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从未那么高兴过。

她是说,她经常看电视剧和电影里会这么演,男女主角抛弃一切顾虑,不需要再被任何婚礼压力束缚,只是凭借着一腔热情,没有任何准备的就去拉斯维加斯结了婚,女方需要付的只是办理结婚证的几美元(西方的婚礼一般是女方掏钱)。但是,她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她身上。

莉莉的一生充满了计划性的,她是那么的循规蹈矩,以至于母亲在怀着她的时候,她都是严格按照怀孕手册上的每一步走的,没有出一点错。

莉莉无法想象她偶尔出格一次会怎么样。

然后,事实告诉了她,出格的感觉…挺不赖的。她一点都不后悔和特助先生做出这样的举动,别人婚礼上有的她都有了,她婚礼上又的,别人可未必有。

这才是符合一个事业女性需求的婚姻,不是吗?不浪费时间,又有了足够的激情。

温蒂在电话里对这样的婚礼也是充满了期待:“真好啊,既不耽误上周的工作,也不耽误这周的,如果我的婚礼也能这样就好了。”

可惜,无论是劳伊,还是黑色皮肤的怀特先生,他们都是死也不会答应的。

三线电话那头的米格和威廉对此没什么感觉,他们是走的是一条——最起码目前来说——不能结婚的路,婚礼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根本无所谓。

“闪婚的效果真的这么好吗?”米格甚至对此持怀疑态度,有哪个女人不向往着一场盛大的婚礼呢?这么匆匆忙忙的,哪怕最初因为一时的脑热而答应了,事后也肯定会后悔的吧?绝对会后悔的,他们甚至连个像样的订婚典礼都没有。

威廉表示:“这么说吧,特助先生和莉莉女士如今又重新燃起了最开始恋爱时的黏糊劲儿,你觉得效果好吗?”

身边所有的人都快受不了这对爱情鸟了。

特别是被破坏了“搭顺风车计划”的萨巴蒂诺和劳伊,他们无疑是最不开心的那两个,再加上被结婚狗毫不留情的万点伤害,他们没有狂化已经是涵养好的证明了。

拉斯维加斯的闪电结婚,很显然是不能在再他们这个小团体内里重来一遍了。

第一遍叫创意,第二遍就叫敷衍了。

这样没有任何一丁点参考价值的婚礼,让缺乏浪漫细胞的萨巴蒂诺和劳伊,生吃了特助先生的心都有了。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谴责说,‘你竟然真的敢不给我们占便宜,我不管,你不给我想出个新招,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他们只会说:“我以为你结婚的时候,我会是为你保管戒指的bestman(伴郎)。”

“私奔”可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情。

“你?!”萨巴蒂诺和劳伊一起看了彼此一眼,眼神里对对方的鄙视不言而喻,“哈,你在开玩笑吗?”

“我才是他的bestman。”x2

特助先生在内心里默默给自己最可爱的老婆莉莉点了个赞,引发伴郎大战,实在是个隔岸观火、让自己置身事外的好招!

有老婆和没老婆的区别就是这么明显,有老婆的幸福,单身狗是不会懂的!

由于特助先生的出其不意,萨巴蒂诺的求婚计划只能自己从头一点点的规划了,这让他觉得他这辈子都求不了婚了。

而不论萨巴蒂诺是怎么想的,威廉都在按部就班的走着他的人生。

威廉终于做出了决定,在小表弟路西维德和事业之间,他选择…

…两者都要。

谁规定的家人和事业不可兼得呢?

比起还没开始做就怯步,威廉更相信事在人为,他一定能找到办法平衡好陪伴家人和用在工作上的时间的。从路西维德出生到现在,威廉自我感觉做的一直不错,他没有放弃自己事业,也没有冷落了路西维德。

“我就是这么贪心的一个人。”威廉开诚布公的和他的利兹姨妈谈了一次,希望能借此获得来自伊莉莎白的更多支持。

伊莉莎白看着威廉,认真道:“你确定真的要这么做吗?”

“我确定。”威廉点点头,神色再认真不过,事业和家人对于他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声长叹后,伊莉莎白姨妈妥协了,她起身抱住了威廉,拍了拍他单薄的后背,无奈道:“真是败给你了,你是不是早就算准了我总是没办法拒绝你的所求,恩,angel?”

