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若挑挑眉,跟着邵元松一起进了偏房,这里是平时他们用午饭或者休息的地方。此时已经摆了一桌菜,看菜色价值不菲,户部几位官员见两人进来,起身道谢,这两天刘勉之身体终于撑不住去休息了,户部侍郎代表大家拱拱手道,“邵将军破费了。”

说实话,玉琼楼的菜,他们这种级别的官员也是难得去吃一次的。

“别客气。”邵元松笑道,“邵某也是有事相求呢。”说到这里轻轻的拍了拍年若的肩膀,“郡主虽然在南黎的时候帮忙处理一些事情,但当时情况特殊,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如今承蒙太子殿下看的起,让她来帮忙,不过第一次是正式和大家一起做事,怕是什么都不懂,如果有冒犯的地方,邵某在这里替她道歉,若她有什么不懂的,邵某就在这里厚脸皮托大家对她多多关照了。”

邵元松说完,众人都有些羞愧,别说关照了,他们就差明目张胆的排挤了。

好在年若也撑得住场面,知道邵元松的一番苦心,也拱拱手道,“给大家添麻烦了。”

年若说完,在座几人心里更是过意不去,亏他们还是大老爷们,却还没有个女人心胸宽广,实在惭愧。

“郡主说的哪里话。”户部侍郎脸色微红,“郡主来了,我们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情呢。”

他这话说的不假,亲身体会之后,才体会到这位郡主有多能干。本来他们还以为对方那么漂亮的赢了他们,又是太子特地派来的,对待他们怕是会嚣张、看不起或者任意指使,谁知对方来的之后就埋头干活。

当初比试时的郡主自信又锐利,在户部工作的郡主却谦逊而低调,甚至对他们的冷落和排挤也不计较……

再看看邵将军对郡主那无微不至的照顾,明明千金之躯,又被人捧在手心里宠着,如果不是真的一心为朝廷,又何必来受这些罪呢?

想想他们的所作所为,技不如人就罢了,还要暗暗欺负人家,简直是小人行径,几人羞愧不已。

邵元松走后,他们对年若的态度好了很多,可能是第一次有职场女性,他们不太知道该如何相处,但是其中的善意年若感觉到了……

等户部尚书回来,就看到户部官员们和年若和平共处的场面,差点又气得躺回去。但他心里就是再生气,也不好跟一个小姑娘计较,没得让人说没气量。

于是只能憋着气看着年若和大家越混越熟悉。

第124章 专项科考

邵元松连续给户部送了七天的玉琼楼的酒菜,因为刘勉之平常也不跟大家在一起吃,所以他那里还单独送一份,吃人嘴短,看在这些饭菜的份上,他们对年若的态度愈发好了。

相应的,年若也开始教众人一些计算技巧和方法。这个时代能科考出头的,先不说做官如何,学术和脑子都是没有问题的,缺乏的只是经验和技巧而已,年若稍加点播,倒是叫几个人对算学又提起了不小的兴致。

七天之后,年若已经在户部如鱼得水,不过南黎的预算已经算完了,接下来的事情年若就不管了。

年若要离开的这一天,众人倒是生出些不舍来,对于他们来说,新的做事方式带来的新奇感和成就感让他们非常满足,相比起来,以前按部就班的日子感觉好浪费。

估计太子自己都没想到,年若的到来还起到了“鲶鱼效应”,至少就户部来说,工作效率比以前不要高太多。

“专项科考就要开始了,郡主可以去考算科,到时候还能回咱们户部。”户部侍郎建议道。

“对对对,侍郎说的对。”有个主事附和,“以郡主的能力咱们还会再共事的。”

年若有些感动,虽然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原因,他们一开始对她抱有偏见,但却没有故意欺负过她。

几人正说着,户部尚书刘勉之走过来,咳了一声,冷声道,“好好考!”

年若愣了一下,不知为何眼角有些发酸,大声笑道,“是,大人!”

刘勉之先是被吓了一跳,然后冷哼直接离开了。

户部侍郎和几位主事都笑起来,年若也开心的大笑,众人看不到的地方,走在前面的那个干瘦中年男人,嘴角也微微勾起,眼底渗出一点笑意。

罢了,如果能像这位郡主一样,家里的小女儿想考就去考吧!

