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因为当初et的事情,对哥伦比亚有些心结,听到罗伯特和鲍勃介绍到这里的时候,便不客气的哼了一句:“他们未来肯定会后悔的。”

这话罗伯特和鲍勃是没有底气附和的。他们虽然也很不满哥伦比亚想把他们推荐给迪士尼,觉得这是一种变相的侮辱,拒绝了哥伦比亚的建议,自己拿着剧本开始了又一次去各大巨头的剧本部门自荐推销的辛苦历程,但结果却不太尽如人意。

在这一年多里,剧本经历过一次修改,以及三个巨头毫不犹豫的拒绝,理由一如哥伦比亚最初说的,他们都觉得这个剧本是给孩子看的。

在七八十年代,受性解放和嬉皮士文化的影响,电影市场上对喜剧电影的要求,要更多的注重成人的“性市场”。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嫌剧本不够荤段子。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这一行。”鲍勃甚至说出了他从未说出的丧气话,曾经在学校里他自信心爆棚,觉得他和罗伯特是最有天赋的学生,早晚有天他们会拍出上亿票房的大片,然后拿下奥斯卡,走上人生巅峰。结果等毕业了,被现实狠狠的抽了无数回后他才明白,有天赋的人多了去了,但真正成功的却没有几个。

幸好,这对组合是两个人,罗伯特的性格更加坚韧一些,他不断的鼓励自己的搭档,并想办法搞到了一张奥斯卡事后派对的邀请函:“上面说我可以带个伴儿,你愿意冒着被人误会的险,当我的伴儿吗?”

“罗伯特?”鲍勃有些苦笑不得的看着他幽默的兄弟。

“嘿,听我说,伙计,哪怕要离开这一行,你最起码也要留下些精彩的回忆不是吗?没去参加过奥斯卡,没见过那些影帝影后,你好意思说你在这行混过?”

罗伯特朝着鲍勃伸出了手。

鲍勃一咬牙,便也伸手打上了罗伯特的手:“干!离开之前,去尝尝几千块一盎司的鱼子酱,也算是不枉我好莱坞混一圈了。”

“啧,要想象的大胆一点啊,我听说最贵的奥地利鱼子酱,要四万一勺。”

“…你闭嘴。”

此去经年,鲍勃都无数次的感谢着他的好友罗伯特这“最后的一次疯狂”,因为就在那次奥斯卡的事后派对上,他们遇到了斯皮尔伯格和威廉,因此而迎来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斯皮尔伯格其实是知道罗伯特和鲍勃的新电影的,毕竟他当时和哥伦比亚还没有因为et而不欢而散,很是有些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其实是不介意罗伯特和鲍勃的失败的,因为他一直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过去的那些失败早晚会成为他们未来成功的经验。但他也知道年轻人最是爱面子,便没有贸然出手,只是安静的等待他们自己想开。

结果正赶巧,他和威廉在一起时,遇到了最无助的罗伯特和鲍勃,他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他年轻时也曾有过的熟悉迷茫,是坚持,还是退出?

于是,斯皮尔伯格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

也许威廉愿意剑走偏锋,投资罗伯特和鲍勃的电影呢?

《回到未来》,顾名思义就是个穿越剧,这样的题材在如今的好莱坞圈还不算流行,是个大冷门。商业价值不高,但斯皮尔伯格却觉得罗伯特和鲍勃的剧本很不错(在剧本还在哥伦比亚手上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就已经看过它了),根据威廉以往制作的电影的经验来看,会是他愿意为之冒险的东西。

其实,如果不是斯皮尔伯格自己手上还有好几个挤压的计划,实在是分-身乏术,他甚至会愿意自己当《回到未来》的制片人。

“你今年除了et以外,应该还没有别的什么电影计划吧?”et暑假档的时候就要上映了,威廉也是时候该考虑一下新电影了,斯皮尔伯格不遗余力的给威廉推荐着他很看好的两个后辈。他一直很愿意提携新人,一如他当年进入好莱坞圈时,被无数前辈提携那样,他觉得这就是他们这些前辈应该做的,-新人才是电影的未来,“你不妨先看一下,考虑一下?”