“我算不准这个,但我知道你爱我。”威廉的眼神里充满了狡黠的目光,“而且我相信,你也不介意我去更多的爱维德。”

伊莉莎白看了一眼在旁边泡沫垫子上和棉花糖正玩的正欢的小儿子,勾起红唇,眼角流露出不经意的深厚母爱:“好吧,好吧,我们家大概要出来一个历史上最奇怪的家主了,希望他败家的程度能慢一点,足够他儿子再把这个家撑起来。”

“维德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家主的,我妈妈和爸爸总说,无数历史都告诉了我们,不是苦难才能让人成长,爱才会。”

因为有爱,因为要守护所爱,人才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你爸妈都是童话故事看多了的典范,理想国的傻瓜国王和王后。”伊莉莎白姨妈毫不客气的吐槽道。虽然她觉得永远真善美的幼妹很可爱,很小公举,但是她也必须承认,他们家当年对妹妹的过度保护,导致了她三观形成时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但是…大概是傻人有傻福吧,伊莉莎白在心里想到,很傻的玛格丽特小公举,遇到了更傻的败家子爱德华,然后一起养大了个活在理想国的威廉小天使。

最糟糕的是,威廉小天使还有一双让人根本无法对他说“不”的蓝眼睛。

大家一起活在理想国里,早晚有天会出事的。伊莉莎白姨妈第一千字在心里这么告诉自己。然后,她的心回答她,你也不想从理想国出来,不是吗?她大概是真的老了,心才会柔软成这幅模样。

于是,最后,威廉一家五口一起住在了纽约。

威廉和萨巴蒂诺从大厦顶楼搬了出来,斥巨资在上东富人区买了一栋带花园、网球场和游泳池的豪宅,土地归个人所有的那种。

第五大道向东,列克星敦大道向西,是全美最昂贵的住宅区,有纽约黄金海岸的别称。这里居住着真正有钱的富人,独立成栋的别墅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少会出租或外卖。萨巴蒂诺能买下这里的一独栋房子,不仅代表着他的财力,更象征着他越来越大的权势。

威廉和萨巴蒂诺的邻居都是最起码身价上十亿美金的来自全球各地的富豪。离老伯恩斯坦在曼哈顿的宅子,和玛格丽特从小到大孤单长大的别墅都不算远。唔,好吧,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离老伯恩斯坦那些“老钱们”所在的地址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就是y和y所很难逾越的距离。

威廉家右边的邻居是来自中东的石油大亨,据说还是沙特阿拉伯的什么什么王子;左边则是华尔街的“股神”(巴菲特那种感觉的),但他们依旧也只能住在这边,不太被老伯恩斯坦那边的“老钱们”接受。

简单来说就是,在老钱们眼里,他们都是暴发户,无论这个暴发户有几百亿美金的身家,暴发户就是暴发户。

萨巴蒂诺其实可以凭借勒森布拉家主的身份在“老钱们”那边买套房,但是…他为什么要去呢?

到了萨巴蒂诺如今这个身份,已经不是他去追逐权力贵气,而是权力贵气追逐他了。

最重要的是,威廉没有看中“老钱们”那边的房子。

“太小、太阴森又太古板了,不利于维德的成长,会给他造成心理阴影的。”威廉如是说,“如果我们要搬去那里住,那我宁可去住卡尔(老伯恩斯坦)总有黑x党出入的房子,或者不搬家,就在大厦顶楼住。”

“亲爱的,我也长在那个街区。”萨巴蒂诺在最初买房的时候,提醒道。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要搬去住,不能让维德再重复你的杯具。”威廉则是这么回答的。

“…我哪里不好?”萨巴蒂诺第一次意识到,他表弟原来有不喜欢他的地方!到底是哪里?!他马上改!

“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浑身上下都布满了‘我很严肃古板,有事没事都别惹我’的信号。你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还要传统刻板,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你想维德也变成那样吗?”

“…”现在改还来得及吗?当个幽默乐观的美国胖纸。

很显然是来不及了。萨巴蒂诺的性格是历经两辈子定的型。他看开的也很快,他是说,他都这个样子了,威廉当初还有勇气爱上他,这不正说明了威廉对他是真爱吗?无论他什么样,哪怕是威廉本应该十分不喜欢的做派,威廉都依旧爱上了他!

如果这都不算是重生的奇迹,那还有什么是呢?

