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茫然点头答应,之后林美就发现当班上再有纪律问题时,何棋和郑凯都跑得很快。有次自习课大家讲话,张煦猛得一拍桌子,然后甩着拍疼发麻的手坐到讲台上去当镇山太岁了。

赵老师也更喜欢吩咐郑凯跑腿了,然后殷殷问候林美:“最近的课难不难?吃力不吃力?”

林美哭笑不得的赶紧谢过老师的关心爱护。

郑凯还怕林美误会他“夺权”,跑来解释说:“这都是赵老师爱护你!还把我叫去教育一顿说我不爱护同学,没有绅士风度。”他冤枉……青天何在?他不觉得林美震不住班上的人啊。

林美欣慰拍肩说:“这是组织上信任你啊,加油。”

☆、第45章

林美周末回家,这一周最后两天班里大家都在讨论文理分班,所以她一到家林妈妈一手接过她的书包提兜,一边问她:“你以后是想读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啊?”她立刻就反应过来说,“我想读文科。”

林美本来挺坚定的,现在也依然坚定,就是有一点想听听别人的意见,就说:“妈你说我读文好还是理好?”

林妈妈把行李里的脏衣服倒到沙发上,对她说:“你们班主任赵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你的成绩读理科比较有利,而且理科好升学。”

林美犹豫道:“但女生读理科,日后不好就业。”这是事实。别看在学校时女生在理科上稳压男生,但在就业上,除了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女生可以有一席之地外,大部门的普通女孩子都要在毕业后面临就业难题。

林妈妈本来被赵老师说服了一半,但林美的话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从初中起,林妈妈就发现林美有目标,在初中时就在考虑大学的事,所以林妈妈并没有把林美的话不当一回事的强迫她听老师的,而是拍拍沙发说:“坐下,咱俩聊聊。”

现在才八点多,林美习惯了六点起床,在学校食堂享受了一顿丰盛又便宜实惠的早餐再准备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家也才不到八点。这个时间做午饭嫌太早,打扫卫生洗衣服也不急于一时,所以林妈妈和林美有大把的时间来讨论。

“你是怎么想的?”林妈妈问,“你们老师的话,你怎么想?”林妈妈有种盲目的相信老师是对的倾向,林美当着林妈妈当然不必藏着掖着话说半截,就道:“赵老师是物理老师还是副校长,理科班日后就是他带。我估计他跟二班的董老师还有竞争关系。”

林妈妈马上懂了,“哦,这么说他是想让你们这些成绩好的都去理科班?”

林美点头,“二班也是这样,听说董老师天天在自习课上跟他们说心路历程,说董老师现在对他们好太多了,还买烤红薯请学生们吃呢。”

要说董老师这个画风吧,林美觉得稍嫌酸了点……早晚自习都要说上五分钟左右的心灵鸡汤,听多了会腻吧?当然烤红薯很好吃啦,不过赵老师是不会说“下晚自习大家又冷又饿食堂又不开了,捧着烤红薯又暖手又香甜是不是很好啊”这种话的,改天赵老师要是想法变了也来一段,会让人起鸡皮疙瘩的。

林美想像一下都有些要醉了。

回想起来赵老师当时形容董老师的话就有点那什么。要是董老师在面对同事时也是这画风,她就能明白为什么赵老师跟董老师不对盘了:两人完全是不同风格的。偏偏董老师在工作上还是赵老师的劲敌,这就跟一朵娇花样的男子其实是世界拳王一样诡异。

寝室里其实有人挖出了一个内情,就是赵老师当年和董老师一起竞争副校长,最后赵老师成功了,董老师无奈惜败于赵老师。但据说董老师在任命宣布以后不但没有沮丧,还在走廊上握着赵老师的手欣慰至极的说他一直支持赵老师,赵老师一定会超额完成教学任务!

大家也不算傻,都说董老师黑啊真黑啊,要是赵老师当副校长时省一的排名下降,那可是丢人丢死了啊。

所以赵老师在当上副校长后不少“以权谋私”,本来省一的班级排名没有这么明显,但赵老师硬是把一班排成了最好的班级,往下董老师的二班就只能屈居第二。一旦以班级为单位竞争变得白热化后,争学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越是好的学生,赵老师和董老师就越不会放手!