“虽然我不想打击你,史蒂文,我的朋友,但是我和艾伯特已经约好下半年开始007的新电影了。”威廉有些为难,他这次从旧金山回洛杉矶,除了参加奥斯卡以外,就是要和艾伯特以及编剧开会商量007的第十三部电影,要改编原作者的哪本小说比较好。

希望之火,再一次灭了下去。

“不过,呃,我很相信史蒂文的眼光,所以,你们能先把剧本传真给我的助理温蒂,等007那边开完会之后,我再安排温蒂联系你们吗?”

“当然,当然!”罗伯特和鲍勃忙不迭的点头。

罗伯特还多加了一句:“事实上,我随身就带着剧本和初步的预算表,现在就可以教给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威廉很欣赏对方的这份准备完全。

回去比弗利的当晚,威廉无所事事,就拿着2b250看起了《回到未来》的剧本,发现这真的是个不错的喜剧电影,带有一些祖父驳论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宿命哲学。

回到过去和自己的母亲约会什么的,确实重口味了一点,但是其他部分都很新颖有趣。

2b250十分看好《回来未来》的票房。这么晚了还在skype上挂着的好基友s,也表示对了《回到未来》的信心,他甚至感慨说:【你的运气也太好了。】

威廉表示,他会说这事β星人的天赋技能吗?

运气也许对于地球人来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对于β星人来说却并不是,运气也和身体健康程度、气运值一样,是能够看到并真实存在着的。

离开β星时,威廉作为他那一届前往的星系最偏僻的学生,得到了来自长老院的特殊祝福加持。他们都在热烈的期待着有朝一日,威廉将把促使让β星再一次进化前进的经验带回去。无论那经验是什么,他们都坚信冥冥中,宇宙自有它的定数。

说真的,威廉有些想念β星了,想念β星系边境,一百一十四才有一次的宇宙奇观“摇光”,那是在地球所无法见到的瑰丽景象,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要是、要是能带萨巴一起去看就好了。

第91章来地球的第九十一天:

威廉这次回洛杉矶,除了奥斯卡以外,还有三个十分重要的会议,以及五个私人聚餐要参加,所以在意料之外的《回来未来》的洽谈,就只能交给米格和温蒂去完成。

最起码,威廉是这么坚称的。

在第二天早上,去米高梅参加高层会议的路上,威廉把《回到未来》的剧本给了米格和温蒂:“在我开完会出来之后,我希望听到你们对它的意见。”

威廉没说这是谁的剧本,他又是否准备参与,看上去好像只是很随意的想听一下米格的意见。这种事情米格和温蒂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常遇到,有米高梅积压的剧本,也有其他公司失败or成功电影的初稿范例,还有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奇怪剧本…威廉一直在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训练他们将来成为制片人的嗅觉。

温蒂在选择商业性的剧本方面,很有一些奇特的雷达,到目前为止,她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奖率,能挑中2b250也觉得票房会大卖的电影。

米格则偏向于艺术性,他更多的是从一个导演的角度在考虑剧本的可拍性。如果由他来拍,他会怎么拍,是否能拍的更好,拍的更漂亮…也不知道是性格使然,还是gay总是比较在意这些色彩与构图的美学,米格对于美的追求到了一个极致。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让地球人在vcd市场有了其他电影只能望其项背的高度。

在米高梅大楼顶层开会时,威廉带的是温蒂调-教出来的两个实习生,他们如今已经转正了,会议记录一般都会由他们轮流记录。

米高梅这个开在年初的会议目的,无外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不听不行,但威廉又实在是没什么兴趣,他对管理公司真的不在行。但无论是萨巴蒂诺还是老塞缪尔,都坚持威廉必须出席,哪怕是当吉祥物坐着,也必须坐满全程。

