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来地球的第一百二十九天:

4、5月整整两个月,回到纽约的威廉再一次开始了忙到脚不沾地的工作。

3月28日,《早餐俱乐部》在伊利诺伊州正式开机,这部低成本的青春片不是米高梅今年的投资重点,只是因为威廉的个人坚持,才得以开拍。

剧本是萨巴蒂诺在82年就向威廉推荐过的。威廉觉得剧本很有意思,但当时他还有他的电影计划,便把剧本的导演约翰.休斯推荐给了老塞缪尔,也不知道老塞缪尔是怎么和约翰洽谈的,最终,83年的时候约翰拍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十六根蜡烛》。

这部同样是青春片的电影即将在84年5月上映。

《十六根蜡烛》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却不是威廉喜欢的《早餐俱乐部》。于是,在威廉成为执行制片人后,他坚持开启了《早餐俱乐部》的立项,唯一的遗憾是没能争取到米高梅的多少投资,只有五十万。

幸好,约翰导演表示,几十万就够了,因为电源所需的场景并不多,也许还能剩一点。

5月中旬的时候,由萨巴蒂诺个人投资的电影科幻《终结者》拍摄完毕,威廉作为中间人,替《终结者》的导演卡梅隆联系了工业光魔,进行这次电影漫长的后期制作。

《终结者》基本是导演卡梅隆一人的独立电影,由于他出道时不算愉快的第一部电影的拍摄经历,让他目前十分不信任各大电影公司。米高梅也仅仅是拿下了《终结者》的发行权,不过萨巴蒂诺和2b250仍然都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人情买卖。

“只是投资六百万,日后就能得到卡梅隆的优先合作权,早晚有天你会明白这笔投资有多划算的。”

2b250则分析表示,《终结者》能在全美赢得至少三千万,全球七千万起的票房,确实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和威廉当年刚开始制作的利润至少翻了十倍的电影一样,都是十分暴利的投资。而且终结者能发展成一个系列,一个越来越赚钱的系列。

5月底的时候,《早餐俱乐部》也拍摄完毕,这部电影的场景真的很少,仅仅两个月就收工了,剩下的就是需要制片人和导演头疼的后期制作了。

威廉作为执行制片人,并不需要太过的参与。

对于威廉来说,此时重中之重的,还是同在5月底开机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由米格执导,尼尔主演,以及四位黄金时代的传奇女星友情客串的冲奥片。

老塞缪尔紧张到不行,因为米高梅和威廉一样,最近这些年虽然赚的钱很多,但都遭遇了不怎获奖的尴尬。

不获奖,那还算什么好莱坞巨头?

米格是米高梅最近两年唯一的希望。

威廉借了萨巴蒂诺最豪华的私人飞机,亲自送三位最重要的传奇女星去了德国,米格和剧组各关键部门的主管全程陪同。

顺便的,大家都要了不少签名照,准备拿回去珍藏。

威廉不追星,但他也要了一份,准确的说,要签名照的风气就是从他开始的,他特意请泰勒等人写上了送给他父母的字样。

“谢谢。”威廉珍重的收起了他准备好的三张照片。

瘦下来不少,但也已经不能用苗条纤细来形容的泰勒女士笑的最热情,因为她和威廉有共同的朋友迈克尔.杰克逊,也因为她有很多小辈,对威廉这样长得好看又嘴甜的孩子,根本毫无抵抗力:“你这么孝顺,你父母在天堂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威廉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天堂,但他能明白别人这么说的好意。天堂存不存在其实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代表的意义——死者在死后得到了真正的平静与幸福。

