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有何不好?”孟深盯着孟溪,怀疑她是不是欲擒故纵。

“我向伙计询问,他一问三不知,如此态度怎能令人信服,我怕他家的东西滥竽充数。”

是吗?孟深眼眸眯了眯:“刚才知县说是荔枝壳,可听见?”

“怕是随口一说罢。”孟溪往前而行。

难道这世的孟溪沉迷厨艺,对林时远都能做到视而不见了?孟深难以置信。

他怀疑孟溪仍有后招。

小姑娘人走了,擦肩而过时却留下淡淡的幽香,林时远想到她做得五香糕,心想这位姑娘真是秀外慧中,倒不知刚才询问荔枝壳,可是要做什么别的糕点。

可惜,她换了铺子。

见到林时远,伙计恭声道:“知县大人,上回大人说要备一味甘松,我们掌柜亲自寻来了,就等着大人……大人请瞧,这可是整个盐镇最好的甘松香,味道独一无二!”

林时远仔细端详,确认之后道:“辛苦你们掌柜。”取出一锭银子。

“大人光顾乃是小店荣幸。”伙计不敢收。

“掌柜问责的话,让他来见我。”林时远将银子放于桌上,告辞而去。

走入街尾的熏香铺,孟溪心里已经在怀疑是荔枝壳,林时远生于名门世家,对衣食住行颇为讲究,听到她与伙计的对话,恐怕真是猜到了,可她还是将刚才的话重新问了一遍。

这家的伙计颇是机灵:“姑娘,熏制食物的东西都在这边,姑娘不妨自己看一下……我觉得可能是松枝,或是橘子皮。”

孟溪走过去,只见柜中放满各色的熏料,约是有十来种。

他们家从未做过此类吃食,只在过年买过现成的熏肉,对此算是一无所知,哪里晓得荔枝壳还能有这种味道?

荔枝本也稀有,新鲜的更是没有吃过。

孟溪好奇的将一样样熏料都拿起闻了闻,她欠缺这种了解。

“可能真是荔枝壳,”她拿着皱巴巴的东西递给孟深,“哥哥,你看是不是。”

“是,”孟深当然早就知道了,“买吧。”

孟溪就买了二两。

回到家中已近傍晚,孟溪急忙动手。

天黑时做完最后的尝试,这回她没有让孟竹送去,而是自己跟孟奇一起去了惠阳街。

小公子已经在等着了,见到她,高兴的扬手:“小姐姐,你做好了吗?”

孟溪递给他:“比不上你昨日拿来的。”

小公子脸色微变,这样的话,他就在祖父面前说了大话了,他急忙把鱼子糕从油纸里拿出来。

还是热着的,花椒,胡椒的麻香味直扑鼻尖,他咬了一口细细品尝,香蕈的鲜美与鱼子的软滑完美融合,比豆腐嫩,比豆腐香,咸味也是刚刚好,还有种淡淡的辛辣在吃完后萦绕在舌尖,挥之不去。

“你放了姜绒。”小公子惊讶,祖父的鱼子糕里是没有的。

“嗯。”就算用荔枝壳熏了,仍是不能一模一样,她只能尽量让这吃食变得更加美味。

小公子笑了,拿出一锭银子给她:“你该得的。”

孟溪摆摆手:“我没有做出你要求的,倒是想问你,你的鱼子糕从何处买来?”

这位师傅的厨艺太好了,她想知道他是谁。

小公子道:“我只能告诉你,这鱼子糕是他想出来的,后来京都的大厨都仿效,只是没有谁比他做得……但你的不错。”他把银子往孟溪手里一塞,“我吃饭的地方有着落了!”