然后,威廉就真的当了个高冷的吉祥物,学他表哥摆了张冰山脸在那里,全程面无表情的听了下去,看上去他好像很在意,实则不过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每年米高梅都要开好几个这样的类似会议,年终总结啦,税务月啦,以及对于ceo雨果来说最重要的股东报告会议。那对于他和米高梅的高层来说,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他们需要对股东们交一份报告,报告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去年米高梅用了你们多少钱,又为你们赚了多少钱,这个赚钱的比例是否是比去年多,明年我们预计要用你们多少钱,又能保证为你们赚来多少钱,这个比例也会比今年的多bablbala。

威廉这次参与的就是这样一场会议。本来会议时间要更早一些的,但由于最大的boss萨巴蒂诺抽不开身(威廉生病),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还是威廉自病好之后,第一次见到萨巴蒂诺。

在电话那头。

在微软的带动下,随着硅谷的芯片、传输技术、数字通信和视频编解码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可视电话在70年代后期终于被应用到了商业洽谈的领域。不过,如今的大公司真正用到电话会议的还在少数,毕竟上了年纪的高层们,对这些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都不太能上手。

不过,普通的大公司自然是不能与微软相提并论的,作为高科技行业如今的领头羊,微软内部对这些高科技应用都已经十分熟悉了。

老塞缪尔满头花白的秘书格丽塔,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电话里外的表兄弟,开小差想到,虽然塞偌斯和勒森布拉在外貌不像,但在气质上却还是能看得出他们同为“伯恩斯坦制造”的痕迹的,同样的冷漠,同样的不动神色,不管别人说了什么,也别想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任何弱点。

与会的大部分米高梅高层都是当年,参与过威廉第一次米高梅会议的人,对他当日嚣张的态度记忆犹新。如今,他们只能感慨的想着,昔日那个小少爷,如今也进化成大人物了。

“大人物”此时正在想着,也不知道温蒂和米格能不能照顾好办公室里的棉花糖。

“…”

米高梅的会议上,只有两个重点让威廉稍微关注了一下。

一,米高梅在逐渐失去对奥斯卡的影响力,前几年高层们还可以解释说,是米高梅日薄西山,没什么作品,奥斯卡想偏向米高梅也做不到。如今嘛,昨晚的奥斯卡颁奖结果,想必狠狠的扇了所有高层一巴掌。

“我们必须加强和奥斯卡的联系,再不想办法,谁还会记得奥斯卡和学院是米高梅发起的?!这简直太丢人了!”

想想黄金时代,奥斯卡就是米高梅的后花园,他们拍了多少又能拿奥斯卡又有超级票房的大片?

“光喊口号有什么用?”一直保持沉默的威廉,终于在会议上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这一句就如一桶冷水,在寒冬腊月,兜头浇下,让所有高层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们看了看电话视频那头的萨巴蒂诺,他的脸色比威廉的还差。奥斯卡用的可是勒森布拉家族的音乐中心,还能如此不给他表弟面子,可想而知米高梅已经差劲儿到了什么程度。

这样的局面必须要改变了!哪怕无法恢复到黄金时代,也要让奥斯卡对米高梅有对其他巨头最起码的尊重。

二,就是米高梅和联美打算合资拍摄的007的第十三部电影。

“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股权,把艾伯特挤出局?”人心不足蛇吞象,在《007:最高机密》为米高梅和联美带来了近亿的利润以后,他们越来越不想和艾伯特的eon公司对半分了,如果这次不对半,他们就能拿到的钱就是好几亿,而不是近亿。

“艾伯特是007的一个招牌,就像是豪车美女之于邦德,是个标配,把他挤出局,那谁来制作007?谁敢保证这次的007不会扑街?”老塞缪尔还是有一个电影人对电影最基本的追求的,没有变成彻底的追逐利益的怪物,他的头脑还算清醒。007的利润大,投资也大,损失个几千万,对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米高梅来说,绝对够把它一朝打回解放前。

“我们不是还是塞偌斯先生吗?”既然能提出要挤艾伯特出局,对方就不可能没想到由谁来接替。有几个人“谄媚”的对威廉笑了笑,觉得他肯定也想要自己得到007的全部掌控权。