凯瑟琳和嘉宝也附和的点了点头,看着威廉的眼神充满了善意和喜欢。

威廉的长辈缘一直都很不错,但是被三个曾经的大美人如此关注,还是让他还有些羞涩。哪怕对方已经老去,但她们灵魂深处不变的美丽却历久弥香,浑然天成。

在经历长达十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终于抵达了德国的柏林。

一行人下了飞机后,便低调的直奔剧组,赫本和负责照顾她的男朋友以及助理已经提前到达了离拍摄地点最近的酒店。

“这样的豪华阵容,哪怕是在黄金时代,也是凑不齐的。”旁边有剧组的人这样深深的感慨了一句。如果不是因为事先签了保密协议,必须配合剧组的宣传,他们早就把自己与这么四位老美人有接触的消息嚷嚷的天下皆知了。

当天晚上,威廉没跟剧组住在酒店,而是住到了应该算是真正的祖宅的家里。

那边的房子不算大,却布置的十分怀旧与温馨,这里从明天开始,将会成为剧组接下来一两个月的全部拍摄地点之一。

威廉明知道不可能,但他却总还是情不自禁的觉得,在偶然间,他仿佛能看到曾外祖母和外祖母在房间里活动过的景象。

充满朝气的玛姬祖母,当时还很年轻,对未来充满了幻象。金发碧眼,唇红齿白,穿着一件很小清新的碎花长裙子,荡着院子里乳白色的秋千上,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仿佛要要荡到蓝天白云间,消失在阳光里。

第二天一早,威廉竟然真的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背影像极了他想象里的外祖母的少女,声音如风铃,清新如朝露。金色卷发在风中留下优美的弧度,她转头,笑颜如太阳,她说:“早安,威尔~”

“早,玛格丽特。”

是的,由玛格丽特演的玛格丽特。

玛姬外祖母的全名是玛格丽特,而她的扮演者也叫玛格丽特,也就是gossipgirl网站最主要的三位负责人之一。

十几岁的玛格丽特不需要什么演技就能演好玛姬外祖母,因为她们是那么的相似。年轻、漂亮,又带着年少时少年人对世界该有的温柔。玛姬不是圣人,不会完全不犯错,但她有着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积极生活,与人为善。温柔,却又不失坚韧。

米格昨晚陪威廉就睡在这边的房子里,他刚好也下楼看到了这一幕,并立刻决定要拍下来。

“果然找玛格丽特来演是对的。”

之前他们试镜了好莱坞无数有名or还没有名气的年轻女演员,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能让伊莉莎白姨妈满意的那一个,她表示:“这些人身上,总是缺少了一些什么。”

不要说是伊莉莎白姨妈了,连米格这关,那些女演员都过不了。

后来直至伊莉莎白姨妈看到了玛格丽特,演员这才被决定了下来。其实玛格丽特的相貌并不太像是玛姬外祖母的,但是她的气质却无人能及。那种一看就是从小养尊处优的贵气模样,不是她这个年纪的女孩能够轻易模仿的来的,最重要的是,这份养尊处优中又有一点若有似无的孤独。

玛姬外祖母的孤独是显而易见的,她没有父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只与母亲相依为命。她的母亲是法国的贵族后裔,但其实法国早就没有贵族了。

她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又渴望能够融入别人。

同样长在单亲家庭的玛格丽特,简直就像是为饰演玛姬外祖母而量身打造。那份柔弱的外表,与坚毅的内心,把握的恰到好处。

用伊莉莎白姨妈的原话来说就是:“玛格丽特不需要演玛姬妈妈,她只需要在镜头前做好她自己,那就是玛姬妈妈了。”

有时候,没有演技的表演,才是最自然的表演。

少女的娇憨,早熟的性格,以及不错的外形,都让那个活在文字和记忆里的玛姬外祖母,好像真的活了过来。

玛格丽特本人对于参演电影也表达了很浓厚的兴趣,几乎是这边一说,那边就答应了,彼此一拍即合。

在院子里陪着玛格丽特是赫本,她要在电影里演玛格丽特的母亲。两人从昨天下了飞机后,就在抓紧一切时间熟悉彼此,并且看来颇有成效。赫本性格温和,玛格丽特也很好说话,在彼此都有意加紧亲密的情况下,关系自然是一日千里。

