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一统天下,结束数百年来的战乱,杨坚和独孤皇后无限欢喜,他们大肆封赏功臣,作为三军统帅的杨广被封为太尉,赐予车马龙袍,无限荣宠,一时间,晋王府门庭若市。

与杨广的春风得意相比,秦王杨俊可谓凄凄惨惨。

杨俊负责护送和氏璧回朝,这本是杨坚送给他立功的机会,谁知道他被梵清惠迷得神魂颠倒,居然把秘密路线告诉梵清惠,导致神秘高手出现,仅凭一双肉掌便将和氏璧夺去。无论明夕玦、石之轩还是杨广,都猜到和氏璧会丢失,连对方是谁都不用想,中原散人宁道奇嘛!但他们有义务要告诉杨俊么?在杨广看来,他没主动对付杨俊就算好的,杨俊自己找死怪得了谁?

石之轩让杨广按兵不动,任由慈航静斋得逞,这样不仅能让帝后对杨广有愧,日后打感情牌更方便,还会产生强烈对比;杨俊捅了天大的篓子,算是彻底废了,夺位对手少了一个;日后隋朝国泰民安,再揭穿和氏璧在慈航静斋手中,让天下人都看看“正义圣洁”的慈航静斋都做了些什么,让慈航静斋声名尽毁,可谓一石多鸟。

杨广采纳石之轩的意见,果然,和氏璧丢失之后,杨坚气得几乎吐血,他悔得肠子都青了,直接让杨广保管和氏璧,大军回朝的时候献上不就得了吗?他怎么会突发奇想,要杨俊先将和氏璧送回来?和氏璧明明已经到手,却半途被劫走,这比没得到过还让人难受啊!他们都知道和氏璧在慈航静斋手里,但若没有合理的理由,他们能和“白道圣地”撕破脸吗?

想到杨俊为一个女人不顾国家,杨坚心中便涌起深深的厌恶,他将杨俊打发回封地,不准回京。杨俊被父母厌弃,自暴自弃,沉溺于酒色之中,他的正妃崔氏屡次劝谏无果,头脑发热之下给杨俊下毒。杨坚对儿子不闻不问,旁人自然不会去理一个过气的皇子,虽然崔氏被赐死,但杨俊也活不长了。

杨广虽然对这个弟弟很不喜欢,但还是要做做样子,所以他特意上书,声称杨俊虽然有些坏毛病,但大体是好的,希望父皇能够原谅秦王杨俊;他又对独孤皇后屡屡进言,说杨俊现在有多么可怜。不仅如此,杨广和杨丽华经常去探望杨俊,给杨俊带一些珍贵药材,给他请最好的太医,满朝又是一片赞誉之声,帝后也认为杨广纯孝,心性宽厚,对他更加喜欢。

杨俊虽然知道杨广是在做戏,但自己被帝后厌弃,缠绵病榻,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唯有杨广经常来探望他,就算是虚情假意,也让人觉得心中一暖,想起曾经迷恋的梵清惠,以她们慈航静斋的能力,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他现在的境况?听说梵清惠又跟岭南宋家的公子宋缺好上了,杨俊吐出一口鲜血,嘲笑自己的无知,就为了这样一个女人,他失去了一切…但他身子已垮,纵然后悔也无用。

半年之后,曾经备受宠爱的秦王杨俊病逝,杨坚命旁人烧毁杨俊制造的奢侈品,吩咐葬礼从简,而且不准任何人为杨俊立碑,他行事如此凉薄,自然引得很多人诟病。

而太子杨勇和晋王杨广的斗争,也越发激烈。

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人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按照历史,他们还要争斗十年,杨勇才会被废,但明夕玦却等不及。明夕玦计算过,最多还有六年,北方异族就会大举入侵,那时候最好捞军功树威望,明夕玦要维护剧情,需要地位和实权,特别是军权,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

但是,杨坚和明夕玦不亲,就算相信明夕玦是神仙转世,杨坚也不可能毫无芥蒂地任由明夕玦掌权,所以明夕玦不仅要杨广当太子,还要让杨广当皇帝!就算六年之内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但十年之内一定要成功,至于杨坚?明夕玦承认的亲人就杨丽华和杨广两个,杨坚是谁?不认识!

