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管教不严,母后请你处罚臣妾吧。”事到如今,这一味的推脱责任,也不是好办法,只求着能让太后原谅。

赵太后道:“你让哀家怎么能不说你?你宫里接连出事儿,都和你有关,罢了,以后让文贵妃和你分担分担一些宫务吧。”赵太后叹道。

这是要分了陈皇后的权,陈皇后还能说什么?只能答应下来。

“让文贵妃管宫务?”叶四娘有些吃惊,实在是那大公主的事儿,让叶四娘很膈应,文贵妃本人倒是不错,可是有那么一个女儿,到时候岂不是?

司徒政却道:“后宫之事,我们看着就罢了,别的也不管。暄儿的事,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在外面人脉广,查起来更方便,你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们就成。”

叶四娘点头,虽然这翡翠死了,还写了认罪书,可是真的是她弄的吗?那么这毒药从哪里来的?真的就因为想要给政哥儿当妾室,就能丧心病狂的要毒死人?

不说别的,还有太后那边,也是有可能吃到毒糕点的。

说是为了报复自己这个太子妃,理由不太合理。

这段时间政哥儿更是为这个忙碌起来,其中绝对有很多不可言喻的内幕了。

叶四娘只要一想到毒,就想到了这位大公主,总觉得和她很有关联。

而那翡翠真的是从外面采选进来的宫女,和陈家没有关系,外面的家人也全无,是个孤儿。

这样的人或许在大家的眼里,也只有这个嫉妒的理由,来害叶四娘这个太子妃了。

结果这事儿知道的人也不算多,但是有宗室中人却在太后那边表达不满了。

“太子是一国储君,哪里只能守着一个太子妃?就该广纳后宫,多为皇室开枝散叶。不说别的,虽然有三个皇孙,可是皇孙谁会嫌多?当然是多多益善。这个倒也其次了,就说这次的事儿,要不是因为太子妃善妒,也没有宫女会下毒害人,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的事儿,都出现了,这太子妃还不想着赶紧给太子纳良妾?不然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儿可怎么办?”

说话的是司徒家族的一个老太夫人,家里基本上都被掏空了,也就是辈分大,所以能在太后面前说上话。

可是赵太后是什么人,这么多年当了太后,谁敢在自己面前说三道四的?

何况,这次的事儿,她本人疏忽了,有很大的关系,差点误了大事儿。

见这位老嫂子说话这么不留情面,就道:“要照嫂子这么说,那么为了要给太子当妾身,谁都能不折手段了?

不给她当,她就把人给毒死。这还反了天了!怎么着,搞不清到底自己是奴才还是下人,这样威胁主子的奴才,哪怕灭九族都是轻的!

老嫂子,哀家要是这次真的给太子纳妾了,那不是说,哀家和皇上是怕了那些一心往上爬的人了?就因为别人用下毒威胁,哀家就要妥协?

哀家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个道理。奴才下人,命都在主子手里,让她如何就如何,哪里能一不如意,就要害了主子?哀家看,就是因为有些人觉得有空子可钻,所以才会出了翡翠之事儿。

老嫂子,这是我们司徒家自己的私事,哀家可是封了口的,不让人说出来,嫂子是如何知道的?哀家想问个明白。”

这位老太夫人肯定是通过小道消息知道的,不过她哪里能说,是如何知道的?

只不过仗着和太后是妯娌的关系,所以有些倚老卖老了。

但是真要太后跟她动真格的,她也不敢说什么。

所以她支支吾吾的,说道:“也没有什么,就听了个影儿,不过,太后,嫂子我说的也是实话啊,这太子妃确实是善妒了。她都已经有三个嫡子傍身了,怎么也不能再管着太子了吧。”

意思是,太子需要别的女人了,是太子妃管着不让。

“外面大家说的多难听?都说太子惧内,这样对太子也不好是不是?”

