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上一章:第 88 章
  •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下一章:第 90 章

“咱们学校组织春游吗?”秦乐问张帅。

“哦…”张帅正要说不是,又过来一个三十左右的女人。

“欣欣,这就是我常常说起的张老师,当年就是他劝我参加专升本考试,不然,我们也不会在省农大相遇。”

那女人礼貌地笑了一下,神态却有些疏离。

秦乐似乎没有注意到老婆的神情,依然兴致勃勃:“张老师,幸亏你当年让我再往上考,不然,我至多在在睿城哪个小机关打杂跑腿儿呢。”

“这么说,秦乐现在混得挺好了?”张帅顺着他的话,应了一句。

“也不算多好,欣欣的父亲刚好调到京城工作,就负责亚运会建设项目,把我和她也调过来了,呵呵,不管怎么说,在北京工作,还是比咱们那小地方好些,张老师,若不是有你当年的栽培,我也没有今天,虽然只是个小科长,但手下管着不少人和事儿,也不算辱没了师门。”

当老师的,最喜欢听到学生出息的话语,张帅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张老师,怎么就你和俞老师两个?咱们学校别的老师呢?张老师,你们在北京玩几天?哦,要不要我帮忙?我是后勤科的,别的忙帮不上,给你们安排个免费的住宿和饭食,还是没问题的。”

“哈哈,不用,不用,我们…”

不等张帅说完,秦乐就抢着说了起来:“哎哟,张老师,你可别推辞,虽然现在国家一再强调提高教师待遇,可是教师的工资还是很低的,京城的消费,又比咱们睿城大多了,你们省点钱,还能买些其他,衣服吃食什么的。”说着,他拿手捻了捻张帅身上的夹克,“张老师,你看你这件衣服,都磨毛了。”

颖颖简直有些忍俊不禁,张帅穿的这件衣服的面料,可是最时兴的纯棉水洗布,出厂布的表面就是这样的。

张帅有些无语,秦乐这样热情,真的是想尊敬老师,还是想展示一下他的权势呢?

就在这时,秦乐瞟了一眼颖颖,原来他早就认出来了,这一番得瑟,是想告诉颖颖,她有眼无珠,当年没有选择他?

不过是靠着老丈人,混日子罢了,有什么可得意的?

哦,或许,他是庆幸自己没有找颖颖这样的老婆,不然,就没机会有现在这样的老丈人了。

秦乐还在的吧的吧的吹:“俞老师,你不就是北京人吗?想不想调回来?我岳父东城区,管人事的,副厅级干部呢。”

张帅歪了歪嘴,和学生邂逅的喜悦已经荡然无存,眉头也微微蹙起。

“张老师,听说咱们睿城发展的也不错,可怎么也比不过京城的,你看我这双鞋——”秦乐一低头,脸色便有些难看,张帅脚上的这双三接头皮鞋,锃明瓦亮,不管是样式,还是质量,似乎都很高档。

“咦,张老师这双鞋不错,起码得五六十块吧?我这双鞋子,也花了那么多钱呢,就是有些旧了。”

第326章 起跑线

张帅的脸已经黑的和锅底差不多了,他一直为自己当农校团委书记八年,培养了睿城农业中坚力量自豪,现在看到自己教出的学生,还是当年十分器重的得意弟子,竟然是这样的渣滓,他的脸上火辣辣的,一时间,觉得自己对不起教师这个称呼,对不起祖父和父亲的培养。

秦乐说话的当儿,还时不时瞟一眼郭颖颖,不知道是庆幸自己当年没有找个村妞儿庆幸,还是嘲笑她嫁了个教师,无权无势。

秦乐的老婆对人很冷,只略略和几个人打过招呼,就远远走到了前面,是不是也觉得丈夫这样很丢人呢?

颖颖最讨厌吹牛说大话的人了,刚看到秦乐,她还比较愉悦,毕竟是遇到老乡了,现在,她只剩下腻味和厌烦,便自顾自推着童车,和扶着童车走路的儿子小声说笑。

张帅清清嗓子,在秦乐说话换气的当儿,插嘴道:“我还不知道你原来如此健谈。”

“嘿嘿,张老师,这不是遇到你高兴的嘛。”

“秦乐,我介绍一下,俞老师现在是俞市长。”

“俞市长?市长?”秦乐仰起头笑了几声,“嘿嘿,哈哈哈,张老师,我是不是听错了,你再说一句,俞老师现在在做什么?”

