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邵元松目光幽深,声音还有些沙哑,慢慢的说道,“但我觉得你多亲我几下,我可能会好的更快。”

“你怎么这么无赖啊。”年若哭笑不得的瞪了他一眼,最后还是不忍拂了他的意,再次弯腰去吻他,不像前一个那样蜻蜓点水,年若学着他之前对她的样子,温柔的含住他的唇,满满浸润了他干裂的嘴唇,而后舌尖又顺着他的邀请从张开的齿缝探进去,好好的安慰了一番。

能感觉的到邵元松十分激动,在他要伸手抱她的时候,年若退了出来,直起身按住那双不安分的胳膊,语气还有些微喘,“行了,听话,好好休息,不然明天没有了!”

!!!

最后这一句分量颇重,邵元松立刻安分下来,眼巴巴的目送年若离开,暗暗期待着明天的奖赏。

不过邵元松注定要失望了,精神放松下来的年若在半夜的时候气势汹汹的生起病来,直到第二天都在昏睡。

恢复期的邵元松也睡得很沉,一直到第二天中午醒过来才知道年若生了病,急吼吼的要亲自看人才放心。

崔大夫对他这种粘媳妇儿的劲头叹为观止,好在对付他除了年若之外,还有两个管用的,琼姐儿和旭哥儿往他面前一丢,他再焦急也得沉住气。

第79章 温馨日常

年若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傍晚,脑袋还有些昏沉,趴在她床头的琼姐儿首先发现她睁开眼睛,口中喊着“外祖母,娘醒了!”说完又两条小腿蹬蹬蹬的跑了出去找大夫,“崔爷爷,我娘醒了。”完后又拐去给他爹报信,“爹,娘醒了!”

年若无语的看着她,“感觉全家就数她最忙。”

一直在旁边守着的谢氏端了一杯清水递给她,“你们不在,大家又都纵着她,性子确实活泼了许多。觉得怎么样了?可把大家吓坏了。”

“没事了,劳累娘替我操心”年若接过水一口气喝下去,觉得舒服了些,“我躺了多久?三爷怎么样了?”

谢氏还没说话,门口就传来一个十分不耐烦的声音,“没怎么样,就是想你想的要死了。”

年若脸一红,崔大夫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脸色也是一黑。

年若看到崔大夫尴尬又暴躁的模样,不知为何有点想笑,明显是遭遇了邵元松无理取闹的摧残,看来身体也好多了,能把崔大夫气成这样。

她都可以想象到邵元松不听医嘱要过来看她的样子,心里有些无奈又忍不住想笑,但看到崔大

夫越来越暴躁的样子,只能先道歉,“对不住,崔大夫,您别理他就成。”

崔大夫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谁理那个神经病!”

说着给年若又把了把脉道,“没什么大碍,就是之前受伤加上劳累的缘故,多休养就好了,另外,你之前底子不太好,调养的药要一直喝着,知道么?”

“知道。”比起邵元松来,年若显然是一个非常听话的病人。

不过……

“躺的有些久,是否可以下床走动走动?”年若十分乖巧的征求意见。

崔大夫能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正要说话,就听琼姐儿已经蹬蹬蹬的从隔壁跑过来奶声奶气的道,“娘,爹爹说让我扶着您慢慢走。”

崔大夫:……

长进了,反过来用小孩子来对付他了。

不过琼姐儿出马,自然是无往不利,邵元松如愿见到了年若,并表示她走过来太劳累了,既然要好好休息,就不要再走回去了。

众人看着只隔了一扇门的屋子集体无语,总共也就十来步的距离,能有多累?

邵元松极力的说服崔大夫同意自己的提议,“明明这边的床更宽大舒服,里间要比隔间安静的多,我也可以随时照顾她。而且,我躺在这里生死不明,三奶奶还要提着心记挂我,更休息不好,您说是不是?”

生死不明都用上了……

年若简直没眼看他耍无赖的样子,崔大夫冷笑道,“你别忘了你晚上是要上药的,吵着三奶奶怎么办?”