“太子将女儿嫁给高颎的儿子,两家关系亲近,所以我们必须拉拢杨素。”石之轩如是说,“杨素和高颎素来不合,他早有投效你之心,只不过他老奸巨猾,为了抬高身价,不会主动凑上来。阿英,你不是有个属下叫宇文述么?我听说他和杨素之弟杨约关系极好,借由这层关系接近杨素,用不了多久,这位重臣就会站到我们身边了。”

杨广唇角含笑,似乎对这些毫不在意,反而感慨:“大哥的女儿都嫁人了,我却膝下荒凉…”

“你的未婚妻才十一岁,至少还得等两三年。”提到婚事,石之轩也颇为头疼,他六岁时拜入慕清流门下,有太多东西要学,后来慕清流沉睡,他又忙着收编花间派势力,并为杨广出谋划策,导致妻子被冷落,郁郁寡欢而死。虽说是家族安排的政治婚姻,但他的妻子温婉贤淑,没有半点不好,她的逝去让石之轩很是惆怅,从此再不提续弦之事。未料此次伐陈之后,他又被派去巡抚岭南,有功回朝便受封闻喜县公,石之轩是晋王重臣加挚友,现在又无妻无子,自然是旁人眼中的香饽饽。媒人日日上门不说,家族也开始干涉他的婚事,让他不胜其烦。

明夕玦看见他们都被婚姻困扰,才发现此事的严重性,他沉默一会儿,问:“如果我对娘亲说,这一辈子不成亲,娘亲会有什么反应?”

饶是杨广和石之轩这等人杰,听见明夕玦这个问题也怔住了,他们根本无法想象那副场景,最后杨广语重心长地说:“阿拓,你好歹要娶个妻子为你打理家务,生个儿子,这样姐姐也开心了。”

“不会有孩子。”明夕玦顿了顿,见杨广没听懂,又补充了一句,“我血统太过强大,她们无法为我生出孩子。”

他这样一说,杨广和石之轩便明白了,要知道大家混熟了,他们还真没把明夕玦当神仙看,杨广果断地说:“此事能拖多久就是多久,实在不行你再招供…对了,姐姐最近在做什么?”

“在帮你。”明夕玦痛快地甩出答案,“太子妃元氏有心疾,受不得太大的刺激,云昭训的心腹是娘亲的人,这段时间在暗地里挑拨云昭训,让云昭训野心空前膨胀,盯上太子妃之位,所以她经常给太子妃找麻烦,太子也永远偏向宠妾。我估摸着,元氏再被刺激一两次就差不多了,为宠妾逼死正妻,这名声传出去不仅不好听,也会让世家文人等都疏远太子。”

杨广对此表示怀疑:“元氏和云昭训出身天差地别,我那大哥虽然平庸,但脑子可没坏。”

石之轩也觉得这样做没用,元氏是什么人?北魏拓跋氏改姓为元,元氏是正经的北魏皇族后裔,云昭训的父亲云定兴却不过是个小小的将领,还是佞幸小人,根本不能入这些世家大族的眼,杨勇就算再怎么宠爱云昭训,也不可能让她当正妻。

明夕玦叹道:“你们太小看娘亲了,我一开始也觉得没用,但娘亲硬是在我们伐陈这段时间内,让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宠妾灭妻有多厉害,并对太子想将云昭训扶正深信不疑。就连独孤皇后也拉着母亲的手说‘我与你父皇百年之后,若是那云昭训当了皇后,你们兄弟姐妹就要在那出身低微的女人面前低三下四,打拱请安,一想到这里,我就坐立不宁,寝食难安啊!’,你说呢?”

杨广和石之轩听了,触动极大,但两人想得却完全不一样。

杨广心想,温婉柔顺的长姐在后宫中打磨几年,就有如此手段,可想而知后宫中的女人有多厉害,他日后定要小心谨慎,不相信任何人,三思而后行,免得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石之轩想的却是,那么多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绝对会手段尽出,狠辣无比,他宁愿只得一知己,也不愿身边围着一堆蛇蝎美人。

清理了一下思绪,杨广又道:“虽然要用杨素,却也不可太过信任他。依我看,杨素地位已经够高了,所求无非是儿女更进一步,听闻他儿子个个不错,若是提携他们,不仅杨素会对我投桃报李,我也好有个助力。”

这次没等石之轩开口,明夕玦就立马说:“提携可以,但日后功成…定要尽早处理。”

他难得态度这么强硬,杨广奇道:“你不喜欢他们?”

哪里是我不喜欢他们?你知不知道,如果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不造反,你都踏平高丽了?你若是征辽胜利,天下也不会这么快就烽烟四起…你知不知道,你死了之后,还是萧皇后和你旧日宫人拆了床板,草草制作一个棺材,才…

明夕玦不好说这些,只是说:“无论宇文述还是杨素,我都不看好他们,更不喜欢他们的子孙。”

“这么快卸磨杀驴容易被诟病。”石之轩食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现在暂时搁下此事,我们着手对付世家大族的时候,可以顺带收拾他们。对了,阿英,能给我安排一个必须离开大兴城,又不是很重要的职位么?”