老伯恩斯坦依旧长期住在他郊区的大庄园里。周末的时候,威廉等人会齐聚那套房子,和老伯恩斯坦共享天伦,剩下的时间则给足了彼此“工作”的空间。

说真的,虽然老伯恩斯很喜欢威廉,但要是乍然让威廉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陪着他,他反而会不习惯。这样有聚有散的距离,才刚刚好。

伊莉莎白姨妈则飞回了意大利,她为了小儿子在美国耽误的时间已经太多了。在维德彻底适应后,或者说,是威廉彻底适应了维德之后,伊莉莎白就觉得,该是她放心回巴勒莫忙她的工作的时候了。她已经打好了注意,接下来的很多年大概要开始过上半年美国,半年意大利的生活了。

在搬入新家后,一通来自美国空军的电话,打乱了这样的平静生活。

第134章来地球的第一百三十四天:

国防部海军部门办公室的电话打来,要找的人自然是萨巴蒂诺。

“我一直以为你是和陆军在开发黑科技。”威廉一脸诧异,什么时候从陆军换成海军的?而且还是直接从五角大楼的国防部打开的,感觉很刷时髦值啊。

萨巴蒂诺摇了摇头,只是否定了威廉的猜测,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知无不言。

和微软合作的军方,确实是隶属于国防部没错,但那是个极其特殊的下属部门。既不属于陆海空三军,又与他们都有合作,只与最精英的那部分合作,还牵扯到了科学院和nasa的多方部署。至于具体的工作嘛,只能说真的是事涉国家防御没错,但防御的对象有些…诡异,威廉还是不知道为好,免得他一时好奇心过于旺盛。

威廉对着萨巴蒂诺,在自己唇边比划了个拉拉链的动作,表示话题到此为止,他还是明白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的。

威廉只要知道,萨巴蒂诺参与的这项秘密工程,兜住了老伯恩斯坦过往全部的黑历史就足够了。

他们都会很安全。

“你也会很安全的,对吧?”威廉寻求着萨巴蒂诺的肯定,这是他唯一的所求。

“当然。”萨巴蒂诺充满自信的点了点头,上辈子走错的路,他这辈子会一一掰正。好比强化自身的身手,也好比不再让老伯恩斯坦在90年黑x党没落时也跟着一起进监狱。萨巴蒂诺现在和政府、军方牵手着不止一个项目,暗杀他几乎就是与政府军方为敌,连老伯恩斯坦盛极一时都不敢这么不给面子。

10月底,赶在万圣节之前,在历时五个月的拍摄后,米格等制片组的人终于带着剧组全员回到了美国。

几位客串的美国老艺人,早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分批回国了,她们的戏份其实不算多,集中拍摄之后,杀青的速度也很快。

一家人的拍摄,其实比计划中要晚了一个多月。因为在拍摄中途,8月底的时候,奥黛丽.赫本的母亲艾拉女男爵去世了。奥黛丽伤心欲绝,米格给了奥黛丽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期,然后这才重新开始拍摄。奥黛丽当时倒是很敬业的想要完成拍摄工作,但是米格却坚持不开工。

艾拉当初对促使奥黛丽参演一家人,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如今她去世,还硬要奥黛丽收起悲伤演电影,那就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米高梅这边也是想和奥黛丽善始善终,所以便没有太催促剧组。

最主要的是,剧组耗的钱大部分都是威廉和他表哥出的资。只要威廉乐意,谁又管得着呢?电影开拍的早,离他们约定上映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米高梅自然是不着急的。

好吧,剧组也不算是彻底不开工的,只是不拍奥黛丽的部分而已,他们最终调整了拍摄计划。先集中把“安娜”为掩护他们死去后,“玛姬”遭受苦难以及和“卡尔”辗转逃往美国的戏份给拍完了。这本来是打算最后回美国再拍的部分。

这是整部回忆体的电影中,有关于过去故事的全部。

镜头结束在玛姬和卡尔以及年幼的伊莉莎白登船,正准备以一家人的身份前往美国。

为了完全还原历史,米格特意带着相关的演员和剧组成员,奔赴了当年老伯恩斯坦三人登船的港口。雇佣了很多当地的临时演员,尽己所能的还原了那一段人心惶惶的苦难史。

在“卡尔”把船票递给检票员时,检票员用带着口音的英语问:“三张中等舱船票,这就是你的妻子和女儿吗?”