“老崔你不能这样,”感觉他要是能动,就要撒泼打滚了,“你刚刚明明说剩下的一天上一次药就行了,就为了打击报复我,你引以为傲的医德也不要了?”

崔大夫额头上青筋暴跳,自然也拗不过几乎算得上无所不用其极的邵元松。所以最后邵元松还是如愿和年若躺在了一张床上。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以他的半残之躯,这其实不是个美妙的主意。

老话说的好,惹谁都别惹大夫,而邵元松不仅惹了,还把人气个好歹。于是崔大夫晚上的时候宣布,他胸口的伤口没有大碍了,为了防止他再侧躺下去,把半边身子压得半身不遂,给他换了个躺法。

崔大夫在他头部和腹部垫了高高的枕头,让他趴在上面,这样一来,胸前的伤口也都压不着,表示这样他能睡的舒服一点,而且对身体恢复也不错。

年若看了看,觉得确实比他一直侧躺着强多了,见他没什么问题,吃过药后便早早歇了,因为身体还有些不舒服,所很快就睡了过去。

而邵元松睡了半个时辰,就非常肯定的断定,崔大夫是个十分小心眼的人,绝对是在报复。

他身上的伤口比较多,为了防止突发状况,所以睡在了外侧,年若自然睡在里侧。

他千方百计的留下年若,虽然还没有酱酱酿酿的能力,但看着总是要的吧?

很多人都觉得陷入爱恋的人都变成了傻子,但他们无法体会那种即使变成傻子也心甘情愿的美妙情绪,这东西完全不能用理智去分析。就比如现在,睡个觉而已,其实睡着了能知道什么呢?可他的头就是不受控制的想要面向里面,只因为年若在那里。

然后一夜过去,邵元松成功的落枕了……

一开始年若并没有察觉,她迷糊糊的醒来,仿佛看到邵元松龇牙咧嘴很痛苦的样子,还以为他伤口怎么了,当即就吓清醒了,结果眨眼的功夫看到的却是邵元松无懈可击的微笑,“醒了?睡的怎么样?感觉好点了么?”

年若还以为是自己过于担心,再加上身体不舒服,所以出现幻觉了,也没在意,凑过去亲了亲他道,“睡的不错,感觉好多了。”

焦尾已经在隔壁的净房打好了水,年若小心的迈过邵元松去下床去洗漱,之后换了布巾准备给邵元松擦擦脸,却发现对方依然把头朝着里面。

年若以为他又在淘气,伸手去拽他的头发,“快转过来,你是旭哥儿么,也不喜欢擦脸?”

邵元松没忍住,痛叫一声,把年若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他伤口哪里出了问题,急急忙忙的去叫崔大夫,邵元松光顾着疼,也没来得及阻止……

“落枕。”崔大夫冷笑,嘲讽的道,“你是傻子么?睡觉光朝一边,累了不会转转脑袋?”

说罢又对年若似真似假的嘱咐道,“三奶奶以后警醒着些,过一两个时辰就给他翻翻脑袋,不然就真的要坏彻底了……”

众人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乌龙,都忍不住想笑,然而依然趴在床上兼落枕的邵元松脑袋依然向着里面,根本看不到众人的情形。

偏琼姐儿还凑热闹,趴在床边委屈的道,“娘,爹爹怎么不理我……”

不知谁忍不住笑出声又立刻止住,说实话年若也忍得很辛苦,邵元松即使留给众人一个后脑勺也不妨碍他散发强烈的怨念。

为了他的面子,年若将人都遣了出去,崔大夫也跟着走了,“老夫这双手可不治这种小病。”语气非常轻松并幸灾乐祸。

屋里只剩两人之后,年若终于不用辛苦忍耐,趴在床边笑的直不起腰来,“哈哈哈哈……你,你怎么……怎么那么笨啊……”

笑完了又逗他,“我以后晚上睡觉是不是还得惦记着给你翻脑袋?”想了一下那个场景,年若笑的更厉害了了……

邵元松用后脑勺对着她,听她笑的开心,一点都不以为耻,“不需要,另一个方向又没有你……”

