群她看到华妃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华妃七窍流出黑红色的血来,一双眼睛已经没有神采。

华妃明显是中了毒,而且是极厉害的毒,以她眼下的情形来看就算是御医马上出现也救不转她了。红鸾慢慢的蹲下看着华妃轻轻的道:“娘娘可知是谁要害你?”她的全身已经冰凉,只是现在不是乱得时候,才能勉强镇定下来。

华妃的眼珠子转了转,看着红鸾脸上露出极大的悲愤:“是、是…”两个字吐出来后她的头一歪就此断气,并没有说出害她的那个人来;只有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空空洞洞的看着红鸾。

红鸾伸手去合她的眼睛,可是几次都合不上;她轻轻的叹气;“我答应你,定会为你找出杀你的人来交给皇上为你报仇。”说完再去合华妃的眼睛这次让她真正的闭上了眼。

她身周宫人有哭的有叫的,让红鸾终究忍不住大喝一声:“都给本宫安静点儿!现在,有谁来告诉本宫你们娘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宫人们跪倒在地上不敢再哭叫,却也没有人答红鸾的话。

“妹妹——!”一声凄厉的哭叫声打破了刚刚才有的安静,宁嫔发狂一般扑过去:“妹妹,你怎么了?你怎么就死了呢,你被谁害死得,姐姐一定为你报仇!”她抱起华妃哭得肝肠寸断:“妹妹,昨天我们还说要陪太皇太后去上香的,今天你就死在这里了。”

红鸾看着宁嫔缓缓的站起来,看着好像痛得死去活来的宁嫔微微的皱皱眉头:华妃刚刚还在说宁嫔和她依然在勾心斗角,依然是容不下对方,因为皇后之位只有一个;但是现在看宁嫔痛不欲生的样子,就实在有点可疑了。

宁嫔忽然放下华妃跳起来捉住红鸾:“是不是你害死我妹妹,是不是?!”状如疯子的宁嫔还真是有点吓人。

红鸾一把撕下她的手来,用力把她推到她宫人的身边:“不要胡乱说话,我也是刚刚见到华妃娘娘倒下而过来看看她的。御医很快就到了,也许还有救也说不定。”

宁嫔指着红鸾大叫:“宫中无人不知你和我们姐妹过不去,容不得我妹妹也不是一两天了;偏我妹妹不像我一样能对你退让再三,她的性子向来就是执拗,所以今天才被害死了,你还想分辨?御医,看我妹妹的样子哪里还有救。”

红鸾皱起眉头:“宁嫔,我今天不和你计较你倒要诬我杀人!你问问华妃身边的宫人,我刚刚到的时候她还和我说了一句话,也是我答应为她报仇后她才合上双眼的。宁嫔,你再这样胡说八道,我们不妨到太皇太后面前对质。”

宁嫔神情一凝看向华妃的身边人:“你们娘娘说话了?”

华妃的宫人哭着回道;“是,我们娘娘要对纯贵嫔说谁害死了她,也一直不肯合上眼睛,是纯贵嫔答应代我们娘娘把害她的人交给皇上,定会为她报仇后才合上双眼安心去了得。”

宁嫔回过头来盯着红鸾:“她对你说了什么?”

红鸾抢在华妃宫人之前道:“宁嫔你不伤心华妃之死了吗?刚刚心疼的几乎要晕死过去,现在就已经回过神来不再为华妃难受了?宁嫔果然是非常人,不是我等能比啊。”她语含讥讽是因为宁嫔非要装出姐妹情深来,此时如此做不过是为能得到些好处。

比如,因华妃之死她晋位为妃。这不是不可能的,原来就有这样的先例,只是宁嫔这样的手段实在是让红鸾很不耻。再怎么说华妃也是她嫡亲的妹妹。

宁嫔哼了一声:“我妹妹分明就是被人所害,此时哭泣有什么用,不如为她找出凶手报仇更能让她含笑九泉。”她看着红鸾;“说吧,我妹妹到底对你说过什么?”

红鸾淡淡的道:“什么也没有说。”这是实情,华妃什么也没有来得及说就死掉了。

宁嫔当然不相信她看向华妃的人:“你们娘娘临终前说了什么?对纯贵嫔说了什么?”