“太子妃被人说成是母老虎,这对太子妃本人也不是有利啊。”

赵太后听着乐了,说政哥儿惧内,这些人怎么说的出来?说四娘是母老虎,这母老虎是这样的,那么京城大部分人都是母老虎了。

赵太后道:“嫂子,哀家说的,你怎么还不明白?正是这件事,让哀家觉得太子那边不添人是最好,这还没有跟着太子呢,就开始下毒了,真要是成了太子妃哦妾室,一个不顺了她的意了,哀家能放心?到时候出了事儿,谁能负责,真等出了事儿已经后悔都晚了。”

那老夫人道:“也不是全都是那种人吧,好姑娘也多的是。”要不,谁还纳妾啊。

赵太后冷笑道:“这事儿,咱们都经历过,看着是好的,背后捅刀子的还少?一开始恭顺,等真有了孩子了,谁不会为自己的孩子打算?弄得兄弟姊妹间跟仇人都不如。哀家可不想那么样。和你说实话吧,太子不纳妾室,是哀家让他们这样的,也是太子妃受了委屈,都给哀家承受了,

唉,哀家觉得对不起太子妃,让她白白的担了那么大的责任,还被外人说三道四,都是她的一片孝心,可是在嫂子面前,哀家就实话实说了,哀家不同意太子纳妾室,又不是没有儿子,都三个了,还要那么些女人干什么?太子更多的精力用在国事上不好吗?女人多了,浪费精力,哀家可不乐意这样。”

这位老夫人挺老的是目瞪口呆,真的是赵太后这样要求太子的?

那太子也太可怜了,这一辈子就守着太子妃一个女人?

在这老夫人和大部分人眼里和心里,都觉得男人嘛,至少是三妻四妾,女人要是能养活的起,要多要用多少。

这太子可是一国储君,怎么能只有一个女人呢,那不是太可笑了吗?

果然这过继的不是人过的日子,老夫人心道,连这个都管上了。

不是亲的就不是亲的啊。她还能说什么?难道还反驳太后的话?

等这老夫人离开了,王女官有些担心,太后娘娘这样说,那以后外面人可就要议论太后娘娘的不是了。

不过太后她老人家却笑道:“怕什么?他们说,也是私底下说哀家,谁敢当着哀家的面说哀家的不是?”这就是权利的好处。上位者不论做什么都是对的。

“哀家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早就是无毒不侵了。政哥儿的心思,哀家如何看不明白,和四娘的感情好着呢,又一心是跟着皇上学政务,哀家帮他们小两口一个忙又如何?再说,哀家也是羡慕他们两个啊,下辈子也希望自己能有这么大的福气呢。”

“娘娘肯定能如愿。”王女官道。

“呵呵,但愿吧,不过,哀家说这话,你看着吧,以后说不定就有人也学着太子,只有一个正妻呢,这不是很好的事儿,哀家也是给那些原配正妻长了面子呢。”

赵太后开玩笑,不过这经常能够的风气,如何变化,赵太后可管不着。

这次差点都害得暄儿丧命,她心里愧疚不说,能帮着东宫一点就帮着一点吧。

于是,关于太子不纳妾的原因,从太子妃善妒,直接变成了是太后娘娘下的命令,不准太子有侍妾。

原因嘛,有私底下说太后霸道的,只喜欢嫡出的皇孙,所以才这样的。

有说太后她老人家对那些妖妖娆娆的小妖精们很不待见,于是就有了这么个决定。

但是也有人说,这是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儿?

还有人还是继续怀疑是太子妃管住了太子,让太子不敢这样那样的花心。

不过,也有人说,是人家太子不乐意,就喜欢太子妃一个人。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嘛,你要说太子是惧内是个窝囊废,这朝臣们也就不同意了。

他们的储君怎么可能是窝囊废,这处理政务的时候,他们一个二个都不敢马虎大意,只要出错了,那绝对没有好日子过。

这样的人,你说他是窝囊废,你真是瞎眼了吧。

还有武官们,谁要是说太子殿下是窝囊废,他们真的能和你打起来,要知道当初太子在和西蛮作战的时候,那可是英勇无敌,就是现在,也会在校场时不时的和大家切磋切磋。老子看你们才是窝囊废呢。

人家疼老婆又有什么不好了,偏偏你们这群小人,见不得人家太子两口子好,就这样诋毁?

要说武将们,真是绝大多数都是直爽的性子,而且很多家里都是一个老婆,对妻子也是听话的很,所以觉得太子是越来越和他们这群爷们的脾气。

也就是那歪歪叽叽的,道貌岸然的人,家里十几个小妾纳进来,所以才会那样说。

也不怕肾亏的慌。就那些小身板,真是很有可能后继无力了。

京城的女眷们,大部分还是羡慕太子妃的,毕竟人家不仅是太子妃了,以后是皇后不说,还有个那么疼爱他的夫君。

有时候就会把这事儿拿出来教育教育自己的花天酒地的丈夫,看看吧,人家太子都这么疼爱妻子的,你怎么能天天和狐狸精厮混呢?

你得和太子学一学,上行下效懂不懂?