年若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心底觉得他傻帽一样,但更多的却是说不清楚的愉快和甜蜜,“傻瓜……”

好在崔大夫不是真的不理他,没一会儿,他一直带在身边的徒弟过来给邵元松按摩,在吃午饭的时候,邵元松的脖子终于能活动自如。

当然,年若的笑几乎就没停下来过。

琼姐儿再来的时候,她爹为早上没理她的事情进行了郑重的道歉和安抚,一家老弱病残的在一起凑着用完饭。

邵恩忽然进来禀报说,“南黎的皇上驾崩了……”

年若愣了一下,邵元松倒是一点都不意外的样子,“也差不多是时候了,京都要上演大戏了,之前追着我们的那几个,都放了吧。”

“是。”邵恩领命出去了,年若迟疑的道,“你如今还不宜挪动,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邵元松道,“我们不需要挪动,就在这里等着就好了。”

“如今京都那边的精锐北虎营在英王手里,太子为了跟他抗衡说不定要招这边的边军回去,这边防守定然会薄弱,我们不趁机离开么?”年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既然说了边军的防卫会薄弱,朝堂上又一片混乱,一直准备着的北黎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么?”邵元松道,“所以,我们就在这里等着边城被破,自动归入北黎的版图就好了!”

年若扶额,还可以这样操作,看来她对于大事的考虑上面还是不够周全。

距离边城还有一天路程的地方,五花大绑的王大志他们被放了出来,头上还套着黑套/子,晕头转向的也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

这实在是他们这些日子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邵元松为什么不杀他们呢?难道是邵元松死了,剩下的人暂时顾不上他们?

算算日子,如今这是收敛完毕,准备杀他们报仇了?这样想着,几人心底都有些发凉,邵家确实不是普通的人家,他们这一队在军中也算精锐,但是对上邵家的护卫却完全不够看。

吾命休矣!众人不约而同的想着,王大志反绑在背后的手中却被塞了一块铁片,紧接着又被拿走,一个粗嘎的声音道,“你傻啊,给个铁片马上就割开了……”

另一个清朗些的声音道,“你才傻呢,你没看这铁片多钝么?给个瓷片他得割到猴年马月去,你想他们直接饿死在这里么?”

开始那粗嘎的声音道,“臭小子,他们好歹是军中的人,能那么怂啊,给个瓷片足够了!”

那清朗的声音道,“怎么不怂啊,不是轻而易举就被我们抓住了么……”

“少废话!赶紧给,给了我们走!”

然后王大志就感觉手中被放了一块瓷片,那清朗的声音没好气的道,“哼,就你说的都对……慢慢割吧,割断了自己走。”后面那句话是对着王大治说的。

说罢和自己的伙伴拌着嘴准备离开。

这是要放了他们?王大志等人都有些迷糊了……

“等等!”王大志忍不住开口,“为什么不杀我们?”

“莫不是真的傻了?”那清朗的声音道,“不杀你们还不好啊?”接着又道,“我们三爷说了,军人应该死在战场上,而不是莫名其妙的死在阴谋诡计之中。”话音一落,驾了一声,就和同伴一起跑远了。

王大志花了些时间将自己的绳子割开,给同伴们一一松绑,众人都有些沉默,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大,这样的人真的会是为富不仁,贪得无厌的窃国贼?”

王大志内心也有些茫然,最后却“呸”了一声道,“我们是军人,听话就行了,那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想管就能管的。”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王大志自嘲道,“任务失败也得回去复命啊。”说是这样说,但他的目光里却有了动摇。

第80章 皇权更替

京都的形式果然如邵元松所料,皇帝驾崩后英王姬星浩第一时间联合北虎营逼宫,理由自然说皇上驾崩前表示担心太子能力不足守不住江山,已经废太子,而新的继位者是他。

太子姬星鸿在亲卫的誓死保护之下逃了出来,自然是不甘心,数了数手中的牌,决定动用边军。

太子太傅有些担心,“边军回调,若北黎趁机进犯怎么办?”