威廉露出了自开会以来唯一一个不一样的表情,冷笑。

这些人的算盘打的挺响,有钱大家赚,没钱责任就全要他来背了呗。他凭什么啊?他早就说过了,007系列再赚钱,那也不是他开发出来的,他没兴趣拾人牙慧。

会议之后,威廉就面色不善的回了办公室,充分表达了一个情绪——他不高兴。

不过,在关上了办公室的大门后,重新抱住了棉花糖的威廉,脸色其实没那么难看,他这么做只不过是想敲打一下米高梅里那些不安分的人,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吧,他对外表现出来的高傲,绝不可能成为他们利用他的武器。因为他内心的真实性格和他表现出来的,不太一样,他才不会上当、

然后,威廉就抱着喵主子,开始对口型,发出奇怪的声音,和它玩了起来。喵主子…毫不客气的一爪子就拍上了威廉的脸,这刁奴的脸太蠢,朕不忍直视。

米格和温蒂倒是淡定如斯,他们已经习惯威廉在棉花糖面前的蠢脸了。

“剧本看完了吗?”威廉在“伺候”喵主子娱乐的同时问道,表示了他并没有重喵轻友的立场,“你们觉得这个《回到未来》怎么样?”

“虽然荤段子不够多,不太符合现在的喜剧市场,对于孩子来说时间穿越又有点难懂…但是反过来理解,它能拿到大众级赚孩子的钱,也能当爆米花电影让成人掏钱。把重点放在年轻人时常,暑假档,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卖座的电影。如果票房理想,还可以考虑拍成系列电影。”温蒂的基本主题就是钱、钱、钱。

“很有意思的电影,我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几个不错的十分漂亮的怀旧构图,大概能勾起不少人对几十年前的追忆,猫王还在的那个时代。如果让我来拍的话,毕业舞会可以布置成…”米格的答案也差不多在意料之中。

威廉给棉花糖顺着毛,然后问道:“你想拍吗?”

“可以拍吗?”米格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威廉把他早就准备好的名片放在了桌子上:“这是剧本的两个拥有者的联系方式,温蒂先联系一下,然后你们由你们把握答应对方的时间和语气,那两个人里有一个也有好几部电影的拍摄经验,虽然都扑了…你和他谁来导演,就要靠你自己的本事了。”

在剧本开拍前,由米格自己动手,决定好剧组的拍摄日后该听谁的,会比由威廉替米格出面交涉,要效果好的多。

虽然罗伯特看起来也是个不错的导演,但是从他过去失败的经验来看,威廉冒不起这个险。而且,怎么说好呢,威廉更希望米格成为他的御用导演。

第92章来地球的第九十二天:【二更】

当天下午,威廉前往了联美的办公大楼,参与了联美的年度会议。

还是米高梅的那一套,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只不过联美在最近的一年内,才经历了破产重组以及再收购,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总结,来年也美多少资本可供他们在电影市场玩太多的大动作。他们现在就相当于重生的婴儿,什么都要一步步探索着过。

所以,联美的这次会议,又可以称之为007系列新电影剧本的讨论会。

可以说007是联美如今唯一拥有的东西了,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的支柱,更是他们在一加入微软这个大集团时,没有彻底被米高梅看扁压着打的王牌。

两亿的票房,连恢复了一些元气的米高梅,如今也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与希望把艾伯特踢出局的米高梅不同,联美和艾伯特的合作一直十分愉快,并且想要把这份愉快进行下去,最起码他们要依靠007的下一步电影,来让自己彻底在微软这个大集团内站稳,巩固地位。

这也是米高梅想要揽下007的原因,一个集团内两个电影公司,肯定会存在相互比较的竞争意识。虽然如今两家公司是合起来叫“米高梅-联美娱乐”这一个总名字,但私底下米高梅是米高梅,联美还是联美,米高梅想让联美为自己服务,联美则想要保持独立性。这些是两家的高层没办法放在明面上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只能暗中较劲,吸引微软的注意。

好吧,也不够特别的“暗”,威廉之前是在忙et,所以没发现。如今只一天内参加了这么两场会议,就已经把这份平波下的暗潮汹涌摸了个七七八八。

米高梅想利用威廉,联美在巴结威廉,但何尝不也是一种利用呢?