“市长,丰城市市长,正厅级干部。”

秦乐本来确定自己肯定是听错了,没想到张帅继续这样说,他的神色变了一下,看了看张帅,又看看俞和光,眨巴了好半天的眼睛,这才挤出一副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真的?俞老师,哦,不,俞市长?丰城市的市长?”

“是的。”

“那,俞市长怎么来京城了?探亲吗?张老师你呢?你是旅游来的吧?刚好,俞老师可以给你做向导,对,对,肯定这样。”

张帅无言以对,嘀咕了一句:“我当年真是瞎了眼,欣赏你和刘涛,一个二傻,一个疯子。”

秦乐的脸涨得通红,嘴唇气得直哆嗦——被老师鉴定为二傻,这实在让人情何以堪?秦乐有些委屈,又有些羞惭地扭头看着俞和光。

“秦乐,你在学校时,表现挺稳重的,怎么到了单位,变成这个样子?”俞和光表情很严肃,“就算我们多年没见,你也不要这样呀,即便你现在是个科长,我和张老师还是老师,这不过是工作分工的不同,你这么趾气高扬,卖弄炫耀,有意思吗?你比我们强,那才是对的,比我们差了,不过证明我们教育的不好,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再没别的意思了。”

秦乐的表情十分僵硬,勉强动了动嘴巴,点点头:“是,俞老师,哦,不,俞市长教训的对。”

“秦乐,我实话告诉你,张老师现在是大西省住京办事处主任,正处级,比你这个正科级如何?”

“高,高两级。”

“不是职位高不高级的事儿,而是你应该懂得谦虚,今后切莫再这样肤浅了。”

“是!是!”秦乐用手心,抹了一把额头的汗。

张帅看了他一眼:“我再说一句,你今后千万不要把老丈人挂在嘴边,这只能证明你被提拔,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裙带关系,这没什么可骄傲的,只会让人瞧不起。”

“是!”秦乐又抹了一把汗。

张帅的话还没说完呢,被打断了,让他的眉头皱的更狠,他瞪了秦乐一眼:“还有,你的老丈人在京城当地方官,本就不易,你莫要再给他抹黑了。”

“是,我一定努力工作,不给他抹黑。”

俞和光叹口气:“张老师是说,你不要动不动把老丈人抬出来,这是给他抹黑,你就不怕,他这样任人唯亲被举报受到批评?”

“我,我平时不敢这样的,就是,就是今天——”秦乐此刻,也是沮丧到了极点,好容易遇到过去的老师,想得瑟一把,却没想到,被狠狠教训了一通,他也真是走了背运,背到家了。

“张主任…”

“还是叫老师吧。”

“啊,是,张老师,俞老师,你俩今天教训的对,一会儿逛完公园,我请你们吃饭,哦,我掏钱请客,还请两位老师赏脸。”

“吃饭就算了,秦乐,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你努力工作,做出成绩,莫要辜负你岳丈的提拔,莫要辜负农校的培养,我下回听到你的名字,希望是好消息。”

“是,老师!”

“那就再见吧,我和俞老师还有事儿。”

“是!”秦乐狼狈地退到一边,目送老师和家人说说笑笑向前而去。

颖颖这会儿和魏芳走在一起,女人在一起的话题,无非就是老公和孩子,魏芳帮颖颖推着童车,颖颖牵着阳阳的手。

“你儿子该上学了吧?”

“嗯,今年九月份。”

“你有没有提前教孩子学认字呢?”

“没有。”颖颖摇摇头,“…”阳阳丢了的事情,张帅夫妇好像不知道,颖颖便不想提起来。

“这就对了。”魏芳感慨地摇摇头,“现在有些家长,实在太性急了,说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却拔苗助长,让孩子跟个小老头一般,毫无创造性,我那闺女小时候身体不好,一二年纪时的功课都一般般,现在,还不一样在年纪名列前茅?”