太子眼看着自己从名正言顺的继位者被打成反贼,整个人都暴跳如雷,“进犯怎么办?孤都要被姬星浩那个狗东西杀了,还管什么北黎进犯?没有了皇位,南黎和北黎对孤来说有什么意义?”

众位下臣都是愁眉苦脸,不过太子说的对,调回边军风险确实非常大,但若不把边军调回来,他们首先就都得人头落地,说不得连家族也都保不住。

兵部尚书小声道,“北虎营大多出自边军,边军调回来会不会受他们影响?”

提起这个,太子拿起手中的茶盏就朝户部尚书砸了过去,“孤当初怎么说的?厚待北虎营的将士,军饷发足了,不要让姬星浩那个伪君子抢了先机,你怎么做的?你做户部尚书这么多年?孤苛待你了?这种时候都敢朝着军饷伸手?!”

户部尚书立刻跪下大哭,“臣冤枉,臣真的把银子都如数拨下去了,只是没想到……”

“没想到你小舅子会拿走一大半是么?”太子见他还在狡辩,气的差点直接动手,“你跟他这样的事情做了多少回了,孤念在你劳苦功高的份上没跟你计较,你倒是蹬鼻子上脸了!”

眼看着“怎么一致对外抢回皇位”的议题马上就要拐到“历数罪状,讨伐罪人”的内耗方向上去,太傅急忙把话题拉了回来,“太子息怒,当下之急还是先调回边军吧!”

太子喘了几口粗气,写了密令着人送了出去,好在皇上一直偏向太子,如今虽然京都中的军力对抗不了,但政令通道还算顺畅,调令很快送了出去。

正在悄悄试龙袍的英王很快得知此事,不由脸色大变,“姬星鸿竟然要调回边军?他疯了?边军一撤,北黎可直接就打进来了!”

说罢看向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常如峰,“先生,您怎么看?”

常如峰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废太子如今怕是要狗急跳墙,根本不顾南黎的国本了,皇上还是早作打算为妙。”

常如峰的称呼让英王舒服的全身通泰,连即将面临的巨大危机都没能让他的眉头再皱起来,笑呵呵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把浮北的北虎营都先调回来,他们可都是边军中培养出来的精锐,个个以一当十,姬星鸿以为把边军调回来就有机会?也未免太小看朕了,正好把边军的军权也收回来。”

要说南黎的前两任皇帝在朝政上马虎,但在军队的上却是没有掺杂水分的,毕竟盗国起家,军队的力量非常重要,否则道理在别人那边,自己连拳头都没有的话,分分钟钟就得丢掉屁股下的龙椅,顺便还要搭上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当然最可怕的是会留下遗臭万年的骂名。

为了有资格书写历史,南黎的军队实力千锤百炼,别人轻易打不动,如今他们自己却准备开打了。

几乎同时接到调令的两军将领虽然即将敌对,但此时的动作却出奇的一致,一把将调令扔在地上,恨不得再踏上去一脚。

边军的霍将军忍不住破口大骂,“堂堂一国太子,竟然不考虑整个南黎?南黎没了,他坐那个皇位有什么用?北黎一直虎视眈眈,老子还嫌人不够呢,他要调回一半去?!”

他的心腹副将也是愁眉苦脸,“如今该怎么办?”

将军抹了把脸,精神气仿佛随着这一抹都被抽走了,一瞬间似乎老了十几岁,目光中满是沧桑和悲哀,萎靡的道,“能怎么办?照办吧……”

北虎营那边同样的情形在上演,镇北将军气的发抖,“虽说自古百姓□□都是被朝廷逼的,可若不及时镇压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今白巾军的发展已经超乎想象,我们甚至在这里败了一次,不趁着他们还没壮大将他们打散了,以后英王就算坐上那个皇位估计管的就是京都一块儿地儿,实际上不过是个府尹,这么简单的事情他想不到么?还是他脑子里就只有龙椅那么方寸大点的地方!”

他的心腹军事急忙道,“将军慎言!”