毕竟威廉的身份是如此的独特,微软创始人的表弟,也是微软买下米高梅和联美全部的原因。并且因为电影,威廉和两个公司都有合作。

再一次通过可视电话的形式,参与了会议的萨巴蒂诺,没可能没有发现两大公司之间的这份角力。但他却还是表现的十分平静,一副“不用担心,万事有我”的从容之态。了解萨巴蒂诺的威廉顿悟,他表哥这肯定是在憋着什么大招,他继续当他的冰山吉祥物就成。

所以,不管会议上的人说了什么,暗示了什么,威廉都只当它是一场普通的会议,油盐不进,不动如山。让人不敢在轻易打他的主意。

会议顺利结束后,威廉晚上还有一个不算特别重要,但也需要郑重对待的晚餐会面,与制片人工会的副会长。

美国的制片人工会成立于1950年,由当年在电影和电视行业里的优秀制片人发起,旨在保护制片人的利益与合法权利。工会至今才存在了32年,却是好莱坞圈里绝对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因为它掌握了全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制片人信息,是国际制片人协会的发起者以及如今最重要的话语权掌握者。

加入工会,代表着你可以享受工会内对会员免费开放的资源,实时掌握第一手的电影资料,以及拥有其他人无法想象的人脉。

各巨头的高层在是美国电影协会成员的同时,大部分也都是制片人工会的会员。毕竟好莱坞是制片人中心制,对于一部好莱坞电影来说,什么都可以换,导演、编剧、演员以及道具,但制片人这个绝对的是核心,却不能动的。动了它,就像是球队换了个主教练一样,惠勒曾笑言,那是风格与灵魂的一种改变。

所以,米高梅之前提出的换掉007的制片人艾伯特的想法,在威廉看来就特别的可笑。艾伯特不是他那个无能的继子威尔森,不能说换掉就换掉,那会对007系列造成极大的影响。

惠勒是制片人工会的元老级会员,不过他的影响力基本还是在导演工会,米格还没拍地球人之前,就因为惠勒的面子,得到了入会申请表。

制片人工会这边,却要比导演工会复杂一些。

简单来说就是,如今这任的制片人工会会长是惠勒的死对头。在一个圈子里呆久了,朋友会有很多,“敌人”自然也会有很多。威廉享尽了“惠勒弟子”的头衔为他带来的人脉优势,自然不可能躲过“惠勒弟子”的一些负面影响。

这些威廉之前都没关注过,还是后来卢卡斯请了几个朋友吃了几顿便饭打听到的。威廉想要得到邀请,而不是主动加入,在这位会长在任的时候,会很艰难。

卢卡斯对此很是无奈,他和导演工会的龃龉也和威廉的情况差不多:“在这方面我实在是没办法给你更好的建议,因为我自己就不是一个太好的表率。理智上我想劝你找找关系,服服软;情感上,我却想告诉你,让他们滚蛋,只是个私人性质的工会,又不是国家的,哪怕国家都不能强制、限制你去做什么!”

“我不可能退步。”这是威廉的回答,这不是只涉及到了他自己的意气之争,还有惠勒的脸面在里面,他服软就等于认输,认输就是打了要强一辈子惠勒的脸,他绝对不会去做。

“那就只能和我一样硬挺着了,祝你好运,会长四年一届,他已经上任快三年了,你肯定能耗走他。这么说来,你的情况比我还好点,最起码他们没办法限制你制作电影的自由。”因为一些不太好说清楚的原因,卢卡斯短时间内都没办法在电影字幕导演那一栏里写上自己的名字了。

威廉并没有把这件事和萨巴蒂诺说,因为他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除了服软和耗着等对方走的第三条路。

哪怕等着耗走对方,威廉都会觉得这是那人的一种胜利,他不会答应的。

惠勒死后,人走茶凉,但也不是所有的人脉都会再不顾及情面,好比惠勒的弟子,几个应该被威廉称之为师兄的人。威廉作为惠勒最晚收的关门弟子,和师兄们其实很少见面,但逢年过节的贺卡、礼物,温蒂却从来没有一次漏下过。(温蒂:助理就是用来干这个的,不是吗?)