“什么?我不能要……”孟溪想还给他。

结果他跑得飞快,很快就消失在人群里。

“这小公子也太奇怪了吧?”孟奇挠挠头,“什么叫吃饭的地儿有着落了?我们家又不开馆子。”

孟溪也是摸不着头脑,思忖片刻道:“明儿我们来卖糕,他应该还会出现,到时把银锭还给他。”

孟奇点点头,忽地一笑:“一分不要也没什么,你看,他来一次你就能做出一种新的吃食,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卖四种糕点了,这鱼子糕也算上。”

“鱼子糕做法太过繁琐,可能一天只能卖十个。”

“好啊,就卖十个,一个二十文钱。”

二十文钱不知是否太贵,可卖便宜了不划算,这道糕可能更合适在馆子里吧,孟溪暗自琢磨。

却说小公子大摇大摆回了家。

他祖父斜睨一眼,就晓得是为何事得意,手一伸:“拿来。”

小公子把鱼子糕递给他:“祖父,别以为你的厨艺当真天下无敌,瞧瞧这鱼子糕……”

能说天下无敌的当然只有盐镇的厨子梁达,他的徒弟但凡能出师的,名声都很响亮,甚至还有做御厨的。梁达先是闻了一下,然后张口咬下一大块。

“怎么样,祖父?”小公子挑眉道,“我天天吃这小姐姐做的东西肯定不会腻!”

梁达嗤笑一声。

“你说得小姐姐几岁?”他擦擦嘴问。

“十几岁,十四……五岁。”小公子歪头看他,“祖父问这作甚?”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平常只是卖卖糕的,竟然能将鱼子糕做出这种味道,梁达心思一动:“你等会再去送一样东西,要是她还能做出来,你的事我就不逼你了。”

小公子嘴巴张得老大,半响道:“真的?”

“瞧你这傻头傻脑的样子,也不像能学好的……”梁达拍拍椅子让他坐下,“所以还不如找个人替代你。”

小公子起先很高兴,然后就生气了,什么叫傻头傻脑?他只是不想学厨艺,君子远庖厨,他要当大官!

不过他不跟祖父计较,祖父好不容易想通了不逼他,他就得将这小姐姐拿下。

祖父收了这么一个好徒弟自然就不会再揪着他,。

“祖父,你要让她做什么?”

梁达正要说,小公子又道:“哎呀,他们今儿没出来卖糕,恐怕回去了。”

梁达:……

“明儿吧。”小公子看着祖父,伸出小手拉拉他衣袖,“祖父,那我能在家里吃饭了吗?”

呵,到底还是他做得好吃吧,梁达白这孙儿一眼。

…………

第二日,孟竹他们去卖糕时孟溪也跟去了。

小公子果然又一次出现。

这回他竟是提着一个食盒,笑嘻嘻道:“小姐姐,这叫虾卷,如果你能做出来,我再送你一锭银子。”

孟溪好笑:“我不要银子,你老实回答我一句,到底为何让我做这些?上回的鱼子糕就罢了,这回的虾卷又是……你既然能买到比我做得好吃的,为何要这样?”

小公子眼睛一转:“我可以将事情都告诉你,但是必须等到明日,等你把虾卷做好,我一定会说得清清楚楚,如何?”

这小公子身穿宝蓝色的锦袍,眉眼灵动,做的事儿虽奇怪,却不让人生厌,孟溪想一想:“好,就这么说定了。”

她接过食盒。

小公子踮起脚,在她耳边道:“你做好了肯定有好处,我告诉你,虾的头壳有用,千万别丢。”

孟溪愣了下。

小公子离得近,只见她皮肤雪白,光滑的好像鸡蛋白,忽地又叹口气,这样漂亮的小姐姐做厨子,委实有点可惜。他就受不了,不过如果能拜在祖父门下,也算她的福气。

“小姐姐,银子留给你买食材,我走了,明儿见。”

他又是走得飞快。

孟竹迫不及待打开食盒:“又不知送什么稀奇的吃食来,阿溪,你不想做就不要做。”

可她想知道背后的原因,孟溪沉吟,总感觉此事不简单。

耳边突然传来孟竹的声音:“哇,好香啊!”

她用手扇了扇,马上那香味就随着风飘到了孟溪与孟奇的鼻尖,他们围上去看,只见一道清汤中,虾肉切得薄薄的,卷成团子,好像晶莹的白玉,旁边的笋片则似绿叶,再上面,撒着碧绿的葱花。

孟竹夹一块虾肉喂给孟溪吃,舌尖刚刚碰到虾肉,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虾味,比曾经吃过的浓上几倍,而虾肉滑嫩又有弹性,鲜美的难以言喻。

孟溪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名字,暗想,小公子说得该不会是他吧?