林美和林妈妈商量了一天,在晚上林美返校时,两人终于有个结论了。那就是先听赵老师的,县官不如现管。

最重要是林美先去书店把高考理综的辅导书给搬回来了,重新审视后,她认为高中理科并不是她应付不了的。林美原来的目标是浙大,但现在或者也可以往复旦清华试试?至于北大,林美还暂时不敢把目标放得那么高。

其实她会选文科,还是因为她以前就是读文科。她再选文科也是因为想着走老路更轻松点儿,如果选理科,那就是跟她原本的人生完全不同的一条路了。

她真的有这个勇气吗?

林美真正的隐忧就在这里。选文科,她能进比以前更好的大学,节省留学的时间,尽快工作,她的人生会比以前提前至少两年达到她当时的高度。

只要想到这里,林美就觉得自己走的是一片坦途。

但选理科,给她的吸引力同样巨大。她总想着如果这次她的人生换一条路走,是不是会完全不同?她能够重来一次,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改变人生?看看完全不同的风景?难道她回来一趟只是为了再把老路再走一遍?

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啊。

后来她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如果选理科在大学发现行不通,她也可以尽早转向。她有这个资本,她知道自己会走什么路走得顺畅,那她为什么不能先转头去别的地方逛一逛?如果不行,再转回来继续走老路也不是不行啊。

最多四年。从现在算起最多四年,或许根本用不了这么久,或许她到了大学后就会发现还是文科更适合她,那就再转文好了。用四年时间,给自己一个机会。

就像当年她去留学前,其实看着林妈妈十分期待的说着留学后回来就好了,工作就好找了,人人都抢着要等等。她却没那么自信,但她就是想“我才二十岁,给自己五年时间去试试看,如果不行,我还有回头的机会”。

当然想到这里时,其实林美又有些动摇,因为留学最终证明是弊大于利的一件事。但可能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吧?再次面临选择时,她总是想去看看陌生的风景,哪怕明知脚下的路更好走也一样。

当时如果不留学,她给自己的理由是其实留在国内更好,妈妈需要她,她一去几年不回来,只留林妈妈在家实在不放心。但她最终决定出去闯一闯,因为不闯,她可能会变成一个胆小鬼,失去冒险的勇气。这对她来说更可怕。如果人没了心气,只想固守,那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她也是这么想的。

但好歹这次,她的损失会小一点。不像当年留学回来后那么惨烈。

老话总说年轻人应该多闯闯。

林美回到学校,放了行李就去上晚自习。赵老师在教室里看到她过来,把她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袋话梅塞给她,随意道:“别人给的。你回去跟你妈妈商量过了吗?选文还是选理?”

林美拿着话梅觉得画风不对,说:“选理。”

赵老师满意点头,拍拍她的肩说,“行了,回去上自习吧。”

周罄他们也都被赵老师约谈了,有的甚至是在走廊上叫住,赵老师直接问以后是打算走文科还是理科,被问到的人无不受宠若惊。主要是赵老师的风格就不是那么事无巨细的妈妈型班主任,他这么一关怀,就显得格外难得些。

周罄说:“咱们这些人只有梅露似乎是打算选文科。”

梅露打算去留学的事,林美没跟别人说过,连周罄都不知道。所以大概只有她觉得不太意外。而郑凯却据说跟梅露大吵了一架。

“啊?!”林美惊讶道,“郑凯干嘛跟梅露吵?”她一下子反应过来!联想起开学时郑凯居然知道梅露在上学——虽然这个消息是错的,梅露当时在北京上补习班。不过似乎也说明郑凯跟梅露关系不太一般。

“他们两人……”林美跟地|下|党接头似的隐晦的用眼神示意。

周罄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卧槽。”林美免不了蹦出来一句这个。

这可真是太意外了。“我记得他们俩在中学时没这事啊。”当时班里谁跟谁谈基本都知道,小恋人之间的情窦初开怎么瞒得住人?

