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上一章:第 41 章
  •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下一章:第 43 章

接下来,父女俩重新出发,下山。

第72章

最后一次休息的时候,周徽嵐正色道,“爸,我想和你说件事。”

看到她的神色,周父也不自觉地认真起来,“好,你说。”

“嫁接需要用到一种溶液,这溶液只有我能配,如果五叔公决定给黑枣林进行嫁接需要用到它的话,我会向五叔公收取一定的费用。”

周父点头,觉得这个是应该的。

“还有就是咱们大兴村冬稻的丰收,大概是因为我在大湖里滴一滴这个有关。”在周徽嵐的意念驱使下,她的掌心从无到有,渐渐凝出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子。

周永善吃惊地看着这一幕,而且他敏锐地发现,这颗水珠子出现之后,他和女儿周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味道。

周徽嵐对他说道,“爸,把你的军用水壶给我。”

周父连忙将军用水壶拧开,周徽嵐手掌一翻,手心那颗圆滚滚的灵液顿时就落入军用水壶里。

周徽嵐示意,“爸,你喝,这灵液兑的水对身体有好处。”

不必多说,周父大约也知道这灵液对身体大有裨益,“我带回去和你妈一起喝。”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爸,你忘了你这灵液还是我给你的,我怎么会不为我妈准备呢?”周徽嵐想了想,又透露了一点,“其实咱们家的水井我每个月都会滴一滴灵液下去。”

“难怪,自从你回来后,咱家那口井的井水变得更加甘甜好喝了。这事我还和你妈说过。”周父突然意识到他们两老的身体日渐硬朗,不仅仅是女儿回来后他们心态逐渐开朗的原因,还有经常食用滴了灵液的井水的功劳。

随后,周徽嵐解释了灵液的由来,也就是净水台的来历。

周父感慨,“当年你姥姥将那颗珠子给了你妈,叮嘱她不可摘下,后来她又把那颗珠子给了你……”他是没想到那颗印象中灰仆仆没什么特色的珠子里竟然藏着这么一个大秘密。

“我以前性子倔,脑子也不怎么会变通,在杨建平手底下吃了不少苦头。加上干活多又吃不饱吃不好,身体都是亏空的,脑子里成天像是塞着稻草一样。直到那颗珠子开启,有了灵液的帮助,才将身体给调理了过来,脑子才总算不那么浑噩。才能帮着庆南市的公安们将杨建平等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周徽嵐间接地解释了她性子和原主不同的原因。

她的坦白让周父动容,这样的秘密,如果不是非常信任他们做父母的,怎么敢将这样的大秘密相告?

“这事你别和思恬说。”周父叮咛,这么一个大秘密,以后思恬总要成家的。大多数情况,姑娘嫁人后,重心渐渐地朝新家转移了。不告诉她,并不是对她有防备或者有意见什么的,她不知道也是为了她好,省得她以后左右为难。

“你妈那里我和会她说的,你放心,我们两老嘴巴很紧的,就是死了也不会给你招麻烦。”

周徽嵐明白周父这样叮咛是为了她好,完全站在她的角度和立场来考虑的。周思恬那里她确实不打算说,人心易变,她不想拿这事去试探人心。

至于今天的这场谈话,其实一直都在她自己的预料之中。她早就想和周父周母坦白了,只是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说。

这段日子朝夕相处,周徽嵐看得很明白,两老对她真的是用生命在爱护的人。想想,原主不在两老身边这么多年,他们都不曾想过过继个孩子什么的,可见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的感情很深。

她曾看过一个犹太寓言,帮助过你的人永远会帮助你,但你帮助过的人不一定会帮你。同理,爱你的人始终都会爱你。这样的前提之下,他们会伤害她吗?恐怕他们宁愿伤害自己都不愿意伤了她。

“还有,即使以后你再婚,净水台和灵液的事也不能对丈夫明言,知道吗?”周父再三强调。

周徽嵐乖巧点头,“爸,我知道的。”

可怜的高教授,现在就已经被未来的岳父大人防范着了。

等消化完女儿身怀灵液一事,周永善才想起来,“惠兰,你和爸透露了灵液这事,是不是有话要和我说?”