是的,再过一个月,专项的科考就要开始了。

姬星渊行事向来要求高效率,接触了一段时间,众臣已经摸清了他的脾气,自然不敢怠慢,所以他提出建议的第二天吏部就来跟他商量章程,第三天吏部的章程折子就出现在姬星渊的案头。

姬星渊看了折子,觉得武宏深除了男权主义严重之外,工作能力还是可以的。

他提的意见基本上全都采纳并加以完善了,初次考试设置了法科、算科、刑科、农科、水利科五科。

考试的形式在科举的方式上做了简化,只考一天,每科考两门,第一门就是基础,不说四书五经,基本的识文辨字还是需要的,再有就是一些君子之道。

北黎非常看重这个,所以他的官场要清明许多,那些官员或许固执,或许有私心或其他小心思,但刚入官场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品行正直之人。

之后就是对应各科的专业科考。

吏部还对录取之后的流程进行了完善,就是即使录取了也不代表万事大吉,如果三个月内有一半以上的官员觉得不合适,开除走人,虽然会享受对应的俸禄,但没有对应的福利,不属于正式官员,除非能力出众,才能转为正式,否则随时能被赶走。

所以说吏部也很能耐啊,这不是试用期和合同工都搞出来了么?姬星渊觉得挺好,就通过了,要求加快筹备起来,可以先在京都范围内试验一次,如果没问题,就下达到地方,地方上每三个月考一次,考上的送上京城,京城这边再考一次进行最后的确认。

虽然不如科考,但也非常严格了。吏部尚书从头到尾做下来,想通了许多事情,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科举出来的全能人才放到重要位置上去,打杂的活儿就交给专才去做,利用很合理。看来太子还是很有想法的,以后可以多考虑考虑。

这边吏部尚书刚放下心来,就听太子殿下提了最后一个要求,“男女不限、老少不限。”其实正常应该还有个身份不限,但也知道不太可能,没有哪家主人会让下人来考试,推行女子考试就已经很难了,还是循序渐进吧。

但即使这样这样吏部尚书也要气晕过去了,亏他提防了那么久,没想到太子在这儿等着他呢,吏部尚书觉得太子有辩才,他说不过,所以准备以死劝谏。

结果在他准备撞柱的时候,太子殿下施施然的道,“太好了,孤本来还不知道怎么安排晋江郡主呢,武卿就体贴的准备给孤誊位置了。”

晋江郡主做吏部尚书?那后黎岂不是要乱套?对朝廷深深的担忧阻止了吏部尚书寻死的念头,并表示一定要在这个位置上做到老!

邵元松跟年若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年若笑得不可自抑,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威慑力,太子殿下也太坏了。

不管吏部尚书的激烈反对,太子殿下首次将笑眯眯的表情换成了认真严肃,“蔡氏的算盘,那天你们也见识到了,你们在座的诸位有一个能比上她么?”

“还是说,你们害怕女人比你们强,要靠着打压别人才能保住你们如今的地位?那孤以后是不是不要让你们冒头的好?”

吏部尚书捶胸顿足,他就说太子殿下有辩才,他们跟本说不过!

说不过就只能照办!

自从太子殿下监国之后,京城里似乎就没有消停过,先有晋江郡主和户部的比试,后有郡主进户部和老爷们一同做事,如今又增设了专项的科考,不论身份、不论性别都可以参加!

皇榜张出,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要求全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百姓们见识不多,对新鲜事物大多处于观望的状态,只有少部分大胆的人出来碰碰运气。

而京城上层的圈子中,那场晋江郡主和户部的比试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对此事反对的人挺多,比如吏部尚书府,虽然他全权负责这件事情,但因为是被逼的,不能明着反对太子,还不能阻止自己家族的人去么?武夫人亲自去宣扬反对一番,众人总要想想,吏部尚书自己都不看好的事情,还是有风险的。

最重要的一点,“晋江郡主能抛头露面是邵将军愿意宠着,未出嫁的姐儿们能保证这不会影响自己的婚事么?出嫁了的姑奶奶们,这样做了,万一丢了脸,婆家能容得下?还是想学柳先生一样,面上风光点,以后孤苦一生?”