“卡尔”回头,看了一眼紧紧抱在一起的“玛姬”和小女儿“伊莉莎白”,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是的,她们都是我最重要的家人。”

“上帝保佑,你们一家三口竟然都逃了出来。”

“是啊,上帝保佑。”“卡尔”苦涩一笑,眼神里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痛苦与沧桑。同样的船票,不一样的登船人员,这是只有埋葬在他们“一家三口”心中的秘密。

“妈妈,我冷。”不得不早慧成熟起来的“伊莉莎白”依偎在“玛姬”怀里,用一声清脆的童声叫醒了陷入回忆的“卡尔”,让他不让人看出太多端倪。

“卡尔”果然也很上道,推着“妻”女道:“冷就快点上船吧,到了美国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船员自信的跟着说了一声。

偌大的邮轮发出汽笛的轰鸣,夕阳下,大家坐着中立国的船,充满希望的前往了过去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新大陆。

本来在米格的剧本预计里,他还会拍“玛姬”产子,以及她最后为保护两个女儿死在枪林弹雨中的残酷事实。

但是最后,由于奥黛丽母亲的乍然去世,米格也不知道在经过怎么样的一番思想挣扎,临时起意决定修改剧本,把关于回忆部分的结尾结束在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所以他们这才有了预算,租用真正的港口拍摄,而不是采用在摄影棚和后期制作的方式。

米格这份任性的坚持,自然是在有威廉的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米格回国后,威廉特意带着路西维德和棉花糖去了洛杉矶见他;温蒂也抽出时间参与了这次聚会。《妙探出更》的后期忙的差不多了,已经定档于12月5日上映,赶了个最早的圣诞档,所有人都对电影的票房十分看好。在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今天,电影只剩下了按部就班的宣传和各种各种试映会,温蒂终于有了时间出来联络感情。

聚会的地点定在了帕萨迪纳的“小木屋”。

帕萨迪纳是洛杉矶的卫星城县城之一,“小木屋”则是属于萨巴蒂诺的房产,《那个男人来自地球》曾经就诞生于这里。

如今,米格要借用这座充满了历史感的“小木屋”主楼,完成他电影开头和结尾的拍摄。

为了迁就米格,也是为了拍摄方便,三人索性就把他们的聚会定在了这里。等威廉结束了白天的拍摄后,晚上就是属于他们三个人还有一个孩子一只猫的时间了。

威廉白天的拍摄?

是的,威廉白天的拍摄。

还记得吗?之前米格好不容易才说动了威廉,同意客串一下《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在电影里饰演他自己。

除了在柏林临时起意的那一幕以外,威廉大部分的戏份都在“小木屋”这边。

温蒂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剧组刚刚收工不久,她刚好赶上了吃晚饭。如今温蒂也有了自己的车,沃尔沃760,别称“瑞典肉丸”,在家用旅行车开始流行起来的80年代,是一款十分受欢迎又实用的家庭车型。就是不太适合女士开,天知道她看上了它什么。

把沃尔沃停在门口时,打扮时髦的温蒂走下车来,将墨镜滤过刚染过的红色卷发,仰头看向主楼,对来迎接她的米格和威廉道:“我站在这里的时候,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当年尼尔和他那个年老搭档的话,‘小木屋,恩?’”

“去过勒森布拉古堡,你就会对‘小木屋’这个定义毫无疑义了。”威廉耸肩。

威廉怀里的路西维德也模仿着自己的表哥,很努力的“耸”了一下肩,虽然更像是全身抖动,小模样简直可爱死个人。

“嘿~维德宝贝儿~会说话了吗?”

“早着呢。”维德现在才八个月,小女孩在这个年纪一般已经能蹦出简单的类似于爸爸妈妈的单词了,小男孩嘛…大多都还处在胡言乱语的阶段,说着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外星语言。

路西维德对米格和温蒂十分陌生,不过在温蒂和米格开口后,他还是很给面子的更加欢快了一点,表达了他对经常在电话里听到的这两个声音的熟悉。

“让姐姐抱抱,好不好?”温蒂一直在努力的逗着路西维德。

女性对待柔软的生物,大概天生是要比男性更加温和一些的,最起码在温蒂还没到之前的时间里,米格就没对路西维德表达多么想要亲近的意思。米格肯定也是喜欢路西维德的,从他大包小包在德国特意给路西维德买回来的各式礼物里,就足以看出他的心意,他只是、只是…就是不太爱和孩子亲近。

温蒂一边积极逗着不怎么肯让她抱的路西维德,一边感慨:“真不知道米格这种不爱亲近人的性子,到底是怎么和教堂里的孤儿们打成一片的。”

“长得好。”威廉一语中的。

看脸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连路西维德都不能免俗,温蒂那么想要抱他,这死小子都不屑一顾,他反倒是对米格的妖孽脸情有独钟。奈何美人高冷,属于这辈子都不会要孩子派的,米格只是意思意思的抱了一下路西维德,就快速脱手,对他敬而远之了,完全无视了小家伙眼中的渴望。

威廉看着他们仨人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恋”,也不帮忙,就在旁边偷笑,那真的是好玩极了。米格的避之不及,和温蒂的求而不得。