“爸,是这样的,这灵液不管是对人还是植物,都有功效。用在人身上,大概是伐毛洗髓、消除暗疾、进而改良体质,从而让身体达到健康的状态,可能还有点延年益寿的功效。”

周父本身就继承着他们周家中医的传承,虽然因时代的原因耽误了累积,医术不如祖先精湛,但他见识不弱。他明白,净水台放在这世界就是天地异宝,它产生的灵液就是天地奇珍,有那样的功效并不奇怪。

“对植物的作用,大概能优化优质基因,提升植物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闻言,周父突然想起她刚才的话,“等等,你刚才说,你曾在大湖里滴了一滴灵液?”

“是啊。”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稻谷最后一次灌浆前。”

“那大兴村冬稻的丰收?”

“与灵液有关。”

“那咱们药田的药材?”

“也是因为浇灌了含有灵液的湖水和井水。”

周永善恍惚,他是真没想到他们大兴村冬稻丰收以及后来被选为特供稻米的原因竟然是这样。难怪女儿上次与韩惠竹对峙时,敢放话他们周氏不会再卖给他山田千景任何的农作物了。原来她的底气在这里,并非大放厥词。

“你继续说。”周永善才想起来自己似乎一直都在打断女儿的话。

“我滴入大湖的那滴灵液,一开始就浇灌了大兴村那么多农田,这就消耗了很多。然后它是缓缓地流动的,也会流失一部分。加上天然蒸发掉的以及被湖中动植物吸收掉的,我估计现在的大湖即使还有灵液,也不过是残余。”

周永善点头,认同她这个推测。

“咱们夏季稻还想达到这次冬季稻一样的品质和丰收,恐怕需要我再往里滴入一滴灵液。”周徽嵐将问题摆了出来。

“不可。”这样太便宜吴氏了。大湖是大兴村的大湖,如果她将灵液滴入,吴氏也会跟着一起受益。要是以前也就算了,但现在吴氏和周氏闹得那么僵,做甚要便宜他们?而且还不知道女儿这样频繁地使用灵液对她会不会有影响呢。

“可是,如果我不再往大湖滴入灵液的话,受影响的不仅是吴氏,我们周氏也一样受影响,夏季稻谷的品质肯定是不如之前的冬稻的。爸,你别忘了,咱们大兴村的稻谷已经被选为特供稻米了。”

周永善拧着眉在想办法。

到了这时,他们不能坏了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大兴特供稻米的牌子,所以稻谷的品质和产量必须得保证好。至少要保证好周氏这边的品质和产量才行。

“爸,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给你听听,你看看是不是可行,或者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你说说看。”

“我是这样想的,为了保证我们周氏稻谷的品质和产量,我打算做一批肥料,这批肥料我会用上一定是量的灵液。将这批肥料在禾苗灌浆前施到田里,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最重要的是,爸,我不想白白提供肥料。”她不能养成周氏族人不断索取的习惯,这样的话,他们就废了。

“我明白的,斗米恩升米仇。”况且灵液是那么珍贵的东西,凭啥让他们白用?便是族人也不行。比起他们获得的,付出一点都不愿意的话,那也没甚可说的。

“闺女,你是想收钱还是咋的,你和爸说,回去后爸和你永正叔说去。”周永善想知道女儿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周徽嵐眨了眨眼,有个一心一意护着自己的老父亲真好。由他提出收费的要求,几乎是为了她这女儿将得罪人的活都揽了过去了。她爸在大兴村的名声有多好,声望有多高她是知道的,这次之后,怕是要被人在背后嘀咕非议一段时间了。

“爸,我觉得吧,即使我们告诉族人咱们的肥料有多好多好,有人也会将信将疑的。所以我打算分为两种收费的方式,一种是相信了我们的,拿现钱来购买了肥料。这没什么好说的,正常交易。另一种就是不信我们的,我们可以和这些人做个约定,先将肥料提供给他们,等收获时,确定了我们的肥料能增产,我们便取走其中两成产量。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教训。”

周永善问,“如何确定能增产呢?”