魏芳说起女儿,一脸骄傲,颖颖听俞和光说起过,张帅的两个孩子学习都好,不然,他们不是北京户口,本就没法报上名,两个孩子,都是因为成绩和,学校特招的。

颖颖有些烦恼地皱起眉头:“后半年老俞的工作还不知道在哪儿,我该让孩子在哪里读书呀?”

“是啊,孩子上学可是大事,不过,一二年级也不那么重要,我还见过九岁才上学的,一二年级的课程一年学完的孩子,一样挺有出息的,出国留学了呢。”

颖颖也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了,自嘲地笑了起来:“是啊,孩子只要善良、努力,功课好当然好,功课不好,也不见得就没出息。”

“可不是?”魏芳回头看了一眼,秦乐和他老婆早就看不见了,她感慨了一句,“刚才那个秦乐,功课应该也还不错吧?那又如何?”

第327章 罅隙

两人只是随随便便闲聊,魏芳的话,却让颖颖感触颇深。

其实,俞家二老希望阳阳能在京城读书,毕竟这里的教育资源比别的地方好很多,俞爸爸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很旧的《作文通讯》,拿着给颖颖看:“看看,全国十二所重点中学的老师编的,你们若是带阳阳去了丰城,那里的教学质量,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吗?”

颖颖当时没有说什么,接过《作文通讯》看了一眼,谁知,这一眼看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了。平心而论,《作文通讯》上面的文章,还都是十三四的孩子写的,可那文笔和见识,连颖颖这样的大人都不得不佩服,说一声“小才子小才女”,一点也不过分。

任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没有不羡慕的,也想让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出色,尤其是阳阳现在还小,没有正式上学,当家长的,当然希望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颖颖虽然不用天天去上班,可也不想和丈夫长期两地分居,俞爸爸看出她的心思,拍着胸脯保证,颖颖不在京城时,他负责接送孩子,督促阳阳学习。

颖颖没有当即拒绝,但却也没有答应。

她是绝不会再和孩子分开的,阳阳丢了一年半,身体的伤害,现在看不出来了,可是心灵,是不是还有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看他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分外的乖巧懂事,颖颖便担忧不已。

“嫂子,你说,重视孩子的品性教育,身体素质和心理教育,对文化课稍稍放松些,只要孩子的功课过得去就好,这样行不行?”

魏芳笑了一下:“学习好不好,主要还在于孩子,他若是喜欢学习,想学不好都难,若是他不喜欢,再强迫也枉然。”

颖颖想起了俞朝阳,说实话,俞朝阳的功课不好,就是因为不喜欢学习,他的屁股底下,就像装了个发动机,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写作业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但他当年,真的很爱游泳,连少体校的老师都夸他天分好,有前途,可惜,他的游泳训练被无知的张璨璨叫停,令人惋惜不已。

颖颖和魏芳在前面一边聊天,一边四下张望,欣赏风景,俞和光和张帅在后面,刚开始还说说笑笑的,现在,两人的脸上,却都是严肃的神情。

张帅想通过俞曙光,接近国家计委的一位干部,为大西省争取一笔国家投资,俞和光却觉得他这样做有些不妥,两人观念和立场不同,越说越不合拍。

“老张,你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老俞,我以为你步步高升,头脑应该比我灵活才是,没想到你却越发教条了,全国有多少个地区,多少个县市?每个地方都希望得到发展,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怎么发展呢?就说咱们大西吧,既不靠海,又不靠边,百姓穷困,资源有限,怎么发展嘛,你好歹还有个舅舅,算是有海外关系,时不时的,弄点海外投资,不愁不出政绩,可别人呢?咱们大西省的几位领导,都不希望仕途就此止步,可,没有成绩,凭什么让上级提拔呀?”

俞和光不赞同地摇头:“老张,你怎么也和他们一个腔调了?想要发展,不止是靠国家投资这一条路。比如丰城,我去的时候,连一个像样的菜市场都没有,甚至还禁锢农民搞多元化发展,只准种粮。是的,种粮,能吃饱肚子,虽然不会发展,但也不会捅娄子,若是官员都那样,一心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怎么能发展呢?

老张,睿城那边农业科技部门做得还比较好,丰城这边,农研所的人,都闷着头搞科研,以发表多少论文为荣,根本没人下乡,没人肯去推广农业科技,大家都挤到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你说,这样的地区,如何能发展呢?”