不得不说,这京城的正妻们的日子要好过多了,风气这一说,还真不是骗人的,要是现在谁说宠妾灭妻,那绝对是被人鄙视加厌恶的。

这其中就包括了荣郡王,这个老牌的宠妾灭妻的典型。

要说这荣郡王,也觉得自己挺冤枉的,在先帝在世的时候,可不就是宠幸小老婆,把当时的皇后,如今的太后挤兑的都快没有活路了,就是皇上当时,也差点没有能登基。

那时候,大家都学先帝爷,宠妾室,直接把正妻当成了摆设。

荣郡王不过是跟先帝爷学,虽然先帝不在了,可是几十年下来,也已经成了习惯了。

就是皇上在位这几十年,他都一直没有改过来。

好在皇上倒不是特别的在乎这些私德问题,不然荣郡王够喝一壶的。

荣郡王觉得太后这个人真是专门给自己添堵的,以前他想着能让自己的儿子得到太后的喜欢,为此,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不过太后最后只喜欢那司徒政,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也不差,是太后眼光不好,既然你不喜欢,我还偏偏的喜欢了,所以他对庶子比对嫡子要好的多了。

对正妻更是没有一个好脸。御史宠妾灭妻的名声可不就是传出去了?

现在荣郡王觉得大家都在逼着他立自己的那个长子当世子,荣郡王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他不喜欢被人逼迫。

尤其长子还病歪歪的,成年的没有个好气色,这样的人继承了王位,那不是把王位给弄没有了吗?

有时候甚至想,这嫡长子得病不在了就好了,那么他也不用估计这什么立嫡立长了,直接给老二不就行了?

第296章 防备

对二儿子司徒敬,荣郡王可是很下了一番功夫,最开始给他定亲,就选了那富可敌国的姜家,这样,不管以后如何,二儿子至少物质上绝对不缺什么了。

只是这个二儿子的妻子命也太差了些,接连死了三个妻子,最后只能娶了叶氏这个没有什么根基的人。

倒是和太子妃有关系了,可是荣郡王最后知道,这位儿媳妇和人家太子妃关系差的很。

如今荣郡王面临的是,出去就要被人问,什么时候,把世子给立了。

简直是不得安生。他更是恼了自己的大儿子司徒攸,病歪歪的不说,还占了别的儿子的位置了。

刚才荣郡王才把自己的王妃给骂了一顿,这才把司徒敬找过来,商量这个事儿。

“我是想把你立为世子的,只是如今看这情形,有些困难了。”

在风气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敢立庶子为世子,绝对是会被驳回的。

可是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他再不立世子,说不定宗人府那边,会把自己的王位给收回去了。

“要是王位不在了,咱们这个家算是完了,敬哥儿,你给父王处处主意如何?”

司徒敬却恭敬的说道:“那父王就立大哥为世子吧,这本来就是大哥的。立了大家也都安心了。

荣郡王吃惊的问道:“你要想清楚啊,这要是立了你大哥,以后你就什么都没有了啊,在父王心里,你才是我们府上的世子。”

司徒敬说道:“父王,为了不让父王操心,我就不要这世子的位置了,相信,我以后也能过的好。凭自己的本事给自己弄一个高位,也未为不可。”

“好!有志向,父王就喜欢你这样的,你那个大哥啊,你放心,即使立了世子,这王府里还是父王说了算的,你想要什么,尽管对父王说,父王把府里的兵丁都交给你,这样,即使你大哥当了世子,也不过是空架子。”

荣郡王觉得自己这主意好的很,大儿子本来就病歪歪的,根本就不能掌管王府兵丁,他如今还在呢,把这兵丁交给谁,都是他自己说了算。

司徒敬忙道:“这样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本王说好就是好,他那个身体,能管的了?不给你给谁?就这么定了!“荣郡王一下子决定了。

司徒敬嘴角勾起了笑容。

叶三娘如今对叶四娘是羡慕嫉妒恨,以前在叶家,她才是最有福气的人,从小祖母就喜欢自己,什么好的,自己都是头一份,哪怕府里姊妹众多,可是也只有自己才是最得宠的。

就是当初嫁人的时候,她也觉得自己绝对比别人都嫁的好。

叶元娘不说了,到了那个个人家,连家产以后都分不到什么。

叶二娘,直接嫁了个秀才,一辈子哪里有出头之日?

而除了叶二娘,别人哪里比的过自己?

就是那叶六娘,老是仗着自己是长安伯的嫡女,也不是被自己压得只能跳脚?