“很简单的,设置对照组。”接着周徽嵐和周父简单解释了一下何为对照组。

其实吴氏的稻谷产量就是一个很现成的对照组,但是为了更有说服力,他们还是要设一个对照组,并且得设在很明显大家都能经常看得到的地方。

“好,爸支持你,就这么干!”周永善觉得她这个办法挺好的,兼顾了方方面面。

她想出来的办法被认可了,周徽嵐露出浅笑,在上次吴氏和周氏闹掰了之后,她就一直在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解决这问题难就难在难以让族人们全部地信任她,她思索了好一阵子总算让她想到了这样一个解决的办法。

先将她爸拉下水,增加族人的信任,然后用两种方式确保族人们都用上她制作的肥料,保证特供稻谷的总产量。

其实对于不相信他们的,他们完全可以撒手不管,最后事实来教育他们。但这样一来,好好一个团结的整体就分了裂痕,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而且都是世代种地的老农民,对肥料的效果有怀疑也正常,加上这次冬稻的丰收是在他们无需任何额外付出的条件下达成的,他们的肥料就更没说服力了。

解决完这事,父女二人脚步轻快地回家。

回到家后,周徽嵐只顾着她的毛桃树了,她直接找了个大小合适的粗瓦盆,填上土之后,将毛桃树种了进去。

李桂香收拾竹篓时发现了在篓底的螺丝,很是惊喜,“哟,你们还摸到了一小篓的螺丝?”

周徽嵐手上活不停,还抽空回了她妈的话,“是啊,爸知道那小水潭有螺丝,特意让我去摸的。”

“行,我先去拿桶来养两天,山里的水潭子干净,用不了两天它们就能将泥土吐干净了,到时我们就来道炒螺丝!你大棚里不是有新鲜的小米辣吗?到时摘点紫苏、搁点小米辣,保证香辣好吃。”

“妈,你手艺好,就看着处理吧,不管你做成啥样的都指定好吃。”

李桂香笑骂,“贫嘴!”

“我说的是真话,妈,我先去实验室把这毛桃树和桃枝给处理了啊。”

“去吧去吧。”

周徽嵐直接搬走她的毛桃树去实验室做相关的处理了。

“妈,我给你帮忙吧。”周思恬对她母亲做的事好奇极了。

周徽嵐并不反对,“好,想帮忙就跟上!”

于是,周思恬就被她妈带进了实验室。

在那里,在她妈的指导下,两人一起对刀片、自制的嫁接夹以及彼此的手指用酒精进行消毒。期间,周徽嵐就嫁接技术给周思恬做了简单的讲解。

周思恬着迷地听着,她脑袋瓜无疑是聪明的,很快就对嫁接这门技术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一些相关的术语。

紧接着周徽嵐开始调配溶液,周徽嵐告诉她,这些溶剂在嫁接时使用,能促进细胞增生,加速愈合的过程。

周思恬在一旁看得很清楚,无论是配置溶液,还是后来给毛桃做嫁接,从削取芽接到削切砧木接口、分别给削取的芽接和砧木接口涂上一层她先前调配的溶剂,然后嵌入接芽,绑住接口,她妈的一套运作行云流水一般。

而她只能呆在一旁,偶尔递个东西,在她妈需要她的时候上前搭把手。

没多久,嫁接就完成了。

周徽嵐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品。

“妈,以后这株毛桃长出来的果实不是毛桃了吗?”