如今,这些礼物和贺卡的力量就显现了出来。师兄(姐)们虽然和威廉不熟,但在礼物打法持续的怒刷存在感的情况下,让他们也没办法忘记威廉的存在。

在威廉打了几个电话过去之后,就有了如今的局面。

惠勒的弟子大部分都是导演,但也有制片人,导演和制片人都肯定有自己熟悉的制片人朋友,他们都肯定是制片人工会的人…

会长一个光杆司令,可唱不了戏。

最后在重压之下,威廉还是得到了来自制片人工会的邀请,以及副会长带有歉意的晚餐邀请。与人为善,但也不能忘记该强硬时必须果断出拳!

晚餐是在spago吃的,宾主尽欢,都不需要填什么表格,威廉从今晚开始,就已经是制片人工会的正式会员了。倒不是说他有多重视这个会员的身份,非他不可,他真正在意的只是会长不得不屈服邀请他入会的这个态度,必须是会长在任,必须是会长亲自同意。当初会长是打算怎么为难他的,如今他就要会在给全部吞回肚子里,然后对他笑出来!

“有时候威廉还真是可怕呐。”温蒂这样对米格道,这种没什么表情,好像全不过心,但一定不会让得罪了自己的人好过的性格,真tmd帅爆了!

“嗯嗯!”从始至终,米格脑残粉的就是这样的威廉。

保镖雪莉则很欣慰的给老伯恩斯坦汇报,针对那位会长的行动可以暂停了,自家少爷自己就把场子找回来了,完全不用担心他会被欺负。

至于萨巴蒂诺,呃,他该知道的时候还是知道了,虽然晚了点。毕竟上辈子威廉和惠勒没什么联系,惠勒死的时候,威廉还在外公的安排下乖乖上学,他被邀请加入制片人工会的时候顺风顺水,萨巴蒂诺重生之后便对此有了些疏漏,没想到还能整这么一出。

不过没关系,他已经联系了几个“朋友”,正准备请那位年事已高的会长提早退位让贤。

第93章来地球的第九十三天:

第二天,威廉全天都在和艾伯特以及007的导演、编剧组,开有关于007系列第十三部电影的剧本讨论会。主要讨论内容是,在还没改编过的原作中,寻找以如今的科技来说比较容易搬上大荧幕的作品。

艾伯特对于米高梅和联美针对他而做出的不同态度,看来还不算特别清楚,要不他不会如此卖力,并且照顾到了威廉的面子,没让他的继子威尔森也在出现在新剧组里。

最终,经过多方讨论,他们定下了《八爪女》。

威廉对此不置可否,他不太喜欢涉及政治层面的作品,但其他人都赞成,他也就没多做纠结,毕竟在有了《回到未来》之后,他并不打算主导这部007了。那么作为只是加强剧组和电影公司联系的制片人,他就不宜说不太多干涉剧组创作的话。

“什么样的身份,决定了你应该说什么样的话。”这是威廉的祖父临终前告诉威廉的。

会议之后,艾伯特和威廉私下里吃了一顿晚餐,带有私人性质的联络感情的成分居多。毕竟看来日后很多部007系列,都要由他们来联手合作了。友好的合作,总比互相对立牵制要好的。

在晚餐的最后,威廉还是没抵过自己的良心,决定多提醒艾伯特一句,小心米高梅的一些高层。

米高梅的高层在被威廉拒绝后,那也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他们挤不走后台十分强硬的威廉,不代表他们不能想办法挤走艾伯特。如今哄着艾伯特卖力,日后等电影拍好再摘人果实什么的,这一套在好莱坞早已屡见不鲜。

艾伯特对这个消息自然是万分重视的。

艾伯特在米高梅不可能没人,但由于安插的时间交晚,如今能买通的探子级别还比较低,米高梅昨天的会议,他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内容。而到时候再措手准备,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艾伯特有些疑惑,他大胆的对威廉直言:“你为什么要帮我?”

挤走艾伯特,威廉便再无敌手,又有几个人会对007这个下金蛋的母鸡不动心?