宫人摇头:“奴婢们没有听清楚。”看到宁嫔的脸变得铁青,她马上又道:“不过在纯贵嫔赶过来前我们娘娘先吐了一口血,然后喊了一句什么,奴婢们也没有听得太清楚,好像、好像是娘娘您的闺名,接着我们娘娘就倒在了地上。”

红鸾闻言看向宁嫔:“华妃娘娘在最后的时候还想着你这个嫡亲的姐姐,还真是姐妹情深啊。”

宁嫔看看地上的华妃,然后吩咐:“着人报给太皇太后还有皇后娘娘,在没有旨意之前我们还是让华妃娘娘在这里吧。”

红鸾挑了挑眉:“宁嫔,应该报给皇上知道,这次可不是死了个宫人,而是正二品的妃子!此事不报于皇上知道不好吧?”

761章高兴的遗憾

按理说宫中妃子就是寿终正寝也要报给皇帝知道的,可是宁嫔打发人第一个报给太皇太后而不是皇帝,这极为不合理;华妃之死最应该知道的人是皇帝,然后是皇后,就算同为皇后,就算同为上官家的人,可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太皇太后算是华妃的太婆婆,而且为她身体着想要不要报给她知道也要皇帝拿主意才对。

宁嫔不是不懂规矩的人,如此做分明就是故意的。

红鸾就是因此才开口,不过是为了想知道宁嫔如此做是为了什么:宁嫔,说实话也来得太巧了些,如果华妃不是她的嫡亲妹妹,真得要怀疑是她下手毒害的华妃。

当然了,血浓于水。就算宁嫔和华妃再不合,她们会相互陷害只为自己能登上后位而已;而因此对自己嫡亲的手足生出杀机来,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她们到底都姓上官,身上流的血都是一样的。

就如宁嫔被贬为才人时太皇太后虽然极生她的气,却也没有完全的不理会她,就是因为她们血亲。

宁嫔闻言侧头看着红鸾闪过诡异的笑:“皇上不在宫中,他因为京城西有灾民抢了粥棚死伤了几百人,而带着人去亲查。”她抬头看看天色:“京西可是很远呢,据说今天是回不来了,明天能不能回来也要看事情如何,依我猜想皇帝最快也要在后天回来,很有可能是大后天回宫了。”

她说完凑近红鸾悄声:“你,自求多福吧。”说完她若无其事回身又伏在华妃身上哭了起来,并且断断续续的开始问华妃今天都做了什么。

红鸾闻言身子一震看着华嫔大哭的身影陷入沉思,但是她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把柄会落在宁嫔手中,而她也的确没有毒杀华妃,在皇后宫中还有齐昭容在,并不是宁嫔说是她所为她就会成为杀人的凶手。

她能如此安心是因为她只独身为皇后倒过一杯茶,而皇后并没有喝下去最后为华妃所喝——倒茶之时她也口渴了,曾

喝过同样的茶水可是她却没有半点异常;所以她断定华妃所中的毒肯定和她所倒的那杯茶没有关系。

再说那茶是她要倒给皇后喝的,全宫上下的人都知道她不会害死皇后的,只要她现在还不想死在上官家的手中,就不会让皇后伤到半点;她只会保护皇后.

想用华妃的死来害她并不容易,但也不能不防。红鸾在宁嫔的话中听出她的意思来,所以吩咐春芳:“你回去看看我们宫里有什么事儿吗?让她们给我备午膳,今儿中午我要吃得清淡些,原本说好的油腻之物都不要了,记得弄个豆腐就好。”

她吩咐完春芳叫宁嫔:“这里我也帮不上忙了,就由我去回皇后娘娘吧;皇后凤体欠安,我去了有什么事情正好可以代皇后传个话儿。”说完她转身就走,定要和皇后、还有齐昭容好好的核计一番,不能中了宁嫔的毒计才好。

宁嫔不是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来,反正华妃已经死了,至于是谁杀死华妃的对于宁嫔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不能借此事除掉她的心腹大患;这向来是宁嫔的习惯。

“你等一等,我也去坤宁宫为妹妹讨个公道。”宁嫔那里已经跳起来;“妹妹去过坤宁宫回来就死掉了,还和皇后娘娘有过争执,我要去问问皇后我妹妹到底做出了什么大事,能让皇后娘娘赐死她。”

红鸾暴喝:“住嘴!”盯着华嫔她一手就点了过去:“你几次三番的说话不管不顾,刚刚我念妃刚刚死去你悲伤过度才不同你计较,但皇后娘娘的清名岂是你能轻侮的?你有何凭据能这样说,无凭无据敢诬皇后那可是死罪。”