这对杨广来说完全是小事一桩,但他还是顺口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什么,中原圣门大会即将召开,我身为花间派掌门,不能不去。”石之轩淡淡地说。

第012章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百家以墨家为首,在江湖飘零,积攒势力心心念念想夺回道统,世人称他们为魔门,他们却自称圣门。

明夕玦知道,就是在这次圣门大会上,石之轩邂逅了阴癸派继承人祝玉妍,两人开始长达三十多年的爱恨纠葛。事实上他认为,整部大唐双龙传的风风雨雨,都源于石之轩这一辈人的恩怨情仇,谈个恋爱也能影响天下大势,不得不令人称奇。

魔门作风太过狠辣,行事冷血至极,而且魔门之人绝大部分都自私自利阴戾狠毒,明夕玦自然对他们喜欢不起来,对他们开会更没兴趣,但他还是有些纠结。

石之轩无论生在治世还是乱世,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可这么一个惊才艳绝的存在,却被两段感情毁了一生,明夕玦自然不想看到这些。但如果不经历那么多苦难,石之轩会不会像历史上的杨广一样日渐狂妄?他是否还会成为那个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邪王?

“我不应该插手此事。”明夕玦对主神说,“如果只是因为我不喜欢所谓的‘剧情’,就肆意干涉旁人的生活,我和死在我手下的穿越者们又有什么区别?”

“但你想帮他吧?”主神一针见血地说,“而且,大唐双龙传的剧情你不需要维护,怎么改都没关系,你也不是说了吗?这次只要不干涉你维护剧情的穿越者,你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吗?”

明夕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到时候再说!”

夺嫡已经白热化,杨广天天忙着做戏应付人就够累了,平日一起谈天说地的好兄弟又要离开,杨广别提多郁闷了。而且他对圣门大会也挺好奇,只是身份所限,注定杨广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参加此事,想到这里他就更不爽,便拉着石之轩去喝酒,正好明夕玦来拜访石之轩,他们就聊开了。

“世钜,两年之内你可一定要回来,如果你不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可饶不了你!”杨广似笑非笑,“父皇又找长孙晟商谈很久,想必长孙晟再经营几年,突厥就真的不能看了,最迟三年,大隋就要对突厥开战,你可不能错过!”

明夕玦觉得杨广今日有点反常,便问:“发生了什么事?”

杨广唇边勾起嘲讽的笑容,“父皇为保太子地位稳固,居然将我打发到江南去推行均田制。南方诸事未定,陈国余孽蠢蠢欲动,江南世家根深蒂固。均田制触犯他们的利益,绝对会把他们逼反,这就会成为我人生的污点,成为太子一系攻击我的理由…父皇明着偏袒太子,这让我如何甘心!”

就因为杨勇是嫡长子,所以他的平庸无能被说成是中正平和,他的风流好色被说成是血气方刚,他的喜怒无常被说成是天威难测…杨勇一出生就理所当然地拥有一切,而且所有人都会为他的不好找借口。反观杨广,出生没多久就交给七岁的长姐杨丽华抚养,这明显是不受重视,六岁时候回到独孤皇后身边,独孤皇后又接连生下最受宠的幼子幼女,他能有现在的地位,其中辛酸难以想象。环境逼迫他成长,但当他将太子比得暗淡无光的时候,却发现父亲还是偏袒太子,就因为太子是嫡长子,他心中的愤懑痛苦可想而知。

明夕玦素来不会开解人,所以随便挑了一个八卦来转移话题:“我听说,祝玉妍、宋缺和梵清惠的三角恋吵得很凶?”

听见“梵清惠”三字,石之轩微微皱眉,杨广冷哼一声,他虽和弟弟杨俊不对盘,但杨俊好歹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岂能容外人伤害?梵清惠将杨俊利用了干净,看见杨俊失宠就走人,害的杨俊不满二十岁就死去,杨广早在心里记下此事,打算日后和慈航静斋算总账。

明夕玦暗暗观察两人神情,继续说:“我听说,祝玉妍倾慕宋缺,宋缺却追求梵清惠,并答应梵清惠不争夺中原,导致慈航静斋的威望又高了一些。”

“她们永远都只有这一套。”石之轩笑容清清淡淡,字里行间却透出浓重的不屑意味,“区区一个世家,最多拥有三万军队,怎能和大隋对抗?他们龟缩在岭南还行,但一统天下…我大隋名将云集,无论哪个都战功赫赫。他们宋家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才?宋缺的确不错,但他能干什么?刺杀将领?若是开了这个先河,朝堂和江湖的平衡会被打破,这个代价,不单宋家付不起,连慈航静斋都付不起。”

杨广对此也很不爽,江南是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结果被慈航静斋这样一宣传,就好像是宋阀让给他们大隋的一样。感情他们死在伐陈之战中的将士都白死了,梵清惠和宋缺谈一场恋爱,就让天下归大隋了?明明输了却不承认,还用这种方式混淆视听,她们要不要脸?