“好像是中考之后才好上的。”周罄说,“中考后他们俩的成绩都不如预期嘛,可能就说得多了点,何棋说郑凯那阵常常打电话给梅露,她也给他打。后来就成了嘛。”

电话传情。

林美注意到另一件事:“何棋跟你说的?”她用“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交待一下?”的正义目光看周罄。

周罄狠狠一巴掌险些把她从床头拍到床里去,用超大的声音说:“哪有啊!!!”

林美捂着发麻的肩先跑远了再义正言辞的说:“周罄,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你快把我拍死了,说你跟何棋没事谁信啊?

然后周罄从寝室追杀她到教室。

林美一冲进教室就看到何棋跟张煦和郑凯正在一起哈哈笑着说话,刚张嘴就被赶上来的周罄捂着嘴押出去了。

周罄把林美再次从教室挟持到一楼操场背面,吹着凛凛的寒风,周罄的脸红得简直让人一看便知内情,她努力严肃的说:“你不许说!”

林美的笑止都止不住,不顾嘴里灌风哈哈得笑弯了腰。

最后两人又像好姐妹一样紧紧粘在一起手挽手的回去了。因为毕竟是教室里暖和嘛,这种天在外面吹风太SJB了。

再次进教室,何棋在那边看了好几眼,终于忍不住担心的过来,看看周罄看看林美,问:“没事吧?”

周罄的表情是既有生气又因为见了男朋友忍不住要高兴要温柔,就似嗔非嗔的来了句:“你管!”

林美好笑的发现何棋的神经粗了些,他被这么一说,挺没意思的说:“算我多管闲事。”

周罄看他这样又生气了。但不能林美想办法做个红娘鹊桥什么的,何棋过去一趟又悄悄回来趁人不备往周罄的书斗里塞了一包花生。看到林美还说:“你们一块吃。”然后若无其事的走了。

林美看张煦几个早就发现了,张煦还含着手指吹口哨,可惜,吹瘪了,光出气没出声。引来一片嘲笑,张煦毫不在意的继续换手指吹,一边说:“你行你来啊!”

于是赵老师进来看时见那边三个班委一起比赛吹口哨。他往那边一扫,张煦何棋三人立刻乖的跟小白兔一样从桌子上下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赵老师没当回事,就隔空点了他们几下,还笑来着。

难怪男生们喜欢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46章

期中考那天是雨夹雪,比下雪还冷。天一直阴着,十点了还没有出太阳。教室里所有的灯都开着,感觉像下午上自习时的教室。

附中的期中考和模拟考很有考试的气氛,当时学校和老师都希望让大家能习惯这种紧张感,这样到真正考试的时候才能放松下来。但省一的期中考搞得跟一般的随堂测验似的,前一天各科老师都还在讲新课,不但没有带他们复习的意思,连重点都没划。

还有老师故意吓人,赵老师就说:“我出的题保准你们谁都猜不出来!”

一班的人基本上都有划重点的天分,各人学习方式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考虑什么题会出小题像填空选择,什么题会是大题,哪些题会有侧重等等。就算老师不给重点,他们自己翻翻书都会心里有数。

林美早在知道有期中考的时候就时刻准备着了,只要是课堂上老师们再三提过的,她都会标上记号。现在整本书快学完了,再从头翻的时候什么题容易出重点,心里都有数了。

林美猜赵老师可能会走大题量、大难度的路线。虽说一般而言题量和难度应该只取其一,但从附中的老师身上她就明白,老师会在平时学习时给他们加大难度和题量,这样到中考时才能游刃有余。

赵老师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而且他的性格在这里摆着,他还想借着这次期中考刷人,他不是那种学生越多越好的老师,他要求的就是少而精的策略。那结论就呼之欲出了。

有天,林美晚自习的时候来得早,班里只有五六个人。赵老师刚好过来,拿着她的物理书翻了翻,然后伸手管她要笔,站在那里边翻边划再折起,然后划完扔还给她。林美事后看到书上赵老师狂放的笔迹在她的课本上圈好几道题,跟她划下的重点有六七分重合,而且全是她猜的会出大题的公式。