“对,不是毛桃。”

听着就好神奇啊。

“这些嫁接好的接穗都会活吗?”周思恬好奇。

“不一定,这成活率得看技术。并不是说嫁接完就完事了,得在芽接后七到十天里,要及时检查嫁接的成活情况。如果接芽新鲜,说明成活了。如果接口发黑,就证明嫁接失败,需要进行补接。不过我说的是别人嫁接时会出现的状况,但是你妈我嘛,那肯定是百分之百都成活的。”最后一句,像是玩笑,却又霸气张扬。

她妈好自信啊。

开玩笑,这点自信都没有,她就愧对她当前每个学期都拿到的一等奖学金了。

桃枝嫁接好了,接下来就是等它生长稳定,没问题的话就可以送回去给她的高教授了。

周徽嵐给这株做了‘手术’的桃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暂时安放着,晚点她要将它移到大棚里去,那里比较适合它生长。

“妈,你为什么能在冬天里种出茄子苦瓜这些夏天才有的蔬菜瓜果啊?”这个疑问在她心里好久了。天知道她在她妈的大棚里看到茄子苦瓜这些农作物时心里有多惊讶。

“你是说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吗?”

反季节?好贴切的名字。周思恬咀嚼着这名字,眼睛却巴巴地看向她妈,这个年代,大家对知识是极度渴望的。

“其实植物最重要的是光合作用,只要营养、光照、湿度、温度等客观条件满足了,种出反季节蔬菜不算什么。”周徽嵐轻描淡定地说出在后世初高中生都知道的生物常识。

但周思恬不知道啊,她只觉得她妈学识渊博,“妈,你懂得好多啊。”

周徽嵐失笑,这点才哪到哪啊。

就在这时,李桂香的声音传了进来,“惠兰,你这里忙完了没有?”

周徽嵐示意周思恬去开门。

“怎么了妈?”

“你五叔公来了,想见一见你。他知道你在忙,还不让来打扰你,说等你忙完再说。但你不知道你五叔公就是个急性子,我看那如坐针毡的模样,觉得还是过来看看吧。”

周徽嵐想起她五叔公风风火火的性子,让他在那干坐着也确实难为他了,而她也大概猜到他所为何来。

“我这边忙完了,我们这就回去吧。”

第73章

那厢,韩惠竹正在调查周郢。既然回来了,她总得弄清楚周郢是怎么忽悠着周氏族人将钱掏出来让他投资的。

她收拾出来一套男童的衣服并一条围巾并一把糖果,这衣服和围巾是她店里的低档货,在农村走礼却是足够了。她准备去找村里最爱扯老婆舌的林家媳妇聊聊。

所以看到她出来走动,原先聚在水井边一边洗衣洗菜一边闲聊的妇女们都纷纷住嘴,有些个则是提着洗干净的一桶衣服匆匆回家。

韩惠竹很闷,明明她今年回老家,和往年一样,给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抓了一大把糖,今年给的格外大把。

往年的时候,这些人见了她早就来到跟前亲亲热热地和她拉起家常来了。很显然周惠兰的归来、她二哥的判刑以及那篇报道,对她的影响很大。

韩惠竹不知道,正因为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加上钟树鸿还是市长,钟国栋这个京大的大学生也亲近她,还有她自己亲生的一对儿女在未来的两年就要高考了,搞不好他们家还得出两个大学生。

基于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不好得罪她,不得罪不代表他们就乐意和她亲近。

韩惠竹告诉自己不要在意,这些农村妇女的闲话,她只要不回来就听不到,但巨大的落差感,还是让她感到难受。

不过她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并且顺利地打听到了她想要的信息。

这事并不隐秘,她很快就打听到,周氏族人并王氏等小姓群体一起携手重新建设大兴西村,工程由周郢的挚诚公司承建,已经出了整体大图纸和楼房图纸,并且一些基础建设已经在进行了。