“慎言个屁!”镇北将军满肚子的火气没处发泄,几乎要把自己点爆了,“老子是个粗人,不想掺和他们上头的神仙打架,老子只想保家卫国,而不是把矛头对准自己人!”

北虎营作为朝廷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十之八/九都是从边军里面拼杀出来的,结果又要回身去对上培养自己的上官和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这是要干什么?

然而权利之所以让人乐此不疲的追逐和抢夺,就在于不管多少人不情愿,拥有它的人都可以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行事,不管多么的不满和厌恶,都要低头顺从,除非你把它抢过来。

边军和北虎营并没有要造反的想法,所以他们就算把自己气死,最后也只有听令行事一个选择。

边军霍将军站在城墙上亲自目送自己的士兵离开,觉得自己能一眼看透他们这些边军的结局:留下来的战死沙场,离开的要么踩过昔日同袍的尸体,要么用自己的尸体为同袍垫脚,这么想想,还是留下来的人幸福些,至少可以死得其所……

京都血流成河的夺位之争开始,北黎的军队瞅准了时机开始攻城,浮北之地的义军没有了遏制,犹如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兵祸造成的物资紧张让所有人都瞄准了相比而言宁静又富庶的苏南之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南黎的土地上都开始燃起战火……

每天都有人死去,人们拼命的想着逃往安全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乱世出枭雄,就像上辈子的邵元松一样,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出来打算找个阵营好一展抱负,将来能够一飞冲天,成为子孙后代值得为之骄傲的祖宗。然而事实上,他们大部分在路上就可能被征了兵。

这辈子因为邵元松的提前准备和布局,邵家的财产没有去填南黎这个千疮百孔的窟窿,反而因为太子和英王过度的贪婪,采用不正当的方式控制和搜刮了商人的财富,导致本来能够自行在民间流通的经济,比如用于缓解百姓温饱的粮食,解决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的物资,都集中在朝廷的贪官或者不正当的透支上,导致南黎的战争提前了两年爆发。

京都的形势也是变幻莫测。

英王在这乱七八糟的局面中依赖着常如峰捉摸不透的阴谋诡计,靠着势均力敌的军队实力和一张伪造的圣旨险险的夺得了皇位。

然而,他屁股还没坐稳,一直以来帮他出谋划策的常如峰反手就是一刀,拿出了真正的圣旨送给太子,本来已经绝望的太子几乎要被这峰回路转的情况刺激疯了,当下将英王贬为戾王,直接满门抄斩。

如此,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随着京都的风谲云诡,整个南黎大地上几乎都已经物是人非。太子姬星鸿正式登上皇位成了南黎的新一任主宰者,然而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处理南黎成千上百的烂摊子,因为这些对他而言都太难了,他觉得无从下手。

而他登上皇位最大的功臣常如峰建议道,“您这皇位来的波折,应该先做一件雷霆之事来建立自己的威望。”

之前的太子,如今的鸿延帝想起他之前如丧家之犬一般的狼狈,立刻觉得,这位常大人的提议简直太合他的心意了。

南黎朝每一次皇位更替中的血流漂杵似乎都成了定式,鸿延帝为了让自己的威望振聋发聩,清算的面积有些广,除了英王一脉,甚至连北虎营这种只是被权利者握在手中的工具也算了进去。

哪怕他们只是跟着虎符听令行事。

几个上将被斩首,却寒掉了整个北虎营的军心。

太子犹不自知,只觉得自己的雷霆手段确实震慑住了众人,心情十分不错。

不过,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各地因为京都夺嫡而积压的奏折雪片般压堆满了御书房的桌案。

王有才整理了半晌,自己都觉得触目惊心,小心的把折子递给了鸿延帝,就战战兢兢的退到一边去了。

果然,没过一会儿,鸿延帝就摔了折子大骂,“这帮无耻之贼!”