等赵老师一走,这本书就被同学拿去分享了。

林美看到物理卷子上赵老师替她画的几道就是后面的大题不禁内牛满面。赵老师真是个不拘一格的人。

大概是托这些大题的福,一班的物理成绩遥遥领先于二班。

林美认为她书上的题应该已经整个班都划了。女生这边是由她的寝室向别的女生寝扩散,当然范围只限定在一班的寝室。男生那边有周罄这个“叛徒”,再加上当时在教室里的几个人都借了她的书,所以她认为这个“泄|题”的范围还是很大的。

林美等六人物理是满分,这一科平均分比二班高了十四分,这个差距真是有点夸张了。不过二班的英语、语文、政治等课也比一班考得略好。林美在语文上被作文拉分了,不过其他几科都是满分。算是保住了她最高分入学的脸面。不然第一次期中考就掉下来,那她的中考也会被人质疑为“运气”。

同样是赵老师带物理课的四班和五班也都在物理一科上考得相当不错,但赵老师还是很生气。因为他泄|题对象主要就是四班和五班!就是为了怕他们考得不好给他丢脸!结果题都在课堂上讲过了,竟然还是有人犯错!

赵老师在一班讲课讲到一半时突然发感慨:“有的人,你就是把肉递到他嘴边,他都不知道咬一口!这种人以后也不会有出息的!我都在考试前特意讲的题,他们就不会想想这里头有什么?卷子还是我出的!就这都能错,还会有什么出息?!”

当时大家都觉得是在说他们,赶紧战战兢兢的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

总之,期中考赵老师的一班大放光彩。虽然在总科平均分上跟二班就差了一分半,但单科成绩他足以笑傲江湖!而且最让赵老师高兴的是,他带的物理是一班的学生考得最好,但董春河带的语文可是一班学生考得最好!

语文最高分是周罄,她的作文就扣了一分。这次的作文是“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抒情文”。林美后来读了周罄写的,文章真的很好。她以初春小河破冰为开头,最后写的却是她和父母之间的事,最后她写道“当我发现妈妈也过得很辛苦时,长久以来积在我心底如经年积雪般的怨恨,就像遇到了春天的冬雪一样,不知不觉的就消失了。当我想再去找回当初的心情,发现自己竟然再也想不起来了。我真的不再怨恨她了。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她并不是不爱我,只是她以为的爱就是给我更好的生活。在她的想像中,她虽然在我还小的时候离开了我,但当她把我接到美国以后,我就会原谅她、体谅她、理解她、认同她。所以她发现我拒绝去美国后,她惊慌失措了。她甚至“引诱”我喜欢美国和她在美国的家庭。我的小弟弟告诉我,妈妈答应他如果他在我来的时候对我友好,那她就会送他最喜欢的终结者玩具。”

“我是妈妈的美梦、她的童话,是她到美国后唯一的信念。可是最后,我和妈妈都长大了。她明白童话是不会实现的,而我还给她的现实就是:我不再怨她。我想,我和妈妈以后一定会重新认识彼此,成为真正的朋友和亲人。”

董老师在周罄的卷尾批了数百字的评语,还即兴赋诗一首,大意就是这篇文章太感人了,他看了以后数度洒泪云云。

林美跟周罄说:“董老师很喜欢你……”

董老师和赵老师虽然相看两厌,但董老师却还带着一班的语文。倒是赵老师很是敌我分明的不肯带二班的物理,他另外带了两个班,算是“替别的物理老师减轻负担”。

期中考过后,先是董老师悄悄把周罄叫到办公室,鼓动她报文科。周罄囧囧有神的回答说她想跟林美一起去理科班。董老师像哄小孩子装大灰狼一样说:“女生都是读文科的,理科都是男生多啊。不如你叫林美跟你一起来文科班吧!”