当初听到这个传言,杨广真想带兵去和宋阀打一场,用绝对的胜利狠狠地扇慈航静斋一耳光,但被石之轩劝住了。慈航静斋这一套顶多骗骗无知的江湖人,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想得到其中关键,她们纯粹是拿天下人当傻子呢!你和她们计较,不是自降身份吗?再说了,人家是仙子,人望高,咱们得罪不起,等你成了九五至尊,这些帐再一笔笔算!

“世钜,圣门大会之后,石之轩之名定会响彻江湖。”杨广决定暂时不想那些烦心事,便打趣石之轩,“你可要当心了,圣门圣君慕清流的嫡传弟子…按照辈分,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叫你前辈吧?”

“我怎么可能透露自己师从何人?”石之轩自然知道慕清流的名声有多响,要是旁人知道他是慕清流的徒弟…他可不想自找麻烦。

明夕玦建议:“我觉得魔门圣君听着顺耳。”

“我也这样觉得。”杨广把玩手中的杯子,神情悠闲,“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圣门中人呢?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尊敬自己,又怎么可能得到旁人的尊敬?”

“我觉得这是自欺欺人。”明夕玦观点正好相反,“你们应该高兴地承认这个外号,然后坐实这个名声才是。反正无论你们自己怎么叫,全天下都认定你们是魔门,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何况我觉得,你们并没有当正道的意思。”

“我们严格来说并不算圣门中人,只不过修行圣门功法而已。”石之轩淡淡地说,“我并不认为江湖人能与我们合得来,他们重视的,我们不屑一顾;我们重视的,他们无法理解。”

杨广轻轻点头,觉得石之轩说的很对。

所谓的江湖,只不过是寒族谋求地位的道路和阶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世族瞧不起寒族理所当然,寒族也从没妄想过得到世族的接纳,绝大部分江湖人都没读过书,他们崇尚快意恩仇,动辄灭门灭族。但对于杨广、石之轩来说,他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对衣食住行极为讲究,从骨子里就流露出高贵和风雅,他们连骂人都要绕好多个弯,只会在暗地里捅刀子,更不可能公然斗殴。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朝中权贵,是法制的维护者,天生就和江湖气场相克。

江湖人可以穿黄色衣服,乱起诨号,比如向雨田外号“邪帝”,古时除了皇帝外,还有谁能称帝吗?不能!这在朝廷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死多少次都不够!

江湖人公然灭门灭派,而且做了这种事情的人通常过得很滋润,十几年后对方后人背负血海深仇回来复仇…这是江湖常见套路吧?但在朝廷看来,你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你灭人家满门,这可是惊天大案,你还过得滋润?基本上你灭完人家的们,天牢就向你敞开!

还有,马匹兵器都属于军用物资,民间不能拥有,但江湖人很神奇地无视了这条法令,甚至还有飞马牧场这种不合理的势力存在…

正因为如此,他们三人都觉得未来任重而道远。

“这段时间你风头太盛,暂时缓一缓也好,好好经营江南吧,反正两年后你成亲,不可能不回大兴。”明夕玦在心里计算暗算杨勇的各种方式,却不动声色地说,“你不在大兴也好,杨勇继续捅娄子就和你没关系了,有我们帮你,他这个太子最多只能当三年!”

杨广对此没有任何怀疑:“那是自然,我们将来分工合作吧!”

“分工?”石之轩来了兴趣。

“没错,阿拓为武将之首,手握兵权,对抗异族镇压叛乱,让大隋真正安定下来;世钜当文官领袖,制定推行各种利民政策,提拔出身寒微之人,我们三人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让皇权真正集中。”杨广规划着未来。

皇权的绝对集中可不是什么好事…明夕玦这样想着,却挑眉:“我怎么觉得就是我们两个在干活,你负责做什么?”

“我负责享乐。”杨广正色说,却在下一秒就笑了起来,“我要做的事情多着呢,而且我能够给予你们毫无保留的信任,如何?”