“老俞,你虽然年轻时经历过磨难,可踏入政坛,便起点高、仕途顺利,你能理解我这样,若没有你这个好朋友,便可能一辈子埋没在一所小中专里,头发都白了的时候,哪怕是得到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个处级的学校领导,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砥砺,却毫无寸进的绝望心情吗?”

俞和光摇头:“你有能力又有干劲,即便没有我,也会脱颖而出,你怎么会这么说?”

“学校老师不知多少人羡慕我运气好了,他们说,早知道你能飞黄腾达,他们当时也交好你了。”

俞和光摇头:“不是这样的,他们本就抱着功利心,见我是临时工,对他们没用处,便不肯多看我一眼,这样自私自利的人,怎么可能走上领导岗位?张帅,咱们两人,当时为何关系好?是我们都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意。”

想起那时候,自己满腔热血,张帅心情也忍不住激荡不已:“是啊,我们那时候,可真热血。”

俞和光点头:“张帅,说实话,我虽然有个好舅舅,可我领导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并不只是能招商引资,要知道,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嗯,嗯,你的确有能力,他们拿什么和你比?”张帅虽然嘴上是佩服,可话里的意思,却是:“那些没有你这样,发展经济能力的官员,他们怎么能甘心一辈子仰望你、羡慕你、匍匐在你的脚下,他们也想升官儿,自然得另辟蹊径了。”

俞和光听懂了张帅的意思,长长叹口气,他最近在党校学校的同学中,就有人抱怨说,上级之所以让他来学习,就是因为马上就要干出成绩了。

张帅还是被俞和光安排到京城来的,刚开始还怕他不会来事,没想到,几年时间,他不进学会和人交际,而且,水平还远远超过了俞和光的想象,就因为他得了省里某位领导的青眼,这才摇身一变,从一个地级市的驻京人员,变成了省里的驻京人员,过不了多久,张帅就要升副厅了。

第328章 说服

俞和光以前和张帅无话不谈,知道他满腔报国的热情,做事勤勉,又有能力,这才将他拉到政府机关,却没想到,曾经那样纯洁的一张纸,现在已经被染得颜色斑驳,满心都是升官梦,俞和光的心里很不舒服,有几分后悔,不该把张帅从学校拉出来。

张帅见俞和光不说话,也不由沉默下来。他没想到,俞和光还和年轻时一样单纯,不懂经营,他虽然前几年仕途也很随顺,不过是机缘巧合,赶上了,若是今后还这样,说不定便会止步正厅这个位置,再也难有进步。

张帅对俞和光,一直抱有感激之心,即便明知他的劝诫,俞和光未必能听进去,但他还是觉得应该说出来,但求问心无愧。

“老俞,你在丰城干了三年,各方面工作都有了良好开端,若是能再坚持两三年,成绩肯定令人瞩目,省里地市级干部,谁也别想盖过你的风采。”

俞和光笑了笑,他有这个自信。

“可你走了,白白好过了金成男。”

俞和光叹口气:“阳阳丢了,颖颖脑子受损,我这几年万念俱灰,哪里还管什么成绩不成绩?我原本回京,是想找个好大夫,给颖颖治病的。”

张帅听他竟然是这样的原因,惊得目瞪口呆,他指了指郭颖颖的背影:“你老婆现在如何了?不是说你儿子找到了吗?”

“嗯,内子的病也基本好了,年后我带她去医科大学附院的精神科检查了一下,说是有些压抑,却还不至于算是病人,医生建议我多带她出来走走,消除心中的郁气。”

“…”张帅没话可说,他知道俞和光和郭颖颖,当年真是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的,俞和光表面云淡风轻,似乎对什么都不那么在意,骨子里却最是痴情不过,不然也不会为了妻儿,放弃即将到手的卓越政绩。

“和光,你后悔不?”张帅也说不清为什么问出这样的话来。

俞和光摇头:“这有什么可后悔的?求仁得仁,我感激还来不及,如何会后悔?老张,若不是我和颖颖回京,也不会找到侄子和儿子,这几个月,我的心一直是庆幸的,那些成绩,虽然被别人捞去,可那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却是我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我问心无愧,别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张帅叹口气:“老俞,没想到你现在如此呆气十足。”

俞和光也叹气:“老张,你是不是丢了进入政界的本心?”说着,他的目光,在张帅的身上扫视了一遍。

张帅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恼羞成怒地辩解:“你什么意思?怀疑我贪污受贿了,对不?”