在所有人准备就位后,一家人剧组开机的第一幕戏正式打板开拍。

拍的是十分容易的一幕,第一次演戏的玛格丽特也能一遍过。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电影圈总是很迷信的,开机第一幕戏顺利,就好像预示着电影之后也会顺顺利利。

不过…

在第二幕戏的时候,米格导演就任性的换了一开始的拍摄日程上写好的计划,新加进去的一幕必须今天拍,趁着威廉还在的时候。

“…我?”威廉一愣,他什么都没有准备,服装、化妆都没有。

“不需要,穿着你现在这身就很好。”米格耸肩表示,剧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威廉准备这么一身昂贵的行头的,“不拍你的正脸,只是背景,所以不需要化妆。”

“你不觉得很违和吗?”威廉穿的是布莱奥尼高定系列的今春最新款,出现在二战的电影里,怎么想都很穿越。

“要的就是这种穿越感。”

等正式开拍时,威廉这才明白了米格的意思和灵感源泉,他站在房间里,看着窗户外的玛格丽特荡秋千,没有台词,没有动作,只有一个笔挺而立的神秘背景。而在院子里,赫本正在不远处,温柔而纵容的注视着玛格丽特,就好像那是她整个世界唯一的珍宝。

那一刻的镜头是极其安静的,只有一扇窗,和窗里窗外同样安静的两代人。窗外是活在二战开始前的30年代的玛姬外祖母,窗里是金发灿烂、追忆过去的活在80年代的威廉。

这是一组镜头,拍了好几个角度。

有从威廉背后投去的长镜头,也有在庭院中划过的轨道镜头。还有玛格丽特的近景,她笑着从秋千上一跃而下,好像真的飞了起来。她跑过去,抱着自己的“母亲”说:“我刚刚好像做了一个梦,很短的梦,梦到一个很漂亮的年轻人站在窗户里看着我。”

“你喜欢他?”赫本轻声问,声音里充满了宠溺。

“是的,我喜欢他。”玛格丽特的眼睛都像亮了,装着星星的那种明亮,她扶着自己的胸口说,“一想起他,这里就特别的温暖。”

“因为你想嫁给他?”赫本戏谑着开玩笑。

玛格丽特摇摇头:“不,不是爱情,是亲情,我觉得也许他是我的儿子,或者孙子也说不定呢。我一定会为了有那么一个漂亮的孩子而努力的!他的头发像太阳,他的眼睛就像是大海…”

“哦,你又在说傻话了,玛姬。”

从羊肠小道走来的隔壁邻居犹太商人“卡尔”,此时正站在院子的白色篱笆前,像是个邻家大哥哥似的取笑着玛姬。

“卡——”米格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

拍摄结束,大家都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米格则回看着刚刚拍摄的镜头,一边看一边对威廉道:“喜欢吗?这是送你的礼物。”

威廉点了点头:“喜欢。”

也许这件事真的发生过呢,在还没有玛丽妈妈,没有威廉的30年代,满脑子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玛姬外祖母,真的这么对自己的母亲说过,她看见了她的外孙,他站在80年代的客厅里,回忆着她生前的种种。

虽然他们一天都没有见过彼此,但威廉有一种预感,他的心告诉他,如果玛姬还在的话,她一定会很爱他,他也会很爱她。

“你总是能把这一切都拍的这么美。”

“因为在我眼中,它们就是美的。”亲情没有颜色,米格却坚信他能拍出它温暖的色彩。

第130章来地球的第一百三十天:

因为米格突加的拍戏,威廉在柏林多耽搁了一天,然后就马不停蹄的飞去了旧金山,萨巴蒂诺带着几个月大的路西维德已经在硅谷等候多时了。

路西维德有些不开心,理论上来说这个年纪的小婴儿是留不住什么记忆的,但路西维德好像有些不同,最起码他记住了威廉去柏林之前说好的第二天就回来,然后和他们兄弟俩一起飞旧金山,但是威廉却失约了。