“男人们寒窗苦读,又有见识,试试无妨,你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顶多听些话本故事,儿戏一样去考试,确定不是去丢人?”

其实这些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声音,可火种已经燃起,也许有很多人在其中犹豫挣扎,但总有人接过它,将它传承下去,慢慢壮大。

熙和长公主在听到专科科考的消息后,立刻请了先生来给慧敏郡主讲学,李姑娘回去后就被父亲特许和书院的学子们一起读书,甚至文元伯世子特地为夫人收拾出了一间书房;身为商户女的蔡氏家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知道她见到了太子,能为朝廷做事,这就是莫大的荣耀,足够了……

户部尚书府,刘勉之最小的女儿接过父亲递给她的书册一脸不可置信,她还害怕父亲面子上过不去,私下里悄悄准备呢。毕竟父亲输给了晋江郡主,很是发了一顿脾气,还气病了。

当反应过来父亲竟然支持自己之后,甚至忘了矜持一下子抱住父亲哽咽道,“谢谢父亲!您真是天底下心胸最宽广的人了!”

从未享受过小女儿撒娇待遇的刘勉之身体不由一僵,但暖意也不可抑制的从心底溢了出来,破天荒的拍拍女儿的头道,“好好学,考不上可不怪我。”

“是,父亲,我会努力的!”刘三姑娘兴奋抱着书跑了……

刘夫人担忧的道,“你怎么会突然让她去考?难不成还真让她去做官?”

刘勉之看着夫人竟然担心女儿考上之后的事情,不由笑道,“放心吧,她哪里能考上?她要是能考上,我就高兴死了。”

刘夫人不解的道,“那老爷为何还让她去?”

“你不是整天说她见识少么?”刘勉之道,“这次就让她去见见世面,若是能让郡主看上,是她的福气。”看着夫人惊讶的目光,刘勉之抹了把脸有些别扭的道,“总不能还不如个女子心胸宽广。”

……

钱府,钱薇拍打着房门哭道,“祖父,您让我去吧,我想试试!”

“不行。”左相态度坚决。

钱夫人也心疼孙女,但还是劝道,“薇姐儿,你怎么能跟你祖父作对,太子这样做,以后女人都跑出去做官,谁来打理后宅,世道岂不是要乱套了,这事儿肯定不成的,听你祖父的,乖乖在家呆着吧,等考完了就放你出来。”

“我不要,人家晋江郡主那么厉害,都去户部了,家里不都照样好好的么?”钱薇显然已经化身晋江郡主的迷妹,“怎么就能乱套?”

“胡闹!”左相大怒,“她家里没有长辈婆家,能一样么?”

左相还想说像邵元松那么心大的男人能有几个?

听到这个,钱薇的母亲也发愁死了,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姑娘曾经对太子动过心思,“如今你正是议亲的关键时候,何家那边老夫人刻板,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女子。”

“不喜欢就不喜欢!”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传来,“难道我钱家的姑娘还要别人挑三拣四?如果真是这样,钱乐山你也太没本事了!”

左相听到这个声音无奈的扶了扶额头,扭头先瞪了一眼扶着老太君过来的小孙子才郁闷的道,“娘。”

老夫人如今已经八十余岁,身体还很健朗,不过心性却愈发像小孩子。

“你瞪他做什么?”老太君中气十足,“我老太婆说错了?你自己没本事就罢了,还不让姑娘自己有本事?”

“娘……”左相头疼的抚额,“难不成您还觉得薇姐儿能做官不成?”

“成不成不是你说了算的。”老太君道,“你当初读书那么差,我都没想到你还能成为左相呢,但不是也让你读了?!”

众人听她提起一家之主的黑历史,全都闭嘴不言,就当没听到,唯有钱薇,本来都哭着打嗝了,听了这个忍不住一笑,混合着哭腔发出了一个奇怪的声音,让扶着老太君的弟弟也忍不住差点笑出来,然后一人遭了亲爹一个瞪眼。

“我老太婆觉得,太子殿下说的很对,女人就是因为没有个男人一样的机会才会见识少,我看晋江郡主那样的就很好!我们家的姑娘要都像郡主那样,我老太婆死也瞑目了!”