宁嫔被她喝得一窒,然后大哭着自她身侧跑过去:“我不管,我妹妹已经死了,我要去找皇后娘娘讨个说法,为什么好端端的人离开坤宁宫就会死了。”

红鸾只得紧紧的跟上去,心知宁嫔已经动了心思要谋算皇后,当然也不会放过她;此时来不及再和皇后、齐昭容去商议什么,只能先跟紧了宁嫔莫让她谋算成功。

到了坤宁宫宁嫔不等人通禀就闯了进去,伏在地上就痛哭出声:“皇后娘娘,华妃死了。她就在离开坤宁宫回清华宫的路上死掉的,就在刚刚死掉的。”她连连叩头:“皇后娘娘,华妃是怎么死得,还请您给妾、给太皇太后一个交待。”

皇后根本不知道华妃已死的事情,因为宁嫔赶得快把她打发来报信的宫人甩在了身后,此时皇后听到此事先是一愕然后眼中闪过喜色:“死了?怎么死得?”她的语气很平静,此时没有笑出来已经是她近来学得有点点的城府所致。

上官家在宫中的人不管是谁死了,予皇后来说都是好事儿、喜事儿;当然,最大的喜事就是太皇太后驾崩了,所以此时皇后心中还是有点遗憾的;上官家好不容易死个人,怎么死得不是那个老不死的呢。

宁嫔抬头盯着皇后一双泪眼带着恨意:“中毒,华妃是被人毒杀而死。皇后娘娘,你今天定要给妾,给太皇太后一个交待,为什么华妃离开坤宁宫后会毒发身亡?”

皇后听到这里才明白刚刚宁嫔就提过的交待是什么意思,大怒道:“住口!你这话是说华妃之死和本宫有关了?你好大的胆子。”她看向红鸾;“华妃当真是中毒而亡?”

红鸾点头给皇后使个眼色:“华妃的确是中毒而亡,皇上现在不在宫中,还请皇后下旨彻查此事——皇宫有妃嫔因毒而亡,实在是对皇后娘娘的大不敬。”

宁嫔却反对道:“此时皇上不在,华妃又是离开坤宁宫才毒发而死,还是等太皇太后来了下旨彻查为好。”她看看红鸾又看看皇后:“免得被凶手钻了漏洞使华妃死不瞑目。”

红鸾还要再开口催皇后下旨时,外面已经有传来“太皇太后驾到”的通传声,心中轻轻一叹知道大势已去,她看向齐昭容向她使个眼色想和她借一步出去说几句话:有些事情必须要做个安排,免得被人栽赃嫁祸。

762章齐昭容

齐昭容此时却垂着头没有看红鸾,红鸾几次看过去也只见她的头越垂越低,身体还好像有点颤抖,一副摇遥欲坠的样子。

红鸾眉头皱起,这个齐昭容怎么了,今天她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啊;但是齐昭容一直跟在皇后身边,虽然在慈安宫里住了些日子,可是却吃了不少的苦头回来后反而对皇后忠心不二,尤其是皇后还答应让她在年节前侍寝的,想来想去齐昭容也不会有异心的——可能是猛得出现在这样的大事儿,自己的心神有些乱了吧?

她轻轻的摇头却还是摇不去对齐昭容的疑心,再看看地上跪着的宁嫔,看一眼殿外能清晰的听到太皇太后等人的脚步声,全身的血几乎同时涌到了头上:如果齐昭容当真对皇后有不臣之心的话,那今日几乎就是个死局!

她再也顾不得许多几步跨到皇后身边俯耳道:“齐昭容恐怕不能信。”也只来得及说了这么一句话,根本来不及说得更多,因为太皇太后已经进来了。

红鸾跪在地上时,正好看到宁嫔嘴角的一丝冷笑,她的心霎间冰冷几乎忍不住要再去看一眼齐昭容。宁嫔对着她轻轻摇头,用口型告诉她:太晚了。

太皇太后已经扶着尚仪的手进来,未语先落泪:“华妃、华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们哪个来告诉哀家。”她说话的时候目光先落在了宁嫔的身上,目光里带着极大的厌恶与恼恨,还有失望以及无奈——复杂的让红鸾心头猛震。

宁嫔已经膝行过来抱住太皇太后的腿:“妹妹死得冤枉,太皇太后一定要为她做主啊。”她说完指着皇后道:“听华妃身边的人说,妹妹忙了一早上给皇后娘娘做饭菜,送来坤宁宫却被皇后娘娘无故刁难,最终愤而吃了坤宁宫的一杯茶而离开,不久,不久就死在了回清华宫的路上。”