最后,在闹腾了一阵后,威廉才接手小表弟,戳了戳他饱满的额头,问他:“你说你这叫不叫‘贱’,恩?给你的你不要,不给你的你偏要。”

“哼!”路西维德终于发出了一个用对了地方的语气助词。

第二天,一家人剧组正式开拍,昨天一天其实都在布景,以及取景试拍。

威廉穿着自带的高定西服(这个剧组真的特别抠门,连演员的服装都不给准备的),把路西维德和棉花糖都放在了大厅的地毯上,正对着莫奈为他曾外祖母和外祖母母女画的人物肖像。

莫奈晚年有很严重的白内障,画什么都像是雾里看花,好比他最经典的睡莲系列,但是正也是这份雾里看花,反而达到了一种艺术的全新境界。

安娜曾外祖母母女俩的肖像画,大概是莫奈晚年最清晰的作品了,虽然…也没能真的清晰到哪里去。

但是那份隐隐绰绰的朦胧,在阳光下,反而透着说不上来的晕染出的温馨。

在米格的镜头里,只有威廉弯下的纤细腰身,不盈一握。路西维德穿了一身十分漂亮的宝宝服,他和系着与他同款颜色蝴蝶结的棉花糖倒是一直都有正脸出境,那份扑面而来的呆萌清晰到让路西维德将其标记为一辈子的黑历史。

路西维德昨天白天已经适应了一天的摄像机,一点都不害怕那些黑色的镜头。其实昨天试镜的时候他也没害怕,因为平时在家里,威廉没少给他和棉花糖拍家庭录像。

威廉拿着玩具哄路西维德:“过来,过来~”

路西维德稳坐在对面,一脸“朕就不过去”的霸气样。好吧,八个月了,不仅还没学会说话,连走路和爬行都不行的路西维德,让威廉和萨巴蒂诺一直都在避免听到一个可能——这瓜娃子有点笨。

幸好,米格的电影里也不需要路西维德会走,只需要他在镜头前卖萌就可以了,重点还是他身后一楼半的楼梯墙上,那副比人都高的巨大油画。

现场有工作人员正在负责念旁白,后期制作时,这段旁白会由威廉重录。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电影内容,米格采用的是倒叙的模式,先拍威廉和他表弟,然后进入故事剧情,最后再拍一回威廉。中间还穿插了威廉和玛姬外祖母的时空交错。

本来在米格的设想里,倒叙旁白叙事人最好是老伯恩斯坦和威廉,但是很显然的,老伯恩斯坦是不会参演的。

所以最后只能把讲故事的人换成威廉,然后把听众换成不懂事的路西维德。

谢天谢地,勒森布拉家族还有路西维德这么一个好哄骗的成员能够出镜,要不米格就只能努力挖掘威廉独角戏的演技了,那一定会是一场灾难。

灯光、录音和摄像已经全部就位,负责打板的人被温蒂顶替,随着米格一句“”,电影正是开拍,镜头缓慢推进。

威廉始终只有一个引人遐想的背影,偶尔那双纤细白皙的手也会乱入出镜。

旁白念道:

“‘你是哪国人?’

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

但我却总是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因为…

我18岁时孤身从英国到了美国。

但我的母亲却是二十年前从美国跑到英国的。

我的母亲总说,我外祖母是在二战时从德国逃到美国的。

而我的曾外祖母则是在一战后,从法国搬到的德国。

你说,我算哪国人呢?大概都算是的吧。”

荧幕里,威廉见哄不来路西维德,只能无奈的上前,抱起了哪儿哪儿都是圆圆的小婴儿,逗着他:“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走,玛姬外祖母和安娜曾外祖母该多失望啊。”

在威廉说着的时候,镜头已经缓缓聚焦了巨幅的油画。

“看,她们都在看着你呢。”威廉道。

旁白继续:

“这幅由莫奈亲自作画的油画上雍容华贵的女士,就是我的曾外祖母,玛丽安娜。如果你稍微熟悉一点法国,你就会知道‘玛丽安娜’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铜像,遍布法国市政厅or法院门口,因为那象征着“共和的胜利”。

讽刺的是,有着这样名字的曾外祖母,却是个实实在在的贵族后裔。她从小就是在一个刻板守旧的贵族后裔家庭长大的,她一点都不喜欢那里,觉得老宅又阴森又冷漠。

她同样不喜欢别人叫她的那个显得更正式、更贵气的全名,总是以安娜自称,因为她觉得短名字会显得亲切一些。

画像里穿着蓬蓬裙的金发小女孩叫玛格丽特,是我的玛姬外祖母,她也喜欢短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