明夕玦和石之轩相视一笑,他们两个早有默契,打击杨广,让他不要那么骄横,所以石之轩反问:“为什么不是我当武将,阿拓当文官?”

“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阿拓能保证,他不能和别人谈话谈到一半,觉得不耐烦了,就直接抽出轩辕剑!”杨广抛出答案。

“这点我可不保证。”明夕玦轻笑,“我当武将,世钜当文官,就这么定了!”

杨广微微一笑,数不尽的风流洒脱:“未来天下四十年,将是我们的时代!”

第013章

开皇九年,晋王杨广任扬州总管,处理江南事务。

开皇十一年,晋王迎娶后梁明帝之女萧氏,婚礼后携王妃返回扬州。

而后,独孤皇后要求太子迎娶荥阳郑氏之女为太子妃,太子却坚持要立云昭训为正妃,杨坚下令将云昭训处死。太子抗旨不尊,率军逼宫。

其实太子也是骑虎难下,他不敢对父皇动手,但他的手下不是傻子,谁都看得出杨坚更属意杨广,只不过废长立幼不合规矩。眼下杨勇为了一个女人违逆杨坚,定然会消磨他们最后一丝父子情分。若是杨广登基,他们这些坚定的太子党绝对遭殃;若是太子登基,他们便有拥立之功,日后荣华富贵不可限量,所以他们逼着太子造反。当然,他们之所以这样想,也有晋王党不停运作的功劳。

明夕玦早就给杨坚下了慢性药,让杨坚的脚慢慢瘫痪,世人不会允许一个残废当皇帝,杨广即位不就顺理成章了吗?没想到杨勇身边埋伏了陈朝余孽,这里就不得不提江湖的BUG之处,本来吧,火药用在军事上是唐末的事情,但架不住江湖上有“霹雳堂”这个组织啊!人家引线一拉,杨坚和杨勇都完蛋了。

独孤皇后悲痛欲绝,但她不愧是天下少有的奇女子,临危不乱。她暂代朝政,又立刻召杨广回朝。虽然她平日极疼爱小儿子,但在这个时刻,她将在京城的两个儿子软禁起来,就怕他们起不该有的心思。

独孤皇后派去扬州的信使经过重重截杀,千辛万苦才到扬州,大家认为,杨广回京才是真正的恶战,事实上呢?所有派去截杀杨广的人,都被一名手持黄金剑,身负“阴阳妖瞳”的少年一招秒了,无论刺客是何种境界的高手,这位少年都轻飘飘像是打蚊子一般,将刺客全送去轮回。所以杨广回程之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这个少年的名字也流传开来,北周皇室嫡系后裔,乐平公主杨丽华之子,宇文拓。

杨广回到大兴城,登基为帝,在挑选新年号的时候,这位豪情万丈的帝王圈定古往今来最为大气磅礴的两个字——大业,他踌躇满志,决定干出一番事业。

在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他便经常和明夕玦、石之轩聚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们挑杨坚的缺点,拟定法令一一纠正,又反复推演各项政策,从中选取最好的,所以杨广上位后,立刻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杨坚过于严苛,制定诸多酷刑,杨广便下令重修《大隋律》,宽大量刑,甚至废除连坐这一举动;杨坚太过吝啬,巧立名目增加税收,明明大隋粮仓极满,却在饥荒的时候连开仓赈济灾民都舍不得,杨广即位后立刻大赦天下,宣布大业元年免税,而后又一再降税;杨坚对文化十分轻视,甚至废除学校,杨广即位之后,立刻恢复学校,并且发布诏书,宣布帝国的文化方针是“尊师重道”,“讲信修睦,敦奖名教”。

杨素和高颎素来不睦,高颎是太子党,杨素便投靠了杨广。但杨广登基之后,虽然对杨素大加封赏,却对高颎极为优待。杨广既然这样做,高颎也投桃报李,效忠于他。这一点是明夕玦强烈要求的,高颎才干不逊于商鞅和管仲,若是杀了他,不仅是隋朝的损失,也容易破坏杨广好不容易树立的正面形象,所以高颎不但不能杀,还必须重用。

杨广这一系列举动,让他得到天下百姓和文人的拥护,举国上下无不称赞他贤明仁厚,明夕玦心中欣慰,却还是给杨广下了一些小暗示,让杨广更加重视百姓,不在乎享受。

在政治上有所施为,杨广在军事上也不肯落后,他委派石之轩和长孙晟继续对付突厥,并且将明夕玦调去军队,决意向突厥开刀。

石之轩吞并补天阁,两种功法兼修,却弄得精神出了问题,他素来心高气傲,遇上这种事情也不肯求助,而是隐姓埋名去偷学佛法。祝玉妍为他气死师尊,失去清白,武功再无寸进,又因为助他吞并补天阁,而面对整个魔门的压力,若非师叔血手厉工支持,她根本无法继承阴癸派,但阴癸派众人也有条件:你既然无法修炼天魔大法十八重,那你就生一个继承人出来。