说完她伏在太皇太后的脚下大哭不止,连连叩头:“太皇太后,不能让妹妹就这样白白的死掉,定要为妹妹讨个公道啊;请太皇太后为华妃做主,请太皇太后为华妃报仇。”

红鸾分明看到宁嫔抱住太皇太后腿时,太皇太后的身子僵了僵;而此时皇后却轻扯她的衣裙,以目光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儿。

她向不远处的齐昭容看过去,却只能看到她伏在地上的头而已,脸被她埋在双手间根本看不到;她轻轻的向皇后摇头,无凭无据她只是猜想、只是防范罢了,希望皇后不要在此时错信人而做错事,让事情更加的对皇后、对她不利。

皇后也看向齐昭容,只是目光森冷,她倒是相信了红鸾,因为她的父母都说现在宫中她完全能相信的人就是红鸾——纯贵嫔为了她自己的性命和将来,拼死也会保护她这个皇后的。

既然红鸾如此说了,眼下宁嫔和太皇太后因华妃之死逼在眼前,十有八九是自己宫里有被收买的人,除了齐昭容收买其它人显然是不能对她如何的。

这个该死的奴才,枉自己待她那么好,还抬了她做贵人。想到自己倚为心腹的奴才,居然恩将仇报,皇后恨不得把齐昭容千刀万剐了,当然要先想法子让太皇太后不要怀疑华妃之死同她有关才成,因此她把目光投向红鸾,当然是要红鸾为她想法子。

太皇太后在看了一眼皇后和红鸾后,终于伸出手去拉起了宁嫔来:“起来,你妹妹的死哀家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会让她就这样平白含冤而死。”她扶着尚仪到了皇后面前:“你可能支撑?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哀家不能不管不问,只能搅扰你了。”

皇后扶了太皇太后坐下:“妾无妨,太皇太后也莫要太过伤心伤到凤体,绝不是华妃妹妹愿意看到的。华妃走得突然,不过人生一世都逃不了那一劫,只是早晚而已。妾可能是不会说话,但这是实情,日后我们大家都有现见华妃妹妹的时候,还是那句话早晚不同罢了。”

这话最不乐意听得就是太皇太后了,因为她的年纪最大;而皇后不停的强调早晚而已,晚得是谁不知道的,但是早一步能见到华妃的人十有八九会是她。换句话,皇后这番安慰不过是在变相咒太皇太后早死。

太皇太后冷哼一声:“哀家自省得,也会在意不能让华妃在九泉之下还要为哀家担心;皇后你有病在身到榻上歪着吧,莫要再着了凉让人说哀家不知道疼你。”她看看宁嫔:“叫华妃的人过来,哀家有话要问她们。”

皇后自歪到软榻上,虽然有些失仪但是太皇太后的好意她也不能不领;她给红鸾使了眼色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却没有机会说话,倒让她急得鼻尖上出了汗。

听完华妃的人所说得话后,她更是不安,如果不能把此事说清楚,华妃就成了是她所杀。

红鸾担心的并不是华妃的人,或是宁嫔,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齐昭容,一直在找机会想对她说几句话,希望能在千钧一发之间救下自己和皇后。

太皇太后已经看向皇后、红鸾和齐昭容:“华妃在她的宫中连盏茶也没有喝,带来的饭菜也是无毒的——她不会笨到在自己亲手所做得菜中下毒;最有可能的倒是华妃在坤宁宫中吃得那盏茶…”

皇后马上开口:“太皇太后莫非是疑心本宫想加害于华妃?就如太皇太后所言,本宫也没有笨到在自己宫中对华妃下手的地步。”

太皇太后看着红鸾轻轻点头:“的确,皇后不太可能如此做,再说那茶也不是皇后给华妃。那杯茶是谁所沏,又是经谁的手到了皇后面前——皇后,把所有接触过那盏茶的人叫上来,哀家有话问她。”

皇后迟疑着没有开口,因为那盏茶只有红鸾碰过,她看向红鸾想看看她是不是法子时,齐昭容忽然走上前跪倒:“妾知道,妾知道那盏茶是由纯贵嫔奉上来的。”

763章难决之事

齐昭容的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她的身上;自她入宫到封为昭容,从来没有人如此关注过她。在众人的眼中,就算是贵为昭容的她依然是皇后带进宫来的丫头、伺候皇后的人。