韩惠竹越是了解其中的内情,就越是为周郢在地产上的才华感觉到惊心。

周氏族人等以为是楼房,韩惠竹却知道,这分明就是小别墅。

而且,这一举措,和前世他的地产公司荣和地产成为国内知名地产品牌之一后回哺大兴村时一模一样。

在新世纪初,他牵头,帮忙大兴村建设新农村。区别在于整个工程由他出资,村民们出个人工材料费,统一建的样版小别墅。

现在周氏族人并王氏等人却需要自费。

不过韩惠竹也能理解,毕竟挚诚尚处于幼生期,是不可能负担得起整片西村的建设的。

还有就是,当时吴氏没有与周氏闹得那么僵,他在规划的时候,囊括了整个大兴村,惠及了吴氏。但那是两千年发生的事,现在却提前了十几年。这也意味着,周郢在地产建设方面的才能真的是深不可测。

至于周永正于大兴村铺设电线工程时曾当着全村的人的面说过的,这里面周惠兰功劳很大。这话被她忽略了,她觉得这是在给周惠兰脸上贴金。

那林家媳妇还神神秘秘地告诉韩惠竹,听说周惠兰那个大棚里的蔬菜长得可好了,里面的蔬菜品种也多,甚至连夏季的茄子豆角之类的都有呢。

而且啊,周惠兰这些大棚蔬菜都不卖普通人,而是专供神秘单位的,你瞧每隔一天就有运输车早早地来收菜就知道了。

韩惠竹听得直拧眉,这样的消息她下意识地反感。

她早就知道了周惠兰弄了大棚蔬菜,却不以为意,现在搞大棚蔬菜,要有市场才行啊。在她看来,纯属傻子行为。令林家媳妇惊异连连的反季节蔬菜也并无什么技术含量,在后世好是一抓一大把。

不过林家媳妇倒是提醒了她一点,她很确定周惠兰前世没有这本事的。她自己是不记得前世大棚蔬菜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了,但她觉得不会那么早就出现的。这一点很蹊跷。不过她重生之后,她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这还真不好说了。

可惜的是她不懂大棚应该怎么弄,不然给周惠兰添点堵也可以啊。

不过这事不行,另一件事也是一样的,这么一想,她的眼中冷光闪烁。

见到周徽嵐,五叔公整个人激动地站起来,“惠兰乖囡,听你爸说,你有办法救我家那片黑枣林?”

周徽嵐有一瞬间的尴尬,快四十的人还被喊乖囡,她有点应不下嘴。

“五叔公,咱们坐下说吧。”

“好好好,咱们坐下说。”

两人相继坐下。

“是这样的,我的想法是通过嫁接技术,以黑枣树作为砧木,在其上面嫁接另一种果树树枝。这种果树,我暂定为柿子。”接着,周徽嵐大概给他普及了一下嫁接技术。

五叔公很认真地听完,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能嫁接别的果树吗?比如苹果、梨子、桃之类的?”

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暂时不能。”周徽嵐摇头。

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她选柿子与黑枣进行嫁接,是基于成活率上的考虑,因为影响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其次才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

所谓亲和力,是指接穗与砧木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者相近,从而能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简单来说,接穗和砧木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则亲和力越强。如同骨髓移植,血缘关系越近,配型合格的可能性越大,移植的成功率就越高。

“嫁接成功之后,你们好好管理一两年,应该会收获品质极佳的柿子。嗯,这柿子枝的品种也很关键,一定要挑选果实品质好的柿子的树枝,这个需要你们自己打听。”

五叔公慎重地点点头,同时也在发愁,他们那片黑枣林太大了,需要的接穗量很大。即使他们知道谁家有品种好的柿子树,人家也答应给树枝。但这么大的量,将人家母树都褥秃了,恐怕都不够。

等周徽嵐知道他发愁的事之后,拿话点醒了他,“你们可以将困难向农业局反应一下,这柿子树枝又不是什么贵重玩意,让农业局出面帮忙调度一下,应该没问题。”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五叔公赞同地点点头,“惠兰乖囡,你说得对,本来这片黑枣林就是他们农业局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现在又不是让他们赔钱,他们应该给我们提供帮助才对。”

可他说完这话没多久又想到一个问题,“可是,万一农业局给我们调来的柿子枝的品种不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