那会儿钱薇能避开祖父跑去做年若的助手,老太君功不可没,当初也作为观战的家属在欢庆殿看了那一场比试,她活了这把岁数,自有自己的智慧和领悟。

晋江郡主的自信,她的恣意洒脱,全都是因为她自己有足够的底气,不是太子的信任,不是邵将军的宠爱,而是来自于她自己,她内有锦绣,所以才如此耀眼。

“别跟我说什么有碍亲事的事情,”老太君道,“你们都觉得邵将军好才有晋江郡主,老婆子却觉得是晋江郡主难得,邵将军才死心塌地!”

邵元松的宠妻之名传的愈发广了,如今连八十岁的老太君都知道,“世上有几个女人能跟丈夫并肩作战的?”说到这里,忍不住又喷了左相一句,“反正不是你们这种夫唱妇随的人能比的!”

左相的父亲是个懦弱的人,年轻的时候反而是老太君像个男人一样撑起了这个家,她辛辛苦苦把儿子供出来,过上了好日子,但只是物质上好了而已,随着家业越大,她操心的事情越多,也曾觉得吃力非常,如今倒是得心应手了,可是在后宅之中操心的全是儿子、孙子、曾孙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十分无趣。

直到那天看到晋江郡主,听到邵将军和郡主夫妻的事情,老太君忽然对人生、对婚姻有了新的感悟,“这也是我老太婆年纪太大了,要是再早个四十年,这考试我也去参加,说不得比你钱乐山还能先做官。”

……

反对的、支持的、犹豫的,这样的事情在整个京城上演,但不管各人家里乱成什么样子,历史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他们无法阻止,只能挣扎着前行。

第125章 关心则乱

转眼到了专项科考的这一天,天色蒙蒙亮,贡院门口就挤满了人,排着队入场,虽然不能跟会试相比,但也颇为壮观了。

不过比较奇特的是,这些人形形色色,有的看起来壮硕的像屠夫,也有商户,最多的自然还是读书人,不过这些情形比起最右边那一队女子,简直不值一提。

她们虽然人数少,但却获得了全场的关注,便是那些心中忐忑的考生们,也因为她们而微微松了口气:再差也不会比她们差了吧……

考试的气氛和平常是不一样的,即使这些千金小姐平日里都是高高在上,像慧敏郡主这样的身份都是让人仰望的存在,但在这个时候,把自己摆在考生的位置,也不可避免的紧张起来。

因为实在心里没底,所以她们决定等年若来了再一起进去,反正她们人少不不着急。

好在她们互相之间也挺熟悉,站在一起并不觉得无聊。

是的,这次来报名的女子除了商户女蔡氏,其他全部都来自京都的上层世家,当初跟着年若和户部比试的人更是一个都没少。

世家大族最先获得消息是一方面,见识更多也是一方面,失败后有退路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综上缘由,大部分的改革,其实都是从上到下进行推动的。

不说别人没料到,就是她们自己都觉得非常意外,宁穆芷道,“还以为钱大姑娘来不了了。”

钱薇心有余悸的道,“差点儿就来不了了,还是老太君疼我。”说着环顾一下四周道,“感觉好紧张,连柳先生也紧张么?”

柳先生年纪和阅历都比她们大多了,自然更镇定,不过心里也挺紧张,“我也是头一次参加考试?怪不得每年会试都有人会晕过去……”

“不知道若姐姐会不会紧张。”慧敏郡主道,“要是她也紧张,我就不担心了。”

众人失笑,宁穆芷正待说话,就见不远处邵元松护送着一辆马车走过来,出口的话就变成了感叹,“邵将军对晋江郡主太好了!”

这句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柳先生叹道,“你们以后都会遇到这样的良人的……”

钱薇愣了一下,若有所思。

转眼年若来到众人面前下了马车,慧敏郡主先迎上去道,“若姐姐,你紧不紧张?”