思忖时,旁边二人已经被这虾卷迷倒,差点连糕都忘了卖了。

如果有日她也能做出这样的美味,该多好,孟溪忍不住暗自憧憬。

第二日一大早,孟溪就起来了,她要与堂兄一起去集市挑选鲜虾。吃完早饭,见孟深将将起,她过去探望:“哥哥,你也不要太过辛苦了。”

孟深心想,他是不该看话本看得太晚。

“嗯。”他含糊应一声。

孟溪瞄一眼他的书案,只见上面干干净净,一张宣纸都没有,而他惯用的砚台竟然裂开了,顿时吃了一惊:“这样可不是不能磨墨了?”

孟深确实有一阵子没写字。

“凑合着用吧。”

“这怎么能凑合?”孟溪从荷包里取钱,“哥哥,你赶紧去买一方新的砚台。”

孟深心道买砚台做什么?他又不准备念书。

可孟溪却把铜钱递过来:“最近挣了几百文,买个砚台不算什么。哥哥,你拿着,再顺便买些宣纸。”

几百文,说实话,完全不够他用。他宣宁侯府的书房,哪一样东西不是价值千金?

只不过……

孟深低头看着这几串铜钱,嗯,她终于开始像模像样的养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孟深:以后可以躺着过日子了^_^

感谢在2019-11-24 11:57:57~2019-11-25 11:40: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文晴、四季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Judith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早上的集市是最为热闹的,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

孟奇生怕堂妹被碰到,处处护着。

幸好都买好了,他两手提着东西,说道:“阿溪,下回你别来了,这不是你来的地方。”

孟溪一笑:“既然要学厨,对这些材料也该了解,什么是最新鲜的,来集市看了才知。”伸手帮他提一些菜,“我们快些回去,把虾养在水里,死了就不好了。”

死虾,活虾,味道全然不同。

孟奇加快脚步。

孟竹刚刚喂完鸡,捧着三个鸡蛋出来,叫道:“你们总算回来了,”跑过来看,“这虾个头真大!”

孟奇打了一桶井水,将虾倒里面:“就是要大的,小的怕做不成虾卷,昨儿那个……”他回味了下,差点流口水,“阿溪,这道菜你要是做出来,我们以后开个馆子卖。”

之前一块糕三文钱都卖光了,虾卷卖十几文肯定行,王氏站在门口听,算一算,感觉脑袋发晕,这一天指不定能赚一两银子!哎呀,家里不小心供了一尊财神爷啊!

王氏高声道:“阿竹,快把鸡蛋拿来,我给阿溪炖碗蛋羮吃。”

孟竹撇撇嘴,觉得她娘偏心透了,不过也怪不得,如今堂妹可是家里的主心骨。

她把蛋拿去。

王氏把鸡蛋往粗碗上一磕,连打了三个,放上盐,用筷子搅拌。

老太太坐着烧火,笑眯眯道:“过阵子应该能去下聘了,你们也该早做准备。”

“相公今儿就去家具铺了,”王氏打好鸡蛋放在隔水的锅里面,“得订做张拔步床,听说那家的手艺很好,到时候再做些衣柜,红木箱子……我看郑家还有什么话好说!”

语气里透着几分得意。

当时郑家的嘴脸不知多难看,那郑秀梅的娘邱翠差点就直接说他们家穷配不上,聘礼上各种刁难,知道他们凑不出。

然而,郑家没想到她的侄女儿这么能干吧?王氏感觉扬眉吐气。

蛋羹很快蒸好,拿出来,在金黄色的蛋面上滴几点香油,撒上一点葱花,简简单单也很诱人。

孟竹咽了下口水。

她端去给孟溪:“阿溪,快吃吧。”

孟溪在洗笋片。

已是初秋,没有新鲜的竹子,只有泡发的笋片卖。

“你也吃。”孟溪拿来一个碗,两人一人一半。

“阿溪,这虾卷你有没有把握?”孟竹吹了吹滚烫的蛋,“哥哥以前从河里捞的虾,哪次不是煮煮就吃了,这菜做得可复杂,还能把虾肉做成团子。”

“团子不难,考验刀工,如果够薄的话,放滚水里一烫自个就成卷了。我是想,这虾肉,这汤怎能做到如此鲜美。”孟溪想着小公子说的话,莫非真与虾壳有关?