祝玉妍没等到石之轩,便认为石之轩在利用她,于是破罐子破摔和“霸刀”岳山生了个女儿,取名为单美仙。当石之轩好不容易逃脱四大圣僧的追捕,并创出不死印法,认为他已有足够的实力保护心爱的女人之时,却发现爱人已经和别人有了孩子…

虽然明夕玦治好了石之轩的精神分裂,但石之轩还是满心抑郁,便将怒气发泄到了突厥身上。他和长孙晟仅仅运用计谋,不费一兵一卒,就让突厥分裂为两个汗国,在内耗中消耗实力。杨广看出石之轩需要用工作来自我麻痹,又委派他去开拓西域。

大业元年,杨广拜周国公宇文拓为帅,统领三十万大军,对突厥宣战。

他这道旨意一下,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大家承认宇文拓个人武力很强,但个人英雄主义在战场上通用吗?宇文拓不到十三岁,之前又没有真正指挥过任何一场战役,你现在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你是嫌自己当皇帝当得太舒服了吗?

明夕玦用辉煌的战绩,狠狠地扇了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一耳光。

他投军才半年,不可能训练三十万大军,所以他挑出军中精英集训,命令他们都要在短时间内学会读书写字,然后教导他们兵法,并设定一系列奖励机制,至于惩罚…不打军棍,你们只要抄写我拟定的军规就好,否则都去关小黑屋。

仅仅这样还不够,明夕玦结合西汉儒家公羊学派和法家学说,创立了一套言论,第一条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后他反复给这些精英洗脑,比如国家大义,比如民族气节,比如有国才有家,比如将士的职责是保家卫国,然后明夕玦将这些精英全部委派为军官。于是明夕玦这套言论在军中流传开来,这种略带军国主义色彩的言论向来最有感染力,加上军人自有血性,很快被成功洗脑。连很多在军中世家子弟都觉得振聋发聩,虽然这些言论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想法一时扭转不过来,但他们觉得明夕玦说得很对,思想的天平已经朝这方倾斜。

明夕玦知道的很清楚,要想让那些异族安分,大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队,所以一开始打仗的时候,他带着一丝练兵和试探的意味,隋军和突厥战斗,各有输赢,但总体上隋军还是占了上风。

大业二年初,明夕玦终于展露峥嵘,他率领大军,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击溃东突厥都蓝可汗二十五万精锐,都蓝可汗被俘,明夕玦将东突厥十七万俘虏和东突厥大量财宝送往大兴。

黄河水患越来越严重,大兴城也出现过断粮危机,杨广决意迁都。明夕玦的意思很明显,你不是要修建东都洛阳吗?劳动力在这儿,钱也给你,你不许征调百姓,更不许乱用国库。

鉴于要让异族狗咬狗,明夕玦并没有灭亡东突厥,杨广册封新任东突厥首领为启民可汗,命他们纳贡称臣,每年至少为大隋提供三千匹战马。

大业二年末,明夕玦攻破西突厥王庭,俘虏十二万精壮劳动力,将之与西突厥所有财富运往大兴,老弱妇孺则并入东突厥,突厥帝国虽然再度统一,却不复当年辉煌。

明夕玦立下不世之功,杨广封他为上柱国大将军,为大隋十二柱国之首,这一年,明夕玦才十四岁。

与此同时,石之轩游走西域各国之间,记录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绘制《西域图记》,献给杨广。杨广晋石之轩为闻喜郡公,官拜黄门侍郎,将经营西域之事全权交由石之轩处理,石之轩在大兴城外站了一夜,遥望南方,直到露水沾满了他的面庞,他才转身西去。

大业三年末,辽国和金国吞并突厥土地,杨广以“帮助属国”为借口,对两国开战。明夕玦重新挂帅,用了三年时间,先后击溃辽国和金国大军,却没有灭亡两国,毕竟还要留着他们牵制蒙古。然后明夕玦照例将俘虏和物资财宝运往大隋,毕竟兴建东都洛阳和修建京杭大运河都需要大量金钱和劳力。