俞和光虽然没说是,但心里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张帅这一身衣服,怎么也得一千块,而他俩的工资,连带政府给的补贴,一个月也不过七八百,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钱从哪里来?

张帅显然猜出俞和光心中所想,他恼火地搡了一下俞和光的胳膊:“我们在京城,若是靠死工资,饿不死也差不多了,你老婆会做生意,能挣大钱,我家老魏,还不能弄点外快,解决一下拮据的家境?”

俞和光这才面色稍霁。

张帅唯恐俞和光不相信,继续解释:“前年,我们也真穷极了,魏芳不知怎么想到的,假期里找了些高校的学生,编了一套中学生课外辅导资料,在安西办了出书的手续,没想到,推出市场,特别受欢迎,已经再版了两回,挣了五十多万。”

俞和光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张帅见他这样的表情,误会了,脸色很不高兴:“她办的这事儿,不管是出版还是缴税,我们都没有违法的地方,你还要挑剔她不务正业吗?告诉你,出头露面的事情,都是魏芳他哥办的,我那大舅哥,乃是睿城一中的数学老师,那可是一心为学生的特级教师…”

俞和光见张帅怒了,这才惊醒过来,急忙解释:“我没那个意思,我只是感慨咱俩,呵呵,吃软饭——”

“你才吃软饭呢。”张帅说完,才觉得俞和光的话有几分道理,忍不住叹口气,“唉,谁要咱俩每月就那么多死工资呢?偏偏还想留点正气…”

“哈哈,这就对了,哪怕被人指着脊梁说是吃软饭,我们也不能成了贪污受贿的赃官,不然,祸国殃民不说,有一天事情败露,我们也永远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唾骂,就是死了,也没脸见祖宗。”

“…”张帅本想赞同一句,却觉得脸上一阵发烧,他最近是不是在升职方面,追逐太过了些?他叹口气,本想劝俞和光呢,没想到却被对方给教育了,这家伙,不做教师,实在可惜了。

再说走在前面的颖颖和两个小孩子,小思阳冬日里,一直猫在屋里,最多也就被抱出来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哪里见过如此辽阔的天空,还有那满眼的花海,自从下车进了公园,她的一双小眼睛,简直都不够使唤了,坐在童车里,转着小脑袋,不停地发出一阵阵兴奋地叫喊,挥舞着小手,表达自己由衷的感慨,不到一个小时,她就有些困乏,开始哼唧起来,颖颖只好把女儿从童车里抱出来。

魏芳好心好意,想要帮颖颖牵着俞沐阳,却被小家伙拒绝了。

阳阳失而复得,魏芳也知道了,自然理解孩子为何认生,她回过头,对着丈夫招招手,意思要俞和光带着儿子。

俞和光和张帅快走了几步赶上来,他牵着儿子的手,一行人来到北海湖边。

太阳已经升到头顶,水面上,有一班学生春游,他们唧唧喳喳又笑又闹,不知谁起了个头,小船上的孩子一起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旋律,在水面飘散开来,引得有人不由自主的顿足观看,阳阳的眼睛,瞬间直瞪瞪的,脸上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张帅让俞和光他们在这边稍等,他去排队买了船票,四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在歌声里,上了船。

第329章 羊头肉

小船带有遮阳篷,水面的湿气,和着温暖的春风,拂在脸上,令人惬意。

思阳很快就被摇啊摇得睡着了,颖颖将女儿放到童车里,用薄被盖上,四个大人守在边上,阳阳一个人在中间蹒跚迈步,偶尔水波荡漾,他不小心趔趄一下,身子一歪,坐在脚上,颖颖还担心他崴脚,阳阳自己却忍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

自从年前,阳阳重新回到身边,颖颖很少看到孩子如此快活,忍不住对俞和光的安排点了个赞。

张帅和俞和光当然不会还聊政事,和两个女人说起了家常,无非柴米油盐和孩子的事儿。

“大概是我们两人以前太拮据,把孩子穷怕了,我那大小子,打算报考金融专业,他还想留学呢,说是把外国人赚钱的本事学回来,振兴中华,嗨,那口气大的,跟他爹是国家主席一般,可以让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张帅叹口气,“我说了几次,他还不高兴了。”