“电影终归是电影,你可以说我是太理想化了,但我还是不太想它成为别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我只想拍我喜欢的电影。公平竞争,心服口服,卑鄙的手段,永远留不到最后。”最主要的是,威廉不想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米高梅自毁长城,“真正卑鄙的人还是少数,好比老塞缪尔就很反对他们这么弄权。”

“塞缪尔先生一直都是我十分钦佩的人,他是个正直并且忠诚的朋友,为米高梅奉献了一辈子,无论是鼎盛还是风雨飘摇,他都是在真正为了米高梅好,为了电影好。”

虽然威廉觉得艾伯特这话有点过于虚假的恭维了,但他也明白这就是艾伯特的行事风格,很难改变。

第三天的中午又是一顿“私人”午餐的邀请。

就像是赶场子似的,午餐之后的当晚,还有一次私人聚餐,是和斯皮尔伯格一起,由caa的两个经纪人迪斯.史密斯和阿罗做东。

caa(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是1975年才开设并迅猛崛起的一个新型经纪人公司,总部在洛杉矶的世纪城那边,设立之初,便直接叫板了经纪人行业如今的龙头老大wma(威廉.莫里斯经济公司),并且在短短不到七年间,真的已经开始威胁wma的巨头地位了。俨然已经成为了经纪人行业里的又一头怪兽,年收入高达九千万。

caa的经纪理念就是“捆绑销售”,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你能给得起钱,caa能为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凑齐一个电影所需的全部主创人员,从导演、编剧到演员歌手都是他们的客户群。

斯皮尔伯格的经纪人阿罗就是caa的。

迪斯通过阿罗的资源共享,得到了联系斯皮尔伯格的机会。他这次和阿罗做东的目的,则是为了他手下最大牌的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来刷存在感。

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流行小天王,五岁出道,和他的兄弟们组成了六、七十年代十分著名的“杰克逊五兄弟”乐队,曾获得过格莱美年对最佳歌曲的提名,并且长期霸占歌曲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在1972年的时候,他们开了世界巡回演唱会。

再后来,杰克逊五兄弟遭遇了所有乐队组合总会遇到的命运——有人单飞,组合频临解散。

亲兄弟也有互相意见不合的时候。

在这里,不得不在说一个,让威廉和斯皮尔伯格都十分熟悉的老朋友,哥伦比亚公司。不得不说,这家公司在放走摇钱树方面,有着特别独到的天赋技能。继et和回到未来之后,他们还放弃了迈克尔.杰克逊。

哥伦比亚不只是个电影公司,它其实是个综合型的娱乐公司,旗下有摩城唱片这个十分出名的音乐公司,并且早早的就签下了杰克逊五兄弟。

但最后…也不知道哥伦比亚的高层是怎么想的,他们留下了杰克逊五兄弟中的三哥,却放弃了作为主场的迈尔克.杰克逊。

迈克尔只能另起炉灶,组建了“杰克逊乐队”,并结识了首位在美国大型音乐公司担任高管的黑人音乐制作人——昆西.琼斯。昆西的主要制作方向,就是给电影制作音乐。而他为杰克逊79年量身打造的一首《don'p'ugh》,助他拿下了格莱美的最佳rb男歌手。

歌手经历几经波折的杰克逊,在80年代初期的现在,再一次陷入了人生低谷。他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对自己即将推出的新专辑《thriller》非常的担心,他说第一次听完自己的录制后,他因为那糟糕的东西都哭了。

为了给情绪不稳定的杰克逊找到退路,他的经纪人迪斯,想办法联系上了自己的同事阿罗(对方手上有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牌导演),希望能让杰克逊参与到斯皮尔伯格最新的电影的音乐制作里。

阿罗冲着杰克逊的名气,在和斯皮尔伯格商量之后,答应了这顿晚餐。

电影的因为制作不是一顿饭就能敲定的,迪斯也没那么敢想,他只是求到一个机会,他就已经很满足了。最终,在斯皮尔伯格和威廉都点头同意了的情况下,迪斯果然为他的艺人争取到了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