年若失笑,“怎么不紧张?就是因为太紧张,昨晚一直没睡着,所以才起晚了。”

众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年若觉得好笑,不过她和她们还是有些不同的,毕竟她是经过现代应试教育千锤百炼的,虽然在古代是第一次,但还是有调节经验,而这些小姑娘则是第一次经历这些。

“紧张不是坏事,”年若安抚着她们,“旁边那些人跟你们一样是第一次,要真的认真说,你们知道的可比他们多多了,有什么好怕的……”

年若虽然说她紧张,但却依然给人一种泰然自若的感觉,这二十几位女子因为她的原因也渐渐镇定下来。

当一个人知道的足够多,见识的足够多、经历的足够多的时候,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强大总能让循着她脚步的人觉得安心。

多年以后,当这些姑娘也成长为足够强大成为别人的领路人的时候,依然记得这一刻,庆幸这一刻,及时跟在了她的身后,作为燎原的星星火种,推动着历史的转轮……

女子这边人数少,所以即使年若到的晚,她们也都很快都进了考场。

第一科是基础课,众人一起考,一个半时辰的时间。

虽然年若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但来到这边七八年的熏陶,尤其这几年接触的人和物都让她有了不少的进步,现在除了内心深处与他们有些不同的观念,大部分时候,她和古人也没什么两样了。

而且她还有后台啊,太子虽然不会透题给她,但北黎历年的重点科考范围还是有些猜测的,她这一个月可下了大苦功夫,连旭哥儿都因为遭受冷落对她表达过不满了。

待拿到卷子,年若稍稍松了口气,里面大多都是常听的典故和经义,她应付的还算轻松。

再一想也就明白了,这个时代的人读书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能把字认全,知道一些做人的道理就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姬星渊既然想从下面筛专才上来,这一道就只是门槛而已,不会成为拦路石。

上午的基础科考完,众人被统一安排用了饭,午时过后就回来继续考试。

此时考试的号房已经变了样。

是的,他们用的是会试举子们的号房,上午因为时间匆忙,加上第一次考试紧张,众人都没来得及好好打量环境。

年若倒是早早摸索过了,她卷子完成的比较早,但这儿不兴提前交卷,她就在里头看了一圈,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能中进士的果真都是汉子。

他们那个时代重要考试,考生们都是宝,被照顾的妥妥帖帖的,尤其是高考的时候,甚至因为天气热,省里还会特地为高考生人工降雨;而这里呢,考生们要在这个三四平米的地方吃喝拉撒熬过几天,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这会儿号房已经都按照考试的科目分成了几片,年若选择了算科,一个是她在户部的局面已经打开,从那里为突破口比较好,二来算学的应用其实很广,想去哪里都好安排,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她一个高中毕业生,也就算学拿的出手了……

受年若影响,女子这边大部分都选择了算科,柳先生和另外几个女子选了法科,最意外的是李姑娘,她竟然选了刑科,年若早发现这位姑娘心思缜密,思维敏捷,但没想到她竟然会选刑科,明明看起来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此刻,她深刻的领会了凶残萝莉这个属性。

男人那边就多了,因为基数大,选什么的人都有。

从贡院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发暗,年若一出门就看到了一副奇特的景观。

一排等人的马车旁边都站着个捧着大披风的人,朝着贡院门口张望着,非常有迎接会试考生的既视感。

最显然的那个人自然是邵元松,因为别人大部分都是丫鬟或小厮等着,而他是亲自等在那里的。见到年若出来,他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来,也不避讳她人,直接用披风把年若裹住,“听说里面条件不好,快暖和暖和。”

这几天是有些倒春寒,她本来也没觉得冷,但是这会儿披上披风却觉得一股暖意袭来,舒服的叹了口气。

“你饿不饿?”邵元松又问道,“车上煨着汤呢,先喝一口暖暖身,点心也有,垫垫肚子,家里的饭都温着呢,回去就能吃。”

年若哭笑不得的看着他,“至于这么夸张么?我满打满算进去也就七个时辰而已。”

邵元松也发现自己想多了,年若的状态并不算差。

他活了两辈子都没进过贡院这地方,光知道里面非常艰苦,每年会试完都会倒下一大片,考前他倒是有心准备,但进去的时候除了穿的衣服和一个考篮,其他也不让带,等年若进去了就只能焦虑的等着,把东西都准备妥帖了,尽量上年若出来后就舒舒服服的。

年若上了车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床被褥,苦笑不得的同时又觉得暖心,也不想浪费他一片苦心,直接没什么形象的滚上去,伸了伸懒腰,舒服的叹道,“也是,那号房那么小,被圈在里面几个时辰,骨头都锈了,考进士真不容易。”