得此大胜,杨广封明夕玦为三公之首的太师,赏赐无数,乐平长公主府门庭若市,连杨丽华之女宇文娥英的夫家亦是人人讨好,明夕玦接到杨广书信,付之一笑。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何须被人羞辱就要立刻讨回来?你只要努力上进,等你飞黄腾达后,人人都想法设法和你攀关系,以前对你不好的人便会恐惧,若是他们算计不了你,就只能卑躬屈漆求你原谅…没意思,真没意思。

石之轩在西域也没闲着,他巧用各种计谋,合纵连横,导致西域诸国孤立吐谷浑,而后杨广亲征吐谷浑,一举得胜,开疆拓土几千里,大军凯旋而归后,石之轩官拜民部尚书,受封为晋国公,杨广用自己的封号来封赏石之轩,可见他对石之轩的无上荣宠和信任。

确定时机成熟,杨广开科取士,勒令全国推行均田制,杨素提出反对意见,不料杨广直接罢了他的官,让石之轩当尚书右仆射。这些世家大族没想过杨广会对他们动手,所以他们活的很惬意,现在杨广亮出屠刀,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改朝换代太过麻烦,也很容易背上骂名,所以他们只要改立新君就好,但如果要造反,必须调开明夕玦,且不说他统领的北府军太强,单说明夕玦轩辕剑一出,就没人受得了,“天下无敌,宇文太师”可没有半点谦虚的成分,世家要造反,而不是找死。

大业八年初,高句丽挑衅大隋,明夕玦再度出征,却不料因为他们和世家的争斗,江湖终于风起云涌。

第014章

平壤城外,元帅军帐。

杨广为了拉拢汉人,特意将明夕玦统领的军队命名为北府军。北府军共有三十二万人,除去明夕玦直系的七万人,又分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五万人,各设一名指挥使和两名副指挥使,大概是主世界剧情威力强大,明夕玦麾下最得用的将领和剧情一样,分别是韩腾、斛律安、上官镇远和杨硕,中军指挥使则是裴仁基。

裴仁基是石之轩的族人,属于裴氏宗族的边缘人物。他父母早亡,孤苦无依,全赖石之轩之父的接济才活下来,所以他从军前就服石之轩一人,从军后变成明夕玦的狂热崇拜者外加死忠保皇党,否则明夕玦也不敢将中军交给他。

“凌云,你说,这平壤城还能坚持多久?”明夕玦望着面前的沙盘,微微侧过头,考验身边的少年。

因为杨俊死的太憋屈,杨广反倒忆起幼时兄弟相处的温馨,便收养了杨俊最小的儿子,取名为凌云。杨广对这个侄儿很不错,此番明夕玦远征高丽,杨广还特意让明夕玦带上凌云,不仅是请明夕玦帮忙教导凌云,还要给他洗脑。

北方沃土千里,战略地位重要,必须派人镇守。杨广想鼓励百姓移民北方,开拓这片土地,却又不相信世家大族,所以他选中杨凌云。凌云性格沉稳,足智多谋又知进退,他被杨广当做儿子养大,知道感恩,对杨广极为忠诚。再说了,就算凌云造反又如何?不是还有明夕玦在吗?

正因为如此,明夕玦此番远征高句丽,不单是用大军碾压过去,还运用各种计谋。高句丽现在的当权者叫做渊子游,极为了不起,自他掌权以来,原本衰弱的高句丽北凌契丹,南侵百济、新罗,成为东海霸主。但人有权利就会骄横,渊子游完全不把高句丽皇帝高元看在眼里,若非皇族还有个荣留王高建武撑着,渊子游怕是会直接改朝换代,高句丽皇室怎么坐得住?

明夕玦正是利用这一点,一边暗地派人联系高元,声称他们只是惩戒挑衅大隋的渊子游,一边却大军压境。果然如明夕玦所料,渊子游将荣留王调来主持战事,明夕玦打败他们后,故意放他们跑掉,又命令小股部队扮作高句丽人追上,杀了荣留王,做出渊子游为排除异己而不顾国家的样子。高元失去最后的支柱,索性破罐子破摔,出卖渊子游,否则明夕玦怎能如此顺利地打到高句丽首都平壤?