谁知道这不显的叶四娘,竟然能一飞冲天,现在竟然成了太子妃!

那本来是自己现在该呆的,竟然让这叶四娘抢了先。

不过没关系,以后绝对会是自己的。

叶三娘如今是彻底知道自己的丈夫有什么打算了。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司徒敬都是经常在外面。夜不归宿不说,还几天都不回来。

叶三娘想着,这司徒敬不会是外面有人了吧。

有人就有人,那些不过是阿猫阿狗,和自己这个正妻比起来,算什么?

到时候事成了,他也少不得女人多起来。

自己以后可是要当皇后的人,这点儿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不像叶四娘,明明是个醋坛子,可是却还被人说是太后要求的,简直是笑话!

这男人那,压抑的越厉害,到时候反弹的就越狠。

以后等这太后皇上不在了,那司徒政还不几十个女人几十个女人的纳?

但是他们不能让这司徒政有那个时候,不然一切不都白费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叶三娘对叶四娘心里还是有很深的嫉妒,嫉妒她现在过的比自己好,嫉妒她还有个面上心疼她的丈夫。

不像自己的丈夫,那样对待自己,连孩子也不让自己生。

到时候,自己绝对让司徒敬为这个决定后悔。

“二奶奶,派人去查了,他们说,二爷去的那个地方,好像是大公主也常去。”叶三娘的心腹对叶三娘说道。

叶三娘笑道:“这样啊,二爷找大公主有事儿呢,这不算奇怪。算了,以后也别管了,咱们就帮二爷把家里看好就成了。”

那心腹下去了,叶三娘气得发抖!

原来大公主的联络一直都是自己这个当妻子的去找大公主的。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单独去找大公主了?难道是觉得自己办事不利,所以对自己不信任了?

那样怎么行?绝对不行!她不能游离在司徒敬的计划外,这绝对不行,要不然,自己没有大用处了,这司徒敬绝对会一脚把自己踢开!

所以司徒敬过来的时候,叶三娘就试探着说道:“二爷,好久没有去找大公主了,不如让我去找找她,她和宫里熟悉,让她办事儿,咱们更省心一些。”

司徒敬淡淡的说道:“不用了,最近我时间充裕,能够单独找她,说说事儿,不像你,母亲那边不是要使唤你吗?你都这么累了,哪里还让你再操心外面的事儿?那样我会心疼的。你就在家里好好呆着,等事成了,你就是我的皇后了!”

司徒敬又说道:“还有一个事儿,父王决定立世子了。”

“真的?那是二爷?”叶三娘问道。

“怎么可能是我?谁让我是庶出的呢?没有那个资格!”司徒敬嘲讽的说道。

“庶出的也比那嫡出的有本事,在我心里,二爷才是家里的顶梁柱,才够资格当世子!”叶三娘不假思索的说道。

“呵呵,听了这话,二爷我是开心,不过,咱们有更重要的事儿,虽然大哥要被立为世子了,但是父王把家里的兵丁都交给我支配!有了这些兵丁,我办事儿就容易多了。立大哥为世子,也是让别人少把眼光放在我们这里,我们才更方便行事。最近估计大房那边很忙,你就帮着去帮一帮,别让人觉得我们不服气,所以故意不露面。就是委屈你了,估计有人会说闲话。”

“什么委屈不委屈的?为了二爷,我什么事儿不能做?那些人不过是狗眼看人低,等以后让他们看看,到底谁该是真的!”叶三娘当然知道,只要这大房被立为世子了,那么这府里,还有外面的,绝对说风凉话的不少。

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什么荣郡王世子,她们还不放在眼里呢。

等以后他们成了事儿,那时候看这些人都匍匐在自己脚下,那才是自己扬眉吐气的时候呢。

不过司徒敬这么一说,叶三娘就忘了说那大公主的事儿。

她是打死也想不到,这司徒敬会和自己的堂妹混到一起,这种乱、伦的事儿,她想都没有朝那边想。

因为司徒敬是要做大事儿的人,这做大事儿的人,有了这个污点,还怎么做大事儿?

于是叶三娘就被这样糊弄祝了,只以为司徒敬找大公主是为了宫里的事儿。

谁知道他们是忙着私会呢?

当然对大公主来说,是用来私会的,满足自己的私欲的,不过对司徒敬来说,确实还有别的目的。

要他花精力浪费在女人身上,那绝对是想错了。如今文贵妃掌管着后宫,这更是让他看中大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