鸿延帝大骂的无耻之贼有两个:一个是趁机攻打南黎边城的北黎,据紧急军报说如今已经攻破边城了,边军已经没有粮草了,而他们的后背就是第二个无耻之贼——已经成了气候的白巾军。

之前北虎营把那些个义军打得落花流水,无法还手,只有白巾军还有些招架之力,所以在北虎营撤会后,白巾军的收编之事反而异常顺利起来,短短两个月扩军五万人,几乎占领了整个浮北地区。

虽然杀了十几个朝廷官员,但浮北之地的百姓却拍手称快,无他,这些官员无不是尸位素餐之辈,没了他们,百姓们的日子反而有了盼头。

白巾军又颁发“借米粮归田”的政令,在外流亡的百姓甚至包括世家都开始陆续回到浮北,又给浮北增加了不少战力和后勤储备。

白巾军就是圈地称王都很顺理成章了。

有这两件事情在前面顶着,各地的灾情、流民、异象统统都成了小问题,鸿延帝也没再往下看,烦躁的想着怎么处理那两个“无耻之贼”。

转了一圈,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第81章 甘州城破

“边城告急,老臣请奏将京都的边军和北虎营调回支援。”原来的太子太傅,如今的太傅心急如焚,之前是不得已,攘外必先安内,如今皇位已经坐稳,自然要赶紧对外,边城城门已经攻破,自然要赶紧支援。

“老臣以为不可!”右相与太傅意见相左,“如今甘州城门已破,回援不过是多此一举,但浮北的白巾逆贼还在虎视眈眈,京都怎可缺少兵力?岂不是置皇上安危于不顾?!”

什么置皇上的安慰于不顾,太傅太了解右相贪生怕死的性子了,但对方扯了皇上做挡箭牌,他只能据理力争,“禁军、九门提督、巡卫营不都是京都兵力吗?就算觉得不够,把北虎营留下,其他边军总可以调回去吧!”

“那些怎么能够……”

“好了!”龙椅之上的鸿延帝开口,阻止了双反的争执,“太傅莫急,朕觉着既然甘州城已破,北黎军攻进来不就跟白巾军对上了?就让他们双方相争,我们等着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右相立刻带头跪拜道,“吾皇英明!”剩下有一大半跟着奉承,“吾皇英明!”

太傅和剩下的几位脑子还算清楚的大臣面面相觑,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但看鸿延帝的态度明显已经做了决定,他们此时开口明显讨不了好。

尤其对方刚刚进行了一番雷霆清洗,就是一直教导他的太傅也不好强行出头,何况其他几位。最后只能把目光移向鸿延帝目前最信任的人——新上任的左相,常如峰身上。

常如峰依然瘸着一条腿,不过鸿延帝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特例在大殿之上给他放了一把椅子,众人都站着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悠闲的坐在最前面。

他此时也看着鸿延帝,觉得血脉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前朝末帝的天真非常好的遗传给了南黎的这一支皇室,至少这位鸿延帝就继承了个十成十。

权利同样意味着责任,眼前这位却只想要权利,要把责任都推给别人。本来南黎朝廷的威望就岌岌可危,如今他还要亲自再动摇一下。

北黎打进来,与之对抗的却是白巾军,南黎其他地方的百姓会怎么想?南黎是由白巾军来守护的吗?那要南黎朝廷做什么呢?

白巾军打输了,南黎的百姓们第一个埋怨的肯定是朝廷不作为;但白巾军打赢了呢?南黎的朝廷怕将再无立锥之地,他这个皇上做着也只是个耻辱而已……

常如峰看着鸿延帝自以为主意绝妙的兴奋模样,心底也提起了兴趣,出生就站在高位,之前差点被夺位也只是有惊无险,真想看看他彻底跌下来爬不起来的时候,肯定非常非常有意思。

于是,在几个脑子还算清醒的大臣的期盼中,这位目前唯一能让新皇言听计从的常大人道,“吾皇英明。”

……完了。

几人还没绝望完,就听常如峰继续道,“这段时间由于戾王作乱,南黎到处都百废待兴,臣认为不如趁这段时间抓紧恢复各个地方秩序,填补官员空缺,发放赈灾银子,让百姓们赶紧修生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