据说在萨巴蒂诺抱路西维德上飞机的时候,这个自打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就因为早产而显得有些孱弱有些安静的小宝贝,第一次哭的震天响,闹腾的不得了。

“怎么劝都不听。”伊莉莎白自然也跟着两个儿子一起过来了,笑着和威廉道,“好像生怕我们把你给忘了。”

威廉抱着黏在他身上,根本扯不下来的小表弟,有些不知所措,不是小表弟抱着他的劲儿有多大,而一扯对方就死命的哭,撕心裂肺的那种,怪让人心疼的。

唯一不心疼儿子的只有他的亲妈伊莉莎白。

“你管他呢,累了就扯下来。别人惯着他,我可不惯着。他就从小就应该知道一个道理,哭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要么用实力去抗争,要么就闭嘴。”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伊莉莎白姨妈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育一直奉行都是铁血教育,因为她父亲当年也是这么教育她长大的。

对于伯恩斯坦家族来说,根本没有性别之分,生男生女都一样。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大人孩子的区别,因为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是“你弱你就有理”的。

“过刚易折。”威廉在伊莉莎白姨妈怀孕期间,研究了不少东方文化。

“所以我们有你啊,angel。”伊莉莎白姨妈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然后给了威廉额头一个响亮的吻,顺势就把她小儿子抱了过来,一点都没被路西维德的哭影响到动作,她对威廉说话的声音还是那么温柔,“乖,去打游戏吧。”

威廉看了看开始嚎啕的路西维德,再看了看不容置疑的姨妈,犹豫不决间,就被萨巴蒂诺拽着离开了。

…死命哭的那个真的是你们亲儿子和亲弟吗?!

萨巴蒂诺不为所动,只是把威廉拉回房间后,道:“那小子精着呢,看不到你就消停了,倒数三秒钟。”

3、

2、

1!

果然,客厅里已经销声了。在路西维德终于意识到,无论他怎么哭,威廉都被带走不会回来之后,他就立刻就不哭了,要不是肉肉的脸上还挂着泪珠,真的会让人情不自禁的以为刚刚是自己的错觉。

萨巴蒂诺对此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好吧,准确的说是有些吃味,他搂着威廉,一脸不赞同的道:“你不应该那么惯着他的。”

“他在哭。”

“我小时候也会哭,但我妈只会在我不哭的时候抱我。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意识到,不哭的孩子才会得到奖励。”

“但是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最起码威廉听温蒂是怎么说的。

两辈子都没尝试着过去撒娇什么的萨巴蒂诺,在那一刻突然就无师自通了一项技能,他一边吻着威廉的耳尖,一边道:“我很想你。”

“但是我才走了几天。”

“不是这一次的思念,每次你离开,我都会很想你。你想我吗?”

威廉一边想着,人类可真是麻烦的短寿族啊,一边轻轻点了点头,耳朵通红的如血玉。他竟然也被这种短寿族传染了!

萨巴蒂诺一行人这次来旧金山的目的简单又重要——陪萨巴蒂诺参加旧金山在硅谷段火炬传递的第一次彩排。

1984年,洛杉矶第二次承办了奥运会。

自5月7日奥运圣火抵达纽约起,这场为期83天,穿越全美33个洲府,41个城市的大型火炬传递活动就开始了。旧金山作为西海岸城市,火炬到达的时间要晚一些,但肯定是要提前彩排的,好多次。

威廉也被邀请参与了这次火炬的传递活动,负责的是洛杉矶的比弗利山庄的其中一段。

威廉因为这次奔跑,交了自奥运会开办以来,史无前例的“火炬接力费”(美国境内的参跑者,每1英里需缴纳3000美元的费用)。和所有火炬手一样。

这项奇葩的收费制度,让这次洛杉矶奥运会的筹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饱受非议,却也让“因为承办奥运会而亏损大笔金钱”的奥运传统,终于被打破了,使奥运会从一项各国在巨额费用面前望而却步的华而不实的活动,变成了竞相承办的盈利项目。