太皇太后看一眼红鸾沉声道:“你说什么?哀家没有听清楚。”她的声音不辩悲喜,也没有要向红鸾发作的意思。

齐昭容咬牙,此时的她已经没有退路且她也不想永远做个伺候皇后的人,她要做真正的宫人贵人,这次是她绝好的机会,也是她唯一的机会。听到太皇太后的话后她再次叩头:“茶是不是有毒妾不知道,妾只是知道那茶是纯贵嫔亲手端进来的。”

太皇太后听完再看看红鸾,目光又自皇后身上掠过忽然重重的一掌击在桌子上:“你胆子不小,居然敢暗指纯贵嫔是谋害华妃之人!纯贵嫔是哀家宫里出来的人,你不会忘掉了吧?是不是你见纯贵嫔现在更得圣眷,所以你才动了杀机想借华妃之死除掉纯贵嫔!你还不给哀家从实招来。”

她居然会为红鸾说话倒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皇后看看红鸾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华。

红鸾因太皇太后开口为她辩驳不好再说什么,上前跪倒叩头外只是看看齐昭容;现在不用问齐昭容显然是想踏着她往上爬。她的目光在宁嫔身上移过,今天的事情绝不像现在看到的这么简单。

齐昭容看看身边的红鸾,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红鸾正得圣眷且为人还是不错的,就如那个玉婉仪就是因为和红鸾交好,平常得到的皇上赏赐就要比旁人多一些;但是她不能再等了,她真得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因为到现在红鸾也没有给玉婉仪侍寝的机会。

在后宫之中不能侍寝,不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不能生下一儿半女不管眼前的富贵看上去多好,最终都会是镜花水月。齐昭容霎间心肠硬起,在这个人吃人的宫里不为自己打算的人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回太皇太后的话,妾和纯贵嫔平日交好,绝无忌妒之心,请太皇太后明鉴。”

“今天元妃娘娘和皇后娘娘因为饭菜不和胃口而生了误会后,妾和纯贵嫔便劝解两位娘娘,之后妾劝得元妃娘娘肯向皇后娘娘奉茶认错;皇后娘娘是由纯贵嫔劝慰,因为殿里无人伺候,纯贵嫔还出去为皇后娘娘亲自沏了茶进来。”她说到这里看向皇后叩头:“娘娘,那盏茶原本、原本是纯贵嫔要敬献给您的啊,娘娘。”

皇后闻言心头一震看向红鸾,红鸾不避她的目光坦然相对:“娘娘,妾绝无加害娘娘的心,也没有要加害娘娘的理由。”

皇后轻轻的点头,想到父母对她说过的话,相信了红鸾而斥齐昭容道:“你给本宫闭嘴!真以为本宫看不破你的心思嘛,不过就是因为本宫让纯贵嫔先侍寝,你就对本宫、对纯贵嫔怀恨在心,此时还想挑拨本宫和妃嫔不和,你居心何其恶毒。来人,给本宫拖出去掌嘴。”

立时有人上来要拖齐昭容。齐昭容大叫着对着太皇太后叩头:“妾绝没有那个心思,妾只是不想有人害皇后娘娘,更不想华妃娘娘含冤九泉啊。太皇太后,妾句句为实。”

太皇太后凤眼圆睁:“你个大胆背主之人,哀家在这宫里活了一辈子,你的那点小心思哀家会不知道?来人,拖下去、拖下去。”她居然附和皇后之意,实在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齐昭容被拖着向外走去,她却依然不死心的大叫:“皇后娘娘,您听妾一句话啊,那茶真是纯贵嫔奉给您的,因为她依仗皇上的宠爱想要做皇后。”

皇后依然不为所动,红鸾根本没有做皇后的可能,而且就如她父母所说眼下她和红鸾合则两利,分则就是两害,要对付上官家她离不了红鸾,同样红鸾也离不开她。

齐昭容被拖到殿站时拼尽力气大叫:“纯贵嫔有皇上赐给她的凤佩!她才会生出妄想来。”话音落地人也被拖出了殿门,而殿内再次静得听不到人的呼吸之声。

红鸾心头也是巨震,她没有想到自己有凤佩的事情会被人得知,而且还是齐昭容;她自问向来小心在意,就算是身边人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她有凤佩的。

皇后看着红鸾:“齐昭容所说是不是真得?”她的声音已经冷了下来,显然是对红鸾生出了疑心来。不管有多少理由能证实红鸾绝无夺后之心,但是宫中的富贵向来全系在皇帝一人身上,只要皇上有了想红鸾为后的心思,那红鸾和后座之间连一步之遥都没有。

红鸾抬头看看太皇太后,然后又看看宁嫔,最后她看向皇后:“妾——”她叩头下去,手里全是汗水,她承认还是不承认?那凤佩就在她的身上,如果她说没有会不会有人搜身?那个齐昭容言辞凿凿,是不是也知道了她把玉佩带在身上呢?