周罄回来跟林美学,林美伸手要贿赂:“我背黑锅了啊……”明明是何棋上理科班的原因吧?她知道周罄的爸爸会给她准备饼干。

周罄掏出来让她拿着随便吃,揽着她的肩说:“我还是跟你最好。他嘛,也就一般人吧。”虽然她确实跟何棋在谈,但要是何棋跟林美之中要她选一个,周罄肯定是选林美的。

然后由于二班的物理实在考得太惨烈,毕竟也是二班,学校还是相当重视的。所以学校校长特意请赵老师吃饭来劝说他接下二班的物理课。酒席上校长频频劝酒,赵老师被捧得足足的,勉强答应接下二班到高二前的物理。反正只剩半年了。

董老师也被叫来陪酒,在席间亲自敬酒以示他低头了,认输了。

等两人出去时,周围没人,董老师慢悠悠道:“赵国栋,你这手欲擒故纵玩得真不错啊。”要说赵老师不想教二班那是不可能的,但他就是要董老师求着他教才行。

赵老师喝得满脸酒晕,在下着雨夹雪的寒风中硬不肯穿大衣,头上还热得冒烟,他脚下绊蒜,半倚在董老师肩上,趁着董老师不备猛得伸手抬了下他的下巴!让他吃了个瓜子。

董老师不妨上下牙猛得一合!舌尖立刻就是一阵生疼!他推开赵老师捂着嘴连退好几步,嘶嘶的倒抽冷气,赵老师乐得哈哈大笑。董老师疼得眼泪花都出来了。

后面的人结完账出来了,一个人指着酒店外大惊的喊:“哎!哎!!”

酒店里的人都看到董老师勇猛上前飞起一脚把赵老师给跺倒了,雨天路滑,皮鞋也不扛滑,赵老师摔了个脆的。

一群人奔出酒店,还有酒店的迎宾和停车厂看车的都赶紧过去扶,还有刚刚把车开过来的司机把车一扔也跑过来扶。

校长看被七八只手拽起来的赵老师和气得脸都是硬的董老师,左右点点,还是转向赵老师:“肯定是老赵不好!老董多好的人啊!跟谁都没急过脸,就跟你不对付!”

赵老师头往下一耷,片刻就扯起了震天响的呼噜。装醉遁了。

董老师这下死活都不肯跟赵老师坐一辆车,校长只好让一个人陪着董老师打的回去,的费报销。

第二天上课时,大家就发现董老师说话说少了,还提了个大水壶里面泡了菊花。

二班的学生跟董老师的关系很好,关心的问他是不是感冒了?董老师指指嘴,“不小心咬到舌头了。”

学生问:“老师吃什么这么香都咬着自己了?”

董老师微笑不语,到一班上课就宣布随!堂!考!试!

一班的人整体惊呆了,边收书边问:“老师,不是才考过期中考吗?”

董老师温柔道:“期中考是期中考,随堂考是随堂考,不一样的。检验一下你们最近学得怎么样而已,别紧张,题不难。”

号称不难的题琐碎的气死人。幸好林美有个习惯,她喜欢把语文题分成:填空、单多选、背诵和阅读理解等几大项。在上课时看到跟人名地名年代或固定名词相关的就划到填空单多选去,董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一些琐碎的知识点,她也是这么划分。

期中考前刚做过总结,此时答起来还算顺利。

她这个习惯也影响了周罄,两人的卷子被董老师特意抽出来提前改,改完十分感叹。要么是这两个学生格外认真,要么是她们格外会抓题。

可惜,都不是二班的人。

期中考之后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课程上还是跟以前一样照常往前赶课。英语已经讲完了,戴老师回家休息了,就让人逢课就拿卷子来给她们做。有时是赵老师来,有时是胡老师来,有时林美等班委也可以负责,他们无非是把卷子拿到讲台上做而已。

在知道今年寒假就放三天假后,大家对寒假的期待就没那么多了,反正都一样嘛。赵老师都给他们安排好了,“除夕看看春晚,放放炮,初一去奶奶家,初二去姥姥家,我还给你们留了个初三呢,还有什么不满?”