当然了,不是说收一点火炬接力费,就能为洛杉矶奥运会抵消多少支出,而是说从这么一项举措里管中窥豹,就能看出这次的筹委会主席有多会赚钱。

虽然世界上也有不少抵制奥运会商业化的反对声,甚至让奥运会的起源地雅典直接拒绝了在境内传递火炬。

但…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商业化,让奥运会得以起死回生。

知道洛杉矶84年是怎么得到承办奥运会的权利的吗?因为它没有竞争对手。是的,在78年申请这届奥运会的时候,只有美国的洛杉矶和伊朗的德黑兰提出了申请,结果中途德黑兰就退出了竞争,洛杉矶这边的州政府其实也不太想承办,险些造成这届奥运会没有城市愿意承办的尴尬。

更尴尬的是,在申奥成功后,洛杉矶州政府还是强硬的出台了一项新法律——不准动用州政府的公共资金来举办奥运会。

可想而知在此之前,承办奥运会有多么坑钱,让洛杉矶州政府未免自己破产,只能出此下策。

国际奥委会在和洛杉矶州政府多次谈判后,也只能让步,第一次把奥运会的承办交给了私营企业筹办。因为如果他们不退步,这届奥运会就只能停办。

这也就让这一次的洛杉矶奥运会,变得充满了资本家的味道。

萨巴蒂诺在当初听威廉给温蒂解惑的时候,不再自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威廉自然不可能错过他表哥这样难得的“不体面”,他眯眼审视的看着萨巴蒂诺:“不要告诉我,承办奥运会的事情,你也插了一脚。”

“是微软在洛杉矶的分公司插了一脚。”作为年年在国际市场上被告垄断的微软,私营企业性质的洛杉矶奥运会筹委会,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大一个金主呢?威廉在78年年底、79年年初刚到洛杉矶的时候,萨巴蒂诺之所以能有那么多时间的陪他一起待在洛杉矶,就有为84年奥运会筹备组织工作的原因。

“而你从来都没打算告诉威廉这个?”温蒂对萨巴蒂诺这个大boss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微软有很多投资,我不可能告诉威尔所有。”萨巴蒂诺警告的看了一眼温蒂,然后讨好的对威廉道,“当然,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一定会知无不言。”

威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萨巴蒂诺和他的合作伙伴盖茨(盖茨跑的是华盛顿段,已经跑完了)愿意露脸跑火炬传递,终于有了一个比“微软十分注重体育健康”更加靠谱的理由。威廉一向不太关注萨巴蒂诺的网到底铺的有多大,他如今也不打算关注,他只关心一点:“那为什么我也要交钱?1英里要缴3000美元!”

萨巴蒂诺耸肩:“我也缴了,亲爱的,一码归一码,在生意问题上,哪怕是我自己用,也要掏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预计能靠奥运会赚取2亿美元的纯利润。”

“2亿?!”温蒂当时的眼睛睁大到都快要脱眶而出。

2亿的纯利润放在哪里都不算少了,特别是在有之前不断亏损的几届奥运会做对比的时候。最主要的是,筹委会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他们能达到盈利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赚不了多少。那明显是在哭穷啊!萨巴蒂诺这个才是真实数据。

连威廉都有点小眼红,要知道他的阿森纳俱乐部,卖足球门票和队服周边,一年都不见得能有这个数字的利润,有2亿美元的话,他们能买多少大牌球星啊!