“平壤城已断粮三日,士气低落至极,想来今日便能攻破。”凌云容貌俊秀却没什么表情,连声音也清冷至极,“高句丽完了。”

明夕玦微微一笑,没有说话,手上握着杨广的来信。

杨广最小的弟弟——汉王杨谅,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公然造反。

那些世家大族和渊子游约定。只要高句丽牵制住明夕玦,便支持渊子游改朝换代,所以渊子游明知明夕玦战绩辉煌,却还是要赌一赌。只不过众人一没想到明夕玦和北府军强悍至此,短时间内摧枯拉朽般攻克高丽;二没想到杨广手上还有隐藏力量;三没想到杨广声望极高,造反没有多少人应和。

看见杨广在信中以自豪的语气说,汉王杨谅的封地有五十二州,但响应杨谅造反的只有十九州,更不要说全国其他地方。就算有世家大族撑着,杨谅也完全不是对手。明夕玦回信让杨广注意,世家大族势力根深蒂固,此次叛乱未必会这么简单。

就在此时,明夕玦的亲卫禀报,高元派侄儿高宝藏前来投降。

“让他进来。”明夕玦饶有兴趣地说。

高宝藏战战兢兢地走进来,连头都不敢抬,没办法,明夕玦本就容貌妖化,加上这么多年,这些异族都被他弄得极为凄凉,他的形象早被异族妖魔化,什么三头六臂青面獠牙…高宝藏虽然知道不可能,但他还真不敢抬头看明夕玦。

明夕玦看见高宝藏畏缩的样子,心中觉得好笑,高元无子,最亲近的就是这个侄子,但这就是高句丽皇位继承人?算了,他只要杀渊氏一家就好,高宝藏就放着不管吧,反正成不了大器。

明夕玦从亲兵手里接过清单,略微扫了两眼,似笑非笑:“高句丽好歹也是东海霸主,这份降单…完全表现不出诚意啊!”

他声音冷锐而有磁性,现在语气中又带着几分戏谑几分嘲讽,更加摄人心魄,高宝藏也知道北府军的军规,对百姓秋毫无犯,但会杀尽有影响力的高门大户,将他们的钱财全部运去大隋,这也是为了让被他们攻占的城市不能快速建立原有秩序,也可以收买人心。高宝藏虽然窝囊,但小聪明还是有的,他知道若是自己回答得不好,人头就会落地,所以他战战兢兢地说:“元帅明鉴,渊氏贼子独揽大权,坐拥钱财美色无数,这份降单已是我皇仅有的家底…”

明夕玦知道高宝藏没有说谎,为了和渊氏对抗,皇室将绝大部分钱财都交给荣留王组建私军去了,根本抽不出多少钱来,他的手指移到了降单中一行,微微挑眉:“高元也舍得?我听说他对两个女儿爱如珠宝,现在居然将她们作为礼品送出?”

高宝藏心中一喜,高句丽两位公主美名远播,他以为明夕玦动心了,立刻露出谄媚的笑容:“两位公主是我高句丽最耀眼的明珠,大公主献给尊敬的隋朝皇帝,小公主献给元帅您,以表我皇的诚意。”

“是么?”明夕玦继续看降单,“这里还写,绝色美女二十人,歌姬舞姬三百人…”

高宝藏忙到:“这些女子容色都是一等一的,而且皆为清白之身。”

“是么?两位公主可带来了?”明夕玦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想到高宝藏忙不迭点头,明夕玦有些吃惊,能在军营出现的女子只有…虽然北府军治军严谨,不设立这种地方,而是每次从攻破的城中挑出家世清白又无依无靠的女子,将之许配给单身的军人,但这里毕竟还是军营啊!高元看似疼爱女儿,却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毫不犹豫地让“最疼爱的女儿”接受这种羞辱…

高宝藏听见明夕玦询问公主有无带来,心中正得意,没想到明夕玦却冷冷地说:“高元贼心不死,居然以刺客冒充公主,妄图行刺,立刻将那两名刺客斩了,首级悬挂辕门,以儆效尤!”

在北府军中,明夕玦就是神,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得到彻底的执行,所以立刻有亲兵领命而去。高宝藏惊呆了,他没想到明夕玦看都不看公主,就直接处死她们,他抬起头来想争辩两句,却在看见明夕玦的那一刻,只觉得被一盆冰水浇了个透心凉。

那不是强者对弱者的俯视,而是神明对蝼蚁的无视。

高元得知爱女被杀,首级还高挂辕门示众,当场吐出一口鲜血,老泪纵横。一旁的青年抽出佩剑,架在高宝藏的脖子上,双眼充血:“高、宝、藏,如果不是你提出这个馊主意,熙贞怎么会死?”

“傅公子,你千万要冷静!”高宝藏可不敢得罪这个青年。此人名叫傅采林,是高丽权贵世家傅家的嫡长子,还是高句丽年轻一辈第一高手,连渊子游都对他客气三分。傅采林深爱高元长女高熙贞,两人都已订婚,谁料…“杀死熙贞的是宇文拓,北府军对他忠诚得可怕,他说两位公主是刺客要处死,其他人眼皮都不眨一下,我也没有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