她吃完了,马上就请孟奇给她剥虾。

青虾的肉晶莹剔透,她放在砧板上切成薄薄一片,然后用葱,酒与椒盐腌制。

孟奇刚想把虾壳,虾头拿起喂鸡,孟溪阻止道:“还有用。”

“怎么用?”孟奇觉得奇怪极了,“总不至于是要炸吧?”不然怎么吃,这虾头可戳嘴。

炸?

那道汤里没有油味,肯定不是炸,孟溪坐下来,将虾头里面的污脏去掉,一边寻思怎么处理。小公子的话绝非多余,他一定是在提醒她,孟溪想了又想,忽然有个念头闪过,茅塞顿开。

跟之前的鱼子糕一样,做菜不能局限于食物原本的样子。鱼子打碎了,换了面目,变成新的滋味,虾壳也一样。

孟溪找到石椿,把虾壳虾头放入。

居然是要碾碎,孟奇看得目瞪口呆,片刻之后上去:“我来吧,这花力气的活都交给我。”

他自小就在地里干活,身子锻炼得很是强壮,三两下就把虾壳捣得粉碎。

“然后呢?”

“倒去锅里。”孟溪指挥,又让他放入一大碗清水。

浓浓的虾味扑面而来,众人啧啧称奇。

孟溪看煮的差不多,拿来纱布,把汤内的残渣全部去除,只剩下一碗清汤。

她把刚才腌制好的虾肉再倒入汤中,只见那薄虾片果然自己卷成了团子,孟竹叫道:“真成了,”又问,“是不是要放笋片。”

“对,快放。”虾肉煮老了不好吃。

孟竹飞快的把笋片拿来。

等到烫熟,孟溪在里面撒上葱花。

此时众人都围拢过来,大气不敢出一声,孟溪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

鲜香味四溢。

王氏吃了一口,连声叫好:“哎哟,我还说卖十几文呢,这虾卷我看三十文都值!”

老太太则道:“我们家真要出一位大厨了,这下祖宗不着急了!

众人哈哈大笑。

孟溪盛上一碗送去给孟深。

听到敲门声,孟深下意识将话本藏在宣纸下。

“哥哥,我把虾卷做出来了,你尝尝。”

孟深伸手接过,暗道佳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她这道菜,色跟香已经齐了,不知味道如何。

他低头品尝。

义兄的动作很是优雅,孟溪看一眼,随即就把目光落在书桌上,只见他已经将砚台与宣纸买来。砚台是普通的石砚,宣纸也不是上好的,颜色很杂,而义兄坐在旁边却如珠玉。

“哥哥,你可吃出什么名堂?”她问。

孟深一怔,随即挑眉道:“此话何意?”

她是想孟深通过吃这些美食可以忆起身世,但又不愿敞开说,省得最终无果,惹他伤心,孟溪道:“你上回不是吃出来了吗?我便问问你,也许以后……”

原来她是打得这个主意!

孟深立刻明白了。

是他疏忽,孟家这家境,根本不可能买得起鱼子糕,也不可能会知道荔枝壳的香味,孟溪许是想到了他的身世。

呵。

她是不是指望他恢复记忆,若是个显赫家世将来好帮衬她?孟深淡淡一笑:“之前也不知何故竟知是鱼子,这回却尝不出,不过妹妹以后有需要,我当然愿意帮你。”

但孟溪最好死了这条心,他绝不会透露宣宁侯的身份。

孟溪看他难得这般温和,心头欢喜:“那就说定了!”

她拿着碗离开。

孟深关上门,又把话本翻出。

行到院中,见孟方庆刚回来,孟溪打招呼:“大伯。”

孟方庆匆忙点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