现在赵老师上课也要坐着上,因为他的脚扭了,据说是在外面滑了一跤,加上他的体重,医生还建议他上石膏。

大家当然没有任何不满。对赵老师的安排敢有不满吗?。

然后赵老师还给大家了一个惊喜,说是下下周六的晚自习上大家可以开个联欢会,快过年了嘛,算是让大家提前庆祝新年了。

赵老师还大手笔的给了林美两百块钱,让她带着郑凯几个男生当劳力去采购东西,“苹果、桔子、花生、瓜子、糖都买点儿。然后再出几个节目,你有什么意见?”赵老师最近对林美越发的和蔼。

林美说:“要不租两个片子来看电影?”玩击鼓传花或大合唱都有点太幼稚了吧?主要是她没什么信心能调动起大家做游戏的积极性,换成小学或初中还差不多。

赵老师很民主:“可以,你看着办吧。别太吵着隔壁班了。”隔壁班是二班。

林美回去叫来郑凯,让他去选劳力。郑凯问她:“你不叫几个女生?”

林美看看外面的雨加雪,刚想再说一句“组织相信你”,郑凯就斩钉截铁的说:“我不拿钱!”

……呃,她本来确实打算把钱给他让他带人去买。

林美循循善诱道:“可以记账嘛,放心,我是很相信你的!”

郑凯继续坚定的摇头:“我不拿钱。你别把钱给我,这个说不清。”然后他也看看外面的天,对她叹气道:“你就认了吧。”

显然不认也没办法了。林美想了想,问周罄要不要去?虽然天很冷,但出去逛逛也不坏。最终周罄秉着陪朋友一起去的意思跟着去了,林美很感动,说:“到时请你喝羊肉汤!”

几人挑了一天周日去出公差了。林美打电话给林妈妈说这周不回家,学校有事。林妈妈问她衣服都有,钱也够花就不管了,跟她说:“等你回家,有个好东西给你看!”

关于去哪里买,郑凯说去红富士副食品批发市场,林美却直接把他们拉到了天元路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坐上公交车要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能到,但下来以后,这里的规模让大家都吃了一惊!足有十五米高的仓库从这头到那头,一眼看不到边。市场里多数都是开着卡车来批发,也有小商贩骑着三轮车来。

跟着,这里的苹果便宜的价格也让郑凯他们吃惊了!用塑料袋装起来的大概五十斤左右的苹果只要二十一块!

郑凯掏钱时人都不好了。林美却看着旁边合七分钱一斤的大白菜深恨不能抱两棵回去!因为人家是按麻袋批的,一麻袋也是五十斤。

回头一定要拉着舅舅过来买一袋!两家加起来一个冬天十几棵白菜还是吃得完的。

☆、第47章

苹果二十一,桔子只要十八。这两个大头不到五十块钱就解决了,然后林美再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去后面的市场买瓜子花生和糖。

今天来的人女生有她和周罄、梅露三个,后面是七八个大男生。林美就知道今天要扛的东西多,告诉郑凯多带点人,最好都是能扛的力气大的。苹果和桔子都是按五十斤买的,没办法,人家按麻袋批发,不按斤。

男生人替换着抱,按说五十斤的东西是有一点点重了,林美说:“要不你们去公交车站等着?到时还是原路回去。”

郑凯就让图海带着另一个男孩先把这两袋给扛出去,说:“在对面人坐公交车啊,可别走错了。”

到了买花生和瓜子的地方,人家也是五十斤一袋的,于是又是两袋。郑凯看张煦:“这是党交给你的任务。”

“向组织保证完成任务!”张煦敬了个礼,叫上另一个男生一人扛一包也走了。

瓜子和花生跟水果的价钱差不多,稍稍贵一点点,但四样合起来也没花完一百,最后还剩下117块。

就剩下最后买糖了,这个可以一样少买点,多买几种。林美看着说:“我想买大白兔奶糖、龙虾酥和花生牛轧糖,你们觉得还要不要买点别的?”

郑凯说:“要不要买点软糖?你们女孩不是喜欢吃软糖吗?”

“棉花糖?”周罄说,“要不巧克力?”

梅露看到果丹皮了,指着说:“要不要来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