俞和光笑:“少年人若是没点儿狂妄劲儿,那不成了小老头了?再说,大了有出息的,有几个人小时候不狂妄呢?张帅,你知足吧。”

张帅看了看阳阳,笑道:“我就只有一样特别知足。”

“什么?”俞和光问。

“我儿子比你儿子大,哈哈”

“呿,大有什么好的?越大越操心,小的还好玩,瞧我儿子,一个自娱自乐,都能把你逗笑了。”

张帅知道俞和光很羡慕自己孩子已经大了,见他还嘴硬,撇撇嘴,换了话题:“老俞,你说,楼房住着舒服,还是你家那小四合院好?”

俞和光想了想:“各有各的优势,四合院宽敞,活动范围大,楼房干净,尤其是京城的春天,风沙大,屋里一天抹好几遍,茶几上还是有灰。”

“我还是喜欢四合院儿,等我们有钱了,也在北京买一个。”

“五十万?”

“差不多,那种雕梁画栋,以前王爷贝勒住的,咱也不敢妄想,就是一般的人家住的。”

“城里很难买到,郊区容易些。”

一个小时时间转瞬即逝,俞和光看到儿子也失去刚才的新鲜劲儿,有些疲累地倚靠在颖颖身边,便提议道:“还了船,我请你们去吃烤鸭。”

张帅看看天色:“现在过去,恐怕没座位了。”

“那你说,怎么办?”

“我前不久在城外一个农村的小馆子里,吃的小鸡炖蘑菇,十分可口,不若咱们过去吧?”

“出城?时间太久了。”

颖颖见张帅一副馋虫涌动的模样,笑着道:“回头,我做好小鸡炖蘑菇请你,今天就不麻烦了,咱们去吃烤鸭。”

“烤鸭就烤鸭。”张帅有气无力的。

“怎么回事?烤鸭不好吃吗?”颖颖有些奇怪。

魏芳插言解释:“咱们那边的干部来了,多是要尝尝北京的烤鸭或者东来顺的涮锅,老张他吃烦了。”

“哦!”俞和光恍然,“那好办,我带你们去胡同里吃小吃去,别说那些没名气,味道可好着呢。”

四个人上岸,俞和光抱着因犯困而蔫巴巴的阳阳,颖颖抱着女儿,魏芳帮她推着童车。

等出了公园,阳阳已经趴在父亲的肩头睡着了,小思阳却醒了过来,颖颖去公厕,让女儿尿过,重新给她收拾了襁褓,洗了手出来,坐到车里,这才给孩子喂奶。

张帅虽然能记得京城几条大路,对于小胡同,却实在陌生了,他便让出司机的位置,给俞和光,他坐在副驾上。

“梁实秋的散文《北平的零食小贩》,看过没?”俞和光边开车,边问张帅。

“梁实秋?就是被鲁迅骂得狗血喷头的那位?”

“嗯,但他的文章,也自有可取之处,就比如他介绍咱们今天去吃的羊头马,文章是这样说的:薄暮后有叫卖羊头肉者,这是回教徒的生意,刀板器皿刷洗得一尘不染,切羊脸子是他的拿手,切得真薄,从一只牛角里洒出一些特制的胡盐,北平的羊好,有浓厚的羊味,可又没有浓厚到膻的地步…”

因为鲁迅先生的缘故,颖颖这一代人,几乎没有看过梁实秋的文字,听俞和光娓娓道来,都不禁入迷,只觉得唇舌之间,津液横生,肚子里的馋虫,忍不住上下涌动,几个人都觉得饿得很了。

车子七拐八拐,最后还有一段路,必须得步行,终于到了地方,小店很小,十分不起眼,但却老远,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越方让人禁不住加快了脚步。

魏芳边走边抱怨:“这若不是老北京,谁能找到这里?”

俞和光笑:“这家其实并不是最正宗的,正宗的饭店现在变成国营的了,但味道却不如这里。”

“嗯,国营单位,大锅饭,做好做坏,都和自己没关系,员工难免不够精心。”魏芳感叹了一句。