邵元松给她盛了一碗汤,“来,先喝口。”

年若喝完,放下碗,邵元松又递了一块点心过来,“里面的饭食也不好吃吧,听说都是冷的。”

本来年若也没觉得什么,但经过这一番伺候,忽然觉得,她在里面几个时辰还是真遭了不少罪……果然矫情都是被惯出来的吧。

众人羡慕的看着年若上了马车,自己也被家人接了回去。

钱薇被丫鬟扶着上了马车,发现马车里竟然煨着汤、准备着点心瓜果,还有一套被褥,顿时生出一股和年若一样苦笑不得的感觉来,“怎么准备了这么多……”

来接她的是她的亲弟弟钱立辉,看着姐姐的样子也知道是多此一举了,不由吐槽道,“还不是邵将军,本来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就进去考一天么,有吃有喝的,你们又不要求穿单衣,也冻不着。偏他紧张的不行,一会儿吩咐要煲汤,说等郡主出来就能喝到,一会儿又让准备点心,怕郡主出来饿,一会儿又怕郡主出来累的不想动,叫下人回去拿了被褥……”

钱薇听的目瞪口呆,钱立辉也很无奈,“搞得我还以为大姐您跟郡主参加的不是一个考试呢?或者是不是我们看错考试的时间了,后来武安侯和熙和长公主那边都跑出来打听,我们才知道我们都没搞错。”

“不过大家看着邵将军的样子,想着毕竟郡主比你们都有经验,说不定确实需要准备,就都照着准备了。”

所以才有她们出门看到的那一幕奇特景观。

钱薇靠在已经准备的被褥上捂着嘴笑个不停,钱立辉想想也觉得这事儿挺好笑的,“原来听大家说邵将军对郡主宠得入骨,如今我算是领教到了,果真名不虚传!”说着竖了竖大拇指道,“大姐,我觉得你也应该找这样一个对你一心一意的夫君,何家门第高又如何呢,虽然你嫁过去就是宗妇,规矩也严,但我知道的,何世子已经有两个通房了。”

“要我说,还是晋江郡主这样活得舒坦,只要不做坏事,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钱立辉道,“以咱家的门第,你真没必要受什么委屈。”

“是么?”钱薇喃喃了一句,想起今天邵元松亲自送年若到来时那种羡慕的心情,忽然就有些动摇了。

她从小就要强,小姑姑做太子妃的时候,她已经记事了,小姑姑风光无限的样子让她羡慕极了,不过等到太子选妃的时候,父亲在家族里挑过姑娘,但是她那时年纪小没资格,气闷了很久。

现在想想觉得可笑,那时她连太子都没见过呢。

后来太子征南归来,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她自然心动,有卫芸姝那个蠢货挡在前面,省了她不少事情,她觉得她的机会很大,尤其她还偷偷听到过祖父提起让她准备太子纳妃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又改了主意。但她不太甘心,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妃子嗣艰难,谁能诞下皇孙,谁就有可能坐上皇后的位置,那多风光。

后来她在小姑姑的示意和祖父的默认之下帮着卫芸姝对付邵将军一家,那时去找年若参加比试也是因为想见到太子,给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然而随着对年若深入的了解和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有些茫然,即便和户部比试时见到太子殿下,都不如和年若一起赢过比试时让她觉得激动。

后来亲眼看到邵将军对年若的宠爱,他们之间相处的甜蜜让她开始动摇,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她要做那样一个人么?和别的女人一样,等待着一个男人毫无感情的临幸,就为了那么点面子?

可如今京城里,最有面子的并不是太子妃,而是晋江郡主,她自己的本事是其一,邵将军对她的宠爱是其二,要让她看,也觉得晋江郡主这样要比皇后娘娘更威风。

这才是一个女人应该得到的东西。钱薇想到曾祖母的话,“你们都觉得邵将军好才有晋江郡主,老婆子却觉得是晋江郡主难得,邵将军才死心塌地!”

她忽然就想通了,她觉得她如此优秀,完全值得去找一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男人。

第126章 女子书院

年若还不知道她和邵元松的狗粮无意间替太子妃消除了一个情敌,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