想到翠环和香梅还在紫玄和纤纤那里没有回来,她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眼下凤佩之事到底被人全部知道了,还是只知道一点点:也许,在她洗澡的时候不小心被翠环等人看到过?

承认玉佩在自己身上那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皇后马上就会生疑而会加害于她;不承认玉佩在身上,如果被人搜出来皇后就不止是疑心而会确认她是有夺后之意的。

从来没有一件事情能让她如此为难,要如何作答才好呢?

“皇后娘娘,您相信齐昭容的话吗?”红鸾抬头看向皇后:“自您在慈宁宫和太皇太后、元妃、宁嫔说话,到昨天晚上华妃送来的素菜,再到今天早上华妃再次送上的斋菜,您不认为这都是有心而为之吗?就是要引您震怒。”

皇后的眉头皱皱:“的确是太巧了些。”她看看太皇太后和宁嫔,却还是不甘心的问道:“你先说皇上有没有赐给你凤佩吧。”

宁嫔终于开口:“先不说凤佩之事,如果有人要引皇后娘娘震怒的话,那有什么用意呢?就算现在皇后身体违和,可是一场气也不会要了娘娘的命吧?纯贵嫔,你还想狡辩不成,现在你就是舌灿莲花也不管用了,还是实话实说为好。凤佩,就在你身上吧?”

764章凤之逆鳞

红鸾还真想不透华妃激怒皇后是为什么,绝对不可能是为自己寻死铺路,因此她宁嫔的反问她还真得答不出来。但是关于齐昭容她却看得再清楚没有,平静而肯定的道:“齐昭容是宁嫔收买的,对不对?”

她希望皇后能在此时聪明点,不要中了宁嫔和太皇太后的离间之计;她如此问并不是要宁嫔承认,宁嫔也不可能承认,只是想点醒皇后让她明白齐昭容的所为是受谁所指使。

宁嫔看着红鸾冷笑:“你胡乱攀咬人以为能蒙混过去吗?齐昭容向来对皇后忠心耿耿,且和你是很好的手帕交,她可从来和本宫没有什么来往——宫里有眼睛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张张嘴就想泼本宫的脏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她说完看看皇后:“纯贵嫔,那凤佩你还不拿出来给皇后看看?”

皇后看着红鸾:“你当真有?”她的怒意已经很明显,因为她的逆鳞就是她的皇后之位;她后来可以容忍皇上宠幸其它妃嫔,只不过宠幸的妃嫔是要那种老实本份,不会对她的皇后之位有非份之想的人;也因此,她才会让皇帝去宠幸红鸾。

红鸾看着皇后神色平静:“那重要吗?皇后娘娘,妾没有妄念,妾对皇后娘娘向来忠心耿耿,您一直都知道的。您相信妾,妾就会永远助娘娘一臂之力。”她是真得没有想过要做皇后,因为那个位子被六宫之人盯得那么紧,她还不想死得那么早。

皇后紧紧的锁住红鸾的目光:“很重要,现在你就给本宫说,你倒底有还是没有?!”她其实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因为红鸾自始至终就没有正面答她,但是她总还抱着一线希望,想听红鸾肯定的对她没有二字。

红鸾收回了目光轻轻叹息:“皇后娘娘,不过是块玉佩而已,既然您如此看重妾也无话可说。”她把挂在脖子上玉佩拿出来:“凤佩的确是皇上赐给妾的,但是皇上并没有其它的意思,而妾更不会心生妄想。”

此时她已经心灰,知道皇后是不会再相信她;因为这次宁嫔的谋算击中皇后的弱点,使得皇后不辩黑白是非了。至于凤佩她瞒是瞒不过去,宁嫔已经明明白白的点出凤佩就在她的身上,与其说谎后被人所辱搜身,倒不如干脆一些的好。

皇后紧紧的盯着红鸾手中的凤佩,然后把目光缓缓的移到了红鸾的脸上:“为什么?本宫如此待你,你不但不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她现在恨不得让人把红鸾拖下去打个半死,看看这个宫奴出身的卑贱之人还敢不敢生出谋夺她后位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