注意,利润和销售额可是有很大差距的。

萨巴蒂诺耸肩:“彼得,哦,我是说筹委会的主席尤伯罗斯,他找了个冤大头,好吧,是很多冤大头。其中仅电视转播权,abc就为此付出了2.25亿的代价…剩下的可想而知。”

温蒂再没有任何时候会比此时更加庆幸的觉得,78年的平安夜,她抱对了好大的一条大腿。

萨巴蒂诺比筹委会的主席尤伯罗斯还精明,不显山不露水的把钱给赚了,奥运会上还会拼命的给微软打广告,但洛杉矶奥运会的吸血鬼资本主义的骂名,却仿佛和萨巴蒂诺没有一点关系。

还是温蒂的黑人爸爸对自家女儿说过的那句话——要不说人家威廉一家会成为有钱人呢,犹太人的血液里流的都是金子。

第131章来地球的第一百三十一天:

在陪着萨巴蒂诺彩排完之后,威廉就马不停蹄的带着小表弟飞去了伦敦,参加《夺宝奇兵2》在伦敦的首映。

之前5月23日,在《我们是一家人》还没开机的时候,威廉就在美国参加了《夺宝奇兵2》的首映礼。如今来伦敦又参加一次,则是因为威廉和英国电影协会的大卫“王子”关系匪浅,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想为电影在英国的推广得到更多的便利,而大卫也想搭上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这两位好莱坞名导的线,威廉作为中间人,很早就答应了会出席,替他们彼此从中凑合凑合。

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毕竟双方都满怀善意。但人类就是这么奇怪,做一件未知的事情时,总觉得有个熟人在身边会更方便,不会被坑。

“这样的思维定式很糟糕。”β星人威廉如是说。

当然,威廉是不会坑自己的朋友的,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些地球思维其实并不科学。

但是电影圈就是这样,由一个朋友介绍来更多的朋友。彼此扩充利益共同体,无论是处于友谊还是互惠互利的自身利益,威廉都不可能推掉这次的伦敦之行。

而威廉之所以会带上路西维德一起,是因为这个小家伙抱着威廉就不撒手,威廉没辙,只好拖家带口的去工作。

萨巴蒂诺并没有出面阻止,因为他也跟着来了,根本没有立场说路西维德什么。

伊莉莎白姨妈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因为她希望威廉能够知道:“孩子不只代表着好玩,还代表着无穷无尽的麻烦。”

要么威廉想办法平衡工作和路西维德之间的时间比例,要么威廉就只能妥协,与伊莉莎白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

好吧,伊莉莎白姨妈其实更想达到的是后面一种目的。她信心满满,对住在纽约郊区的爸爸表示:“威尔很快就会放弃的。到时候他就会明白,还是咱们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他不能那么没条件、没原则的宠着维德。”

老伯恩斯坦虽然也认为他们更正确一些,但是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威廉不会妥协:“威尔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特别是在他觉得他才是正确的时候。”

伊莉莎白不信:“威尔才多大?他根本没那个耐心,他之前觉得无所谓,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经历过维德闹腾的时候,在他的印象里维德永远是可爱的、好玩的小表弟。相信我,这次伦敦之行会改变很多东西。我们都是过来人,爸爸,你也明白的吧?当孩子和事业有冲突时,该如何抉择。”

一如老伯恩斯坦和伊莉莎白年轻时一样,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事业。

为了孩子放弃事业什么的,只会两败俱伤。就像是中国的那句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而伊莉莎白和老伯恩斯坦坚信,只有斯巴达式的铁血教育,才能真正教出足以掌舵两个庞大家族的合格继承人。

哪怕孩子小时候不懂,会痛苦、会怨恨,但长大了他就会明白了,就像是长大之后的伊莉莎白和萨巴蒂诺。

萨巴蒂诺刚巧也在飞机上想到,他绝对不会再让他母亲和外公得逞,把他悲惨的童年复制在他弟弟身上。

虽然萨巴蒂诺很不爽路西维德和他抢威廉,但…无论如何,路西维德都是他弟弟,他不可能放着他不管。

在这点上,威廉的回答是,拽过萨巴蒂诺银绿色的领带,给了他一个深情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